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528578U - 一种输送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输送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528578U
CN204528578U CN201520105191.8U CN201520105191U CN204528578U CN 204528578 U CN204528578 U CN 204528578U CN 201520105191 U CN201520105191 U CN 201520105191U CN 204528578 U CN204528578 U CN 20452857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ttle
outlet subchannel
subchannel
single channel
bottle outl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105191.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连臣
刘则杨
李绍婧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ood Line (beij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ood Line (beij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ood Line (beij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ood Line (beij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105191.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52857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52857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528578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pecific Conveyance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药物制造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输送装置,包括进瓶单通道和出瓶通道;所述出瓶通道包括多个出瓶分通道;所述出瓶分通道分别与所述进瓶单通道连通;所述进瓶单通道与所述出瓶分通道的传送方向一致。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输送装置,利用进瓶单通道与出瓶分通道之间的同方向传送形式,使药瓶同步移送,解决现有不锈钢转盘旋转输送药瓶的随机走瓶而漏瓶的问题;而且,由于药瓶在进瓶单通道和出瓶通道上是同方向、同步移动,避免药瓶之间的相互挤压,从而有效减少倒瓶的现象,使药瓶从无序摆放到有序摆放,便于对下一道工序的操作,如对药瓶的检验、贴标签等工序,提高了输送装置的传输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输送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药物制造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输送装置。
背景技术
传输机构是一种自动组装机械的辅助设备,能把各种产品有序排出来,它可以配合自动组装设备一起将产品各个部位组装起来成为完整的一个产品。
传输机构广泛应用于电池、五金、电子、医药、食品、连接器等各个行业,是解决工业自动化设备供料的必须设备。
工厂生产药瓶药剂时,需要有传输机构将药瓶传送至下一处加工点,比如在送入自动贴标机的时候,药瓶必须整齐排列在传输装置上。
现有的药品生产过程中,药瓶的整理排队需要采用药瓶传输方式传送。实际药瓶生产中要求对多个混放的药瓶进行整理,逐瓶排队,便于下一道工序的操作,如对药瓶的检验,贴标签。
目前,利用大的不锈钢转盘旋转理瓶的方法来传输药瓶。例如,不锈钢转盘理瓶旋转机的功用是由人工将物料加入储料瓶仓进行存放,储料瓶仓的物料将自动定量及设定的速度供料给不锈钢转盘,不锈钢转盘通过高速旋转把瓶子按要求供出,蹼轮清除不规范瓶子,分瓶部分按一定速度把转盘供出的瓶子送入理瓶部分的传输通道。通常将无序的药瓶旋转到不锈钢转盘的边沿,利用离心的原理使瓶进入有缺口的不锈钢转盘侧壁的输送轨道上,从而将药瓶单排整理出来,与之后的工序的生产设备连接。
上述的不锈钢转盘的旋转理瓶方法有两点不足:
1、药瓶在不锈钢转盘上旋转时,药瓶由于旋转盘转速不均、药瓶相互挤撞,容易倒瓶;
2、药瓶是随机被挤入出瓶通道,存在部分的药瓶长时间在不锈钢转盘内旋转而滞留的可能,没有传送至输送轨道上,影响药瓶传输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输送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采用不锈钢转盘随机理瓶而导致漏瓶、易倒瓶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输送装置,包括进瓶单通道和出瓶通道;所述出瓶通道包括多个出瓶分通道;所述出瓶分通道分别与所述进瓶单通道连通;所述进瓶单通道与所述出瓶分通道的传送方向一致。
进一步,所述出瓶分通道并排设置;所述进瓶单通道与多个所述出瓶分通道的整体宽度相同。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进瓶单通道与出瓶分通道的整体宽度相同,使进瓶单通道上进入的药瓶避免因过多而相互过度挤撞,确保进瓶单通道和出瓶分通道上的单位面积上放置的药瓶数量大致相同。
其中,多个所述出瓶分通道的进口沿传送方向呈阶梯状布置。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阶梯状的出瓶分通道进口能够对药瓶有效分流,避免有药瓶滞留在进瓶单通道得不到传输,从而保证了药瓶的传输速度。
其中,每个所述出瓶分通道包括独立设置的第一传送带和设在所述第一传送带两侧的护栏。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第一传送带采用单独设置,可对每个第一传送带单独配备驱动单元,设置不同的传输速率,能够避免药瓶滞留在靠前的分通道进口处停滞不前,提高了药瓶的整体传输效率。
进一步,相邻所述出瓶分通道之间的护栏的进口端面设有凸起结构。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在相邻出瓶分通道之间的护栏的进口端面设有凸起结构,缩小护栏进口端面的阻挡面面积,提高了该护栏进口端的分流效果。
再进一步,所述出瓶通道还包括多个转向通道;每个所述出瓶分通道对应与一个所述转向通道连通。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由出瓶分通道通过转向通道分别与后续的制药设备连接,方便对单排的药瓶进行后序操作。
优选地,所述出瓶分通道与所述转向通道之间的角度为90度。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采用90度的转向通道,制造方便,且容易与后序贴标机等设备对接。
其中,所述转向通道包括第二传送带和设在所述第二传送带两侧的挡板;所述挡板在所述转向通道的进口处设有倒瓶漏孔;所述出瓶分通道上的倒瓶传送至所述转向通道的进口处时,能够从所述倒瓶漏孔漏出。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避免倒下的药瓶卡在转角处,影响出瓶通道内药瓶的传输,提高药瓶的传输效率。
优选地,所述倒瓶漏孔为扁平长条状。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因扁平长条形状与倒下的药瓶的形状较为匹配,能够容易快捷地使药瓶通过该倒瓶漏孔回收。
进一步,所述出瓶分通道与所述转向通道之间的连接处设有圆弧通道。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确保药瓶沿圆弧通道快速、顺畅转向至转向通道,避免传输不畅而影响传输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输送装置,利用进瓶单通道与出瓶分通道之间的同方向传送形式,使药瓶同步移送,解决现有不锈钢转盘旋转输送药瓶的随机走瓶而漏瓶的问题;而且,由于药瓶能够在进瓶单通道和出瓶分通道上是同方向、同步移动,避免药瓶之间的相互挤压,从而有效减少倒瓶的现象,使药瓶从无序摆放到有序摆放,便于对下一道工序的操作,如对药瓶的检验、贴标签等工序,提高了输送装置的传输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输送装置的立体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输送装置的另一立体结构图;
图3为图2中的a的放大图。
附图标记:
1-进瓶单通道;2-出瓶分通道;21-分通道进口;22-第一传送带;23-护栏;24-第一电机;3-转向通道;31-第二传送带;32-挡板;32a-倒瓶漏孔;33-第二电机;4-支架;5-圆弧通道;6-调节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输送装置的立体结构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输送装置的另一立体结构图;图3为图2中的a的放大图。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应用在药品生产过程中药瓶的输送装置,包括支架4,以及安装在支架4上的进瓶单通道1和出瓶通道;进瓶单通道1上仅设有一个通道,与上步骤工序的药瓶制造设备连接,接收封盖后的药瓶;药瓶通过进瓶单通道1的入口进入输送装置。出瓶通道包括多个出瓶分通道2;出瓶分通道2并排设置,每个出瓶分通道上优选传送单排药瓶,且分别与进瓶单通道1连通;出瓶分通道2与进瓶单通道1的传送方向一致。进瓶单通道1上放置了无序的药瓶向出瓶分通道2方向传送,再通过出瓶分通道2而整理形成逐瓶有序排列的药瓶,便于对下一道工序的操作,如对药瓶的检验、贴标签等工序。
其中,为保证本实施例中输送装置的稳定同步传输,如图1和图2所示,进瓶单通道1的整体宽度等于多个出瓶分通道的总的整体宽度。进瓶单通道与出瓶分通道宽度相同,使进瓶单通道上进入的药瓶不致于过多而相互过度挤撞,确保进瓶单通道和出瓶分通道上的单位面积上放置的药瓶数量大致相同。此外,还能够节省整个输送装置的制造成本的技术效果。出瓶通道上包括多个出瓶分通道2。可通过在进瓶单通道1上一体式设置多个出瓶通道,无需独立设置出瓶分通道,节省了人工和生产成本。当然,应该说明的是,在满足稳定同步传输的情况下,对进瓶单通道的进口宽度做适当的放大调整,从而便于药瓶的放置,同样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实施方式。
其中,如图1和图2所示,进瓶单通道1和出瓶分通道2的传输通道上分别安装有调节杆6。该调节杆能够调节进瓶单通道1和出瓶分通道2的宽度。具体地,调节杆6安装在传输通道的侧壁上,与侧壁之间设有调节结构,如调节杆6与侧壁螺纹连接。当旋转调节杆6,可增大或缩小传输通道的宽度。
其中,输送装置上的多个出瓶分通道2并排设置,且分别与进瓶单通道1连通。如图1所示,输送装置包括支架4,以及安装在支架4上的进瓶单通道1和出瓶通道;进瓶单通道1与上步骤工序的药瓶制造设备连接,接收封盖后的药瓶;药瓶通过进瓶单通道1的入口进入输送装置。出瓶通道包括多个出瓶分通道2;出瓶分通道2并排设置,且分别与进瓶单通道1连通;出瓶分通道2与进瓶单通道1的传送方向一致。出瓶通道包括多个出瓶分通道2;出瓶分通道2并排设置,且分别与进瓶单通道1连通;出瓶分通道2与进瓶单通道1的传送方向一致,多个出瓶分通道2在分通道进口21处沿传送方向呈阶梯状布置。具体地,出瓶分通道2的数量为三个,分别与进瓶单通道1连通,三个出瓶分通道2在分通道进口21处沿传送方向呈阶梯状布置。当进瓶单通道1的药瓶传输至出瓶分通道2的分通道进口21处时,由于出瓶分通道进口21为阶梯状分布,首先一部分药瓶被分流至分通道进口21靠前的一出瓶分通道2内,其余的药瓶继续前进。在靠后的出瓶分通道进口21处,药瓶被其他的出瓶分通道2分流,可见,阶梯状的出瓶分通道进口21能够对药瓶有效分流,避免有药瓶滞留在进瓶单通道1得不到传输,从而保证了药瓶的传输速度。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的输送装置采用传输带式结构的轨道,包括第一传送带22以及设置在第一传送带22两侧的护栏23的结构。当然,也可采用其他结构的传输方式,如有轨式传输方式,均是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在如图2所示,每个出瓶分通道2包括独立设置的第一传送带22和设在第一传送带22两侧的护栏23。因为第一传送带22采用单独设置,可对每个第一传送带22单独配备驱动单元,如驱动电机、液压或气动驱动单元。如图1和图2所示,每个第一传送带22分别与一第一电机24连接。因而,在输送装置的运行过程中,可通过第一电机24驱动而调整各个第一传送带22的传输速率,使各出瓶分通道2的传送速率各不相同,从而有效分流进瓶单通道1上的药瓶。例如,分通道进口21靠前的出瓶分通道2的第一传送带22移动速率小于其余的出瓶分通道2的移动速率,能够避免药瓶滞留在靠前的分通道进口21处停滞不前,提高了药瓶的传输效率。
进一步,在出瓶分通道2之间的护栏23的进口端面,如果阻挡面过大,挡住了药瓶的行进方向,会影响护栏23的分流效果。为了克服该问题,本实施例中,在相邻出瓶分通道2之间的护栏23的进口端面设有凸起结构,缩小护栏23进口端面的阻挡面面积,提高了该护栏进口端的分流效果。
在出瓶分通道2将药瓶单序排列输出后,即可与后续的工序的设备连接,实现后续的操作。具体可采用人工方式,将药瓶拣至后续的设备上实现操作。或者,可将出瓶分通道2与后续设备直接对接完成药瓶的传输。但是,由于药瓶在出瓶通道上是并排传输,各出瓶分通道之间距离较近,不利于后续设备的操作。如图1和图2所示,为了使出瓶通道与后续工序便捷地实现自动化连接,本实施例中,出瓶通道还包括多个转向通道3;如图1所示,优选采用3个转向通道3,转向通道3之间仍为相互平行排列。转向通道3上均安装有用于调节宽度的调节杆6。每个出瓶分通道2对应与一个转向通道3连通,实现药瓶传输方向的转换。由出瓶分通道2通过转向通道3分别与后续的制药设备连接,方便对单排的药瓶进行后序操作。优选地,出瓶分通道2与转向通道3之间的转向角度为90度。采用90度的转向通道3,制造方便,且容易与后序贴标机等设备对接。
其中,转向通道3具体包括第二传送带31和设在第二传送带31两侧的竖立的挡板32。各个转向通道3上的第二传送带31可采用独立设置方式,由单个驱动单元驱动,如图1和图2所示,第二传送带31分别与一单独设立的第二电机33相连,能够实现各转向通道3之间的驱动速率的差速调节。
进一步,如图3所示,每个转向通道3上远离进瓶单通道1的一侧挡板32在转向通道3的进口处,即转向通道3靠近出瓶分通道2的一端,设有倒瓶漏孔32a;出瓶分通道2上的倒瓶传送至转向通道3的进口处时,在惯性的作用下能够从倒瓶漏孔32a漏出。本实施例中的输送装置采用有序单列排列的方式传输药瓶,能够尽量减少倒瓶现象。但是生产过程中,难免倒瓶现象的发生。发生倒瓶现象的情况下,药瓶有可能卡在出瓶分通道2与转向通道3之间的转角处,使出瓶分通道上的药瓶无法传送,影响药瓶的正常传输。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施例中的倒瓶漏孔32a比站立的药瓶要高,仅可将倒下的药瓶在惯性作用下漏出。进一步,还可设置与倒瓶漏孔32a连接的药瓶回收容器。从倒瓶漏孔32a漏出的药瓶,直接采用药瓶回收容器接收,从而能够方便快捷地对漏出的药瓶再次处理。倒瓶漏孔32a的形状可采用多种,如长方形、圆孔形或椭圆形,本实施例中的倒瓶漏孔32a优选采用扁平长条形状,因扁平长条形状与倒下的药瓶的形状较为匹配,能够容易快捷地使药瓶通过该倒瓶漏孔32a回收。
进一步,由于出瓶分通道2与转向通道3之间设有一定的转向角度,该转向角度可选为90度,在转角处容易出现卡滞现象。为了使药瓶在该转角处移动更为顺畅,可在转角处设置过渡部件。
优选地,如图3所示,过渡部件包括圆弧通道5,圆弧通道5分别与出瓶分通道2和转向通道3连通。药瓶通过出瓶分通道2传送,该圆弧通道5的内壁设有圆弧结构,使药瓶沿圆弧通道5快速转向至转向通道3,从而与后序的生产设备连接。
本实施例提供的输送装置,利用进瓶单通道1与出瓶分通道2之间的同方向排布传送形式,使药瓶同步过渡移送,解决现有不锈钢转盘旋转输送药瓶的随机走瓶而漏瓶的问题。而且,由于药瓶在进瓶单通道1和出瓶分通道2上是同方向、同步移动,避免药瓶之间的相互挤压,从而有效减少倒瓶的现象,使药瓶从无序摆放到有序摆放,便于对下一道工序的操作,如对药瓶的检验、贴标签等工序,提高了输送装置的传输效率。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进瓶单通道和出瓶通道;所述出瓶通道包括多个出瓶分通道,所述出瓶分通道分别与所述进瓶单通道连通;所述进瓶单通道与所述出瓶分通道的传送方向一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瓶分通道并排设置;所述进瓶单通道与多个所述出瓶分通道的整体宽度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出瓶分通道的进口沿传送方向呈阶梯状布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出瓶分通道包括独立设置的第一传送带和设在所述第一传送带两侧的护栏。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相邻所述出瓶分通道之间的护栏的进口端面设有凸起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瓶通道还包括多个转向通道;每个所述出瓶分通道对应与一个所述转向通道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瓶分通道与所述转向通道之间的角度为90度。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通道包括第二传送带和设在所述第二传送带两侧的挡板;所述挡板在所述转向通道的进口处设有倒瓶漏孔;所述出瓶分通道上的倒瓶传送至所述转向通道的进口处时,能够从所述倒瓶漏孔漏出。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倒瓶漏孔为扁平长条状。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瓶分通道与所述转向通道之间的连接处设有圆弧通道。
CN201520105191.8U 2015-02-13 2015-02-13 一种输送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52857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105191.8U CN204528578U (zh) 2015-02-13 2015-02-13 一种输送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105191.8U CN204528578U (zh) 2015-02-13 2015-02-13 一种输送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528578U true CN204528578U (zh) 2015-08-05

Family

ID=537426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105191.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528578U (zh) 2015-02-13 2015-02-13 一种输送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52857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648977A (zh) * 2015-02-13 2015-05-27 良系(北京)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输送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648977A (zh) * 2015-02-13 2015-05-27 良系(北京)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输送装置
CN104648977B (zh) * 2015-02-13 2019-07-30 良系(北京)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输送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519013U (zh) 液体灌装生产线中药瓶的自动排列装置
CN101979288B (zh) 啤酒瓶水检式导轨理瓶机
CN102826370B (zh) 一种瓶体输送装置
CN104044890B (zh) 一种小容量西林瓶自动加料器
CN106185768A (zh) 一种药液灌装自动生产线
CN102275730A (zh) 一种饮料瓶输送系统
CN202912674U (zh) 一种灌装加塞机
CN202124314U (zh) 一种饮料瓶输送装置
CN201808907U (zh) 啤酒瓶水检式导轨理瓶机
CN204528578U (zh) 一种输送装置
CN207737557U (zh) 一种用于瓶坯注塑机的出料输送系统
CN104648977A (zh) 一种输送装置
CN207209303U (zh) 一种倒正输送装置
CN105966675A (zh) 一种拨盘可调的装盒机用下料装置
CN215401527U (zh) 一种罐头分送装置
CN106347766B (zh) 多瓶同时灌装电子数粒机的送瓶结构
CN202201200U (zh) 卡式瓶下料装置
CN206165473U (zh) 可升降式横向输蛋装置
CN204298048U (zh) 安瓿输液制品行进瓶体自动立瓶装置
CN203211531U (zh) 一种产品自动装箱机
CN208631565U (zh) 一种输送系统
CN203450798U (zh) 一种振荡式冷却机
CN206750887U (zh) 瓶胚重力打竖立装置
CN205060864U (zh) 一种粒子自动投料分料输送装置
CN106395327B (zh) 一种理瓶机的理瓶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805

Termination date: 2022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