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472434U - 轮圈 - Google Patents

轮圈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472434U
CN204472434U CN201520006266.7U CN201520006266U CN204472434U CN 204472434 U CN204472434 U CN 204472434U CN 201520006266 U CN201520006266 U CN 201520006266U CN 204472434 U CN204472434 U CN 20447243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dge portion
inner edge
set collar
outer shroud
wheel ri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006266.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庄进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520006266.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47243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47243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472434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揭露一种轮圈,其包括轮圈本体、中心轮毂、外环以及固定环,该中心轮毂位于该轮圈本体的中心部,该外环设于该轮圈本体的外周缘,该外环包括第一外缘部与第一内缘部,该第一内缘部自该轮圈本体的外周缘向外延伸而出,而该第一外缘部自该第一内缘部的外周缘延伸而出,该固定环锁固于该外环上,该固定环包括第二外缘部与第二内缘部,该第二外缘部自该第二内缘部的外周缘延伸而出,该第二外缘部覆盖于该第一外缘部,该第二外缘部的长度大于该第一外缘部的长度。

Description

轮圈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有关于一种轮圈,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用于各种车体的轮圈。
背景技术
对于轮胎的拆卸或更换时,由于现有的轮圈与轮胎的设计,乃是由工作人员先行将轮胎内的气体泄出后,以一种专为拆卸轮胎所设计长形扁平状的橇棒插入轮胎与轮圈接合处以将之撬起后,再以另一橇棒接续插入于连续位置继续撬起的工作,如此接续操作后,即可顺利将轮胎与轮圈剥离,以进行修补或者更换轮胎的工作。
然而,此种操作方式相当耗费体力与时间,若非熟悉此技术的技工,往往无法顺利于效率时间内完成轮胎拆卸动作。此外,所述专为拆卸轮胎所设计长形扁平状的橇棒往往只在专门的维修店才有,若在荒郊野外想要进行轮胎的拆卸或更换,也可能会因没有上述工具而无法完成轮胎拆卸动作。
发明内容
未解决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轮圈,其可便于装卸于轮胎。
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提出一轮圈,该轮圈包括一轮圈本体、一中心轮毂、一外环以及一固定环,该中心轮毂位于该轮圈本体的中心部,该外环设于该轮圈本体的外周缘,该外环包括一第一外缘部与一第一内缘部,该第一内缘部自该轮圈本体的外周缘向外延伸而出,而该第一外缘部自该第一内缘部的外周缘延伸而出,该固定环锁固于该外环上,该固定环包括一第二外缘部与一第二内缘部,该第二外缘部自该第二内缘部的外周缘延伸而出,该第二外缘部的长度大于该第一外缘部的长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该第二外缘部覆盖于该第一外缘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该第二内缘部的形状重叠于该第一内缘部的形状。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该轮圈更包括多个锁固件,该外环包括多个第一螺孔,该第一螺孔位于该第一内缘部,该固定环包括多个第二螺孔,该第二螺孔位于该第二内缘部,该锁固件穿设于相应的该第二螺孔与该第一螺孔而将该固定环锁固于该外环上。
基于上述,本实用新型的轮圈有别于一般现有的轮圈,其降低在轮圈本体的外环的长度,使得轮胎较为容易装入,接着加设固定环以锁固在外环外,而可以提高整体轮胎的固定之用并兼具防爆功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轮圈的爆炸图;
图2为图1的轮圈的组合图;
图3为图2的轮圈的局部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00-轮圈;110-轮圈本体;111-中心轮毂;112-外环;112a-第一外缘部;112b-第一内缘部;112c-第一螺孔;114-固定环;114a-第二外缘部;114b-第二内缘部;114c-第二螺孔;116-锁固件;118-螺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谨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图1为本实用新型轮圈的示意图;图2为图1的轮圈的组合图。图3为图2的轮圈的局部示意图。请参阅图1至图3,本实施例的轮圈100用于装设于轮胎,而能够用在汽车、机车或者脚踏车等车体结构。轮圈100包括一轮圈本体110、一中心轮毂111、一外环112、一固定环114、多个锁固件116以及多个螺帽118。
中心轮毂111位于轮圈本体110的中心部。具体而言,中心轮毂111位于轮圈本体110的轴心,而进一步可在中心轮毂111设置多个辐条,该些辐条由中心轮毂111中心呈放射状向外延伸。
外环112呈环状且设于轮圈本体110的外周缘。外环112包括一第一外缘部112a、一第一内缘部112b以及多个第一螺孔112c。第一内缘部112b自轮圈本体110的外周缘向外延伸而出,而第一外缘部112a自第一内缘部112b的外周缘延伸而出。第一螺孔112c位于第一内缘部112b。在此不限制第一螺孔的位置与排列方式,于图1中,第一螺孔112c以等间距并环状排列于第一内缘部112b上,在其他实施例中,亦可以将第一螺孔112c以不等间距或部分等间距的方式排列在第一内缘部112b上。
固定环114呈环状且包括一第二外缘部114a、一第二内缘部114b以及多个第二螺孔114c。第二外缘部114a自第二内缘部114b的外周缘延伸而出。第二螺孔114c位于第二内缘部114b。在此不限制第二螺孔的位置与排列方式,于图1中,第二螺孔114c以等间距并环状排列于第二内缘部114b上,在其他实施例中,亦可以将第二螺孔114c以不等间距或部分等间距的方式排列在第二内缘部114b上。
外环112的形状与固定环114的形状相似,差异在于固定环114的第二外缘部114a的长度大于外环112的第一外缘部112a的长度,举例而言,如图3所示,第二外缘部114a的长度约为第一外缘部112a的长度两倍,第二内缘部114b覆盖于第一内缘部112b,但本实用新型不以此为限,只要第二外缘部114a的长度大于第一外缘部112a的长度即可。
在此配置之下,本实施例的轮圈100降低在轮圈本体110的外环112的长度,使得轮胎较为容易装入。接着,利用与外环112的形状相似的固定环114以锁固方式而外环112上,以提高整体轮胎的固定之用并兼具防爆功能。具体而言,上述第一螺孔112c的位置与第二螺孔114c的位置相对应。据此,锁固件116穿设于相应的第二螺孔114c与第一螺孔112c并锁入于螺帽118中,使得固定环114锁固于外环112上。
因此,固定环114锁固于外环112上,固定环114的开口与外环112的开口重合,而固定环114的开口与外环112的开口会暴露出中心轮毂111,第二内缘部114b的形状重迭于第一内缘部112b的形状,固定环114的第二外缘部114a覆盖于外环112的第一外缘部112a,也就是如图2所示外环112会被固定环114所覆盖而不会看到外环112。
需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是以在轮圈本体110两端的外环112配合固定环114。然而,本实用新型不以此为限,在其他实施例中,亦可设计成轮圈本体的两端的外环是不同长度的,举例而言,降低轮圈本体的第一端的外环的长度,而维持轮圈本体的第二端的外环的长度,也就是轮圈本体的第二端的外环的长度会大于轮圈本体的第一端的外环的长度,故只要在轮圈本体的第一端的外环锁固上述固定环,而轮圈本体的第一端的外环与固定环的形状相似,差异在于固定环的第二外缘部的长度大于外环的第一外缘部的长度。据此,使用者得以自轮圈本体的第一端的外环装入轮胎,并锁固上述固定环即可。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轮圈有别于一般现有的轮圈,其降低在轮圈本体的外环的长度,使得轮胎较为容易装入,接着加设固定环以锁固在外环外,而可以提高整体轮胎的固定之用并兼具防爆功能。另一方面,进行拆卸轮胎时,只要分离锁固件便可移除固定环,接着将轮胎与轮框分开即可。
以上所述,乃仅记载本实用新型为呈现解决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手段的较佳实施方式或实施例而已,并非用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专利实施的范围。即凡与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文义相符,或依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为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所涵盖。

Claims (4)

1.一种轮圈,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一轮圈本体;
一中心轮毂,位于该轮圈本体的中心部;
一外环,设于该轮圈本体的外周缘,其中该外环包括一第一外缘部与一第一内缘部,该第一内缘部自该轮圈本体的外周缘向外延伸而出,而该第一外缘部自该第一内缘部的外周缘延伸而出;以及
一固定环,锁固于该外环上,其中该固定环包括一第二外缘部与一第二内缘部,该第二外缘部自该第二内缘部的外周缘延伸而出,该第二外缘部的长度大于该第一外缘部的长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圈,其中该第二外缘部覆盖于该第一外缘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圈,其中该第二内缘部的形状重叠于该第一内缘部的形状。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圈,其中更包括多个锁固件,而该外环包括多个第一螺孔,该些第一螺孔位于该第一内缘部,该固定环包括多个第二螺孔,该些第二螺孔位于该第二内缘部,各该锁固件穿设于相应的该第二螺孔与该第一螺孔而将该固定环锁固于该外环上。
CN201520006266.7U 2015-01-06 2015-01-06 轮圈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47243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006266.7U CN204472434U (zh) 2015-01-06 2015-01-06 轮圈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006266.7U CN204472434U (zh) 2015-01-06 2015-01-06 轮圈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472434U true CN204472434U (zh) 2015-07-15

Family

ID=536282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006266.7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472434U (zh) 2015-01-06 2015-01-06 轮圈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472434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539120A (zh) * 2016-01-19 2016-05-04 南京纳帝机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分体式轮毂电机结构
CN110539586A (zh) * 2018-05-29 2019-12-06 庄进福 轮圈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539120A (zh) * 2016-01-19 2016-05-04 南京纳帝机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分体式轮毂电机结构
CN110539586A (zh) * 2018-05-29 2019-12-06 庄进福 轮圈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271931B (zh) 用于车辆尤其是摩托车的无内胎的辐条轮
JP3804952B2 (ja) ホイールアセンブリ
CN204472434U (zh) 轮圈
GB2456258B (en) Rim protector
EP4242011A3 (en) Vehicle wheel disc, vehicle wheel including such a wheel disc
SG170720A1 (en) Flat-running device for motor vehicle and mounted assembly incorporating same
US20140132060A1 (en) Bicycle Wheel Rim
US2226511A (en) Fairing assembly
ATE381447T1 (de) Dichtring für ein fahrzeugrad
EP4253085A3 (en) Reusable rim for non-pneumatic tires
CN108638749A (zh) 一种乘用车用分体式自锁轮辋及其使用方法
CN101734100A (zh) 一种对开式无内胎车轮
CN102463840A (zh) 快速螺合的两片式轮圈结构
TWM499323U (zh) 輪圈
US10046598B2 (en) Wheel rim
CN206633719U (zh) 一种倾斜面锁圈
GB797782A (en) Improvements in wheel rims having integral tyre bead locks
CN208118846U (zh) 一种便于清洁泥垢的电动车轮毂
JP2006347205A (ja) タイヤホイール組立体
CN211684501U (zh) 一种汽车真空车轮挡圈
CN204340541U (zh) 组合式轮圈
CN212685102U (zh) 一种防脱式锁圈型轮毂
CN110077169A (zh) 一种双气孔四轮辋轮毂
CN103317959B (zh) 弹性车轮
CN217598232U (zh) 一种便于拆卸的轮辋及车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715

Termination date: 20210106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