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043172U - 热交换器固定板以及空调机 - Google Patents

热交换器固定板以及空调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043172U
CN204043172U CN201420429478.1U CN201420429478U CN204043172U CN 204043172 U CN204043172 U CN 204043172U CN 201420429478 U CN201420429478 U CN 201420429478U CN 204043172 U CN204043172 U CN 20404317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exchanger
fixed head
patchhole
hairpin portion
hooking she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429478.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后藤卓哉
石川正人
铃木章元
木南雅英
池田久典
横田周平
小柳洋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filed Critical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04317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04317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热交换器固定板以及空调机,热交换器固定板具有:板状基部(40a),其背面与热交换器(10)的侧面部对置;插入孔(41A~41L、42A~42F),它们形成于板状基部(40a),供热交换器(10)的主热交换器(20)、背面热交换器(21)的导热管(10b)的发夹状部(20A~20L、21A~21F)插入;以及槽(63),其以沿着主热交换器(20)、背面热交换器(21)的侧面形状的方式延伸形成于板状基部(40a)的背面,且供配置于成为从热交换器(10)通过的空气的下游的风路内侧的内侧辅助热交换器(31A、31B)的各发夹状部插入,槽(63)的发夹状部的插入方向端部被封闭,且由槽(63)形成结露水回收路。

Description

热交换器固定板以及空调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用于将空调机的热交换器固定于框体的热交换器固定板以及空调机。
背景技术
以往,在空调机中使用热交换器固定板,该热交换器固定板用于将热交换器固定于背面框体,且不使吸入空气不从热交换器通过而从风路内通过。而且,存在能够共通地用于作为热交换器使用主热交换器以及辅助热交换器的规格、以及不使用辅助热交换器而仅使用主热交换器的规格的热交换器固定板(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若与使用辅助热交换器的规格相应地形成将用于供辅助热交换器的发夹状(hairpin)部通过的插入孔设置于热交换器固定板的构造,则当在不使用辅助热交换器的规格中使用热交换器固定板时,未从过滤器通过的空气从上述插入孔流入到主热交换器而将翅片、制冷剂管污染。因此,在专利文献1中,设置供辅助热交换器的发夹状部插入的插入部,并且,实质上在该插入部将发夹状部关闭。
专利文献1:日本特许第5029544号公报(第6页、图6)
在专利文献1中,虽将辅助热交换器设置于主热交换器的外侧,但有时也将辅助热交换器设置于主热交换器的内侧。换言之,有时也在作为从主热交换器通过的吸入空气的流动方向下游的“风路内侧”设置辅助热交换器。在该情况下,若形成在热交换器固定板开设有供辅助热交换器的发夹状部通过的插入孔的结构,则当在不使用辅助热交换器的规格中使用上述热交换器固定板时,从上述插入孔流入的空气不从热交换器通过而是从风路内通过,从而产生如下问题。
首先,从热交换器通过的空气与不从热交换器通过的空气产生温度差,从而在风路内产生结露。通常,利用排水盘对在热交换器部分所产生的结露水进行回收,但却无法对在热交换器部分以外的风路内所产生的结露水进行回收。另外,存在如下问题:未被回收的结露水从空调机的室内机框体下部朝框体外部滴落、或者结露水从风路飞散,从而将装置外部周边淋湿。
在专利文献1中,以将辅助热交换器设置于主热交换器的外侧为前提,因此,未完全掌握将辅助热交换器设置于风路内侧的情况下的上述结露水的问题,对其对策未进行任何研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上述这样的课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热交换器固定板以及空调机,该热交换器固定板能够共通地用于在风路内侧设置辅助热交换器的规格以及不设置辅助热交换器的规格,并且能够将在辅助热交换器的发夹状部的插入位置部分所产生的结露水排出。
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热交换器固定板是将具有散热片与导热管的热交换器的侧面部固定于空调机的框体的热交换器固定板,该热交换器固定板具有:板状基部,该板状基部的背面与热交换器的侧面部对置;插入孔,该插入孔形成于板状基部,且供热交换器的主热交换器的导热管的发夹状部插入;以及槽,该槽以沿着主热交换器的侧面形状的方式延伸形成于板状基部的背面,供配置于风路内侧的内侧辅助热交换器的各发夹状部插入,所述风路内侧是从热交换器通过的空气的下游,槽的发夹状部的插入方向端部被封闭,且由槽形成结露水回收路。
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空调机使用上述热交换器固定板。
根据本实用新型,能够获得如下热交换器固定板,该热交换器固定板能够共通地用于在主热交换器的内侧设置辅助热交换器的规格、以及不设置辅助热交换器的规格,并且能够将在辅助热交换器的发夹状部的插入位置部分产生的结露水排出。
附图说明
图1是使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热交换器固定板的空调机的室内机的整体立体图。
图2是使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热交换器固定板的空调机的室内机的剖视图。
图3是示出从图2的室内机将前面框体以及热交换器固定板拆卸后的状态下的室内机的左侧端部的立体图。
图4是示出从图2的室内机将前面框体拆下、且安装了热交换器固定板的状态下的室内机的左侧端部的立体图。
图5是使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热交换器固定板的空调机的室内机的主热交换器的安装模式的说明图,图5(a)是从在中央附近对热交换器进行剖切后的状态下的右侧面部侧观察在热交换器的左侧面部安装有热交换器固定板的状态的图,图5(b)是从热交换器的右侧面部侧观察图5(a)的立体图,图5(c)是从热交换器的左侧面部侧观察图5(a)的立体图。
图6是在使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热交换器固定板的空调机的室内机设置的热交换器的发夹状部的构造说明图。
图7A是使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热交换器固定板的空调机的室内机的辅助热交换器的安装模式的说明图,图7A(a)是从在中央附近对热交换器进行剖切后的状态下的右侧面部侧观察在热交换器的左侧面部安装有热交换器固定板的状态的图,图7A(b)是从热交换器的右侧面部侧观察图7A(a)的立体图,图7A(c)是从热交换器的左侧面部侧观察图7A(a)的立体图。
图7B是使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热交换器固定板的空调机的室内机的辅助热交换器的其他安装模式的说明图,图7B(a)是从在中央附近对热交换器进行剖切后的状态下的右侧面部侧观察在热交换器的左侧面部安装有热交换器固定板的状态的图,图7B(b)是从热交换器的右侧面部侧观察图7B(a)的立体图,图7B(c)是从热交换器的左侧面部侧观察图7B(a)的立体图。
图8是示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热交换器固定板的图,图8(a)是从背面侧观察热交换器固定板的图,图8(b)是从表面侧观察热交换器固定板的图。
图9是从背面侧观察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热交换器固定板的立体图。
图10是在图7B的热交换器的发夹状部安装有热交换器固定板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热交换器固定板的风路内侧的结露水的流动的说明图。
图12是利用A-A线对图9进行剖切所得的立体图。
图13是图9的A-A线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背面框体;2…前面框体;3…框体;3A…吸入口;3B…吹出口;4…外观面板;5…风向上下变更板;6…送风机;7…过滤器;8…排水盘;10…热交换器;10a…散热片;10b…导热管;10ba…发夹状部;11…风路内侧;12…风路外侧;13…风路内外分界线;20…主热交换器;20A~20L…发夹状部;20a…端面;21…背面热交换器;21a…端面;21A~21F…发夹状部;22A~22C…发夹状部;23A~23C…发夹状部;24A、24B…发夹状部;30…辅助热交换器;30A~30C…外侧辅助热交换器;31A、31B…内侧辅助热交换器;40…热交换器固定板;40a…板状基部;40b…内周面;40c…贯通孔;40d…壁部;40e…板状基部的插入孔的形成面的表面;41A~41L…插入孔;42A~42F…插入孔;43A~43C…插入孔;44A~44C…插入孔;45A、45B…插入孔;50…卡止片;50A~50C…卡止片;51…基部;52…钩部;52a…倾斜面;52b…平坦面;52c…钩部的热交换器侧的端面的一部分;52d…钩部的与倾斜面的相反侧的面;60…第一结露水承载肋;61…第二结露水承载肋;62…第三结露水承载肋;63…槽;63A~63E…支承部;63a…晃动抑制肋;64…槽;70A、70B…结露水回收路。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根据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此外,本实用新型不限定于以下所示的附图中的方式。另外,在各附图中,对相同的结构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
实施方式1.
图1是使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热交换器固定板的空调机的室内机的整体立体图(前面外观面板打开状态)。图2是使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热交换器固定板的空调机的室内机的剖视图(前面外观面板关闭状态)。图3是示出从图2的室内机将前面框体以及热交换器固定板拆卸后的状态下的室内机的左侧端部的立体图。图4是示出从图2的室内机将前面框体拆卸、且安装了热交换器固定板的状态下的室内机的左侧端部的立体图。图5是使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热交换器固定板的空调机的室内机的主热交换器的安装模式的说明图,图5(a)是从在中央附近对热交换器进行剖切后的状态下的右侧面部侧观察在热交换器的左侧面部安装有热交换器固定板的状态的图,图5(b)是从热交换器的右侧面部侧观察图5(a)的立体图,图5(c)是从热交换器的左侧面部侧观察图5(a)的立体图。图6是在使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热交换器固定板的空调机的室内机设置的热交换器的发夹状部的构造说明图。
空调机的室内机具有近似箱状的框体3,该框体3具备安装于壁面的背面框体1、以及安装于背面框体1的前面的前面框体2,在前面框体2安装有能够开闭的外观面板4。而且,在前面框体2的上表面设置有吸入口3A,另外,在前面框体2的下部设置有吹出口3B,在吹出口3B设置有对吹出风的风向进行控制的风向上下变更板5。
在框体3内具备热交换器10以及进行送风的送风机6。在框体3内还具备:过滤器7,该过滤器7设置于热交换器10的前面,且从流入到热交换器10的空气将尘埃等除去;以及排水盘8,该排水盘8设置于热交换器10的下部,且对热交换器10的结露水进行回收。
如图6所示,热交换器10构成为具备散热片10a、以及供工作制冷剂(以下,称为制冷剂)从内部通过的导热管10b。散热片10a排列设置有多个,导热管10b相对于上述散热片10a被垂直地插入。导热管10b沿与吸入空气通过方向垂直的方向、亦即层方向(图2中的上下方向)设置有多层,并且沿吸入空气通过方向、亦即列方向设置有多列。导热管10b的弯曲180°的发夹状部10ba从排列设置的散热片10a的端部突出。另外,导热管10b的与发夹状部10ba相反的一侧的端部(在图示的例子中为右侧端部)开口,利用其他的弯曲成U字状的连接配管(未图示)将相邻的导热管10b彼此的开口部连结。
热交换器10具备配置于前面侧的主热交换器20、以及配置于背面侧的背面热交换器21。主热交换器20与背面热交换器21可以为一体,也可以为分体。以下,将吸入空气的流动方向下游称为“风路内侧11”、将吸入空气的流动方向上游称为“风路外侧12”。具体而言,以主热交换器20、背面热交换器21的送风机6侧的端面20a、21a(参照图2)为边界,内侧(送风机6侧)成为风路内侧11,外侧成为风路外侧12。虚线表示该分界线(以下,称为风路内外分界线)13。
对于热交换器10而言,作为基本结构而具备主热交换器20,并根据空调机的室内机所需的能力而适当地安装有背面热交换器21、辅助热交换器30(30A~30C)。根据空调机的室内机所需的能力而存在辅助热交换器30的多种安装模式,以下的图7A、图7B中示出了安装模式的例子。此外,所谓“热交换器10”是指仅为主热交换器20的结构、根据安装模式而进一步具备背面热交换器21、辅助热交换器30的结构的总称。
图7A是使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热交换器固定板的空调机的室内机的辅助热交换器的安装模式的说明图,图7A(a)是从在中央附近对热交换器进行剖切后的状态下的右侧面部侧观察在热交换器的左侧面部安装有热交换器固定板的状态的图,图7A(b)是从热交换器的右侧面部侧观察图7A(a)的立体图,图7A(c)是从热交换器的左侧面部侧观察图7A(a)的立体图。
在图7A的热交换器10中,配置有背面热交换器21,进而,作为辅助热交换器30,在主热交换器20的外侧上部配置有外侧辅助热交换器30A,在主热交换器20的外侧下部配置有外侧辅助热交换器30B。而且,还在背面热交换器21的外侧上部配置有外侧辅助热交换器30C。
图7B是使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热交换器固定板的空调机的室内机的辅助热交换器的其他安装模式的说明图,图7B(a)是从在中央附近对热交换器进行剖切后的状态下的右侧面部侧观察在热交换器的左侧面部安装有热交换器固定板的状态的图,图7B(b)是从热交换器的右侧面部侧观察图7B(a)的立体图,图7B(c)是从热交换器的左侧面部侧观察图7B(a)的立体图。
在图7B的热交换器10中,除了图7A所示的背面热交换器21以及外侧辅助热交换器30A~30C之外,还在主热交换器20的内侧上部配置有内侧辅助热交换器31A,在主热交换器20的内侧下部配置有内侧辅助热交换器31B。
此外,对于辅助热交换器30的安装模式而言,除了上述的附图所示的模式以外,还能够根据外侧辅助热交换器30A~30C、内侧辅助热交换器31A、31B的有无而构成多种。
对于这样具有多种辅助热交换器30的安装模式的热交换器10而言,在该例子中,其左侧面部卡止固定于热交换器固定板40而固定于背面框体1,热交换器10的右侧面部通过螺钉紧固的方式等而固定于背面框体1。后文中对热交换器10与热交换器固定板40的固定方法的详请进行叙述,将热交换器10的发夹状部10ba(参照图6)从热交换器固定板40的板状基部40a(参照图4)的背面侧(相对于热交换器的对置面侧)插入,并利用后述的卡止构造对发夹状部10ba进行卡止。
图8是示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热交换器固定板的图,图8(a)是从背面侧观察热交换器固定板的图,图8(b)是从表面侧观察热交换器固定板的图。图9是从背面侧观察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热交换器固定板的立体图。图10是在图7B的热交换器的发夹状部安装有热交换器固定板的状态的立体图。
热交换器固定板40由树脂制成,在背面与热交换器10的侧面部对置的板状基部40a形成有供主热交换器20的发夹状部20A~20L插入的插入孔41A~41L、以及供背面热交换器21的发夹状部21A~21F插入的插入孔42A~42F。在热交换器固定板40的板状基部40a还形成有供外侧辅助热交换器30A的发夹状部22A~22C插入的插入孔43A~43C、供外侧辅助热交换器30B的发夹状部23A~23C插入的插入孔44A~44C、以及供外侧辅助热交换器30C的发夹状部24A、24B插入的插入孔45A、45B。
另外,在板状基部40a的表面侧,与各插入孔41A~41L、42A~42F、43A~43C、44A~44C、45A、45B中的至少一部分的插入孔分别对应地立起设置有一个或者两个卡止片50。对卡止片50的构造另行进行详述。
在热交换器10不具备外侧辅助热交换器30A~30C的结构的情况下,在与上述的外侧辅助热交换器30A~30C的发夹状部22A~22C、23A~23C、24A、24B对应的热交换器固定板40的插入孔43A~43C、44A~44C、45A、45B未插入有发夹状部22A~22C、23A~23C、24A、24B,因此,形成为敞开的状态。
插入孔43A~43C、44A~44C、45A、45B处于主热交换器20、背面热交换器21的空气上游,因此,即使空气从插入孔43A~43C、44A~44C、45A、45B流入或流出,该空气也从主热交换器20、背面热交换器21通过。因此,被主热交换器20、背面热交换器21冷却后的空气朝风路内侧11流入。因此,即使在热交换器固定板40的插入孔43A~43C、44A~44C、45A、45B未插入有发夹状部而敞开,从这些插入孔流入的空气也不存在温度差,不对室内机的性能造成影响。
另一方面,在热交换器固定板40的风路内侧11需要针对结露的对策,以下对这一点进行说明。
图1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热交换器固定板的风路内侧的结露水的流动的说明图。图11中的箭头70A、70B示出了热交换器固定板的风路内侧的结露水回收路。
本实施方式1的特征在于热交换器固定板40的风路内侧11的构造。以下,参照图9~图11对热交换器固定板40的风路内侧11的构造进行说明。
在板状基部40a的背面侧立起设置有承载来自风路外侧12的热交换器(主热交换器20、背面热交换器21、外侧辅助热交换器30A~30C)的结露水的第一结露水承载肋60。第一结露水承载肋60以沿着风路内外分界线13的方式延伸形成于(以沿着主热交换器20、背面热交换器21的侧面形状的方式延伸形成)风路内侧11与风路外侧12的风路内外分界线13部分。而且,在第一结露水承载肋60的内侧以隔开间隔且沿着第一结露水承载肋60的形状的方式立起设置有第二结露水承载肋61。由该第一结露水承载肋60、第二结露水承载肋61与板状基部40a形成供内侧辅助热交换器31A、31B的发夹状部插入的槽63。
在形成槽63的板状基部40a部分不设置有孔,换句话说,对于槽63而言,其发夹状部的插入方向端部被封闭。因此,即使在不使用内侧辅助热交换器31A、31B的安装模式下使用热交换器固定板40,不从热交换器10通过的空气也不会侵入到风路内。因此,能够抑制在风路内因从热交换器10通过的空气与未从热交换器10通过的空气产生温度差而产生的结露。
而且,在槽63内形成有对内侧辅助热交换器31A的3个发夹状部以及内侧辅助热交换器31B的两个发夹状部的每一个分别进行支承的支承部63A~63E。支承部63A~63E具有晃动抑制肋63a,在抑制各发夹状部的晃动的状态下对它们进行支承。
在槽63内,即使将发夹状部的插入方向端部封闭,也仍产生结露,另外,根据安装模式而配置内侧辅助热交换器31A、31B的发夹状部,因此,对槽63要求能够排出结露水的结构。因此,如上所述,虽然在槽63形成有支承部63A~63E,但槽63内并非被该支承部63A~63E完全分隔,在槽63内确保有图11中的箭头70A所示的结露水回收路,以便能够将槽63内的结露水朝向排水盘8(参照图2)排出。
另外,在比第二结露水承载肋61靠内侧的位置,以隔开间隔的方式立起设置有第三结露水承载肋62,由第二结露水承载肋61、第三结露水承载肋62以及板状基部40a形成槽64。而且,在槽64内确保有图11中的箭头70B所示的结露水回收路,以便能够将该槽64内的结露水朝向排水盘8(参照图2)排出。
接下来,对热交换器10的主热交换器20、背面热交换器21与热交换器固定板40的固定构造进行说明。
图12是利用A-A线对图9进行剖切所得的立体图。图13是图9的A-A线剖视图。
如上所述,在板状基部40a的表面侧,与各插入孔41A~41L、42A~42F、43A~43C、44A~44C、45A、45B分别对应的方式立起设置有卡止片50。卡止片50用于对发夹状部进行卡止,也兼具供在风路外侧12的热交换器固定板40周边产生的结露水在导热管10b传递流动时的承载结露水的作用。此外,图12中示出了在一个插入孔设置一个或者两个卡止片50、或者未设置卡止片50的例子。以下,为了便于说明,将多个卡止片50中的、图12的剖切面部分示出的卡止片50区分为卡止片50A、50B、50C,以它们为代表而对基于卡止片50的发夹状部的卡止构造进行说明。此外,各卡止片50均为相同的构造,对发夹状部进行卡止时的动作也相同。
以下,对插入孔41K的发夹状部的卡止构造进行说明。
在板状基部40a的背面立起设置有壁部40d(参照图10),卡止片50A在该壁部40d以悬臂梁状形成。插入孔41K形成为长孔状,卡止片50A形成为沿着插入孔41K的内周形状的一部分。具体而言,卡止片50A形成为,从长孔状的插入孔41K的两端弯曲部的一方朝向另一方并沿着插入孔41K的内周形状,且延伸至插入孔41K的长度方向上的中央附近。而且,在卡止片50A的基部51的末端部的热交换器10侧(图13的上侧)形成有朝向插入孔41K的内侧突出的钩部52,在钩部52的热交换器10侧的端面形成有随着朝向插入孔41K的内侧而朝向发夹状部20K的插入方向(图13中的空心箭头)倾斜的倾斜面52a。而且,钩部52的与倾斜面52a相反的一侧的端面具有与插入方向正交的平坦面52b(参照图13)。另外,如图11~图13所示,在插入孔41K的两端弯曲部的另一方,结构与卡止片50A相同的卡止片50B设置成使得钩部52彼此对置。
而且,若将主热交换器20的发夹状部20K沿图13的空心箭头方向插入到插入孔41K,则发夹状部20K被沿着卡止片50A、50B的各自的钩部52的倾斜面52a而朝插入方向的里侧(图13中的下侧)引导。卡止片50A、50B呈悬臂梁状且具有挠性,因此,若将发夹状部20K插入,则卡止片50A、50B因插入该发夹状部20K时的力而朝相互分离的方向挠曲。而且,若发夹状部20K越过钩部52,则卡止片50A、50B的形状复原而形成为从两侧环抱发夹状部20K的状态。即,卡止片50A、50B的钩部52的平坦面52b发挥钓钩的“倒勾”的作用,将发夹状部20K卡止而不使其脱落。
另外,当对发夹状部20K在从插入孔41K将其拔出的方向上施加力时,首先,卡止片50A、50B的各自的钩部52在相互分离的方向(与空心箭头垂直的方向)上朝正侧方移动(在平坦面52b上形成正侧方)。此外,钩部52的热交换器10侧的端面的一部分(具体而言,为钩部52的热交换器10侧的端面中的、除了倾斜面52a之外的部分)52c形成为与板状基部40a的插入孔41K的形成面的表面40e共面。因此,当发夹状部20K从插入孔41K脱离时,若卡止片50A、50B的各自的钩部52在相互分离的方向上朝正侧方移动,则钩部52的一部分52c与表面40e抵碰。由此,能够抑制卡止片50A、50B朝与空心箭头相反的方向的挠曲,从而能够防止卡止片50A、50B弯折。
另外,在迅速地进行将发夹状部20K从插入孔41K拔出的动作的情况等下,伴随着发夹状部20K朝与空心箭头相反的方向的移动,卡止片50A、50B以与板状基部40a连接的连接部分为支点而挠曲,以朝图13中的上侧提拉卡止片50A、50B的钩部52。在该情况下,在钩部52中,与倾斜面52a相反的一侧(在图13的左右方向上的相反的一侧)的面52d与插入孔41K的内周面40b抵碰,与空心箭头垂直的方向上的挠曲得以抑制,发夹状部20K卡挂于平面52b,只要卡止片50A、50B不弯折,则不会从插入孔41K脱离。
此外,虽然在插入孔41K设置有两个卡止片,但如上所述,未必需要针对所有插入孔中的每一个分别设置两个卡止片,例如,在插入孔44B设置有一个卡止片50C。即使对于卡止片50C而言,也能够利用钩部52将发夹状部23B卡止而不使其脱离。另外,也可以像插入孔41E那样成为不设置卡止片50的部分。此外,在图示的例子中,在与主热交换器20、背面热交换器21的内侧列对应的插入孔41A~41F、42A~42C不设置卡止片50,利用在与外侧列对应的插入孔41G~41L、42D~42F设置的卡止片50将主热交换器20、背面热交换器21卡止固定于热交换器固定板40。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风路外侧12的主热交换器20、背面热交换器21以及辅助热交换器30被卡止片50卡止固定于热交换器固定板40。此外,对于风路内侧11的内侧辅助热交换器31A、31B而言,如上所述,各发夹状部被槽63内的各支承部63A~63E以抑制了晃动的状态支承。
当对热交换器固定板40朝从热交换器10将其拆下的方向施加力时,卡止片50的位于末端部的钩部52朝与图13的空心箭头垂直的方向移动并挠曲,但板状基部40a的插入孔41K的形成面的表面40e位于其挠曲后的目的地,钩部52的一部分52c与表面40e抵接。因此,能够抑制卡止片50的朝与热交换器的插入方向(图13中的空心箭头方向)相反的方向的挠曲。因此,一旦被插入的导热管10b则难以拔出。
如上,使螺钉(未图示)从供热交换器10的发夹状部插入的热交换器固定板40的贯通孔40c(参照图10)通过而与背面框体1螺合,从而利用热交换器固定板40将热交换器10固定于背面框体1。
另外,当从热交换器10拆卸热交换器固定板40时,对于卡止片50A、50B而言,只要将它们各自的钩部52彼此的间隔扩大为导热管10b的管径以上即可。另外,即使对于卡止片50C而言,通过使卡止片50C朝使得钩部52与导热管10b分离的方向挠曲,能够将热交换器固定板40拆下。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在本实施方式1中,将供内侧辅助热交换器31A、31B的发夹状部插入的槽、亦即插入方向端部被封闭的槽63设置于热交换器固定板40,在该槽63内确保了结露水回收路。由此,能够获得如下热交换器固定板40,该热交换器固定板40能够共通地用于在主热交换器20、背面热交换器21的内侧设置有内侧辅助热交换器31A、31B的规格、以及不设置这些辅助热交换器31A、31B的规格,并且,该热交换器固定板40能够将在内侧辅助热交换器31A、31B的发夹状部的插入位置部分产生的结露水排出。因此,无需根据安装模式而设计多个热交换器固定板。
然而,以往存在如下构造:通过使发夹状部卡止于朝将设置于热交换器固定板的插入孔的周围包围的筒状的壁面突出的卡合爪,将热交换器安装于热交换器固定板。在该构造中,壁面为筒状,因此难以挠曲,故此,在热交换器固定板的安装时以及拆卸时,需要较大的力,从而难以进行作业。与此相对,在本实施方式1中,利用朝与发夹状部的插入方向正交的方向挠曲的悬臂梁状的卡止片50将发夹状部卡止,因此,卡止片50的钩部52的活动范围较宽、且装卸性提高,与以往相比,能够以较小的力进行作业,从而能够改善组装性。
此外,示出了本实施方式1的热交换器10在风路外侧12具有三列、且在风路内侧11具有一列的结构,但只要在空间方面允许,也能够增加列数。
此外,在以上的说明中,利用基于设置于槽63的晃动抑制肋63a的支承部63A~63E对内侧辅助热交换器31A、31B进行支承,由此将该内侧辅助热交换器31A、31B安装于热交换器固定板40,但是,也可以以下述方式将内侧辅助热交换器31A、31B安装于热交换器固定板40。即,可以利用热交换器固定板40从内侧辅助热交换器31A、31B的两侧对其进行夹持,或者利用螺钉将内侧辅助热交换器31A、31B固定于热交换器固定板40,抑或利用其他部件将其与风路外侧12的主热交换器20、背面热交换器21连结。此时的风路内侧11的内侧辅助热交换器31A、31B的晃动能够被晃动抑制肋63a(参照图9)抑制。
另外,在以上的说明中,虽然对热交换器10的左侧面被热交换器固定板40固定、且右侧面通过螺钉紧固等方式而固定于背面框体1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是,也可以形成为热交换器10的左侧面通过螺钉紧固等方式而固定于背面框体1、且右侧面被热交换器固定板40固定。另外,在以上的说明中,虽将热交换器固定板40仅安装于热交换器10的一方的侧面部,但也可以将其安装于另一方的侧面部。只要在至少一方的侧面部安装有热交换器固定板40,则能够应用本实用新型。

Claims (8)

1.一种热交换器固定板,借助该热交换器固定板而将具有散热片与导热管的热交换器的侧面部固定于空调机的框体,
所述热交换器固定板的特征在于,具有:
板状基部,其背面与所述热交换器的所述侧面部对置;
插入孔,其形成于所述板状基部,且供所述热交换器的主热交换器的导热管的发夹状部插入;以及
槽,其以沿着所述主热交换器的侧面形状的方式延伸地形成于所述板状基部的背面,且供在风路内侧配置的内侧辅助热交换器的各发夹状部插入,所述风路内侧是从所述热交换器通过的空气的下游,
所述槽的所述发夹状部的插入方向端部被封闭,并且由所述槽形成结露水回收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交换器固定板,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槽内形成有对所述内侧辅助热交换器的各发夹状部进行支承的各支承部,所述各支承部具备对所述各发夹状部的晃动进行抑制的晃动抑制肋。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热交换器固定板,其特征在于,
由第一结露水承载肋、第二结露水承载肋以及所述板状基部形成所述槽,其中,所述第一结露水承载肋在所述板状基部的背面立起设置于所述主热交换器与所述内侧辅助热交换器之间,所述第二结露水承载肋立起设置于比所述第一结露水承载肋靠内侧的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热交换器固定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热交换器固定板构成为,
在立起设置于所述板状基部的表面的壁部设置有悬臂梁状的卡止片,该卡止片具有挠性、且以沿着所述插入孔的内周形状的一部分的方式形成,在所述卡止片的末端部的所述热交换器侧设置有朝向所述插入孔的内侧突出的钩部,
当将所述发夹状部朝所述插入孔插入时,所述卡止片因插入所述发夹状部时的力而挠曲,当所述发夹状部越过所述钩部时,所述卡止片的形状复原,从而所述钩部卡止于所述发夹状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热交换器固定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卡止片构成为所述钩部的所述热交换器侧的端面的一部分与所述板状基部的所述插入孔的形成面的表面共面,以在挠曲时与所述插入孔的内周面抵接而限制挠曲量。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热交换器固定板,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卡止片的所述钩部的所述热交换器侧的端面设置有倾斜面,该倾斜面随着朝向所述插入孔的内侧而朝向所述热交换器的发夹状部的插入方向倾斜。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热交换器固定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卡止片的所述钩部的与所述热交换器侧相反的一侧的端面具有与所述插入方向正交的平坦面,插入到所述插入孔、且越过所述钩部的所述热交换器的发夹状部卡止于所述平坦面。
8.一种空调机,其特征在于,
使用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热交换器固定板。
CN201420429478.1U 2013-08-07 2014-07-31 热交换器固定板以及空调机 Active CN204043172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164061A JP6045456B2 (ja) 2013-08-07 2013-08-07 熱交換器固定板及び空気調和機
JP2013-164061 2013-08-07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043172U true CN204043172U (zh) 2014-12-24

Family

ID=522438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429478.1U Active CN204043172U (zh) 2013-08-07 2014-07-31 热交换器固定板以及空调机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6045456B2 (zh)
CN (1) CN20404317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6154953A1 (zh) * 2015-03-31 2016-10-06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室内机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345080B2 (ja) * 2019-02-21 2023-09-15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機
DE112019007253T5 (de) 2019-04-23 2022-01-05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Wärmetauscher-Befestigungsplatte und Inneneinheit einer Klimaanlage
WO2024089801A1 (ja) * 2022-10-26 2024-05-02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室内熱交換器ユニット及び空気調和機の室内機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36410Y2 (ja) * 1989-10-16 1994-09-21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熱交換器
JP2765667B2 (ja) * 1992-06-22 1998-06-18 株式会社富士通ゼネラル 空気調和機の制御装置
JP3851403B2 (ja) * 1997-03-03 2006-11-29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空気調和機用室内ユニット
JP3899864B2 (ja) * 2001-07-27 2007-03-28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熱交換器固定板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空気調和機
JP5174530B2 (ja) * 2008-05-16 2013-04-03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機
JP5029544B2 (ja) * 2008-09-09 2012-09-19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熱交換器固定板及び空気調和機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6154953A1 (zh) * 2015-03-31 2016-10-06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室内机
US10036561B2 (en) 2015-03-31 2018-07-31 Gd Midea Air-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Indoor unit for air conditioner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6045456B2 (ja) 2016-12-14
JP2015031501A (ja) 2015-02-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043172U (zh) 热交换器固定板以及空调机
AU2013305428B2 (en) Membrane support assembly for an energy exchanger
CN102859313B (zh) 换热器的贮水箱
US20150292818A1 (en) Heat exchanger
CN105518405A (zh) 热交换器、空调机以及热交换器的制造方法
US20110067849A1 (en) Fin tube type heat exchanger
KR20130011971A (ko) 열 교환 장치
CN105318607A (zh) 热交换器
CN203561262U (zh) 换热器
CN105518404B (zh) 热交换器的制造方法及热交换器
CN103673233A (zh) 一种新风热回收装置
JP2014035122A (ja) 熱交換器
WO2014112217A1 (ja) 空気調和装置の熱交換器
CN105683694A (zh) 热交换器组件
CN102778165A (zh) 集流管及使用该集流管的平行流蒸发器
CN202709852U (zh) 集流管及使用该集流管的平行流蒸发器
JP5761149B2 (ja) 熱交換器固定板および室内機
JP2008151392A (ja) 位置ずれ防止部材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る空調ユニットの熱交換器
US20160327342A1 (en) Microchannel heat exchanger with improvement of dirt-resisting and anti-blocking
CN206145785U (zh) 风管式室内机及其出风风道结构
CN201382535Y (zh) 一种热交换器异形翅片
JP2015113983A (ja) 熱交換器
JP2014001896A (ja) 熱交換器
CN106595020A (zh) 换热翅片、多折式换热器和空调器
CN106461244B (zh) 室外机及室外机的组装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