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902523U - 一种手刹组件 - Google Patents

一种手刹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902523U
CN203902523U CN201420182172.0U CN201420182172U CN203902523U CN 203902523 U CN203902523 U CN 203902523U CN 201420182172 U CN201420182172 U CN 201420182172U CN 203902523 U CN203902523 U CN 20390252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
magnet
handle
brake assembly
suction dis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182172.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阮浩峰
王向阳
李时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IC General Motors Corp Ltd
Pan Asia Technical Automotive Cent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an Asia Technical Automotive Center Co Ltd
Shanghai General Motor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an Asia Technical Automotive Center Co Ltd, Shanghai General Motors Co Ltd filed Critical Pan Asia Technical Automotive Cent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20182172.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90252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90252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902523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Braking Elements And Transmiss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手刹组件,包括手柄、用于安装所述手柄的固定支架和安装在所述固定支架上并可随所述手柄的上下摆动而转动的转轴,所述固定支架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所述转轴的两端分别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上,所述转轴上设置有与所述转轴联动的悬臂,所述手柄安装在所述第二支架上,且所述手柄的连接端与所述转轴固定连接在一起,其中,所述第一支架与所述悬臂之间设置有用于助动所述手柄上摆的助力构件。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并通过助力构件,改善了机械式手刹上拉手柄时操作舒适性。

Description

一种手刹组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刹车组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手刹组件。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代步工具。为了保障安全性,在汽车上设置有手刹结构。传统机械式手刹没有助力机构,随着手柄拉起角度的变大,操作力也会随之增大,人机操作不舒适,造成客户抱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并具有助力构件以提高操作舒适性的手刹组件。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提供一种手刹组件,包括手柄、用于安装所述手柄的固定支架和安装在所述固定支架上并可随所述手柄的上下摆动而转动的转轴,所述固定支架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所述转轴的两端分别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上,所述转轴上设置有与所述转轴联动的悬臂,所述手柄安装在所述第二支架上,且所述手柄的连接端与所述转轴固定连接在一起,其中,所述第一支架与所述悬臂之间设置有用于助动所述手柄上摆的助力构件。
进一步地,所述助力构件包括磁铁和在所述手柄上摆至极限位置时配合在所述磁铁上的磁铁吸板,所述磁铁吸板设置在所述悬臂上,所述磁铁安装在所述第一支架上。
进一步地,所述助力构件包括磁铁吸板和在所述手柄上摆至极限位置时配合在所述磁铁吸板上的磁铁,所述磁铁设置在所述悬臂上,所述磁铁吸板安装在所述第一支架上。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架上朝向所述第二支架的方向延伸有用于支撑所述磁铁的磁铁支架,所述磁铁安装在所述磁铁支架的下方。
进一步地,所述磁铁支架包括从所述第一支架上延伸出来的支架底板和从所述支架底板上向下延伸并向内折弯的折弯边,所述折弯边与所述支架底板之间形成有容置空间,所述磁铁安装在所述容置空间内。
进一步地,所述磁铁通过双面胶带粘结在所述支架底板上。
进一步地,所述支架底板上设置有三条所述折弯边,其中两条所述折弯边布置在所述支架底板的两侧,另一条所述折弯边布置在所述支架底板的末端。
进一步地,所述磁铁吸板安装在所述悬臂的末端并朝向所述第一支架延伸。
进一步地,所述磁铁吸板上设置有毛毡层。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通过在第一支架与悬臂之间设置助力构件,可以为用户在操作手柄的过程中提供助力效果,且随着手柄拉起角度的不断增加,助力效果也愈加明显,改善了机械式手刹的人机操作舒适性。
该助力构件包括磁铁吸板和磁铁,磁铁吸板可根据需要设置在悬臂上,磁铁设置在第一支架上;磁铁可根据需要设置在悬臂上,磁铁吸板设置在第一支架上,便于使用者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的安装方式,便于安装。
通过设置磁铁支架,并设置折弯边,将磁铁安装在容置空间内,提高了磁铁安装的稳定性,再通过双面胶带将磁铁粘贴在支架底板上,进一步提高了两者之间连接的稳定性。
通过在磁铁吸板上设置毛毡层,可以避免磁铁吸板与磁铁配合损伤磁铁,提高了使用寿命。
由此,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手刹组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并通过助力构件,改善了机械式手刹上拉手柄时操作舒适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手刹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手刹组件从手柄侧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的固定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所示的第一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手柄、第二支架和转轴组合成的手柄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第一支架上磁铁支架部分的剖视图;
图7为悬臂上配置有磁铁吸板的剖视图;
图8为手柄下放时磁铁吸板与磁铁分开时的示意图;
图9为手柄上拉时磁铁吸板与磁铁配合时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对照表:
1-手柄;       11-连接端;    2-固定支架;
21-第一支架;  22-第二支架;  23-磁铁支架;
24-支架底板;  25-折弯板;    26-双面胶带;
27-轴承;      3-转轴;       4-助力构件;
41-磁铁吸板;  42-磁铁;      43-毛毡层;
5-悬臂;       6-拉杆;       7-平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并不代表产品实际安装时的方向。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手刹组件,主要用于安装在车体中央通道上,供刹车之用,其为机械式刹车组件。
如图1-9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手刹组件,包括手柄1、用于安装手柄1的固定支架2和安装在固定支架2上并可随手柄1的上下摆动而转动的转轴3。
固定支架2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支架21和第二支架22,转轴3的两端分别可转动地连接在第一支架21和第二支架22上,转轴3上设置有与转轴3联动的悬臂5,手柄1安装在第二支架22上,且手柄1的连接端11与转轴3固定连接在一起。
其中,在第一支架21与悬臂5之间设置有用于助动手柄1上摆的助力构件4。
即,该手刹组件包括手柄1、固定支架2和转轴3。固定支架2包括第一支架21和第二支架22,第一支架21和第二支架22间隔设置。手柄1安装在第二支架22上,并可以相对于第二支架22上下摆动,以实现上拉手柄1实现刹车或下方手柄松开手刹。转轴3安装在固定支架2上,即转轴3的两端分别安装在第一支架21和第二支架22上,并且转轴3可以绕第一支架21和第二支架22上的安装孔转动,并在安装孔内设置有轴承27。
转轴3上位于第二支架22上的一端与手柄1的连接端11固定连接在一起,从而可以实现在手柄1上摆或上拉时,转轴3朝一方向转动,在手柄1下摆或下放时,转轴3逆向转动。即,转轴3安装在固定支架2上并可随手柄1的上下摆动而转动。
转轴3的中部设置有悬臂5,其位于第一支架21和第二支架22之间。悬臂5与转动3联动,由于悬臂5的一端固定连接在转轴3上,当转轴3随着手柄1的摆动而转动时,悬臂5随着转轴3的转动而前后摆动。
为了减少使用者在上摆或上拉手柄1时所使用的力,在悬臂5与第一支架21之间设置有助力构件4,其用于助动手柄1上摆。
该助力构件4可以为磁铁、与磁铁配合的磁铁吸板组合,也可以为弹簧、弹片等等能够实现上述功能的构件。
通过设置该助力构件4,在用户上拉手柄1时,可以为用户在操作手柄的过程中提供助力效果,且随着手柄1拉起角度的不断增加,助力效果也愈加明显,改善了机械式手刹的人机操作舒适性,并且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由此,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手刹组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并通过助力构件,改善了机械式手刹上拉手柄时操作舒适性。
较佳地,如图4、图6-9所示,作为助力构件4的第一种组合结构,该助力构件4包括磁铁吸板41和在手柄1上摆至极限位置时配合在磁铁42上的磁铁42,磁铁吸板41设置在悬臂5上,磁铁42安装在第一支架21上。
上述磁铁42为钕铁硼超强磁铁,上述磁铁吸板41为能够与磁铁42产生吸引的金属板。磁铁吸板41设置在悬臂5上,磁铁42安装在第一支架21上,并在手柄1上摆至极限位置时,磁铁吸板41吸引配合在磁铁42上。
如图8所示,在手柄1下放或下摆时,磁铁吸板41与磁铁42分开,此时不产生吸引力。当如图9所示,在手柄1上拉或上摆的过程中,转轴3逆时针转动,并带动悬臂5逆时针转动,进而磁铁吸板41与磁铁42之间的距离逐渐减小,两者之间的吸引力增大,直至手柄1上摆至极限位置时,磁铁吸板41吸引配合在磁铁42上。在该过程中,由于该助力构件4的作用,为用户在操作手柄的过程中提供助力效果,且随着手柄1拉起角度的不断增加,磁铁42与磁铁吸板41之间的距离越小,助力效果也愈加明显,改善了机械式手刹的人机操作舒适性。
在第一种组合结构中,上述磁铁42安装在第一支架21上前侧上部区域,以利于实现在手柄1上摆至极限位置时,磁铁吸板41吸引配合在磁铁42上。该处所指的前侧是指图1中的右侧或手柄1延伸的方向。
较佳地,作为助力构件4的第二种组合结构(图中未示出),助力构件包括磁铁吸板和在手柄1上摆至极限位置时配合在磁铁吸板上的磁铁,磁铁设置在悬臂5上,磁铁吸板安装在第一支架21上。该第二中组合结构中的磁铁、磁铁吸板与第一种组合中的磁铁42和磁铁吸板41相同,两种组合的差别仅在于安装位置不同,第二种组合结构中将磁铁42安装悬臂5上,可以随着悬臂5的前后摆动而摆动,将磁铁吸板41安装在第一支架21上。
在第二种组合结构中,上述磁铁吸板41安装在第一支架21上前侧上部区域,以利于实现在手柄1上摆至极限位置时,磁铁42吸引配合在磁铁吸板41上。
较佳地,如图3-4和图6所示,在助力构件4的第一种组合机构中,第一支架21上朝向第二支架22的方向延伸有用于支撑磁铁42的磁铁支架23,磁铁42安装在磁铁支架23的下方。
该磁铁支架23可以为一块板或其它能够实现支撑安装磁铁42的构件,该磁铁支架23朝向第二支架22的方向延伸,磁铁42可通过紧固件或粘结剂等等安装在磁铁支架23的下方。如此设置,利于随着悬臂5向上转动的磁铁吸板41配合在安装在磁铁支架23的下方的磁铁42上。
较佳地,如图3-4和图6所示,磁铁支架23包括从第一支架21上延伸出来的支架底板24和从支架底板24上向下延伸并向内折弯的折弯边25,折弯边25与支架底板24之间形成有容置空间,磁铁42安装在容置空间内。
即,磁铁支架23包括支架底板24和折弯边25,支架底板24从第一支架21上朝向第二支架22延伸,折弯边25连接在支架底板24上,并向下延伸,其末端向内折弯。该处向内折弯是指朝向支架底板24的中部弯折,以与支架底板24之间形成空腔,即容置空间,将磁铁42安装在该容置空间内,折弯边25可以对磁铁42起到固定作用,避免磁铁滑落。磁铁42的底部突出于容置空间外部,利于与磁铁吸板41配合。
较佳地,如图6所示,磁铁42通过双面胶带26粘结在支架底板24上,以进一步提高磁铁42安装的稳定性,避免磁铁脱落,并且安装方便。双面胶带26为双面金属胶带,可以将金属和非金属粘结在一起。
较佳地,如图4和图6所示,支架底板24上设置有三条折弯边25,其中两条折弯边25布置在支架底板24的两侧,另一条折弯边25布置在支架底板24的末端。该处末端是指支架底板24上朝向第二支架22延伸的自由末端。通过设置上述三条折弯边25,进一步对磁铁42起到固定作用,避免磁铁滑落,提高了稳定性。
较佳地,如图5和图7-9所示,磁铁吸板41安装在悬臂5的末端并朝向第一支架21延伸,利于与朝向第二支架22延伸配置的磁铁42配合。
较佳地,如图7所示,磁铁吸板41上设置有毛毡层43,以防止手柄1拉起后磁铁吸板41与磁铁42的直接碰撞,造成磁铁42的损坏。毛毡曾43的背面具有粘性,直接粘结在磁铁吸板41上。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手刹组件的使用方法:
1、将手刹组件安装在车身中央通道上,具体将固定支架2安装在中央通道上。
2、在手柄1处于初始位置时(图8),磁铁42与磁铁吸板41以及毛毡层43距离较远,磁吸力较小,没有助力效果;
3、随着手柄1的不断拉起,磁铁42与磁铁吸板41的距离不断减小,磁吸力不断增大,助力效果愈加明显,直至手柄1拉满时(图9),磁磁铁42与磁铁吸板41以及毛毡层43正好贴合,此时的磁吸力最大,显著改善了用户手刹操作的人机舒适性。
手柄1拉满角度因车型而不同,可根据需要采用逆向设计法:在三维数模中模拟手柄1拉满的状态,然后设置磁铁42与磁铁吸板41以及毛毡层43以保证其正好贴合,然后反转手柄回初始位置即可。
悬臂5上还连接有拉杆6、拉杆6上连接有平衡块7,外部拉索连接在平衡块7上。放下手柄1时,靠连接到制动系统上的外部拉索拉动悬臂5摆动、进而带动转轴6转动,最后将手柄1拉回原位。
上述第二支架22、手柄1和转轴3为一体式结构,构成手柄总成,结构强度高。
由此,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手刹组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并通过助力构件,改善了机械式手刹上拉手柄时操作舒适性。
根据需要,可以将上述各技术方案进行结合,以达到最佳技术效果。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较佳的实施例。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若干其它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一种手刹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手柄、用于安装所述手柄的固定支架和安装在所述固定支架上并可随所述手柄的上下摆动而转动的转轴, 
所述固定支架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所述转轴的两端分别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上,所述转轴上设置有与所述转轴联动的悬臂, 
所述手柄安装在所述第二支架上,且所述手柄的连接端与所述转轴固定连接在一起, 
其中,所述第一支架与所述悬臂之间设置有用于助动所述手柄上摆的助力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刹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助力构件包括磁铁和在所述手柄上摆至极限位置时配合在所述磁铁上的磁铁吸板,所述磁铁吸板设置在所述悬臂上,所述磁铁安装在所述第一支架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刹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助力构件包括磁铁吸板和在所述手柄上摆至极限位置时配合在所述磁铁吸板上的磁铁, 
所述磁铁设置在所述悬臂上,所述磁铁吸板安装在所述第一支架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手刹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上朝向所述第二支架的方向延伸有用于支撑所述磁铁的磁铁支架,所述磁铁安装在所述磁铁支架的下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手刹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磁铁支架包括从所述第一支架上延伸出来的支架底板和从所述支架底板上向下延伸并向内折弯的折弯边,所述折弯边与所述支架底板之间形成有容置空间,所述磁铁安装在所述容置空间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手刹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磁铁通过双面胶带粘结在所述支架底板上。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一种手刹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 架底板上设置有三条所述折弯边,其中两条所述折弯边布置在所述支架底板的两侧,另一条所述折弯边布置在所述支架底板的末端。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手刹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磁铁吸板安装在所述悬臂的末端并朝向所述第一支架延伸。 
9.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手刹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磁铁吸板上设置有毛毡层。 
CN201420182172.0U 2014-04-15 2014-04-15 一种手刹组件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90252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182172.0U CN203902523U (zh) 2014-04-15 2014-04-15 一种手刹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182172.0U CN203902523U (zh) 2014-04-15 2014-04-15 一种手刹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902523U true CN203902523U (zh) 2014-10-29

Family

ID=517768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182172.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902523U (zh) 2014-04-15 2014-04-15 一种手刹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90252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667471A (zh) * 2016-04-20 2016-06-15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手刹安装支架结构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667471A (zh) * 2016-04-20 2016-06-15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手刹安装支架结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507722B (zh) 一种旋转式车顶行李架装置
CN203902523U (zh) 一种手刹组件
CN102745052A (zh) 汽车及其动力总成的固定装置
CN104129273A (zh) 独立悬架轮边电驱动系统
CN203264284U (zh) 一种玩具遥控球
CN204937124U (zh) 一种电动车的电磁锁装置
CN202087054U (zh) 玩具飞机
CN203937469U (zh) 一种后桥钢板弹簧导向座
CN206485282U (zh) 一种便于使用手机进行导航的汽车方向盘
CN201970982U (zh) 车轮定位器
CN201338693Y (zh) 卡丁车
CN205042102U (zh) 多节磁力连接的遥控玩具车
CN204055315U (zh) 独立悬架轮边电驱动系统
CN204980875U (zh) 一种单驱动悬挂式电动小车
CN204383434U (zh) 车用旋转台
CN203996746U (zh) 一种前轮驱动的电动车
CN203345048U (zh) 一种汽车车门外板的抗凹结构
CN2905640Y (zh) 一种具有电子锁的电动车的车闸
CN203753312U (zh) 一种圆桶式自行车的散热转向装置
CN203876901U (zh) 一种圆通式自行车的手动转向装置
CN201721278U (zh) 汽车独立后悬架纵臂
CN201023511Y (zh) 幼童手推车前轮定向结构
CN201800824U (zh) 电动车货架翻板
CN202508157U (zh) 客车上舱门骨架与蒙皮的连接结构
CN207389206U (zh) 一种新型抗侧滚梁安装座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