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412879U - 用于加工翼子板的模具 - Google Patents

用于加工翼子板的模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412879U
CN204412879U CN201520077279.3U CN201520077279U CN204412879U CN 204412879 U CN204412879 U CN 204412879U CN 201520077279 U CN201520077279 U CN 201520077279U CN 204412879 U CN204412879 U CN 20441287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utting edge
deburring
waste knife
convex tendon
di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077279.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世涛
王海玲
何鹏申
田冰星
黄涛
郭奔
李辉
Original Assignee
Anhui Jianghuai Automobile Group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hui Jianghuai Automobile Group Corp filed Critical Anhui Jianghuai Automobile Group Corp
Priority to CN201520077279.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41287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41287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412879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illing, Broaching, Filing, Reaming, And Oth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加工翼子板的模具,包括安装于上模座上的修边凹模、安装于下模座上的废料刀,废料刀的轮罩部位具有第一刃口和第二刃口,在轮罩部位处,废料刀和修边凹模中的一者上设置有凸筋,另一者上设置有能够与凸筋相作用的凹筋,沿上模座运动方向,修边凹模与第一刃口以及修边凹模与第二刃口之间的距离,小于凹筋与凸筋之间的距离。该模具工作时,上模座下行带动修边凹模与废料刀相作用,由于修边凹模与第一刃口以及修边凹模与第二刃口之间的距离,小于凹筋与凸筋之间的距离,因此修边凹模先与废料刀相作用,实现废料的切断,然后凸筋与凹筋相作用,使得被切断的废料发生收缩,以此减小废料的尺寸,进而改善模具的废料排出效果。

Description

用于加工翼子板的模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零部件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加工翼子板的模具。
背景技术
汽车零部件在冲压工序中通常需要进行周圈修边,该周圈修边是沿零部件的边缘将周圈废料切断,然后通过废料刀将周圈废料再次切断成多片小废料排出模具外的工艺。
而在翼子板的周圈修边工序中,轮罩部位会存在废料刀刀背相对的状况,因此该处在修边后容易出现切断的废料卡在上模修边刃口之间的问题,导致废料无法顺利排出模具外。为了缓解这一问题,可在上模的修边镶块上安装弹顶销,当修边废料卡在上模修边刃口间时,弹顶销可以向废料施加作用力,进而将废料顶出。
然而,当修边刃口的修边长度较长时,顶出废料所需的力较大,弹顶销顶出废料的效果并不理想。另外,采用上述方式排出废料时,在废料从两个上模修边刃口间顶落的过程中容易产生铁屑,铁屑可能会掉落在模腔内,导致后续冲压件生产时表面造成压痕,致使零部件的加工质量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加工翼子板的模具,该模具工作时具有更好的废料排出效果。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加工翼子板的模具,包括安装于上模座上的修边凹模、安装于下模座上的废料刀,所述废料刀的轮罩部位具有第一刃口和第二刃口,在轮罩部位处,所述废料刀和所述修边凹模中的一者上设置有凸筋,另一者上设置有能够与所述凸筋相作用的凹筋,沿上模座运动方向,所述修边凹模与所述第一刃口以及所述修边凹模与所述第二刃口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凹筋与所述凸筋之间的距离。
优选地,在上述模具中,所述废料刀上设置所述凹筋。
优选地,在上述模具中,所述凹筋设置于所述废料刀上靠近所述第一刃口或所述第二刃口的位置处。
优选地,在上述模具中,所述废料刀包括第一废料刀和第二废料刀,所述第一废料刀和所述第二废料刀沿修边线间隔排列,所述第一刃口设置于所述第一废料刀上,所述第二刃口设置于所述第二废料刀上。
优选地,在上述模具中,所述第一废料刀和所述第二废料刀上均具有所述凸筋和所述凹筋中的一者。
优选地,在上述模具中,所述凸筋和所述凹筋均自所述模具的边缘延伸至修边线处。
优选地,在上述模具中,所述修边凹模包括凹模本体以及安装于所述凹模本体上的镶块,所述镶块包括第一修边镶块、第二修边镶块、修整镶块和整形镶块,所述第一修边镶块和所述第二修边镶块分别布置于所述修整镶块和所述整形镶块的两侧。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加工翼子板的模具,包括安装于上模座上的修边凹模、安装于下模座上的废料刀,该废料刀的轮罩部位具有第一刃口和第二刃口,在轮罩部位处,废料刀和修边凹模中的一者上设置有凸筋,另一者上设置有能够与该凸筋相作用的凹筋,沿上模座运动方向,修边凹模与第一刃口以及修边凹模与第二刃口之间的距离,小于凹筋与凸筋之间的距离。该模具工作时,上模座下行带动修边凹模与废料刀相作用,由于修边凹模与第一刃口以及修边凹模与第二刃口之间的距离,小于凹筋与凸筋之间的距离,因此修边凹模先与废料刀相作用,实现废料的切断,然后凸筋与凹筋相作用,使得被切断的废料发生收缩。显然,相比于背景技术中所介绍的内容,上述模具能够减小废料的尺寸,进而使得废料不容易卡在刃口之间,进而改善模具的废料排出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模具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模具的部分结构的另一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修边凹模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一种修边工艺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1-凸模,12-顶料器,13-第一废料刀,131-第一凹筋,14-第二废料刀,141-第二凹筋,15-第一修边镶块,16-第二修边镶块,17-修整镶块,171-第一凸筋,172-第二凸筋,18-整形镶块,181-第三凸筋,182-第四凸筋。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介绍。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加工翼子板的模具,该模具包括上模座、下模座、安装于上模座上的修边凹模、安装于下模座上的废料刀、安装于下模座上的凸模11以及安装于下模座上的顶料器12,该废料刀的轮罩部位具有第一刃口和第二刃口,其可为一体式结构。修边凹模和废料刀上均具有轮罩部位,当翼子板放置于模具中后,该轮罩部位与翼子板上的轮罩部分相作用,进而对翼子板上的轮罩部分进行加工。顶料器12可以向废料施加顶出力,使得废料与废料刀相脱离。
在上述轮罩部位处,废料刀和修边凹模中的一者上设置有凸筋,另一者上设置有能够与凸筋相作用的凹筋,沿上模座运动方向,修边凹模与第一刃口以及修边凹模与第二刃口之间的距离,小于凹筋与凸筋之间的距离。具体地,可以在废料刀上设置凸筋,在修边凹模上设置凹筋,该凸筋和凹筋均可设置为一条,两者的形状、尺寸均可任意设置。
上述模具工作时,上模座下行带动修边凹模与废料刀相作用,由于修边凹模与第一刃口以及修边凹模与第二刃口之间的距离,小于凹筋与凸筋之间的距离,因此修边凹模先与废料刀相作用,实现废料的切断,然后凸筋与凹筋相作用,使得被切断的废料发生收缩。显然,相比于背景技术中所介绍的内容,上述模具能够减小废料的尺寸,进而使得废料不容易卡在刃口之间,进而改善模具的废料排出效果。
优选地,废料刀上设置凹筋,而修边凹模上则设置凸筋。如此设置后,凹筋与凸筋相作用,当上模座上行时,废料更容易受到凹筋的作用力而停留在废料刀上,而不会随上模座上行,也就不容易掉落到模腔中,进而提高翼子板的加工质量。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凹筋可设置于废料刀上靠近第一刃口或第二刃口的位置,以使得废料的收缩效果更明显。
为了降低模具的重量,上述废料刀可包括第一废料刀13和第二废料刀14,该第一废料刀13和第二废料刀14沿修边线间隔排列,第一刃口设置于第一废料刀13上,第二刃口设置于第二废料刀14上。此时,可仅在第一废料刀13上设置凸筋或凹筋,也可仅在第二废料刀14上设置凸筋或凹筋。为了强化废料的收缩效果,可在第一废料刀13和第二废料刀14上均设置凸筋和凹筋中的一者。
更优选地,前述凸筋和凹筋均自模具的边缘线延伸至修边线,以此尽量增大凸筋和凹筋的长度,使得废料的收缩效果具有更大幅度的增强。
为了提升修边凹模的加工效果,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修边凹模包括凹模本体以及安装于该凹模本体上的镶块,该镶块包括第一修边镶块15、第二修边镶块16、修整镶块17和整形镶块18,第一修边镶块15和第二修边镶块16分别布置于修整镶块17和整形镶块18的两侧。上述修整镶块17既能修边也能整形。
当修边凹模采用上述结构后,可在第一废料刀13上设置第一凹筋131,第二废料刀14上设置第二凹筋141,修整镶块17的两侧分别设置第一凸筋171和第二凸筋172,整形镶块18的两侧分别设置第三凸筋181和第四凸筋182,其中,第一凸筋171和第三凸筋181位于同一侧,两者均与第一凹筋131相作用,而第二凸筋172和第四凸筋182位于同一侧,两者均与第二凹筋132相作用。
如图4所示,采用上述各技术方案后,即可在废料上形成如图所示的收缩筋A,其中,ab线和cd线均为切断线,bc线为修边线。
以上只通过说明的方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示范性实施例,毋庸置疑,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对所描述的实施例进行修正。因此,上述附图和描述在本质上是说明性的,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保护范围的限制。

Claims (7)

1.一种用于加工翼子板的模具,包括安装于上模座上的修边凹模、安装于下模座上的废料刀,所述废料刀的轮罩部位具有第一刃口和第二刃口,其特征在于,在轮罩部位处,所述废料刀和所述修边凹模中的一者上设置有凸筋,另一者上设置有能够与所述凸筋相作用的凹筋,沿上模座运动方向,所述修边凹模与所述第一刃口以及所述修边凹模与所述第二刃口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凹筋与所述凸筋之间的距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废料刀上设置所述凹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凹筋设置于所述废料刀上靠近所述第一刃口或所述第二刃口的位置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废料刀包括第一废料刀和第二废料刀,所述第一废料刀和所述第二废料刀沿修边线间隔排列,所述第一刃口设置于所述第一废料刀上,所述第二刃口设置于所述第二废料刀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废料刀和所述第二废料刀上均具有所述凸筋和所述凹筋中的一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凸筋和所述凹筋均自所述模具的边缘延伸至修边线处。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修边凹模包括凹模本体以及安装于所述凹模本体上的镶块,所述镶块包括第一修边镶块、第二修边镶块、修整镶块和整形镶块,所述第一修边镶块和所述第二修边镶块分别布置于所述修整镶块和所述整形镶块的两侧。
CN201520077279.3U 2015-02-03 2015-02-03 用于加工翼子板的模具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41287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077279.3U CN204412879U (zh) 2015-02-03 2015-02-03 用于加工翼子板的模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077279.3U CN204412879U (zh) 2015-02-03 2015-02-03 用于加工翼子板的模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412879U true CN204412879U (zh) 2015-06-24

Family

ID=534632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077279.3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412879U (zh) 2015-02-03 2015-02-03 用于加工翼子板的模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412879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270202A (zh) * 2016-09-26 2017-01-04 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冲压件整修工艺及模具结构
CN109664442A (zh) * 2018-12-30 2019-04-23 浙江众泰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汽车复合材料翼子板成型模具
CN112792215A (zh) * 2020-12-15 2021-05-14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方便翼子板轮口废料排出的模具工艺结构及使用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270202A (zh) * 2016-09-26 2017-01-04 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冲压件整修工艺及模具结构
CN109664442A (zh) * 2018-12-30 2019-04-23 浙江众泰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汽车复合材料翼子板成型模具
CN112792215A (zh) * 2020-12-15 2021-05-14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方便翼子板轮口废料排出的模具工艺结构及使用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880372B (zh) 带侧压料功能的斜楔机构
CN204412879U (zh) 用于加工翼子板的模具
CN203221102U (zh) 一种修边废料切断模具总成
CN105013943A (zh) 一种汽车b柱内板冲压模具
CN102632143B (zh) 一种板材修边废料刀
CN108082948A (zh) 冲压线的拆垛台车
CN102172732B (zh) 级进模卷圆抽芯机构
CN204035298U (zh) 一种成型无倒扣的四周侧切模具
CN203764789U (zh) 一种汽车b柱内板冲压模具
CN206811028U (zh) 一种修边退料结构
CN206392696U (zh) 一种修边冲孔模
CN201735688U (zh) 汽车覆盖件的模具组件
CN204773159U (zh) 一种新型橡胶模
CN106890897A (zh) 落料拉延复合模具及落料拉延方法
CN204546967U (zh) 具有强制顶出辅助机构的塑胶模具
CN207823724U (zh) 一种汽车零件整形压筋模
CN215282090U (zh) 一种叶子板拉伸切边滑料机构
CN204523923U (zh) 用于加工侧围外板的翻边整形机构及翻边整形模具
CN203875217U (zh) 冲压模具
CN106001273A (zh) 一种料斗的涨口模具
CN203887051U (zh) 一种汽车翼子板冲压模具
CN206794541U (zh) 半切复合落料模具
CN103567276A (zh) 一种废料刀模具结构
CN204262186U (zh) 混合燃烧室金属冲模
CN104588478B (zh) 一种用于涨切的可拆卸下料冲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56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230601 Anhui Province, Hefei City Industrial Park, the Peach Blossom Road No. 669

Patentee after: Anhui Jianghuai Automobile Group Limited by Share Ltd

Address before: 230601 Anhui Province, Hefei City Industrial Park, the Peach Blossom Road No. 669

Patentee before: Anhui Jianghuai Automobile Co., Ltd.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624

Termination date: 2019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