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630197U - 储液器 - Google Patents

储液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630197U
CN204630197U CN201520247533.XU CN201520247533U CN204630197U CN 204630197 U CN204630197 U CN 204630197U CN 201520247533 U CN201520247533 U CN 201520247533U CN 204630197 U CN204630197 U CN 20463019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 mount
liquid storage
storage cylinder
communicating pipe
pi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247533.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健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Midea Toshiba Compressor Corp
Guangdong Meizhi Compressor Co Ltd
Anhui Meizhi Precision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Meizhi Compressor Co Ltd
Anhui Meizhi Precision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Meizhi Compressor Co Ltd, Anhui Meizhi Precision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Meizhi Compress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247533.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63019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63019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630197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mpresso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储液器,包括:壳体、进气管、排气管、固定架、连通管以及过滤器,壳体内限定出储液腔,进气管设在壳体的顶部且连通至储液腔,排气管的上端由壳体的底部伸入储液腔内且向上延伸至进气管的下方,固定架固定在储液腔内且位于进气管的下端与排气管的上端之间,以将储液腔分隔成位于固定架顶部的上储液腔和位于固定架底部的下储液腔,连通管设在壳体内,连通管的上端位于固定架的上方且连通至上储液腔,连通管的下端贯穿固定架且连通至下储液腔,过滤器设在下储液腔内且固定在固定架上。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储液器,通过设置固定架和连通管,可以在不改变储液器有效容积的前提下,降低排气管和储液器整体的振动和噪音。

Description

储液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压缩机设备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储液器。
背景技术
旋转式压缩机中,储液器的主要作用是储存液态冷媒和降低吸气噪音,储液器中过滤器保持架主要起到支撑过滤器和改变通流冷媒气体流速、流向的作用,由于储液器底部到排气管上端管口的高度差决定了储液器的真实液体冷媒容量,从而相关技术中的排气管高度往往很大,且由于排气管仅通过其底部进行焊接固定,因而压缩机运转过程中排气管震颤严重,致使压缩机噪音过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在于提出一种储液器,所述储液器的振动小。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储液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限定出储液腔;进气管,所述进气管设在所述壳体的顶部且连通至所述储液腔;排气管,所述排气管的上端由所述壳体的底部伸入所述储液腔内且向上延伸至所述进气管的下方;以及固定架,所述固定架固定在所述储液腔内且位于所述进气管的下端与所述排气管的所述上端之间,以将所述储液腔分隔成位于所述固定架顶部的上储液腔和位于所述固定架底部的下储液腔;连通管,所述连通管设在所述壳体内,所述连通管的上端位于所述固定架的上方且连通至所述上储液腔,所述连通管的下端贯穿所述固定架且连通至所述下储液腔;以及过滤器,所述过滤器设在所述下储液腔内且固定在所述固定架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储液器,通过设置固定架和连通管,使得固定架顶部可以容纳部分液态冷媒,从而在不改变储液器有效容积的前提下,可以降低储液器中排气管的振动和噪音,以及储液器整体的振动和噪音。
可选地,所述固定架水平设置,所述连通管的所述上端与所述固定架之间的距离H满足:5mm≤H≤25mm。
可选地,所述连通管的横截面为圆环形,且所述连通管的内孔直径D满足:2mm≤D≤10mm。
具体地,所述连通管为多个。
可选地,所述连通管的数量为三个~十个。
具体地,每个所述连通管的上端均平齐。
进一步地,所述储液器进一步包括安装架,所述安装架由所述固定架的边缘向上延伸,所述安装架固定在所述壳体的内壁上。
具体地,所述连通管与所述固定架一体成型。
具体地,所述连通管构造为所述固定架上的深冲孔。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架上形成有至少一个贯穿的油孔。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储液器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所示的滤器保持架总成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所示的滤器保持架总成的剖面图。
附图标记:
100:储液器;
1:壳体;11:上壳体;12:中间壳体;13:下壳体;
2:进气管;3:排气管;
4:保持架总成;41:固定架;411:油孔;42:连通管;43:安装架;
5:过滤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照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例或例子用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实用新型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仅为示例,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此外,本实用新型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照数字和/或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例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此外,本实用新型提供了的各种特定的工艺和材料的例子,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其他工艺的可应用于性和/或其他材料的使用。
下面参照图1-图3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储液器100。
如图1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储液器100,包括:壳体1、进气管2、排气管3、固定架41、连通管42以及过滤器5。
具体地,壳体1内限定出储液腔,进气管2设在壳体1的顶部且连通至储液腔,排气管3的上端由壳体1的底部伸入储液腔内且向上延伸至进气管2的下方,固定架41固定在储液腔内且位于进气管2的下端与排气管3的上端之间,以将储液腔分隔成位于固定架41顶部的上储液腔和位于固定架41底部的下储液腔,过滤器5设在下储液腔内且固定在固定架41上。
参照图1,壳体1可以包括上壳体11、中间壳体12和下壳体13,上壳体11和下壳体13分别安装在中间壳体12的顶部和底部,以与中间壳体12共同限定出大体圆柱形的储液腔,固定架41可以大体垂直于壳体1的轴线设置,以将储液腔隔离成上下两部分,进气管2与固定架41顶部的上储液腔连通,以用于向上储液腔内引入冷媒,排气管3与固定架41底部的下储液腔连通,以用于排出下储液腔内的冷媒,过滤器5固定在固定架41的底部,以用于将上储液腔内的冷媒过滤分离后送入下储液腔内。其中,过滤器5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已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这里不再详述。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进气管2可以为一根独立的管子且插设在上壳体11的顶部,进气管2还可以由上壳体11的一部分向上延伸而成且与上储液腔连通,排气管3也可以为一根独立的管子且可以由下壳体13的底部向上插入到下储液腔内。
进一步地,参照图1,连通管42设在壳体1内,连通管42的上端位于固定架41的上方且连通至上储液腔,连通管42的下端贯穿固定架41且连通至下储液腔,由此,上储液腔内的冷媒需要通过连通管42流入到下储液腔内,也就是说,落入到固定架41顶部的冷媒需要累积至其高度超过连通管42的上端,才可以通过连通管42向下流入到下储液腔内,这样,上储液腔可以起到缓存液态冷媒的作用。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下储液腔内的冷媒也需要在壳体1内累积至其高度超过排气管3的上端才可以通过排气管3向下排出壳体1,由于设置了固定架41和连通管42使得上储液腔起到缓存冷媒的作用,以提高储液器100的储液量,从而就可以相应地将排气管3做得矮一些,也就是说,可以减小排气管3的上端与储液器100底部之间的高度差,这样,可以有效地提高排气管3的刚性,进而可以有效地减小排气管3的振动和噪音,提高储液器100的稳定性。
而且,当冷媒流从上储液腔向下储液腔流动的过程中,冷媒会与固定架41、连通管42发生碰撞、摩擦,从而可以进一步消耗储液器100的振动冲击能量,进而减小储液器100的整体振动和噪音。另外,通过在储液器100内的中上部设置质量较大的固定架41和连通管42,从而可以有效地提高储液器100整体的稳定性,进一步减小储液器100的振动和噪音,且由于上壳体11与固定架41之间的空间可以较大,从而可以降低部分气流噪音。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储液器100,通过设置固定架41和连通管42,使得固定架41顶部可以容纳部分冷媒(如液态冷媒),从而在不改变储液器100有效容积的前提下,可以降低储液器100中排气管3的振动和噪音,以及储液器100整体的振动和噪音。其中,储液器100可以用于压缩机,例如可以用于旋转式压缩机,压缩机可以用于空调器等,这样,通过降低储液器100的振动和噪音,从而可以降低压缩机的振动和噪音,进而降低空调器的振动和噪音。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参照图2和图3,连通管42可以为多个,例如优选地,连通管42可以为三个、四个、五个、六个、七个、八个、九个、十个等。由此,便于冷媒的流动,且可以提高冷媒向下流动的均匀性,避免冷媒集中地落在过滤器5上的某一区域,提高过滤分离效果和过滤分离效率。
进一步地,参照图1和图3,由于落入到固定架41顶部的冷媒需要累积至其高度超过连通管42的上端,才可以通过连通管42向下流入到下储液腔内,从而可以将每个连通管42的上端设置的平齐,这样,可以保证冷媒同时从多个连通管42同时向下流动,进而避免了冷媒仅从单一较矮的连通管42向下流动的问题。
参照图1和图3,固定架41水平设置,每个连通管42的上端与固定架41之间的距离相等,优选地,每个连通管42的上端与固定架41之间的距离H满足:5mm≤H≤25mm,例如连通管42的上端与固定架41之间的距离H可以为5mm、10mm、15mm、20mm、25mm等。这里,可以理解的是,随着连通管42的上端与固定架41之间的距离H的增大,可以有效地提高上储液腔的缓冲冷媒的储液量,但是,考虑储液器100整体的体积和向下储液腔供送冷媒的流动效率的问题,连通管42的上端与固定架41之间的距离H不能无限地增大。由此,通过限定连通管42的上端与固定架41之间的距离,可以同时兼顾储液器100整体的体积紧凑、向下储液腔供送冷媒的流动效率高、上储液腔的缓冲冷媒的储液量足够三方面的要求。
进一步地,参照图2,连通管42的横截面为圆环形,且连通管42的内孔直径D满足:2mm≤D≤10mm,也就是说,当连通管42为变截面圆管时,连通管42的最大内孔直径不得超过10mm,连通管42的最小内径不得小于2mm。例如连通管42的内孔直径D可以为2mm、4mm、6mm、8mm、10mm等。其中,当连通管42为多个时,每个连通管42的孔直径均在2mm~10mm之间,例如在图2的示例中,2mm≤D1≤10mm、2mm≤D2≤10mm、2mm≤D3≤10mm、2mm≤D4≤10mm、2mm≤D5≤10mm。
由此,可以确保冷媒在连通管42内的流速不至于过快或过慢,从而确保固定架41和连通管42的缓存和导流效果。优选地,连通管42沿上下方向延伸,且连通管42的内径和外径在上下方向上处处相等,即连通管42为等截面圆管,从而便于加工。另外,由于连通管42的横截面形成为圆环形,从而连通管42的内壁光滑,进而降低了冷媒的流动损失。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参照图1和图3,储液器100进一步包括安装架43,安装架43由固定架41的边缘向上延伸,安装架43固定在壳体1的内壁上。如图1和图3所示,安装架43可以大体形成为两端敞开的圆筒形,且安装架43的下端与固定架41的边缘相连,安装架43与固定架41共同限定出顶部敞开的容纳空间,容纳空间为上储液腔的一部分。由此,通过设置安装架43,可以将固定架41固定在壳体1的内周壁上,从而便于固定架41与壳体1的连接,且方便加工。
优选地,所述连通管42与所述固定架41一体成型。也就是说,连通管42与固定架41一次性加工而成,例如连通管42构造为固定架41上的深冲孔。也就是说,连通管42可以通过深冲加工工艺加工在固定架41上。由此,方便加工且可靠性高。
例如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示例中,参照图2和图3,固定架41、安装架43、连通管42可以为一体成型件以构成过滤器保持架总成4,其中,固定架41可以形成为圆盘形,连通管42可以通过深冲孔加工工艺加工出,其中,深冲孔的深度可以为5mm~25mm,深冲孔的孔径可以为2mm~10mm,深冲孔的数量可以3个~10个。进一步地,参照图2,固定架41上可以形成有至少一个贯穿的油孔411,从而有助于压缩机回油。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顶”、“底”、“内”、“外”、“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照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储液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内限定出储液腔;
进气管,所述进气管设在所述壳体的顶部且连通至所述储液腔;
排气管,所述排气管的上端由所述壳体的底部伸入所述储液腔内且向上延伸至所述进气管的下方;以及
固定架,所述固定架固定在所述储液腔内且位于所述进气管的下端与所述排气管的所述上端之间,以将所述储液腔分隔成位于所述固定架顶部的上储液腔和位于所述固定架底部的下储液腔;
连通管,所述连通管设在所述壳体内,所述连通管的上端位于所述固定架的上方且连通至所述上储液腔,所述连通管的下端贯穿所述固定架且连通至所述下储液腔;以及
过滤器,所述过滤器设在所述下储液腔内且固定在所述固定架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水平设置,所述连通管的所述上端与所述固定架之间的距离H满足:5mm≤H≤25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管的横截面为圆环形,且所述连通管的内孔直径D满足:2mm≤D≤10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管为多个。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储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管的数量为三个~十个。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储液器,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连通管的上端均平齐。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器进一步包括安装架,所述安装架由所述固定架的边缘向上延伸,所述安装架固定在所述壳体的内壁上。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储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管与所述固定架一体成型。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储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管构造为所述固定架上的深冲孔。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上形成有至少一个贯穿的油孔。
CN201520247533.XU 2015-04-22 2015-04-22 储液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63019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247533.XU CN204630197U (zh) 2015-04-22 2015-04-22 储液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247533.XU CN204630197U (zh) 2015-04-22 2015-04-22 储液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630197U true CN204630197U (zh) 2015-09-09

Family

ID=540492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247533.X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630197U (zh) 2015-04-22 2015-04-22 储液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630197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895614A (zh) * 2015-12-18 2017-06-27 珠海凌达压缩机有限公司 压缩机及其分液器
CN108759197A (zh) * 2018-06-13 2018-11-06 苏州逸新和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使用寿命长的纯铜储液器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895614A (zh) * 2015-12-18 2017-06-27 珠海凌达压缩机有限公司 压缩机及其分液器
CN106895614B (zh) * 2015-12-18 2022-07-08 珠海凌达压缩机有限公司 压缩机及其分液器
CN108759197A (zh) * 2018-06-13 2018-11-06 苏州逸新和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使用寿命长的纯铜储液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7113811A1 (zh) 一种净化器
CN204630197U (zh) 储液器
CN201583072U (zh) 气液分离器
CN102141329B (zh) 一种汽车空调系统及其贮液器
CN204630193U (zh) 一种新的气液分离器装置
CN204359013U (zh) 一种储液器
CN104374126A (zh) 一种新型气液分离器
CN202792743U (zh) 一种储液器
CN104214096A (zh) 螺杆压缩机及其油分桶部件
CN204963320U (zh) 闪蒸器及空调器
CN103438627B (zh) 油气分离器
CN203908139U (zh) 旋转式压缩机的储液器
CN206369377U (zh) 储液器及具有其的压缩机组件、制冷装置
CN101109589A (zh) 错管式储液器
CN102900709B (zh) 一种压缩机气液分离结构
CN203432170U (zh) 一种气液分离装置
TW201034977A (en) Water purifying cartridge and water purifier
CN200995173Y (zh) 高效多级气液分离器
CN201361477Y (zh) 引发剂过滤器
US20180001239A1 (en) Filters for Non-Plumbed Appliances
CN2733273Y (zh) 空调器贮液筒
CN203758117U (zh) 储液器和具有该储液器的压缩机
CN203478757U (zh) 气液分离器和空调器
CN209295493U (zh) 一种贮液器
CN205747612U (zh) 一种储液器固定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909

Termination date: 2020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