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524924U - 机身与底座的加强筋及无人直升机 - Google Patents

机身与底座的加强筋及无人直升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524924U
CN205524924U CN201620282651.9U CN201620282651U CN205524924U CN 205524924 U CN205524924 U CN 205524924U CN 201620282651 U CN201620282651 U CN 201620282651U CN 205524924 U CN205524924 U CN 20552492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uselage
base
reinforcement
connecting hole
spac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282651.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江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uhai Ziyan unmanned aircraf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uhai Ziyan New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uhai Ziyan New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uhai Ziyan New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282651.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52492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52492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52492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Reinforcement Elements For Buildin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机身与底座的加强筋及无人直升机,其中机身与底座的加强筋用于连接机身与底座,其设有主体;所述主体上下两端分别设有连接孔,分别为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所述主体一侧端面的两个连接孔之间设有限位体;所述限位体包括设于第一连接孔旁的第一限位凸缘、设于第二连接孔旁的第二限位凸缘及连接第一限位凸缘和第二限位凸缘之间的筋条。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拆装方便,受力均匀,使得无人机结构性能更加稳定的优点。

Description

机身与底座的加强筋及无人直升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身与底座的加强筋及无人直升机。
背景技术
传统的无人直升机采用多块纤维板拼接而成,但是存在结构性能不够稳定而带来的一系列影响;本设计是用于机身一体成型与底座连接的加强筋,及将加强筋用于无人直升机上。传统的连接方式是直接将两个需要连接的部件固定在一起,但是受力还是不均匀,导致螺丝松动,固定不牢,拆装麻烦,使用不方便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机身与底座的加强筋及无人直升机,其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拆装方便,受力均匀,使得无人直升机结构性能更加稳定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机身与底座的加强筋,其用于连接机身与底座,其设有主体;所述主体上下两端分别设有连接孔,分别为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所述主体一侧端面的两个连接孔之间设有限位体;所述限位体包括设于第一连接孔旁的第一限位凸缘、设于第二连接孔旁的第二限位凸缘及连接第一限位凸缘和第二限位凸缘之间的筋条。
所述第一限位凸缘上端面为第一限位接触平面,所述第二限位凸缘下端面为第二限位接触平面;所述第一限位凸缘的第一限位接触平面与所述第二限位凸缘的第二限位接触平面相互平行。
所述主体呈方形,所述主体另外两侧端面分别为配合限位的第一限位斜面和第二限位斜面,所述第一限位斜面与所述第二限位斜面相互平行。
所述主体与限位体一体成型,且所述加强筋为由金属材料制成的加强筋。
所述第一连接孔为自所述主体一侧端往另一端贯通的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二连接孔位自所述主体一侧端往另一端面贯通的第二连接孔。
无人直升机,其至少设有机身与底座的加强筋,所述无人直升机还包括有机身和底座,第一连接孔固定安装在机身上,第二连接孔固定安装在底座上,主体另外两个侧端面卡设在机身及底座上,第一限位凸缘设于机身下端,所述第二限位凸缘设于底座上端。
所述机身设有配合加强筋安装的第一凹陷位,所述第一凹陷位设有配合加强筋上端固定的第一螺丝孔,所述底座设有配合加强筋安装的第二凹陷位,所述第二凹陷位设有配合加强筋下端固定的第二螺丝孔。
所述第一凹陷位内部两侧分别设有配合加强筋限位的第一限位导向面,所述第二凹陷位内部两侧分别设有配合加强筋限位的第二限位导向面。
即将加强筋一端插入机身上,另一端插入底座上,在不上螺丝的情况下基本能够维持原型,当将螺丝插入第一连接孔、第二连接孔分别与机身和底座固定连接,即可实现将机身和底座的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拆装方便,受力均匀,使得无人直升机结构性能更加稳定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机身、底座及加强筋分解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机身1与底座2的加强筋,其用于连接机身1与底座2,其设有主体31;所述主体31上下两端分别设有连接孔,分别为第一连接孔32和第二连接孔33;所述主体31一侧端面的两个连接孔之间设有限位体34;所述限位体34包括设于第一连接孔32旁的第一限位凸缘341、设于第二连接孔33旁的第二限位凸缘342及连接第一限位凸缘341和第二限位凸缘342之间的筋条343。
所述第一限位凸缘341上端面为第一限位接触平面,所述第二限位凸缘342下端面为第二限位接触平面;所述第一限位凸缘341的第一限位接触平面与所述第二限位凸缘342的第二限位接触平面相互平行。
所述主体31呈方形,所述主体31另外两侧端面分别为配合限位的第一限位斜面和第二限位斜面,所述第一限位斜面与所述第二限位斜面相互平行。
所述主体31与限位体34一体成型,且所述加强筋为由金属材料制成的加强筋。
所述第一连接孔32为自所述主体31一侧端往另一端贯通的第一连接孔32,所述第二连接孔33位自所述主体31一侧端往另一端面贯通的第二连接孔33。
无人直升机,其至少设有机身1与底座2的加强筋3,所述无人直升机还包括有机身1和底座2,第一连接孔32固定安装在机身1上,第二连接孔33固定安装在底座2上,主体31另外两个侧端面卡设在机身1及底座2上,第一限位凸缘341设于机身1下端,所述第二限位凸缘342设于底座2上端。
所述机身1设有配合加强筋安装的第一凹陷位,所述第一凹陷位设有配合加强筋上端固定的第一螺丝孔,所述底座2设有配合加强筋安装的第二凹陷位21,所述第二凹陷位21设有配合加强筋3下端固定的第二螺丝孔22。
所述第一凹陷位内部两侧分别设有配合加强筋限位的第一限位导向面,所述第二凹陷位内部两侧分别设有配合加强筋限位的第二限位导向面。
即将加强筋一端插入机身上,另一端插入底座上,在不上螺丝的情况下基本能够维持原型,当将螺丝插入第一连接孔、第二连接孔分别与机身和底座固定连接,即可实现将机身和底座的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拆装方便,受力均匀,使得无人直升机结构性能更加稳定的优点。

Claims (8)

1.机身(1)与底座(2)的加强筋,其用于连接机身(1)与底座(2),其特征在于,其设有主体(31);所述主体(31)上下两端分别设有连接孔,分别为第一连接孔(32)和第二连接孔(33);所述主体(31)一侧端面的两个连接孔之间设有限位体(34);所述限位体(34)包括设于第一连接孔(32)旁的第一限位凸缘(341)、设于第二连接孔(33)旁的第二限位凸缘(342)及连接第一限位凸缘(341)和第二限位凸缘(342)之间的筋条(34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身与底座的加强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凸缘(341)上端面为第一限位接触平面,所述第二限位凸缘(342)下端面为第二限位接触平面;所述第一限位凸缘(341)的第一限位接触平面与所述第二限位凸缘(342)的第二限位接触平面相互平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身与底座的加强筋,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31)呈方形,所述主体(31)另外两侧端面分别为配合限位的第一限位斜面和第二限位斜面,所述第一限位斜面与所述第二限位斜面相互平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身与底座的加强筋,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31)与限位体(34)一体成型,且所述加强筋为由金属材料制成的加强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身与底座的加强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孔(32)为自所述主体(31)一侧端往另一端贯通的第一连接孔(32),所述第二连接孔(33)位自所述主体(31)一侧端往另一端面贯通的第二连接孔(33)。
6.无人直升机,其特征在于:其至少设有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机身与底座的加强筋,所述无人直升机还包括有机身(1)和底座(2),第一连接孔(32)固定安装在机身(1)上,第二连接孔(33)固定安装在底座(2)上,主体(31)另外两个侧端面卡设在机身(1)及底座(2)上,第一限位凸缘(341)设于机身(1)下端,所述第二限位凸缘(342)设于底座(2)上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无人直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身(1)设有配合加强筋安装的第一凹陷位,所述第一凹陷位设有配合加强筋上端固定的第一螺丝孔,所述底座(2)设有配合加强筋安装的第二凹陷位(21),所述第二凹陷位(21)设有配合加强筋(3)下端固定的第二螺丝孔(22)。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无人直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陷位内部两侧分别设有配合加强筋限位的第一限位导向面,所述第二凹陷位内部两侧分别设有配合加强筋限位的第二限位导向面。
CN201620282651.9U 2016-04-07 2016-04-07 机身与底座的加强筋及无人直升机 Active CN20552492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282651.9U CN205524924U (zh) 2016-04-07 2016-04-07 机身与底座的加强筋及无人直升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282651.9U CN205524924U (zh) 2016-04-07 2016-04-07 机身与底座的加强筋及无人直升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524924U true CN205524924U (zh) 2016-08-31

Family

ID=571419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282651.9U Active CN205524924U (zh) 2016-04-07 2016-04-07 机身与底座的加强筋及无人直升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52492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491860U (zh) 一种汽车尾翼装置
CN203902273U (zh) 一种轻量化燃油箱支架
CN205524924U (zh) 机身与底座的加强筋及无人直升机
CN205499341U (zh) 无人机用起落架
CN207045780U (zh) 一种过渡对接接头
CN102649453A (zh) 车头罩安装支架
CN105691599A (zh) 一种飞行器的起落架拆装结构
CN203819496U (zh) 一种基于连接解锁装置安装的可分离式吊耳
CN205602085U (zh) 机身及无人直升机
CN205524998U (zh) 挂物扣、悬挂系统及无人直升机
CN205524949U (zh) 机架及无人直升机
CN105667769A (zh) 无人机用起落架
CN206218222U (zh) 一种四翼、八翼可自由切换的无人机
CN204956306U (zh) 一种前行李箱及使用其的汽车
CN204442866U (zh) 汽车电子产品的面板及安装在该面板上的按键
CN205168870U (zh) 飞机翼身连接结构
CN204022356U (zh) 紧凑型随车起重机底座结构
CN203793652U (zh) 农用无人飞行器电子调速器定位框
CN204730437U (zh) 一种折叠式空调架
CN204447446U (zh) 滤板手柄
CN203995638U (zh) 一种发动机悬置系统
CN203754363U (zh) 一种适用于工业车辆的通风结构
CN202937557U (zh) 一种卡扣座及安装结构
CN203793614U (zh) 一种无人机机翼连接结构
CN105818986A (zh) 挂件架、悬挂系统及无人直升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70508

Address after: 519000 Xiangzhou, Guangdong Province, lemon Creek Taihe business center 16E

Patentee after: Zhuhai Ziyan unmanned aircraft Co. Ltd.

Address before: 519000, block B, Guoxin Plaza, No. 338, Xi Xi Road, Zhuhai, Guangdong, China 13F

Patentee before: ZHUHAI ZIYAN NEW TECHNOLOGY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