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020991U - 车辆底盘和车辆 - Google Patents

车辆底盘和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020991U
CN204020991U CN201420373856.9U CN201420373856U CN204020991U CN 204020991 U CN204020991 U CN 204020991U CN 201420373856 U CN201420373856 U CN 201420373856U CN 204020991 U CN204020991 U CN 20402099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ing panel
vertical beam
right vertical
crossbeam
vehic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373856.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瑞亮
汪知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qi Foton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qi Foton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qi Foton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qi Foton Mo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20373856.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02099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02099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02099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车辆底盘和车辆,该车辆底盘包括车架和设置在车架上的缓速装置,车架包括左、右纵梁以及横梁,左、右纵梁分别在其长度方向上形成有多个折弯部,其中,横梁包括第一横梁,该第一横梁在左、右纵梁上的连接位置设置为避开述缓速装置在车架上的安装位置,第一横梁包括横梁本体和分别连接在其两端的连接板,连接板分别对应地连接于左、右纵梁,并且各自沿左、右纵梁的长度方向延伸,各个连接板在其延伸方向上形成有至少两个折弯部,该至少两个折弯部与左、右纵梁上的相应的至少两个折弯部相匹配,以使得连接板沿着左、右纵梁上的相应的至少两个折弯部与其连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辆底盘在保证车架强度的同时还能够配置缓速装置。

Description

车辆底盘和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车辆底盘和包括该车辆底盘的车辆。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和重卡行业的发展,人们对于汽车的各项性能要求越来越高。汽车制动性能好是汽车行驶安全的基本要求,因此,人们对汽车的制动安全也越来越重视。现有技术中,通常通过辅助制动的方式提高汽车的制动安全性能。由于液力缓速器具有良好的制动稳定性,因此,通常被选作重型卡车辅助制动设备。
现有技术中,液力缓速器安装在变速器的附近,通常情况下,液力缓速器与变速器背靠背设置。然而,这种布置方式的液力缓速器与车辆的横梁存在干涉问题从而无法进行安装。如图1和图2中所示,缓速器30沿纵梁10的长度方向布置,其一端安装在纵梁10上,另一端悬置,该悬置的一端与横梁20发生干涉,因此,在实际生产中,缓速器30无法进行安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车辆底盘,该车辆底盘的横梁在保证其自身刚度和强度的情况下能够避让缓速装置,从而使得车辆底盘能够安装缓速装置,避免横梁与缓速装置发生干涉的现象。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辆底盘,包括车架和设置在车架上的缓速装置,所述车架包括左、右纵梁以及连接在所述左、右纵梁之间的横梁,所述左、右纵梁对称地分别在其长度方向上形成有多个折弯部,其中,所述横梁包括第一横梁,该第一横梁在所述左、右纵梁上的连接位置设置为避开所述缓速装置在所述车架上的安装位置,所述第一横梁包括横梁本体和分别连接在所述横梁本体两端的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分别对应地连接于所述左、右纵梁,并且各自沿所述左、右纵梁的长度方向延伸,各个所述连接板在其延伸方向上形成有至少两个折弯部,该至少两个折弯部与所述左、右纵梁上的相应的至少两个折弯部相匹配,以使得所述连接板沿着所述左、右纵梁上的相应的至少两个所述折弯部与所述左、右纵梁连接。
优选地,所述横梁本体的横截面为U型,并且该U型横梁本体的开口朝着背向所述缓速装置的方向,所述U型横梁本体包括上表面和下表面,所述上表面为平面,所述下表面为曲面。
优选地,所述横梁本体上设置有减重孔以及安装孔。
优选地,所述U型横梁本体为钢板冲压成型件。
优选地,所述连接板的横截面为L型,该L型连接板包括顶板部和侧板部,该顶板部上形成有连接结构以连接于所述横梁本体。
优选地,所述连接板包括分别连接在所述U型横梁本体两端的左连接板和右连接板,所述左连接板包括连接在所述上表面的左上连接板和连接在所述下表面的左下连接板,所述右连接板包括连接在所述上表面的右上连接板和连接在所述下表面的右下连接板。
优选地,所述左上连接板和所述左下连接板形状相同,所述右上连接板和所述右下连接板形状相同,并且所述左上连接板与所述右上连接板对称设置,所述左下连接板和所述右下连接板对称设置,所述左、右纵梁均为槽钢,所述连接板设置在所述槽钢内,所述左上连接板和所述左下连接板平行设置并且通过各自的侧板部分别连接于所述左纵梁的槽内侧面的上、下位置,所述右上连接板和所述右下连接板平行设置并且通过其各自的侧板部分别连接于所述右纵梁的槽内侧面的上、下位置。
优选地,所述连接板铆接于所述横梁本体,所述连接板螺栓连接于所述左、右纵梁。
优选地,所述缓速装置为液力缓速器。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车辆,其中,所述车辆包括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辆底盘。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辆底盘通过车架结构的改进,能够在增强车架强度的同时,还能够确保配置缓速装置,使得车架中的横梁不与该缓速装置干涉。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现有技术中横梁与缓速装置存在干涉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局部放大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车辆底盘中的横梁与左、右纵梁的连接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辆底盘中第一横梁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所示的第一横梁的俯视图;
图6是图5所示的第一横梁的右视图;
图7是图5所示的第一横梁的主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左纵梁;2右纵梁;11,21折弯部;3第一横梁;31横梁本体;311上表面;312下表面;313减重孔;314安装孔;32a左上连接板;32b左下连接板;32c右上连接板;32d右下连接板;33折弯部;4第二横梁;5第三横梁;6第四横梁;7平衡轴。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型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在本实用新型中,为便于理解和描述,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左、右、内、外”通常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上、下、左、右、内、外,但上述方位词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辆底盘,包括车架和设置在车架上的缓速装置,车架包括左、右纵梁1、2以及连接在左、右纵梁1、2之间的横梁,左、右纵梁1、2对称地分别在其长度方向上形成有多个折弯部11、21,其中,横梁包括第一横梁3,该第一横梁3在左、右纵梁1,2上的连接位置设置为避开缓速装置在车架上的安装位置,第一横梁3包括横梁本体31和分别连接在横梁本体31两端的连接板,连接板分别对应地连接于左、右纵梁1、2,并且各自沿左、右纵梁1、2的长度方向延伸,各个连接板在其延伸方向上形成有至少两个折弯部33,该至少两个折弯部33与左、右纵梁1、2上的相应的至少两个折弯部11、21相匹配,以使得连接板沿着左、右纵梁1、2上的相应的至少两个折弯部11、21与左、右纵梁1、2连接。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保证车架强度的同时,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横梁与缓速装置存在干涉的现象,从而使得车辆能够配置缓速装置。在此,需要说明的是,与传统的横梁中的连接板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辆底盘中的横梁的连接板较长,从而能够对左、右纵梁1、2上相应的折弯部所在的区域起到加强作用。
下面将参照图3至图7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保证第一横梁3的强度,横梁本体31的横截面为U型,如图7中所示,并且该U型横梁本体的开口朝着背向缓速装置的方向,U型横梁本体包括上表面311和下表面312,上表面311可以为平面以保证其自身的强度,下表面312为曲面以避免与其它相邻的部件发生干涉。此外,上表面311和下表面312的边缘也可以形成为曲线边缘,从而能够避让邻近的其他部件。在此,需要说明的是,与传统的由两个槽钢背靠背设置而形成的横梁本体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辆底盘中的第一横梁3的横梁本体31为一个U型横梁本体(例如槽钢),在保证其自身强度和刚度的同时,还具有质量轻、易于装配等优点。
在保证横梁本体31自身强度的基础上,横梁本体31上设置有减重孔313以及用于安装其它部件的安装孔314,如图6中所示。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辆底盘的优选实施方式中,U型横梁本体为钢板冲压成型件(即槽钢)。
为了便于连接板连接于横梁和纵梁之间,连接板的横截面为L型,该L型连接板包括顶板部和侧板部,该顶板部上可以形成有连接结构以连接于横梁本体31,如图4、图5和图6中所示。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体实施方式中,如图6中所示,连接板可以包括分别连接在U型横梁本体两端的左连接板和右连接板,左连接板包括连接在上表面311的左上连接板32a和连接在下表面312的左下连接板32b,右连接板包括连接在上表面311的右上连接板32c和连接在下表面312的右下连接板32d。
为了便于生产和装配,左上连接板32a和左下连接板32b形状可以相同,右上连接板32c和右下连接板32d形状可以相同,并且左上连接板32a与右上连接板32c可以对称设置,左下连接板32b和右下连接板32d也可以对称设置,左、右纵梁1、2均为槽钢,连接板设置在槽钢内,左上连接板32a和左下连接板32b平行设置并且通过其各自的侧板部分别连接于左纵梁1的槽内侧面的上、下位置,右上连接板32c和右下连接板32d平行设置并且通过其各自的侧板部分别连接于右纵梁2的槽内侧面的上、下位置,如图4中所示。在这种情况下,横梁本体31位于两个上连接板32a和32c和两个下连接板32b和32d之间,而四个连接板则隐于纵梁的槽中,使得车架的结构更加紧凑。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辆底盘中,连接板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连接于横梁本体31和左右纵梁1、2,例如,连接板铆接于横梁本体31,连接板螺栓连接于左、右纵梁1、2。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辆底盘中的缓速装置可以为任意类型的缓速装置,例如液力缓速器。
此外,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辆底盘中的车架还包括第二横梁4、第三横梁5和第四横梁6,该三个横梁与上述第一横梁3一起在左、右纵梁1、2的长度方向上顺次连接在左、右纵梁1、2之间并且间隔一定距离,其中,第三横梁5邻近于车辆底盘的平衡轴7,第四横梁6位于左、右纵梁1、2的端部,如图3中所示。
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车辆,其中,该车辆包括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辆底盘。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辆底盘能够通过改变第一横梁在纵梁上的安装位置解决横梁与缓速装置装配干涉的现象,并且能够通过加长的连接板(跨越纵梁上至少两个折弯部)增强纵梁的扭转刚度,从而达到保证车架的扭转刚度、硬度以及刚度的同时避免横梁与缓速装置在安装时发生干涉。由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辆包括上述车辆底盘,因此,其同样具有上述优点。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实用新型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此外,本实用新型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内容。

Claims (10)

1.一种车辆底盘,包括车架和设置在车架上的缓速装置,所述车架包括左、右纵梁(1,2)以及连接在所述左、右纵梁(1,2)之间的横梁,所述左、右纵梁(1,2)对称地分别在其长度方向上形成有多个折弯部(11,21),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包括第一横梁(3),该第一横梁(3)在所述左、右纵梁(1,2)上的连接位置设置为避开所述缓速装置在所述车架上的安装位置,所述第一横梁(3)包括横梁本体(31)和分别连接在所述横梁本体(31)两端的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分别对应地连接于所述左、右纵梁(1,2),并且各自沿所述左、右纵梁(1,2)的长度方向延伸,各个所述连接板在其延伸方向上形成有至少两个折弯部(33),该至少两个折弯部(33)与所述左、右纵梁(1,2)上的相应的至少两个折弯部(11,21)相匹配,以使得所述连接板沿着所述左、右纵梁(1,2)上的相应的至少两个所述折弯部(11,21)与所述左、右纵梁(1,2)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本体(31)的横截面为U型,并且该U型横梁本体的开口朝着背向所述缓速装置的方向,所述U型横梁本体包括上表面(311)和下表面(312),所述上表面(311)为平面,所述下表面(312)为曲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本体上设置有减重孔(313)以及安装孔(314)。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横梁本体为钢板冲压成型件。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的横截面为L型,该L型连接板包括顶板部和侧板部,该顶板部上形成有连接结构以连接于所述横梁本体(3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辆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包括分别连接在所述U型横梁本体两端的左连接板和右连接板,所述左连接板包括连接在所述上表面(311)的左上连接板(32a)和连接在所述下表面(312)的左下连接板(32b),所述右连接板包括连接在所述上表面(311)的右上连接板(32c)和连接在所述下表面(312)的右下连接板(32d)。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辆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上连接板(32a)和所述左下连接板(32b)形状相同,所述右上连接板(32c)和所述右下连接板(32d)形状相同,并且所述左上连接板(32a)与所述右上连接板(32c)对称设置,所述左下连接板(32b)和所述右下连接板(32d)对称设置,所述左、右纵梁(1,2)均为槽钢,所述连接板设置在所述槽钢内,所述左上连接板(32a)和所述左下连接板(32b)平行设置并且通过各自的侧板部分别连接于所述左纵梁(1)的槽内侧面的上、下位置,所述右上连接板(32c)和所述右下连接板(32d)平行设置并且通过其各自的侧板部分别连接于所述右纵梁(2)的槽内侧面的上、下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辆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铆接于所述横梁本体(31),所述连接板螺栓连接于所述左、右纵梁(1,2)。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车辆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缓速装置为液力缓速器。
10.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底盘。
CN201420373856.9U 2014-07-08 2014-07-08 车辆底盘和车辆 Active CN20402099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373856.9U CN204020991U (zh) 2014-07-08 2014-07-08 车辆底盘和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373856.9U CN204020991U (zh) 2014-07-08 2014-07-08 车辆底盘和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020991U true CN204020991U (zh) 2014-12-17

Family

ID=520608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373856.9U Active CN204020991U (zh) 2014-07-08 2014-07-08 车辆底盘和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02099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821710U (zh) 一种车辆及车辆副车架
CN204197035U (zh) 汽车前副车架总成结构及车身
CN202879514U (zh) 轨道车辆动车转向架构架
CN204623108U (zh) 发动机悬置安装机构及车辆
CN202879513U (zh) 轨道车辆拖车转向架构架
CN215043135U (zh) 前机舱加强构造
CN204020991U (zh) 车辆底盘和车辆
CN203651899U (zh) 一种车架前端安装支架
CN102774425A (zh) 车架
CN207433631U (zh) 用于车辆的副车架和车辆
CN203996459U (zh) 驾驶室前围
CN203020388U (zh) 车架和包括该车架的车辆
CN204037342U (zh) 变速器拉索支架和车辆
CN202624376U (zh) 重型车车架横梁
CN207466774U (zh) 多用途副车架
CN202765095U (zh) 牵引车的车架和公铁两用牵引车
CN202508185U (zh) 车辆备胎舱及车辆
CN206691202U (zh) 适用于多种发动机安装的通用型宽体自卸车的车架结构
CN102030013A (zh) 盘型制动转向架构架
CN202912181U (zh) 一种带有斜置防波板结构的汽车罐体
CN104973080A (zh) 一种集装箱车的车体及应用该车体的集装箱车
CN205706870U (zh) 变速器安装横梁
CN204567776U (zh) 一种减振器支座加强结构
CN205220800U (zh) 一种纯电动车车架横梁总成
CN203528402U (zh) 一种车身前梁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