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197182U - 自行车的车架立管 - Google Patents

自行车的车架立管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197182U
CN204197182U CN201420649198.1U CN201420649198U CN204197182U CN 204197182 U CN204197182 U CN 204197182U CN 201420649198 U CN201420649198 U CN 201420649198U CN 204197182 U CN204197182 U CN 20419718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at tube
salient
described body
outer peripheral
peripheral f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649198.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启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EILIDA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EILIDA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EILIDA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MEILIDA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20649198.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19718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19718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19718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otorcycle And Bicycle Fram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自行车的车架立管,该车架立管为单一锻件成型胚体所制成的一体成型车架立管,该车架立管设有一本体及一凸出部,该本体为一中空管材且具有一环形的外周面,而该凸出部是一体成型于该本体的外周面上,藉此构成一达到无需焊接、提高使用寿命、改善整体机械表现性质以及安装时不干涉的自行车的车架立管。

Description

自行车的车架立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行车构件,尤指一种自行车一体成型的车架立管。
背景技术
随着健身观念与环保意识的逐渐抬头,自行车为目前盛行的休闲及运动项目,而现有自行车的车架于制作时,主要是以挤型成型的方式取得车架的管材,并且可再经由多次加工的方式,使单一管材的外观呈现不同的视觉效果,而让管材的造型具有多样性,且可进一步让单一管材的内部可加工成不同的厚度,藉以让管材具有轻量化、具刚性或者可挠性等的机械性质。
然而,现有自行车的车架除了必须制作所需的管材,且各管材如立管等于加工成形后,必须再与其它如避震摇臂、轴承座、托架或者补强片...等具有特定用途的非管形构件,以焊接或者胶合的方式进行结合,藉以制成现有自行车的车架立管,因此,现有自行车的车架立管属于结合式的结构形态,不仅容易因人工焊接不良以及焊接后热影响区与焊道的内陷情形,而影响现有自行车之车架立管的质量及使用寿命,再者,现有结合式的车架立管是由管材与其它非管形构件相结合而成,因此,现有车架立管的整体结构刚性不一,进而影响其所表现出的机械性质,另外,两不同构件结合的搭接处及焊道也会增加整体的重量,并且需在机械性质表现较差的部位进行适当的物料补强,使得现有车架立管轻量化的设计有所限制,并且透过焊接或胶合的结合方式,不仅会在现有车架立管的表面形成凸起或凹入的结构而影响外观,且凸出的焊道或结构可能会在组装车架时,与其它构件产生干涉的情形,因此,现有结合式的车架立管诚有加以改良之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有鉴于现有结合式车架立管需要焊接、使用寿命短、整体机械性质表现差,以及安装时可能产生干涉等的缺点及不足,本实用新型是一种自行车的车架立管,其是可将该单一管件与其它非管型构件一体成型,藉以达到无需焊接、提高使用寿命、改善整体机械表现性质以及安装时不产生干涉之效果,有效解决前述之问题。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自行车的车架立管,为单一锻件成型胚体所制成的一体成型车架立管,该车架立管设有一本体及一凸出部,该本体为一中空管材且具有一环形的外周面,而该凸出部是一体成型于该本体的外周面上。
进一步,该本体于中段处形成一渐缩段,而该凸出部凸设成形于该本体的顶部且呈一倾斜设置之结构。
再进一步,该凸出部与该本体具有相同的厚度。
较佳的是,该凸出部为一座垫连接块。
较佳的是,该本体位于该渐缩段上方的宽度为一第一宽度,而该渐缩段的最小宽度为一第二宽度,其中该第一宽度与该第二宽度的比率小于等于3。
进一步,该本体具有一平直段及一与该平直段一体成型之倾斜段,且该本体于该倾斜段的两侧面凸设成形有数个横向间隔设置的连接管,各连接管与该本体的内部相通,该凸出部横向凸设成形于该本体的底部。
较佳的是,该凸出部横向成形于该倾斜段远离该平直段的一端。
再进一步,该本体为一直立且具有单一管径的中空管材,该本体于外周面设凸设成形有一连接架及两连接管,该连接架横向设置于该本体的外周面上且设有两连接片及一套设管,两连接片间隔设置地成形于该本体的外周面上,而该套设管成形于两连接片远离该本体的一端且横向设置于该本体的一侧,两连接管成形于该本体的外周面且与该本体的内部相通,两连接管是直线相对设置于该本体的外周面上,该凸出部横向成形于该本体的底部。
较佳的是,该凸出部设有一成形于本体底部的中空连接框,且于该连接框中形成有至少两平行设置的套接管。
较佳的是,该凸出部为一管状之五通管。
较佳的是,该连接架为一避震器结合座。
藉由上述的技术手段,本实用新型自行车的车架立管属于一体式的结构形态,不会因人工焊接不良以及焊接后热影响区与焊道的内陷情形,而影响自行车之车架立管的质量及使用寿命,再者,一体式车架立管的本体与该凸出部是由相同材质一体成型而成,因此,本实用新型车架立管的整体结构具有相同的刚性,可呈现出较佳的机械性质,另外,不需使用焊道及其它物料进行补强,可大幅降低车架立管的整体重量而达到轻量化的要求,而且不会在车架立管的表面形成凸起的焊道或凹入的结构,因此,在组装车架时不会与其它构件产生干涉的情形,藉以提供一无需焊接、提高使用寿命、改善整体机械表现性质以及安装时不干涉的自行车的车架立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外观侧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剖面侧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二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外观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二较佳实施例的外观侧视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三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外观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三较佳实施例的外观侧视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第四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外观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第四较佳实施例的外观侧视示意图。
符号说明
10、10A、10B、10C 本体   11、11A、11B、11C 外周面
12 渐缩段                13A 平直段
14A 倾斜段               15A 连接管
16B、16C 连接架          161B、161C 连接片
162B、162C 套设管        17B、17C 连接管
20、20A、20B、20C 凸出部 21C 连接框
22C 套接管
W1第一宽度   W2第二宽度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自行车的车架立管,请配合参看如图1及2所示之第一较佳实施例,其中该车架立管是透过单一锻件成型胚体,经外观朔形、内部抽管及尺寸精工等方式,所制成的一体成型车架立管,该车架立管设有一本体10及一凸出部20,其中该本体10为一中空管材且具有一环形的外周面11,进一步,该本体10于中段处形成一渐缩段12,较佳的是,该本体10位于该渐缩段12上方的宽度为一第一宽度W1,而该渐缩段12的最小宽度为一第二宽度W2,其中该第一宽度W1与该第二宽度W2的比率小于等于而该凸出部20是一体成型于该本体10的外周面11上,较佳的是,该凸出部20凸设成形于该本体10的顶部且呈一倾斜设置之结构,进一步,如图2所示该凸出部20与该本体10具有相同的厚度,较佳的是,该凸出部20可为一座垫连接块。
请配合参看如图3及4所示之本实用新型的第二较佳实施例,其中该本体10A具有一平直段13A及一与该平直段13A一体成型之倾斜段14A,且该本体10A于该倾斜段14A的两侧面凸设成形有数个横向间隔设置的连接管15A,各连接管15A与该本体10A的内部相通,该凸出部20A横向凸设成形于该本体10A的底部,较佳的是,该凸出部20A横向成形于该倾斜段14A远离该平直段13A的一端,进一步,该凸出部20A可为一管状之五通管。
请配合参看如图5及6所示之本实用新型的第三较佳实施例,其中该本体10B为一直立且具有单一管径的中空管材,该本体10B于外周面11B设凸设成形有一连接架16B及两连接管17B,其中该连接架16B横向设置于该本体10B的外周面11B上且设有两连接片161B及一套设管162B,两连接片161B间隔设置地成形于该本体10B的外周面11B上,而该套设管1622B成形于两连接片161B远离该本体10B的一端,且横向设置于该本体10B的一侧,较佳的是,该连接架16B可为一避震器结合座,两连接管17B成形于该本体10B的外周面11B且与该本体10B的内部相通,两连接管17B是直线相对设置于该本体10B的外周面11B上,该凸出部20B横向成形于该本体10B的底部,进一步,该凸出部20B可为一管状之五通管。
请配合参看如图7及8所示之本实用新型的第四较佳实施例,其中该本体10C为一直立且具有单一管径的中空管材,该本体10C于外周面11C设凸设成形有一连接架16C及两连接管17C,其中该连接架16c横向设置于该本体10C的外周面11C上且设有两连接片161C及一套设管162C,两连接片161C间隔设置地成形于该本体10C的外周面11C上,而该套设管162C成形于两连接片161C远离该本体10C的一端,且横向设置于该本体10的一侧,较佳的是,该连接架16C可为一避震器结合座,两连接管17C成形于该本体10C的外周面11C且与该本体10C的内部相通,两连接管17C是直线相对设置于该本体10C的外周面11C上,该凸出部20C横向成形于该本体10C的底部,进一步,该凸出部20C设有一成形于本体10C底部的中空连接框21C,且于该连接框21C中形成有至少两平行设置的套接管22C。
藉由上述的技术手段,本实用新型自行车的车架立管属于一体式的结构形态,不会因人工焊接不良以及焊接后热影响区与焊道的内陷情形,而影响自行车之车架立管的质量及使用寿命,再者,一体式车架立管的本体10、10A、10B、10C与该凸出部20、20A、20B、20C是由相同材质一体成型而成,因此,本实用新型车架立管的整体结构具有相同的刚性,可呈现出较佳的机械性质,另外,不需使用焊道及其它物料进行补强,可大幅降低车架立管的整体重量而达到轻量化的要求,而且不会在车架立管的表面形成凸起的焊道或凹入的结构,因此,在组装车架时不会与其它构件产生干涉的情形,藉以提供一无需焊接、提高使用寿命、改善整体机械表现性质以及安装时不干涉的自行车的车架立管。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提技术方案的范围内,利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技术内容所作出局部更动或修饰的等效实施例,并且未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内容,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11)

1.一种自行车的车架立管,其特征在于,为单一锻件成型胚体所制成的一体成型车架立管,所述车架立管设有一本体及一凸出部,所述本体为一中空管材且具有一环形的外周面,而所述凸出部是一体成型于所述本体的外周面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的车架立管,其特征在于,
所述本体于中段处形成一渐缩段,而所述凸出部凸设成形于所述本体的顶部且呈一倾斜设置之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行车的车架立管,其特征在于,
所述凸出部与所述本体具有相同的厚度。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自行车的车架立管,其特征在于,
所述凸出部为一座垫连接块。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行车的车架立管,其特征在于,
所述本体位于所述渐缩段上方的宽度为一第一宽度,而所述渐缩段的最小宽度为一第二宽度,其中所述第一宽度与所述第二宽度的比率小于等于3。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的车架立管,其特征在于,
所述本体具有一平直段及一与所述平直段一体成型之倾斜段,且所述本体于所述倾斜段的两侧面凸设成形有数个横向间隔设置的连接管,各连接管与所述本体的内部相通,所述凸出部横向凸设成形于所述本体的底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自行车的车架立管,其特征在于,
所述凸出部横向成形于所述倾斜段远离所述平直段的一端。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的车架立管,其特征在于,
所述本体为一直立且具有单一管径的中空管材,所述本体于外周面设凸设成形有一连接架及两连接管,所述连接架横向设置于所述本体的外周面上且设有两连接片及一套设管,两连接片间隔设置地成形于所述本体的外周面上,而所述套设管成形于两连接片远离所述本体的一端且横向设置于所述本体的一侧,两连接管成形于所述本体的外周面且与所述本体的内部相通,两连接管是直线相对设置于所述本体的外周面上,所述凸出部横向成形于所述本体的底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自行车的车架立管,其特征在于,
所述凸出部设有一成形于本体底部的中空连接框,且于所述连接框中形成有至少两平行设置的套接管。
10.根据权利要求6至权利要求9中任一项所述的自行车的车架立管,其特征在于,
所述凸出部为一管状之五通管。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自行车的车架立管,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架为一避震器结合座。
CN201420649198.1U 2014-11-03 2014-11-03 自行车的车架立管 Active CN20419718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649198.1U CN204197182U (zh) 2014-11-03 2014-11-03 自行车的车架立管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649198.1U CN204197182U (zh) 2014-11-03 2014-11-03 自行车的车架立管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197182U true CN204197182U (zh) 2015-03-11

Family

ID=526551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649198.1U Active CN204197182U (zh) 2014-11-03 2014-11-03 自行车的车架立管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19718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197182U (zh) 自行车的车架立管
CN202987397U (zh) 一种钢管结构轻量化双座电动三轮车车架
CN206885239U (zh) 儿童滑行自行车车架
CN204415637U (zh) 一种新型避震自行车车架
CN204210652U (zh) 正三轮摩托车用滚压厢板工程车厢
CN204296969U (zh) 摩托车及其摩托车车架
CN203544253U (zh) 一种摩托车车架尾部结构
CN203864890U (zh) 碳纤维复材抗冲击自行车前叉
CN102837778A (zh) 两轮摩托车车架结构
CN205220874U (zh) 自行车车座
CN203127357U (zh) 一种编织袋
CN203005656U (zh) 自行车车架
CN204606091U (zh) 一种摩托车车架
CN203294267U (zh) 一种采用片材结构的自行车
CN209938826U (zh) 一种自行车
CN203876618U (zh) 汽车座椅靠背骨架
CN102101230A (zh) 一种车架管的制造方法及车架管
CN205916260U (zh) 高强度摩托车车架
CN202557691U (zh) 三轮车双龙骨整体式车架
CN202481224U (zh) 车架下管与后下叉的连接结构
CN205769880U (zh) 一种无中管自行车及其车架
CN207157388U (zh) 一种共享电动自行车的车架
CN205220443U (zh) 一种蝴蝶枕总成
CN203581267U (zh) 一种淑女型自行车车架
CN202686644U (zh) 一种山地车上桥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