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432829U - 车载模块自动化生产线 - Google Patents
车载模块自动化生产线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4432829U CN204432829U CN201520064391.3U CN201520064391U CN204432829U CN 204432829 U CN204432829 U CN 204432829U CN 201520064391 U CN201520064391 U CN 201520064391U CN 204432829 U CN204432829 U CN 204432829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lowing water
- bracing wire
- water bracing
- axis robot
- sta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0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94
- 238000012360 tes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4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1
- 238000012216 screen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1
- 230000032683 aging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1
- 239000003550 mark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6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8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
- 230000002950 deficien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1
- 238000003384 imaging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8000011144 upstream manufactur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8000010521 absorp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3
- 230000000007 visu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259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812 deficienc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Automobile Manufacture Line, Endless Track Vehicle, Traile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车载模块自动化生产线,按生产流程依次包括拼板打码线、SMT表面组装工位、屏蔽盖装配打码线、自动分板及长宽检测线、BC/CT测试线、在线老化工位、BT/UT测试线、铭牌粘贴及CW/PT测试线、离线烘烤工位和平面度及外观检测线,所述各生产模块之间由机械手进行产品的转移移送,拼板打码线包括第一流水拉线和第一激光打码机,屏蔽盖装配打码线包括第二流水拉线、第一六轴机械手、屏蔽盖上下料装置和第二激光打码机,自动分板及长宽检测线包括第三流水拉线、第四流水拉线、第二六轴机械手、分板机、清洁工位和长宽尺寸及毛刺测量工位,本实用新型能自动化完成车载模块的生产,具有生产效率高的优点。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载模块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车载模块自动化生产线。
背景技术
车载模块生产按流程包括:拼板打码、SMT表面组装、屏蔽盖组装及打码、分板及长宽尺寸测量、BC/CT测试、老化、BT/UT测试、粘贴铭牌并进行CW/PT测试、烘烤和检测成品平面度及外观等步骤,上述生产过程以人工方式完成存在生产效率低下及人工劳动强度大的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生产效率高的车载模块自动化生产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车载模块自动化生产线,按生产流程依次包括拼板打码线、SMT表面组装工位、屏蔽盖装配打码线、自动分板及长宽检测线、BC/CT测试线、在线老化工位、BT/UT测试线、铭牌粘贴及CW/PT测试线、离线烘烤工位和平面度及外观检测线,所述拼板打码线包括第一流水拉线和第一激光打码机,第一激光打码机安装固定在第一流水拉线,SMT表面组装工位位于第一流水拉线下游;
屏蔽盖装配打码线包括第二流水拉线、第一六轴机械手、屏蔽盖上下料装置和第二激光打码机,所述第二流水拉线位于所述SMT表面组装工位下游,其上设置有屏蔽盖装配工位,第一六轴机械手设置在第二流水拉线一侧,屏蔽盖上下料装置与第一六轴机械手设置在第二流水拉线同侧,第二激光打码机安装设置在第二流水拉线上位于屏蔽盖装配工位下游;
自动分板及长宽检测线包括第三流水拉线、第四流水拉线、第二六轴机械手、分板机、清洁工位和长宽尺寸及毛刺测量工位,所述第三流水拉线位于上述第二流水拉线下游,第四流水拉线位于第三流水拉线下游,第二六轴机械手设置在第三流水拉线与第四流水拉线之间一侧,分板机与第二六轴机械手设置在同一侧,清洁工位与第二六轴机械手设置在同一侧并位于分板机下游,长宽尺寸及毛刺测量工位与第二六轴机械手设置在同一侧并位于清洁工位下游;
BC/CT测试线包括第五流水拉线、第六流水拉线、第三六轴机械手和BC/CT检测夹具,所述第五流水拉线位于第四流水拉线下游,第六流水拉线位于第五流水拉线下游,第三六轴机械手设置在第五流水拉线与第六流水拉线之间,BC/CT检测夹具设置在第五流水拉线与第六流水拉线之间一侧且以第三六轴机械手为中心环形阵列均匀分布在第三六轴机械手周围;
在线老化工位设置在BC/CT测试线的第六流水拉线下游;
BT/UT测试线包括第七流水拉线、第八流水拉线、第四六轴机械手和BT/UT检测夹具,所述第七流水拉线位于在线老化工位下游,第八流水拉线位于第七流水拉线下游,第四六轴机械手设置在第七流水拉线与第八流水拉线之间一侧,BT/UT检测夹具与第四六轴机械手设置在同一侧且BT/UT检测夹具以第四六轴机械手为中心环形阵列地均匀分布在第四六轴机械手周围;
铭牌粘贴及CW/PT测试线包括第九流水拉线、第十流水拉线、铭牌上料装置、第五六轴机械手和CW/PT检测夹具,所述第九流水拉线位于BT/UT测试线的第八流水拉线下游,第十流水拉线位于第九流水拉线下游,第五六轴机械手设置在第九流水拉线与第十流水拉线之间一侧,铭牌上料装置位于第五六轴机械手同一侧上游,CW/PT检测夹具位于第五六轴机械手同一侧下游,第九流水拉线出料端设置有铭牌扫描工位;
离线烘烤工位位于铭牌粘贴及CW/PT测试线的第十流水拉线下游;
平面度及外观检测线包括第十一流水拉线、第十二流水拉线和CCD成像系统,所述第十一流水拉线位于离线烘烤工位下游,第十二流水拉线位于第十一流水拉线下游,CCD成像系统设置在第十一流水拉线与第十二流水拉线之间;
所述拼板打码线、SMT表面组装工位、屏蔽盖装配打码线、自动分板及长宽检测线、BC/CT测试线、在线老化工位、BT/UT测试线、铭牌粘贴及CW/PT测试线、离线烘烤工位和平面度及外观检测线之间由机械手进行产品的转移移送。
进一步的,所述自动分板及长宽检测线还包括废料收集工位,该废料收集工位与第二六轴机械手设置在同一侧并位于分板机上游。
进一步的,所述BC/CT测试线还包括用于装放BC/CT检测不合格的车载模块的第一不良品收集箱,该第一不良品收集箱设置在第六流水拉线另一侧即与BC/CT检测夹具相对的一侧。
进一步的,所述BT/UT测试线还包括用于装放BT/UT检测不合格的车载模块的第二不良品收集箱,该第二不良品收集箱设置在第四六轴机械手旁边。
进一步的,所述铭牌粘贴及CW/PT测试线还包括用于装放CW/PT检测不合格的车载模块的第三不良品收集箱,该第三不良品收集箱设置在第五六轴机械手旁边。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车载模块自动化生产线,其能自动化完成车载模块生产流程的拼板打码、SMT表面组装、屏蔽盖组装及打码、分板及长宽尺寸测量、BC/CT测试、老化、BT/UT测试、粘贴铭牌并进行CW/PT测试、烘烤和检测成品平面度及外观情况,具有生产效率高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车载模块自动化生产线其各生产模块组成关系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车载模块自动化生产线其拼板打码线至在线老化工位部分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车载模块自动化生产线其在线老化工位至平面度及外观检测线部分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以便于更清楚的理解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技术思想。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车载模块自动化生产线,按生产流程依次包括拼板打码线1、SMT表面组装工位2、屏蔽盖装配打码线3、自动分板及长宽检测线4、BC/CT测试线5、在线老化工位6、BT/UT测试线7、铭牌粘贴及CW/PT测试线8、离线烘烤工位9和平面度及外观检测线10,所述拼板打码线1包括第一流水拉线11和第一激光打码机12,第一流水拉线11用于移送拼板,第一激光打码机12安装固定在第一流水拉线11上用于对第一流水拉线11上的拼板刻条码;SMT表面组装工位2用于在从上述第一流水拉线11出料端移送出的已打码拼板表面装配元件,其位于第一流水拉线11下游;屏蔽盖装配打码线3包括第二流水拉线31、第一六轴机械手32、屏蔽盖上下料装置33和第二激光打码机34,所述第二流水拉线31位于所述SMT表面组装工位2下游,其上设置有屏蔽盖装配工位310,第一六轴机械手32设置在第二流水拉线31一侧,用于从屏蔽盖上下料装置33上吸取屏蔽盖并移送屏蔽盖至第二流水拉线31其屏蔽盖装配工位310处将屏蔽盖与拼板组装为车载模块,屏蔽盖上下料装置33与第一六轴机械手32设置在第二流水拉线31同侧,第二激光打码机34用于对装配在拼板上的屏蔽盖刻条码,其安装设置在第二流水拉线31上位于屏蔽盖装配工位310下游;自动分板及长宽检测线4包括第三流水拉线41a、第四流水拉线41b、第二六轴机械手42、分板机43、清洁工位44、长宽尺寸及毛刺测量工位45和废料收集工位46,所述第三流水拉线41a位于上述第二流水拉线31下游,第四流水拉线41b位于第三流水拉线41a下游,第二六轴机械手42设置在第三流水拉线41a与第四流水拉线41b之间一侧,分板机43与第二六轴机械手42设置在同一侧,清洁工位44与第二六轴机械手42设置在同一侧并位于分板机43下游,长宽尺寸及毛刺测量工位45与第二六轴机械手42设置在同一侧并位于清洁工位44下游,废料收集工位46与第二六轴机械手42设置在同一侧并位于分板机43上游,第二六轴机械手42从第三流水拉线41a上吸取不合格的车载模块产品放在废料收集工位46处,吸取合格的车载模块产品放在分板机43中进行分板,已分板的车载模块由第二六轴机械手42从分板机43中吸取放在清洁工位44进行清洁,然后再由第二六轴机械手42将已清洁的车载模块吸取放在长宽尺寸及毛刺测量工位45处检测其长宽尺寸及毛刺情况,经过检测长宽尺寸及毛刺的车载模块由第二六轴机械手42吸取放在第四流水拉线41b上;BC/CT测试线5包括第五流水拉线51a、第六流水拉线51b、第三六轴机械手52、BC/CT检测夹具53和第一不良品收集箱54,所述第五流水拉线51a位于第四流水拉线41b下游,第六流水拉线51b位于第五流水拉线51a下游,第三六轴机械手52设置在第五流水拉线51a与第六流水拉线51b之间,BC/CT检测夹具53设置在第五流水拉线51a与第六流水拉线51b之间一侧且以第三六轴机械手52为中心环形阵列均匀分布在第三六轴机械手52周围,第一不良品收集箱54用于装放BC/CT检测不合格的车载模块,其设置在第六流水拉线51b另一侧即与BC/CT检测夹具53相对的一侧,第三六轴机械手52从第五流水拉线51a上吸取已测试长宽尺寸及毛刺情况的车载模块移送至BC/CT检测夹具53上进行BC/CT检测,然后再吸取BC/CT检测合格的车载模块放在第六流水拉线51b上,吸取BC/CT检测不合格的车载模块放在第一不良品收集箱54内;在线老化工位6用于对BC/CT检测合格的车载模块进行老化,其设置在BC/CT测试线5的第六流水拉线51b下游;BT/UT测试线7包括第七流水拉线71a、第八流水拉线71b、第四六轴机械手72、BT/UT检测夹具73和第二不良品收集箱74,所述第七流水拉线71a位于在线老化工位6下游,第八流水拉线71b位于第七流水拉线71a下游,第四六轴机械手72设置在第七流水拉线71a与第八流水拉线71b之间一侧,BT/UT检测夹具73与第四六轴机械手72设置在同一侧且BT/UT检测夹具73以第四六轴机械手72为中心环形阵列地均匀分布在第四六轴机械手72周围,第二不良品收集箱74用于装放BT/UT检测不合格的车载模块,其设置在第四六轴机械手72旁边,第四六轴机械手72从第七流水拉线71a上吸取经过老化的车载模块并移送至BT/UT检测夹具73上进行BT/UT检测,BT/UT检测合格的车载模块由第四六轴机械手72吸取放在第八流水拉线71b上,BT/UT检测不合格的车载模块由第四六轴机械手72吸取放在第二不良品收集箱74中;铭牌粘贴及CW/PT测试线8包括第九流水拉线81a、第十流水拉线81b、铭牌上料装置82、第五六轴机械手83、CW/PT检测夹具84和第三不良品收集箱85,所述第九流水拉线81a位于BT/UT测试线7的第八流水拉线71b下游,第十流水拉线81b位于第九流水拉线81a下游,第五六轴机械手83设置在第九流水拉线81a与第十流水拉线81b之间一侧,铭牌上料装置82位于第五六轴机械手83同一侧上游,CW/PT检测夹具84位于第五六轴机械手83同一侧下游,第三不良品收集箱85用于装放CW/PT检测不合格的车载模块,其设置在第五六轴机械手83旁边,上述第九流水拉线81a出料端设置有铭牌扫描工位81a-1,第五六轴机械手83从第九流水拉线81a上吸取已粘贴有铭牌并经过扫描的车载模块移送至CW/PT检测夹具84处进行CW/PT检测,CW/PT检测不合格的车载模块由第五六轴机械手83吸取放在第三不良品收集箱85中,CW/PT检测合格的车载模块由第五六轴机械手83吸取放在第十流水拉线81b上;离线烘烤工位9用于对粘贴有铭牌且CW/PT检测合格的车载模块进行烘烤,其位于铭牌粘贴及CW/PT测试线8的第十流水拉线81b下游;平面度及外观检测线10包括第十一流水拉线10a、第十二流水拉线10b和CCD成像系统101,所述第十一流水拉线10a位于离线烘烤工位9下游,第十二流水拉线10b位于第十一流水拉线10a下游,CCD成像系统101用于检测经过烘烤的车载模块平面度及外观情况,其设置在第十一流水拉线10a与第十二流水拉线10b之间,平面度及外观检测合格的车载模块由第十二流水拉线10b移送至下一工序。
所述拼板打码线1、SMT表面组装工位2、屏蔽盖装配打码线3、自动分板及长宽检测线4、BC/CT测试线5、在线老化工位6、BT/UT测试线7、铭牌粘贴及CW/PT测试线8、离线烘烤工位9和平面度及外观检测线10之间由机械手进行产品的转移移送。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拼板在第一流水拉线11上由第一激光打码机12刻条码后,由机械手吸取放入SMT表面组装工位2在拼板表面组装元件,组装有元件的拼板由机械手从SMT表面组装工位2取出移送至屏蔽盖装配打码线3的第二流水拉线31上,第一六轴机械手32从屏蔽盖上下料装置33处吸取屏蔽盖并移送屏蔽盖至第二流水拉线31上的屏蔽盖装配工位310处将屏蔽盖装配在装有元件的拼板上,第二激光打码机34对装配在拼板上的屏蔽盖刻条码,屏蔽盖已刻条码的车载模块由机械手吸取移送至自动分板及长宽检测线4的第三流水拉线41a上,第二六轴机械手42从第三流水拉线41a上吸取车载模块移送至分板机43进行分板,已分板的车载模块由第二六轴机械手42吸取移送至清洁工位44清洁然后再移送至长宽尺寸及毛刺测量工位45处检测其长宽尺寸及毛刺情况,长宽尺寸及毛刺情况检测合格的车载模块由第二六轴机械手42吸取放在第四流水拉线41b上;长宽尺寸及毛刺情况检测合格的车载模块再由机械手从第四流水拉线41b上吸取放在BC/CT测试线5的第五流水拉线51a上,第三六轴机械手52从第五流水拉线51a上吸取车载模块移送至BC/CT检测夹具53上进行BC/CT检测,BC/CT检测合格的车载模块由第三六轴机械手52吸取放在第六流水拉线51b上,BC/CT检测合格的车载模块由机械手从第六流水拉线51b出料端吸取放入在线老化工位6进行老化,经过老化的车载模块由机械手吸取放在BT/UT测试线7的第七流水拉线71a上,第四六轴机械手72从第七流水拉线71a上吸取老化过的车载模块移送至BT/UT检测夹具73进行BT/UT检测,BT/UT检测合格的车载模块由第四六轴机械手72吸取放在第八流水拉线71b上,第八流水拉线71b将BT/UT检测合格的车载模块移送至其出料端并由机械手吸取移送至铭牌粘贴及CW/PT测试线8的第九流水拉线81a上,铭牌上料装置82送出铭牌并由第五六轴机械手83吸取放在铭牌扫描工位81a-1粘贴在车载模块的屏蔽盖上,粘贴有铭牌的车载模块再由第五六轴机械手83吸取放在CW/PT检测夹具84处进行CW/PT检测,CW/PT检测合格的车载模块由第五六轴机械手83吸取放在第十流水拉线81b上,第十流水拉线81b将CW/PT检测合格的车载模块移送至其出料端并由机械手吸取放入离线烘烤工位9,经过烘烤的车载模块由机械手从离线烘烤工位9吸取放在平面度及外观检测线10的第十一流水拉线10a上,机械手吸取第十一流水拉线10a上的车载模块放入CCD成像系统101检测其平面度及外观情况,平面度及外观情况合格的车载模块由机械手吸取放在第十二流水拉线10b上移送至下一工序。
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可根据以上描述的技术方案以及构思,做出其它各种相应的改变以及变形,而所有的这些改变以及变形都应该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5)
1.车载模块自动化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按生产流程依次包括拼板打码线(1)、SMT表面组装工位(2)、屏蔽盖装配打码线(3)、自动分板及长宽检测线(4)、BC/CT测试线(5)、在线老化工位(6)、BT/UT测试线(7)、铭牌粘贴及CW/PT测试线(8)、离线烘烤工位(9)和平面度及外观检测线(10),所述拼板打码线(1)包括第一流水拉线(11)和第一激光打码机(12),第一激光打码机(12)安装固定在第一流水拉线(11),SMT表面组装工位(2)位于第一流水拉线(11)下游;
屏蔽盖装配打码线(3)包括第二流水拉线(31)、第一六轴机械手(32)、屏蔽盖上下料装置(33)和第二激光打码机(34),所述第二流水拉线(31)位于所述SMT表面组装工位(2)下游,其上设置有屏蔽盖装配工位(310),第一六轴机械手(32)设置在第二流水拉线(31)一侧,屏蔽盖上下料装置(33)与第一六轴机械手(32)设置在第二流水拉线(31)同侧,第二激光打码机(34)安装设置在第二流水拉线(31)上位于屏蔽盖装配工位(310)下游;
自动分板及长宽检测线(4)包括第三流水拉线(41a)、第四流水拉线(41b)、第二六轴机械手(42)、分板机(43)、清洁工位(44)和长宽尺寸及毛刺测量工位(45),所述第三流水拉线(41a)位于上述第二流水拉线(31)下游,第四流水拉线(41b)位于第三流水拉线(41a)下游,第二六轴机械手(42)设置在第三流水拉线(41a)与第四流水拉线(41b)之间一侧,分板机(43)与第二六轴机械手(42)设置在同一侧,清洁工位(44)与第二六轴机械手(42)设置在同一侧并位于分板机(43)下游,长宽尺寸及毛刺测量工位(45)与第二六轴机械手(42)设置在同一侧并位于清洁工位(44)下游;
BC/CT测试线(5)包括第五流水拉线(51a)、第六流水拉线(51b)、第三六轴机械手(52)和BC/CT检测夹具(53),所述第五流水拉线(51a)位于第四流水拉线(41b)下游,第六流水拉线(51b)位于第五流水拉线(51a)下游,第三六轴机械手(52)设置在第五流水拉线(51a)与第六流水拉线(51b)之间,BC/CT检测夹具(53)设置在第五流水拉线(51a)与第六流水拉线(51b)之间一侧且以第三六轴机械手(52)为中心环形阵列均匀分布在第三六轴机械手(52)周围;
在线老化工位(6)设置在BC/CT测试线(5)的第六流水拉线(51b)下游;
BT/UT测试线(7)包括第七流水拉线(71a)、第八流水拉线(71b)、第四六轴机械手(72)和BT/UT检测夹具(73),所述第七流水拉线(71a)位于在线老化工位(6)下游,第八流水拉线(71b)位于第七流水拉线(71a)下游,第四六轴机械手(72)设置在第七流水拉线(71a)与第八流水拉线(71b)之间一侧,BT/UT检测夹具(73)与第四六轴机械手(72)设置在同一侧且BT/UT检测夹具(73)以第四六轴机械手(72)为中心环形阵列地均匀分布在第四六轴机械手(72)周围;
铭牌粘贴及CW/PT测试线(8)包括第九流水拉线(81a)、第十流水拉线(81b)、铭牌上料装置(82)、第五六轴机械手(83)和CW/PT检测夹具(84),所述第九流水拉线(81a)位于BT/UT测试线(7)的第八流水拉线(71b)下游,第十流水拉线(81b)位于第九流水拉线(81a)下游,第五六轴机械手(83)设置在第九流水拉线(81a)与第十流水拉线(81b)之间一侧,铭牌上料装置(82)位于第五六轴机械手(83)同一侧上游,CW/PT检测夹具(84)位于第五六轴机械手(83)同一侧下游,第九流水拉线(81a)出料端设置有铭牌扫描工位(81a-1);
离线烘烤工位(9)位于铭牌粘贴及CW/PT测试线(8)的第十流水拉线(81b)下游;
平面度及外观检测线(10)包括第十一流水拉线(10a)、第十二流水拉线(10b)和CCD成像系统(101),所述第十一流水拉线(10a)位于离线烘烤工位(9)下游,第十二流水拉线(10b)位于第十一流水拉线(10a)下游,CCD成像系统(101)设置在第十一流水拉线(10a)与第十二流水拉线(10b)之间;
所述拼板打码线(1)、SMT表面组装工位(2)、屏蔽盖装配打码线(3)、自动分板及长宽检测线(4)、BC/CT测试线(5)、在线老化工位(6)、BT/UT测试线(7)、铭牌粘贴及CW/PT测试线(8)、离线烘烤工位(9)和平面度及外观检测线(10)之间由机械手进行产品的转移移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模块自动化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分板及长宽检测线(4)还包括废料收集工位(46),该废料收集工位(46)与第二六轴机械手(42)设置在同一侧并位于分板机(43)上游。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模块自动化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BC/CT测试线(5)还包括用于装放BC/CT检测不合格的车载模块的第一不良品收集箱(54),该第一不良品收集箱(54)设置在第六流水拉线(51b)另一侧即与BC/CT检测夹具(53)相对的一侧。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模块自动化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BT/UT测试线(7)还包括用于装放BT/UT检测不合格的车载模块的第二不良品收集箱(74),该第二不良品收集箱(74)设置在第四六轴机械手(72)旁边。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模块自动化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铭牌粘贴及CW/PT测试线(8)还包括用于装放CW/PT检测不合格的车载模块的第三不良品收集箱(85),该第三不良品收集箱(85)设置在第五六轴机械手(83)旁边。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20064391.3U CN204432829U (zh) | 2015-01-29 | 2015-01-29 | 车载模块自动化生产线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20064391.3U CN204432829U (zh) | 2015-01-29 | 2015-01-29 | 车载模块自动化生产线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4432829U true CN204432829U (zh) | 2015-07-01 |
Family
ID=536007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20064391.3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432829U (zh) | 2015-01-29 | 2015-01-29 | 车载模块自动化生产线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4432829U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648519A (zh) * | 2015-01-29 | 2015-05-27 | 周俊雄 | 车载模块自动化生产线 |
CN108966507A (zh) * | 2018-09-25 | 2018-12-07 | 珠海迈科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pcba自动处理设备 |
CN109189035A (zh) * | 2018-11-13 | 2019-01-11 | 重庆佰节成测控技术有限公司 | 汽车电子智能制造u型组装线 |
-
2015
- 2015-01-29 CN CN201520064391.3U patent/CN204432829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648519A (zh) * | 2015-01-29 | 2015-05-27 | 周俊雄 | 车载模块自动化生产线 |
CN108966507A (zh) * | 2018-09-25 | 2018-12-07 | 珠海迈科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pcba自动处理设备 |
CN109189035A (zh) * | 2018-11-13 | 2019-01-11 | 重庆佰节成测控技术有限公司 | 汽车电子智能制造u型组装线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5096417U (zh) | 一种钢管冲压自动上下料装置 | |
CN102608201B (zh) | 钟型壳体探伤、清洗一体机上下料中的自动定位夹紧机构 | |
CN205550906U (zh) | 一种锂电池分拣机 | |
CN104015052B (zh) | 网络模块自动组装测试线 | |
CN204432829U (zh) | 车载模块自动化生产线 | |
CN107037301A (zh) | 一种探针接口类产品多工位自动测试线 | |
CN205023035U (zh) | 一种自动称重贴标系统 | |
CN202869989U (zh) | 太阳能电池板检测用流水线 | |
CN107464957A (zh) | 聚合物锂电池全自动生产线 | |
CN102928017A (zh) | 太阳能电池板检测用流水线 | |
CN203679645U (zh) | O型圈组装设备 | |
CN207850912U (zh) | 一种红外食品检测装置 | |
CN210570401U (zh) | 一种自动压合检测工作站 | |
CN104648519B (zh) | 车载模块自动化生产线 | |
CN206849813U (zh) | 一种光伏电池片缺陷分类装置 | |
CN116818789A (zh) | 新能源电池外壳覆膜状况的检测方法 | |
CN204315890U (zh) | 一种新式刷架生产线 | |
CN211515222U (zh) | 一种用于片状产品灵活抽检的复合工位 | |
CN211386009U (zh) | 一种屏蔽件连续冲压清洗自动检测包装设备 | |
CN203881691U (zh) | 能消除静电的二极管三极管外观检测系统 | |
CN203491017U (zh) | 金属扁平线自动加工生产线结构 | |
CN207474597U (zh) | 聚合物锂电池全自动生产线 | |
CN111921908A (zh) | 全自动钢板表面残缺检测系统 | |
CN104551647A (zh) | 一种进水接头自动组装机 | |
CN214352484U (zh) | 一种用于光伏清扫机器人机头机尾快速安装的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701 Termination date: 20160129 |
|
EXPY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