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100424U - 室外机以及空调机 - Google Patents

室外机以及空调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100424U
CN204100424U CN201420526588.XU CN201420526588U CN204100424U CN 204100424 U CN204100424 U CN 204100424U CN 201420526588 U CN201420526588 U CN 201420526588U CN 204100424 U CN204100424 U CN 20410042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emises station
air conditioner
cold
calorifie installation
electric calorifi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526588.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望月达哉
田边义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filed Critical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10042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10042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6Separate outdoor units, e.g. outdoor unit to be linked to a separate room comprising a compressor and a heat exchange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6Separate outdoor units, e.g. outdoor unit to be linked to a separate room comprising a compressor and a heat exchanger
    • F24F1/20Electric components for separate outdoor uni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6Separate outdoor units, e.g. outdoor unit to be linked to a separate room comprising a compressor and a heat exchanger
    • F24F1/46Component arrangements in separate outdoor uni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3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for purposes related to the operation of the system, e.g. for safety or monitor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3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for purposes related to the operation of the system, e.g. for safety or monitoring
    • F24F11/46Improving electric energy efficiency or sav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5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user interfaces or communication
    • F24F11/56Remote control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22Means for preventing condensation or evacuating condensat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3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for purposes related to the operation of the system, e.g. for safety or monitoring
    • F24F11/41Defrosting; Preventing freez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22Means for preventing condensation or evacuating condensate
    • F24F2013/221Means for preventing condensation or evacuating condensate to avoid the formation of condensate, e.g. dew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140/00Control inputs relating to system states
    • F24F2140/30Condensation of water from cooled ai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221/00Details or featur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4F2221/34Heater, e.g. gas burner, electric air heate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313/00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reversible cycl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B2313/008Refrigerant heat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313/00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reversible cycl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B2313/029Control issu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 Other Air-Conditioning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的室外机以及空调机,具备:框体(50A),其具有底板(16)并且至少一部分由金属构成;压缩机(1),其设置在框体(50A)的内部,对可燃性的制冷剂进行压缩;室外热交换器(3),其设置在框体(50A)的内部,用于使制冷剂与外部空气进行热交换;电热装置(32),其设置于底板(16)的上表面,电热装置(32)的消耗功率为250W以下。

Description

室外机以及空调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室外机以及空调机。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空调机中,使用HCFC系的R22制冷剂或者HFC系的R410A制冷剂,但是从保护臭氧层、抑制全球变暖的观点来看,近年,注重朝向HFC系的R32制冷剂、HC系的R290(丙烷)制冷剂的替代化。HFC系的R32制冷剂、HC系的R290(丙烷)制冷剂的特征在于,由大气排放引起的全球变暖系数(以下为GWP)与R22、R410A等相比非常小。
由于上述R32制冷剂、R290制冷剂等是具有可燃性的制冷剂,所以需要对安全性进行充分考虑而设计产品。另外,R32制冷剂与R290制冷剂相比可燃性较小,能够进行与R22、R410A之类的不燃性制冷剂比较类似的产品设计,但是由于具有可燃性,所以需要考虑安全性来设计。因此在使用可燃性制冷剂的情况下,为了提高安全性而需要投入成本。
其中一般情况下,空调机构成将压缩机、室外热交换器、室内热交换器、减压器等用制冷剂配管连接而成的压缩式制冷循环,通过使用全球变暖系数小的制冷剂作为制冷剂,而有效利用作为制冷循环的特征的高能量消耗效率,从而除了在使用时也包括产品废弃时在内,能够进行抑制全球变暖的尝试。
然而,如寒冷地区、降雪地域那样在外部空气温度低的环境下进行制热运转的情况下,由于持续进行提高制热能力的运转,从而导致室外热交换器结霜而使热交换性能显著降低。因此要定期地进行使附着于室外机的霜溶化的除霜运转。然而,在外部空气温度为冰点以下的情况下,存在以下情况,即:除霜时的冷凝水在通过室外机底板的排水口而向外部排水之前冻结,而不能正常地进行排水。另外,若连续进行提高制热能力的运转,则存在除霜时的冷凝水的量增多的趋势。
若长时间重复这样的状态,则冷凝水冻结的范围扩大,从而冻结的冷凝水会覆盖室外热交换器的下部。若进一步发展,则在室外热交换器下部的冷凝水结冻时的体积膨胀作用下,有可能使制冷剂配管破损而产生制冷剂泄漏。因此,在如寒冷地区、降雪地域那样外部空气温度低的地域内,外部空气温度低的空调机的普及率很低,因而存在使用促进全球变暖的燃烧系制热设备的趋势。
以往,提出有为了抑制室外机的底板的冻结而在底板设置有电热装置的空调机的室外机(例如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1-52941号公报(第6页,图1)
然而,在专利文献1记载的空调机使用可燃性制冷剂的情况下,在制冷剂因某些原因而泄漏时,有可能使电热装置成为起火源而引燃制冷剂。特别是,由于制冷剂比空气重,所以在室外热交换器的制冷剂配管破损的情况下,有可能使制冷剂滞留在收纳有电热装置的位置。而且,若在这样的状态下对电热装置通电,则有可能使制冷剂达到可燃温度而起火。另外,由于电热装置设置在底板上,所以在起火的情况下火容易向外部蔓延。
其中,考虑用板金来覆盖电热装置而将电热装置与室外热交换器隔离,从而即使在使用可燃性制冷剂的情况下,也抑制电热装置成为起火源。然而,若用板金覆盖电热装置,则不能抑制底板的冻结,因此需要其他安全对策。
另外,在室外机因来自外部的延烧而烧坏的情况下,即使电热装置不是起火源,也担心电热装置被怀疑为起火源而引燃制冷剂的情况。在该情况下,很难证明室外机被烧坏是因为延烧引起的。假设进行这样的误判定,则对制造业者的信赖会造成很大损害,另外,还有可能导致损益的显著恶化。
这样,为了抑制全球变暖,而包括寒冷地区在内广泛地普及使用GWP较低的具有可燃性的制冷剂的空调机时,特别是在寒冷地区、降雪地域以容易产生的室外热交换器的冻结为起因,而有可能使制冷剂配管破损、可燃性制冷剂泄漏。因此在使用全球变暖系数小的可燃性制冷剂的空调机中,寻求通过确保即使在寒冷地区、降雪地域也能够充分使用的制热能力,并且提高安全性、可靠性,从而促进空调机的向寒冷地区、降雪地域普及,进一步抑制全球变暖。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以上述那样的课题为背景而提出的,目的在于获得考虑到环境方面,并且安全性、可靠性以及舒适性高的室外机以及空调机。
本实用新型的室外机,具备:框体,其具有底板且至少一部分由金属构成;压缩机,其设置在所述框体的内部,对可燃性的制冷剂进行压缩;室外热交换器,其设置在所述框体的内部,使所述制冷剂与外部空气进行热交换;消耗功率为250W以下的电热装置,其设置在所述底板的上表面。
本实用新型的空调机,具备:室内机;本实用新型的室外机;以及对所述室内机与所述室外机进行连接的制冷剂配管。
根据本实用新型,由于具备电热装置,所以能够抑制冷凝水的冻结,由于电热装置的加热器容量为250W以下,所以假设即使在可燃性制冷剂泄漏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电热装置成为起火源。因此能够获得考虑环境方面并且安全性、可靠性以及舒适性高的室外机以及空调机。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实施方式的空调机100的结构的图。
图2是表示实施方式的空调机100在制冷运转时的制冷循环的图。
图3是表示实施方式的空调机100在制热运转时的制冷循环的图。
图4是实施方式的空调机100的室外机50的分解立体图。
图5是表示实施方式的空调机100的电器盒18的内部的分解立体图。
图6是表示实施方式的空调机100的底板16的立体图。
图7是在实施方式的空调机100的底板16上表示电热装置32的立体图。
图8是表示实施方式的空调机100的室外热交换器3以及底板16的立体图。
图9是实施方式的空调机100的防护罩33的立体图。
附图标记说明:1...压缩机;2...四通阀;3...室外热交换器;4...减压装置;5...室内热交换器;6...室内送风机;7...室外送风机;9...室温传感器;10...外部操作遥控器;11...室内侧控制装置;12...室外侧控制装置;13...感光基板;16...底板;17...分隔板;18...电器盒;19...正面面板;19a...正面排出口;20...顶面面板;21...右侧面面板;21a...开口部;22...格栅;23...配管装饰罩;25...顶面罩;26...下面罩;27...散热器;28...遮挡金属板;30...排水口;31...管温传感器;32...电热装置;33...防护罩;43、53...室外热交换器侧温度传感器;45、55...室内热交换器侧温度传感器;50...室外机;50A...框体;60...送风机室;70...机械室;100...空调机。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根据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另外,包括图1在内,在以下的附图中,存在各构成部件的大小的关系与实际不同的情况。另外,包括图1在内,在以下的附图中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的部分是相同或相当的部分,这在说明书的全文中是通用的。此外,说明书全文所表达的构成要素的方式终究是例示,并不限定于这些记载。
本实用新型以具有制冷剂压缩循环并且使压缩机的转速因变换器控制而能够改变能力的空调机100为例进行说明。图1是表示实施方式的空调机100的结构的图。
如图1所示,空调机100具备:对可燃性的制冷剂进行压缩的压缩机1、对制冷剂流路进行切换的四通阀2、使制冷剂与外部空气进行热交换的室外热交换器3、以及减压装置4、室内热交换器5、室内送风机6、室外送风机7、室温传感器9、室内侧控制装置11、室外侧控制装置12、感光基板13、室外热交换器侧温度传感器43、53、室内热交换器侧温度传感器45、55。
室外热交换器侧温度传感器43设置在室外热交换器3的内部,室外热交换器侧温度传感器53设置在室外热交换器3的减压装置4侧。室内热交换器侧温度传感器45设置在室内热交换器5的内部,室内热交换器侧温度传感器55设置在室内热交换器5的减压装置4侧。
空调机100的制冷剂压缩循环通过将压缩机1、四通阀2、室外热交换器3、减压装置4、室内热交换器5依次连接而构成。与室外热交换器3对应地设置有室外送风机7。另外,与室内热交换器5对应地设置有室内送风机6。若室外送风机7运转,则风从室外机50的背面侧流向前表面侧而通过室外热交换器3。
在本实施方式中,例如,使用作为HFC制冷剂的R32。另外,本实用新型的空调机100,在JISC9612的测量条件下,额定制冷能力为4.0kW,额定制热标准能力为5.0kW,额定制热低温能力为6.7kW。
室温传感器9是检测室内温度的传感器。感光基板13是用于将从外部操作遥控器10输出的信号传递至室内侧控制装置11的部件。外部操作遥控器10例如是具备多个操作部(省略图示)、并输出与被操作的操作部对应的与温度设定相关的信号的设备。
室内侧控制装置11是通过计算室温传感器9的检测温度与由外部操作遥控器10设定的设定温度之差、来检测建筑物负荷的装置。室内侧控制装置11设置于室内侧,与感光基板13电连接。室内侧控制装置11根据检测到的建筑物负荷,将用于控制压缩机1的转速的信号、用于控制四通阀2的信号、用于控制室外送风机7的信号以及用于控制电热装置32的信号向室外侧控制装置12输出。另外,室内侧控制装置11控制室内送风机6。
从室内侧控制装置11输出的与制冷运转、制热运转等相关的信息被输入到室外侧控制装置12。室外侧控制装置12基于从室内侧控制装置11输出的信息,输出控制压缩机1(压缩机1的转速)、四通阀2、室外送风机7以及电热装置32(在后面进行叙述)的信号。
室内侧控制装置11和室外侧控制装置12例如由实现上述功能的电路器件等硬件、或者在微型计算机或CPU等运算装置上执行的软件构成。
另外,可以设置控制压缩机1的转速的变换器控制装置、和控制室外送风机7的室外送风机控制装置,从而室外侧控制装置12对变换器控制装置发送用于控制压缩机1的转速的信息、对室外送风机控制装置发送用于控制室外送风机7的信息。另外,可以设置控制室内送风机6的室内送风机控制装置,从而室内侧控制装置11对室内送风机6发送用于控制室内送风机6的信息。
另外,压缩机1的转速通常能够运转至最大120Hz,通过检测运转时的电流,从而能够运转至最大17A。在运转时的电流成为超过17A的状态的情况下,室外侧控制装置12控制压缩机1,以使压缩机1的转速降低。
图2是表示实施方式的空调机100的制冷运转时的制冷循环的图。图3是表示实施方式的空调机100的制热运转时的制冷循环的图。图2、图3仅抽出制冷循环部分来表示。在制冷运转时,室外侧控制装置12以将室外热交换器3作为冷凝器来使用、将室内热交换器5作为蒸发器使用的方式控制四通阀2,并如图2那样切换制冷剂的流动。另一方面,在制热运转时,室外侧控制装置12以将室内热交换器5作为冷凝器使用、将室外热交换器3作为蒸发器使用的方式控制四通阀2,并如图3那样切换制冷剂的流动。
图4是实施方式的空调机100的室外机50的分解立体图。图5是表示实施方式的空调机100的电器盒18的内部的分解立体图。
如图4所示,室外机50的外轮廓由底板16、正面面板19、顶面面板20、右侧面面板21以及背面面板(省略图示)构成,将它们统称为框体50A。框体50A的至少一部分例如由板金构成。对底板16的结构将在后面进行叙述。
正面面板19例如是L字形状的面板,构成室外机50的外轮廓的前表面侧和左侧面侧。在正面面板19例如形成有圆形状的正面排出口19a。正面排出口19a是用于将因室外送风机7运转而进入到室外机50的内部的风,向室外机50的外部排出的开口部。在正面排出口19a安装有格子状的格栅22。
在右侧面面板21形成有开口部21a,该开口部21a用于将配线连接于电器盒18的端子台部分。在右侧面面板21以堵塞开口部21a的方式安装有遮挡金属板28。配管装饰罩23是覆盖遮挡金属板28的部件,例如由阻燃材料的树脂构成。这样,电气部件相对于产品外部成为在整个方向上被作为非燃材料的板金部件遮挡的构造。
格栅22例如由以铁丝为基材,将纵横的线材焊接,组装为格子状并施行树脂涂覆的格栅构成。因此与以阻燃性的树脂制的材料构成格栅22的情况相比,能够对来自外部的延烧所引起的火势蔓延的对策进行强化。
在室外机50的内部设置有分隔板17。通过设置分隔板17来划分室外机50内部,从而形成送风机室60和机械室70。在送风机室60设置室外送风机7。在机械室70设置压缩机1、四通阀2以及减压装置4等。在分隔板17的上部以横跨机械室70和送风机室60的双方的方式设置有电器盒18。在室外送风机7的背面侧设置有室外热交换器3。压缩机1搭载于底板16之上。四通阀2以及减压装置4配设在压缩机1的周围。
如图5所示,电器盒18是收容各种电器等的部件,例如收容有室外侧控制装置12和散热器27。散热器27例如是铝制的部件,安装于室外侧控制装置12。散热器27从内部贯通于在下面罩26开口的孔部(省略图示),并直接露出至送风机室60侧。
电器盒18在送风机室60侧被顶面罩25和下面罩26覆盖。电器盒18在机械室70侧被正面面板19、顶面面板20以及右侧面面板21覆盖。
以下,对空调机100的制热运转时的动作进行说明。
若空调机100进行制热运转,则室外热交换器3作为蒸发器而发挥功能,此时,制冷剂成为低压并且室外热交换器3的温度降低。由室外送风机7送入的空气在室外热交换器3中被冷却,并且结露水附着于室外热交换器3。
若外部空气温度为约5℃以下,则室外热交换器3的温度为负,因此附着于室外热交换器3的结露水结冰而成为霜,从而室外热交换器3成为结霜状态。若在该状态下继续进行制热运转,则室外热交换器3由霜充满,从而热交换性能(制热运转时为蒸发性能)显著降低。
室外侧控制装置12,例如,在外部空气低温条件下进行约45分钟的制热运转之后,为了使附着于室外热交换器3的霜溶化而进行除霜运转。另外,室外侧控制装置12,在室外热交换器侧温度传感器53(图1)例如检测到外部空气温度为-3℃以下时,判断为外部空气低温条件。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采用逆向方式,即:室外侧控制装置12将四通阀2切换至制冷运转侧,从而如图2那样将来自压缩机1的热送入室外热交换器3,进行除霜运转。
以下,对除霜运转时产生的冷凝水的排水路径进行说明。
首先,室外侧控制装置12在外部空气低温的条件下进行制热运转后,将四通阀2切换至制冷运转侧,而使附着于室外热交换器3的铝叶片的霜溶化。另外,在进行除霜运转期间,由于不进行制热运转,所以室内送风机6以及室外送风机7停止。
若在该状态下进行压缩机1的运转,则制冷剂被压缩机1压缩而成为高温状态以及高压状态,由此热量升高,使附着于室外热交换器3的霜溶化。其中,对室外热交换器3的铝叶片实施亲水性涂覆,并在底板16形成有朝向排水口30的恒定的坡度。因此霜溶化产生的水在室外热交换器3的铝叶片的表面传递,并从室外热交换器3的下部被导向室外机50的底板16,从而通过排水口30向室外机50外排出。
对于室外侧控制装置12而言,若室外热交换器3的管温传感器31上升3℃以上,则判断为除霜运转完成,并结束除霜运转。除霜运转虽然也与结霜量有关,但是通常在约3~5分钟左右结束。室外侧控制装置12在除霜运转结束后,将四通阀2再次切换至制热运转侧,进行如图3所示的制热运转。
其中,在外部空气温度频繁处于0℃以下的寒冷地区,由除霜运转产生的冷凝水,在从室外热交换器3的下部到达底板16的排水口30期间冻结,而存在排水不良的情况。若在该状态下反复进行除霜运转,则冷凝水冻结而生成的冰从室外热交换器3的下部堆积于底板16。从而最终,冷凝水冻结所生成的冰形成于室外热交换器3的下部的制冷剂配管部分,该冰会覆盖室外热交换器3的下部数厘米。
若在这样的状态下进行除霜运转,则仅制冷剂配管的周围的冰融解,而覆盖室外热交换器3的下部的冰整体不融解。因此在配管周围的狭窄的范围内反复进行从冰变水、从水变冰的过程,使得制冷剂配管因从水变冰时的体积膨胀作用而被压扁并最终破损。
若制冷剂配管破损,则封入到制冷剂回路的可燃性制冷剂向大气排放。排放到大气中的可燃性制冷剂,若在可燃浓度的状态下周围有起火源,则存在燃烧的情况。因此空调机在寒冷地域运转,在安全方面存在问题。
特别是在家庭用的空调机(空调)的情况下,难以限制销售地点、安装地点,且无法限制在寒冷地区不使用空调机,因而难以广泛地普及使用可燃性制冷剂的空调机。因此为了抑制由于进行除霜运转而产生的冷凝水的冻结,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如在图7以后说明的那样的电热装置32。
图6是表示实施方式的空调机100的底板16的立体图。图7是在实施方式的空调机100的底板16上表示电热装置32的立体图。图8是表示实施方式的空调机100的室外热交换器3以及底板16的立体图。
如图6所示,在底板16形成有排水口30。如图7、图8所示,在底板16的上表面设置有电热装置32。电热装置32设置为以沿着室外热交换器3的方式弯曲为U字。因此优选电热装置32的全长设计为室外热交换器3的长度以上。电热装置32是用于抑制冷凝水的冻结的装置,例如由加热容量比较小的铠装加热器构成。这样,通过设置电热装置32,从而冷凝水冻结所生成的冰不形成于从底板16到排水口30的路径。
另外,优选以不使冷凝水在室外热交换器3的下部冻结的方式,在与室外热交换器3距离5cm以内的范围设置电热装置32。另外,优选电热装置32的长度构成为室外热交换器3的长度的1/2以上。由此,能够进一步抑制室外热交换器3的下部的冻结。
若在制热运转时进行除霜运转,且室外热交换器侧温度传感器53检测到为外部空气低温时,则室外侧控制装置12在包括除霜运转在内的制热运转时,对电热装置32通电。由于在外部空气温度为约3℃以下的情况下进行除霜运转,所以能够限定对电热装置32通电的时间,从而能够抑制使用者的耗电量。另外,能够抑制从外部空气温度高的状态的温度上升所引起的电热装置32的过热。
另外,由于电热装置32的通电率变低,所以能够在异常时的制冷剂泄漏时抑制其成为起火源的可能性。此外,特别是在微燃性的制冷剂的情况下,若室外送风机7旋转,则由于从室外热交换器3泄漏的制冷剂向外部扩散,因此制冷剂达到可燃浓度的情况较少,并且制冷剂滞留的可能性较高的状态是室外送风机7停止的状态持续的空调机100的停止时。作为同样的条件,也考虑如下情况,即:在安装空调机100时,安装作业者在使用维护用的制冷剂储气瓶来增加并封入制冷剂的情况下等,误使制冷剂泄漏的情况。
考虑到这样的状况,室外侧控制装置12控制为:在开始空调机100的运转且在室外送风机7运转了一定时间之后,进行电热装置32的通电。其中,一定时间例如为10秒。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电热装置32,使用加热容量比较小的消耗功率为250W以下的装置。而且,设想电热装置32异常时,以沿着室外热交换器3的下部的方式配置消耗功率为250W的电热装置32,进行与底板16的温度上升相关的试验时,底板16的上升温度的上限为200℃以下。
其中,在空调机100中所使用的R32制冷剂的情况下的起火温度需要700℃以上的热能。另外,其他丙烷的情况下的起火点约为430℃。另外,假设设想在室外机50的内部混入有木材等的情况时,木材的起火温度约为260℃。
这样,在使用消耗功率为250W的电热装置32时,室外机50的底部的温度约为200℃以下。因此即使在使用R32制冷剂、或室外机50的内部混入有木材等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电热装置32成为起火源。即,可以说消耗功率为250W的电热装置32具备足够的安全性。
另外,通过使用铠装加热器作为电热装置32,能够使形状以一定程度自由地弯曲,提高形状固定而向指定的位置的收纳性,从而能够提高空调机100的生产率。
接下来,对制热能力进行说明。各种制热设备,包括空调机在内根据额定能力来选择适用的房屋的面积。例如在为燃烧制热机的情况下能够不受外部空气影响而发挥制热能力,但是由于使用制冷循环的空调机是将室外的空气的热量运送至室内的热泵方式,所以原理上外部空气温度越低,最大能够发挥的设备的能力就越低。因此空调机在特别寒冷的地域不普及。然而,如果能够在广泛的地域开展使用可燃性制冷剂的空调机100,就能够作为代替燃烧制热机的制热装置而有效利用,从而对抑制全球变暖做出巨大贡献。因此即使在寒冷地区制热能力也是需要包含的能力设定。
近年来,通过使用转速控制型(变换器驱动式)的压缩机,使制热能力发挥额定能力以上的最大能力。因此,预先考虑由外部空气温度引起的能力降低量,而设定最大制热能力,由此能够得到与燃烧制热机同样地不受外部空气温度左右的空调机。即,能够构成即使在寒冷地区也能够充分使用的空调机。以下,对为了构成不受外部空气温度左右的空调机所需的最大制热能力进行说明。
外部空气温度为-7℃以下的时间,若以日本的全国平均气温为例,在采暖季节为5%以下的发生时间,非常少。这也是在JISC9612中将制热极低温条件设定为-7℃的理由。另外,在国际标准中也将制热极低温条件设定为-7℃以下。以这些为背景,如果是外部空气温度到-7℃为止还能够发挥额定制热能力的设备,则可以说是几乎不受外部空气温度左右的空调机。
另外,在JISC9612(室内空气调节器的JIS)中,额定制热能力在外部空气温度7℃(制热标准条件)条件下考虑,但是若在压缩机1的转速、送风风扇转速等保持该状态不变的状态下,外部空气温度降低至-7℃,则一般情况下能力降低至额定制热能力的64%。因此,在外部空气7℃的制热标准条件下,若最大制热能力具有额定能力的约1.56倍的似然,则可以说是即使在寒冷地区也不受外部空气温度左右的空调机。
另外,若将与此相同的情况用JISC9612的测量条件亦即外部空气温度2℃时的制热低温能力来表现,则预先将制热低温能力设定为额定能力的约1.3倍即可。因此将本实用新型的空调机的制热低温能力设定为额定能力的1.3倍以上。因此空调机能够发挥较高的制热能力。
这样,为了将使用可燃性制冷剂的空调机广泛地应用于寒冷地区,需要发挥较高的制热能力,但是发挥越高的制热能力,越增加除霜运转时的冷凝水量,从而在外部空气低温时冷凝水冻结而容易产生排出不良。
相对于此,本实施方式1的室外机50具备:框体50A,其具有底板16并且至少一部分由金属构成;压缩机1,其设置于框体50A的内部,对可燃性的制冷剂进行压缩;室外热交换器3,其设置于框体50A的内部,用于使制冷剂与外部空气进行热交换;电热装置32,其设置于底板16的上表面,电热装置32的消耗功率为250W以下。因此,假设即使在可燃性制冷剂泄漏的情况下,由于电热装置32的加热容量为250W以下,所以能够抑制电热装置32成为起火源。因此能够考虑到环境方面,并且得到安全性、可靠性以及舒适性高的室外机以及空调机。
另外,通过设置电热装置32,能够抑制冷凝水的冻结。另外,通过将框体50A的至少一部分用金属构成,从而与以树脂性构成外轮廓部件的情况相比,能够使加速热变形、树脂劣化的可能性降低。另外,在事后调查起火原因时,也容易证明不是从空调机100本身着火。特别是例如即使在外部空气温度低的条件下,在外部空气湿度低的情况下、冷凝水不滞留于底板16从而使得电热装置32的热未被冷却,而是传递至外轮廓部件的情况下有效。
另外,通过将电器盒18用金属制的分隔板而相对于外部进行遮挡,从而即使因空调机以外的来自外部的外来火而蔓延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室外机50本身全部烧毁的情况。因此在事后调查起火原因时,能够证明不是空调机100本身着火。
另外,在空调机100起动且室外送风机7旋转,对堆积的制冷剂送风从而将其向外部排出之后,室外侧控制装置12使电热装置32通电。因此,在制冷剂堆积成高浓度而达到可燃浓度的可能性较高的空调机100起动时,即使室外热交换器3破损而发生制冷剂泄漏,由于不向电热装置32通电,所以不会起火。因此能够降低起火。
另外,在寒冷地区、降雪地域,作为用于将空调机用作制热设备的基准,在JISB8615、JISC9612所规定的制热极低温条件亦即外部空气温度-7℃时,发挥与外部空气温度7℃时的设备的额定制热能力同等的能力以上的能力即可。
例如在日本,外部空气温度为-7℃以下的发生时间,在采暖季节也不足5%。因此,如果是在外部空气温度-7℃的条件下能够发挥保证设备的能力的制热额定能力以上的设备,则可以说包括寒冷地区在内能够在广泛的地域使用。另外,在与此相同的主旨中,若代替为外部空气温度2℃的能力,则外部空气温度2℃时的额定制热低温能力为外部空气温度7℃的额定制热标准能力的1.3倍以上即可。
此外,作为氢氯氟烃(HCFC)系制冷剂即R22、氢氟烃(HFC)系制冷剂即R410A的替代制冷剂,例如存在如下的制冷剂:全球变暖系数低且具有可燃性的HFC系制冷剂的R32(二氟甲烷)、氢氟烯烃系的制冷剂(HFO1234yf、HFO1234ze等)、R32与HFO系的混合制冷剂。
这些制冷剂例如是具有可燃性但为微燃性的制冷剂,例如与HC系的R290(丙烷)等制冷剂相比,由于在浓度高且点火能不高时不起火,因此通过对现有的使用R22制冷剂、R410A制冷剂的空调机施行一定的安全对策,就能够实现与本实用新型同样的设备结构。因此能够实施比较抑制投入成本的安全对策,能够广泛地普及。
图9是实施方式的空调机100的防护罩33的立体图。另外,如图9所示,也可以在正面排出口19a设置防雪用的防护罩33。另外,也可以在形成于省略图示的背面面板的背面进入口(省略图示)处设置防雪用的防护罩。另外还可以在正面排出口19a以及背面进入口的至少任一处设置防雪用的防护罩。
这样,实施方式的空调机100,特别是在降雪地域中降雪量多的情况下,能够抑制雪从正面排出口19a进入而加速底板16的冻结的情况、朝向室外热交换器3的结霜量增多而导致除霜能力不足的情况。即,抑制室外热交换器3冻结的耐久力提高。因此能够进一步提高电热装置32的效果。

Claims (8)

1.一种室外机,其特征在于,具备:
框体,其具有底板且至少一部分由金属构成;
压缩机,其设置在所述框体的内部,对可燃性的制冷剂进行压缩;
室外热交换器,其设置在所述框体的内部,使所述制冷剂与外部空气进行热交换;以及
消耗功率为250W以下的电热装置,其设置在所述底板的上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外机,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框体的内部设置有电器盒,该电器盒由金属构成,用于收纳端子台和电子基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外机,其特征在于,
具备室外送风机,
在所述室外送风机开始旋转后,向所述电热装置进行通电。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室外机,其特征在于,
具备室外送风机,
在所述室外送风机开始旋转后,向所述电热装置进行通电。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室外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热装置是铠装加热器。
6.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室外机,其特征在于,
外部空气温度2℃时的额定制热低温能力为:外部空气温度7℃的额定制热标准能力的1.3倍以上。
7.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室外机,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框体的前表面侧形成有正面排出口,
在所述框体的背面侧形成有背面进入口,
设置有防护罩,该防护罩覆盖所述正面排出口和所述背面进入口的至少一方。
8.一种空调机,其特征在于,具备:
室内机;
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室外机;以及
制冷剂配管,其对所述室内机与所述室外机进行连接。
CN201420526588.XU 2013-09-13 2014-09-12 室外机以及空调机 Active CN204100424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190653 2013-09-13
JP2013190653A JP2015055455A (ja) 2013-09-13 2013-09-13 室外機及び空気調和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100424U true CN204100424U (zh) 2015-01-14

Family

ID=51429081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526588.XU Active CN204100424U (zh) 2013-09-13 2014-09-12 室外机以及空调机
CN201410464925.1A Pending CN104456760A (zh) 2013-09-13 2014-09-12 室外机以及空调机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464925.1A Pending CN104456760A (zh) 2013-09-13 2014-09-12 室外机以及空调机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9816712B2 (zh)
EP (1) EP2853826B1 (zh)
JP (1) JP2015055455A (zh)
CN (2) CN204100424U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6189717A1 (ja) * 2015-05-28 2016-12-01 ジョンソンコントロールズ ヒタチ エア コンディショニング テクノロジー (ホンコン) リミテッド 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CN105071704A (zh) * 2015-07-20 2015-11-18 广东威灵电机制造有限公司 空调器中室外风机的起动控制方法和装置
JP6915959B2 (ja) * 2015-08-05 2021-08-11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放電装置を備えた室内機
US10928080B2 (en) * 2015-11-09 2021-02-23 Carrier Corporation Climate control outdoor unit with inverter cooling
JP7071613B2 (ja) * 2017-01-20 2022-05-19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冷凍装置
JP6844274B2 (ja) * 2017-01-20 2021-03-17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冷凍装置
US11906207B2 (en) 2017-12-18 2024-02-20 Daikin Industries, Ltd. Refrigeration apparatus
WO2019123898A1 (ja) * 2017-12-18 2019-06-27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冷媒用または冷媒組成物用の冷凍機油、冷凍機油の使用方法、および、冷凍機油としての使用
AU2018390660B2 (en) 2017-12-18 2023-01-05 Daikin Industries, Ltd. Refrigeration Cycle Apparatus
US11435118B2 (en) 2017-12-18 2022-09-06 Daikin Industries, Ltd. Heat source unit and refrigeration cycle apparatus
US11493244B2 (en) 2017-12-18 2022-11-08 Daikin Industries, Ltd. Air-conditioning unit
US11549041B2 (en) 2017-12-18 2023-01-10 Daikin Industries, Ltd. Composition containing refrigerant, use of said composition, refrigerator having said composition, and method for operating said refrigerator
US11441802B2 (en) 2017-12-18 2022-09-13 Daikin Industries, Ltd. Air conditioning apparatus
WO2019123782A1 (ja) 2017-12-18 2019-06-27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冷媒を含む組成物、その使用、並びにそれを有する冷凍機及びその冷凍機の運転方法
US11365335B2 (en) 2017-12-18 2022-06-21 Daikin Industries, Ltd. Composition comprising refrigerant, use thereof, refrigerating machine having same, and method for operating said refrigerating machine
US11441819B2 (en) 2017-12-18 2022-09-13 Daikin Industries, Ltd. Refrigeration cycle apparatus
US11549695B2 (en) 2017-12-18 2023-01-10 Daikin Industries, Ltd. Heat exchange unit
US11820933B2 (en) 2017-12-18 2023-11-21 Daikin Industries, Ltd. Refrigeration cycle apparatus
US11506425B2 (en) 2017-12-18 2022-11-22 Daikin Industries, Ltd. Refrigeration cycle apparatus
CN111480036A (zh) * 2017-12-21 2020-07-31 东芝开利株式会社 冷冻循环装置的室外机
JP7433768B2 (ja) 2019-02-01 2024-02-20 東芝キヤリア株式会社 冷凍サイクル装置の室外機
CN110529994B (zh) * 2019-09-09 2022-03-04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故障确定方法、空调器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529936A (zh) * 2019-09-20 2019-12-03 海信(广东)空调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室外机
JP7048901B2 (ja) * 2019-11-14 2022-04-06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機
KR20220010865A (ko) * 2020-07-20 2022-01-27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히트펌프
CN112696729B (zh) * 2020-12-24 2022-03-29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CN112710060A (zh) * 2020-12-29 2021-04-27 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器控制方法及装置、空调器
CN113639436B (zh) * 2021-08-02 2022-12-23 海尔(深圳)研发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调节空调室外机换热量的方法及装置、空调室外机
WO2023062989A1 (ja) 2021-10-13 2023-04-20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熱媒体循環システム
CN114216215B (zh) * 2021-11-19 2023-04-25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水系统的防冻控制方法、装置及相关设备
JP2023168874A (ja) 2022-05-16 2023-11-29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ヒートポンプサイクル装置
JP2024052212A (ja) * 2022-09-30 2024-04-11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ヒートポンプ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091944A (en) * 1961-10-31 1963-06-04 Trane Co Heat pump system
BE793883A (fr) * 1972-01-21 1973-07-11 Alsthom Cgee Boites a bornes contenant une carte de circuits imprimes
JPS6335303Y2 (zh) * 1981-05-01 1988-09-20
US4922728A (en) * 1989-04-28 1990-05-08 Carrier Corporation Heater plate assembly
JP3991709B2 (ja) * 2002-02-26 2007-10-17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可燃性冷媒を用いた冷凍装置の解体装置
JP2006044424A (ja) * 2004-08-03 2006-02-16 Sanden Corp 車両用空調装置
US20060042274A1 (en) * 2004-08-27 2006-03-02 Manole Dan M Refrigeration system and a method for reducing the charge of refrigerant there in
JP2006090565A (ja) * 2004-09-21 2006-04-06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空気調和機
JP5114917B2 (ja) 2006-10-11 2013-01-09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空調機の室外ユニット
JP2008286422A (ja) * 2007-05-15 2008-11-27 Panasonic Corp 冷蔵庫
WO2009134052A2 (ko) * 2008-04-28 2009-11-05 주식회사 에이엠오 스트립형 면상발열체를 이용한 제상히터 및 그 제조방법과 이를 이용한 제상장치
JP5071371B2 (ja) * 2008-12-29 2012-11-14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装置
JP5404110B2 (ja) * 2009-03-12 2014-01-29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装置
JP5448657B2 (ja) 2009-09-04 2014-03-19 三菱重工業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機の室外機
JP5351667B2 (ja) * 2009-09-04 2013-11-27 三菱重工業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機の室外機
JP5554038B2 (ja) * 2009-09-09 2014-07-23 三菱重工業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機のデフロストヒータ制御方法
JP5474024B2 (ja) * 2011-10-27 2014-04-16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456760A (zh) 2015-03-25
JP2015055455A (ja) 2015-03-23
EP2853826B1 (en) 2019-03-13
EP2853826A3 (en) 2015-11-25
US20150075203A1 (en) 2015-03-19
US9816712B2 (en) 2017-11-14
EP2853826A2 (en) 2015-04-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100424U (zh) 室外机以及空调机
CN106524389B (zh) 一种空调器除霜方法及其空调器
US8015834B2 (en) Rotation speed control device, air conditioner, and rotation speed control method
Hewitt et al. Defrost cycle performance for a circular shape evaporator air source heat pump
CN204730374U (zh) 一种蓄能型空调系统
CN102269447A (zh) 一种使用可燃冷媒的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CN104913415A (zh) 一种蓄能型空调系统
CN105066377A (zh) 空调器的除霜控制方法、装置及空调器
JP5861726B2 (ja) 空気調和システム
CN101968241A (zh) 一种使用可燃制冷剂的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CN107388490A (zh) 空调运行控制方法
CN102213463A (zh) 使用可燃冷媒的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CN110173822A (zh) 运行控制方法、控制装置、空调器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203908148U (zh) 空调系统
CN203478673U (zh) 热泵装置
CN105698382A (zh) 热泵热水器及其控制方法
CN104515217A (zh) 蓄能空调和控制方法
CN202188563U (zh) 一种使用可燃冷媒的空调器
CN103759395A (zh) 一种适应空调工况变化的调节系统
CN115325699A (zh) 一种热泵热水器及其控制方法
CN203719044U (zh) 一种适应空调工况变化的调节系统
CN103712388A (zh) 一种新型除霜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JP4476522B2 (ja) 除霜ヒ−タ付き蒸発器及び該蒸発器使用の冷蔵庫
CN201873148U (zh) 一种新型压缩机冷藏暖藏箱
CN110388709A (zh) 一种厨房空调及其控制系统与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