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507131U - 避震座管之结构改良 - Google Patents

避震座管之结构改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507131U
CN204507131U CN201420653385.7U CN201420653385U CN204507131U CN 204507131 U CN204507131 U CN 204507131U CN 201420653385 U CN201420653385 U CN 201420653385U CN 204507131 U CN204507131 U CN 20450713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
pipe fitting
connecting element
pad
structural improve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653385.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廖学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L Corp Shenzh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L Corp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L Corp Shenzh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HL Corp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20653385.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50713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50713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50713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attresses And Other Support Structures For Chairs And Bed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避震座管之结构改良,其至少包含:座管、内管、至少一吸震体、至少一垫片以及调整组件,该内管具有一管件以及位于该管件一端的接头,该管件则以不可转动的方式容置于该座管顶端,该吸震体、垫片以及调整组件依序设于该管件下方,由该调整组件可调整该吸震体的软硬度,而让整体避震座管达到平稳又舒适的避震性,且整体结构简单具轻量化特点,并具有随时可调整及简化调整操作的作用。

Description

避震座管之结构改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避震座管之结构改良,主要应用于自行车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自行车是一种普遍使用的交通工具,其以人力的踩踏为其动力来源,无需使用电力或汽油,极具环保概念,非常适合作为一般交通工具或是休闲运动装置来使用。
而一般自行车的座椅多在其底部至少并列有两根支杆,在两支杆处设有一联结块,而自行车的车架则向上延伸有一座管,利用座管顶部的联结构造将座椅底部的支杆夹固而将座椅固定在座管的顶端;透过座椅及座管的传递作用,让骑乘者的身体重量得以平均分布至车架,同样的来自于地面的震动亦会透过座杆传递至骑乘者的臀部。
故为了骑乘舒适,除在座垫表面设置海绵或其他缓冲材外,更有在座垫底部设置避震装置,以达到避震效果。
现有技术座垫底部设置避震装置之结构,如图1所示,现有一种自行车避震座管10,包含一外套管11、一穿设于该外套管11的内套管12、一穿设于该内套管12的支撑杆13、一与该支撑杆13相连接且供一自行车座垫(图未示)固定的锁结单元(图未示),及一与该内套管12相顶抵并包括复数簧圈的弹性件14。
当使用者骑乘自行车的过程中,若自行车受一外力(例如行经颠簸的路面所产生的震动力量)作用时,通过该弹性件14的变形吸收部分该外力后,再经由该内套管12、该支撑杆13、该锁结单元,及该座垫将剩余的该外力传递至使用者,使使用者受该外力的作用减少而达到避震的目的。
由于该弹性件14受该外力作用时,亦同时受到该使用者的体重作用,因此,在该外力为相同状况下,若使用者的体重较重时,易使该弹性件14相邻的该等簧圈相顶抵,使得该弹性件14无法吸收该外力致使使用者无法感受到避震效果,虽然可通过提高该弹性件14的弹性系数而避免上述问题,但对体重较轻的使用者而言,由于大弹性系数的弹性件不易变形,同样会产生使用者无法感受到避震效果的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避震座管之结构改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避震座管不具调整避震效果的功能,而容易让用户以简化调整操作方式来调整该吸震体的软硬程度,实现不同的避震效果,提升骑乘者的舒适性,且该整体结构简单具轻量化的特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避震座管之结构改良,其至少包含:一座管、一内管、至少一吸震体、至少一垫片和一调整组件;该座管,为一中空管体;该内管,具有一管件以及位于该管件一端的接头,该管件则以不可转动的方式容置于该座管顶端;该至少一吸震体,容置于该座管内并相对于该管件下方;该至少一垫片,容置于该座管内并相对于该吸震体下方;该调整组件,容置于该座管内并相对于该垫片下方,该调整组件设有上下间隔配置于该内管内的第一、第二片体以及固设于该第一、第二片体间的第一固定件,另有一第二固定件相对穿设于该第一固定件,该第二固定件一端并接触推抵于该垫片。
所述第一、第二片体具有多数沿环向布设的卡制部。
所述第一固定件为螺柱体,其具有内螺纹,而该第二固定件具有一头部以及一螺锁在该螺柱体中的螺杆部。
所述管件设有一沿该管件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一长槽孔,而该座管并设有一穿孔,该穿孔可供一固定销穿设并可于该第一长槽孔内上下滑移。
所述第一长槽孔至少一末端设有一缓冲件。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还可采用如下另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避震座管之结构改良,其至少包含:一座管、一内管、一衬环、至少一吸震体、至少一垫片和一调整组件;该座管,为一中空管体,该座管上段具有至少一沿轴向设置的贴面;该内管,具有一管件以及位于该管件一端的接头,该管件则以不可转动的方式容置于该座管顶端,该内管的管件外侧部位设有至少一沿轴向设置的平面,该平面与该贴面相互配合;该衬环,位于该座管与该管件之间,该衬环具有与该平面、贴面配合的切面;该至少一吸震体,容置于该座管内并相对于该管件下方;该至少一垫片,容置于该座管内并相对于该吸震体下方;该调整组件,容置于该座管内并相对于该垫片下方,该调整组件设有上下间隔配置于该内管内的第一、第二片体以及固设于该第一、第二片体间的第一固定件,另有一第二固定件相对穿设于该第一固定件,该第二固定件一端并接触推抵于该垫片。
所述衬环套设于该管件外侧。
所述衬环一体设置于该管件外侧。
所述管件设有一沿该管件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一长槽孔,而该衬环则设有与该第一长槽孔相对应的第二长槽孔,该座管并设有一穿孔,该穿孔可供一固定销穿设并可于该第一、第二长槽孔内上下滑移。
所述第一长槽孔至少一末端设有一缓冲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透过上述技术手段的具体实现,本创作避震座管之结构改良,通过在提供避震效果的吸震体下方设置一调整组件,由该调整组件可调整该吸震体的软硬程度,而具有不同避震效果,让整体避震座管达到平稳又舒适的避震性,以提升骑乘者的舒适性,且整体结构简单具轻量化的特点,实现了具随时可调整及简化调整操作的发明目的。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避震装置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避震座管之结构改良的结构立体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避震座管之结构改良的结构分解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避震座管之结构改良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一。
图5是本实用新型避震座管之结构改良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二。
图6是本实用新型避震座管之结构改良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三。
图7是本实用新型避震座管之结构改良中调整座垫位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创作避震座管之结构改良,如图2和图3所示,其为本创作之避震座管之结构立体图及结构分解图,此避震座管可适用于一自行车,其至少包含:座管20、内管30、至少一吸震体40、至少一垫片50以及调整组件60;其中:该座管20为一中空管体可供容置该内管30;该内管30具有一管件31以及位于该管件31一端的接头32;该管件31则以不可转动的方式容置于该座管20顶端,该内管的管件31外侧部位设有二沿轴向设置的平面311,而该座管20上段具有与各该平面311配合之贴面21;再者,该座管20与该管件31之间进一步套设有一衬环22,该衬环22套设于该管件31外侧,而该衬环22具有与各该平面311、贴面21配合的切面221,利用该平面311、贴面21及切面221相互紧配的作用,让该内管30不致相对于该座管20形成转动,以确保骑乘者的安全;至少一吸震体40容置于该座管20内并相对于该管件31下方,该吸震体为吸震材质,例如可为弹性材质或弹簧;至少一垫片50容置于该座管20内并相对于该吸震体40下方;该调整组件60容置于该座管20内并相对于该垫片50下方,该调整组件60设有上下间隔配置于该内管20内之第一、第二片体61、62以及固设于该第一、第二片体61、62间之第一固定件63,另有一第二固定件相对穿设于该第一固定件63,该第二固定件一端并接触推抵于该垫片50。
如图3、图4和图5所示的实施例中,该第一、第二片体61、62具有多数沿环向布设的卡制部65,可供紧配接触于该座管20内壁面,该第一、第二片体61、62可以为心型瓦楞弹片(亦即自行车业界俗称之“花片”),而该第一固定件63为螺柱体,其具有内螺纹(图未示),而该第二固定件具有一头部641以及一螺锁在该螺柱体中的螺杆部642。
整体组装时,将该衬环22由该座管20顶端置入,该衬环22因其顶端设有一凸环222可供卡掣于该座管20,并使该切面221贴合于该座管的贴面21,再将内管30由该座管20顶端置入,并使该平面311贴合于该衬环的切面221,且该接头32外露于该座管20顶端,而该吸震体40以及垫片50依序由该座管20底端置入,再将该调整组件60该座管20底端置入,让该第二固定件螺杆部642末端抵接于该垫片50。当然,该衬环可以如图所示的实施例中,利用组装方式套设于该管件外侧,亦可利用埋入射出方式,一体设置于该管件外侧。
其中,本创作的避震座管应用于自行车时,由该内管的接头32供固定于座垫的座弓71,如图5所示,主要通过吸震体40提冲缓冲弹性,控制内管30的固接座垫的座弓71保持适当高度的弹性支撑性,当上形成坐置或车行颠动的压力时,即会迫使内管30产生内缩的位移作动,以致吸震体40成受压变形状,此时,压力可分别由吸震体40及垫片50承受,并形成能量的贮存以利将内管30送至原位(即弹性复位),进而提供座垫缓和压力的避震效果。
如图6所示,当欲调整吸震体40的软硬度而调整避震紧度时,本案操作上无需将座管20取出安装位,即可通过手调直接旋控第二固定件的头部641成回转,使螺杆部642经由第一固定件63产生上升的螺合行程(此为吸震体40呈现疲乏的紧缩调整);当吸震体40硬度较大避震紧度较紧时,本案则可藉手调旋控第二固定件的头部641成反向回转,使螺杆部642经由第一固定件63产生下降的螺合行程,适由吸震体40放松,达到调整吸震体40紧度的目的。其中,该垫片50的横切面大小与该吸震体40的横切面大小相同为佳,可全面施压于该吸震体40而不致变形。
再者,该管件31设有一沿该管件31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一长槽孔33,如图3和图5所示,而该衬环22则设有与该第一长槽孔33相对应的第二长槽孔223,该座管20并设有一穿孔23,该穿孔23可供一固定销72穿设并可于该第一、第二长槽孔33、223内上下滑移,而可限制该管件31上下移动行程;另外,该第一长槽孔33至少一末端设有一缓冲件34,如图所示的实施例中,该缓冲件34位于该第一长槽孔33靠近吸震体40的一末端处,可供缓冲该固定销72往下压抵的压力。
另外,该接头32具有一枢接孔321,如图2和图3所示,可供容置一枢接座81,而该枢接座81相对于该枢接孔321的二侧分别设有夹片82,另有一固定组件(可为相对应的螺丝831及螺接座832)穿设于该夹片82与该枢接座81间,使该枢接座81固定于该枢接孔321内,且该枢接孔321与该枢接座81间设有相对应之凹凸齿84,让两者可快速对合定位,该二夹片82顶端设有弧形槽孔821,可供夹掣一自行车坐垫的座弓71,利用该螺丝831及螺接座832相互螺合的作用,不仅让该枢接座81固定于该枢接孔321内,并可使该些夹片82夹持固定该座弓71,以确保骑乘者的骑乘安全性。
如图7所示,当骑乘者欲调整坐垫70位置时,例如调整坐垫70前后位置或上下倾斜角度时,仅需略为松放该螺丝831及螺接座832,即让座弓71可于该弧形槽孔821前后移动,而调整坐垫70前后位置,亦可让该枢接座81及二夹片82相对于该枢接孔321转动,进而调整坐垫70上下倾斜角度,以符合骑乘者的需求。

Claims (10)

1.一种避震座管之结构改良,其至少包含:一座管、一内管、至少一吸震体、至少一垫片和一调整组件;其特征在于:该座管,为一中空管体;该内管,具有一管件以及位于该管件一端的接头,该管件则以不可转动的方式容置于该座管顶端;该至少一吸震体,容置于该座管内并相对于该管件下方;该至少一垫片,容置于该座管内并相对于该吸震体下方;该调整组件,容置于该座管内并相对于该垫片下方,该调整组件设有上下间隔配置于该内管内的第一、第二片体以及固设于该第一、第二片体间的第一固定件,另有一第二固定件相对穿设于该第一固定件,该第二固定件一端并接触推抵于该垫片。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避震座管之结构改良,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第二片体具有多数沿环向布设的卡制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避震座管之结构改良,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固定件为螺柱体,其具有内螺纹,而该第二固定件具有一头部以及一螺锁在该螺柱体中的螺杆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避震座管之结构改良,其特征在于:该管件设有一沿该管件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一长槽孔,而该座管并设有一穿孔,该穿孔可供一固定销穿设并可于该第一长槽孔内上下滑移。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避震座管之结构改良,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长槽孔至少一末端设有一缓冲件。
6.一种避震座管之结构改良,其至少包含:一座管、一内管、一衬环、至少一吸震体、至少一垫片和一调整组件;其特征在于:该座管,为一中空管体,该座管上段具有至少一沿轴向设置的贴面;该内管,具有一管件以及位于该管件一端的接头,该管件则以不可转动的方式容置于该座管顶端,该内管的管件外侧部位设有至少一沿轴向设置的平面,该平面与该贴面相互配合;该衬环,位于该座管与该管件之间,该衬环具有与该平面、贴面配合的切面;该至少一吸震体,容置于该座管内并相对于该管件下方;该至少一垫片,容置于该座管内并相对于该吸震体下方;该调整组件,容置于该座管内并相对于该垫片下方,该调整组件设有上下间隔配置于该内管内的第一、第二片体以及固设于该第一、第二片体间的第一固定件,另有一第二固定件相对穿设于该第一固定件,该第二固定件一端并接触推抵于该垫片。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避震座管之结构改良,其特征在于:该衬环套设于该管件外侧。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避震座管之结构改良,其特征在于:该衬环一体设置于该管件外侧。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避震座管之结构改良,其特征在于:该管件设有一沿该管件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一长槽孔,而该衬环则设有与该第一长槽孔相对应的第二长槽孔,该座管并设有一穿孔,该穿孔可供一固定销穿设并可于该第一、第二长槽孔内上下滑移。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避震座管之结构改良,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长槽孔至少一末端设有一缓冲件。
CN201420653385.7U 2014-10-30 2014-10-30 避震座管之结构改良 Active CN20450713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653385.7U CN204507131U (zh) 2014-10-30 2014-10-30 避震座管之结构改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653385.7U CN204507131U (zh) 2014-10-30 2014-10-30 避震座管之结构改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507131U true CN204507131U (zh) 2015-07-29

Family

ID=537051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653385.7U Active CN204507131U (zh) 2014-10-30 2014-10-30 避震座管之结构改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50713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573642B2 (en) Seat structure with function of suspension
CN204507131U (zh) 避震座管之结构改良
TWM472651U (zh) 用於自行車之吸震座桿
CN202464051U (zh) 自行车座管调整装置
US6845996B2 (en) Shock absorber for a power wheelchair
CN214368537U (zh) 一种汽车加油管的减震装置
CN202165511U (zh) 一种用于自行车的液压减震器
KR102186399B1 (ko) 자전거 안장 어셈블리
CN210793433U (zh) 一种电动车鞍座用减震装置
CN208344016U (zh) 一种带有按摩装置的汽车座椅
CN210882480U (zh) 一种减震结构及滑板车
CN213473371U (zh) 一种减震效果好的自行车车座
CN110667745A (zh) 一种可调节角度的自行车车座
CN207078246U (zh) 一种便携式自行车儿童座椅
CN106143696B (zh) 自行车车座
CN216401605U (zh) 一种具有减震机构的自行车后座
CN216715058U (zh) 一种调节钮外置的自行车后减震器
CN210055302U (zh) 一种可折叠护枕
CN220786027U (zh) 吸震立管
CN205952144U (zh) 一种改进型摩托车座垫
CN213594413U (zh) 一种缓冲性强的自行车座泡
CN221293896U (zh) 一种自行车坐垫缓冲支撑结构
CN212766565U (zh) 一种可调节电动车儿童座椅
CN206485434U (zh) 一种改良的电动车复合鞍座结构
CN209666899U (zh) 汽车座椅座盆前倾旋转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