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564303U - 磨粉机 - Google Patents

磨粉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564303U
CN204564303U CN201520047856.4U CN201520047856U CN204564303U CN 204564303 U CN204564303 U CN 204564303U CN 201520047856 U CN201520047856 U CN 201520047856U CN 204564303 U CN204564303 U CN 20456430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our mill
blanking
cutting agency
intermittent cutting
musc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047856.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兴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Hengda Creative Technology Limite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HENGDE INNOVATION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HENGDE INNOVATION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HENGDE INNOVATION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047856.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56430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56430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564303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rushing And Grind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磨粉机,其中,磨粉机包括:用于控制下料速度的间歇性下料机构和用于驱动间歇性下料机构每隔预设时间转动预设角度的驱动机构,所述下料机构位于磨粉机的料斗出口和研磨机构之间,所述驱动机构与间歇性下料机构联接。本实用新型通过间歇性下料机构每隔预设时间间歇性下料来控制比重大、颗粒小的原料的下料速度,能通过间歇性下料的方式使各种原料在下料的过程中混合均匀后进入研磨机构中研磨,使营养粉的营养均衡不会分层。而且,本实用新型通过间歇下料的方式使得研磨机构的工作负荷均匀,在研磨过程不易产生发热高温,从而使糖性料不会烧焦,排粉顺畅,而且保证营养粉的营养不会流失。

Description

磨粉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食品研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磨粉机。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对于营养的功能需求也更高,因此,目前市面上有售各种五谷杂粮的营养粉,为此,研磨获得该营养粉的磨粉机也为各大营养粉生产厂家、超市或者家庭所关注。
目前磨粉机在使用过程中存在各种问题,众所周知,为磨出具备特定功能的营养粉,需要加入相应的五谷杂粮的原料。五谷杂粮主要以八种材料为主:包括:燕麦、赤小豆、黑芝麻、核桃干、淮山干、红枣片、枸杞、苹果干。然而,各种五谷杂粮的比重、形状、成分等均不一样:按比重分可分为比重轻的,如:淮山、红枣片,比重重的,如:黑芝麻、红豆。按形状分,有的呈粒状,比如芝麻,豆类等;有的呈块状、片状,比如苹果干片、红枣干片、淮山干片及核桃等。按成分可分为含糖类(如红枣干片、苹果干片)、含油类(如芝麻、核桃)、含淀粉类(如淮山干片、豆类)等。
在磨粉时,芝麻、核桃等油性料在研磨时会出油,而红枣等糖类料在高温摩擦的环境下会出糖焦化,因此在食材进入研磨机构之前,必须先将食材混合均匀。当食材混合均匀后同时进入研磨机构研磨时,油性料所出的油或糖类料所出的糖均会被淀粉料的淀粉微小颗粒吸收、包裹,以至稀释,这样研磨出的粉料才没有出油成团或出糖焦化的情况,才不会分层。所以,混料的本质就是将油性料或糖类料与淀粉料混合均匀,防止研磨时出现油性料或糖类料单独研磨出现的出油成团或出糖焦化的情况。由此,可以看出五谷杂粮在研磨前混合均匀的重要性。
现有的磨粉机在研磨时,直接将混合的食材倒入料斗中,然后通过人工使用搅拌棒搅动的办法使食材进入研磨机构研磨。搅拌棒的搅动主要有两个作用:一是控制食材进入研磨机构的速度,避免过量过快的食材进入研磨机构致其超负荷运行及卡死;二是及时疏通下料口的食材,避免食材堆卡堵塞下料口。由此,可以看出食材均匀下料的重要性,但通过这种手动搅拌的方式,人的劳动强度大,而且食材混合也不够均匀,解决粉料分层的效果不明显。
另外,现有磨粉机的料斗内壁均为光滑设计,在下料时由于食材的形状、比重、成份等不一样,在研磨震动情况下,比重轻的大料会相互牵制、影响导致下料速度慢,而颗粒状的比重重的小料会在震动环境下,最先从片状料之间的缝隙中往下落入研磨机构中,比如:比重大、形状小、表面光滑的芝麻会先下料进入研磨机构中,而比重小、形状大、表面粗糙的淮山干片会后下料,使得原料最终以分层的形态进入研磨机构中进行研磨,使得颗粒小、比重大、表面光滑的芝麻等磨碎后,再磨其他的片状或块状原料,这样将使得磨出来的营养粉不均衡。而且这种分层研磨的方式还会使得某些油类原料在挤碎、磨出的过程中磨出来的不是粉,而是容易出油、成团或糊状,糖类原料则容易因摩擦的高温导致烧焦成块,导致堵塞排粉,淀粉类原料无上述问题。
因此,现有技术有待改进和提高。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磨粉机,能通过间歇性放行比重大、颗粒小的原料的方式,使各种原料在下料的过程中混合均匀后进入研磨机构中研磨。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磨粉机,包括:用于控制下料速度的间歇性下料机构和用于驱动间歇性下料机构每隔预设时间转动预设角度的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与间歇性下料机构联接。
所述的磨粉机中,所述间歇性下料机构包括用于暂存食材的暂存腔,所述暂存腔位于所述磨粉机的料斗出口的下方。
所述的磨粉机中,所述间歇性下料机构装设于磨粉机的下料过渡部中,且与下料过渡部的内壁保持预设间隔。
所述的磨粉机中,所述预设间隔为0.5-10CM。
所述的磨粉机中,所述暂存腔的宽度与预设间隔的比值为1:1-20:1。
所述的磨粉机中,所述预设角度为360°/暂存腔的数量。
所述的磨粉机中,所述暂存腔由至少一分隔筋分隔形成。
所述的磨粉机中,所述分隔筋至少为三个,所述分隔筋的尾部具有弯折部、其弯折方向与间歇性下料机构的转动方向相同和/或相反。
所述的磨粉机中,所述分隔筋为四个,所述预设角度为90°。
所述的磨粉机中,所述磨粉机的料斗的内壁上设置有用于降低粒状料的下料速度的匀料筋。
所述的磨粉机中,所述料斗具有三个斜面和一个直面,所述匀料筋设置于所述斜面和/或直面上。
所述的磨粉机中,所述匀料筋至少为一个。
所述的磨粉机中,所述匀料筋呈螺旋形、圆形或方形分布。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磨粉机,通过间歇性下料机构每隔预设时间间歇性下料来控制比重大、颗粒小的原料的下料速度,能通过间歇性下料的方式使各种原料在下料的过程中混合均匀后进入研磨机构中研磨,使营养粉的营养均衡不会分层。
而且,本实用新型通过间歇下料的方式使得研磨机构的工作负荷均匀,使研磨机构不至于超负荷工作,避免了食材堆卡堵塞下料口。同时,还由于研磨机构不会超负荷工作,在研磨过程不易发热高温,从而使糖性料不会烧焦,排粉顺畅,而且保证营养粉的营养不会流失。
另外,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料斗上设置匀料筋,通过匀料筋降低比重大、颗粒小的粒状料的下料速度,在下料时使粒状料与片状料混匀均匀,使进入研磨机构中的五谷杂粮原料也均匀,使营养粉的营养均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磨粉机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磨粉机的部分剖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实施例提供的磨粉机的料斗和间歇性下料机构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二较佳实施例提供的磨粉机的料斗和间歇性下料机构的立体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二较佳实施例提供的磨粉机的料斗和间歇性下料机构的正面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磨粉机的料斗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磨粉机的下料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磨粉机通过间歇性下料机构每隔预设时间间歇性下料来控制比重大、颗粒小的原料的下料速度,能通过间歇性下料的方式使各种原料在下料的过程中混合均匀后进入研磨机构中研磨,使营养粉的营养均衡不会分层。而且,本实用新型通过间歇下料的方式使得研磨机构的工作负荷均匀,使研磨机构不至于超负荷工作,避免了食材堆卡堵塞下料口。同时,还由于研磨机构不会超负荷工作,在研磨过程不易发热高温,从而使糖性料不会烧焦,排粉顺畅,保证营养粉的营养不会流失。另外,本实用新型还通过改变料斗的结构,使研磨时下料均匀,出粉时各种食材均匀混合,食用口感好,而且营养粉的营养均衡。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在原料倒入磨粉机的料斗中时,在震动环境下,表面光滑、比重大、颗粒小的原料会先下料,而表面粗糙、比重小、块状和片状料会后下料,致使进入研磨机构研磨的原料不均匀,而本实用新型实现了原料在下料过程中混合均匀,使营养粉不会分层,营养均衡的问题。请参阅图1、图2和图3,其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磨粉机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磨粉机的剖面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实施例提供的磨粉机的料斗和间歇性下料机构的示意图。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磨粉机包括用于控制下料速度的间歇性下料机构10和用于驱动间歇性下料机构10每隔预设时间转动预设角度使粒状料下料的驱动机构(图中未示出),所述驱动机构可以为下料电机、其与间歇性下料机构10同轴联接,通过下料电机驱动间歇性下料机构10每次转动预设角度。
本实施例中,所述间歇性下料机构位于磨粉机的料斗20出口处,优选位于料斗20出口和研磨机构30之间,主要用于控制下的颗粒料的下料速度。
应当说明的是,所述间歇性下料机构10也可以位于料斗20中,只要能间歇性下颗粒料状小料即可。如图4和图5所示,所述料斗20中设置一隔板21,将料斗分隔符为第一进料腔22和第二进料腔23,间歇性下料机构10位于料斗20的出口中,通过驱动机构控制该间歇性下料机构10转动实现间歇下料。
为了使各种原料混合均匀,本实用新型根据原料下料的特点对间歇性下料机构的结构作出改进,所述间歇性下料机构装设于所述下料过渡部中(其中,下料过渡部为料斗出口与研磨机构之间的部分),且与磨粉机的下料过渡部的内壁保持预设间隔11,该预设间隔11为片状或块状料的快速下料通道,用于单独放行大的片状或块状料或称比重轻的物料,从而于使片状或块状料在下料时不会受间歇性下料机构的影响,这样颗粒小的原料可以被间歇性下料机构暂时存放以控制,大的片状或块状料直接通过预设间隔落入研磨机构中,从而使原料均匀混合的送入研磨机构中进行研磨。
具体实施地,间歇性下料机构的端面与磨粉机的下料过渡部的内壁之间的预设间隔11为0.5-10CM、且优选为:1.5~2.0CM。或者也可以根据暂存腔的宽度与预设间隔11的宽度的比值设计,如比值为1:1-20:1,只要能实现在下料混合中,根据原料下料速度的特点,使原料混合均匀即可。其中,所述暂存腔的宽度与预设间隔11的宽度的比值优选为2:1~4:1,可以实现较好的混合效果。
其中,所述间歇性下料机构10中可包括用于暂存食材的暂存腔101,所述暂存腔101位于所述料斗20出口的下方,用于暂时存放料斗20输出的食材,主要用于暂时存放比重大、颗粒小的粒状料。在驱动机构驱动间歇性下料机构10转动时,暂存腔101随驱动间歇性下料机构10转动预设角度,使食材落入研磨机构30中进行研磨,从而间歇性下料机构10每转动一次,向研磨机构30送一次料,使研磨机构30的负荷更加均匀,使研磨机构30的发热温度低,最终使出粉温度低,确保了粉料的营养价值,而且还由于研磨机构30发热温度低,不会将原料烧焦,不会堵塞排粉。
具体实施时,所述暂存腔101由至少一分隔筋102分隔形成,通过一条分隔筋102形成一个或者两个暂存腔101,其下料的间隔时间根据暂存腔101的形状和数量设计。在间歇性下料机构10转动时,其每次转动的角度(即预设角度)为360°/暂存腔101的数量。所述预设时间为1~15秒,具体根据暂存腔101的数量和食材的类型设置。
如暂存腔101为一个时,间歇性下料机构10每转360°下一次料,此时需要增加一个装置在暂存腔离开料斗出口时,阻挡料斗下料,在暂存腔再次位于料斗出口下方时再次下料;当暂存腔101为两个时,间歇性下料机构10每转180°下一次料;当暂存腔101为三个时,间歇性下料机构10每转120°下一次料;当暂存腔101为四个时,间歇性下料机构10每转90°下一次料;……;如此类推,本实用新型对此不作限制。
为了便于使间歇性下料机构10下料更均匀,所述分隔筋102为三个或四个,使暂存腔101对应为三个或四个。较佳地,为了在间歇性下料机构10转动时,使食材落入研磨机构30的研磨部位,所述分隔筋102的尾部具有弯折部103,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弯折部103的弯折方向与间歇性下料机构10的转动方向相同和/或相反。
以下以具有四个分隔筋102的驱动间歇性下料机构10顺时针转动下料为例,垂直方向的分隔筋102的弯折部103向图2左侧弯折和/或向图2右侧弯折,并与料斗的出口无缝接触。具体实施时,弯折部103的弯折方向优选为与间歇性下料机构10的转动方向相反,这样在料斗20下料时,防止食材从分隔筋102的左侧掉出,而图2右侧水平方向的分隔筋102的弯折部103向上弯折,可存放一定量的食材,从而使食材均匀地、慢慢地送入研磨机构30中,下料示意如图1和图3中的箭头所示。
同时,由于有了驱动间歇性下料机构10的反向阻隔,食材研磨时不会因挤碾磨头的高速旋转被撞击至溅料斗处,并且,还由于间歇性下料机构10的旋转,在下料时,大料不会堆卡堵塞在料斗的出料口。另外,该弯折部103在研磨震动的环境下,还可以防止暂存腔中的食材下掉,具有一定的防震功能。
为了使食材下料更均匀,本实用新型采用在磨粉机的料斗20内壁上设置有用于降低粒状料的下料速度的匀料筋201,所述匀料筋201略高于芝麻、豆类等颗粒料,在向料斗20中倒入原料时,芝麻等颗粒小、比重大、表面光滑的食材会部分被匀料筋201阻挡,并随匀料筋201的延伸方向滑向料斗20出口,与淮山片等大料混合均匀。
请一并参阅图6,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磨粉机的料斗20具有三个斜面和一个直面,所述匀料筋201设置于所述斜面和/或直面上。所述匀料筋201至少为一个,当匀料筋201为两个以上时,其中一个匀料筋201延伸至料斗20的出口处、且与其它匀料筋201具有预设夹角,且该预设夹角为30°-120°。
本实施例也可以理解为:各匀料筋201中至少有一条长的匀料筋201、且其尾部延伸至料斗20的出口处,其它短的匀料筋201与该长匀料筋具有30°-120°的夹角、且尾部向该长匀料筋延伸并与其保持一定的间距,便于短匀料筋上的颗粒料滑向长匀料筋上,被该长匀料筋再次阻挡。即:下料时,颗粒大的片状淮山在振动情况下直接落下、小料被各匀料筋阻挡后缓慢落入暂存腔中,落料如图6的箭头所示。
更优的,所述料斗20中的匀料筋201为多个,且呈螺旋形、圆形、方形或不规则开头分布,具体可根据食材类型设计,本实用新型对此不作限制。
为了便于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还相应提供一种上述磨粉机的下料方法,如图7所示,包括如下步骤:
S100、由驱动机构控制间歇性下料机构每隔预设时间转动预设角度,使食材间歇性送入研磨机构中研磨。
本实施例中,间歇性下料机构采用十字架结构,并由下料电机控制间歇性下料机构每隔1.5秒转动90°下一次料,从而使研磨机构负荷更加均匀,出粉温度低,确保了营养价值。
较佳地,在步骤S100之前,所述的下料方法还包括:S101、在食材放入料斗中时,通过匀料筋阻挡颗粒小、比重大、颗粒小的原料的下料速度,使其与其它原料混合均匀。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间歇性下料机构每隔预设时间间歇性下料来控制下料速度,能通过间歇性下料的方式使各种原料在下料的过程中混合均匀后进入研磨机构中研磨,使营养粉的营养均衡不会分层。
2、本实用新型还通过间歇性下料机构与下料过渡部的内壁保持预设间隔,在下料时,使颗粒小的原料被间歇性下料机构暂时存放,大的片状或块状料直接通过预设间隔落入研磨机构中,使各种原料在下料过程中混合均匀后进行研磨。
3、本实用新型通过间歇下料的方式使得研磨机构的工作负荷均匀,使研磨机构不至于超负荷工作,避免了食材堆卡堵塞下料口。同时,还由于研磨机构不会超负荷工作,在研磨过程不易发热高温,从而使糖性料不会烧焦,排粉顺畅,而且保证营养粉的营养不会流失。
4、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料斗上设置匀料筋,通过匀料筋降低比重大、颗粒小、表面光滑的粒状料的下料速度,在下料时使粒状料与片状料混匀均匀,使进入研磨机构中的五谷杂粮原料也均匀,不会造成油性料或糖类料单独研磨出现的出油成团或出糖焦化的情况,使营养粉的营养均衡。
可以理解的是,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而所有这些改变或替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磨粉机。

Claims (13)

1.一种磨粉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控制下料速度的间歇性下料机构和用于驱动间歇性下料机构每隔预设时间转动预设角度的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与间歇性下料机构联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磨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间歇性下料机构包括用于暂存食材的暂存腔,所述暂存腔位于所述磨粉机的料斗出口的下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磨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间歇性下料机构装设于磨粉机的下料过渡部中,且与下料过渡部的内壁保持预设间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磨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间隔为0.5-10CM。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磨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暂存腔的宽度与预设间隔的比值为1:1-20: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磨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角度为360°/暂存腔的数量。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磨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暂存腔由至少一分隔筋分隔形成。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磨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筋至少为三个,所述分隔筋的尾部具有弯折部、其弯折方向与间歇性下料机构的转动方向相同和/或相反。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磨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筋为四个,所述预设角度为90°。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磨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磨粉机的料斗的内壁上设置有用于降低粒状料的下料速度的匀料筋。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磨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料斗具有三个斜面和一个直面,所述匀料筋设置于所述斜面和/或直面上。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磨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匀料筋至少为一个。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磨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匀料筋呈螺旋形、圆形或方形分布。
CN201520047856.4U 2015-01-23 2015-01-23 磨粉机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56430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047856.4U CN204564303U (zh) 2015-01-23 2015-01-23 磨粉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047856.4U CN204564303U (zh) 2015-01-23 2015-01-23 磨粉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564303U true CN204564303U (zh) 2015-08-19

Family

ID=538569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047856.4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564303U (zh) 2015-01-23 2015-01-23 磨粉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564303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607302A (zh) * 2015-01-23 2015-05-13 深圳市恒德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磨粉机及其下料方法
CN108187861A (zh) * 2017-12-21 2018-06-22 黄东平 一种医院药物碾磨设备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607302A (zh) * 2015-01-23 2015-05-13 深圳市恒德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磨粉机及其下料方法
CN108187861A (zh) * 2017-12-21 2018-06-22 黄东平 一种医院药物碾磨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607302A (zh) 磨粉机及其下料方法
CN204564303U (zh) 磨粉机
CN208727599U (zh) 一种涂料生产用磨粉机
CN108686566A (zh) 复合肥制备用搅拌装置
CN112808093A (zh) 一种基于畜牧营养饲料混合搅拌罐的下料机构及使用方法
CN109967195A (zh) 一种黏性饲料生产用预研磨双向搅拌螯合器
CN214810035U (zh) 投料混合装置
CN108479552B (zh) 高效猪饲料搅拌装置
CN207680517U (zh) 一种化学药品混合装置
CN209073504U (zh) 一种便于混合的鸡饲料生产设备
CN204619833U (zh) 具有自动进料结构的粉末原药混匀装置
CN207493592U (zh) 粉料混料锥形搅拌装置
CN209752791U (zh) 一种热固性粉末加工定量投料机
CN209406469U (zh) 一种金属粉末冶金搅碎加料装置
CN208442855U (zh) 一种间歇供料式防回火供料装置
CN111298924B (zh) 一种方便下料的蛋鸡饲料筛分混合装置
CN210994000U (zh) 一种膨化食品调料混合搅拌装置
CN208591782U (zh) 一种功能陶瓷粉末混合设备
CN207745963U (zh) 循环式破碎筛分装置
CN209348557U (zh) 一种鱼类养殖用混合装置
CN202828773U (zh) 一种旋转布料器
CN207357091U (zh) 一种复混肥复合混料装置
CN206472769U (zh) 混料装置
CN208161512U (zh) 一种芝麻粉加工预混搅拌混合装置
CN108554592B (zh) 一种纸质信箱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56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518126 Guangdong, Fuyong, Baoan District street community peace park Fuk Road, No. 1, hi tech park, building two, floor, floor, floor, building 13, No. 156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Hengda Creative Technology Limited

Address before: 518126 Guangdong city of Shenzhen province Baoan District city streets Xixiang Airlines Shu Dong E Industrial Zone on the west side of building 3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HENGDE INNOVATION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819

Termination date: 20170123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