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195423U - 一种去毛刺机及其换位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去毛刺机及其换位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195423U
CN204195423U CN201420644962.6U CN201420644962U CN204195423U CN 204195423 U CN204195423 U CN 204195423U CN 201420644962 U CN201420644962 U CN 201420644962U CN 204195423 U CN204195423 U CN 20419542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version mechanism
station
fork
flash trimmer
conveyer fram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644962.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胡冠之
黄正坤
崔贞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bei Aviation Precision Machiner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bei Aviation Precision Machiner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bei Aviation Precision Machiner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bei Aviation Precision Machiner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20644962.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19542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19542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19542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Jigs For Machine Too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去毛刺机及其换位机构,所述去毛刺机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设有至少三个工位;所述换位机构包括驱动装置、传送架和至少两个夹紧装置,所述传送架相对所述机架可往复运动;所述夹紧装置设于所述传送架上,用于夹紧或松开工件;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传送架连接,用于驱动所述传送架往复运动,从而带动所述夹紧装置将所述工件由当前工位输送至其下一工位。采用这种结构,工作时只需利用驱动装置驱动传送架相对机架往复运动,即可利用传送架上的夹紧装置将工件由一个工位转移至另一个工位,操作简单、方便,与现有技术相比,简化了工件换位的过程,提高了换位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去毛刺机及其换位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去毛刺机及其换位机构。
背景技术
冲压零件在冲压后冲裁断面会产生毛刺,影响产品的功能,需要将这些毛刺去除。
请参考图1,图1为现有技术中一种去毛刺机的结构示意图。
该毛刺机包括机架,机架上设置三个工位:上料工位、去毛刺工位和卸料工位。机架上活动装设有传送机构,传送机构上方活动装设有转动机构,该转动机构相对机架能够水平转动,用以定位传送机构上的工件,并带动工件旋转。机架上还设有去毛刺机构,用以对工件去毛刺。
工作过程中,传送机构首先处于上料工位,人工将工件放置于传送机构后,驱动传送机构转动一定角度到达去毛刺工位,以使工件与去毛刺机构对应设置,去毛刺工艺完成后,再驱动传送机构转动一定角度达到卸料工位,人工卸下零件,如此循环往复,完成去毛刺工作。
由此可见,上述去毛刺机依靠传送机构的转动带动工件由一个工位转移到另一个工位,即转移工件的同时需要传送机构等多个部件同时转动,导致工件的换位过程较为复杂,换位效率较低,且消耗能量较多,从而影响了去毛刺机的工作效率和使用成本。
有鉴于此,亟待针对上述技术问题,优化设计现有技术中去毛刺机的换位机构,简化工件的换位过程,减少换位消耗的能量和使用成本,提高去毛刺机的工作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为提供一种去毛刺机的换位机构,该换位机构能够简化工件的换位过程,减少换位消耗的能量和使用成本,提高去毛刺机的工作效率。此外,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为提供一种应用上述换位机构的去毛刺机。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去毛刺机的换位机构,所述去毛刺机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设有至少三个工位;所述换位机构包括驱动装置、传送架和至少两个夹紧装置,
所述传送架相对所述机架可往复运动;
所述夹紧装置设于所述传送架上,用于夹紧或松开工件;
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传送架连接,用于驱动所述传送架往复运动,从而带动所述夹紧装置将所述工件由当前工位输送至其下一工位。
采用这种结构,工作时只需利用驱动装置驱动传送架相对机架往复运动,即可利用传送架上的夹紧装置将工件由一个工位转移至另一个工位,操作简单、方便,与现有技术相比,简化了工件换位的过程,提高了换位效率。
优选地,所述传送架为连杆机构,所述连杆机构包括至少两个平行设置的摆杆,所述摆杆的底端与所述机架铰接,至少两个所述摆杆的顶端连接有水平连接杆,至少两个所述夹紧装置均横向伸出、且平行连接于所述连接杆上,至少两个所述夹紧装置之间的间隔与至少三个所述工位之间的距离对应设置,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摆杆连接。
采用这种结构,工件在第一工位的工作完成后,利用驱动装置驱动连杆机构的摆杆绕第一销轴相对机架正向转动图中向右转动,与此同时,连接杆上的第一夹紧装置将工件由第一工位输送至第二工位、松开工件。工件在第二工位加工过程中,驱动连杆机构反向运动图中向左转动,使得连接杆上的第二夹紧装置处于能够夹紧工件的位置,当工件在第二工位的工作完成后,第二夹紧装置夹紧工件,再驱动连杆机构正向运动,第二夹紧装置将工件由第二工位输送至第三工位、松开工件。以此类推,直到工件在所有工位上的工作都完成。由上述工作过程可知,采用上述连杆机构整体结构简单、灵活轻便,能方便地实现工件在不同工位的输送。
优选地,所述夹紧装置包括手指气缸,以及与所述手指气缸的活塞杆连接的两个延伸臂,两个所述延伸臂的末端向下弯折且错开设置、且二者之间的间隔可调,用于夹紧或松开工件。
优选地,所述驱动装置包括摆动气缸和底座,所述底座与所述机架连接,所述摆动气缸的缸筒通过第二销轴与所述底座铰接,所述摆动气缸的缸杆与所述摆杆连接。
优选地,所述工位的数目为四个,依次为上料工位、去毛刺工位、扫齿工位和卸料工位,所述摆杆的数目为三个,所述夹紧装置的数目为三个。
优选地,还包括限制所述连杆机构使其始终沿纵向往复运动的导向装置。
优选地,所述导向装置包括导向槽板和导向板,导向槽板固设于所述机架上,所述导向槽板设有开口向下、纵向延伸的导向槽,所述导向板底端与所述连接杆连接、顶端与所述导向槽滑动连接。
优选地,还包括限制所述连杆机构的最大摆动角度的纵向限位装置。
优选地,所述纵向限位装置为设于两外侧摆杆的外侧的第一安装座,所述第一安装座设有倾斜定位板,当所述摆杆向其所在一侧摆动至最大角度时,所述摆杆与其同侧的倾斜定位板平行,所述倾斜定位板上插装有与此时所述摆杆垂直的至少一个缓冲器、第一传感器、硬限位件。
优选地,所述纵向限位装置还包括与所述连接杆纵向对应、设于所述导向板所在一侧的第二安装座,所述安装座设有水平定位板,所述水平定位板上插装有至少一个缓冲器、第二传感器。
优选地,当所述换位机构断电、所述摆杆竖直设置时锁定所述连杆机构的锁紧装置。
优选地,所述锁紧装置包括锁紧气缸,所述锁紧气缸设有两个横向伸缩的锁紧缸杆,两个所述锁紧缸杆伸出时卡接于所述摆杆竖直设置时的纵向两侧。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去毛刺机,包括机架和设于所述机架上的换位机构;所述换位机构采用如上所述的去毛刺机的换位机构。
由于上述换位机构具有如上技术效果,因此,应用该换位机构的去毛刺机也应当具有相同的技术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一种去毛刺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换位机构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原理图;
图4为图2中夹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2所示换位机中的连杆机构处于竖直状态时与锁紧装置装配图。
其中,图1中的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机架10′;传送机构30′;转动机构50′;
图2至图5中的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机架200;工件100;
驱动装置41;摆动气缸411;底座412;
传送架42;摆杆421;连接杆422;
夹紧装置43;延伸臂431;弯折部432;夹爪433;
导向装置44;导向槽板441;导向槽4411;导向板442;安装底架443;
第一安装座45;倾斜定位板451;硬限位件452;第一缓冲器453;第一传感器454;
第二安装座46;水平定位板461;第二缓冲器462;第二传感器463;
锁紧装置47;锁紧缸杆471。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核心为提供一种去毛刺机的换位机构,该换位机构能够简化工件的换位过程,减少换位消耗的能量和使用成本,提高去毛刺机的工作效率。此外,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核心为提供一种应用上述换位机构的去毛刺机。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需要说明的是,本文中出现的方位词“纵向”为四连杆机构往复运动的方向,即图2中左右延伸的方向;“横向”为图2中垂直于纸面的方向;应当理解,这些方位词的出现是以说明书附图为基准而设立的,它们的出现不应当影响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请参考图2和图3,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换位机构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的原理图。
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去毛刺机的换位机构,去毛刺机包括机架200,机架200上设有至少三个工位;换位机构包括驱动装置41、传送架42和至少两个夹紧装置43。传送架42相对机架200可往复运动,夹紧装置43设于传送架42上,用于夹紧或松开工件100,驱动装置41与传送架42连接,用于驱动传送架42往复运动,从而带动夹紧装置43将工件100由当前工位输送至其下一工位。
采用这种结构,如图3所示,工作时只需利用驱动装置41驱动传送架42相对机架200往复运动,即可利用传送架42上的夹紧装置43将工件100由一个工位转移至另一个工位,操作简单、方便,与现有技术相比,简化了工件100换位的过程,提高了换位效率。
具体的方案中,上述传送架42可以具体为连杆机构,连杆机构包括至少两个平行设置的摆杆421,摆杆421的底端与机架200铰接,至少两个摆杆421的顶端连接有水平连接杆422,至少两个夹紧装置43均横向伸出、且平行连接于连接杆422上,至少两个夹紧装置43之间的间隔与至少三个工位之间的距离对应设置,驱动装置41与摆杆421连接。
采用这种结构,工件100在第一工位的工作完成后,利用驱动装置41驱动连杆机构的摆杆421绕第一销轴相对机架200正向转动(图3中向右转动),与此同时,连接杆422上的第一夹紧装置43将工件100由第一工位输送至第二工位、松开工件100。工件100在第二工位加工过程中,驱动连杆机构反向运动(图3中向左转动),使得连接杆422上的第二夹紧装置43处于能够夹紧工件100的位置,当工件100在第二工位的工作完成后,第二夹紧装置43夹紧工件100,再驱动连杆机构正向运动,第二夹紧装置43将工件100由第二工位输送至第三工位、松开工件100。以此类推,直到工件100在所有工位上的工作都完成。
由上述工作过程可知,采用上述连杆机构整体结构简单、灵活轻便,能方便地实现工件100在不同工位的输送。
可以想到,上述传送架42并不仅限于该连杆结构,例如,还可以在机架200上设置导轨,传送架42为形状固定的架体,该架体设置上述夹紧装置43,且架体底端设有与导轨滑动配合的滑块。这样,驱动装置41驱动架体在导轨上往复运动,同样能够将工位输送至不同的工位。
如图4所示,图4为图2中夹紧装置43的结构示意图。上述夹紧装置43可以包括手指气缸,以及与手指气缸的活塞杆连接的两个延伸臂431,两个延伸臂431的末端向下弯折形成弯折部432,且两个弯折部432错开设置、且二者之间的间隔可调,用于夹紧或松开工件100。
采用这种结构,当连杆机构运动到对应工位后,驱动手指气缸的两个活塞杆伸出不同的距离,以使两个延伸臂431的弯折部432运动至工件100的两侧,再驱动两个活塞杆缩回一定的距离,即可实现工件100的夹持。反向驱动活塞杆即可松开工件100。
由此可见,采用手指气缸可以利用其两个并列的活塞杆灵活地实现工件100的夹紧、松开,起到机械手的作用。
更进一步的方案中,上述延伸臂431的弯折部432还可以连接夹爪433,两个夹爪433的夹持面与其对应的工件100的表面相适配。由于工件100的侧壁通常为曲面,采用这种夹爪433能够保证工件100与夹爪433形成面接触,使得夹持稳定,避免夹持过程中发生工件100倾斜或掉落等不稳定现象。
可以想到,上述夹紧装置43并不仅限于手指气缸,例如,还可以设置两个单独的气缸或油缸,分别单独控制二者的活塞杆实现工件100的夹持。
上述驱动装置41可以包括摆动气缸411和底座412,底座412与机架200连接,摆动气缸411的缸筒通过第二销轴与底座412铰接,摆动气缸411的缸杆与摆杆421连接。
采用这种结构,驱动摆动气缸411的缸杆伸长,缸杆推动摆杆421正向摆动;驱动摆动气缸411的缸杆缩短,缸杆带动摆杆421反向摆动。由此可见,采用这种驱动装置41能够简单、方便地实现连杆机构相对机架200的往复运动。可以想到,上述驱动装置41并不仅限摆动气缸411,还可以采用摆动油缸等其他装置。
具体的方案中,上述工位的数目可以为四个,依次为上料工位、去毛刺工位、扫齿工位和卸料工位,摆杆421的数目为三个,夹紧装置43的数目为三个。
当然,上述去毛刺机并不仅限四个工位,换位机构也不仅限于三个摆杆421,还可以采用其他数目。
在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上述换位机构还包括限制连杆机构使其始终沿纵向往复运动的导向装置44。
具体的方案中,上述导向装置44可以包括导向槽4411板441和导向板442,导向槽4411板441通过安装底架443固设于机架200上,导向槽4411板441设有开口向下、纵向延伸的导向槽4411,导向板442底端与连接杆422连接、顶端与导向槽4411滑动连接。
这样,与机架200固定连接的导向槽4411对导向板442起到导向的作用,进而使连接板始终沿纵向往复运动,避免连杆机构在运动时向横向两侧倾斜等现象的发生。
当然,上述导向装置44并不仅限该结构,还可以采用其他结构。例如,导向板442还可以设为导向块等结构。
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上述换位机构还可以包括限制连杆机构的最大摆动角度的纵向限位装置。
具体的方案中,上述纵向限位装置为设于连杆机构的两外侧摆杆421的外侧的第一安装座45,第一安装座45设有倾斜定位板451,当摆杆421向其所在一侧摆动至最大角度时,摆杆421与其同侧的定位板平行,定位板上插装有与此时摆杆421垂直的至少一个第一缓冲器453、第一传感器454、硬限位件452。
这样,当图2中的左侧摆杆421摆动至左边最大角度时,该摆杆421首先接触第一缓冲器453,第一缓冲器453受到摆杆421的撞击逐渐被压缩,大大减小了摆杆421的冲击,当第一缓冲器453压缩到与硬限位件452的位置齐平时,也即摆杆421与硬限位件452、传感器接触时,摆杆421停止向左摆动。此时,第一传感器454检测到摆杆421已经运动到位,并将检测结果发送给去毛刺机的控制器,以便控制器发出下一步工作的控制命令。
由此可见,采用这种结构,既能限制摆杆421的最大摆动角度,又能减小摆杆421的冲击,避免发生系统抖动等不稳定的现象,还可以保证去毛刺机具有较高的自动化控制水平。
进一步的方案中,上述纵向限位装置还包括与连接杆422纵向对应、设于导向板442所在一侧的第二安装座46,安装座设有水平定位板461,水平定位板461上插装有至少一个缓冲器、第二传感器463。
采用这种结构,如图2所示,当右侧摆杆421向右摆动至最大角度时,连接杆422底端首先接触第二缓冲器462,第二缓冲器462受到连接杆422的冲击逐渐被压缩,大大减小了连接杆422的冲击。当第一缓冲器453压缩到一定程度、不再被压缩时,连接杆422停止向右摆动。此时,第二传感器463检测到摆杆421已经运动到位,并将检测结果发送给去毛刺机的控制器,以便控制器发出下一步工作的控制命令。
上述第一传感器454和第二传感器463是换位机构的冗余设计。正常工作时,可以只开启二者中的一者使其为控制器传输信号;当该传感器发生故障、无法正常工作时,再开启另一者,当去毛刺机的工作完成之后,再更换损坏的传感器。这样能够避免去毛刺机工作过程中因传感器损坏而停止全部工作,保证去毛刺机的工作稳定性。
在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上述换位机构还包括当换位机构断电、摆杆421竖直设置时锁定连杆机构的锁紧装置47。
具体的方案中,如图5所示,图5为图2所示换位机中的连杆机构处于竖直状态时与锁紧装置47装配图,上述锁紧装置47包括锁紧气缸,锁紧气缸设有两个横向伸缩的锁紧缸杆471,两个锁紧缸杆471伸出时卡接于摆杆421竖直设置时的纵向两侧。
由于连杆机构底端与机架200铰接,上端可以自由摆动,去毛刺机断电后,该连杆机构可能向左或向右随意摆动,此时可以使连杆机构摆动于摆杆421竖直的位置,然后驱动锁紧气缸的两个缸杆伸出,以使连杆机构定位于该位置,避免其随意向左或向右摆动而引起不稳定的现象。
当然,上述锁紧装置47并不仅限卡接与摆杆421两侧的锁紧气缸,还可以在摆杆421上设置定位孔,锁紧气缸的缸杆伸出、插入该定位孔中,同样能实现锁紧。
此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去毛刺机,包括机架200和设于机架200上的换位机构;换位机构采用如上的去毛刺机的换位机构。
由于上述换位机构具有如上技术效果,因此,应用该换位机构的去毛刺机也应当具有相同的技术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去毛刺机及其换位机构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3)

1.一种去毛刺机的换位机构,所述去毛刺机包括机架(200),所述机架(200)上设有至少三个工位;其特征在于,所述换位机构包括驱动装置(41)、传送架(42)和至少两个夹紧装置(43),
所述传送架(42)相对所述机架(200)可往复运动;
所述夹紧装置(43)设于所述传送架(42)上,用于夹紧或松开工件(100);
所述驱动装置(41)与所述传送架(42)连接,用于驱动所述传送架(42)往复运动,从而带动所述夹紧装置(43)将所述工件(100)由当前工位输送至其下一工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去毛刺机的换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架(42)为连杆机构,所述连杆机构包括至少两个平行设置的摆杆(421),所述摆杆(421)的底端与所述机架(200)铰接,至少两个所述摆杆(421)的顶端连接有水平连接杆(422),至少两个所述夹紧装置(43)均横向伸出、且平行连接于所述连接杆(422)上,至少两个所述夹紧装置(43)之间的间隔与至少三个所述工位之间的距离对应设置,所述驱动装置(41)与所述摆杆(421)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去毛刺机的换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紧装置(43)包括手指气缸,以及与所述手指气缸的活塞杆连接的两个延伸臂(431),两个所述延伸臂(431)的末端向下弯折且错开设置、且二者之间的间隔可调,用于夹紧或松开工件(100)。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去毛刺机的换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41)包括摆动气缸(411)和底座(412),所述底座(412)与所述机架(200)连接,所述摆动气缸(411)的缸筒通过第二销轴与所述底座(412)铰接,所述摆动气缸(411)的缸杆与所述摆杆(421)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去毛刺机的换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位的数目为四个,依次为上料工位、去毛刺工位、扫齿工位和卸料工位,所述摆杆(421)的数目为三个,所述夹紧装置(43)的数目为三个。
6.根据权利要求2-5任一项所述的去毛刺机的换位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限制所述连杆机构使其始终沿纵向往复运动的导向装置(44)。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去毛刺机的换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装置(44)包括导向槽(4411)板(441)和导向板(442),导向槽(4411)板(441)固设于所述机架(200)上,所述导向槽(4411)板(441)设有开口向下、纵向延伸的导向槽(4411),所述导向板(442)底端与所述连接杆(422)连接、顶端与所述导向槽(4411)滑动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去毛刺机的换位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限制所述连杆机构的最大摆动角度的纵向限位装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去毛刺机的换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限位装置为设于两外侧摆杆(421)的外侧的第一安装座(45),所述第一安装座(45)设有倾斜定位板(451),当所述摆杆(421)向其所在一侧摆动至最大角度时,所述摆杆(421)与其同侧的倾斜定位板(451)平行,所述倾斜定位板(451)上插装有与此时所述摆杆(421)垂直的至少一个缓冲器、第一传感器(454)、硬限位件(452)。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去毛刺机的换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限位装置还包括与所述连接杆(422)纵向对应、设于所述导向板(442)所在一侧的第二安装座(46),所述安装座设有水平定位板(461),所述水平定位板(461)上插装有至少一个缓冲器、第二传感器(463)。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去毛刺机的换位机构,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换位机构断电、所述摆杆(421)竖直设置时锁定所述连杆机构的锁紧装置(47)。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去毛刺机的换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装置(47)包括锁紧气缸,所述锁紧气缸设有两个横向伸缩的锁紧缸杆(471),两个所述锁紧缸杆(471)伸出时卡接于所述摆杆(421)竖直设置时的纵向两侧。
13.一种去毛刺机,包括机架(200)和设于所述机架(200)上 的换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换位机构采用如权利要求1-12任一项所述的去毛刺机的换位机构。
CN201420644962.6U 2014-10-30 2014-10-30 一种去毛刺机及其换位机构 Active CN20419542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644962.6U CN204195423U (zh) 2014-10-30 2014-10-30 一种去毛刺机及其换位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644962.6U CN204195423U (zh) 2014-10-30 2014-10-30 一种去毛刺机及其换位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195423U true CN204195423U (zh) 2015-03-11

Family

ID=526534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644962.6U Active CN204195423U (zh) 2014-10-30 2014-10-30 一种去毛刺机及其换位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195423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54083A (zh) * 2014-10-30 2015-02-18 湖北中航精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去毛刺机及其换位机构
CN104986518A (zh) * 2015-07-16 2015-10-21 中国重型机械研究院股份公司 一种水平随动送料机构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54083A (zh) * 2014-10-30 2015-02-18 湖北中航精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去毛刺机及其换位机构
CN104986518A (zh) * 2015-07-16 2015-10-21 中国重型机械研究院股份公司 一种水平随动送料机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366056U (zh) 一种双加工工位机械手装置
CN204223807U (zh) 送料装置及加工设备
CN102152964A (zh) 机械手搬运线
CN104191886A (zh) 一种木质门扇双面雕刻机
CN201882630U (zh) 机械手搬运线
CN204430786U (zh) 全自动光伏边框生产线
CN104440523A (zh) 一种去毛刺机及其上料机构
CN103625924A (zh) 一种自动放置板状材料入框架的装置
CN103303667A (zh) 一种高速扁瓶理瓶机械手及其理瓶方法
CN204195423U (zh) 一种去毛刺机及其换位机构
CN106881614A (zh) 一种铣床用循环式夹持机构
CN204018988U (zh) 一种焊接机器人工作台
CN104354083A (zh) 一种去毛刺机及其换位机构
CN102554344A (zh) 连续裁切机
CN202162299U (zh) 连杆锻件整形自动上下料装置
CN204453028U (zh) 一种套袋辅助设备
CN208215559U (zh) 家具用木条切割开槽生产线
CN104174781B (zh) 一种传递包芯冲工件的机械手
CN204209520U (zh) 一种去毛刺机及其扫齿机构
CN203542202U (zh) 饰件上料设备
CN203896128U (zh) 一种全自动定子线圈整形机
CN203630424U (zh) 偏光片对位装置
CN207547904U (zh) 一种半落地式双交换工作台激光切割机
CN203345570U (zh) 自动堆叠机
CN102039644B (zh) 塑料门窗四头清角加工设备及加工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