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182784U - 具有导正机构的折弯冲压模具 - Google Patents

具有导正机构的折弯冲压模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182784U
CN204182784U CN201420522290.1U CN201420522290U CN204182784U CN 204182784 U CN204182784 U CN 204182784U CN 201420522290 U CN201420522290 U CN 201420522290U CN 204182784 U CN204182784 U CN 20418278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lock
bending
fillet surface
punching
stripper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522290.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决
占先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EVA Precision Industrial Holdings Ltd
EVA Precision Industrial Suzho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EVA Precision Industrial Holding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EVA Precision Industrial Holdings Ltd filed Critical EVA Precision Industrial Holdings Ltd
Priority to CN201420522290.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18278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18278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182784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ood-Manufactur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导正机构的折弯冲压模具,包括杆体,其一端固定连接上模板机构、相对的另一端向脱料板机构内延伸并形成具有第一倒角面的端面;第一块体,其设置于脱料板机构内的活动空间内,其上还开设有第二倒角面,该第二倒角面接触第一倒角面;第二块体,其固定设置于脱料板机构内并位于第一块体的底部,该第二块体内固定设置有引导针,折弯冲穿设于第一块体和第二块体内且该折弯冲由第一块体带动横向移动,第二块体内开设有供该折弯冲横向移动的移动空间。本实用新型相比于现有技术,其使得在折弯作业的同时同步实现了引导针的定位作用,从而保证了产品重要折弯工位的导正。

Description

具有导正机构的折弯冲压模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折弯冲压模具,具体涉及一种具有导正机构的折弯冲压模具。
背景技术
目前的折弯冲压模具主要包括了上模机构和下模机构,以及分设于上模机构和下模机构上的上折弯冲和下折弯冲,上折弯冲通过设置于一滑块上,在冲压时,由滑块带动,完成与下折弯冲的对合,最终形成对产品的折弯处理。
随着技术的进步,一些产品对于折弯件的精度都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因此,在折弯冲压模具进行冲压作业的同时,引导针便被应用了进来。但是目前所使用的折弯冲压模具,受制于其结构,当出现产品步距小又需要产品跑滑块的情况时,往往会因为滑块大小的限制,无法在跑滑块工序的前几个工序和后几个工序安装引导针位置,导致产品在折弯时相应工序无定位,最终影响尺寸精度,导致产品不合格。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以在折弯作业的同时同步实现引导针定位的具有导正机构的折弯冲压模具。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具有导正机构的折弯冲压模具,包括上模板机构、下模板机构、脱料板机构和折弯冲,还包括:
杆体,其一端固定连接上模板机构、相对的另一端向脱料板机构内延伸并形成具有第一倒角面的端面;
第一块体,其设置于脱料板机构内的活动空间内并在该活动空间内横向滑动,该第一块体上开设有第二倒角面,该第二倒角面接触第一倒角面,该第一块体与活动空间的内壁之间还设置有复位元件;
第二块体,其固定设置于脱料板机构内并位于第一块体的底部,该第二块体内固定设置有引导针,折弯冲穿设于第一块体和第二块体内且该折弯冲由第一块体带动横向移动,第二块体内开设有供该折弯冲横向移动的移动空间。
本实用新型在原有的折弯冲压模具的基础上加入了杆体、第一块体、第二块体、安装于第二块体内的引导针等改进。其中,第一块体还是实现和原有滑块一致的功能(即滑动),第二块体则实现新的功能,即对引导针进行安装和定位,当折弯冲压模具开始进行合模时,杆体和第一块体之间通过第一倒角面和第二倒角面的接触作用,在杆体向下运动时,杆体便推动第一块体向其一侧运动,直至折弯冲到位,同时引导针在第二块体中实现导正定位;当折弯冲压模具进行分模时,杆体向上回位,由于第一块体与活动空间的内壁之间安装的复位元件的作用,使得整个第一块体实现复位,折弯冲同时实现复位。
因此,本实用新型相比于现有技术,在整个运动过程中,其引导针和第一块体之间无任何干涉,使得在折弯作业的同时同步实现了引导针的定位作用,从而保证了产品重要折弯工位的导正,提高了产品尺寸的加工精度。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作如下改进:
作为优选的方案,上述的脱料板机构内可拆卸地设置有第一限位块,该第一限位块与第二块体相互卡合,形成对第二块体的下方限位。
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采用第一限位块,可以形成对第二块体的有效限位,防止其不下落。
作为优选的方案,上述的下模板机构上配合折弯冲设置有第二折弯冲,该第二折弯冲的底部设置有第二复位元件。
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设置第二折弯冲,可以配合折弯冲形成更为高效的折弯作业,第二复位元件又可以形成对第二折弯冲的快速复位。
作为优选的方案,上述的下模板机构内还可拆卸地设置有第二限位块,该第二限位块与第二折弯冲相互卡合,形成对该第二折弯冲的上方限位。
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采用第二限位块,可以形成对第二折弯冲的有效限位,防止其不会向上脱离设定位置,保证冲压加工的精度。
作为优选的方案,上述的杆体的侧壁上还设置有三角形凸块,该三角形凸块连接第一倒角面,第一块体的侧壁上配合该三角形凸块设置有三角形凹槽,该三角形凹槽连接第二倒角面。
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通过设置三角形凸块和三角形凹槽,在保证杆体对第一块体形成正常的推动作用的同时,还可以形成杆体和第一块体在垂直方向上的有效定位,防止两者之间出现滑脱而影响杆体对第一块体的推动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具有导正机构的折弯冲压模具在分模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具有导正机构的折弯冲压模具在合模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处的放大图。
其中,1.上模板机构 2.下模板机构 3.脱料板机构 31.活动空间 4.折弯冲 41.第二折弯冲 411.第二复位元件 42.第二限位块 5.杆体 51.端面 52.第一倒角面 53.三角形凸块 6.第一块体 61.第二倒角面 62.复位元件 63.三角形凹槽 7.第二块体 71.引导针 72.移动空间 8.第一限位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
为了达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如图1-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具有导正机构的折弯冲压模具的其中一些实施方式中,其包括上模板机构1、下模板机构2、脱料板机构3和折弯冲4,这些上、下模的结构,是一些冲压模具中普遍使用的,本实用新型将其作为例子应用到本实用新型的改进中一起来对改进进行具体说明。当然,对于另一些冲压模具,上、下模的结构可能会存在一些区别,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情况下便可以将本实用新型的改进应用到这些冲压模具中,在此不再对这些模具的结构进行具体的说明。
作为改进部分,如图2-3所示,在上述的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的具有导正机构的折弯冲压模具还包括:
杆体5,其一端通过螺接或者焊接等已知固连方式固定连接上模板机构1、相对的另一端向脱料板机构3内延伸并形成具有第一倒角面52的端面51;
第一块体6,其设置于脱料板机构3内的活动空间31内并在该活动空间31内横向滑动,该第一块体6上开设有第二倒角面61,该第二倒角面61接触第一倒角面52,该第一块体6与活动空间31的内壁之间还设置有复位元件62,该复位元件62具体可以采用弹簧、优力胶等已知的具有弹性且用于复位的元件;
第二块体7,其通过螺接或者焊接等已知固连方式固定设置于脱料板机构3内并位于第一块体6的底部,该第二块体7内同样通过螺接或者焊接等已知固连方式固定设置有引导针71,折弯冲4穿设于第一块体6和第二块体7内且该折弯冲4由第一块体6带动横向移动,第二块体7内开设有供该折弯冲4横向移动的移动空间72。
上述的改进部分,其可以仅制作一套并仅应用于一套冲压模具上,也可以是在一套冲压模具通过应用多套,以此同时完成多个零件的折弯加工。
结合图1-2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具有导正机构的折弯冲压模具在原有的折弯冲压模具的基础上加入了杆体5、第一块体6、第二块体7、安装于第二块体7内的引导针71等改进。其中,第一块体6还是实现和原有滑块一致的功能(即滑动),第二块体7则实现新的功能,即对引导针71进行安装和定位,当折弯冲压模具开始进行合模时,杆体5和第一块体6之间通过第一倒角面52和第二倒角面61的接触作用,在杆体5向下运动时,杆体5便推动第一块体6向其一侧运动,直至折弯冲4到位,同时引导针71在第二块体7中实现导正定位;当折弯冲压模具进行分模时,杆体5向上回位,由于第一块体6与活动空间31的内壁之间安装的复位元件63的作用,使得整个第一块体6实现复位,折弯冲4同时实现复位。
因此,本实施例中的具有导正机构的折弯冲压模具相比于现有技术,在整个运动过程中,其引导针和第一块体之间无任何干涉,使得在折弯作业的同时同步实现了引导针的定位作用,从而保证了产品重要折弯工位的导正,提高了产品尺寸的加工精度。
为了进一步地优化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效果,如图1-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具有导正机构的折弯冲压模具的另一些实施方式中,在前述内容的基础上,上述的脱料板机构3内可拆卸地设置有第一限位块8,该第一限位块8与第二块体7相互卡合,形成对第二块体7的下方限位。该实施例中,采用第一限位块8,可以形成对第二块体7的有效限位,防止其不下落。
为了进一步地优化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效果,如图1-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具有导正机构的折弯冲压模具的另一些实施方式中,在前述内容的基础上,上述的下模板机构3上配合折弯冲4设置有第二折弯冲41,该第二折弯冲41的底部设置有第二复位元件411,该第二复位元件411和复位元件62一样,具体可以采用弹簧、优力胶等已知的具有弹性且用于复位的元件。该实施例中,设置第二折弯冲41,可以配合折弯冲4形成更为高效的折弯作业,第二复位元件411又可以形成对第二折弯冲41的快速复位。
为了进一步地优化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效果,如图1-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具有导正机构的折弯冲压模具的另一些实施方式中,在前述内容的基础上,上述的下模板机构3内还可拆卸地设置有第二限位块42,该第二限位块42与第二折弯冲41相互卡合,形成对该第二折弯冲41的上方限位。该实施例中,采用第二限位块42,可以形成对第二折弯冲41的有效限位,防止其不会向上脱离设定位置,保证冲压加工的精度。
为了进一步地优化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效果,如图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具有导正机构的折弯冲压模具的另一些实施方式中,在前述内容的基础上,上述的杆体5的侧壁上还设置有三角形凸块53,该三角形凸块53连接第一倒角面52,第一块体6的侧壁上配合该三角形凸块53设置有三角形凹槽63,该三角形凹槽63连接第二倒角面61。该实施例中,通过设置三角形凸块53和三角形凹槽63,在保证杆体5对第一块体6形成正常的推动作用的同时,还可以形成杆体5和第一块体6在垂直方向上的有效定位,防止两者之间出现滑脱而影响杆体5对第一块体6的推动作用。
下面介绍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结合图1-3所示,当折弯冲压模具开始进行合模时,上模板机构1带动杆体5向下运动,杆体5便推动第一块体6向其一侧运动,第一块体6带动折弯冲4到位,同时引导针71在第二块体7中实现对产品的导正定位;当折弯冲压模具进行分模时,上模板机构1向上运动,同时带动杆体5向上回位,由于第一块体6与活动空间31的内壁之间安装的复位元件63的作用,在杆体5的推力消失后,第一块体6便实现复位,折弯冲4同时也实现复位。其中,在合模后,下模板机构3上的第二折弯冲41还可以配合折弯冲4形成对产品在上下两个方向上的折弯作用,而三角形凸块53和三角形凹槽63还可以形成杆体5和第一块体6在垂直方向上的有效定位,防止两者之间出现滑脱而影响杆体5对第一块体6的推动作用。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5)

1.具有导正机构的折弯冲压模具,包括上模板机构、下模板机构、脱料板机构和折弯冲,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杆体,其一端固定连接所述上模板机构、相对的另一端向所述脱料板机构内延伸并形成具有第一倒角面的端面;
第一块体,其设置于所述脱料板机构内的活动空间内并在所述活动空间内横向滑动,所述第一块体上开设有第二倒角面,所述第二倒角面接触所述第一倒角面,所述第一块体与所述活动空间的内壁之间还设置有复位元件;
第二块体,其固定设置于所述脱料板机构内并位于所述第一块体的底部,所述第二块体内固定设置有引导针,所述折弯冲穿设于所述第一块体和所述第二块体内且所述折弯冲由所述第一块体带动横向移动,所述第二块体内开设有供所述折弯冲横向移动的移动空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导正机构的折弯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脱料板机构内可拆卸地设置有第一限位块,所述第一限位块与所述第二块体相互卡合,形成对所述第二块体的下方限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导正机构的折弯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板机构上配合所述折弯冲设置有第二折弯冲,所述第二折弯冲的底部设置有第二复位元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导正机构的折弯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板机构内还可拆卸地设置有第二限位块,所述第二限位块与所述第二折弯冲相互卡合,形成对所述第二折弯冲的上方限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导正机构的折弯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杆体的侧壁上还设置有三角形凸块,所述三角形凸块连接所述第一倒角面,所述第一块体的侧壁上配合所述三角形凸块设置有三角形凹槽,所述三角形凹槽连接所述第二倒角面。
CN201420522290.1U 2014-09-12 2014-09-12 具有导正机构的折弯冲压模具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18278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522290.1U CN204182784U (zh) 2014-09-12 2014-09-12 具有导正机构的折弯冲压模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522290.1U CN204182784U (zh) 2014-09-12 2014-09-12 具有导正机构的折弯冲压模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182784U true CN204182784U (zh) 2015-03-04

Family

ID=526148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522290.1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182784U (zh) 2014-09-12 2014-09-12 具有导正机构的折弯冲压模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18278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584027U (zh) 一种u型压弯模具
CN204209013U (zh) 双向缩口模
CN102581141A (zh) 一种具有摆动式脱料结构的模具
CN205217789U (zh) 一种推拉式斜楔模具
CN103817262A (zh) 一种四连动合页卷圆设备
CN204685838U (zh) 双动式侧推冲孔机构
CN203281687U (zh) 一种折弯与脱料机构
CN104368700A (zh) 一种设有顶出装置的钣金压槽弯曲模具
CN203254136U (zh) 用于电子散热器的压铆装置
CN204182784U (zh) 具有导正机构的折弯冲压模具
CN204122567U (zh) 新型合页冲孔用冲床
CN103272928B (zh) 一种拉楔侧翻装置及冷冲压模具
CN203791472U (zh) 一种侧整形模块及侧整形斜楔机构
CN203356282U (zh) 用于加工箱体的折弯机
CN203448525U (zh) 一次折弯成型180度产品的冲压模具
CN202591355U (zh) 钣金件冲压模具
CN203076440U (zh) 一种对称s形卷边模具
CN104384343A (zh) 一种新型钣金压槽弯曲模具
CN104493057A (zh) 一种led路灯支架铆合机中用铆合下模
CN209577860U (zh) 一种两个不同角度侧冲孔斜楔结构
CN104475578A (zh) 一种钣金压槽弯曲模具
CN102825904B (zh) 压痕烫金机的正纸装置
CN105522038A (zh) 汽车钣金件斜锲冲孔模具
CN203725627U (zh) 模内斜置滑块顶起杆结构
CN104826933A (zh) 一种背板侧折模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304

Termination date: 2019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