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472605U - 具有省力机制的座椅仰卧装置 - Google Patents

具有省力机制的座椅仰卧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472605U
CN204472605U CN201520021096.XU CN201520021096U CN204472605U CN 204472605 U CN204472605 U CN 204472605U CN 201520021096 U CN201520021096 U CN 201520021096U CN 204472605 U CN204472605 U CN 20447260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terference piece
seat
lain
limited part
fixed mou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021096.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玉清
郑仙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sin Chong Machinery Work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sin Chong Machinery Work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sin Chong Machinery Work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sin Chong Machinery Work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021096.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47260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47260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472605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hairs For Special Purposes, Such As Reclining Chai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关于一种具有省力机制的座椅仰卧装置,包括:一架体,其包含彼此枢接的一固定架和一活动架,该活动架具有能跟随该活动架相对于该固定架旋转的一第一干涉件,该固定架具有一第二干涉件和一限制件;一第一扭转簧,其一端固定于该限制件,其另一端则能选择性对该第一干涉件和该第二干涉件干涉并朝一方向弹性施力;一第二扭转簧,其一端固定于该限制件,其另一端则能选择性对该第二干涉件和该第一干涉件干涉并朝相反于该一方向的另一方向弹性施力。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具有省力机制的座椅仰卧装置,能在抬起椅背的方向上利用第二扭转簧对第一干涉件弹性施力,以相对减轻椅背在前倾状态下的重量,从而在抬起椅背时具有省力效果。

Description

具有省力机制的座椅仰卧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有关一种座椅仰卧装置,特别是指一种可为车用且用于多连式座椅的具有省力机制的座椅仰卧装置。
背景技术
关于座椅,包括可用于车或其它领域的座椅。以车用座椅为例,前排的驾驶座和副驾驶座都属于单独座椅,前排的驾驶座和副驾驶座以后的座椅,则都属于后排,且后排座椅皆为多数座椅相连的多连式座椅。
现有多连式座椅在安全带的设置上,由于不少车型皆将安全带的一端设置在多连式座椅的椅背上。因此,基于安全性考虑,特别是为了提高椅背的结构强度,但却因而导致多连式座椅的椅背重量过重,一旦将椅背重叠于椅座上,使用者将需要施予更大的力量才能将椅背抬起,对于属于后排座椅常客的老人、妇女或小孩而言,困难性更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省力机制的座椅仰卧装置,主要是在增加一反向力,以相对减轻椅背在前倾状态下或重叠于椅座上时的重量而有省力效果。
为了达成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省力机制的座椅仰卧装置,包括:
一架体,其包含彼此枢接的一固定架和一活动架,该活动架具有一能跟随该活动架相对于该固定架旋转的第一干涉件,该固定架具有一第二干涉件和一限制件;
一第一扭转簧,其一端固定于该限制件,其另一端则能选择性对该第一干涉件和该第二干涉件干涉并朝一方向弹性施力;以及
一第二扭转簧,其一端固定于该限制件,其另一端则能选择性对该第二干涉件和该第一干涉件干涉并朝相反于该一方向的另一方向弹性施力。
较佳地,其中该固定架与该活动架之间以一转轴彼此枢接,该第二干涉件位于该第一干涉件与该限制件之间,该限制件则位于该第二干涉件与该转轴之间。
较佳地,其中所述具有省力机制的座椅仰卧装置进一步包括一离合器模块,该离合器模块设置于该固定架与该活动架之间且具有一转轴,该固定架和该活动架则枢接于该转轴。
较佳地,其中所述具有省力机制的座椅仰卧装置进一步包括一控制组件,该控制组件包含一控制柄和一弹性组件,该控制柄具有一控制端和一反向拉扯端,该控制柄的控制端与反向拉扯端之间的部分枢接于该转轴,该弹性组件则连接于该反向拉扯端与该固定架之间。
较佳地,其中该控制组件进一步包括一消音棉,该弹性组件为一拉伸弹簧,该消音棉穿插并定位于该拉伸弹簧内。
较佳地,其中该第一扭转簧的另一端为一第一外端部,该第一干涉件和该第二干涉件分别具有一第一边,该第一扭转簧的第一外端部则能选择性对该第一干涉件的第一边和该第二干涉件的第一边干涉并朝该一方向弹性施力。
较佳地,其中该第一扭转簧的一端则为一第一内端部,该限制件则具有一第一端,该第一内端部设置于该限制件的第一端。
较佳地,其中该第二扭转簧的另一端为一第二外端部,该第一干涉件和该第二干涉件分别具有一第二边,该第二扭转簧的第二外端部则能选择性对该第二干涉件的第二边和该第一干涉件的第二边干涉并朝该另一方向弹性施力。
较佳地,其中该第二扭转簧的一端则为一第二内端部,该限制件则具有一第二端,该第二内端部设置于该限制件的第二端。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功效:能在抬起椅背的方向上利用第二扭转簧对第一干涉件弹性施力,从而相对减轻椅背在前倾状态下或重叠于椅座上时的重量而具有省力效果。
附图说明
图1 为本实用新型仰卧装置的立体图;
图2 为本实用新型仰卧装置的立体分解图;
图3 为本实用新型仰卧装置使用于座椅时的侧视示意图;
图4 为本实用新型依据图3的局部放大图;
图5 为本实用新型仰卧装置在控制椅背前倾时的侧视示意图;
图6 为本实用新型仰卧装置在控制椅背后仰时的侧视示意图。
主要部件名称:
100…仰卧装置;1…架体;1a…活动架;1b…固定架;11…第一干涉件;111…第一边;112…第二边;113…缺口; 12…第二干涉件;121…第一边;122…第二边;123…缺口;13…限制件;131…第一端;132…第二端;133…缺口;14…连接件;
2…离合器模块;21…转轴;
3…控制组件;31…控制柄;311…控制端;312…反向拉扯端;32…弹性组件;33…消音棉;
4…第一扭转簧;41…第一内端部;42…第一外端部;
5…第二扭转簧;51…第二内端部;52…第二外端部;
700…座椅;7…椅背;
8…椅座;
D…控制方向;
B…后仰底限;
C…中间位置;
F…前倾底限。
具体实施方式
有关本实用新型的详细说明及技术内容,将配合附图说明如下,然而附图仅作为说明之用,并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省力机制的座椅仰卧装置,可作为车用或其它用途,如图3所示,于本实施例中则以车用座椅中的后排多连式座椅700为例进行说明,本实用新型仰卧装置100则安装于座椅700的椅背7与椅座8之间。
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仰卧装置100包括:架体1、控制组件3、第一扭转簧4以及第二扭转簧5,较佳者还包括一离合器模块2。
架体1包含彼此枢接的一固定架1b和一活动架1a,于本实施例中,固定架1b与活动架1a彼此局部相叠,前述离合器模块2叠接于固定架1b与活动架1a之间,离合器模块2具有一转轴21,使固定架1b和活动架1a枢接于转轴21,并使活动架1a能依据离合器模块2而相对于固定架1b旋转(以转轴21为轴而旋转)。离合器模块2具有两种状态,一种是解锁后的自由状态,用于椅背7的前倾;另一种是多段的上锁定位状态,用于椅背7的后仰。
活动架1a具有一第一干涉件11,固定架1b则具有一第二干涉件12和一限制件13,较佳者,固定架1b还具有一连接件14,第一干涉件11则跟随活动架1a相对于固定架1b旋转。其中,如图4所示,限制件13靠近于转轴21,第一干涉件11和第二干涉件12则皆远离于转轴21,且第二干涉件12位于第一干涉件11与限制件13之间,限制件13则位于第二干涉件12与转轴21之间,使第一干涉件11能在第二干涉件12的外围来回绕行。
第一干涉件11具有彼此相对的一第一边111和一第二边112,较佳者,第一边111和第二边112皆开设有一缺口113,以用以定位后述扭转簧的外端部。第二干涉件12亦具有一第一边121和一第二边122,较佳者,第一边121和第二边122亦皆开设有一缺口123,亦用以定位后述扭转簧的外端部。至于,限制件13则具有彼此相对的一第一端131和一第二端132,较佳者,第一端131和第二端132亦皆开设有一缺口133,以用以定位后述扭转簧的内端部。
第一扭转簧4弹性支撑于限制件13与第一干涉件11(或第二干涉件12)之间,以对第一干涉件11(或第二干涉件12)弹性施力。
详细而言,第一扭转簧4具有两端部,这两端部一为第一内端部41,另一为第一外端部42。其中,第一内端部41设置于限制件13的第一端131,较佳者,第一内端部41对应第一端131的缺口133位置干涉;第一外端部42则干涉并朝一方向弹性施力于第一干涉件11的第一边111或第二干涉件12的第一边121,较佳者,第一外端部42对应第一干涉件11的第一边111的缺口113干涉并弹性施力,或对应第二干涉件12的第一边121的缺口123干涉并弹性施力。
第二扭转簧5弹性支撑于限制件13与第二干涉件12(或第一干涉件11)之间,以对第二干涉件12(或第一干涉件11)弹性施力。
详细而言,第二扭转簧5具有两端部,其一为第二内端部51,另一为第二外端部52。其中,第二内端部51设置于限制件13的第二端132,较佳者,第二内端部51对应第二端132的缺口133位置干涉;第二外端部52则干涉并朝相反于前述方向的另一方向弹性施力于第二干涉件12的第二边122或第一干涉件11的第二边112,较佳者,第二外端部52对应第二干涉件12的第二边122的缺口123干涉并弹性施力,或对应第一干涉件11的第二边112的缺口113干涉并弹性施力。
控制组件3用以控制前述的离合器模块2为解锁后的自由状态或上锁后的定位状态。控制组件3包含一控制柄31和一弹性组件32,较佳者,控制组件3还包括一消音棉33。控制柄31具有一控制端311和一反向拉扯端312,控制柄31的控制端311与反向拉扯端312之间的部分枢接于前述转轴21,弹性组件32则连接于反向拉扯端312与固定架1b之间,于本实施例中,弹性组件32连接于反向拉扯端312与固定架1b的连接件14之间。其中,弹性组件32可为一拉伸弹簧,消音棉33则穿插并定位于弹性组件32内,以消除弹性组件32在被拉伸或回缩时的异音。此外,用以拉动控制柄31的控制件(图中未示)则连接于控制柄31的控制端311并经由连接件14而被使用者拉动。
如图3和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仰卧装置100中的活动架1a固定于椅背7,固定架1b则固定于椅座8,以能带动椅背7相对于椅座8旋转。其中,第一扭转簧4在带动椅背7前倾的方向上施力,第二扭转簧5则反过来在带动椅背7后仰的方向上施力。
如图5所示,当用户对控制组件3朝控制方向D拉动控制柄31的控制端311时,离合器模块2将因此而切换为解锁后的自由状态。此时,由于第二扭转簧5的第二外端部52干涉于第二干涉件12的第二边122而受到挡止,因此无法带动活动架1a朝另一方向(顺时针方向)相对于固定架1b旋转;但是,第一扭转簧5的第一外端部42适干涉于第一干涉件11的第一边111,因此而能顺势带动活动架1a朝一方向(逆时针方向)相对于固定架1b旋转,使椅背7在离合器模块2切换为解锁的自由状态下相对于椅座8被第一扭转簧5带动前倾。
活动架1a相对于固定架1a前倾后,将使第一干涉件11由位于靠近第二干涉件12的第一边121位置(见图4),因为活动架1a的旋转而移动到位于靠近第二干涉件12的第二边122位置(见图5),也就是:第一干涉件11将由第二干涉件12的第一边121位置附近,绕行到第二干涉件12的第二边122位置附近。此时,第一扭转簧4的第一外端部42亦将相应由原本干涉的第一干涉件11的第一边111(能对第一干涉件11弹性施力),变换成被第二干涉件12的第一边121所挡止(无法再对第一干涉件施力),但因为椅背7本身的重量影响,使椅背7持续前倾,并使第一干涉件11的第二边112被第二扭转簧5的第二外端部52所干涉并弹性施力,椅背7则在第二扭转簧5对第一干涉件11所施予的顺时针力量作用下,前倾至如图5所示的前倾底限F处。其中,如图5所示,中间位置C与前倾底限F之间即为离合器模块2的解锁前倾自由区。
如图6所示,当使用者欲调整椅背7相对于椅座8的后仰角度时,只要使用者使力将椅背7抬起并顺时针方向朝后仰倒,再放开对控制柄31所施的拉力,就能利用离合器模块2原有的弹力或弹性组件32的弹力,使控制柄31自动回复到原始位置,并使离合器模块再切换为上锁状态,即可完成椅背7的后仰角度调整。例如:让椅背7在中间位置C与后仰底限B之间(这之间即为离合器模块2的多段上锁定位区)的任意位置调整。
其中,由于第二扭转簧5的第二外端部52对第一干涉件11的第二边122顺时针方向弹性施力,因此而相对减轻椅背7在前倾状态下的重量而有省力效果,方便使用者不需施以太大的力道就能抬起原即颇重的椅背7。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相较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功效:通过增加一第二扭转簧5、一第一干涉件11、一第二干涉件12和一限制件13,以能切换由第一扭转簧4或第二扭转簧5对第一干涉件11弹性施力,使能在抬起椅背7的方向上利用第二扭转簧5对第一干涉件11弹性施力,从而相对减轻椅背7在前倾状态下或重叠于椅座8上时(意即:第一干涉件11的第二边112逆时针绕行并超过第二干涉件12的第二边122起,一直到前倾底限F之间,皆为第二扭转簧5弹性施力的部分)的重量而具有省力效果,使用者将不需施以太大的力道,就能抬起原来颇重的椅背7。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其它运用本实用新型专利精神所作的等效变化等,均应同理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

Claims (9)

1.一种具有省力机制的座椅仰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架体,其包含彼此枢接的一固定架和一活动架,该活动架具有能跟随该活动架相对于该固定架旋转的一第一干涉件,该固定架具有一第二干涉件和一限制件;
一第一扭转簧,其一端固定于该限制件,其另一端则能选择性对该第一干涉件和该第二干涉件干涉并朝一方向弹性施力;以及
一第二扭转簧,其一端固定于该限制件,其另一端则能选择性对该第二干涉件和该第一干涉件干涉并朝相反于该一方向的另一方向弹性施力。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省力机制的座椅仰卧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固定架与该活动架之间以一转轴彼此枢接,该第二干涉件位于该第一干涉件与该限制件之间,该限制件则位于该第二干涉件与该转轴之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省力机制的座椅仰卧装置,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一离合器模块,该离合器模块设置于该固定架与该活动架之间且具有一转轴,该固定架和该活动架则枢接于该转轴。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省力机制的座椅仰卧装置,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一控制组件,该控制组件包含一控制柄和一弹性组件,该控制柄具有一控制端和一反向拉扯端,该控制柄的控制端与反向拉扯端之间的部分枢接于该转轴,该弹性组件则连接于该反向拉扯端与该固定架之间。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省力机制的座椅仰卧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控制组件进一步包括一消音棉,该弹性组件为一拉伸弹簧,该消音棉穿插并定位于该拉伸弹簧内。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省力机制的座椅仰卧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扭转簧的另一端为一第一外端部,该第一干涉件和该第二干涉件分别具有一第一边,该第一扭转簧的第一外端部则能选择性对该第一干涉件的第一边和该第二干涉件的第一边干涉并朝该一方向弹性施力。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具有省力机制的座椅仰卧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扭转簧的一端则为一第一内端部,该限制件则具有一第一端,该第一内端部设置于该限制件的第一端。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省力机制的座椅仰卧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二扭转簧的另一端为一第二外端部,该第一干涉件和该第二干涉件分别具有一第二边,该第二扭转簧的第二外端部则能选择性对该第二干涉件的第二边和该第一干涉件的第二边干涉并朝该另一方向弹性施力。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具有省力机制的座椅仰卧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二扭转簧的一端则为一第二内端部,该限制件则具有一第二端,该第二内端部设置于该限制件的第二端。
CN201520021096.XU 2015-01-13 2015-01-13 具有省力机制的座椅仰卧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47260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021096.XU CN204472605U (zh) 2015-01-13 2015-01-13 具有省力机制的座椅仰卧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021096.XU CN204472605U (zh) 2015-01-13 2015-01-13 具有省力机制的座椅仰卧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472605U true CN204472605U (zh) 2015-07-15

Family

ID=536283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021096.X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472605U (zh) 2015-01-13 2015-01-13 具有省力机制的座椅仰卧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47260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381163U (zh) 一种汽车座椅翻折的联动解锁结构
US8714618B1 (en) Vehicles having utility bed and locking device
CN102649407B (zh) 车辆用附带腰部支撑的座椅靠背的结构
CN103264646A (zh) 可翻折和滑移的车辆座椅解锁装置
CN204472605U (zh) 具有省力机制的座椅仰卧装置
JPS6310343Y2 (zh)
CN110065444B (zh) 汽车扶手箱和汽车
CN103298375A (zh) 颈部支撑装置
US9381830B2 (en) Reclining apparatus for rear seat in a car
CN109511574A (zh) 一种宠物牵引器
CN205113074U (zh) 锁舌装置及汽车后排座椅
CN104412767A (zh) 割草机
CN203623433U (zh) 车辆用座椅
MY183522A (en) Seat hinge structure of straddle type vehicle
CN206456462U (zh) 折叠靠椅
CN110774957B (zh) 后排座椅大扶手阻尼系统
CN207826037U (zh) 角度调节机构及可调角度腰靠
CN110217174A (zh) 一种镜面可扭转的汽车后视镜
CN205706261U (zh) 一种汽车座椅靠背双向解锁机构
CN207291763U (zh) 电动车座椅
CN208777359U (zh) 挖掘机档杆机构
CN103895541B (zh) 一种可完全展平且使乘客居中的汽车座椅
CN102587721A (zh) 汽车门锁与外开手柄的转接机构
JPS5950540B2 (ja) サイドサポ−ト調整装置付座席
CN202483289U (zh) 一种汽车车门锁的内开启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715

Termination date: 20200113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