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197038U - 抗磨损软垫总成、相应的车身悬置总成及车辆 - Google Patents

抗磨损软垫总成、相应的车身悬置总成及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197038U
CN204197038U CN201420566854.1U CN201420566854U CN204197038U CN 204197038 U CN204197038 U CN 204197038U CN 201420566854 U CN201420566854 U CN 201420566854U CN 204197038 U CN204197038 U CN 20419703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ushion
assembly
cushion assembly
resistance
vehic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566854.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信文荣
王峻
王超功
张超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20566854.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19703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19703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19703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Vehicle Body Suspensio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抗磨损软垫总成、相应的车身悬置总成及车辆,其中的抗磨损软垫总成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的上端盖、上软垫、下软垫及下端盖,它们分别带有第一至第四中心孔,其中上端盖和上软垫硫化于一体,下软垫和下端盖硫化于一体;第一中心孔与第四中心孔直径相同且小于悬置衬套的径向尺寸,同时小于第二中心孔与第三中心孔的直径;上软垫包括上下胶粘于一体的橡胶本体与高硬度耐磨材料端口。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抗磨损软垫总成的端口,采用高硬度耐磨材料,悬置衬套与端口部位相接触,增强了软垫的耐磨性能,延长其使用寿命,适用于车身悬置总成,进一步用于将车身与车架相联接。

Description

抗磨损软垫总成、相应的车身悬置总成及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抗磨损软垫总成、相应的车身悬置总成及车辆。
背景技术
车身悬置用于连接车身与车架,现有车身悬置的一体式软垫总成,在结构为采用上软垫和下软垫一体式注塑成型,软垫整体材质均一;另外,这种一体式软垫总成的软垫内腔处少有用于对悬置套管进行限位的结构。由于软垫端口位置与悬置衬套发生直接接触,所以在行车过程中,悬置衬套和悬置软垫内腔表面会发生物理摩擦。但事实上因为车身悬置在设计时,要综合考虑悬置动刚度、静刚度、隔振量等诸多因素,所以悬置软垫不能选用高硬度的抗磨损材料,而导致了悬置的耐磨损性不强,加之由于悬置内腔表面限制悬置衬套晃动的限位结构较少,更加剧了悬置软垫的磨损。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抗磨损软垫总成,其上软垫的端口部位采用高硬度耐磨材料制作且与本体分别独立成型,以增加对悬置衬套的限位功能,从而增加了软垫总成的耐磨性。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抗磨损软垫总成,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的金属质上端盖、橡胶质上软垫、橡胶质下软垫及金属质下端盖,它们分别带有第一~第四中心孔,其中上端盖和上软垫硫化于一体,下软垫和下端盖硫化于一体;第一中心孔与第四中心孔直径相同且小于悬置衬套的径向尺寸,同时小于第二中心孔与第三中心孔的直径;上软垫包括上下胶粘于一体的本体与端口,所述上软垫于轴向为高硬度耐磨材料端口—橡胶本体的复合层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端口上相应于第一中心孔处的内周缘为内齿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上软垫的腰部,于其内周面设有沿径向向中心处凸出的环状第一限位筋,所述第一限位筋的内环的直径,与所述悬置衬套的外径相同。
进一步的,所述下软垫的腰部,于其内周面设有沿径向向中心处凸出的第二限位筋,所述第二限位筋的内环的直径,与所述悬置衬套的外径相同。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抗磨损软垫总成具有以下优势:
(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上软垫的端口采用高硬度耐磨材料,悬置衬套与端口部位相接触,增强了软垫的耐磨性能,延长其使用寿命;
(2)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端口内周为内齿状结构,增加了对悬置衬套的限位功能,也可以增强软垫的耐磨性能;
(3)第一限位筋、第二限位筋的设置,使得悬置衬套于软垫内腔中多了限位构件,增加软垫的耐磨性能,并有效遏制悬置衬套的晃动。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车身悬置总成,包括前述的抗磨损软垫总成,以提高该车身悬置总成中软垫总成的抗磨损性能,增强悬置衬套的工作稳定性。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车辆悬置总成,包括软垫总成,及与所述软垫总成相配合的悬置衬套,所述软垫总成为前述结构的抗磨损软垫总成,所述悬置衬套于所述端口内周部位限位,或于所述第一限位筋处及所述端口内周部位处两点限位,或于所述端口内周部位外及所述第二限位筋处两点限位,或于所述第一限位筋、所述端口内周部位及所述第二限位筋处三点限位。
本实用新型的第三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车辆,它包括前述结构的车身悬置总成,以将车身与车架相联接,能提高该车辆中软垫总成的抗磨损性能,增强悬置衬套的工作稳定性。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车辆,包括车身、车架,还包括前述结构的车身悬置总成,所述车身与所述车架经所述的车身悬置总成相连接。
所述车身悬置总成、所述车辆与上述抗磨损软垫总成相对于现有技术所具有的优势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用新型的磨损软垫总成适用于车身悬置总成,进一步用于将车身与车架相联接。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
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所述的抗磨损软垫总成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所述的抗磨损软垫总成的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所述的抗磨损软垫总成中上软垫2倒置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所示上软垫2的纵剖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所述的抗磨损软垫总成中下软垫3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所示下软垫3的纵剖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所述的车身悬置总成中上软垫2与悬置衬套5的配合关系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上端盖,2-上软垫,21-本体,22-端口,23-内齿结构,24-第一限位筋,3-下软垫,31-第二限位筋,4-下端盖,5-悬置衬套,6-定位槽。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提到的是以各构件于图2中的方位为参考基准,所涉及“内”指径向指向中心孔处的方向。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一种抗磨损软垫总成
参考图1—图6,本实施例的抗磨损软垫总成为上下开口的中空回转体结构,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设置并硫化于一体的金属质上端盖1、橡胶质上软垫2、橡胶质下软垫3及金属质下端盖4,它们于各自的中心处分别带有同轴的第一~第四中心孔。其中:
上端盖1和上软垫2硫化于一体,下软垫3和下端盖4硫化于一体。
第一中心孔与第四中心孔直径相同,且小于悬置衬套5的径向尺寸,同时小于第二中心孔与第三中心孔的直径。
上软垫2包括上下胶粘于一体的橡胶质的本体21与高硬度耐磨材料质的端口22,即该上软垫2于轴向为高硬度耐磨材料端口22—橡胶本体21的复合层结构。
端口22上相应于第一中心孔处的内周缘为内齿结构23,内齿结构23的内径与第二的中心孔的直径相同。
上软垫2的腰部,于其内周面设有沿径向向中心处凸出的环状第一限位筋24,如图4所示。第一限位筋24的内环的直径,与悬置衬套5的外径相同。
下软垫3上端第三中心孔旁,设有凹陷的定位槽6,定位槽6的直径与端口22的外径相适配,用于将端口22嵌于该定位槽6内实现上软垫2与下软垫3的连接。
下软垫3的腰部,于其内周面设有沿径向向中心处凸出的第二限位筋31,如图6所示。第二限位筋31的内环的直径,与悬置衬套5的外径相同。
本实施例的制作过程是:高硬度耐磨材料(例如:硬度为60/65/70邵尔A的NR等)的端口22单独注塑后用胶粘剂与上软垫本体21连接在一起;上端盖1、下端盖4是金属材质,分别与橡胶材质的下软垫3、上软垫2硫化在一起制成两部分,整体构成抗磨损软垫总成。
使用时,将悬置衬套5穿过车架的悬置安装孔,将软垫总成预紧到悬置衬套5的上下两端,再用悬置安装长螺栓穿过地板上的悬置安装孔,依次与上软垫2、悬置衬套5、车架、下软垫3连接到一起,在悬置下端盖4位置用悬置安装螺母拧紧,这样就完成车身和车架之间的连接了。
实施例2    一种车身悬置总成
本实施例的辆悬置总成,包括实施例1所提供的抗磨损软垫总成,及与抗磨损软垫总成相配合的悬置衬套5。
悬置衬套5于第一限位筋24、端口22内周部位、第二限位筋31处三点限位。图7所示为悬置衬套5与由本体21与端口22所构成的上软垫2的配合关系示意图。
本实施例其他部分的结构,与现有技术相同。
实施例1所提供的抗磨损软垫总成的由第一~第四中心孔串成的中心孔处穿上金属悬置衬套5,就组成了本实施例的车身悬置总成,也就是一个完整的车身悬置。
实施例3    一种车辆
本实施例包括车身、车架,以及实施例2所提供的车身悬置总成。
车身与车架经该车身悬置总成相连接。
本实施例的其他部分的结构,与现有技术相同。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抗磨损软垫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的金属质上端盖(1)、橡胶质上软垫(2)、橡胶质下软垫(3)及金属质下端盖(4),它们分别带有第一~第四中心孔,其中上端盖(1)和上软垫(2)硫化于一体,下软垫(3)和下端盖(4)硫化于一体;第一中心孔与第四中心孔直径相同且小于悬置衬套(5)的径向尺寸,同时小于第二中心孔与第三中心孔的直径;上软垫(2)包括上下胶粘于一体的本体(21)与端口(22),所述上软垫(2)于轴向为高硬度耐磨材料端口(22)—橡胶本体(21)的复合层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磨损软垫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口(22)上相应于第一中心孔处的内周缘为内齿结构(23)。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抗磨损软垫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软垫(2)的腰部,于其内周面设有沿径向向中心处凸出的环状第一限位筋(24),所述第一限位筋(24)的内环的直径,与所述悬置衬套(5)的外径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抗磨损软垫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软垫(3)的腰部,于其内周面设有沿径向向中心处凸出的第二限位筋(31),所述第二限位筋(31)的内环的直径,与所述悬置衬套(5)的外径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抗磨损软垫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软垫(3)的腰部,于其内周面设有沿径向向中心处凸出的第二限位筋(31),所述第二限位筋(31)的内环的直径,与所述悬置衬套(5)的外径相同。
6.一种车辆悬置总成,包括软垫总成,及与所述软垫总成相配合的悬置衬套(5),其特征在于,所述软垫总成为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抗磨损软垫总成,所述悬置衬套(5)于所述端口(22)内周部位限位。
7.一种车辆悬置总成,包括软垫总成,及与所述软垫总成相配合的悬置衬套(5),其特征在于,所述软垫总成为权利要求3所述的抗磨损软垫总成,所述悬置衬套(5)于所述第一限位筋(24)、所述端口(22)内周部位限位。
8.一种车辆悬置总成,包括软垫总成,及与所述软垫总成相配合的悬置衬套(5),其特征在于,所述软垫总成为权利要求4所述的抗磨损软垫总成,所述悬置衬套(5)于所述端口(22)内周部位、所述第二限位筋(31)处限位。
9.一种车辆悬置总成,包括软垫总成,及与所述软垫总成相配合的悬置衬套,其特征在于,所述软垫总成为权利要求5所述的抗磨损软垫总成,所述悬置衬套(5)于所述端口(22)内周部位、所述第一限位筋(24)和第二限位筋(31)处限位。
10.一种车辆,包括车身、车架,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权利要求6—9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身悬置总成,所述车身与所述车架经所述的车身悬置总成相连接。
CN201420566854.1U 2014-09-29 2014-09-29 抗磨损软垫总成、相应的车身悬置总成及车辆 Active CN20419703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566854.1U CN204197038U (zh) 2014-09-29 2014-09-29 抗磨损软垫总成、相应的车身悬置总成及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566854.1U CN204197038U (zh) 2014-09-29 2014-09-29 抗磨损软垫总成、相应的车身悬置总成及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197038U true CN204197038U (zh) 2015-03-11

Family

ID=526550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566854.1U Active CN204197038U (zh) 2014-09-29 2014-09-29 抗磨损软垫总成、相应的车身悬置总成及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19703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094659A (zh) * 2018-08-16 2018-12-28 安徽奥丰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一种耐老化的汽车底盘用橡胶衬套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094659A (zh) * 2018-08-16 2018-12-28 安徽奥丰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一种耐老化的汽车底盘用橡胶衬套
CN109094659B (zh) * 2018-08-16 2021-02-26 安徽奥丰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一种耐老化的汽车底盘用橡胶衬套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MX362959B (es) Ensamble de muñon y buje.
CN204197038U (zh) 抗磨损软垫总成、相应的车身悬置总成及车辆
CN202413327U (zh) 推力杆接头总成及其橡胶衬套
CN105102852B (zh) 液封式防振装置
CN201344227Y (zh) 汽车减振器橡胶套管组件
CN203906627U (zh) 一种汽车减震轴套
CN201751507U (zh) 一种缓降阻尼器
CN203836011U (zh) 一种阻尼联轴器
CN204095443U (zh) 一种轿车后桥衬套
CN204664267U (zh) 单缸减震器
CN205315695U (zh) 一种缓冲式石墨密封环
KR101315697B1 (ko) 에어스프링용 실링캡
CN207809048U (zh) 一种汽车排气管吊耳
CN203532522U (zh) 一种汽车用衬套
CN205298248U (zh) 一种球座分体式汽车前摆臂球销总成
CN208006623U (zh) 衬套组件和具有其的车辆
CN205533718U (zh) 一种气缸盖螺栓垫圈
CN203868230U (zh) 一种上吊环橡胶衬套
CN205383177U (zh) 防尘罩接头总成
CN201925395U (zh) 减震器活塞
KR102035354B1 (ko) 동적 특성 튜닝이 가능한 하이드로 부시
CN203221842U (zh) 汽车用平衡悬架钢板弹簧座衬套总成
CN102269232B (zh) 改进型的反作用杆带接头总成
CN205298247U (zh) 一种汽车前摆臂分体式球座
CN202847927U (zh) 摩托车前减震器防护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