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461842U - 模块式自动煤样制备装置 - Google Patents

模块式自动煤样制备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461842U
CN204461842U CN201420870261.4U CN201420870261U CN204461842U CN 204461842 U CN204461842 U CN 204461842U CN 201420870261 U CN201420870261 U CN 201420870261U CN 204461842 U CN204461842 U CN 20446184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dule
sample
sample preparation
loaded
chu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870261.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厉达
刘志良
陈清
李四清
张子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imo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imo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imo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imo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20870261.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46184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46184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46184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ampling And Sample Adjust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模块式自动煤样制备装置,包括预处理模块、制样模块、封装模块、清理模块、除尘模块、控制模块;预处理模块与制样模块直线布置或垂直布置连接;封装模块在制样模块一侧并与其平行布置连接;清理模块、除尘模块分别在制样模块周围布置,清理模块与预处理模块、制样模块通过管道连接,除尘模块与预处理模块、制样模块、封装模块通过管道连接;控制模块分成至少两个部分,分别装于预处理模块、制样模块内;控制模块分别与集样输送模块、预处理模块和制样模块、封装模块、清理模块、除尘模块电缆连接。全程无人工参与,排除人为因素对煤样制备过程中的干扰,提高了制样环节的精密度并减少了偏倚。

Description

模块式自动煤样制备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模块式自动煤样制备装置,具体适用于煤炭制样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国内经济和贸易的发展,无论是煤炭的生产、仓储、流通和应用,煤炭质量的高低是关键的评价指标,因此采样、制样和化验分析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三个环节;受传统设备技术水平的制约,制样环节一直处于半自动作业状态,通常都依靠人工完成。存在的问题:劳动强度大,效率低下,工作环境差,制样精密度易受人为情感因素干扰。提高燃料管控全过程自动化程度,做到人样分离,是燃料管理的一个发展方向。
目前,在国内自动煤样制备技术处于刚起步阶段,制样流程中煤样的提升通常采用倾斜输送,采用一级烘干煤样为之后的破碎和制粉提供条件,采用二次缩分制备三种留样,来自机械采样系统的煤样通过散料输送形式等,存在着以下缺陷:
1、安装繁琐、占地面积大;
2、制样效率低;
3、影响制样精密度和偏倚的因素多;
在无人干预、保证制样过程精密度和偏倚符合要求的情况下,追求制样环节样品的代表性、真实性、环保性是未来发展的方向。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模块式自动煤样制备装置,全程无人工参与,排除人为因素对煤样制备过程中的干扰,同时提高煤样的精密度和偏倚情况。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模块式自动煤样制备装置,包括预处理模块、制样模块、封装模块、清理模块、除尘模块、控制模块;预处理模块与制样模块直线布置或垂直布置连接;封装模块在制样模块一侧并与其平行布置连接;清理模块、除 尘模块分别在制样模块周围布置,清理模块与预处理模块、制样模块通过管道连接,除尘模块与预处理模块、制样模块、封装模块通过管道连接;控制模块分成至少两个部分,控制模块分别与集样输送模块、预处理模块和制样模块、封装模块、清理模块、除尘模块电缆连接,用于控制各模块的运行;
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的预处理模块包括预处理密封机壳和装于预处理密封机壳内的称量装置、第一垂直提升装置、皮带喂料机;第一垂直提升装置装于一端;称量装置装于第一垂直提升装置的下部;皮带喂料机装于上部;一次缩分装置装于皮带喂料机上;皮带喂料机的喂料口从预处理密封机壳侧面伸出与制样模块中的二次缩分装置连接,一次缩分装置的缩分出口通过从预处理密封机壳侧面伸出的溜槽与收集装置连接。
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的制样模块包括制样密封机壳和装于制样密封机壳内的二次缩分装置、一级烘干装置、破碎装置、接送装置、第二垂直提升装置、三次缩分装置、四次缩分装置、二级烘干装置、制粉机、收集装置;二次缩分装置的二次弃样口、二次再制样口分别通过溜槽与收集装置、一级烘干装置的摊铺装置连接;二次留样口通过伸出制样密封机壳侧面的溜槽经封装模块中的第一填充装置与留样容器连接;一级烘干装置的干料出口与破碎装置溜槽连接;接送装置装于破碎装置的下部;第二垂直提升装置装于破碎装置一侧;三次缩分装置装于上部,三次弃样口与收集装置溜槽连接,三次再制样口与四次缩分装置溜槽连接;四次缩分装置装于三次缩分装置的下部,四次弃样口与收集装置溜槽连接,四次再制样口与二级烘干装置溜槽连接;四次留样口通过伸出制样密封机壳侧面的溜槽经封装模块中的第二填充装置与留样容器连接;二级烘干装置装于四次缩分装置的下部并与制粉机的制粉进料口溜槽连接;制粉机装于一端,研磨留样口通过伸出制样密封机壳侧面的溜槽经封装模块中的第三填充装置与留样容器连接;收集装置装于下部,其出料口从制样密封机壳侧面伸出。
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的封装模块包括封装密封机壳和装于封装密封机壳内的输送装置、留样容器、第一填充装置、第二填充装置、第三填充装置、第一上盖装置、第二上盖装置、第一封口装置、第二封口装置、剔除机构、和布置在封装密封机壳中部一侧的检重秤、存储装置、写码装置、及布置在封装密封机壳二端的第一递给装置和第二递给装置;输送装置装于封装密封机壳的下部;第一填充装置、第二填充装置、第三填充装置依次装于输送装置的上部;留样容器置于输送装置的输送载体上并与其上部的第一填充装置、第二填充装置、第三填充装置的位置相对应;第一上盖装置、第二上盖装置、第一封口装置、第二封口装置分别装于输送装置的上部;剔除机构装于输送装置的中部;存储装置与检重秤连接;写码装 置装于检重秤的上部。
更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的一次缩分装置为皮带输送刮板式;
作为制粉机的优选方案,所述的制粉机的虑料腔内加设一个或多个小球;
更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的收集装置为螺旋收集输送;
更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的留样容器上设有样品信息卡和锁式封盖;
更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的写码装置的形式为感应式。
上述方案采用了模块式的组合方式和垂直提升方式,使得该装置安装便利,占地空间小;全程无人工参与,排除人为因素对煤样制备过程中的干扰;采用了多次缩分和多次烘干,为后续煤样处理量的减少提供了条件,提高了制样精密度和效率;散料和容器兼顾垂直提升方式使得该系统的应用更灵活;由于制粉机的虑料腔内加设了小球确保了无样品残留,提高了煤样的代表性;留样容器上采用了样品信息卡和锁式封盖,为样品信息系统网络化管理提供了基础,为人样分离提供了保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布置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预处理模块1的主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制样模块2的主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封装模块3的主视图;
图5是图4的俯视图;
图6是图4的A-A剖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制粉机的三维剖面图;
图中:1、预处理模块,1.1、称量装置,1.2、第一垂直提升装置,1.3、一次缩分装置,1.4、皮带喂料机,1.4.1、喂料口,1.4.2、喂料机进料斗,1.5、预处理密封机壳,2、制样模块,2.1、二次缩分装置,2.1.1、二次弃样口,2.1.2、二次再制样口,2.1.3、二次留样口,2.2、一级烘干装置,2.2.1、摊铺装置,2.2.2、干料出口,2.3、破碎装置,2.4、接送装置,2.5、三次缩分装置,2.5.1、三次弃样口,2.5.2、三次再制样口,2.5.3、缩分斗, 2.6、四次缩分装置,2.6.1、四次弃样口,2.6.2、四次再制样口,2.6.3、四次留样口,2.7、二级烘干装置,2.8、制粉机,2.8.1、制粉进料口,2.8.2、研磨锤,2.8.3、研磨腔,2.8.4、滤网,2.8.5、虑料腔,2.8.6、小球,2.8.7、研磨留样口,2.9、收集装置,2.9.1、弃料口,2.10、制样密封机壳,2.11、第二垂直提升装置,3、封装模块,3.1、输送装置,3.2、留样容器,3.3、第一填充装置,3.4、第二填充装置,3.5、第三填充装置,3.6、第一上盖装置,3.7、第二上盖装置,3.8、第一封口装置,3.9、第二封口装置,3.10、剔除机构,3.11、检重秤,3.12、存储装置,3.13、写码装置,3.14、第一递给装置,3.15、第二递给装置,3.16、封装密封机壳,4、清理模块,5、除尘模块,6、控制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一种模块式自动煤样制备装置,包括预处理模块1、制样模块2、封装模块3、清理模块4、除尘模块5和控制模块6;预处理模块1与制样模块2垂直布置连接;封装模块3在制样模块2一侧并与其平行布置连接;清理模块4、除尘模块5分别在制样模块2周围布置,清理模块4与预处理模块1、制样模块2通过管道连接,除尘模块5与预处理模块1、制样模块2、封装模块3通过管道连接;控制模块6分成两个部分,分别装于预处理模块1、制样模块2内,就近控制,减少动力电缆的铺设;控制模块6分别与集样输送模块1、预处理模块1和制样模块2、封装模块3、清理模块4和除尘模块5电缆连接,用于控制各模块的运行;
如图2所示,所述的预处理模块1包括预处理密封机壳1.5和装于预处理密封机壳1.5内的称量装置1.1、第一垂直提升装置1.2、皮带喂料机1.4;第一垂直提升装置1.2装于一端,用于待制样的提升和倒料;称量装置1.1装于第一垂直提升装置1.2的下部,用于待制样量的检测;皮带喂料机1.4装于上部,用于将待制样创造出均匀的料流;一次缩分装置1.3装于皮带喂料机1.4上,用于对待制样的缩分,在保证偏倚不超标的情况下,减少后续处理量,提高制样效率;皮带喂料机1.4的喂料机进料斗1.4.2用于接受第一垂直提升装置1.2的倒料,皮带喂料机1.4的喂料口1.4.1从预处理密封机壳1.5侧面伸出与制样模块2中的二次缩分装置2.1连接,用于将均匀的待制样料流喂入二次缩分装置2.1内;一次缩分装置1.3的缩分出口1.3.1通过从预处理密封机壳1.5侧面伸出的溜槽与收集装置2.9连接,用于将一次弃样导入收集装置2.9内;预处理密封机壳1.5用于防尘和美观;
如图3所示,所述的制样模块2包括制样密封机壳2.10和装于制样密封机壳2.10内的二次缩分装置2.1、一级烘干装置2.2、破碎装置2.3、接送装置2.4、第二垂直提升装置2.11、三次缩分装置2.5、四次缩分装置2.6、二级烘干装置2.7、制粉机2.8、收集装置2.9;二次缩分装置2.1用于缩分出二次弃样、二次再制样、全水样,二次弃样口2.1.1、二次再制样口2.1.2分别通过溜槽与收集装置2.9、一级烘干装置2.2的摊铺装置2.2.1连接,用于将二次弃样、二次再制样分别导入收集装置2.9、一级烘干装置2.2内,二次留样口2.1.3通过伸出制样密封机壳2.10侧面的溜槽经封装模块3中的第一填充装置3.3与留样容器3.2连接,用于将全水样导入留样容器3.2内;一级烘干装置2.2用于二次再制样的烘干,避免后续破碎时堵料,一级烘干装置2.2的干料出口2.2.2与破碎装置2.3溜槽连接,用于将烘干后的二次再制样导入破碎装置2.3内;破碎装置2.3用于对二次再制样粒度的破碎;接送装置2.4装于破碎装置2.3的下部,用于二次再制样被破碎后的接取和转送给第二垂直提升装置2.11;第二垂直提升装置2.11装于破碎装置2.3一侧,用于将破碎后的二次再制样垂直提升并将破碎后的二次再制样倒入三次缩分装置2.5的缩分斗(2.5.3)内,减少占地面积;三次缩分装置2.5装于上部,用于将破碎后的二次再制样进一步缩分出三次弃样和三次再制样,减少后续处理量,三次弃样口2.5.1与收集装置2.9溜槽连接,用于将三次弃样导入收集装置2.9内,三次再制样口2.5.2与四次缩分装置2.6溜槽连接,用于将三次再制样导入四次缩分装置2.6内;四次缩分装置2.6装于三次缩分装置2.5的下部,用于缩分出四次弃样、四次再制样、备查样,四次弃样口2.6.1与收集装置2.9溜槽连接,用于将四次弃样导入收集装置2.9内,四次再制样口2.6.2与二级烘干装置2.7溜槽连接,用于将四次再制样导入二级烘干装置2.7内,四次留样口2.6.3通过伸出制样密封机壳2.10侧面的溜槽经封装模块3中的第二填充装置3.4与留样容器3.2连接,用于将备查样导入留样容器3.2内;二级烘干装置2.7装于四次缩分装置2.6的下部并与制粉机2.8的制粉进料口2.8.1溜槽连接,用于进一步对四次再制样烘干便制粉并将红烘干后的四次再制样导入制粉机2.8内;制粉机2.8装于一端,用于将烘干后的四次再制样研磨成粉状的一般分析样,研磨留样口2.8.7通过伸出制样密封机壳2.10侧面的溜槽经封装模块3中的第三填充装置3.5与留样容器3.2连接,用于将一般分析样导入留样容器3.2内;收集装置2.9装于下部,其弃料口2.9.1从制样密封机壳2.10侧面伸出,用于将各种弃样从模块内导出以便转运处理;制样密封机壳2.10用于防尘和美观;
如图4、图5和图6所示,所述的封装模块3包括封装密封机壳3.16和装于封装密封机壳3.16内的输送装置3.1、留样容器3.2、第一填充装置3.3、第二填充装置3.4、第三填充 装置3.5、第一上盖装置3.6、第二上盖装置3.7、第一封口装置3.8、第二封口装置3.9、剔除机构3.10、和布置在封装密封机壳3.16中部一侧的检重秤3.11、存储装置3.12、写码装置3.13、及布置在封装密封机壳3.16二端的第一递给装置3.14和第二递给装置3.15;输送装置3.1装于封装密封机壳3.16的下部,用于留样容器3.2收集留样、上盖、封装、剔除工位的切换;第一填充装置3.3、第二填充装置3.4、第三填充装置3.5依次装于输送装置3.1的上部,分别用于留样容器3.2收集全水样、备查样、一般分析样三个留样时的封口,避免留样的飘逸;留样容器3.2用于留样的收集,分别置于输送装置3.1的输送载体上并与其上部的第一填充装置3.3、第二填充装置3.4、第三填充装置3.5的位置相对应;第一上盖装置3.6、第二上盖装置3.7、第一封口装置3.8、第二封口装置3.9分别装于输送装置3.1的上部,用于给留样容器3.2上盖和封盖;剔除机构3.10装于输送装置3.1的中部,用于将封盖后的留样容器3.2剔除到检重秤3.11上;存储装置3.12用于装有留样的留样容器3.2的临时存储,与检重秤3.11连接;写码装置3.13装于检重秤3.11的上部,用于对全水样、备查样和一般分析样属性信息的标识;封装密封机壳3.16用于防尘和美观;
所述的一次缩分装置1.3为皮带输送刮板式,易于大缩分比缩分,保证制样偏倚;
如图7所示,制粉机2.8的虑料腔2.8.5内设有4个小球2.8.6;研磨锤2.8.2通过偏心振动对样品进行研磨,同时引起小球2.8.6震荡,撞击滤网2.8.4,使得附着在滤网2.8.4上面的样品粉末经滤网2.8.4落到虑料腔2.8.5内或回到研磨腔2.8.3再研磨,避免样品在滤网2.8.4上面的附着残留;
所述的收集装置2.9为螺旋收集输送,减少泄露点,减少样品的飘逸;
所述的第一垂直提升装置1.2可以提升容器,也可以提升散料,便于灵活选择待制样的来样形式;
所述的留样容器3.2上设有样品信息卡和锁式封盖,利于样品属性信息网络化管理,同时需要被授权开启留样容器3.2的封盖,避免无关人员接触样品。
针对本实用新型的最优实施例,对模块式自动煤样制备装置的工作原理详尽阐述:
案例:由样品桶装载来自机械采样系统所采集的粒度为6mm,重量为21.5kg待制样品。
第一步:将粒度6mm、重量约21.5kg的待制样倒入第一垂直提升装置1.2的提升桶1.2.1内,称量装置1.1对待制样重量进行精确检测后为20kg,控制模块6记录该数据;
第二步:第一递给装置3.14和第二递给装置3.15开始工作,存储在二者上的空留样容器3.2从输送装置3.1的二端递给空留样容器3.2到输送载体上,通过输送装置3.1的正反运行,使得空留样容器3.2分别对准第一填充装置3.3、第二填充装置3.4、第三填充装置3.5,之后第一填充装置3.3、第二填充装置3.4、第三填充装置3.5分别将各自对应的空留样容器3.2封口,等待收集留样。
第三步:第一垂直提升装置1.2将装有20kg待制样的桶1.2.1垂直提升并倒入皮带喂料机1.4的喂料机进料斗1.4.2内;皮带喂料机1.4将喂料机进料斗1.4.2内的待制样均匀拖出、输送;在输送的同时,一次缩分装置1.3工作,缩分出的样品变成一次弃样被送入收集装置2.9内;皮带上剩余的待制样被喂入到二次缩分装置2.1内,在喂入的同时,控制模块6根据预设定量缩分参数和待制样的重量20kg,通过PID调节获得定量缩分并缩分出15kg二次弃样、3.75kg的二次再制样、1.25kg的全水样,15kg二次弃样被送入收集装置2.9内,3.75kg的二次再制样被送入一级烘干装置2.2的的摊铺装置2.2.1内,1.25kg的全水样作为留样被送入相应的留样容器3.2内。
第四步:全水样作为留样被装入相应的留样容器3.2内后,第一填充装置3.3解除对留样容器3.2封口,输送装置3.1工作使装有留样的留样容器3.2的位置切换到第一上盖装置3.6的位置上盖,切换到第一封口装置3.8的位置将盖封锁,再切换到剔除机构3.10位置被剔除到检重秤3.11上,检重秤3.11对留样的重量进行精确检测,重量1.26kg的全水样被记录在控制模块6内,同时写码装置3.13将该留样的属性信息非接触的写进留样容器3.2的样品信息卡上,之后检重秤3.11将含有留样的留样容器3.2送入存储装置3.12上临时存储,等待被转运到化验分析环节。
第五步:被送入一级烘干装置2.2的的摊铺装置2.2.1的3.75kg二次再制样,通过摊铺装置2.2.1将其均匀的摊铺在一级烘干装置2.2的输送载体上缓缓运行,同时通过热风将二次再制样烘干并缓缓送入破碎装置2.3内破碎,粒度由6mm被破碎至3mm;接送装置2.4中的转接容器2.4.1接取破碎后的二次再制样后被送至第二垂直提升装置2.11,第二垂直提升装置2.11将转接容器2.4.1垂直提升并将粒度3mm重量3.75kg的二次再制样倒入三次缩分装置2.5的三次缩分进料斗2.5.1内;三次缩分装置2.5缩分出等量的三次再制样和三次弃样,粒度3mm重量1.875kg三次再制样被送入四次缩分装置2.6内,粒度3mm重量1.875kg三次再制样被送入收集装置2.9内;四次缩分装置2.6缩分出四次弃样、四次再制样、备查样,粒度3mm重量1.075kg的四次弃样被送入收集装置2.9内,粒度3mm重量100g的四次再 制样被送入二级烘干装置2.7内,700g的全水样作为留样被送入相应的留样容器3.2内;二级烘干装置2.7将粒度3mm重量100g的四次再制样烘干后被送入制粉机2.8内,研磨至0.2mm粒度,成为一般分析样,并作为留样被送入相应的留样容器3.2内;收集装置2.9实时的将各弃样收集后送出模块之外待转运或存放处理。
第六步:备查样作为留样被装入相应的留样容器3.2内后,第二填充装置3.4解除对留样容器3.2封口,输送装置3.1工作使装有留样的留样容器3.2的位置切换到第二上盖装置3.7的位置上盖,切换到第二封口装置3.9的位置将盖封锁,再切换到剔除机构3.10位置被剔除到检重秤3.11上,检重秤3.11对留样的重量进行精确检测,重量700g的备查样被记录在控制模块6内,同时写码装置3.13将该留样的属性信息非接触的写进留样容器3.2的样品信息卡上,之后检重秤3.11将含有留样的留样容器3.2送入存储装置3.12上临时存储,等待被转运到化验分析环节。
第七步:一般分析样作为留样被装入相应的留样容器3.2内后,第三填充装置3.5解除对留样容器3.2封口,输送装置3.1工作使装有留样的留样容器3.2的位置切换到第二上盖装置3.7的位置上盖,切换到第二封口装置3.9的位置将盖封锁,再切换到剔除机构3.10位置被剔除到检重秤3.11上,检重秤3.11对留样的重量进行精确检测,重量100g的一般分析样被记录在控制模块6内,同时写码装置3.13将该留样的属性信息非接触的写进留样容器3.2的样品信息卡上,之后检重秤3.11将含有留样的留样容器3.2送入存储装置3.12上临时存储,等待被转运到化验分析环节。
第八步:制样完毕后,清理模块4、除尘模块5开始工作,设于样品易粘附部位的压缩空气喷嘴开始喷气,将附着样吹沸,同时除尘模块5将飘逸的样品飞尘排出并过滤。
不难看出,方案采用了模块式的组合方式和垂直提升方式,使得该装置安装便利,占地空间小;全程无人工参与,排除人为因素对煤样制备过程中的干扰;采用了多次缩分和多次烘干,为后续煤样处理量的减少提供了条件,提高了制样精密度和效率;用于散料和容器的垂直提升方式使得该系统的应用更灵活;由于制粉机的虑料腔内加设了小球确保了无样品残留,提高了煤样的代表性;留样容器上采用了样品信息卡和锁式封盖,为样品信息系统网络化管理提供了基础,为人样分离提供了保障。

Claims (9)

1.一种模块式自动煤样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预处理模块(1)、制样模块(2)、封装模块(3)、清理模块(4)、除尘模块(5)和控制模块(6);预处理模块(1)与制样模块(2)直线布置或垂直布置连接;封装模块(3)在制样模块(2)一侧并与其平行布置连接;清理模块(4)、除尘模块(5)分别在制样模块(2)周围布置,清理模块(4)与预处理模块(1)、制样模块(2)通过管道连接,除尘模块(5)与预处理模块(1)、制样模块(2)、封装模块(3)通过管道连接;控制模块(6)分成至少两个部分,控制模块(6)分别与集样输送模块(1)、预处理模块(1)和制样模块(2)、封装模块(3)、清理模块(4)和除尘模块(5)电缆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块式自动煤样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预处理模块(1)包括预处理密封机壳(1.5)和装于预处理密封机壳(1.5)内的称量装置(1.1)、第一垂直提升装置(1.2)、皮带喂料机(1.4);第一垂直提升装置(1.2)装于一端;称量装置(1.1)装于第一垂直提升装置(1.2)的下部;皮带喂料机(1.4)装于上部;一次缩分装置(1.3)装于皮带喂料机(1.4)上;皮带喂料机(1.4)的喂料口(1.4.1)从预处理密封机壳(1.5)侧面伸出与制样模块(2)中的二次缩分装置(2.1)连接,一次缩分装置(1.3)的缩分出口(1.3.1)通过从预处理密封机壳(1.5)侧面伸出的溜槽与收集装置(2.9)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块式自动煤样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制样模块(2)包括制样密封机壳(2.10)和装于制样密封机壳(2.10)内的二次缩分装置(2.1)、一级烘干装置(2.2)、破碎装置(2.3)、接送装置(2.4)、第二垂直提升装置(2.11)、三次缩分装置(2.5)、四次缩分装置(2.6)、二级烘干装置(2.7)、制粉机(2.8)、收集装置(2.9);二次缩分装置(2.1)的二次弃样口(2.1.1)、二次再制样口(2.1.2)分别通过溜槽与收集装置(2.9)、一级烘干装置(2.2)的摊铺装置(2.2.1)连接;二次留样口(2.1.3)通过伸出制样密封机壳(2.10)侧面的溜槽经封装模块(3)中的第一填充装置(3.3)与留样容器(3.2)连接;一级烘干装置(2.2)的干料出口(2.2.2)与破碎装置(2.3)溜槽连接;接送装置(2.4)装于破碎装置(2.3)的下部;第二垂直提升装置(2.11)装于破碎装置(2.3)一侧;三次缩分装置(2.5)装于上部,三次弃样口(2.5.1)与收集装置(2.9)溜槽连接,三次再制样口(2.5.2)与四次缩分装置(2.6)溜槽连接;四次缩分装置(2.6)装于三次缩分装置(2.5)的下部,四次弃样口(2.6.1)与收集装置(2.9)溜槽连接,四次再制样口(2.6.2)与二级烘干装置(2.7)溜槽连接;四次留样口(2.6.3)通过伸出制样密封机壳(2.10)侧 面的溜槽经封装模块(3)中的第二填充装置(3.4)与留样容器(3.2)连接;二级烘干装置(2.7)装于四次缩分装置(2.6)的下部并与制粉机(2.8)的制粉进料口(2.8.1)溜槽连接;制粉机(2.8)装于一端,研磨留样口(2.8.7)通过伸出制样密封机壳(2.10)侧面的溜槽经封装模块(3)中的第三填充装置(3.5)与留样容器(3.2)连接;收集装置(2.9)装于下部,其出料口(2.9.1)从制样密封机壳(2.10)侧面伸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块式自动煤样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封装模块(3)包括封装密封机壳(3.16)和装于封装密封机壳(3.16)内的输送装置(3.1)、留样容器(3.2)、第一填充装置(3.3)、第二填充装置(3.4)、第三填充装置(3.5)、第一上盖装置(3.6)、第二上盖装置(3.7)、第一封口装置(3.8)、第二封口装置(3.9)、剔除机构(3.10)、和布置在封装密封机壳(3.16)中部一侧的检重秤(3.11)、存储装置(3.12)、写码装置(3.13)、及布置在封装密封机壳(3.16)二端的第一递给装置(3.14)和第二递给装置(3.15);输送装置(3.1)装于封装密封机壳(3.16)的下部;第一填充装置(3.3)、第二填充装置(3.4)、第三填充装置(3.5)依次装于输送装置(3.1)的上部;留样容器(3.2)置于输送装置(3.1)的输送载体上并与其上部的第一填充装置(3.3)、第二填充装置(3.4)、第三填充装置(3.5)的位置相对应;第一上盖装置(3.6)、第二上盖装置(3.7)、第一封口装置(3.8)、第二封口装置(3.9)分别装于输送装置(3.1)的上部;剔除机构(3.10)装于输送装置(3.1)的中部;存储装置(3.12)与检重秤(3.11)连接;写码装置(3.13)装于检重秤(3.11)的上部。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模块式自动煤样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一次缩分装置(1.3)为皮带输送刮板式。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模块式自动煤样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制粉机(2.8)的虑料腔(2.8.5)内加设一个或多个小球(2.8.6)。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模块式自动煤样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收集装置(2.9)为螺旋收集输送。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模块式自动煤样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留样容器(3.2)上设有样品信息卡和锁式封盖。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模块式自动煤样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写码装置(3.13)的形式为感应式。
CN201420870261.4U 2014-12-31 2014-12-31 模块式自动煤样制备装置 Active CN20446184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870261.4U CN204461842U (zh) 2014-12-31 2014-12-31 模块式自动煤样制备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870261.4U CN204461842U (zh) 2014-12-31 2014-12-31 模块式自动煤样制备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461842U true CN204461842U (zh) 2015-07-08

Family

ID=536687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870261.4U Active CN204461842U (zh) 2014-12-31 2014-12-31 模块式自动煤样制备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461842U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372105A (zh) * 2015-10-30 2016-03-02 远光共创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采用旋转式缩分装置的制样设备
CN105600511A (zh) * 2015-10-29 2016-05-25 赛摩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样品桶自动转运系统
WO2020140861A1 (zh) * 2019-01-01 2020-07-09 刘素华 一种减少停机故障定量装载快速提升工艺方法及实现该方法的工艺装备
CN111498518A (zh) * 2019-06-11 2020-08-07 江西光明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制样运转控制方法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600511A (zh) * 2015-10-29 2016-05-25 赛摩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样品桶自动转运系统
CN105372105A (zh) * 2015-10-30 2016-03-02 远光共创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采用旋转式缩分装置的制样设备
CN105372105B (zh) * 2015-10-30 2018-07-31 远光共创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采用旋转式缩分装置的制样设备
WO2020140861A1 (zh) * 2019-01-01 2020-07-09 刘素华 一种减少停机故障定量装载快速提升工艺方法及实现该方法的工艺装备
CN111498518A (zh) * 2019-06-11 2020-08-07 江西光明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制样运转控制方法
CN111498518B (zh) * 2019-06-11 2021-10-19 江西光明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制样转运控制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461842U (zh) 模块式自动煤样制备装置
CN103204279B (zh) 多晶硅破碎包装流水线及方法
CN201296389Y (zh) 一种粉料自动包装系统
CN203745225U (zh) 具备定量制样封装功能的采样系统
CN105966903B (zh) 一种制样系统
CN107321996B (zh) 金属粉末密闭连续后处理系统
CN105241696B (zh) 煤炭制样系统
CN106546760A (zh) 一种样品气动转运系统及转运方法
CN102641690B (zh) 一种配方肥生产系统
CN206900683U (zh) 一种散装原料用装袋装置
CN206339287U (zh) 一种干粉砂浆计量装置
CN105481491A (zh) 一种生物肥料全自动生产系统
CN107694965A (zh) 一种色选机滑道清洁装置
CN207713033U (zh) 一种定量装车装置
CN203681891U (zh) 一种粉状物料自动装盘机
CN101629775B (zh) 全沸腾流化床干燥机
CN116203260A (zh) 一种全自动冶金用煤炭采制样检测系统
CN105883402B (zh) 一种制样系统
CN205702301U (zh) 一种废砂再生装置
CN109506749A (zh) 锶铁氧体预烧料称量配料系统
CN215065578U (zh) 一种全自动皮带煤采制样一体机
CN215843470U (zh) 一种块状矿料自动制样设备
CN204914243U (zh) 一种脉冲式自集中除尘的干混砂浆站
CN107891009A (zh) 一种用于汽车大灯灯头的产品质量检测以及分类的设备
CN204866525U (zh) 一种设置有振动机构的茶叶自动包装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