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916661U - 不锈钢多功能高效反应釜 - Google Patents

不锈钢多功能高效反应釜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916661U
CN203916661U CN201420314534.7U CN201420314534U CN203916661U CN 203916661 U CN203916661 U CN 203916661U CN 201420314534 U CN201420314534 U CN 201420314534U CN 203916661 U CN203916661 U CN 20391666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actor
cooling
shaft
coil
sti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314534.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桑明光
高长征
李学凯
吴西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YING WOOD-BASED PANEL PLANT
Original Assignee
DONGYING WOOD-BASED PANEL PLANT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YING WOOD-BASED PANEL PLANT filed Critical DONGYING WOOD-BASED PANEL PLANT
Priority to CN201420314534.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91666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91666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916661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Accessories For Mixers (AREA)
  • Mixers Of The Rotary Stirring Typ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不锈钢多功能高效反应釜,属于化工设备技术领域,其结构是电动机下方连接减速机,减速机连接联轴器,联轴器连接驱动主轴,驱动主轴竖直设置,联轴器下方设置有轴承箱,轴承箱下方设置有密封座套,轴承箱和密封座套分别设置在驱动主轴上端部的外围;反应釜釜顶密封穿接有加热主管和冷却主管,加热主管从釜顶外部伸入至釜底处,冷却主管于釜顶内连接有三通管,三通管连接两路冷却支管,两路冷却支管从三通管处伸入至釜底处;加热主管上连通有加热盘管,两路冷却支管上分别连通有冷却盘管。该不锈钢多功能高效反应釜搅拌装置运行平稳,电机无过热过载现象。搅拌器传动轴无下坠,轴肩磨损减少,大大缓解了生产的压力。

Description

不锈钢多功能高效反应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不锈钢多功能高效反应釜。
背景技术
脲醛树脂反应釜使用主要用于制作化工产品使用的脲醛树脂。随着生产规模及产量的增加,反应釜的生产能力已远远满足不了生产的需要。
随着生产量的逐年增加,反应釜在生产过程中,搅拌装置立轴底部摆动振动大,制品反应不均匀,速度慢,冷却效果差,冷却时间较长,严重制约生产的正常运行。针对反应釜的原结构,经检查分析,急需对现有技术下的反应釜重新优化设计。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任务是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不锈钢多功能高效反应釜。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按以下方式实现的,该不锈钢多功能高效反应釜,其结构包括反应釜、反应釜支座、反应釜外壳和加料口,
电动机下方连接减速机,减速机连接联轴器,联轴器连接驱动主轴,驱动主轴竖直设置,联轴器下方设置有轴承箱,轴承箱下方设置有密封座套,轴承箱和密封座套分别设置在驱动主轴上端部的外围;
驱动主轴主体穿接进反应釜,并设置在反应釜上部;
反应釜釜顶密封穿接有加热主管和冷却主管,加热主管从釜顶外部伸入至釜底处,冷却主管于釜顶内连接有三通管,三通管连接两路冷却支管,两路冷却支管从三通管处伸入至釜底处;
加热主管上连通有加热盘管,两路冷却支管上分别连通有冷却盘管;
釜底处设置有盘管托架,加热盘管和冷却盘管的底部分别座设在盘管托架上;
驱动主轴末端通过法兰与搅拌主轴相连接,搅拌主轴竖直设置;
搅拌主轴的釜底段设置有搅拌齿,
反应釜釜底设置有出料口,于出料口的内部的釜底处设置有搅拌主轴支座,搅拌主轴支座上设置有耐磨轴承盘,搅拌主轴的底端与耐磨轴承盘连接;
搅拌主轴的轴身段设置有搅拌叶片。
搅拌齿设置为C形臂搅拌齿,C形臂开口朝上设置,C形臂背部靠近反应釜釜底设置。
搅拌主轴上的搅拌叶片设置有三层,三层搅拌叶片于搅拌主轴上等距间隔设置。
搅拌主轴设置在驱动主轴的延长线上;搅拌主轴与驱动主轴同轴线设置。
加料口于反应釜釜顶上与加热主管和冷却主管相对于反应釜轴线相对设置。
两路冷却盘管于水平面上设置为外环冷却盘管和内环冷却盘管,加热盘管于水平面上设置在内环冷却盘管的环内,即:外环冷却盘管、内环冷却盘管和加热盘管三者于水平面上设置为由外到内的三套环结构。
反应釜外壳上穿接设置有温度计支座。
电动机、减速机、联轴器、轴承箱、密封座套、驱动主轴、搅拌主轴、耐磨轴承盘、搅拌主轴支座、出料口均同轴设置。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所产生的有益效果是:
该不锈钢多功能高效反应釜的驱动装置由电动机、减速机、联轴器、轴承箱及密封座套组成。
电机采用变频可调防爆电机,便于调速及安全生产。
减速机采用摆线针轮式减速机,体积小,便于维修安装。
联轴器采用特制的聚四氟乙烯柱销式弹性联轴器,承载力大,使用寿命长,安全可靠,工作稳定,具有良好的减振缓冲性能。
轴承箱采用带紧定套的圆柱滚柱轴承。
密封座套采用H支撑架的铜密封环的填料密封,有效地起到密封作用。
该不锈钢多功能高效反应釜搅拌装置运行平稳,电机电流仅达到额定电流的50%,无过热过载现象。搅拌器传动轴无下坠,轴肩磨损减少。反应釜冷却效率提高了40%,冷却时间提前了2小时,大大缓解了生产的压力。
该不锈钢多功能高效反应釜在石油化工及人造板行业等相关领域用途广泛。
该不锈钢多功能高效反应釜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安全可靠、使用方便、易于维护,具有很好的推广使用价值。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加热盘管、冷却盘管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搅拌叶片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搅拌叶片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标记分别表示:
1、电动机,2、减速机,3、联轴器,4、轴承箱,5、密封座套,6、加热主管,7、冷却主管,8、加热盘管,9、冷却盘管,10、搅拌主轴,11、搅拌叶片,12、反应釜外壳,13、盘管托架,14、搅拌齿,15、反应釜支座,16、耐磨轴承盘,17、搅拌主轴支座,18、出料口,19、温度计支座,20、加料口,21、驱动主轴,
22、反应釜,23、三通管,24、冷却支管,25、法兰,26、外环冷却盘管,27、内环冷却盘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不锈钢多功能高效反应釜作以下详细说明。
如附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不锈钢多功能高效反应釜,其结构包括反应釜22、反应釜支座15、反应釜外壳12和加料口20,
电动机1下方连接减速机2,减速机2连接联轴器3,联轴器3连接驱动主轴21,驱动主轴21竖直设置,联轴器3下方设置有轴承箱4,轴承箱4下方设置有密封座套5,轴承箱4和密封座套5分别设置在驱动主轴21上端部的外围;
驱动主轴21主体穿接进反应釜22,并设置在反应釜上部;
反应釜釜顶密封穿接有加热主管6和冷却主管7,加热主管6从釜顶外部伸入至釜底处,冷却主管7于釜顶内连接有三通管23,三通管23连接两路冷却支管24,两路冷却支管24从三通管处伸入至釜底处;
加热主管6上连通有加热盘管8,两路冷却支管24上分别连通有冷却盘管9;
釜底处设置有盘管托架13,加热盘管8和冷却盘管9的底部分别座设在盘管托架13上;
驱动主轴21末端通过法兰与搅拌主轴10相连接,搅拌主轴10竖直设置;
搅拌主轴10的釜底段设置有搅拌齿14,
反应釜釜底设置有出料口18,于出料口18的内部的釜底处设置有搅拌主轴支座17,搅拌主轴支座17上设置有耐磨轴承盘16,搅拌主轴10的底端与耐磨轴承盘16连接;
搅拌主轴10的轴身段设置有搅拌叶片11。
搅拌齿14设置为C形臂搅拌齿,C形臂开口朝上设置,C形臂背部靠近反应釜釜底设置。
搅拌主轴10上的搅拌叶片11设置有三层,三层搅拌叶片于搅拌主轴上等距间隔设置。
搅拌主轴10设置在驱动主轴21的延长线上;搅拌主轴10与驱动主轴21同轴线设置。
加料口20于反应釜釜顶上与加热主管6和冷却主管7相对于反应釜轴线相对设置。
两路冷却盘管9于水平面上设置为外环冷却盘管26和内环冷却盘管27,加热盘管8于水平面上设置在内环冷却盘管27的环内,即:外环冷却盘管26、内环冷却盘管27和加热盘管8三者于水平面上设置为由外到内的三套环结构。
反应釜外壳12上穿接设置有温度计支座19。
电动机1、减速机2、联轴器3、轴承箱4、密封座套5、驱动主轴21、搅拌主轴10、耐磨轴承盘16、搅拌主轴支座17、出料口18均同轴设置。
电机采用变频可调防爆电机,便于调速及安全生产。
减速机采用摆线针轮式减速机,体积小,便于维修安装。
联轴器采用特制的聚四氟乙烯柱销式弹性联轴器,承载力大,使用寿命长,安全可靠,工作稳定,具有良好的减振缓冲性能。
轴承箱采用带紧定套的圆柱滚柱轴承。
密封座套采用H支撑架的铜密封环的填料密封,有效地起到密封作用。
搅拌装置的搅拌主轴与主驱动传动轴通过法兰相互连接。搅拌主轴底部上设计有一套宽120mm,厚度10mm, SUS304不锈钢特异搅拌齿,有二道折弯,同时在搅拌主轴上设计有3组搅拌叶片与搅拌主轴相连,各部件之间通过六角不锈钢螺栓相互连接,使混合液有充分混合,防止沉底,提高反应的速度,缩短反应时间。
在搅拌器主搅拌主轴下部加设止槽挡块,从轴头的底端托住,传动轴,防止主轴下坠,并重设计耐磨衬套。衬套材质采用ZnSn5-5-5,使传动轴肩与托架座隔开,减少轴肩与耐磨大度座的剧烈摩擦的磨损,有效防止电机过热过载。
加热系统设计在反应釜内,采用不锈钢SUS304Ф32的盘管焊接而成,各盘管间距25mm,单排安装,加热介质为蒸汽,便于清理。
搅拌主轴支撑端面设有11道流水槽,便于杂物清理。搅拌主轴装置釜底传动轴承采用带座铜套,铜套可拆卸更换,有效降低了设备的故障率。
冷却系统设计由Ф65焊接而成,各盘管间距25mm,设计为两排,加热介质为来自冷却塔的循环冷却水,并在反应釜内底部设计四组盘管托架,来保证冷却盘管的稳定性。

Claims (8)

1.不锈钢多功能高效反应釜,其特征在于包括反应釜、反应釜支座、反应釜外壳和加料口,
电动机下方连接减速机,减速机连接联轴器,联轴器连接驱动主轴,驱动主轴竖直设置,联轴器下方设置有轴承箱,轴承箱下方设置有密封座套,轴承箱和密封座套分别设置在驱动主轴上端部的外围;
驱动主轴主体穿接进反应釜,并设置在反应釜上部;
反应釜釜顶密封穿接有加热主管和冷却主管,加热主管从釜顶外部伸入至釜底处,冷却主管于釜顶内连接有三通管,三通管连接两路冷却支管,两路冷却支管从三通管处伸入至釜底处;
加热主管上连通有加热盘管,两路冷却支管上分别连通有冷却盘管;
釜底处设置有盘管托架,加热盘管和冷却盘管的底部分别座设在盘管托架上;
驱动主轴末端通过法兰与搅拌主轴相连接,搅拌主轴竖直设置;
搅拌主轴的釜底段设置有搅拌齿,
反应釜釜底设置有出料口,于出料口的内部的釜底处设置有搅拌主轴支座,搅拌主轴支座上设置有耐磨轴承盘,搅拌主轴的底端与耐磨轴承盘连接;
搅拌主轴的轴身段设置有搅拌叶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不锈钢多功能高效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搅拌齿设置为C形臂搅拌齿,C形臂开口朝上设置,C形臂背部靠近反应釜釜底设置。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不锈钢多功能高效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搅拌主轴上的搅拌叶片设置有三层,三层搅拌叶片于搅拌主轴上等距间隔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不锈钢多功能高效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搅拌主轴设置在驱动主轴的延长线上;搅拌主轴与驱动主轴同轴线设置。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不锈钢多功能高效反应釜,其特征在于加料口于反应釜釜顶上与加热主管和冷却主管相对于反应釜轴线相对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不锈钢多功能高效反应釜,其特征在于两路冷却盘管于水平面上设置为外环冷却盘管和内环冷却盘管,加热盘管于水平面上设置在内环冷却盘管的环内,即:外环冷却盘管、内环冷却盘管和加热盘管三者于水平面上设置为由外到内的三套环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不锈钢多功能高效反应釜,其特征在于反应釜外壳上穿接设置有温度计支座。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不锈钢多功能高效反应釜,其特征在于电动机、减速机、联轴器、轴承箱、密封座套、驱动主轴、搅拌主轴、耐磨轴承盘、搅拌主轴支座、出料口均同轴设置。
CN201420314534.7U 2014-06-13 2014-06-13 不锈钢多功能高效反应釜 Active CN20391666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314534.7U CN203916661U (zh) 2014-06-13 2014-06-13 不锈钢多功能高效反应釜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314534.7U CN203916661U (zh) 2014-06-13 2014-06-13 不锈钢多功能高效反应釜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916661U true CN203916661U (zh) 2014-11-05

Family

ID=518125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314534.7U Active CN203916661U (zh) 2014-06-13 2014-06-13 不锈钢多功能高效反应釜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91666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261997A (zh) * 2018-03-28 2018-07-10 梧州黄埔化工药业有限公司 一种樟脑生产用的温度控制方法及其异构锅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261997A (zh) * 2018-03-28 2018-07-10 梧州黄埔化工药业有限公司 一种樟脑生产用的温度控制方法及其异构锅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096473A (zh) 一种双级搅拌的高效固液催化实验装置
CN209934617U (zh) 一种高效率化工搅拌装置
CN203916661U (zh) 不锈钢多功能高效反应釜
CN102698697A (zh) 一种制备和包覆球形氢氧化镍的反应釜装置
CN204485858U (zh) 一种加热式反应釜
CN104857909A (zh) 一种化工反应釜
CN204816506U (zh) 带搅拌机构的甾体反应釜
CN111482107A (zh) 一种新型底装式搅拌机及其使用方法
CN202909717U (zh) 新型电磁力传动反应釜
CN217248207U (zh) 一种二溴海因生产用高效溶解釜
CN204320300U (zh) 润滑脂调和釜
CN201040741Y (zh) 大型氯乙烯聚合反应釜
CN202951476U (zh) 一种偏心式搅拌反应釜
CN211725770U (zh) 抗氟化氢喷涂反应器
CN206746466U (zh) 一种高热传导碳素材料生产用原料油混料装置
CN204320299U (zh) 润滑脂压力釜
CN213995849U (zh) 一种混合加热式化工反应釜
CN201618546U (zh) 催化剂混合机
CN210906179U (zh) 一种用于生产减水剂的搪瓷反应釜
CN205055860U (zh) 一种卧式溶解机
CN108031335A (zh) 一种具有温控功能的降噪型化工原料分散装置
CN111036164A (zh) 抗氟化氢喷涂反应器
CN202741117U (zh) 一种制备和包覆球形氢氧化镍的反应釜装置
CN205856978U (zh) 一种沥青改性一体化反应器
CN103464072B (zh) 一种双行星搅拌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