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532747U - 一种新型压缩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压缩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532747U
CN204532747U CN201520047656.9U CN201520047656U CN204532747U CN 204532747 U CN204532747 U CN 204532747U CN 201520047656 U CN201520047656 U CN 201520047656U CN 204532747 U CN204532747 U CN 20453274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quid
cylinder body
gas
compressor
hea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047656.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蒋刚
留沧海
彭国勋
卢晴勤
钟翔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uthwest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Southwest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uthwest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Southwest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1520047656.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53274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53274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532747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mpresso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压缩机,目的在于解决目前现有活塞式压缩机的活塞与缸体之间要求较高的配合精度,生产成本较高,活塞容易磨损,维护成本较高,传热效率较低的问题。其包括缸体、液压油、储热装置,缸体的底端、顶端分别设置有与缸体内部连通的液体进出管道、气体进出管道。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结构简单,不需要使用活塞,能够有效提高缸体的密封性能,延长压缩机的使用寿命,能够设备生产和维护成本,其中的储能装置能够对压缩产生的热量进行快速转移,既减小压缩机的体积,又保证压缩机的正常运行,具有重要的作用。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使用寿命长,能够满足压缩机的应用需求,具有较好的市场应用前景,值得大规模推广和应用。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压缩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压缩设备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压缩机。
背景技术
现有压缩机大多利用机械结构压缩气体。图1中给出了现有活塞式压缩机的结构示意图。该活塞式压缩机包括缸体、能沿缸体内壁相对运动的活塞、设置在缸体外侧的冷却壁,缸体上分别设置有第一进出气通道、第二进出气通道,第一进出气通道、第二进出气通道分别与缸体内部连通且分别位于活塞的两侧。冷却壁与缸体之间形成换热空间,换热空间内设置有冷却液。活塞在往复运动过程中,压缩气体,会产生大量的热量。缸体与冷却壁之间形成换热空间,换热空间内注入冷却液,换热空间内设置有冷却液,压缩气体产生的热量由缸体传入冷却液中,冷却液在换热空间内循环流动,将压缩气体产生的热量带走,从而达到降温的目的。然而,现有活塞式压缩机存在如下问题:(1)该压缩机采用活塞结构,活塞采用金属材料制成,活塞与缸体之间要求较高的配合精度,导致压缩机整体生产成本偏高;(2)在往复运动过程中,金属容易磨损,而磨损会导致气体泄漏,进而影响压缩机的正常使用;(3)其采用缸体、冷却壁双重壁结构,传热效率较低。
因此,目前迫切需要一种新的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针对目前现有活塞式压缩机的活塞与缸体之间要求较高的配合精度,生产成本较高,活塞容易磨损,维护成本较高,传热效率较低的问题,提供一种新型压缩机。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结构简单,不需要使用活塞,能够有效提高缸体的密封性能,延长压缩机的使用寿命,能够设备生产和维护成本,其中的储能装置能够对压缩产生的热量进行快速转移,既减小压缩机的体积,又保证压缩机的正常运行,具有重要的作用。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使用寿命长,能够满足压缩机的应用需求,具有较好的市场应用前景,值得大规模推广和应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压缩机,包括缸体、设置在缸体内的液压油、储热装置,所述缸体的下部设置有液体进出管道,所述缸体的上部设置有气体进出管道,所述液体进出管道、气体进出管道分别与缸体内部连通,所述液体进出管道流入缸体内的液压油能对缸体内的气体进行压缩且压缩后的气体能通过气体进出管道做功,所述储热装置设置在缸体内且能吸收压缩产生的热量。
还包括液压马达、用于储存液压油的储液装置,所述液体进出管道包括液体出口管、与液压马达相连的液体入口管,所述液体出口管、液体入口管上分别设置有阀门,所述液压马达能通过液体入口管将储液装置中的液压油泵入缸体内。
所述液体出口管与储液装置相连。
还包括设置在液体出口管与储液装置相连管道上的冷却装置。
所述阀门为单向阀。
所述气体进出管道包括气体出口管、气体入口管。
所述储热装置为铜棉花。
所述储热装置为至少一个。
针对前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压缩机。其包括缸体、液压油、储热装置,缸体的下部设置有液体进出管道,缸体的上部设置有气体进出管道,液体进出管道、气体进出管道分别与缸体内部连通。液压油、储热装置设置在缸体内,液体进出管道流入缸体内的液压油能对缸体内的气体进行压缩且压缩后的气体能通过气体进出管道做功,而储热装置能吸收压缩产生的热量。
本实用新型工作时,液压油通过液体进出管道进入缸体内,并压缩气体,当压缩气体的压力达到设定值时,打开气体出入口,将具有设定压力值的气体输出,进行做功,实现传统压缩机的功能。在压缩过程中,由于不采用活塞结构,因而储能装置能直接设置在缸体内,通过储能装置能吸收压缩产生的热量。当缸体内充满液压油时,开始液压油排出过程。
进一步,还包括液压马达、储液装置,液体进出管道包括液体出口管、与液压马达相连的液体入口管,液体出口管、液体入口管上分别设置有阀门。储液装置由于储存液压油,液压马达能通过液体入口管将储液装置中的液压油泵入缸体内。采用该结构,储液装置内的液压油通过液压马达泵入缸体内,从而对缸体内的气体进行压缩,进而实现压缩功能。阀门为单向阀。
液体出口管与储液装置相连,通过该结构,缸体内的液压油能够返回储液装置内,进行循环利用。还包括设置在液体出口管与储液装置相连管道上的冷却装置。当在极端情况下,储热装置不能将液压油的温度降低到工作温度时,通过冷却装置能够降低液压油的温度,从而保证装置的正常运行。
气体进出管道包括气体出口管、气体入口管,储热装置为铜棉花。采用该结构,气体通过气体入口管流入,通过气体出口管流出。
本实用新型的新型压缩机是一种结构简单、能量回收率高的压缩机,缸体的上部为气体,下部为液体,缸体内设置有储热装置,其用于对气体压缩过程中的能量的储存和运输。液压马达与缸体的液体入口管相连,通过液压马达将液体泵入缸体内,进而实现气体的压缩。
本实用新型中,采用液体压缩气体,能有效避免缸体与活塞的摩擦,减少了压缩机的能量消耗;本实用新型无需采用活塞,因而能够减少缸体的磨损,有效防止气体泄漏,提高缸体的密封性;相对现有活塞式压缩机,本实用新型不使用金属活塞,简化压缩机结构,能显著降低压缩机的制造成本;本实用新型在缸体内密布储热装置,其能及时将压缩气体产生的热量转移到液体中,提高了传热效率。同时,储热装置产生的高温液体能够用于工厂消毒车间,能有效减少能源消耗,节约能源。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首先采用液体压缩气体,减少了机械结构间的摩擦,能有效降低压缩机的能量消耗;
(2)本实用新型不使用活塞和相关传动装置,能简化压缩机的结构,降低压缩机的生产成本;
(3)本实用新型中的液压油可吸收部分热量,有利于传热;
(4)本实用新型采用液体压缩气体,能避免金属活塞的磨损,提高缸体的密封性,延长压缩机的使用寿命;
(5)本实用新型在缸体内设置储热装置,能及时将压缩气体产生的热量转移到液体中,显著提高传热效率;
(6)本实用新型的储热装置设置在缸体内,能够减小压缩机的尺寸,降低成本;
(7)储热装置产生的高温液体能用于工厂消毒车间,能实现能源的回收利用,有效减少能源消耗。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活塞式压缩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1为缸体,2为活塞,3为冷却壁,4为液压油,5为储热装置,6为液压马达,7为储液装置,8为液体出口管,9为液体入口管,10为气体出口管,11为气体入口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的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如图所示,该压缩机包括缸体、液压油、储热装置、液压马达、用于储存液压油的储液装置,液压油、储热装置分别设置在缸体内。缸体的下部设置有液体进出管道,液体进出管道包括液体出口管、与液压马达相连的液体入口管,液体出口管与储液装置相连,液体出口管、液体入口管上还分别设置有阀门,本实施例的阀门采用单向阀。缸体的上部设置有气体进出管道,气体进出管道包括气体出口管、气体入口管。液体出口管、液体入口管气体出口管、气体入口管分别与缸体内部连通。储热装置均布于缸体内,本实施例中储热装置可采用铜棉花。
压缩机工作时,包括气体压缩过程、液体排出过程。
气体压缩过程:液压马达开启,液压马达将储液装置中的液压油通过液体入口管进入缸体内,此时气体出口管、气体入口管、液体出口管关闭,进入的液压油不断压缩缸体内的气体,气体压力不断升高;当压力升高至设定值时,液体入口管、气体出口管打开,气体入口管、液体出口管关闭,将具有设定压力值的气体通过气体出口管输出;当缸体内腔充满液体时,开始液体排出过程。该过程中,液体进出管道流入缸体内的液压油能对缸体内的气体进行压缩,且压缩后的气体能通过气体进出管道做功,而储热装置设置在缸体内且能吸收压缩产生的热量。
液体排出过程:液体入口管、气体出口管关闭,气体入口管、液体出口管打开,液压油通过液体出口管排出,气体通过气体入口管进入缸体,最终缸体被气体填满;当气体充满缸体时,开始气体压缩过程。进入下一个循环。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新型压缩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缸体、设置在缸体内的液压油、储热装置,所述缸体的下部设置有液体进出管道,所述缸体的上部设置有气体进出管道,所述液体进出管道、气体进出管道分别与缸体内部连通,所述液体进出管道流入缸体内的液压油能对缸体内的气体进行压缩且压缩后的气体能通过气体进出管道做功,所述储热装置设置在缸体内且能吸收压缩产生的热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新型压缩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液压马达、用于储存液压油的储液装置,所述液体进出管道包括液体出口管、与液压马达相连的液体入口管,所述液体出口管、液体入口管上分别设置有阀门,所述液压马达能通过液体入口管将储液装置中的液压油泵入缸体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新型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出口管与储液装置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新型压缩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液体出口管与储液装置相连管道上的冷却装置。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新型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阀门为单向阀。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新型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进出管道包括气体出口管、气体入口管。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新型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储热装置为铜棉花。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新型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储热装置为至少一个。
CN201520047656.9U 2015-01-23 2015-01-23 一种新型压缩机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53274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047656.9U CN204532747U (zh) 2015-01-23 2015-01-23 一种新型压缩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047656.9U CN204532747U (zh) 2015-01-23 2015-01-23 一种新型压缩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532747U true CN204532747U (zh) 2015-08-05

Family

ID=537467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047656.9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532747U (zh) 2015-01-23 2015-01-23 一种新型压缩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53274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443977A (zh) * 2015-12-28 2016-03-30 重庆耐德节能装备有限公司 天然气内冷式液力增压容器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443977A (zh) * 2015-12-28 2016-03-30 重庆耐德节能装备有限公司 天然气内冷式液力增压容器
CN105443977B (zh) * 2015-12-28 2017-12-26 重庆耐德能源装备集成有限公司 天然气内冷式液力增压容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6037500A1 (zh) 一种往复柱塞式气体压缩机及方法
CN101782085A (zh) 液压能量的存储、释放方法及其气、水和油的蓄能装置
CN204357646U (zh) 油井用往复式多缸活塞co2注入泵及驱油装置
CN204532747U (zh) 一种新型压缩机
CN214063418U (zh) 一种金属液压打包机高效节能液压系统
CN203175839U (zh) 液力平衡式增压注水泵
CN204755379U (zh) 一种水泵用轴承自冷却系统
CN104728083B (zh) 一种压缩机
CN203905918U (zh) 节能注水增压装置
CN201043513Y (zh) 颗粒煤浆介质往复泵的同步回程冲洗油隔离结构
CN203488373U (zh) 一种油气双回收的空压机余热利用装置
CN211623872U (zh) 一种压铸模具用高效冷却液压油缸
CN201281007Y (zh) 自散热轴向柱塞泵
CN114278554A (zh) 一种柱塞泵的一体化集成装置
CN208858541U (zh) 一种换向阀式隔膜压缩机控制系统
CN209294149U (zh) 一种液压站
CN211852068U (zh) 一种节能型油压陶瓷柱塞泥浆泵
CN207406475U (zh) 一种便于冷却的柱塞泵
CN207989419U (zh) 一种液压抽油机的插装型单元控制系统
CN201895431U (zh) 液压机冷却系统
CN204573587U (zh) 一种气冷罗茨液环闭式真空系统
CN204921297U (zh) 一种空压机余热回收装置
CN203670190U (zh) 利用夹套冷却的柱塞泵
CN211082193U (zh) 一种空压机余热回收利用装置
CN214996966U (zh) 一种快速液压启闭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805

Termination date: 2018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