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197696U - 分料漏斗 - Google Patents

分料漏斗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197696U
CN204197696U CN201420657317.8U CN201420657317U CN204197696U CN 204197696 U CN204197696 U CN 204197696U CN 201420657317 U CN201420657317 U CN 201420657317U CN 204197696 U CN204197696 U CN 20419769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scharge port
distribution funnel
cavity
side wall
end wa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657317.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杜秋
聂坤健
向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gang Group Min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angang Group Min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angang Group Min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Pangang Group Min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20657317.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19769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19769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197696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Filling Or Emptying Of Bunkers, Hoppers, And Tank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分料漏斗,该分料漏斗包括设置有入料口(21)、第一出料口(22)和第二出料口(23)的料腔,所述第一出料口(22)和所述第二出料口(23)相对地设置在所述料腔的两侧,所述第一出料口(22)和所述第二出料口(23)的延伸方向均垂直于所述入料口(21)的延伸方向,从而能够使物料在料腔底部形成物料堆积,因此能够避免物料不断地冲击料腔底部对漏斗所造成的磨损。

Description

分料漏斗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分料漏斗。
背景技术
在物料运送中用于分料的分料漏斗,是运输机中的重要部件。例如授权公开号CN201284224Y中公开的三通漏斗,如图1所示,在该三通漏斗中设置有用于分料的翻板2。
但是,由于在使用时物料不断冲击翻板2,容易造成翻板2的磨损,甚至损坏,而使得分料漏斗的维修成本较高。而且物料容易集中,从而堵塞分料漏斗,影响分料漏斗的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分料漏斗,该分料漏斗不易堵塞,且维修成本低。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分料漏斗,该分料漏斗包括设置有入料口、第一出料口和第二出料口的料腔,所述第一出料口和所述第二出料口相对地设置在所述料腔的两侧,所述第一出料口和所述第二出料口的延伸方向均垂直于所述入料口的延伸方向。
优选地,所述分料漏斗的内侧设置有朝内突出延伸的承料台。
优选地,所述承料台包括多个悬板,该悬板沿出料方向交错地设置。
优选地,所述分料漏斗包括第一挡料板和第二挡料板,该第一挡料板和第二挡料板分别铰接于所述分料漏斗上并能够分别选择性地开启或关闭所述第一出料口和所述第二出料口。
优选地,所述第一出料口或/和所述第二出料口下方设置有止挡件(33)。
优选地,所述分料漏斗包括彼此间隔且平行设置的第一端壁和第二端壁、彼此间隔且平行地设置在所述第一端壁和第二端壁之间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上分别设置有所述第一出料口和所述第二出料口,所述第一端壁、所述第二端壁、所述第一侧壁、所述第二侧壁限定所述料腔,该料腔的顶部形成有所述入料口,该料腔的底部设置有堆料板。
优选地,所述堆料板低于所述第一出料口和所述第二出料口。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由于第一出料口22和第二出料口23相对地设置在料腔的两侧,第一出料口22和第二出料口23的延伸方向均垂直于入料口21的延伸方向,因此,落入到出料腔26中的物料能够在料腔底部自然形成物料的堆积,从而能够避免物料不断地冲击料腔底部对漏斗所造成的磨损。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现有技术中的分料漏斗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分料漏斗的立体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分料漏斗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    输料机
21    入料口          22    第一出料口
23    第二出料口      24    堆料板
25    入料腔          26    出料腔
27    堆料侧板        28    过渡腔
29    承料台
31    挡料板          32    销轴
33    止挡件          34    电动葫芦
40    延伸壁          41    第一端壁
42    第二端壁        43    第一侧壁
44    第二侧壁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在本实用新型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左、右”通常是指参考附图所示的上、下、左、右;“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分料漏斗,该分料漏斗包括设置有入料口21、第一出料口22和第二出料口23的料腔,第一出料口22和第二出料口23相对地设置在料腔的两侧,第一出料口22和第二出料口23的延伸方向均垂直于入料口21的延伸方向。
具体地如图3所示,该料腔为与入料口21相通的入料腔25、与第一出料口22和第二出料口23相通的出料腔26,该入料腔25与出料腔26连通以使从入料口21进入到入料腔25中的物料能够进入到出料腔26中。
由于,第一出料口22和第二出料口23相对地设置在料腔的两侧,第一出料口22和第二出料口23的延伸方向均垂直于入料口21的延伸方向,因此,落入到出料腔26中的物料能够在料腔底部自然形成堆角。该堆角的角度由物料的类型决定,主要取决与物料的大小,物料的密度等。例如,当物料为钒铁磁铁矿的块状物料时,在料腔底部所形成的堆角为35度。
由于物料在料腔底部能够形成物料的堆积,因此能够避免物料不断地冲击料腔底部对漏斗所造成的磨损。而且,由于第一出料口22和第二出料口23相对地设置在料腔的两侧,当物料堆积到一定高度能够使新落入的物料沿堆角从第一出料口22和第二出料口出料。
还有,由于利用本实用新型所述分料漏斗所形成的堆角具有较大的坡度,因此物料能够容易地从第一出料口22和第二出料口出料,基本不会发生堵料的现象。
为了减轻物料对漏斗的冲击,优选在分料漏斗的内侧设置有朝内突出延伸的承料台29。该承料台29设置在入料腔25和出料腔26之间的过渡腔28中。
该承料台29包括多个悬板,该悬板沿出料方向交错地设置。具体地,该悬板为利用沉头螺栓固定到分料漏斗侧壁上的锰钢板。优选悬板固定到第一侧壁43和第二侧壁44上,从而能够如图3所示那样地,使来自输料机10的物料沿悬板逐层下落,从而能够对物料进行缓冲。另外,悬板的设置位置、设置间隔,以及伸出的长度能够根据需要设置。还有,承料台29还能够作为检修人员的工作平台,从而便于检修人员对分料漏斗进行检修。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如图2所示,分料漏斗包括第一挡料板31和第二挡料板(未图示),该第一挡料板31和第二挡料板分别铰接于分料漏斗上并能够分别选择性地开启或关闭第一出料口22和所述第二出料口23。第一挡料板31能够旋转90度,并且能够利用插销关闭。由于设置有第一挡料板31(第二挡料板),因而能够对出料口进行选择。在使用时,第一挡料板打开,物料自然下落,从而能够容易地实现分料。
具体地,第一挡料板31通过设置在第一出料口22上方的销轴32铰接在分料漏斗上。第一挡料板31能够直接铰接到第一侧壁43上,例如通过活页结构铰接到第一侧壁43上。
另外第一挡料板31也能够铰接到延伸壁40上,例如,在第一挡料板31的两侧分别形成圆柱状的销状物,将销状物从上方放入到两侧延伸壁40上的U形孔中就能够容易构成铰接结构。或者,将销轴32插入到两侧延伸壁40的孔中,并将第一挡料板31的一端连接固定到销轴32上。第一挡料板31上设置有用于对第一挡料板31进行起吊的电动葫芦34。
优选第一出料口22或/和所述第二出料口23下方设置有止挡件33,从而能够对第一挡料板31(第二挡料板)的位置进行限制,使第一挡料板31(第二挡料板)处于关闭状态时,与第一侧壁43平行。这样,能够更加可靠地对第一出料口22(第二出料口23)进行封闭。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分料漏斗包括彼此间隔且平行设置的第一端壁41和第二端壁42、彼此间隔且平行地设置在所述第一端壁41和第二端壁42之间的第一侧壁43和第二侧壁44,所述第一侧壁43和所述第二侧壁44上分别设置有第一出料口22和第二出料口23,第一端壁41、第二端壁42、第一侧壁43、第二侧壁44限定所述料腔,该料腔的顶部形成有所述入料口21,该料腔的底部设置有堆料板24。优选堆料板24低于第一出料口22和第二出料口23,从而能够较好地保证在堆料板24上始终堆积有一定量的物料。
另外,优选出料腔26的腔壁两侧伸出有延伸壁40,该延伸壁40位于第一出料口22或/和第二出料口23的左右两侧,从而能够有效地对来自第一出料口22或/和第二出料口23的浮尘进行遮挡。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实用新型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此外,本实用新型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内容。

Claims (7)

1.一种分料漏斗,该分料漏斗包括设置有入料口(21)、第一出料口(22)和第二出料口(23)的料腔,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出料口(22)和所述第二出料口(23)相对地设置在所述料腔的两侧,所述第一出料口(22)和所述第二出料口(23)的延伸方向均垂直于所述入料口(21)的延伸方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料漏斗,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料漏斗的内侧设置有朝内突出延伸的承料台(29)。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料漏斗,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料台(29)包括多个悬板,该悬板沿出料方向交错地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料漏斗,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料漏斗包括第一挡料板(31)和第二挡料板,该第一挡料板(31)和第二挡料板分别铰接于所述分料漏斗上并能够分别选择性地开启或关闭所述第一出料口(22)和所述第二出料口(2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分料漏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出料口(22)或/和所述第二出料口(23)下方设置有止挡件(33)。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分料漏斗,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料漏斗包括彼此间隔且平行设置的第一端壁(41)和第二端壁(42)、彼此间隔且平行地设置在所述第一端壁(41)和第二端壁(42)之间的第一侧壁(43)和第二侧壁(44),所述第一侧壁(43)和所述第二侧壁(44)上分别设置有所述第一出料口(22)和所述第二出料口(23),所述第一端壁(41)、所述第二端壁(42)、所述第一侧壁(43)、所述第二侧壁(44)限定所述料腔,该料腔的顶部形成有所述入料口(21),该料腔的底部设置有堆料板(24)。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分料漏斗,其特征在于,所述堆料板(24)低于所述第一出料口(22)和所述第二出料口(23)。
CN201420657317.8U 2014-11-05 2014-11-05 分料漏斗 Expired - Lifetime CN20419769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657317.8U CN204197696U (zh) 2014-11-05 2014-11-05 分料漏斗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657317.8U CN204197696U (zh) 2014-11-05 2014-11-05 分料漏斗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197696U true CN204197696U (zh) 2015-03-11

Family

ID=526556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657317.8U Expired - Lifetime CN204197696U (zh) 2014-11-05 2014-11-05 分料漏斗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19769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190469A (zh) * 2018-03-05 2018-06-22 马钢(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无磨损降速抑尘转接漏斗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190469A (zh) * 2018-03-05 2018-06-22 马钢(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无磨损降速抑尘转接漏斗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850225A (zh) 多级中轴快速冲洗门
CN201971407U (zh) 防粘堵回转锁风下料器
CN204197696U (zh) 分料漏斗
CN204369037U (zh) 大落差皮带输送物料缓冲装置
CN210794376U (zh) 一种粉末颗粒气力输送装置
CN203410936U (zh) 一种斗式提升机
CN205099013U (zh) 物料分离装置、刮板捞渣机以及刮板输送机
CN213110838U (zh) 一种钢板仓的出料调节控制阀门
CN207312690U (zh) 一种抑尘结构及堆卸料通道
CN204096579U (zh) 一种防喂料散落的带式输送机
CN203364572U (zh) 转筒干燥机中心出料装置
CN203359538U (zh) 氧化铝输送系统
CN204963515U (zh) 一种谷物干燥装置
CN210084351U (zh) 料场的放料装置
CN107187890B (zh) 矿浆分流装置
CN204161870U (zh) 一种粉料罐及搅拌站
CN209225973U (zh) 一种固定链斗解析塔给料输送机用料斗结构
CN205738897U (zh) 一种粮食加工用储料斗
CN208810794U (zh) 一种灰渣等离子熔融配料装置和灰渣等离子熔融系统
CN203889520U (zh) 开放式绞龙输送机出料口
CN206139506U (zh) 圆环型风力分级机
CN204528344U (zh) 斗提机
CN206427541U (zh) 中心进料斗
CN211359146U (zh) 一种无动力锁风下料装置
CN205771471U (zh) 一种斗提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