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327259U - 一种高强度管带式散热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强度管带式散热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327259U
CN204327259U CN201420799388.1U CN201420799388U CN204327259U CN 204327259 U CN204327259 U CN 204327259U CN 201420799388 U CN201420799388 U CN 201420799388U CN 204327259 U CN204327259 U CN 20432725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at tube
cooling flat
fuse
double
ribbon ty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799388.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熊永家
金岳
王岩喜
徐欢
许磊
杨侠
余园满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Yinlun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Yinlun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Yinlun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Yinlun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20799388.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32725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32725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32725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散热器技术领域,特指一种高强度管带式散热器,包括芯子和连接在芯子两端的进液室体和出液室体,芯子包括上主板、下主板、冷却扁管和散热带,芯子还包括设置在芯子宽度方向两侧的加宽加厚的加强型冷却扁管,芯子由加强型冷却扁管替代传统芯子两侧处侧板,加强型冷却扁管与冷却扁管穿过上主板、下主板与进液室体和出液室体连通;本实用新型采用加强型冷却扁管及普通冷却扁管,不采用单一形式或规格,加强型冷却扁管对两侧容易出现热疲劳失效的薄弱位置进行了加强,能显著提高耐热冲击能力,延长使用寿命,并且该加强冷却扁管还起到芯子侧板的作用,省去了芯子两边的侧板,可以消除由侧板和管子热变形不一致导致的热冲击疲劳失效。

Description

一种高强度管带式散热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散热器技术领域,特指一种高强度管带式散热器。
背景技术
散热器是汽车发动机冷却系统中起核心作用的部件,发动机水套中的高温冷却液流经散热器,热量通过散热器的冷却扁管传导至外侧的散热带或散热片,在风扇的转动下对流换热至大气,使发动机能够在正常温度范围内工作,不至于过热。传统散热器大多以管带式散热器为主,传统管带散热器都带有侧板,由于侧板不和散热器热侧介质接触,其冷热变形和冷却管不一致,会产生较大的热应力。在经受反复冷热冲击时,容易导致靠近侧板处的冷却管受到热疲劳冲击发生失效泄漏。随着国际及国内更严苛的汽车排放标准的实施以及客户对散热器长寿命、低成本的要求进一步提高,传统的散热器已不能满足客户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高强度管带式散热器,由加强型冷却扁管替代侧板,以解决传统散热器侧板同靠近侧板的冷却扁管冷热变形不一致导致的热疲劳失效泄漏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高强度管带式散热器,包括芯子和连接在芯子两端的进液室体和出液室体,所述芯子包括上主板、下主板、冷却扁管和散热带,所述芯子还包括设置在芯子宽度方向两侧的加宽加厚的加强型冷却扁管,所述芯子由加强型冷却扁管替代传统芯子两侧处侧板,所述加强型冷却扁管与冷却扁管穿过上主板、下主板与进液室体和出液室体连通。
上述散热器芯子为无侧板芯子。
上述加强型冷却扁管和冷却扁管的截面呈扁圆形。
上述加强型冷却扁管内设有加强筋形成多口管。
上述加强型冷却扁管内设有紊流片,紊流片与加强型冷却扁管钎焊成一体。
上述加强型冷却扁管为均匀壁厚的单口管,其厚度是冷却扁管壁厚的1.25—3倍。
上述加强型冷却扁管的两端容易热疲劳失效的位置加宽加厚形成加强部,该加强部的壁厚冷却扁管壁厚的1.25—3倍。
上述加强型冷却扁管为非均匀壁厚单口管,其圆角处局部加厚,该处厚度是直边段厚度的1.25—3倍。
上述加强型冷却扁管在芯子宽度方向的两侧均设置一排以上。
上述散热器是水散热器或中冷器或管带油冷器或冷凝器。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突出且有益的技术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采用加强型冷却扁管及普通冷却扁管,不采用单一形式或规格,加强型冷却扁管对两侧容易出现热疲劳失效的薄弱位置进行了加强,能显著提高耐热冲击能力,延长使用寿命,并且该加强冷却扁管还起到芯子侧板的作用,省去了芯子两边的侧板,可以消除由侧板和管子热变形不一致导致的热冲击疲劳失效。
2、本实用新型的冷却扁管采用局部加强设计,即在两侧的冷却扁管替换成加强型冷却扁管,不需要采用所有冷却扁管加厚的高成本设计,提高散热器可靠性,降低了产品制造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传统型散热器芯子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无侧板芯子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芯子结构俯视图;
图5为图3中的I局部放大图;
图6为图4中的II局部放大图;
图7为内部设有加强筋的冷却扁管7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内部设有紊流片的冷却扁管7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进液室体;2、出液室体;3、芯子;4、进液口;5、出液口;61、上主板;62、下主板;7、加强型冷却扁管;8、散热带;9、冷却扁管;10、紊流片;11、侧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的说明:
如图2-8所示:该高强度管带式散热器包括芯子3和连接在芯子3两端的进液室体1和出液室体2,进液体室1上设有进液口4,出液室体2上设有出液口5,芯子3包括上主板61、下主板62、冷却扁管9和散热带8,芯子3还包括布置于芯子3宽度方向两侧的加厚的加强型冷却扁管7,加强型冷却扁管7与冷却扁管9穿过上主板61、下主板62与进液室体1和出液室体2连通。加强型冷却扁管7替代传统型散热器侧板11位置及功能。所述芯子3为无侧板芯子,原侧板位置由加强型冷却扁管7替代。
加强型冷却扁管7和冷却扁管9的截面呈扁圆形,加强型冷却扁管7可以是均匀壁厚的单口管,其厚度是冷却扁管9壁厚的1.25—3倍,如2倍,2倍均可;也可以是非均匀壁厚的单口管,其圆角处局部加厚,厚度是直边段厚度的1.25—3倍,如2倍,2倍均可;还可以是在两端容易热疲劳失效的位置加厚形成加强部,该加强部的壁厚是冷却扁管(9)壁厚的1.25—3倍,如2倍,2倍均可。
除了上述结构,加强型冷却扁管7内可以设有加强筋,该加强筋与加强型冷却扁管7一体成型,加强筋的数量及厚度可随可靠性要求及加强型冷却扁管7的宽度相应调整;加强型冷却扁管7内也可以设有紊流片10,紊流片10与冷却扁管7钎焊成一体。
设于芯子3宽度方向两侧的加强型冷却扁管7可以是一排,也可以是多排的,随着散热器可靠性要求的提高而相应增加。
所述加强型冷却扁管7,可以应用于水散热器(水箱),也可应用于中冷器,管带油冷器,冷凝器等冷却器上。
上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高强度管带式散热器,包括芯子(3)和连接在芯子(3)两端的进液室体(1)和出液室体(2),所述芯子(3)包括上主板(61)、下主板(62)、冷却扁管(9)和散热带(8),其特征在于:所述芯子(3)还包括设置在芯子(3)宽度方向两侧的加宽加厚的加强型冷却扁管(7),所述加强型冷却扁管(7)与冷却扁管(9)穿过上主板(61)、下主板(62)与进液室体(1)和出液室体(2)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强度管带式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芯子(3)为无侧板芯子,原侧板位置由加强型冷却扁管(7)替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强度管带式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型冷却扁管(7)和冷却扁管(9)的截面呈扁圆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强度管带式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型冷却扁管(7)内设有加强筋形成多口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强度管带式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型冷却扁管(7)内设有紊流片,紊流片与加强型冷却扁管(7)钎焊成一体。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强度管带式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型冷却扁管(7)为均匀壁厚的单口管,其厚度是冷却扁管(9)壁厚的1.25—3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强度管带式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型冷却扁管(7)的两端容易热疲劳失效的位置加宽加厚形成加强部,该加强部的壁厚是冷却扁管(9)壁厚的1.25—3倍。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强度管带式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型冷却扁管(7)为非均匀壁厚单口管,其圆角处局部加厚,该处厚度是直边段厚度的1.25—3倍。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一种高强度管带式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型冷却扁管(7)在芯子(3)宽度方向的两侧均设置一排以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强度管带式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器是水散热器或中冷器或管带油冷器或冷凝器。
CN201420799388.1U 2014-12-16 2014-12-16 一种高强度管带式散热器 Active CN20432725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799388.1U CN204327259U (zh) 2014-12-16 2014-12-16 一种高强度管带式散热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799388.1U CN204327259U (zh) 2014-12-16 2014-12-16 一种高强度管带式散热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327259U true CN204327259U (zh) 2015-05-13

Family

ID=531636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799388.1U Active CN204327259U (zh) 2014-12-16 2014-12-16 一种高强度管带式散热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327259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514613A (zh) * 2014-12-16 2015-04-15 浙江银轮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高强度管带式散热器
CN112459895A (zh) * 2020-11-20 2021-03-09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一研究所 一种中冷器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514613A (zh) * 2014-12-16 2015-04-15 浙江银轮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高强度管带式散热器
CN112459895A (zh) * 2020-11-20 2021-03-09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一研究所 一种中冷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583708A (zh) 热交换器
CN204327259U (zh) 一种高强度管带式散热器
CN202485489U (zh) 一种冷却水、油、气三种流体的散热器
CN204851414U (zh) 一种高强度管带式散热器
CN203604345U (zh) 一种冷却器
CN104514613A (zh) 一种高强度管带式散热器
CN104864600B (zh) 一种全不锈钢热交换器
KR101781930B1 (ko) 인터쿨러
CN201340207Y (zh) 重型汽车用散热器
CN207866026U (zh) 一种散热器散热管
CN206399263U (zh) 一种加强型空气散热器
CN205779211U (zh) 一种汽车散热器
CN104989512A (zh) 一种高强度管带式散热器
CN209103914U (zh) 一种网状片式散热器
CN202745993U (zh) 汽车散热器
CN207686829U (zh) 一种防钎焊拉裂的汽车散热器
CN206131841U (zh) 多功能汽车散热器
CN203130236U (zh) 一种发动机组合散热器
CN202117750U (zh) 用于工程机械车辆的发动机散热器
CN205641547U (zh) 一种改进的冷凝式燃气暖浴两用换热器
CN102012180B (zh) 矩形全焊接管壳式热网加热器
CN205779214U (zh) 带机冷汽车散热器
CN204077300U (zh) 换热装置
CN205654422U (zh) 汽车上的散热器
CN208091290U (zh) 一种散热器散热管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