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250170U - 一种半承载式客车中段车身与底盘的连接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半承载式客车中段车身与底盘的连接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250170U
CN204250170U CN201420713859.2U CN201420713859U CN204250170U CN 204250170 U CN204250170 U CN 204250170U CN 201420713859 U CN201420713859 U CN 201420713859U CN 204250170 U CN204250170 U CN 20425017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ssis frame
side wall
body platform
wall pillar
platform skelet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713859.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陆剑
张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hui Ankai Automobi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nhui Ankai Automobi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hui Ankai Automobi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Anhui Ankai Automobi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20713859.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25017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25017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250170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半承载式客车中段车身与底盘的连接结构。第一、第二侧围立柱的底部分别向底盘车架的左、右侧面水平延伸有第一、第二横梁,第一、第二横梁的一端与第一、第二侧围立柱相连,另一端分别通过第一、第二连接件与底盘车架的左右两侧相连,车身地板骨架、第一侧围立柱、第一横梁、第一连接件、底盘车架、第二连接件、第二横梁及第二侧围立柱之间形成一个密闭的环形结构。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第二横梁、第一、第二连接件将车身地板骨架、第一、第二侧围立柱及底盘车架合理地连接成一个环形结构,从而使半承载客车的受力效果接近或达到全承载客车的受力效果,保证了整车连接强度的可靠性,提高了整车的安全性。

Description

一种半承载式客车中段车身与底盘的连接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客车,具体涉及一种半承载式客车中段车身与底盘的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常用的半承载式客车主要是通过在底盘车架上焊接牛腿、纵横梁等来与车身地板骨架焊接相连,从而将底盘与车身连接为一体。这种连接方式焊接点不够充分牢固,而且受力不均匀,容易产生应力集中现象,从而导致车架以及车身断裂、开裂,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半承载式客车中段车身与底盘的连接结构,该连接结构使客车中段车身与底盘的连接可靠性达到全承载客车的目的,整车的安全可靠性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包括车身地板骨架及分别设置在车身地板骨架两端的第一、第二侧围立柱,所述的车身地板骨架下方居中设有底盘车架,所述的第一、第二侧围立柱的底部分别向底盘车架的左、右侧面水平延伸有第一、第二横梁,所述的第一、第二横梁的一端与第一、第二侧围立柱相连,所述的第一、第二横梁的另一端分别通过第一、第二连接件与底盘车架的左右两侧相连,所述的车身地板骨架、第一侧围立柱、第一横梁、第一连接件、底盘车架、第二连接件、第二横梁及第二侧围立柱之间形成一个密闭的环形结构。
所述的车身地板骨架靠近第一侧围立柱的一端设有连接车身地板骨架与第一侧围立柱的第一连接梁;所述的车身地板骨架靠近第二侧围立柱的一端设有连接车身地板骨架与第二侧围立柱的第二连接梁。
所述的车身地板骨架与底盘车架的左侧端面之间设有连接车身地板骨架与底盘车架的第三连接梁,所述的车身地板骨架与底盘车架的右侧端面之间设有连接车身地板骨架与底盘车架的第四连接梁。
所述的第一连接梁与底盘车架左侧端面之间设有连接两者的第五连接梁,所述的第二连接梁与底盘车架右侧端面之间设有连接两者的第六连接梁,所述的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第六连接梁以及第一、第二横梁位于同一铅垂面内。
所述的第一连接件包括矩形管及焊接在矩形管一侧端部的封板,所述矩形管的一端插入第一横梁内且与第一横梁焊接,所述的封板与底盘车架的左侧端面焊接。
所述的第一横梁、第一连接件及底盘车架左侧的底端部位之间设有连接三者的第一托板,所述的第二横梁、第二连接件及底盘车架右侧的底端部位之间设有连接三者的第二托板。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第二横梁以及第一、第二连接件将车身地板骨架、第一、第二侧围立柱及底盘车架合理地连接成一个环形结构,从而巧妙的使半承载客车的受力效果接近或达到全承载客车的受力效果,同时本实用新型的应力分布的更加科学合理,保证了整车连接强度的可靠性,提高了整车的安全性,具有操作方便、执行效率高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是图1的A部放大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图3所示的一种半承载式客车中段车身与底盘的连接结构,包括车身地板骨架1及分别设置在车身地板骨架1两端的第一、第二侧围立柱3、4,车身地板骨架1下方居中设有底盘车架2,第一、第二侧围立柱3、4的底部分别向底盘车架2的左、右侧面水平延伸有第一、第二横梁5、6,第一、第二横梁5、6的一端与第一、第二侧围立柱3、4相连,第一、第二横梁5、6的另一端分别通过第一、第二连接件7、8与底盘车架2的左右两侧相连,车身地板骨架1、第一侧围立柱3、第一横梁5、第一连接件7、底盘车架2、第二连接件8、第二横梁6及第二侧围立柱4之间形成一个密闭的环形结构。换句话说,也就是通过第一、第二横梁及第一、第二连接件有效地将车身截面及底盘断面连接成一个密闭的环形结构,实现了底盘车架上的力传导到了车身上面,从而达到应力分散的效果,有效的避免了底盘车架因受力集中而断裂的现象。这里需要注意的是第一、第二车身侧围立柱必须与底盘车架相对应的断面对齐,以达到形成密闭环形的目的。
进一步的,车身地板骨架1靠近第一侧围立柱3的一端设有连接车身地板骨架1与第一侧围立柱3的第一连接梁91;车身地板骨架1靠近第二侧围立柱4的一端设有连接车身地板骨架1与第二侧围立柱4的第二连接梁92。
进一步的,车身地板骨架1与底盘车架2的左侧端面之间设有连接车身地板骨架1与底盘车架2的第三连接梁93,车身地板骨架1与底盘车架2的右侧端面之间设有连接车身地板骨架1与底盘车架2的第四连接梁94。
进一步的,第一连接梁91与底盘车架2左侧端面之间设有连接两者的第五连接梁95,第二连接梁92与底盘车架2右侧端面之间设有连接两者的第六连接梁96,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第六连接梁91、92、93、94、95、96以及第一、第二横梁5、6位于同一铅垂面内。
进一步的,第一连接件7包括矩形管71及焊接在矩形管71一侧端部的封板72,矩形管71的一端插入第一横梁5内且与第一横梁5焊接,封板72与底盘车架2的左侧端面焊接,封板72可以防止第一连接件整体进入第一横梁内部,同时也可以增大与底盘车架的焊接面,增加了连接强度。第二连接件8的结构与第一连接7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进一步的,第一横梁5、第一连接件7及底盘车架2左侧的底端部位之间设有连接三者的第一托板10,第二横梁6、第二连接件8及底盘车架2右侧的底端部位之间设有连接三者的第二托板11。底盘车架2右侧的部分与左侧的部分结构相同,且属于对称设置,故图3只给出了左边的结构,右边的与之对称。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1)通过第一、第二横梁以及第一、第二连接件将车身中段与底盘中段连接成密闭的环形结构,使底盘上的力传导到了车身上面,从而达到了应力分散的效果,避免了底盘车架因受力集中而断裂;2)本实用新型简化了整车的结构,车架中段没有任何外伸梁,看起来更加清楚,零部件的通用性强;3)实现了整车的轻量化,降低了成本;4)操作起来更加简单、方便,提高了生产效率。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6)

1.一种半承载式客车中段车身与底盘的连接结构,包括车身地板骨架(1)及分别设置在车身地板骨架(1)两端的第一、第二侧围立柱(3、4),所述的车身地板骨架(1)下方居中设有底盘车架(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第二侧围立柱(3、4)的底部分别向底盘车架(2)的左、右侧面水平延伸有第一、第二横梁(5、6),所述的第一、第二横梁(5、6)的一端与第一、第二侧围立柱(3、4)相连,所述的第一、第二横梁(5、6)的另一端分别通过第一、第二连接件(7、8)与底盘车架(2)的左右两侧相连,所述的车身地板骨架(1)、第一侧围立柱(3)、第一横梁(5)、第一连接件(7)、底盘车架(2)、第二连接件(8)、第二横梁(6)及第二侧围立柱(4)之间形成一个密闭的环形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车身地板骨架(1)靠近第一侧围立柱(3)的一端设有连接车身地板骨架(1)与第一侧围立柱(3)的第一连接梁(91);所述的车身地板骨架(1)靠近第二侧围立柱(4)的一端设有连接车身地板骨架(1)与第二侧围立柱(4)的第二连接梁(9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车身地板骨架(1)与底盘车架(2)的左侧端面之间设有连接车身地板骨架(1)与底盘车架(2)的第三连接梁(93),所述的车身地板骨架(1)与底盘车架(2)的右侧端面之间设有连接车身地板骨架(1)与底盘车架(2)的第四连接梁(9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连接梁(91)与底盘车架(2)左侧端面之间设有连接两者的第五连接梁(95),所述的第二连接梁(92)与底盘车架(2)右侧端面之间设有连接两者的第六连接梁(96),所述的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第六连接梁(91、92、93、94、95、96)以及第一、第二横梁(5、6)位于同一铅垂面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连接件(7)包括矩形管(71)及焊接在矩形管(71)一侧端部的封板(72),所述矩形管(71)的一端插入第一横梁(5)内且与第一横梁(5)焊接,所述的封板(72)与底盘车架(2)的左侧端面焊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横梁(5)、第一连接件(7)及底盘车架(2)左侧的底端部位之间设有连接三者的第一托板(10),所述的第二横梁(6)、第二连接件(8)及底盘车架(2)右侧的底端部位之间设有连接三者的第二托板(11)。
CN201420713859.2U 2014-11-25 2014-11-25 一种半承载式客车中段车身与底盘的连接结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25017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713859.2U CN204250170U (zh) 2014-11-25 2014-11-25 一种半承载式客车中段车身与底盘的连接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713859.2U CN204250170U (zh) 2014-11-25 2014-11-25 一种半承载式客车中段车身与底盘的连接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250170U true CN204250170U (zh) 2015-04-08

Family

ID=529545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713859.2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250170U (zh) 2014-11-25 2014-11-25 一种半承载式客车中段车身与底盘的连接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250170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86131A (zh) * 2014-11-25 2015-03-04 安徽安凯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半承载式客车中段车身与底盘的连接结构及其连接方法
CN107628129A (zh) * 2016-07-18 2018-01-26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车身结构的连接件隔板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86131A (zh) * 2014-11-25 2015-03-04 安徽安凯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半承载式客车中段车身与底盘的连接结构及其连接方法
CN107628129A (zh) * 2016-07-18 2018-01-26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车身结构的连接件隔板
CN107628129B (zh) * 2016-07-18 2019-12-20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车身结构的连接件隔板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551757U (zh) 一种销轴式半刚性钢结构连接节点
CN204623570U (zh) 一种无副车架铆接式矿用车车架
CN204250170U (zh) 一种半承载式客车中段车身与底盘的连接结构
CN104386131A (zh) 一种半承载式客车中段车身与底盘的连接结构及其连接方法
CN201670268U (zh) 抗扭十字交叉梁装置
CN204354816U (zh) 一种铝合金lng框架
CN204110162U (zh) 全承载客车车身骨架封闭环处连接支架结构
CN104494404A (zh) 一种新型顶盖与侧围搭接结构
CN204641881U (zh) 副车架前安装结构
CN201961378U (zh) 一种电动轮自卸车车架
CN202186815U (zh) 电梯轿厢架
CN206635950U (zh) 一种方形梁柱钢结构
CN203946094U (zh) 铁路客车车顶结构
CN204055778U (zh) 高速列车牵引变压器安装梁结构
CN203580597U (zh) 一种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箱托架
CN203268747U (zh) 框架结构及具有该框架结构的罐式集装箱
CN103144674A (zh) 一种车身骨架与底架的连接结构
CN202089113U (zh) 平板车车框架
CN203158358U (zh) 一种外加强非焊接式水箱
CN204197029U (zh) 搅拌车车架拉板结构
CN204998623U (zh) 客车吸能窗立柱总成
CN205273614U (zh) 一种客车大棒梁总成
CN204956066U (zh) 一种轻量化高压电池布置支架
CN204236467U (zh) 用于漏斗车的漏斗脊支撑结构
CN203698439U (zh) 车厢底板总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408

Termination date: 20171125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