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387182U - 减震装置及其减震球、采用该减震装置的uav - Google Patents

减震装置及其减震球、采用该减震装置的uav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387182U
CN204387182U CN201420751488.7U CN201420751488U CN204387182U CN 204387182 U CN204387182 U CN 204387182U CN 201420751488 U CN201420751488 U CN 201420751488U CN 204387182 U CN204387182 U CN 20438718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ock
absorbing ball
main part
lug boss
absorb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751488.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郭晓凯
赵涛
唐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Dajiang Innovation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Dajiang Innovation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Dajiang Innovation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Dajiang Innovation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20751488.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38718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38718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387182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Vibration Damp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减震装置及其减震球、采用该减震装置的UAV,该减震球包括主体部以及分别设置于所述主体部两侧上的两个阻挡部,每一个所述阻挡部与所述主体部的连接处形成卡槽,且每一个所述阻挡部包括大头端及与所述大头端相对的小头端,所述大头端相较于所述小头端靠近所述卡槽设置。当减震球受拉力后,阻挡部的小头端较大头端更容易发生形变而优先填充移动后的形变量,使得阻挡部的大头端能承受更大的拉力而不易发生形变,增大减震球从安装孔中脱落的拔出力,达到了防止脱落的目的。并且,阻挡部的小头端的尺寸小于大头端的尺寸,更容易穿过安装孔,从而较为方便地安装减震球。

Description

减震装置及其减震球、采用该减震装置的UAV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减震装置,尤其涉及一种采用减震球的减震装置、以及采用该减震装置的UAV(Unmanned Aerial Vehicle,无人机)。
背景技术
随着航拍的普遍化,越来越多的飞行器会挂载云台系统,云台系统承载一个相机,为了使相机能拍出稳定的视频,云台系统与飞机系统一般会采用一套减震装置进行中间耦合连接。减震球的柔性连接能有效的缓和飞行器飞行时产生的震动,从而使飞行者拍出完美的视频,减震装置已经成为现有的航拍系统的不可或缺的配套产品。
一个好的减震装置不仅要求要求安装方便,并且不易脱落。现在的减震装置的减震球一般安装比较困难,并且都需要增加额外的防脱落装置,增加了安装复杂性,以及结构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不易脱落且安装较为方便的减震球。
一种减震球,包括主体部以及分别设置于所述主体部两侧上的两个阻挡部,每一个所述阻挡部与所述主体部的连接处形成卡槽,且每一个所述阻挡部包括大头端及与所述大头端相对的小头端,所述大头端相较于所述小头端靠近所述卡槽设置。
一种减震装置,包括:设有多个上安装孔的上连接件;与所述上连接件相对间隔设置的下连接件,所述下连接件设有多个下安装孔;以及上述的多个减震球,所述减震球装设在所述上连接件与所述下连接件之间;其中,每个所述减震球的两个所述阻挡部分别穿过一个所述上安装孔及一个所述下安装孔,并且所述上安装孔及所述下安装孔的周缘分别卡持在所述减震球的两端的所述卡槽内,从而将所述减震球固定在所述上连接件及所述下连接件上。
一种UAV,包括:上述的减震装置,所述上连接件为飞行器支架,所述下连接件为云台支架;以及与所述云台支架连接的云台。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减震球、减震装置及其UAV,由于减震球的阻挡部与所述主体部的连接处形成卡槽,且每一个所述阻挡部包括大头端及与所述大头端相对的小头端,所述大头端相较于所述小头端靠近所述卡槽设置,当减震球受拉力后,阻挡部的小头端较大头端更容易发生形变而优先填充移动后的形变量,使得阻挡部的大头端能承受更大的拉力而不易发生形变,增大减震球从安装孔中脱落的拔出力,达到了防止脱落的目的。并且,阻挡部的小头端的尺寸小于大头端的尺寸,更容易穿过安装孔,从而较为方便地安装减震球。
进一步的,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减震球为旋转对称体。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主体部为球形。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主体部的中部为中空的球形腔体。
在一实施例中,每一个所述阻挡部朝远离所述主体部的方向凸伸形成凸起部,所述凸起部在垂直于所述减震球的轴向的尺寸小于所述大头端在垂直于所述减震球的轴向的尺寸。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减震球设有沿所述减震球的轴向、并且自所述凸起部向所述主体部贯穿的通孔。
在一实施例中,每一个所述凸起部与其对应的阻挡部连接处形成有避让槽。
在一实施例中,每一个所述凸起部包括凸起斜面,所述凸起斜面的直径自所述凸起部的顶部朝所述主体部的方向递增。
在一实施例中,每一个所述凸起部通过一延长部与所述小头端连接,使所述凸起部相对于所述小头端间隔预设距离设置。
在一实施例中,每一个所述阻挡部还包括位于所述大头端及所述小头端之间的导向部,所述导向部的尺寸自所述小头端朝向所述大头端的方向递增。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导向部的形状包括如下至少一种:圆台形,棱台形,喇叭形,半椭圆形,半椭球形;
或/及,所述大头端为圆盘形。
在一实施例中,每个所述阻挡部通过一连接部与所述主体部连接,所述阻挡部与所述连接部及所述主体部共同形成所述卡槽,并且所述卡槽环绕所述连接部一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式的减震球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减震球沿II-II的剖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方式的减震球的立体示意图。
图4为图1中的减震球装设在减震装置中的立体安装图。
图5为图4中的减震球的减震装置的爆炸图。
图6为图4中的减震球的减震装置沿两个减震球中心线处的剖视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减震装置 1
减震球 100
云台支架 200
飞行器支架 300
主体部 10
球形腔体 12
阻挡部 20
连接部 21
卡槽 22
大头端 24
小头端 26
导向部 28
凸起部 30
凸起斜面 34
避让槽 36
延长部 38
切槽 381
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中的减震球100,包括主体部10以及设置于所述主体部10上的两个阻挡部20。所述减震球100为旋转对称体。
所述主体部10为球体状。所述主体部10的中部为中空的球形腔体12。当主体部10受到挤压后,所述球形腔体12被压缩变形,沿着压力的方向,所述球形腔体12的直径变小;沿着垂直于压力的方向,所述球形腔体12的直径变大。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阻挡部20对称设置于所述主体部10的上下两侧。每一个阻挡部20与所述主体部10的连接处形成卡槽22。每一阻挡部20包括大头端24、小头端26和连接大头端24和小头端26之间的导向部28。所述大头端24相较于所述小头端26靠近所述卡槽22。所述导向部28的尺寸自所述小头端26朝向所述大头端28的方向递增。所述大头端24的形状可包括如下至少一种:圆盘形、棱柱形,椭圆柱形等,所述导向部28的形状对应包括如下至少一种:圆台形,棱台形,喇叭形,半椭圆形,半椭球形。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大头端24为圆盘形,所述导向部28对应为圆台形。
每个所述阻挡部20通过一连接部21与所述主体部10连接,所述阻挡部20与所述连接部21及所述主体部10共同形成所述卡槽22,并且所述卡槽22环绕所述连接部21一周。
所述减震球100进一步包括凸起部30。所述凸起部30自每一阻挡部20朝远离所述主体部10的方向凸伸形成。每一凸起部30包括凸起斜面34,所述凸起斜面34呈环形,所述凸起斜面34的直径自所述凸起部30的顶部朝所述主体部10的方向递增。所述凸起部30在垂直于所述减震球100的轴向的尺寸小于所述大头端24在垂直于所述减震球100的轴向的尺寸。
所述减震球100自所述凸起部30的其中一个向所述凸起部30的其中另一个贯穿。具体地,所述减震球100设有沿所述减震球100的轴向、并且自所述凸起部30向所述主体部10贯穿的通孔40。所述通孔40与所述主体部的球形腔体12相通。每一凸起部30与其对应的阻挡部20连接处形成有避让槽36。
请参阅3,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方式提供的减震球100a,包括主体部10,设置于所述主体部10上的两个阻挡部20,以及自每一阻挡部20朝远离所述主体部10的方向凸伸形成凸起部30。第二实施方式中的减震球100a与第一实施方式中的减震球100的不同之处在于:每一所述凸起部30通过一延长部38与所述小头端26连接,使所述凸起部30相对于所述小头端26间隔预设距离设置。所述延长部38靠近阻挡部20处周向形成一个切槽381。
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式和第二实施方式中的减震球100、100a可用于减震装置1中。请参阅图4至图6,示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式中的减震球100装设于减震装置1中。所述减震装置1包括设有多个上安装孔的上连接件300和与所述上连接件300相对间隔设置的下连接件200,所述下连接件200设有多个下安装孔。该上连接件300和下连接件200之间可装设若干个减震球100。
减震装置可以应用于UAV、手持云台、车载云台等设备上。在图示的实施例中,以UAV为例来说明减震装置,其中所述上连接件300为UAV的上连接件300,所述下连接件200为下连接件200。所述UAV还包括与所述下连接件200连接的云台。
每一个减震球100的其中一个所述卡槽22卡持于所述下连接件200上,其中另一个所述卡槽22卡持于所述上连接件300上。
具体地,每个所述减震球100的两个所述阻挡部20分别穿过一个所述上安装孔及一个所述下安装孔,并且所述上安装孔及所述下安装孔的周缘分别卡持在所述减震球100的两端的所述卡槽22内,从而将所述减震球100固定在所述上连接件300及所述下连接件200上。
安装减震球100时,将每一个减震球100的凸起部30正对下连接件200或上连接件300的安装孔(图未示)处,减震球100经过凸起部30的凸起斜面34的导向,使凸起部30穿过安装孔。然后,施力于凸起部30,沿着减震球100的轴向拉拽凸起部30,使阻挡部20穿过安装孔,从而将减震球100的卡槽22卡持在下连接件200或上连接件300的安装孔处。
当将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方式中的减震球100a采用上述方式安装到下连接件200和上连接件300的对应的安装孔(图未标)处时,由于延长部38较长,使连接凸起部30与所述小头端26间隔预设距离,从而使凸起部30突出于安装孔,便于拉拽凸起部30,在减震球100a安装完成后,可沿延长部38的切槽381将延长部28和凸起部30一并去除,减小减震球100a占用的空间,增加零件的运用灵活度。
当减震装置1中的下连接件200和上连接件300之间由于震动发生相互挤压的作用时,卡持在减震球100的相对两侧的卡槽22处的下连接件200和上连接件300将主体部10挤压,通过主体部10的变形达到减少下连接件200和上连接件300之间的震动的效果。
当减震装置1中的下连接件200和上连接件300之间由于震动发生相互排斥的作用时,卡持在减震球100的相对两侧的卡槽22处的下连接件200和上连接件300将通过主体部10分别拉扯对应的阻挡部20。由于大头端24的尺寸大于小头端26的尺寸,因此小头端26较大头端24更容易发生变形。当阻挡部20的形变量朝向主体部10移动时,该小头端26更容易发生变形而优先填充朝向主体部10移动的形变量,使得大头端24始终保持与下连接件200和上连接件300阻挡的状态。因此,阻挡部20的大头端24及小头端26的设计,增大了减震球100的卡槽22与下连接件200或上连接件300的安装孔之间的拔出力,即,增大下连接件200和上连接件300的脱落受力,减少下连接件200和上连接件300之间的震动的效果并达到了防止脱落的目的。
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以上的实施方式仅是用来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并非用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精神范围之内,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适当改变和变化都落在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

Claims (14)

1.一种减震球,包括主体部以及分别设置于所述主体部两侧上的两个阻挡部,其特征在于:每一个所述阻挡部与所述主体部的连接处形成卡槽,且每一个所述阻挡部包括大头端及与所述大头端相对的小头端,所述大头端相较于所述小头端靠近所述卡槽设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震球,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球为旋转对称体。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震球,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部为球形。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震球,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部的中部为中空的球形腔体。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减震球,其特征在于:每一个所述阻挡部朝远离所述主体部的方向凸伸形成凸起部,所述凸起部在垂直于所述减震球的轴向的尺寸小于所述大头端在垂直于所述减震球的轴向的尺寸。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减震球,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球设有沿所述减震球的轴向、并且自所述凸起部向所述主体部贯穿的通孔。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减震球,其特征在于:每一个所述凸起部与其对应的阻挡部连接处形成有避让槽。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减震球,其特征在于:每一个所述凸起部包括凸起斜面,所述凸起斜面的直径自所述凸起部的顶部朝所述主体部的方向递增。
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减震球,其特征在于:每一个所述凸起部通过一延长部与所述小头端连接,使所述凸起部相对于所述小头端间隔预设距离设置。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震球,其特征在于:每一个所述阻挡部还包括位于所述大头端及所述小头端之间的导向部,所述导向部的尺寸自所述小头端朝向所述大头端的方向递增。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减震球,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部的形状包括如下至少一种:圆台形,棱台形,喇叭形,半椭圆形,半椭球 形;
或/及,所述大头端为圆盘形。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震球,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阻挡部通过一连接部与所述主体部连接,所述阻挡部与所述连接部及所述主体部共同形成所述卡槽,并且所述卡槽环绕所述连接部一周。
13.一种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设有多个上安装孔的上连接件;
与所述上连接件相对间隔设置的下连接件,所述下连接件设有多个下安装孔;以及
权利要求1~12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多个减震球,所述减震球装设在所述上连接件与所述下连接件之间;
其中,每个所述减震球的两个所述阻挡部分别穿过一个所述上安装孔及一个所述下安装孔,并且所述上安装孔及所述下安装孔的周缘分别卡持在所述减震球的两端的所述卡槽内,从而将所述减震球固定在所述上连接件及所述下连接件上。
14.一种UAV,其特征在于,包括:
权利要求13所述的减震装置,所述上连接件为飞行器支架,所述下连接件为云台支架;以及
与所述云台支架连接的云台。
CN201420751488.7U 2014-12-04 2014-12-04 减震装置及其减震球、采用该减震装置的uav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38718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751488.7U CN204387182U (zh) 2014-12-04 2014-12-04 减震装置及其减震球、采用该减震装置的uav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751488.7U CN204387182U (zh) 2014-12-04 2014-12-04 减震装置及其减震球、采用该减震装置的uav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387182U true CN204387182U (zh) 2015-06-10

Family

ID=533599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751488.7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387182U (zh) 2014-12-04 2014-12-04 减震装置及其减震球、采用该减震装置的uav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387182U (zh)

Cited B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626734A (zh) * 2016-03-02 2016-06-01 深圳市高巨创新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无人飞行器的减震装置
CN106352012A (zh) * 2016-11-29 2017-01-25 浙江华飞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减震装置及无人飞行器
CN106412405A (zh) * 2016-11-22 2017-02-15 深圳电航空技术有限公司 影像模组及无人机
CN106438802A (zh) * 2016-11-16 2017-02-22 深圳电航空技术有限公司 减震球组件、减震装置及无人机
WO2018053925A1 (zh) * 2016-09-23 2018-03-29 深圳市大疆灵眸科技有限公司 云台减震装置及拍摄装置
CN108082513A (zh) * 2016-11-23 2018-05-29 丘之鹏 用于无人机倾斜摄影系统的相机挂载装置
WO2018095335A1 (zh) * 2016-11-23 2018-05-31 丘之鹏 用于无人机倾斜摄影系统的相机挂载装置
US20180346147A1 (en) * 2016-01-26 2018-12-06 SZ DJI Technology Co., Ltd. Unmanned vehicle
CN109219558A (zh) * 2016-07-29 2019-01-15 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减震结构及使用该减震结构的云台组件、无人机
WO2020037791A1 (zh) * 2018-08-21 2020-02-27 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云台减震结构、云台系统及无人飞行器
CN110876271A (zh) * 2018-12-13 2020-03-10 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减震结构、安装方法和电子设备
US11999505B2 (en) 2021-02-09 2024-06-04 SZ DJI Technology Co., Ltd. Unmanned vehicle

Cited By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919646B2 (en) 2016-01-26 2021-02-16 SZ DJI Technology Co., Ltd. Unmanned vehicle
EP3409592A4 (en) * 2016-01-26 2019-01-09 SZ DJI Technology Co., Ltd. SHOCK ABSORBENT STRUCTURE, SWIVEL TILTING ASSEMBLY AND UNMANUFACTURED AIRCRAFT
US20180346147A1 (en) * 2016-01-26 2018-12-06 SZ DJI Technology Co., Ltd. Unmanned vehicle
CN105626734B (zh) * 2016-03-02 2018-11-13 深圳市高巨创新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无人飞行器的减震装置
CN105626734A (zh) * 2016-03-02 2016-06-01 深圳市高巨创新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无人飞行器的减震装置
CN109219558B (zh) * 2016-07-29 2021-11-23 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减震结构及使用该减震结构的云台组件、无人机
CN109219558A (zh) * 2016-07-29 2019-01-15 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减震结构及使用该减震结构的云台组件、无人机
WO2018053925A1 (zh) * 2016-09-23 2018-03-29 深圳市大疆灵眸科技有限公司 云台减震装置及拍摄装置
CN106438802A (zh) * 2016-11-16 2017-02-22 深圳电航空技术有限公司 减震球组件、减震装置及无人机
CN106412405A (zh) * 2016-11-22 2017-02-15 深圳电航空技术有限公司 影像模组及无人机
WO2018095335A1 (zh) * 2016-11-23 2018-05-31 丘之鹏 用于无人机倾斜摄影系统的相机挂载装置
CN108082513A (zh) * 2016-11-23 2018-05-29 丘之鹏 用于无人机倾斜摄影系统的相机挂载装置
CN106352012A (zh) * 2016-11-29 2017-01-25 浙江华飞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减震装置及无人飞行器
WO2020037791A1 (zh) * 2018-08-21 2020-02-27 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云台减震结构、云台系统及无人飞行器
CN110896631A (zh) * 2018-08-21 2020-03-20 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云台减震结构、云台系统及无人飞行器
CN110876271A (zh) * 2018-12-13 2020-03-10 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减震结构、安装方法和电子设备
WO2020118628A1 (zh) * 2018-12-13 2020-06-18 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减震结构、安装方法和电子设备
US11999505B2 (en) 2021-02-09 2024-06-04 SZ DJI Technology Co., Ltd. Unmanned vehicl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387182U (zh) 减震装置及其减震球、采用该减震装置的uav
CN203345196U (zh) 一种飞机机身结构
CN203783688U (zh) 一种连接接头
CN204141121U (zh) 一种防脱快装接口结构
CN204248806U (zh) 多耳片交点孔压拔衬套工装
CN203584997U (zh) 新型连接结构
CN202953167U (zh) 一种具有机翼插接固定装置的无人机
CN202828091U (zh) 无人机及其旋翼保护装置
CN203114814U (zh) 可调多级连接杆结构
CN204230529U (zh) Rf实插浮动补偿机构
CN203962587U (zh) 隔离装置及空调器
CN203148647U (zh) 天平套筒
CN207258010U (zh) 一种无人机航拍连接架
CN205978923U (zh) 一种气动快插接头
CN205109037U (zh) 一种快速拆卸脚架
CN205266221U (zh) 一种用于小麦播种机的传动轴
CN205498844U (zh) 管路固定装置
CN203793614U (zh) 一种无人机机翼连接结构
CN202534776U (zh) 一种带卡环的天线固定装置
CN205524924U (zh) 机身与底座的加强筋及无人直升机
CN104696644A (zh) 橡胶软管接头
CN104409942B (zh) 一种波纹管压缩工装
CN203686459U (zh) 一种平衡盲板力的装置
CN203526351U (zh) 一种膨胀节加工用插销式中间模
CN207145403U (zh) 仿真植物专用连接铆钉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610

Termination date: 20211204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