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472901U - 车架总成及车辆 - Google Patents

车架总成及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472901U
CN204472901U CN201520102476.6U CN201520102476U CN204472901U CN 204472901 U CN204472901 U CN 204472901U CN 201520102476 U CN201520102476 U CN 201520102476U CN 204472901 U CN204472901 U CN 20447290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frame assembly
vehicle frame
mounting bracket
bridging arrange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102476.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春鹏
李洋
胡帅
赵海兵
王宁武
陈伟伟
孙明磊
徐�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102476.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47290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47290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472901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Vehicle Body Suspensions (AREA)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架总成及车辆,车架总成包括车架以及设置在所述车架上用于安装控制臂的安装支架,所述安装支架包括固定于所述车架且彼此间隔设置的第一板状部和第二板状部,所述第一板状部与所述第二板状部之间固定设置有加强件。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架总成及车架,其中的安装支架整体强度提高,抵抗变形的能力加强,能够减小因安装支架变形所产生的对控制臂与车架之间连接强度的影响。

Description

车架总成及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车架总成及车辆。
背景技术
悬架控制臂是悬架系统的重要部件,连接在转向节与车架之间,起着传递车轮和车身之间的力和力矩的作用。
控制臂一般连接在车架(对于具有承载式车身的车辆,控制臂安装在副车架)上所设置的安装支架上,现有技术中,安装支架多为单一的包括相隔一定间距、具有安装孔的两个板体,控制臂通过安装孔连接在两个板体之间,但是,安装支架的这种结构缺乏有效的加强结构,在控制臂传递车身和车轮之间的力或力矩时,该安装支架容易产生变形,该变形会影响安装支架在车架上的连接强度及应力分布,进而影响悬架控制臂与车架之间的连接强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车架总成及车辆,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车架上用于安装控制臂的安装支架容易产生变形、影响控制臂在车架上的连接强度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架总成,包括车架以及设置在所述车架上的用于安装控制臂的安装支架,所述安装支架包括固定于所述车架且彼此间隔设置的第一板状部和第二板状部,所述第一板状部与所述第二板状部之间固定设置有加强件。
进一步的,所述加强件为弯折状的板体,所述加强件垂直于所述第一板状部及所述第二板状部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加强件的至少一部分边缘处设置有翻折部,所述翻折部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板状部和/或所述第二板状部。
进一步的,所述加强件固定连接于所述车架。
进一步的,所述安装支架包括第一支架板和第二支架板,所述第一支架板包括所述第一板状部及与所述第一板状部固定的第一搭接结构,所述第二支架板包括所述第二板状部及与所述第二板状部固定的第二搭接结构,所述第一搭接结构及所述第二搭接结构与所述车架搭接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车架包括管状梁体,所述第一搭接结构和所述第二搭接结构搭接并焊接在所述管状梁体上,所述第一搭接结构和所述第二搭接结构分别包括第一弯折部和第二弯折部,所述第一弯折部和所述第二弯折部固定在一起并围绕所述管状梁体焊接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管状梁体上与所述第一搭接结构和所述第二搭接结构搭接固定的位置设置有加强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板状部和所述第二板状部的边缘上分别设置有向外侧翻转的翻边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车架总成还包括固定在所述车架上的稳定杆,所述车架上设置有至少两个所述安装支架,所述稳定杆的中部与至少两个所述安装支架连接。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架总成,通过在安装支架的第一板状部和第二板状部之间设置加强件,使得安装支架的整体强度加强,从而安装支架抵抗变形的能力增强,从而能够减小因安装支架变形所产生的对控制臂与车架之间连接强度的影响。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车辆,所述车辆设置有悬架系统及如上所述的车架总成,所述悬架系统的控制臂安装在所述车架总成的安装支架上。
所述车辆与上述车架总成相对于现有技术所具有的优势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车架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车架总成连接有控制臂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从另一方向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车架总成中安装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车架总成中安装支架从另一方向看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第一支架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第二支架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加强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安装支架;        200-车架;
300-控制臂;          1-第一支架板;
11-第一板状部;       12-第一搭接结构;
121-第一弯折部;      13-第一翻边;
2-第二支架板;        21-第二板状部;
22-第二搭接结构;     221-第二弯折部;
222-搭接部;          23-第二翻边;
3-加强件;            31-第一边缘;
311-翻折部;          32-第二边缘。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架总成,如图1所示,该车架总成包括车架200(图中仅示出了车架200的部分梁体)及设置在车架200上的用于安装控制臂的安装支架100,其中,安装支架100包括固定于车架200且彼此间隔设置的第一板状部11和第二板状部21,第一板状部11与第二板状部21之间固定设置有加强件3。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安装支架100的第一板状部11与第二板状部21之间设置加强件3,能够对第一板状部11及第二板状部21起到加强的作用,增强整个安装支架100的整体强度,以防止悬架系统的控制臂在安装于该安装支架100上时,控制臂对安装支架100所产生的力使该安装支架100产生变形,从而可减小因安装支架100变形而产生的对控制臂与车架200之间连接强度的影响。
其中,控制臂300安装于车架200(图中仅示出了车架200的部分梁体)的结构如图2和图3所示,在安装支架100的第一板状部11和第二板状部21上各设置有安装孔,控制臂300通过安装孔安装于第一板状部11和第二板状部21之间。
本实施方式中,安装支架100的具体结构如图4和图5所示(未安装于车架200上的状态),安装支架100包括第一支架板1和第二支架板2,第一支架板1包括所述第一板状部11及与第一板状部11固定的第一搭接结构12(结合图6,其中的虚线处不规则结构为第一搭接结构12),第二支架板2包括第二板状部21及与第二板状部21固定的第二搭接结构22(结合图7,其中的虚线处不规则结构为第二搭接结构22),第一板状部11与第二板状部21通过第一搭接结构12和第二搭接结构22搭接固定在车架200上。
本实施方式中,固定在第一板状部11和第二板状部21之间的加强件3优选为弯折状的板体,该板体垂直于第一板状部11和第二板状部21设置。加强件3的具体结构如图8所示,该折弯状板体的第一边缘31焊接固定于第一板状部11和第二板状部21中的一者,第二边缘32焊接固定于第一板状部11和第二板状部21中的另一者。本实施方式通过将加强件3设置为弯折状,除能够增强安装支架100的整体强度外,还能够增加与第一板状部11和第二板状部21之间的焊缝长度,从而增架焊接强度。
优选地,加强件3的至少一部分边缘处设置有翻折部311,翻折部311固定连接于第一板状部11和/或第二板状部21。由于翻折部311弯折部位与第一板状部11和/或第二板状部21之间产生缝隙,在该缝隙处焊接翻折部311,焊缝较大,使得焊接牢固。
加强件3也可固定连接于车架200,如可将加强件3的一端固定在车架200上。安装支架200固定在车架100上的结构越多,其连接强度越好。
但需说明的是,加强件3并不限于弯折状的板体,两端支撑在第一板状部11和第二板状部22之间的具有刚度的结构均可,如两端分别支撑在第一板状部11和第二板状部22之间的柱状体等,当然需根据第一板状部件11和第二板状部件22之间的空间情况设定。
下面对安装支架100在车架200上的固定连接进行具体说明。
通过上述可知,安装支架100通过第一支架板1的第一搭接结构12和第二支架板2上的第二搭接结构22搭接固定在车架200上。本实施方式中,车架200包括管状梁体,如图1-图3所示,第一搭接结构12和第二搭接结构22为根据管状梁体的形状所形成的、能够搭接在管状梁体上的结构,第一搭接结构12和第二搭接结构22与管状梁体接触的部位通过焊接固定。
优选地,第一搭接结构12和第二搭接结构22分别包括第一弯折部121和第二弯折部221,第一弯折部121与第二弯折部221固定在一起并围绕车架200的管状梁体焊接设置。本实施方式通过将第一弯折部121与第二弯折部221固定在一起并围绕管状梁体焊接固定,能够增强安装支架100在车架200上的固定强度。这具体解释为:一方面,第一弯折部121与第二弯折部221围绕管状梁体焊接固定,能够增加与车架200焊接的焊接区域,使焊接牢固;另一方面,第一弯折部121与第二弯折部221固定在一起,增强了安装支架100的整体强度,在第一板状部11和第二板状部21分别受到控制臂施加的力时,第一弯折部121和第二弯折部221共同抵抗受力,使得安装支架100抵抗变形的能力增强。
另外,本实施方式中,优选地,第一板状部11和第二板状部21的边缘上分别设置有向外侧翻转的翻边结构,如图6中第一板状部11的第一翻边结构13及图7中第二板状部21的第二翻边结构23。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通过增加翻边结构,能够增加板体的刚度。其中,第二板状部21的第二翻边结构23靠近车架200的部分形成为搭接部222,该搭接部222搭接并焊接在车架200上,以增大第二支架板2与车架200的连接区域,增强连接强度。
车架200的管状梁体上与所述第一搭接结构12和所述第二搭接结构22搭接固定的位置设置有加强结构201,如图1和图2所示,该加强结构201为管状梁体上设置的凹部,该凹部能够增强管状梁体的刚度。
此外,本实施方式中提供的车架总成还包括固定在车架200上的稳定杆(图中未示),车架200上设置有至少两个安装支架100,所述稳定杆的中部与至少两个安装支架100连接。其中,稳定杆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知悉的能够防止车身发生侧倾、使车身保持平衡的弹性元件,稳定杆的中间部位与车架上的安装支架100连接,两端与两侧的悬架连接。安装支架100通过稳定杆连接,在安装支架100受到控制臂所施加的力并产生变形的趋势时,通过稳定杆,使安装支架100之间以及与稳定杆之间可彼此相互作用,从而能够共同抵制变形。
本实用新型另一方面还提供一种车辆,该车辆包括悬架系统及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架总成,所述悬架系统的控制臂安装在车架总成的安装支架100上。由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架总成中,安装支架100整体强度较高,不易产生变形,不会影响控制臂在车架200上的连接强度。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车架总成,包括车架(200)以及设置在所述车架(200)上用于安装控制臂的安装支架(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支架(100)包括固定于所述车架(200)且彼此间隔设置的第一板状部(11)和第二板状部(21),所述第一板状部(11)与所述第二板状部(21)之间固定设置有加强件(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架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件(3)为弯折状的板体,所述加强件(3)垂直于所述第一板状部(11)及所述第二板状部(21)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架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件(3)的至少一部分边缘处设置有翻折部(311),所述翻折部(311)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板状部(11)和/或所述第二板状部(2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架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件(3)固定连接于所述车架(200)。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车架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支架(100)包括第一支架板(1)和第二支架板(2),所述第一支架板(1)包括所述第一板状部(11)及与所述第一板状部(11)固定的第一搭接结构(12),所述第二支架板(2)包括所述第二板状部(21)及与所述第二板状部(21)固定的第二搭接结构(22),所述第一搭接结构(12)及所述第二搭接结构(22)与所述车架(200)搭接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架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200)包括管状梁体,所述第一搭接结构(12)和所述第二搭接结构(22)搭接并焊接在所述管状梁体上,所述第一搭接结构(12)和所述第二搭接结构(22)分别包括第一弯折部(121)和第二弯折部(221),所述第一弯折部(121)和所述第二弯折部(221)固定在一起并围绕所述管状梁体焊接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架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状梁体上与所述第一搭接结构(12)和所述第二搭接结构(22)搭接固定的位置设置有加强结构(201)。
8.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车架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板状部(11)和所述第二板状部(21)的边缘上分别设置有向外侧翻转的翻边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车架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总成还包括固定在所述车架(200)上的稳定杆,所述车架(200)上设置有至少两个所述安装支架(100),所述稳定杆的中部与至少两个所述安装支架(100)连接。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设置有悬架系统及权利要求1-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车架总成,所述悬架系统的控制臂安装在所述车架总成的安装支架(100)上。
CN201520102476.6U 2015-02-11 2015-02-11 车架总成及车辆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47290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102476.6U CN204472901U (zh) 2015-02-11 2015-02-11 车架总成及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102476.6U CN204472901U (zh) 2015-02-11 2015-02-11 车架总成及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472901U true CN204472901U (zh) 2015-07-15

Family

ID=536286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102476.6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472901U (zh) 2015-02-11 2015-02-11 车架总成及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47290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381360B (zh) 转向支撑构件的结构
CN102991584B (zh) 车辆的前部本体结构
KR101575262B1 (ko) 쇽 업소버 하우징의 보강구조
JP5508109B2 (ja) ステアリング支持フレーム
US10239558B2 (en) Vehicle lower section structure
KR101705146B1 (ko) 차량용 서브프레임의 구조
JP2008001307A (ja) サスペンションフレーム構造
JP6074510B2 (ja) 車両用リヤサスペンション取付構造の組付方法
KR101326826B1 (ko) 차량용 크로스 멤버 조립체
CN102218981B (zh) 一种汽车扭转梁半独立悬架结构
JP6295670B2 (ja) トーションビーム、及びトーションビーム式サスペンション
CN204472901U (zh) 车架总成及车辆
EP3192724B1 (en) Motor-vehicle body structure
CN204506391U (zh) 摆臂与副车架的安装支架
KR20200117085A (ko) 차량용 서브프레임
KR101220372B1 (ko) 자동차 현가장치의 서브 프레임
CN215096860U (zh) 一种空气悬挂
CN209852426U (zh) 一种框式副车架
CN203996427U (zh) 蝶形副车架
WO2016013317A1 (ja) 接合構造
JP2010030533A (ja) 車両のサスペンションサブフレーム
CN206012259U (zh) 一种后扭力梁总成
CN203228609U (zh) 弹簧座及扭杆梁后桥
CN102381151A (zh) 一种汽车扭转梁悬架扭杆的安装固定结构
KR100373029B1 (ko) 차량의 프런트 서스펜션 크로스 멤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715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