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498479U - 定位销和具备该定位销的固定治具 - Google Patents

定位销和具备该定位销的固定治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498479U
CN204498479U CN201520092250.2U CN201520092250U CN204498479U CN 204498479 U CN204498479 U CN 204498479U CN 201520092250 U CN201520092250 U CN 201520092250U CN 204498479 U CN204498479 U CN 20449847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lignment pin
recess
line
component parts
degre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092250.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风原正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mitomo Electric Industries Ltd
Sumitomo Electric Printed Circuits Inc
Original Assignee
Sumitomo Electric Industries Ltd
Sumitomo Electric Printed Circuit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mitomo Electric Industries Ltd, Sumitomo Electric Printed Circuits Inc filed Critical Sumitomo Electric Industries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092250.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49847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49847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49847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upply And Installment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AREA)

Abstract

提供能抑制布线材料的构成部件从定位销脱离的定位销和具备该定位销的固定治具。定位销(1)用于对构成布线材料的构成部件定位,在侧面(13)设有凹部(12)。固定治具具备:载置台,其载置布线材料的构成部件;以及上述构成的定位销(1),其安装于载置台,对布线材料的构成部件定位。

Description

定位销和具备该定位销的固定治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用于将布线材料的构成部件固定的定位销和具备该定位销的固定治具。
背景技术
作为与定位销有关的技术,已知例如专利文献1记载的技术。该技术是防止定位销折弯的技术。
但是,由多个部件(构成部件)构成的布线材料使用具有定位销的固定治具按照如下组装。
首先,将第1部件用定位销固定,接着,在通过定位销固定的第1部件上安装第2部件。在这样的组装工序中,有时第1部件在贴附于剥离片的状态下供应。在该情况下,在剥离片的状态下原样地将第1部件用定位销固定,然后,将剥离片剥下,仅将第1部件残留在固定治具上。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7-294570号公报
但是,在将剥离片剥下时,有时第1部件不钩挂到定位销而与剥离片一起从定位销脱离。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目的在于提供能抑制布线材料的构成部件从定位销脱离的定位销和具备该定位销的固定治具。
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定位销是用于对构成布线材料的构成部件定位的定位销,在侧面设有凹部。
根据上述定位销,能抑制构成部件从定位销脱离。
附图说明
图1(a)是定位销的侧视图、图1(b)是定位销的主视图、图1(c)是沿图1(a)的A-A线的截面图,图1(d)是沿图1(b)的B-B线的截面图。
图2是凹部的立体图。
图3是凹部的侧视图。
图4(a)和图4(b)是沿图1(a)的A-A线的截面图。
图5是示出剥离片的示意图。
图6(a)是固定治具的立体图,图6(b)是沿图6(a)的C-C线的截面图,图6(c)是说明定位销的方向的图。
图7是示出在加强板上安装有布线片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8是其它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凹部的侧视图。
图9是其它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凹部的侧视图。
图10是其它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凹部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说明]
首先列举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定位销是用于对构成布线材料的构成部件定位的定位销,在侧面设有凹部。
根据该构成,在外力作用于通过定位销保持的布线材料的构成部件而使构成部件向从定位销脱离的方向移动时,构成部件钩挂到凹部,因此会抑制构成部件从定位销脱离。
(2)在上述定位销中,沿着所述定位销的主体部的侧面且在以所述主体部的中心轴为旋转轴旋转的方向上的所述凹部的长度为所述定位销的在与所述中心轴垂直的截面上的平均半径的0.3倍以上且1.5倍以下。
根据该构成,与凹部的长度小于与中心轴垂直的截面上的平均半径的0.3倍的情况相比,能抑制构成部件的脱离。另外,与凹部的长度大于与中心轴垂直的截面上的平均半径的1.5倍的情况相比,能抑制由于凹部的形成导致的定位销的强度降低。另外,与凹部遍及周向的整个区域形成的情况相比,能容易将具有定位销插通的贯通孔的构成部件插通。
(3)在上述定位销中,所述凹部沿所述主体部的中心轴方向的长度为所述定位销在与所述主体部的中心轴垂直的截面上的平均半径的0.1倍以上且3倍以下。
根据该构成,与凹部的中心轴方向的长度小于与主体部的中心轴垂直的截面上的平均半径的0.1倍的情况相比,能抑制构成部件的脱离。另外,与凹部的中心轴方向的长度大于与主体部的中心轴垂直的截面上的平均半径的3倍的情况相比,能抑制由于凹部的形成导致的定位销的强度降低。
(4)在上述定位销中,所述凹部的径向的深度的最大长度为所述定位销在与主体部的中心轴垂直的截面上的平均半径的0.1倍以上且1倍以下。
根据该构成,与凹部的径向的深度的最大长度小于与主体部的中心轴垂直的截面上的平均半径的0.1倍的情况相比,能抑制构成部件的脱离。另外,与凹部的径向的深度的最大长度大于与主体部的中心轴垂直的截面上的平均半径的1倍的情况相比,能抑制由于凹部的形成导致的定位销的强度降低。
(5)在上述定位销中,所述凹部设于中心轴方向的中间部。当凹部设于定位销的基部时,构成部件错位。在该方面,根据上述构成,凹部不是设于定位销的基部而是设于中心轴方向的中间部,因此不发生这样的构成部件的错位(由于在基部设有凹部而导致的错位)。
(6)在上述定位销中,侧视时的所述凹部的外形具有从所述侧面的顶端侧部分延伸的直线部和从所述直线部延伸的延长部,所述侧视时的所述直线部与顶端侧部分之间形成的角度为70度以上且120度以下。
根据该构成,与该角度小于70度的情况相比,能抑制构成部件的损坏。另外,与该角度大于120度的情况相比,能抑制构成部件的脱离。
(7)在上述定位销中,侧视时的所述凹部的外形具有从所述侧面的顶端侧部分延伸的弧部,在所述侧视时所述弧部和所述顶端侧部分相交的交点处的所述弧部的切线与所述顶端侧部分之间形成的角度为70度以上且120度以下。根据该构成,可得到基于上述(6)的效果。
(8)在上述定位销中,所述凹部具有与所述定位销的主体部的中心轴不平行且相互平行的线段连续而构成的面。
根据该构成,能通过线放电加工来形成凹部。
(9)固定治具具备:载置台,其载置布线材料的构成部件;以及上述定位销,其安装于所述载置台,用于对所述构成部件定位。
根据该构成,能抑制构成部件的脱离。
(10)在上述固定治具中,具有多个所述定位销,所述定位销配置成:关于沿着从所述定位销的中心轴朝向所述凹部的方向的线投影到所述载置台的平面上的投影线,所述定位销各自的所述投影线形成的角度为90度以下。根据该构成,与定位销的凹部的方向完全不一致的情况相比,构成部件钩挂到这些凹部的概率升高。由此可知,可抑制构成部件的脱离。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详情]
关于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固定治具,以下一边参照附图一边说明其具体例。此外,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例示,由权利要求示出,意图包含与权利要求等同的意思和该权利要求内的所有变更。
参照图1~图3对定位销进行说明。
图1(a)是定位销1的侧视图。图1(b)是定位销1的主视图,是从与图1(a)的视点不同的方向观看的图。图1(c)是沿图1(a)的A-A线的截面图。图1(d)是沿图1(b)的B-B线的截面图。图2是凹部12的立体图。图3是凹部12的侧视图。图4(a)和图4(b)是沿图1(a)的A-A线的截面图,是用于说明凹部12的大小的图。
定位销1对构成布线材料120(参照图7)的部件(以下称为“构成部件”。)定位。
作为布线材料120的构成部件,可列举布线片、加强板、具有连接器的基板、粘接片等。此外,布线材料120包含至少1个布线片。布线片由柔性布线基板或者刚性布线基板或者这些的复合基材构成。布线材料120的构成部件中的至少1个设有至少1个为了定位而使用的贯通孔。定位销1在构成部件的贯通孔中插通。
定位销1具有主体部10和设于主体部10的一端的顶端部11。使主体部10在预定轴方向延伸,主体部10除去后述的凹部12的部分之外,从一端到另一端具有相同形状的截面(垂直于预定轴切断的截面)。
所谓主体部10的中心轴LZ定义为将各截面(除去凹部12部分的截面)的重心连接而成的线。与主体部10的中心轴LZ垂直的截面(除去凹部12部分的截面)是圆形、椭圆形、长圆形、半圆形或者基于这些的形状。
后述的所谓“平均半径R”是指与主体部10的中心轴LZ垂直的截面上的平均半径R(参照图1(d))。所谓与“主体部10的中心轴LZ垂直的截面上的平均半径R”,对于将主体部10的凹部12以外的部分相对于中心轴LZ垂直切断时得到的截面而言,是指关于与该截面的面积为等面积的圆的半径。因此,在主体部10的截面为圆形的情况下,“平均半径R”是主体部10的截面(圆形)的半径。在主体部10的截面为椭圆的情况下,“平均半径R”成为通过(长轴/2)和(短轴/2)相乘得到的值的平方根。
在本实施方式所示的例子(参照图1(a)~图1(d)。)中,主体部10的外形为圆柱形。与主体部10的中心轴LZ垂直的截面为圆形,“平均半径R”与圆形截面的半径一致。
主体部10的长度(中心轴LZ方向的长度)例如为1mm以上且3mm以下。主体部10的直径例如为1.5mm以上且2.5mm以下。顶端部11构成为朝向顶端缩窄的形状(例如圆锥形状)。
在主体部10的侧面13设有凹部12。凹部12配置于定位销1的中心轴LZ方向上的中间部10b。所谓中间部10b是指在定位销1的顶端到末端的范围中除去顶端部11和基端部10a之外的部分。所谓基端部10a包含:埋入部分10c,其埋入到定位销1被立起的载置台100(参照后述);以及在载置台100上载置构成部件时定位销1中接触构成部件的部分10d。此外,将侧面13中比凹部12更靠顶端部11侧的部分称为“顶端侧部分13a”(参照图1(b))。
如图2所示,构成凹部12的凹面12s(包含平面部12a和曲面部12b的面)例如构成为与中心轴LZ不平行、且相互平行的线段20连续的面。根据这样的结构,凹部12可通过线放电加工来形成。具体地,凹面12s由配置于顶端侧的平面部12a和从平面部12a延伸的曲面部12b构成。
如图3所示,侧视时的凹部12的外形具有直线部12x和从直线部12x延伸的延长部12y。所谓侧视表示从沿着上述线段20的方向DA(参照图2)观看凹部12的视点。直线部12x是与平面部12a对应的部分。延长部12y是与曲面部12b对应的部分。
在侧视时,直线部12x从侧面13的顶端侧部分13a延伸。直线部12x与顶端侧部分13a之间形成的角度θ为70度以上且120度以下。延长部12y例如在侧视时为圆弧。
如图4(a)所示,沿着主体部10的侧面且以主体部10的中心轴LZ为旋转轴旋转的方向上的凹部12的长度LA(参照图4(a)、图1(b))按照如下规定。凹部12的长度LA为平均半径R的0.3倍以上且1.5倍以下。优选凹部12的长度LA为平均半径R的0.4倍以上且1.4倍以下。另外,考虑到用定位销1固定的构成部件的厚度,凹部12的长度LA规定为构成部件能钩挂的长度LA。
如图4(b)所示,凹部12的径向的深度LB的最大长度LBmax为平均半径R的0.1倍以上且1倍以下。优选凹部12的径向的深度LB的最大长度LBmax为平均半径R的0.2倍以上且0.8倍以下。而且,考虑到用定位销1固定的构成部件的厚度,凹部12的径向的深度LB的最大长度LBmax规定为构成部件能钩挂的深度LB。所谓凹部12的径向的深度LB是指相对于中心轴LZ垂直地向径向延伸的直线上的凹部12的长度。
中心轴LZ方向上的凹部12的长度LC(参照图3)为平均半径R的0.1倍以上且3倍以下。优选中心轴LZ方向上的凹部12的长度LC为平均半径R的0.2倍以上且2.8倍以下。另外,考虑到用定位销1固定的构成部件的厚度,凹部12的长度LC规定为构成部件能钩挂的长度LC。
参照图5~图7对具有定位销1的固定治具2、固定治具2的使用方法以及定位销1的作用进行说明。
固定治具2保持布线材料120中的预定的构成部件。以下在图5~图7的说明中列举如下例子:将作为构成部件的加强板121保持于固定治具2,在该加强板121上连接布线片123。
如图5所示,加强板121在粘接于剥离片110的状态下供应。剥离片110例如由橡胶、伸缩性的树脂形成。在剥离片110的一面涂敷有微粘接剂,加强板121贴附到微粘接剂所涂敷的面。在剥离片110和加强板121中设有同时贯通两者的贯通孔111、122。定位销1在设于剥离片110和加强板121的贯通孔111、122中插通。
如图6(a)所示,固定治具2具备定位销1和载置台100。在载置台100上安装有定位销1。如图6(b)和图6(c)所示,2根定位销1的方向按照如下规定。
关于沿着从定位销1的中心轴LZ朝向凹部12的方向DX的线LX投影到载置台100的平面上所得的投影线LP,定位销1各自的投影线LP形成的角度规定为90度以下。
所谓“从定位销1的中心轴LZ朝向凹部12的方向DX”是指在沿着从凹部12的中间点PM相对于中心轴LZ垂直下降的线的方向中从中心轴LZ朝向中间点PM的方向(参照图6(b))。所谓“凹部12的中间点PM”表示:在沿着主体部10的侧面13且以主体部10的中心轴LZ为旋转轴旋转的方向上从凹部12的一端到另一端的路径上,到一端和另一端的距离相等的点。
以2根投影线LP的交点PT为基点,针对各个定位销1向“从中心轴LZ朝向凹部12的方向DX”作出矢量,“投影线LP形成的角度”定义为这些矢量之间的角度(小于180度的一侧的角度)(参照图6(c))。
图6(c)中示出“投影线LP形成的角度”为0度的例子。
在图6(b)中,关于2根定位销1,沿着从中心轴LZ朝向凹部12的方向DX的线LX平行,因此“投影线LP形成的角度”为0度。此外,凹部12的方向DX相对于剥离片110的剥下方向DY(拉拽剥离片110的方向。参照图6(a)。)为反方向。
图6(c)中示出“投影线LP形成的角度”为90度以下的例子和“投影线LP形成的角度”大于90度的例子。图6(c)是针对在载置台100上立起4根定位销1001~1004的固定治具2用图6(a)的C-C线切断定位销1001~1004并观看载置台100的图。在载置台100中引出上述的投影线LP。在图6(c)的例子中,定位销1001和定位销1002的投影线LP形成的角度处于90度以下的关系,另外,定位销1001和定位销1003的投影线LP形成的角度处于90度以下的关系。另一方面,定位销1001和定位销1004的投影线LP形成的角度处于大于90度的关系。
此外,如图6(c)所示,在定位销1为3根以上的情况下,决定成为基准的定位销1。并且,其它的定位销1各自的方向相对于设为基准的定位销1规定为:上述的投影线LP形成的角度为90度以下。
对使用固定治具2的布线材料120的组装方法进行说明。
将剥离片110中贴附有加强板121的面朝向载置台100,以定位销在贯通孔111、122中插通的方式将剥离片110载置于载置台100。
接着,将剥离片110剥下。当将剥离片110剥下时,通过定位销1和加强板121的贯通孔122的卡合,加强板121从剥离片110被剥下,仅加强板121残留于载置台100。
但是,在现有的定位销(没有凹部12的定位销1)的情况下,当重复进行这样的操作时,有时加强板121不从剥离片110剥下而是与剥离片110一起从定位销1脱离。这是在粘接剂的力过强或者拉拽剥离片110的速度过快的情况下发生的。
与此相对,在本实施方式所示的定位销1中,加强板121与剥离片110一起从载置台100脱离,并且在定位销1的凹部12钩挂加强板121的贯通孔122的边缘。此时,剥离片110也钩挂到定位销1的凹部12,但是剥离片110伸展变形,因此通过由剥离作用导致的拉拽,仅剥离片110从凹部12脱离。这样,仅加强板121残留于载置台100。即,以往,有时加强板121与剥离片110一起从定位销1脱离,但是可抑制这样的加强板121的脱离。
接着,如图7所示,在配置于固定治具2的加强板121上粘接布线片123。此外,虽然在图7中没有示出,但是在载置台100上可设置对布线片123定位的肋、定位销1等。
说明本实施方式的定位销1和固定治具2的效果。
(1)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定位销1在侧面13设有凹部12。根据该构成,在外力作用于通过定位销1保持的加强板121(构成部件)而使加强板121向从定位销1脱离的方向移动时,加强板121钩挂到凹部12,因此可抑制加强板121从定位销1脱离。
(2)在本实施方式中,主体部10的侧面13且以主体部10的中心轴LZ为旋转轴旋转的方向上的凹部12的长度LA(参照图1(b)和图4(a))为平均半径R的0.3倍以上且1.5倍以下。
根据该构成,与凹部12的长度LA小于平均半径R的0.3倍的情况相比,能抑制加强板121(构成部件)的脱离。另外,与凹部12的长度LA大于平均半径R的1.5倍的情况相比,能抑制由于凹部12的形成导致的定位销1的强度降低。另外,与凹部12遍及周边的整个区域而形成的情况相比,能容易将具有定位销1插通的贯通孔122的加强板121(构成部件)插通。
(3)在本实施方式中,沿着中心轴LZ方向的凹部12的长度LC为平均半径R的0.1倍以上且3倍以下。
根据该构成,与凹部12的中心轴LZ方向的长度LC小于平均半径R的0.1倍的情况相比,能抑制加强板121(构成部件)的脱离。另外,与凹部12的中心轴LZ方向的长度LC大于平均半径R的3倍的情况相比,能抑制由于凹部12的形成导致的定位销1的强度降低。
(4)在本实施方式中,凹部12的径向的深度LB的最大长度LBmax为平均半径R的0.1倍以上且1倍以下。
根据该构成,与凹部12的径向的深度LB的最大长度LBmax小于平均半径R的0.1倍的情况相比,能抑制加强板121(构成部件)的脱离。另外,与凹部12的径向的深度LB的最大长度LBmax大于平均半径R的1倍的情况相比,能抑制由于凹部12的形成导致的定位销1的强度降低。
(5)在本实施方式中,凹部12设于中心轴LZ方向的中间部10b。当凹部12设于定位销1的基部时,加强板121(构成部件)错位。在该方面,根据上述构成,凹部12不是设于定位销1的基部而是设于中心轴LZ方向的中间部10b,因此不产生这样的加强板121(构成部件)的错位(由于在基部设有凹部12而导致的错位)。
(6)在本实施方式中,侧视时的凹部12的外形具有从侧面13的顶端侧部分13a延伸的直线部12x和从直线部12x延伸的延长部12y。并且,侧视时的直线部12x与顶端侧部分13a之间形成的角度θ为70度以上且120度以下。
根据该构成,当上述的角度θ小于70度时,有可能加强板121(构成部件)损坏,但是在上述构成中,上述的角度θ为70度以上,因此能抑制加强板121(构成部件)的损坏。另外,在上述的角度θ大于120度的情况下,加强板121(构成部件)难以钩挂,但是在上述构成中,上述的角度θ为120度以下,因此能抑制加强板121(构成部件)的脱离。
(7)在本实施方式中,凹部12具有与中心轴LZ不平行且相互平行的线段20连续而构成的面。根据该构成,能通过线放电加工来形成凹部12。
(8)在本实施方式中,固定治具2具备多个定位销1和载置台100。在载置台100上设有上述构成的定位销1,配置有加强板121(构成部件)。こ根据该固定治具2,在定位销1的凹部12钩挂加强板121,因此能抑制将剥离片110剥下时的加强板121(构成部件)的脱离。
(9)在本实施方式中,定位销1各自的方向按照如下规定。即,关于沿着从定位销1的中心轴LZ朝向凹部12的方向的线LX投影到载置台100的平面上的投影线LP,定位销1各自的投影线LP形成的角度规定为90度以下。根据该构成,与定位销1的凹部12的方向完全不一致的情况相比,在朝向定位销1的凹部12将剥离片110剥下时加强板121(构成部件)钩挂到凹部12的概率提高。由此可知,可抑制加强板121(构成部件)的脱离。
[其它的实施方式]
本技术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以下对其它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图8是示出凹部12的其它的实施方式的侧视图。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侧视时的凹部12的外形具有直线部12x和圆弧状的延长部12y,但是在图8所示的构成中,延长部12y由多根线段12p构成。通过这样的构成也可至少得到与上述(1)同样的效果。
图9是示出凹部12的其它的实施方式的侧视图。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侧视时凹部12的外形具有直线部12x和圆弧状的延长部12y。另一方面,在图9所示的实施方式中,侧视时的凹部12的外形仅由弧部12r(例如、圆弧、椭圆弧、长圆的弧)构成。在侧视时,弧部12r和顶端侧部分13a相交的交点13b处的弧部12r的切线LT与顶端侧部分13a之间形成的角度θ为70度以上且120度以下。根据该构成,可得到基于实施方式的效果(6)的效果。
图10是示出凹部12的其它的实施方式的侧视图。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侧视的凹部12的外形具有直线部12x和圆弧状的延长部12y,但是在图10所示的构成中,由2根线段12q构成。通过这样的构成也可至少得到基于实施方式的效果(1)的效果。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剥离片110上贴附有1个加强板121,但是也可以在剥离片110上贴附有多个加强板121。在该情况下,能一并将加强板121配置于载置台100。
工业上的可利用性
实施方式所示的定位销1和固定治具2在为了固定构成布线材料120的构成部件而使用时有用。
附图标记说明
1:定位销
1001:定位销
1002:定位销
1003:定位销
1004:定位销
2:固定治具
10:主体部
10a:基端部
10b:中间部
10c:埋入部分
10d:部分
11:顶端部
12:凹部
12a:平面部
12b:曲面部
12s:凹面
12r:弧部
12p:线段
12q:线段
12x:直线部
12y:延长部
13:侧面
13a:顶端侧部分
13b:交点
20:线段
100:载置台
110:剥离片
111:贯通孔
120:布线材料
121:加强板
122:贯通孔
123:布线片
θ:角度
:角度
DA:方向
DX:方向
DY:剥下的方向
LA:长度
LB:深度
LBmax:最大长度
LC:长度
LP:投影线
LT:切线
LX:沿着朝向凹部的方向的线
LZ:中心轴
R:平均半径
PM:中间点
PT:交点。

Claims (10)

1.一种定位销,用于对构成布线材料的构成部件定位,其中,该定位销在侧面设有凹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位销,其中,沿着所述定位销的主体部的侧面且在以所述主体部的中心轴为旋转轴旋转的方向上的所述凹部的长度为所述定位销的在与所述中心轴垂直的截面上的平均半径的0.3倍以上且1.5倍以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定位销,其中,所述凹部沿所述主体部的中心轴方向的长度为所述定位销在与所述主体部的中心轴垂直的截面上的平均半径的0.1倍以上且3倍以下。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定位销,其中,所述凹部的径向的深度的最大长度为所述定位销在与主体部的中心轴垂直的截面上的平均半径的0.1倍以上且1倍以下。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定位销,其中,所述凹部设于中心轴方向的中间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位销,其中,侧视时的所述凹部的外形具有从所述侧面的顶端侧部分延伸的直线部和从所述直线部延伸的延长部,所述侧视时的所述直线部与顶端侧部分之间的形成角度为70度以上且120度以下。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位销,其中,侧视时的所述凹部的外形具有从所述侧面的顶端侧部分延伸的弧部,在所述侧视时所述弧部和所述顶端侧部分相交的交点处的所述弧部的切线与所述顶端侧部分之间形成的角度为70度以上且120度以下。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位销,其中,所述凹部具有与所述定位销的主体部的中心轴不平行且相互平行的线段连续而构成的面。
9.一种固定治具,其具备:载置台,其载置布线材料的构成部件;以及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8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定位销,其安装于所述载置台,用于对所述构成部件定位。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固定治具,其中,
具有多个所述定位销,
所述定位销配置成:关于沿着从所述定位销的中心轴朝向所述凹部的方向的线投影到所述载置台的平面上的投影线,所述定位销各自的所述投影线形成的角度为90度以下。
CN201520092250.2U 2015-02-09 2015-02-09 定位销和具备该定位销的固定治具 Active CN20449847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092250.2U CN204498479U (zh) 2015-02-09 2015-02-09 定位销和具备该定位销的固定治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092250.2U CN204498479U (zh) 2015-02-09 2015-02-09 定位销和具备该定位销的固定治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498479U true CN204498479U (zh) 2015-07-22

Family

ID=535777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092250.2U Active CN204498479U (zh) 2015-02-09 2015-02-09 定位销和具备该定位销的固定治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49847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458586A (zh) * 2015-12-25 2016-04-06 重庆瑞霆塑胶有限公司 车身加强板焊接定位工装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458586A (zh) * 2015-12-25 2016-04-06 重庆瑞霆塑胶有限公司 车身加强板焊接定位工装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383571B2 (ja) 電極板製造装置
CN109417218A (zh) 环形天线模块及用于制造该环形天线模块的夹具
CN204498479U (zh) 定位销和具备该定位销的固定治具
US20160358806A1 (en) Apparatus of separating flexible substrate from glass substrate and manufacturing equipment thereof
JP4709159B2 (ja) プランジャ
JP2004335973A (ja) 基板支持治具
US20160258466A1 (en) Method for Fastening Components
CN106304829A (zh) 一种零散或短编带元器件自动贴装托盘
CN107277717A (zh) 用于无前盖扬声器的组装方法以及一种扬声器
JP2007112377A (ja) 躯体の取付構造
US20130025902A1 (en) Shell assembly and assembly method thereof
CN104066545B (zh) 导向架支撑设备
WO2018126541A1 (zh) 电池包裹膜、电池组件和终端
CN207968144U (zh) 伺服壳体
CN105221560B (zh) 一种连接关节
CN109904532B (zh) 电池剥离模组及终端
JP5648662B2 (ja) テープ状収納部材の巻き取り方法およびテーピング電子部品連
CN220526515U (zh) 电子设备
CN208500831U (zh) 一种gps定位贴纸
CN201142477Y (zh) 高频连接器
CN210444560U (zh) 一种防呆印刷线路板
CN213026544U (zh) 一种电池弹片
CN102905458A (zh) 具感压胶片的软性电路板装置及其制作方法
CN215797019U (zh) 一种防压伤吸笔
US10973155B2 (en) Heat dissipation plate assembly, display module and its assembling method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