CN204666310U - 蒸发器检测流水线 - Google Patents

蒸发器检测流水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666310U
CN204666310U CN201520417448.3U CN201520417448U CN204666310U CN 204666310 U CN204666310 U CN 204666310U CN 201520417448 U CN201520417448 U CN 201520417448U CN 204666310 U CN204666310 U CN 20466631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vaporator
fixture
conveying device
station
suppo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417448.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俊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personic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Supersonic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Supersonic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Supersonic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417448.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66631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66631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66631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illing Or Discharging Of Gas Storage Vesse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蒸发器检测流水线,包括检测前置站,检测后置站,传送机构,蒸发器检测设备,用于在传送机构与蒸发器检测设备之间移送蒸发器工装的移送装置;所述检测前置站包括第一支架,第一输送装置;所述第一工位、第二工位处均设置有第一抽充气接头、用于驱动第一抽充气接头沿第一支架高度方向升降的第一升降驱动部件;所述检测后置站包括第二支架、第二输送装置;所述第三工位处设置有第二抽充气接头、用于驱动第二抽充气接头沿第二支架高度方向升降的第二升降驱动部件。本实用新型的蒸发器检测流水线可减少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减少人工成本,提高效率。

Description

蒸发器检测流水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蒸发器检测流水线。
背景技术
在对蒸发器检测前,操作人员先通过旋转接头与蒸发器工装的连接头对接,然后通过手动转动旋转接头以带动连接头旋转,将蒸发器工装的角阀锁紧,使蒸发器管路与工装夹具的进出气接头导通。而待角阀锁紧后,蒸发器的检测操作流程如下:操作人员需先将抽充气接头与蒸发器工装的进出气接头套接,利用配气装置通过抽充气接头往蒸发器内充气,然后再将蒸发器工装搬入蒸发器检测设备中进行检测,待检测完成后,再将蒸发器工装从蒸发器检测设备中搬出,从而造成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蒸发器检测流水线,其可减少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蒸发器检测流水线,包括检测前置站,检测后置站,传送机构,蒸发器检测设备,用于在传送机构与蒸发器检测设备之间移送蒸发器工装的移送装置;所述检测前置站包括第一支架,用于沿着从其输入端至输出端的方向输送蒸发器工装并带动蒸发器工装依次经过第一工位、第二工位的第一输送装置;所述第一输送装置安装在第一支架上;所述第一工位、第二工位处均设置有第一抽充气接头组件,所述第一抽充气接头组件包括第一抽充气接头、用于驱动第一抽充气接头沿第一支架高度方向升降的第一升降驱动部件;所述检测后置站包括第二支架、用于沿着从其输入端至输出端的方向输送蒸发器工装并带动蒸发器工装经过第三工位的第二输送装置;所述第二输送装置安装在第二支架上;所述第三工位处设置有第二抽充气接头组件;所述第二抽充气接头组件包括第二抽充气接头、用于驱动第二抽充气接头沿第二支架高度方向升降的第二升降驱动部件;所述传送机构用于将蒸发器工装从第一输送装置的输出端传送至第二输送装置的输入端。
所述第一工位处还设置有阀锁紧装置,所述阀锁紧装置包括第一升降架、用于带动第一升降架沿第一支架高度方向升降的第三升降驱动部件、第一旋转接头、安装在第一升降架上并用于带动第一旋转接头旋转的第一驱动电机、用于推动蒸发器工装拨杆的第一推动杆、安装在第一升降架上并用于带动第一推动杆平移的第一平移驱动部件。
所述第三工位处还设置有阀拆卸装置,所述阀拆卸装置包括第二升降架、用于带动第二升降架沿第二支架高度方向升降的第四升降驱动部件、第二旋转接头、安装在第二升降架上并用于带动第二旋转接头旋转的第二驱动电机、用于推动蒸发器工装拨杆的第二推杆、安装在第二升降架上并用于带动第二推杆平移的第二平移驱动部件。
所述第一输送装置包括用于输送蒸发器工装并分置于第一支架左右两侧的两第一传送部件;所述第一工位处、第二工位处均设置有第一顶起机构,所述第一顶起机构包括活动穿设于该两第一传送部件之间并用于承托蒸发器工装的第一承托座、用于驱动第一承托座沿第一支架高度方向升降的第五升降驱动部件;所述第一承托座上设置有第一定位结构;所述第一传送部件为同步带或传送链。
所述第二输送装置包括用于输送蒸发器工装并分置于第二支架左右两侧的两第二传送部件;所述第三工位处还设置有第二顶起机构,所述第二顶起机构包括活动穿设于该两第二传送部件之间并用于承托蒸发器工装的第二承托座、用于驱动第二承托座沿第二支架高度方向升降的第六升降驱动部件;所述第二承托座上设置有第二定位结构;所述第二传送部件为同步带或传送链。
所述传送机构包括第二送料装置、用于将其上的蒸发器工装往第二送料装置推进的中转装置、用于将其上的蒸发器工装往中转装置推进的第一送料装置、用于将蒸发器工装从第一输送装置输出端传送至第一送料装置上的第一推移装置、用于将蒸发器工装从第二送料装置传送至第二输送装置输入端上的第二推移装置;所述中转装置位于蒸发器检测设备进料口的一侧。
所述中转装置的数量设置为至少两个,并沿蒸发器检测设备进料口的高度方向依次排列;所述第一输送装置输出端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支撑架、用于驱动第一支撑架沿蒸发器检测设备进料口高度方向升降的第七升降驱动部件;所述第一送料装置的数量与中转装置的数量一致,并一一对应;各第一送料装置沿着第一支撑架的高度方向依次安装在第一支撑架上;所述第二输送装置输入端的一侧设置有第二支撑架、用于驱动第二支撑架沿蒸发器检测设备进料口高度方向升降的第八升降驱动部件;所述第二送料装置的数量与中转装置的数量一致,并一一对应;各第二送料装置沿着第二支撑架的高度方向依次安装在第二支撑架上。
该蒸发器检测流水线还包括衔接在第二输送装置输出端与第一输送装置输入端之间的第三输送装置。
所述检测后置站的一侧还设置有回收站,所述第二支架上邻近于第三输送装置的一端上还安装有用于将第二输送装置上的蒸发器工装托起的托起组件,该托起组件上还安装有用于将蒸发器工装移送至回收站的送料部件。
第一升降驱动部件、第二升降驱动部件均为气缸;所述移送装置为机械手。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检测前置站、检测后置站、传送机构、蒸发器检测设备、移送装置的结合设计,可替代人工自动实现抽充气接头与蒸发器工装进出气接头的套接、蒸发器工装的输送、检测,从而可减少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减少人工成本,提高效率;而且,通过合理设置检测前置站、检测后置站,还可方便于角阀的拆装,可进一步减少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检测前置站、检测后置站的装配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另一方向的示意图;
图3为检测前置站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第一抽充气接头组件的示意图;
图5为阀锁紧装置的示意图;
图6为第一顶起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检测后置站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第二顶起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传送机构、蒸发器检测设备、移送装置的装配示意图;
图10为第一支撑架、第一送料装置的装配示意图;
图11为第二推料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蒸发器检测工装的示意图;
图13为蒸发器检测工装的剖视图;
图14为图12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其中,100、基座;20、夹持组件;300、阀安装组件;301、安装座;302、固定板;303、限位件;311、导向杆;312、推板;313、连杆;3131、第一腰孔;314、拨杆;3141、第二腰孔;3142、拨动端;321、推杆;3211、推头;322、弹性元件;331、蜗轮;332、蜗杆;400、进出气组件;401、固定管;402、进出气接头;403、连接管;50、蒸发器;60、角阀;500、检测前置站;510、第一支架;520、第一输送装置;531、第一抽充气接头;532、第一升降驱动部件;541、第一升降架;542、第三升降驱动部件;543、第一旋转接头;544、第一驱动电机;545、第一推动杆;546、第一平移驱动部件;551、第一承托座;552、第五升降驱动部件;553、第一定位结构;600、检测后置站;610、第二支架;620、第二输送装置;631、第二抽充气接头;632、第二升降驱动部件;641、第二升降架;642、第四升降驱动部件;643、第二旋转接头;644、第二驱动电机;645、第二推动杆;646、第二平移驱动部件;651、第二承托座;652、第六升降驱动部件;653、第二定位结构;700、传送机构;721、第一送料装置;722、中转装置;723、第二送料装置;724、第七升降驱动部件;725、第八升降驱动部件;730、第一推料组;740、第二推料组;741、第一定位部;742、第一升降气缸;743、第一平移气缸;760、第四推料组;810、蒸发器检测设备;820、移送装置;830、蒸发器工装;910、第三输送装置;920、回收站;930、托起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如图1-1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蒸发器检测流水线,包括检测前置站500,检测后置站600,传送机构700,蒸发器检测设备810,用于在传送机构700与蒸发器检测设备810之间移送蒸发器工装830的移送装置820;如图3、4所示,所述检测前置站500包括第一支架510,用于沿着从其输入端至输出端的方向输送蒸发器工装830并带动蒸发器工装830依次经过第一工位、第二工位的第一输送装置520;所述第一输送装置520安装在第一支架510上;所述第一工位、第二工位处均设置有第一抽充气接头组件,所述第一抽充气接头组件包括第一抽充气接头531、安装在第一支架510上并用于驱动第一抽充气接头531沿第一支架510高度方向升降的第一升降驱动部件532,以在工作时,通过第一抽充气接头531与蒸发器工装830的进出气接头402配合连接;如图7所示,所述检测后置站600包括第二支架610、用于沿着从其输入端至输出端的方向输送蒸发器工装830并带动蒸发器工装830经过第三工位的第二输送装置620;所述第二输送装置620安装在第二支架610上;所述第三工位处设置有第二抽充气接头组件;所述第二抽充气接头组件包括第二抽充气接头631、安装在第二支架610上并用于驱动第二抽充气接头631沿第二支架610高度方向升降的第二升降驱动部件632,以在工作时,通过第二抽充气接头631与蒸发器工装830的进出气接头402配合连接;所述传送机构700用于将蒸发器工装830从第一输送装置520的输出端传送至第二输送装置620的输入端。
在使用过程中,待蒸发器工装830的角阀锁紧后,先通过第一输送装置520将蒸发器工装830输送至第一工位处时,第一工位处的第一抽充气接头531下降并与蒸发器工装830的进出气接头402套接,而与该第一抽充气接头531连接的外界配气装置可通过第一抽充气接头531对蒸发器进行充氮气,而充氮气后,可利用检测仪器对蒸发器检大漏,之后,蒸发器工装830随着第一输送装置520输送至第二工位处时,第二工位处的第一抽充气接头531下降并与蒸发器工装830的进出气接头402套接,而与该第一抽充气接头531连接的外界配气装置先对蒸发器进行抽真空,然后再充入氦气;之后,第一输送装置520输出端的蒸发器工装830移送至传送机构700上,并通过移送装置820移动至蒸发器检测设备810,然后利用蒸发器检测设备810对蒸发器进行检测,待检测完成后,再通过移送装置820将蒸发器工装830移送至传送机构700上,传送机构700再将蒸发器工装830传送至第二输送装置620的输入端上,然后通过第二输送装置620将蒸发器工装830输送至第三工位处时,第三工位处的第二抽充接头631下降并与蒸发器工装830的进出气接头402套接,然后通过外界的配气装置对蒸发器工装830进行抽氦气,从而可对氦气进行回收,最后再通过人工将蒸发器取下。因而,本实用新型可自动实现抽充气接头与蒸发器工装830进出气接头402的套接、蒸发器工装的输送、检测,从而可减少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减少人工成本,提高效率。
具体的,所述移送装置820为机械手。
其中,第一升降驱动部件532、第二升降驱动部件632可采用气缸、直线电机、或者电机、丝杆、螺母的配合设计,或其他,只要可用于驱动相应部件升降即可。
优选的,如图3、4、5所示,所述第一工位处还设置有阀锁紧装置,所述阀锁紧装置包括第一升降架541、安装在第一支架510上并用于带动第一升降架541沿第一支架510高度方向升降的第三升降驱动部件542、第一旋转接头543、安装在第一升降架541上并用于带动第一旋转接头543旋转的第一驱动电机544、用于推动蒸发器工装830拨杆314的第一推动杆545、安装在第一升降架541上并用于带动第一推动杆545平移的第一平移驱动部件546。在工作时,所述第一旋转接头543用于与蒸发器工装830的连接头对接,以用于带动该蒸发器工装830的连接头旋转。具体的,第三升降驱动部件542、第一平移驱动部件546均可采用气缸、直线电机、或者电机、丝杆、螺母的配合设计,或其他,只要可用于驱动相应部件移动即可。在使用过程中,当蒸发器工装830传送至第一工位处时,可利用第三升降驱动部件542带动第一升降架541下降,第一旋转接头543与蒸发器工装830的连接头对接,然后通过第一平移驱动部件546带动第一推动杆545朝着靠近蒸发器工装830拨杆314的方向平移并推动拨杆314,再通过人工将角阀60安装在蒸发器工装830的推杆321上,然后再利用第一平移驱动部件546带动第一推动杆545朝着远离蒸发器工装830拨杆314的方向平移以离开拨杆314,再通过第一驱动电机544带动第一旋转接头543旋转从而带动蒸发器工装830上的连接头转动,以锁紧角阀60,而待角阀60锁紧后,可使蒸发器管路与工装夹具的进出气接头402导通,即可通过利用第一抽充气接头531下降套接在蒸发器工装的进出气接头402上,可对蒸发器工装830进行充氮气操作。而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第一推动杆545、第一旋转接头543的设计,可方便于在该蒸发器检测流水线上进行锁紧角阀60操作,可进一步减少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优选的,如图7所示,所述第三工位处还设置有阀拆卸装置,所述阀拆卸装置包括第二升降架641、安装在第二支架610上并用于带动第二升降架641沿第二支架610高度方向升降的第四升降驱动部件642、第二旋转接头643、安装在第二升降架641上并用于带动第二旋转接头643旋转的第二驱动电机644、用于推动蒸发器工装830拨杆314的第二推动杆645、安装在第二升降架641上并用于带动第二推动杆645平移的第二平移驱动部件646。在工作时,所述第二旋转接头643用于与蒸发器工装830的连接头对接,以用于带动蒸发器工装830的连接头旋转。具体的,第四升降驱动部件642、第二平移驱动部件646可采用气缸、直线电机、或者电机、丝杆、螺母的配合设计,或其他,只要可用于驱动相应部件移动即可。在使用过程中,当蒸发器工装830传送至第三工位处并完成抽气操作后,可利用第四升降驱动部件642带动第二升降架641下降,并使第二旋转接头643与蒸发器工装830的连接头对接,然后利用第二驱动电机644带动第二旋转接头643反向旋转从而带动蒸发器工装830上的连接头转动,以旋松角阀60,再通过第二平移驱动部件646带动第二推动杆645朝着靠近蒸发器工装830拨杆314的方向平移以推动拨杆314,从而可通过人工将角阀60从蒸发器工装830的推杆321上取出。而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第二推动杆645、第二旋转接头643的设计,可方便于在该蒸发器检测流水线上进行拆卸角阀60操作,进一步减少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优选的,所述第一输送装置520包括用于输送蒸发器工装830并分置于第一支架510左右两侧的两第一传送部件;所述第一工位处、第二工位处均设置有第一顶起机构,所述第一顶起机构包括活动穿设于该两第一传送部件之间并用于承托蒸发器工装830的第一承托座551、安装在第一支架510上并用于驱动第一承托座551沿第一支架510高度方向升降的第五升降驱动部件552;所述第一承托座551上设置有第一定位结构553;所述第一传送部件为同步带或传送链。具体的,所述第五升降驱动部件552可采用气缸、直线电机、或者电机、丝杆、螺母的配合设计,或其他,只要可用于驱动第一承托座551升降即可。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定位结构553为分置于第一承托座551两侧并与蒸发器工装830上的定位孔相配合的两定位柱,以通过第一定位结构553将蒸发器工装830进行定位,当然,除了采用上述结构之外,所述第一定位结构553还可以采用定位块,或者其他定位夹具等。
而具体的,第一输送装置520还包括第一主动轮、第一从动轮,所述第一传送部件绕设在第一主动轮和第一从动轮上,所述第一主动轮由电机驱动。
在使用过程中,蒸发器工装830放置于该两第一传送部件上,并随着该两第一传送部件的传输可输送蒸发器工装830,而当蒸发器工装830输送至第一或者第二工位处时,第一承托座551上升,而随着第一承托座551的上升,将蒸发器工装830从该两第一传送部件上托起,此时,定位柱插装在蒸发器工装830的定位孔内,从而可利用第一承托座551将蒸发器工装830定位,可方便于第一抽充气接头531、第一旋转接头543工作。而在相应的工位完成相应的操作后,第一承托座551下降,蒸发器工装830随着第一承托座551的下降坐落在该两第一传送部件上,从而可使蒸发器工装830能随着第一传送部件的传动而继续传输。
优选的,所述第二输送装置620包括用于输送蒸发器工装830并分置于第二支架610左右两侧的两第二传送部件;所述第三工位处还设置有第二顶起机构,所述第二顶起机构包括活动穿设于该两第二传送部件之间并用于承托蒸发器工装830的第二承托座651、安装在第二支架610上并用于驱动第二承托座651沿第二支架610高度方向升降的第六升降驱动部件652;所述第二承托座651上设置有第二定位结构653;所述第二传送部件为同步带或传送链。具体的,所述第六升降驱动部件652可采用气缸、直线电机、或者电机、丝杆、螺母的配合设计,或其他,只要可用于驱动第二承托座651升降即可。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定位结构653为分置于第二承托座651两侧并与蒸发器工装830上的定位孔相配合的第二定位柱,以通过第二定位结构653将蒸发器工装830进行定位,当然,除了采用上述结构之外,所述第二定位结构653还可以采用定位块,或者其他定位夹具等。
而具体的,第二输送装置620还包括第二主动轮、第二从动轮,所述第二传送部件绕设在第二主动轮和第二从动轮上,所述第二主动轮由电机驱动。
在使用过程中,蒸发器工装830放置于该两第二传送部件上,并随着该两第二传送部件的传输可输送蒸发器工装830,而当蒸发器工装830输送至第三工位时,第二承托座651上升,而随着第二承托座651的上升,可将蒸发器工装830从该两第二传送部件上托起,而第二定位柱插装在蒸发器工装830的定位孔内,从而可通过第二承托座651将蒸发器工装830定位,以方便于第二抽充气接头631、第二旋转接头643工作。而在第三工位完成抽气、拆角阀的工作后,第二承托座651下降,蒸发器工装830随着第二承托座651的下降坐落在该两第二传送部件上,从而可使蒸发器工装830能随着第二传送部件的传动而继续传输。
优选的,如图9所示,所述传送机构700包括第二送料装置723、用于将其上的蒸发器工装830往第二送料装置723推进的中转装置722、用于将其上的蒸发器工装830往中转装置722推进的第一送料装置721、用于将蒸发器工装830从第一输送装置520输出端传送至第一送料装置721上的第一推移装置、用于将蒸发器工装830从第二送料装置723传送至第二输送装置620输入端上的第二推移装置;所述中转装置722位于蒸发器检测设备810进料口的一侧。在使用时,可利用第一推移装置将第一输送装置520输出端的蒸发器工装830传送至第一送料装置721上,然后传送至中转装置722,并经移送装置820将中转装置722上的蒸发器工装830从蒸发器检测设备810进料口移送进蒸发器检测设备810内,待检测完成后,再通过移送装置820将蒸发器工装830再次移送至中转装置722上,然后再传送至第二送料装置723上,再通过第二推移装置将第二送料装置723上的蒸发器工装830传送至第二输送装置620的输入端上。
当然,所述传送机构700除了可采用上述结构之外,还可设置呈一衔接于第一输送装置520与第二输送装置620之间的传送带组件,但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上述结构,可使第一输送装置520与第二输送装置620能并排排列,可有效减少蒸发器检测流水线的占地空间。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送料装置721、中转装置722、第二送料装置723均为传送带装置,也就是说,均包括用于沿其长度方向输送蒸发器工装830的传送带。当然,所述第一送料装置721、中转装置722除了可设置为传送带装置之外,还可以采用气缸等,只要可实现其推进作用即可。
优选的,所述中转装置722的数量设置为至少两个,并沿蒸发器检测设备810进料口的高度方向依次排列;所述第一输送装置520输出端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支撑架、用于驱动第一支撑架沿蒸发器检测设备810进料口高度方向升降的第七升降驱动部件724;所述第一送料装置721的数量与中转装置722的数量一致,并一一对应;各第一送料装置721沿着第一支撑架的高度方向依次安装在第一支撑架上;所述第二输送装置620输入端的一侧设置有第二支撑架、用于驱动第二支撑架沿蒸发器检测设备810进料口高度方向升降的第八升降驱动部件725;所述第二送料装置723的数量与中转装置722的数量一致,并一一对应;各第二送料装置723沿着第二支撑架的高度方向依次安装在第二支撑架上。在使用时,第一支撑架间歇上升并带动各第一送料装置721依次移动至对应于第一输送装置520输出端的位置,然后通过第一推移装置可将第一输送装置520上的蒸发器工装830传送至各第一送料装置721上,当各第一送料装置721随着第一支撑架移动至对应中转装置722的位置时,各蒸发器工装830可从第一送料装置721传送至中转装置722上,之后,各第二送料装置723可随着第二支撑架移动至对应各中转装置722的位置,而待蒸发器检测完成后,各蒸发器工装830可从中转装置722传送至第二送料装置723,而通过第二支撑架间歇下降,可将各第二送料装置723依次移动至对应第二输送装置620输入端的位置,然后通过第二推移装置将各第二送料装置723上的蒸发器工装830移送至第二输送装置620上。而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上述结构,可提高工作效率。
其中,第七升降驱动部件724、第八升降驱动部件725可采用气缸、直线电机、或者电机、丝杆、螺母的配合设计,或其他,只要可用于驱动相应部件升降即可。
其中,如图3、10、11所示,所述第一推移装置可包括安装在第一支架510上的第一推料组730和/或安装在第一送料装置721上的第二推料组740;所述第一推料组730、第二推料组740均包括用于与蒸发器工装830配合以带动蒸发器工装830移动的第一定位部741、用于驱动第一定位部741升降的第一升降气缸742、用于带动第一定位部741向着第一送料装置721移动的第一平移气缸743。其中,所述第一定位部741上可设置有与蒸发器工装830定位孔插装配合的定位柱,或者,设置有与蒸发器工装顶推配合的顶推部,或其他。第二推移装置包括安装在第二送料装置723上的第三推料组和/或安装在第二支架610上的第四推料组760;所述第三推料组、第四推料组760均包括用于与蒸发器工装830配合以带动蒸发器工装830移动的第二定位部、用于驱动第二定位部升降的第二升降气缸、用于带动第二定位部向着第二输送装置620输入端移动的第二平移气缸。其中,所述第二定位部上可设置有与蒸发器工装830定位孔插装配合的定位柱,或其他。
当然,所述第一推移装置、第二推移装置除了可采用上述结构之外,还可以采用机械手,或现有的其他推移装置等,只要可实现其传送功能即可。
当然,为了可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所述蒸发器检测设备810上可增设第二进料口,并可相应地增设第二移送装置,而为了与上述相配合,则所述传送机构700还可增设相应的送料工位。
该蒸发器检测流水线还包括衔接在第二输送装置620输出端与第一输送装置520输入端之间的第三输送装置910,以通过第三输送装置910可在第二输送装置620输出端与第一输送装置520输入端之间输送物件。在使用时,第二输送装置620将已检测后的蒸发器工装输送至第三输送装置910上,操作人员可在第三输送装置910处将已检测的蒸发器从工装夹具上拆下,并将待检测蒸发器安装在工装夹具上,然后通过第三输送装置910将该蒸发器工装830传送至第一输送装置520输入端上,以形成循环路线。
所述检测后置站600的一侧还设置有回收站920,所述第二支架610上邻近于第三输送装置910的一端上还安装有用于将第二输送装置620上的蒸发器工装830托起的托起组件930,该托起组件930上还安装有用于将蒸发器工装830移送至回收站920的送料部件。当蒸发器被检测为不及格后,可利用托起组件930将该蒸发器工装830托起,并通过送料部件将蒸发器工装830移送至回收站920上,从而可进一步提高其使用便捷性。
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可依据实际使用需求,将两条或以上流水线组合使用。
其中,图12-14示意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蒸发器工装830,其包括安装有蒸发器50的基座100、夹持组件20以及角阀安装组件300,该夹持组件20以及角阀安装组件300均安装在基座100上,且夹持组件20用于夹持蒸发器50的管路端部,使蒸发器50的管路能够固定,而角阀安装组件300则用于将角阀60安装在蒸发器50的管路端部,对蒸发器50的管路进行组装。
具体的上述角阀安装组件300包括中空的推杆321、推头3211、弹性元件322、复位件以及驱动总成,在安装过程中,推头3211设置在推杆321上,且推头3211设置在靠近夹持组件20的一端,该推头3211用于将角阀60安装在推杆321上,并使角阀60与推杆321一起活动;在复位件的作用下,推杆321先向着远离夹持组件20的方向活动,使推杆321与夹持组件20之间留有一供角阀60安装的间隙,用于装配角阀60;同时,弹性元件322会在推杆321活动远离夹持组件20的过程中被压缩;在角阀60安装在推头3211上后,设置在基座100与推杆321之间的弹性元件322会复位,进而顶压推杆321,使推杆321向着靠近夹持组件20的方向活动,从而使装好角阀60的推杆321与夹持组件20上的蒸发器50的管路连接,此时,只需驱动上述驱动总成即可带动推杆321绕自身的轴线转动,使上述带有角阀60的推杆321与上述蒸发器50的管路端部进行固定,进而完成整个管路的装配。
优选的,可在上述推头3211上开设供角阀60穿入的方孔,在蒸发器50的管路端部嵌入该方孔后,在推杆321的转动过程中,使角阀60随之一起转动,该结构简单,且方便装配。
在本实施例中,上述复位件可优选采用连杆装置,具体可包括拨杆314、推板312以及连杆313,推板312活动的套接在推杆321上,具体的,在基座100上固定有一安装座301,使上述连杆313的中部和拨杆314的中部均铰接于安装座301,而上述推板312则与安装座301滑动配合且能可沿推杆321的轴线活动,当然,在推杆321上设置有一限位件303,该限位件303位于推板312远离夹持组件20的一侧,用于限制推杆321向远离夹持组件20的一端活动。这样在拨动拨杆314时,会带动连杆313转动,在连杆313转动的过程中,推板312会向着远离夹持组件20的方向活动,在上述限位件303的作用下,推板312会带动推杆321向着远离夹持组件20的方向活动,该结构方便整个装置的组装。当然,该推板312直接固定在推杆321上也可达到带动推杆321的效果。
进一步的,在上述连杆313的下端部设置有一沿连杆313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一腰孔3131,相应的在推板312上设置有滑动的穿接在第一腰孔3131内的第一轴头;同样的,在上述拨杆314的下端部设置有沿拨杆314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二腰孔3141,相应的在连杆313的上端部设置有滑动的穿接在第二腰孔3141内的第二轴头,避免上述整个连杆313装置在运行时出现卡死的情况,利于该装置的正常运转。另外,拨杆314的上端部形成一拨动端3142。
优选的,在安装座301上可固定有一导向杆311,该导向杆311的延伸方向与推杆321的长度方向一致,同时使推板312活动的套接在该导向杆311上,该导向杆311的设置起到导向的作用,利于推板312沿推杆321的长度方向活正常活动。
在本实施例中,驱动总成包括枢接在基座100上蜗轮331以及与蜗轮331啮合的蜗杆332,该蜗轮331套接在推杆321上,且上述推杆321可与蜗轮331同步转动并可沿轴向相对于蜗轮331移动,该驱动结构简单,方便安装。所述连接头连接在蜗杆332的顶端上。
优选的,上述弹性元件322为套设于推杆321外表面的弹簧,推杆321上设置有抵顶于弹簧的一端的台阶面,基座100上设置有抵顶于弹簧的另一端的固定板302,该固定板302可以是固定在安装座301上的板状结构形成,弹簧夹持于台阶面与固定板302之间,在上述复位件的作用下,推杆321向远离夹持组件20一端运动后弹簧会被压缩,弹簧复位后即可带动推杆321想着靠近夹持组件20的一端运动,结构简单。此处的弹簧也可用弹性胶块或是其他在受挤压后变形后能自主复位的弹性元件322进行替换。
该蒸发器工装830还包括一进出气组件400,该进出气组件400包括进出气接头402、连接管403以及固定管401,连接管403的一端与进出气接头402连通,连接管403的另一端与固定管401的一端连通;固定管401的另一端与中空状的推杆321连通,推杆321远离推头3211的一端滑动的穿接于固定管401内且与固定管401的内壁密闭配合,具体可以在推杆321的外表面设置密封圈使密封效果更好。在上述蒸发器50的管路安装好角阀60之后,进出气接头402、连接管403、固定管401、推杆321、蒸发器管路依次连通,以使气体可经进出气接头402流向蒸发器管路内,或者可使气体从蒸发器管路流向进出气接头402。当然,在本实施例中,上述连接管403优选采用高压软管。
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可根据以上描述的技术方案以及构思,做出其它各种相应的改变以及形变,而所有的这些改变以及形变都应该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蒸发器检测流水线,其特征在于:包括检测前置站,检测后置站,传送机构,蒸发器检测设备,用于在传送机构与蒸发器检测设备之间移送蒸发器工装的移送装置;所述检测前置站包括第一支架,用于沿着从其输入端至输出端的方向输送蒸发器工装并带动蒸发器工装依次经过第一工位、第二工位的第一输送装置;所述第一输送装置安装在第一支架上;所述第一工位、第二工位处均设置有第一抽充气接头组件,所述第一抽充气接头组件包括第一抽充气接头、用于驱动第一抽充气接头沿第一支架高度方向升降的第一升降驱动部件;所述检测后置站包括第二支架、用于沿着从其输入端至输出端的方向输送蒸发器工装并带动蒸发器工装经过第三工位的第二输送装置;所述第二输送装置安装在第二支架上;所述第三工位处设置有第二抽充气接头组件;所述第二抽充气接头组件包括第二抽充气接头、用于驱动第二抽充气接头沿第二支架高度方向升降的第二升降驱动部件;所述传送机构用于将蒸发器工装从第一输送装置的输出端传送至第二输送装置的输入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发器检测流水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工位处还设置有阀锁紧装置,所述阀锁紧装置包括第一升降架、用于带动第一升降架沿第一支架高度方向升降的第三升降驱动部件、第一旋转接头、安装在第一升降架上并用于带动第一旋转接头旋转的第一驱动电机、用于推动蒸发器工装拨杆的第一推动杆、安装在第一升降架上并用于带动第一推动杆平移的第一平移驱动部件。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发器检测流水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工位处还设置有阀拆卸装置,所述阀拆卸装置包括第二升降架、用于带动第二升降架沿第二支架高度方向升降的第四升降驱动部件、第二旋转接头、安装在第二升降架上并用于带动第二旋转接头旋转的第二驱动电机、用于推动蒸发器工装拨杆的第二推杆、安装在第二升降架上并用于带动第二推杆平移的第二平移驱动部件。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发器检测流水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送装置包括用于输送蒸发器工装并分置于第一支架左右两侧的两第一传送部件;所述第一工位处、第二工位处均设置有第一顶起机构,所述第一顶起机构包括活动穿设于该两第一传送部件之间并用于承托蒸发器工装的第一承托座、用于驱动第一承托座沿第一支架高度方向升降的第五升降驱动部件;所述第一承托座上设置有第一定位结构;所述第一传送部件为同步带或传送链。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发器检测流水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输送装置包括用于输送蒸发器工装并分置于第二支架左右两侧的两第二传送部件;所述第三工位处还设置有第二顶起机构,所述第二顶起机构包括活动穿设于该两第二传送部件之间并用于承托蒸发器工装的第二承托座、用于驱动第二承托座沿第二支架高度方向升降的第六升降驱动部件;所述第二承托座上设置有第二定位结构;所述第二传送部件为同步带或传送链。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发器检测流水线,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机构包括第二送料装置、用于将其上的蒸发器工装往第二送料装置推进的中转装置、用于将其上的蒸发器工装往中转装置推进的第一送料装置、用于将蒸发器工装从第一输送装置输出端传送至第一送料装置上的第一推移装置、用于将蒸发器工装从第二送料装置传送至第二输送装置输入端上的第二推移装置;所述中转装置位于蒸发器检测设备进料口的一侧。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蒸发器检测流水线,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转装置的数量设置为至少两个,并沿蒸发器检测设备进料口的高度方向依次排列;所述第一输送装置输出端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支撑架、用于驱动第一支撑架沿蒸发器检测设备进料口高度方向升降的第七升降驱动部件;所述第一送料装置的数量与中转装置的数量一致,并一一对应;各第一送料装置沿着第一支撑架的高度方向依次安装在第一支撑架上;所述第二输送装置输入端的一侧设置有第二支撑架、用于驱动第二支撑架沿蒸发器检测设备进料口高度方向升降的第八升降驱动部件;所述第二送料装置的数量与中转装置的数量一致,并一一对应;各第二送料装置沿着第二支撑架的高度方向依次安装在第二支撑架上。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发器检测流水线,其特征在于:该蒸发器检测流水线还包括衔接在第二输送装置输出端与第一输送装置输入端之间的第三输送装置。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蒸发器检测流水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后置站的一侧还设置有回收站,所述第二支架上邻近于第三输送装置的一端上还安装有用于将第二输送装置上的蒸发器工装托起的托起组件,该托起组件上还安装有用于将蒸发器工装移送至回收站的送料部件。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发器检测流水线,其特征在于:第一升降驱动部件、第二升降驱动部件均为气缸;所述移送装置为机械手。
CN201520417448.3U 2015-06-16 2015-06-16 蒸发器检测流水线 Active CN20466631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417448.3U CN204666310U (zh) 2015-06-16 2015-06-16 蒸发器检测流水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417448.3U CN204666310U (zh) 2015-06-16 2015-06-16 蒸发器检测流水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666310U true CN204666310U (zh) 2015-09-23

Family

ID=541366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417448.3U Active CN204666310U (zh) 2015-06-16 2015-06-16 蒸发器检测流水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666310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31200A (zh) * 2015-06-16 2015-09-23 广州超音速自动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蒸发器检测流水线
CN109341978A (zh) * 2018-10-25 2019-02-15 沈阳核众科技有限公司 气垫密闭检测生产线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31200A (zh) * 2015-06-16 2015-09-23 广州超音速自动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蒸发器检测流水线
CN109341978A (zh) * 2018-10-25 2019-02-15 沈阳核众科技有限公司 气垫密闭检测生产线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931200A (zh) 蒸发器检测流水线
CN204397188U (zh) 一种单双头动力电池全自动焊接线
CN203069559U (zh) 一种铁路车轴相控阵超声探伤自适应扫查装置
CN102998373A (zh) 一种铁路车轴相控阵超声探伤自适应扫查装置
CN204666310U (zh) 蒸发器检测流水线
CN212929186U (zh) 一种气动式管道爬行作业机构的驱动装置
CN103043563B (zh) 管抓举装置
CN104400274B (zh) 一种单双头动力电池全自动焊接线
CN202142657U (zh) 接地线挂接装置
CN110513058B (zh) 一种从动力头后端上钻杆的水辫拆装装置
CN109367550B (zh) 一种自动夹紧及松脱式的列车上水装置
CN204657620U (zh) 用于金属管材加工的辅助夹持装置
CN204330498U (zh) 用于钢管耐压检测装置上的检测机构
CN206384073U (zh) 自行车停车架
CN204101242U (zh) 缸体试漏检测机构
CN110594522B (zh) 一种管道自动堵漏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202155879U (zh) 回转手爪联动装置
CN214980707U (zh) 一种滴水管管接头快速装配装置
CN205325017U (zh) 一种焊管设备推送装置
CN208495607U (zh) 弯管零件的夹装工具
CN208427894U (zh) 一种支管焊接夹具
CN209022481U (zh) 一种尼龙管套扣设备
CN220741179U (zh) 矿用步进式移动管路装拆车
CN204353692U (zh) 一种管端自锁夹紧装置
CN206147056U (zh) 一种重合闸大电流测试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511400 building B10, Huachuang Animation Industrial Park, Jinshan Village, Shiji Town, Panyu District, Guang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upersonic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10006 Building B10, Huachuang Animation Industry Park, Jinshan Village, Shiji Town, Panyu District, Guang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GUANGZHOU SUPERSONIC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