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936268U - 拉延模具 - Google Patents

拉延模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936268U
CN203936268U CN201420372889.1U CN201420372889U CN203936268U CN 203936268 U CN203936268 U CN 203936268U CN 201420372889 U CN201420372889 U CN 201420372889U CN 203936268 U CN203936268 U CN 20393626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ush rod
drawing die
blank holder
secondary push
integral ty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372889.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韩永志
黄永生
楚伟峰
徐迎强
Original Assignee
Anhui Jianghuai Automobile Group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hui Jianghuai Automobile Group Corp filed Critical Anhui Jianghuai Automobile Group Corp
Priority to CN201420372889.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93626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93626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936268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hafts, Cranks, Connecting Bars, And Related Bearin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拉延模具,包括压边圈以及设置在所述压边圈上的多个二级顶杆,所述二级顶杆为分段式结构,所述二级顶杆的各段之间可拆卸连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拉延模具,通过将二级顶杆分段,保证了与压边圈一体加工的部分二级顶杆不需要过长,较短的一体式二级顶杆降低了铸造时产生缩松、气孔等缺陷的概率,从而降低了使用时的报废率。而与压边圈可拆卸连接的部分二级顶杆损坏后作出相应的更换即可,不需要更换整个压边圈,减少了浪费。

Description

拉延模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拉延模具。
背景技术
拉延模具是一种冲压模具,其能够将平面板料拉深成杯状或弧形零件。拉延模具广泛的应用于饮料、汽车等行业。
如图1所示,现有技术中的拉延模具包括上模、下模以及压边圈1。拉延工作时,机床先将上模升起,机床顶杆再将压边圈1顶起,然后在压边圈上放上工件,上模开始向下运动以拉延工件直至接触到下模后停止运动,拉延结束。因此,拉延制件的深度跟压边圈1被顶起的高度密切相关,当拉延制件的深度过大,机床顶杆的行程就会不足,为解决该问题,现有技术在压边圈1的底表面上设置与顶杆相对应的二级顶杆2,以给压边圈1提供足够的上升高度。
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在于,二级顶杆2在拉延作业中需要承受上模的下压力,而拉延模具是铸造件,当二级顶杆2的长度超过一定的长度如100mm时,铸造时容易产生缩松、气孔等铸造缺陷,由此在承受压力时容易损坏,而单个二级顶杆2的损坏就使得整个压边圈1报废,造成了较严重的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拉延模具,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因二级顶杆过长而导致的铸造缺陷进而导致的浪费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拉延模具,包括压边圈以及设置在所述压边圈上的多个二级顶杆,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级顶杆为分段式结构,所述二级顶杆的各段之间可拆卸连接。
上述的拉延模具,所述二级顶杆包括与压边圈连接的第一顶杆以及与所述第一顶杆连接的第二顶杆。
上述的拉延模具,所述第一顶杆和所述压边圈为一体式铸造件。
上述的拉延模具,所述一体式铸造件为铸铁件。
上述的拉延模具,所述第二顶杆为钢制顶杆。
上述的拉延模具,所述钢制顶杆为铸钢顶杆。
上述的拉延模具,所述钢制顶杆的径向最小尺寸大于所述第一顶杆的径向最大尺寸。
上述的拉延模具,所述第一顶杆上与所述第二顶杆的连接平面的中心处开设有螺孔,所述第二顶杆上开设有与所述螺孔相对应的通孔,所述第二顶杆通过螺纹紧固件与所述通孔和所述螺孔的配合固定于所述第一顶杆上。
上述的拉延模具,所述第一顶杆的长度为50mm—100mm。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拉延模具,通过将二级顶杆分段,保证了与压边圈一体式的部分二级顶杆不需要过长,较短的一体式二级顶杆降低了铸造时产生缩松、气孔等缺陷的概率,从而降低了使用时的报废率。而与压边圈可拆卸连接的部分二级顶杆损坏后作出相应的更换即可,不需要更换整个压边圈,减少了浪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现有技术中拉延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拉延模具的轴测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拉延模具的侧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压边圈;2、二级顶杆;21、第一顶杆;22、第二顶杆;23、螺纹紧固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介绍。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拉延模具的轴测视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拉延模具的侧视图;如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拉延模具,包括压边圈1以及设置在压边圈1上的多个二级顶杆2,二级顶杆2为分段式结构,二级顶杆2的各段之间可拆卸连接。
由于二级顶杆2分为多段,且各段之间可拆卸式连接,因此二级顶杆2的各段就分为与压边圈为一体式结构的一体式分段以及与一体式分段可拆卸连接的可拆卸分段。很显然的,本实施例中一体式分段的长度可为任意值。在铸造时容易产生缺陷的杆件的长度可根据实际经验统计得出,由此在设计时仅需将与一体式分段的长度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就保证了一体式分段基本不会出现铸造缺陷。在拉延加工时,较少缺陷的一体式分段不易损坏,使用寿命较长,从而保证了整个压边圈1不会因为一体式分段的损坏而报废。对于可拆卸分段,当其损坏时,直接拆卸了更换即可,也不会影响压边圈1的使用性能。
可拆卸式连接为现有技术中的常见连接方式,本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本实施例中,优选将二级顶杆2分为两段,即与压边圈1形成一体式结构的第一顶杆21以及与第一顶杆21连接的第二顶杆22。在拉延作业时,二级顶杆2会承受轴向压力,因此,二级顶杆2分段连接处的可拆卸结构可能因为轴向压力过大而出现损坏,分段越多出现损坏的概率越高,本实施例分为两段保证损坏出现的概率最小。
本实施例中,第一顶杆21和压边圈1优选为一体式铸造件,铸造制作的毛坯近乎成形,通过少量机械加工或不用机械加工就能直接使用,因此制作速度较快。其中,一体式铸造件优选为铸铁件,相比其它铸造件,铸铁件性能可靠且成本较低。
本实施例中,进一步的,第二顶杆22选择为钢制顶杆,铸铁件硬而脆,二级顶杆2全部为铸铁件的话,在承受较大压力时容易出现裂纹,通过部分钢制顶杆、部分铸铁件共同形成二级顶杆2,保证二级顶杆2整体的使用寿命较长。其中,钢制顶杆优选铸钢顶杆,制造速度快。
更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钢制顶杆的径向最小尺寸大于第一顶杆21的径向最大尺寸,即钢制顶杆较第一顶杆21更粗,由于钢制件的韧性较铸铁件好,因此在承受较大压力时,钢制顶杆有可能发生弯曲,将钢制顶杆设置的较粗,降低其弯曲的概率。
本实施例中,第一顶杆21的长度优选为50mm—100mm,实际使用中的经验表明,当二级顶杆2的长度超过100mm时,较易出现铸造缺陷,第一顶杆21的长度低于100mm时性能较好;同时,若第一顶杆21的长度过短,就有可能导致第二顶杆22的长度较长,从而增加第二顶杆22的损坏概率,50mm—100mm长度的第一顶杆21既保证了自身的性能,又兼顾了第二顶杆22的使用寿命。
本实施例中,可拆卸连接的方式优选为螺纹紧固件23与螺孔的连接,具体的,第一顶杆21上与第二顶杆22的连接平面的中心处开设有螺孔,第二顶杆22上开设有与螺孔相对应的通孔,第二顶杆22通过螺纹紧固件23与通孔和螺孔的配合固定于所述第一顶杆21上。如前所述,二级顶杆2分段连接处可能会因为轴向压力过大而出现损坏,本实施例螺纹紧固件23与螺孔设置的优点在于,轴向压力不会对螺纹紧固件23和螺孔产生影响,从而降低了二级顶杆2分段连接处出现损坏的概率。
以上只通过说明的方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示范性实施例,毋庸置疑,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对所描述的实施例进行修正。因此,上述附图和描述在本质上是说明性的,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保护范围的限制。

Claims (9)

1.一种拉延模具,包括压边圈以及设置在所述压边圈上的多个二级顶杆,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级顶杆为分段式结构,所述二级顶杆的各段之间可拆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延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级顶杆包括与压边圈连接的第一顶杆以及与所述第一顶杆连接的第二顶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拉延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顶杆和所述压边圈为一体式铸造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拉延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一体式铸造件为铸铁件。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拉延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顶杆为钢制顶杆。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拉延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钢制顶杆为铸钢顶杆。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拉延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钢制顶杆的径向最小尺寸大于所述第一顶杆的径向最大尺寸。
8.根据权利要求2-7任一项所述的拉延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顶杆上与所述第二顶杆的连接平面的中心处开设有螺孔,所述第二顶杆上开设有与所述螺孔相对应的通孔,所述第二顶杆通过螺纹紧固件与所述通孔和所述螺孔的配合固定于所述第一顶杆上。
9.根据权利要求2-7任一项所述的拉延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顶杆的长度为50mm—100mm。
CN201420372889.1U 2014-07-07 2014-07-07 拉延模具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93626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372889.1U CN203936268U (zh) 2014-07-07 2014-07-07 拉延模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372889.1U CN203936268U (zh) 2014-07-07 2014-07-07 拉延模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936268U true CN203936268U (zh) 2014-11-12

Family

ID=518556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372889.1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936268U (zh) 2014-07-07 2014-07-07 拉延模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93626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056963A (zh) * 2014-07-07 2014-09-24 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拉延模具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056963A (zh) * 2014-07-07 2014-09-24 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拉延模具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301278U (zh) 一种伸缩油缸
CN202667468U (zh) 一种液压式钢管扩径机
CN203936268U (zh) 拉延模具
CN103390957A (zh) 一种电机机壳及电机
CN202667527U (zh) 冷镦成型模
CN104056963A (zh) 拉延模具
CN201953740U (zh) 一种新型支撑结构
CN203887020U (zh) 一种冲孔模具
CN203711606U (zh) 一种冲头储油润滑的冲压模具
CN104227454A (zh) 浮动支撑加工夹具
CN201807634U (zh) 胀筒器
CN105058015A (zh) 一种轴承压装器
CN202165592U (zh) 多级液压油缸缸筒支撑密封装置
CN203357064U (zh) 浮动支撑加工夹具
CN204025571U (zh) 一种发动机液压张紧器及发动机正时链条系统和发动机
CN208578797U (zh) 一种缓冲液压缸
CN102513780A (zh) 一种大型锻环的锻造工艺
CN206241130U (zh) 超高端面要求旋切冲孔产品预制件
CN104353965A (zh) 一种小型缸套的制造方法
CN103846339A (zh) 一种冲压模具
CN105598237A (zh) 一种用于对金属筒体折边的工装
CN204820455U (zh) 一种多级纸箱压平装置
CN207593330U (zh) 一种缸套精镗压入式工装夹具
CN203784017U (zh) 一种上法兰油压支撑缸
CN103722087A (zh) 一种冲头储油润滑的冲压模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56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230601 Anhui Province, Hefei City Industrial Park, the Peach Blossom Road No. 669

Patentee after: Anhui Jianghuai Automobile Group Limited by Share Ltd

Address before: 230601 Anhui Province, Hefei City Industrial Park, the Peach Blossom Road No. 669

Patentee before: Anhui Jianghuai Automobile Co., Ltd.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1112

Termination date: 2019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