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209395U - 一种墨盒自动装配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墨盒自动装配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209395U
CN204209395U CN201420611398.8U CN201420611398U CN204209395U CN 204209395 U CN204209395 U CN 204209395U CN 201420611398 U CN201420611398 U CN 201420611398U CN 204209395 U CN204209395 U CN 20420939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nsfer passage
cover
drain pan
cylinder
piston r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611398.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欣
孙昌武
张海洪
罗长德
郭耿伟
李舒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uo Ji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td. of Zhuhai City
Original Assignee
Tuo Ji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td Of Zhuhai C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uo Ji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td Of Zhuhai City filed Critical Tuo Ji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td Of Zhuhai City
Priority to CN201420611398.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20939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20939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20939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uxiliary Devices For And Details Of Packaging Control (AREA)

Abstract

本专利中的墨盒自动装配机,包括工作台,工作台上设有承载底壳的第一输送通道和第二输送通道,翻转机构,第一底壳送料机构,密封膜送料机构,面盖送料机构,第二底壳送料机构,第三底壳送料机构,密封圈机构,焊膜机构,装面盖机构;装面盖机构包括面盖抓取组件和面盖压紧组件,面盖抓取组件位于面盖送料机构的输出端,面盖压紧组件设于第一输送通道正上方且与面盖压紧组件相邻。焊密封膜,装压面盖,装密封圈在一台机器中完成,提高了生产效率;操作员只需向振动盘中添加面盖和密封圈,在送料漏斗中添加底壳,降低了操作员的劳动强度。

Description

一种墨盒自动装配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打印耗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墨盒生产过程中具有三种装配功能的机器。
【背景技术】
如图1,现有的焊密封膜200,装压面盖300,装密封圈400三个工序完全分开,由不同的人操作完成。焊密封膜200时,操作员一手拿墨盒的底壳100,将墨盒底壳100放置到热焊机,启动机器,将密封膜200热压到底壳上。装面盖300时,操作员一手拿墨盒底壳100,一手拿墨盒面盖300,将面盖300扣至墨盒底壳上100,再放入压紧工装内,启动面盖压紧机压紧。装密封圈400时,操作员将6~10个底壳一组放入固定工装内,手取密封圈400,并将密封圈400一个一个的压入底壳100的出墨孔1001内。整个装配过程大多靠人工完成,生产效率低,特别是装面盖和密封圈工序,操作员易疲劳,劳动强度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墨盒自动装配机,具备焊密封膜,装压面盖,装密封圈的功能。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构造墨盒自动装配机,包括工作台,工作台上设有承载底壳的第一输送通道和第二输送通道,翻转底壳且设于第一输送通道输出端和第二输送通道输入端之间的翻转机构,将底壳送入第一输送通道且设于第一输送通道输入端的第一底壳送料机构,将密封膜送入第一输送通道且设于第一输送通道一侧的密封膜送料机构,将面盖送入第一输送通道且设于第一输送通道一侧的面盖送料机构,将底壳送入翻转机构且设于第一输送通道输出端的的第二底壳送料机构,将底壳送入第二输送通道且设于第二输送通道输入端的第三底壳送料机构,将密封圈送入第二输送通道并安装且设于第二输送通道一侧的密封圈机构,设于第一输送通道正上方的焊膜机构,装面盖机构;装面盖机构包括面盖抓取组件和面盖压紧组件,面盖抓取组件位于面盖送料机构的输出端,面盖压紧组件设于第一输送通道正上方且与面盖压紧组件相邻。
优选的,第一输送通道与第二输送通道平行设置;第一输送通道从输入端到输出端依次设有焊膜工位,面盖预装配工位,面盖压紧工位;第二输送通道设有密封圈安装工位。
优选的,所述翻转机构包括第三气缸,翻转板,支座,转销;翻转板与第一输送通道垂直设置,上表面由向中部渐高设置的倾斜面和与底面平行的平面连接构成,倾斜面较低一端与第一输出通道相邻;翻转板底部与第三气缸的活塞杆连接,且活塞杆缩回时,翻转板上表面的平面向远离第一输送通道的一端渐低倾斜;翻转板靠近第二输送通道的侧部固定在第二输送通道上并能绕第二输送通道转动;第三气缸的活塞杆伸出时,翻转板靠近第一输送通道的一端升高。
优选的,所述面盖抓取组件包括第八气缸,第九气缸,第二传感器,和第八气缸、第九气缸的活塞杆均连接的真空吸盘;真空吸盘能随着第八气缸的活塞杆伸出将面盖送料机构输出端的面盖吸取到面盖预装配工位,并能随着第九气缸的活塞杆伸出,将面盖放置到面盖预装配工位上的底壳上;第二传感器设于面盖送料机构输出端。
优选的,所述的墨盒自动装配机还包括设于第二输送通道输出端的收料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是:
1.焊密封膜,装压面盖,装密封圈在一台机器中完成,提高了生产效率;操作员只需向振动盘中添加面盖和密封圈,在送料漏斗中添加底壳,降低了操作员的劳动强度。
2.装配完成后,墨盒自动装配机还有自动收料动作,无需人工收集。
【附图说明】
图1墨盒部分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2实施例一中的墨盒自动装配机一个角度的立体图;
图3实施例一中的墨盒自动装配机另一个角度的立体图;
图4实施例一中的墨盒自动装配机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5实施例一中的墨盒自动装配机第二底壳送料机构一个角度的立体图;
图6实施例一中的墨盒自动装配机翻转机构一个角度的立体图;
图7实施例一中的墨盒自动装配机第三底壳送料机构一个角度的立体图;
图8实施例一中的墨盒自动装配机密封膜送料机构一个角度的立体图;
图9实施例一中的墨盒自动装配机焊膜机构一个角度的立体图;
图10实施例一中的墨盒自动装配机A处结构放大图;
图11实施例一中的墨盒自动装配机密封圈机构一个角度的立体图;
图12实施例一中的墨盒自动装配机B处结构放大图;
图13实施例一中的墨盒自动装配机收料机构一个角度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专利的技术方案和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2至图4,本实施例中的墨盒自动装配机,包括水平的工作台1,工作台1上设有承载底壳100的第一输送通道2和第二输送通道3,翻转底壳100且设于第一输送通道2输出端和第二输送通道3输入端之间的翻转机构4,将底壳100送入第一输送通道2且设于第一输送通道2输入端的第一底壳送料机构5,将密封膜200送入第一输送通道2且设于第一输送通道2一侧的密封膜送料机构6,将面盖300送入第一输送通道2且设于第一输送通道2一侧的面盖送料机构7,将底壳100送入翻转机构4且设于第一输送通道2输出端的的第二底壳送料机构8,将底壳100送入第二输送通道3且设于第二输送通道3输入端的第三底壳送料机构9,将密封圈400送入第二输送通道3并安装且设于第二输送通道3一侧的密封圈机构10,设于第二输送通道3输出端的收料机构11,设于第一输送通道2正上方的焊膜机构12,装面盖机构13;装面盖机构13包括面盖抓取组件131和面盖压紧组件132,面盖抓取组件131位于面盖送料机构7的输出端,面盖压紧组件132设于第一输送通道2正上方且与面盖压紧组件132相邻;上述机构均与主控机构(未画出)连接。
第一输送通道2与第二输送通道3平行设置。第一输送通道2从输入端到输出端依次设有焊膜工位21,面盖预装配工位22,面盖压紧工位23。第二输送通道3设有密封圈安装工位。
第一底壳送料机构5包括送料漏斗51,第一气缸52,第一推板53,第一传感器(未画出);送料漏斗51位于第一输送通道2输入端的正上方,底壳100在重力的作用下会进入第一输送轨道2;第一推板53与第一气缸52的活塞杆连接,位于第一输送通道2底部上表面,第一气缸52设于第一输送通道2底部下表面,随着其活塞杆的伸出,第一推板53能将输入端的底壳100推到焊膜工位21。第一传感器设于第一输送通道2的焊膜工位21处。
如图5,第二底壳送料机构8包括第二气缸81,和第二气缸81的活塞杆连接的第二推板82,第二气缸81的活塞杆正对面盖压紧工位23,且位于第一输送通道2的一侧,第二推板82可随着第二气缸81的活塞杆伸出将底壳100推到第一输送通道2另一侧,即下述的翻转板42上。
如图6,翻转机构4设于设于在第一输送通道2的输出端与第二输送通道3的输入端之间,包括第三气缸41,翻转板42,支座43,转销(未画出);翻转板42与第一输送通道2垂直设置,上表面由向中部渐高设置的倾斜面421和与底面平行的平面422连接构成,倾斜面421较低一端与第一输出通道2相邻;翻转板42底面靠近面盖压紧工位23的一端与第三气缸41的活塞杆连接,且活塞杆缩回时,翻转板42上表面的平面422远离面盖压紧工位23的一端渐低倾斜;翻转板42固定在第二输送通道3的侧部设有第一转销孔(未画出),支座43两侧设有第二转销孔431,转销44穿过第一转销孔和第二转销孔431将翻转板42与支座43活连接,支座43固定在第二输送通道3底部上表面,因此翻转板42可绕转销相对第二输送通道3底部转动;第三气缸41的活塞杆伸出时,翻转板42靠近面盖压紧工位23的一端升高,相对该端的另一端绕转销转动,翻转板42上的底壳100由水平放置转为竖立放置,使出墨口方位由与第二输送通道2垂直转变成与第二输送通道3平行,以便后续密封圈400的装配。翻转板42上表面的倾斜面421使底壳100滑入翻转板42上时更平顺,平面422使得底壳以竖立且平行第二输送通道3的方位翻转到第二输送通道3上。
如图7,第三底壳送料机构9设于第二输送通道3的输入端,包括第四气缸91,和第四气缸91的活塞杆连接的第三推板92,第三推板92可在第四气缸91的活塞杆伸出时将底壳推入密封圈安装工位。
如图8,密封膜送料机构6包括第五气缸61,和第五气缸61的活塞杆连接的牵引组件62,第六气缸63,和第六气缸63的活塞杆连接的第一下压板64。牵引组件62上设有供密封膜200穿过且水平的封膜过孔621,封膜过孔621与第一下压板64的水平轴线在一条直线上,且垂直第一输送通道2设置。牵引组件62随着第五气缸61的活塞伸缩可垂直第一输送通道2往复运动。第一下压板64随着第六气缸63的活塞杆伸缩可上下往复运动。密封膜200端头依次穿过封膜过孔621和第一下压板64下方。
如图9,焊膜机构12包括第七气缸121,和第七气缸121的活塞杆连接的焊接块122,刀片123,刀片123设于靠近封膜过孔621且平行第一输送通道2的侧面。焊接块122可随着第七气缸121的活塞杆伸出,将密封膜200热压到在焊膜工位21上的底壳100上。
面盖送料机构7包括第一振动盘,第一振动盘的出料通道出口正对下述装配机构13的面盖抓取组件131。
如图10,装面盖机构13包括面盖抓取组件131和面盖压紧组件132。面盖抓取组件131包括第八气缸1311,第九气缸1312;和第八气缸1311、第九气缸1312的活塞杆均连接的真空吸盘1313,第二传感器(未画出)。真空吸盘1313可随着第八气缸1311的活塞杆伸出将第一振动盘出料通道出口处的面盖300吸取到面盖预装配工位22,并可随着第九气缸1312的活塞杆伸出,将面盖300放置到面盖预装配工位22上的底壳100上,完成面盖300与底壳100的定位,为面盖压紧组件132的压紧工序作准备。第二传感器设于第一振动盘的出料通道出口处。面盖压紧组件132包括第十气缸1321,和第十气缸1321的活塞杆连接的第二下压板1322,第二下压板1322能随着第十气缸1321的活塞杆伸出将面盖300压紧到处于面盖压紧工位23上的底壳100上。
如图11和图12,密封圈机构10包括第十一气缸101,和第十一气缸101的活塞杆连接的支撑座102,固定在支撑座102上的第十二气缸103、十三气缸104,和第十二气缸103的活塞杆连接的密封圈抓取组件105,和第十三气缸104的活塞杆连接的第三下压板106,第二振动盘107,和支撑座102连接的导向板108,第三传感器(未画出),第十四气缸109,和第十四气缸109的活塞杆连接的支撑板1010,支架1011。导向板108本体沿第二振动盘107的出料通道延伸方向设有导向槽1081。第十一气缸101固定在支架1011上,支撑座102可随着第十一气缸101的活塞杆伸缩在导向槽1081正上方和密封圈安装工位正上方往复运动;密封圈抓取组件105可随着第十二气缸103的活塞杆伸出,抓取位于导向槽1081内的密封圈400,其自由端部为一楔形尖部1051,可插入具有弹性的密封圈400中;第三下压板106设有供密封圈抓取组件105穿过的圆形通孔(未画出),且通孔直径下于密封圈400直径,可随着第十三气缸104的活塞杆伸出,将密封圈400装入底壳的出墨孔1001内,其自由端面平行工作台。第三传感器设于导向槽端口。支撑板1010能在第十四气缸109的活塞杆伸出时,运动到密封圈安装工位,和支架1011侧壁夹紧底壳100,给予底壳100安装密封圈400的限位功能。
如图13,收料机构11包括第十五气缸111,和第十五气缸111的活塞杆连接的第四推板112,收料通道113。第四推板112设于第二输送通道3的出口处,收料通道113的入口正对第二输送通道3的出口,第四推板112可随着第十五气缸111的活塞杆伸出将装配好的底壳100推到收料通道113内。
下面以一个底壳的装配过程为例说明本机器的工作过程:
S1:操作员在送料漏斗51中装入底壳100,将密封膜200端头穿过密封膜送料机构6,在第一振动盘中放入面盖300,在第二振动盘107中放入密封圈400。启动机器,第一个底壳在重力作用下进入第一输送通道2,第一气缸52的活塞杆缩回,第一推板53将第一个底壳推入焊膜工位21;第一气缸52的活塞杆伸出,第一个底壳完成密封膜焊接工序。密封膜焊接工序如下:
S1A:第一传感器检测到底壳到位,第五气缸61的活塞杆伸出,牵引组件62随着第五气缸61的活塞杆伸出带动密封膜200向焊膜工位21运动;第五气缸61的活塞杆缩回,第六气缸63和第七气缸121的活塞杆伸出,第一下压板64随着第六气缸63的活塞杆向下压密封膜,焊接块122随着第七气缸121的活塞杆向下运动并将密封膜焊接到底壳上,由于刀片123凸出焊接块122下表面,密封膜200被刀片123割断。
S1B:第六气缸63和第七气缸121的活塞杆缩回。
为了使密封膜更易割断,第一下压板64向下运动到极限位置的水平高度与焊接块122焊接密封膜的水平高度相同。
S2:第一气缸52的活塞杆缩回,第一推板53将第二个底壳推入焊膜21工位,第二个底壳将第一个底壳推到面盖预装配工位22,第一个底壳完成面盖预装配工序。面盖预装配工序如下:
S2A:面盖随第一振动盘的振动运动到出料通道的出口处,第二传感器检测到面盖到位,第八气缸1311的活塞杆伸出,真空吸盘1313向出料通道出口运动;真空吸盘1313运动到出料通道出口处,第九气缸1312的活塞杆伸出,真空吸盘1313向下运动吸起面盖。
S2B:第九气缸1312的活塞杆缩回,第八气缸1311的活塞杆缩回,吸有面盖的真空吸盘1313运动到面盖预装配工位22。第九气缸1312的活塞杆伸出,真空吸盘1313向下运动,将面盖定位到底壳上,完成面盖的预装配。
由于吸盘不能承受大力冲击,所以将面盖压紧到底壳上需要另外单独的面盖压紧工序完成。
S3:第一气缸52的活塞杆缩回,第一推板53将第三底壳推入焊膜工位21,第三个底壳将第二个底壳推到面盖预装配工位22,第二个底壳将第一个底壳推到面盖压紧工位23;第一振动盘将第二个面盖推到出料通道的出口处。第一个底壳完成面盖压紧工序,第二个底壳完成面盖预装配工序,第三个底壳完成密封膜焊接工序。面盖压紧工序如下:
S3A:第十气缸1321的活塞杆伸出,第二下压板1322向下运动,将面盖压紧到底壳上。
S3B:第十气缸1321的活塞杆缩回。
S4:第一气缸52的活塞杆缩回,第一推板53将第四底壳推入焊膜工位21,第四个底壳将第三个底壳推到面盖预装配工位22,第三个底壳将第二个底壳推到面盖压紧工位23,第二气缸81的活塞杆伸出,第二推板82将第一个底壳推到翻转板42上;第一振动盘将第三个面盖推到出料通道的出口处。第一个底壳完成翻转工序并进入第二输送通道3,到达密封圈安装工位,完成密封圈安装工序后,并推出至收料通道113,完成收料工序。第二个底壳完成面盖压紧工序,第三个底壳完成面盖预装配工序,第四个底壳完成密封膜焊接工序。底壳翻转工序如下:
S4A:第二气缸81的活塞杆缩回,第三气缸41的活塞杆伸出,翻转板42靠近面盖压紧工位23的一端向上运动,第一个底壳因翻转板42倾斜滑到第二输送通道3上,并且体位改变,出墨口向上。
S4C:第三气缸41的活塞杆缩回,翻转板42靠近面盖压紧工位的一端向下运动。第四气缸91的活塞杆伸出,带动第三推板92推动第一个底壳向密封圈安装工位运动。
第一个底壳在密封圈安装工位完成密封圈安装工序。密封圈安装工序如下:
S4D:第二振动盘107将密封圈输送到导向板108的导向槽1081内,第三传感器检测到导向槽1081端口有密封圈,第十二气缸103的活塞杆伸出,密封圈抓取组件105的尖部1051刺入密封圈,将密封圈抓起。
S5B:第十二气缸103的活塞杆缩回,第十一气缸101的活塞杆缩回,带动支撑座102运动到密封圈安装工位,第十四气缸109的活塞杆伸出,支撑板1010运动到密封圈安装工位。
S4E:第十二气缸103的活塞杆伸出,密封圈抓取组件105的尖部1051向下运动,带着密封圈进入底壳的出墨孔1001内,第十三气缸104的活塞杆伸出,第三下压板106向下运动,第十二气缸103的活塞杆缩回,密封圈在第三下压板106的限位作用下脱离密封圈抓取组件105的尖部1051,留在了底壳的出墨孔1001内。
S4F:第十三气缸104的活塞杆缩回,第十一气缸101的活塞杆伸出。
第一底壳完成密封圈安装工序后,再完成收料工序。收料工序如下:
S4G:第十四气缸109活塞收回,带动活塞杆连接的支撑板1010。打收料通道入口,第十五气缸111的活塞杆伸出,带动第四推板112将第一个底壳推入收料通道113。
S4H:第十五气缸111的活塞杆缩回,第十四气缸109的活塞杆伸出。
S4I:第四气缸91的活塞杆缩回。
以上加工工序不断循环,直到机器关闭。
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专利,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专利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专利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专利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5)

1.一种墨盒自动装配机,包括工作台,工作台上设有承载底壳的第一输送通道和第二输送通道,翻转底壳且设于第一输送通道输出端和第二输送通道输入端之间的翻转机构,将底壳送入第一输送通道且设于第一输送通道输入端的第一底壳送料机构,将密封膜送入第一输送通道且设于第一输送通道一侧的密封膜送料机构,将面盖送入第一输送通道且设于第一输送通道一侧的面盖送料机构,将底壳送入翻转机构且设于第一输送通道输出端的的第二底壳送料机构,将底壳送入第二输送通道且设于第二输送通道输入端的第三底壳送料机构,将密封圈送入第二输送通道并安装且设于第二输送通道一侧的密封圈机构,设于第一输送通道正上方的焊膜机构,装面盖机构;装面盖机构包括面盖抓取组件和面盖压紧组件,面盖抓取组件位于面盖送料机构的输出端,面盖压紧组件设于第一输送通道正上方且与面盖压紧组件相邻。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墨盒自动装配机,其特征在于:第一输送通道与第二输送通道平行设置;第一输送通道从输入端到输出端依次设有焊膜工位,面盖预装配工位,面盖压紧工位;第二输送通道设有密封圈安装工位。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墨盒自动装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机构包括第三气缸,翻转板,支座,转销;翻转板与第一输送通道垂直设置,上表面由向中部渐高设置的倾斜面和与底面平行的平面连接构成,倾斜面较低一端与第一输出通道相邻;翻转板底部与第三气缸的活塞杆连接,且活塞杆缩回时,翻转板上表面的平面向远离第一输送通道的一端渐低倾斜;翻转板靠近第二输送通道的侧部固定在第二输送通道上并能绕第二输送通道转动;第三气缸的活塞杆伸出时,翻转板靠近第一输送通道的一端升高。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墨盒自动装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面盖抓取组件包括第八气缸,第九气缸,第二传感器,和第八气缸、第九气缸的活塞杆均连接的真空吸盘;真空吸盘能随着第八气缸的活塞杆伸出将面盖送料机构输出端的面盖吸取到面盖预装配工位,并能随着第九气缸的活塞杆伸出,将面盖放置到面盖预装配工位上的底壳上;第二传感器设于面盖送料机构输出端。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墨盒自动装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墨盒自动装配机还包括设于第二输送通道输出端的收料机构。
CN201420611398.8U 2014-10-21 2014-10-21 一种墨盒自动装配机 Active CN20420939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611398.8U CN204209395U (zh) 2014-10-21 2014-10-21 一种墨盒自动装配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611398.8U CN204209395U (zh) 2014-10-21 2014-10-21 一种墨盒自动装配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209395U true CN204209395U (zh) 2015-03-18

Family

ID=529781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611398.8U Active CN204209395U (zh) 2014-10-21 2014-10-21 一种墨盒自动装配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209395U (zh)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269976A (zh) * 2015-11-30 2016-01-27 珠海格美达科技有限公司 分体式墨盒生产系统及其生产工艺
CN106004052A (zh) * 2016-05-19 2016-10-12 张帆 墨盒出料方法
CN106185251A (zh) * 2016-07-11 2016-12-07 重庆莱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胶塞安装装置及包含其的混药器组装机
CN108581472A (zh) * 2018-06-19 2018-09-28 佛山市勇宇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弯头装配机
CN108637667A (zh) * 2018-04-23 2018-10-12 东莞利富高塑料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阻尼器的装配工艺及生产线
CN110014666A (zh) * 2019-05-16 2019-07-16 北海绩迅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海绵自动装入系统
CN111251716A (zh) * 2020-02-27 2020-06-09 宁波润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防溅功能的装配装置
WO2020220691A1 (zh) * 2019-04-28 2020-11-05 上海交通大学 一种液化天然气船用聚氨酯绝缘箱的箱体装配系统
CN115257188A (zh) * 2022-07-15 2022-11-01 嘉善天翔现代办公用品有限公司 一种墨盒自动装配生产装置及方法

Cited B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269976A (zh) * 2015-11-30 2016-01-27 珠海格美达科技有限公司 分体式墨盒生产系统及其生产工艺
CN106004052A (zh) * 2016-05-19 2016-10-12 张帆 墨盒出料方法
CN106004052B (zh) * 2016-05-19 2018-07-10 张帆 墨盒出料方法
CN106185251A (zh) * 2016-07-11 2016-12-07 重庆莱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胶塞安装装置及包含其的混药器组装机
CN108637667A (zh) * 2018-04-23 2018-10-12 东莞利富高塑料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阻尼器的装配工艺及生产线
CN108581472A (zh) * 2018-06-19 2018-09-28 佛山市勇宇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弯头装配机
CN108581472B (zh) * 2018-06-19 2023-06-16 佛山市勇宇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弯头装配机
WO2020220691A1 (zh) * 2019-04-28 2020-11-05 上海交通大学 一种液化天然气船用聚氨酯绝缘箱的箱体装配系统
CN110014666A (zh) * 2019-05-16 2019-07-16 北海绩迅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海绵自动装入系统
CN110014666B (zh) * 2019-05-16 2024-03-01 北海绩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海绵自动装入系统
CN111251716A (zh) * 2020-02-27 2020-06-09 宁波润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防溅功能的装配装置
CN115257188A (zh) * 2022-07-15 2022-11-01 嘉善天翔现代办公用品有限公司 一种墨盒自动装配生产装置及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209395U (zh) 一种墨盒自动装配机
CN104889727B (zh) 灭火器器头自动装配机
CN104959818B (zh) 空调底盘机器人自动装配线
CN106239135A (zh) 电机自动化装配流水线
CN110654600B (zh) 电饭煲包装生产线
CN109718998B (zh) 组装点胶一体机
CN102730212A (zh) 可用于采制样行业的打包机
CN206569992U (zh) 铁听罐高帽盖自动压盖机
CN102490005A (zh) 花洒自动装配流水线
CN104058141A (zh) 给袋式包装机转盘组件
CN104944202A (zh) 电子元件自动检测封料装置
CN203574060U (zh) 蓄电池生产用盖防漏帽机构及撕帽盖帽自动化流水线
CN104261331A (zh) 一种同时更换物料软管与充料枪的快换机构及快换方法
CN207618613U (zh) 一种饼干移位抓取装置
CN103752478A (zh) 一种医用塑针过滤盖的涂胶方法及其装置
CN102049639B (zh) 自动焊接机
CN105015859A (zh) 自动包装装置
CN207275070U (zh) 多腔真空机
CN113070666B (zh) 一种适于流水作业的端盖、浮封装配装置及其装配方法
CN206407203U (zh) 一种烤鳗鱼真空打包机
CN202317649U (zh) 花洒自动装配流水线
CN203845112U (zh) 给袋式包装机转盘组件
CN209223032U (zh) 一种波纹管组装设备
CN210147438U (zh) 一种真空瓶组装机
CN210820978U (zh) 一种废液袋软导管组装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60928

Address after: 519000 Guangdong province Zhuhai city two road Nanping Technology Industrial Zone No. 7 North screen plant 2 layer, four layer and two to the East dormitory 2 floor, three to five storeys, 1 dormitory building a layer of the West

Patentee after: Tuo Ji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td. of Zhuhai City

Address before: Nanp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ark West Road 519000 two screen in Guangdong province Zhuhai City No. 6 mark precision industrial floor four

Patentee before: Tuo Ji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td. of Zhuhai C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