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876513U - 一种液压悬挂系统及车辆 - Google Patents

一种液压悬挂系统及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876513U
CN203876513U CN201420245828.9U CN201420245828U CN203876513U CN 203876513 U CN203876513 U CN 203876513U CN 201420245828 U CN201420245828 U CN 201420245828U CN 203876513 U CN203876513 U CN 20387651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il cylinder
cylinder
oil
cylinder barrel
barr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245828.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贾海云
林利明
付劲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nan Sany Kuaierju Housing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ny Automobile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ny Automobile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ny Automobile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20245828.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87651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87651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876513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Forklifts And Lifting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车辆及其液压悬挂系统;该液压悬挂系统包括支架、设置于车架与支架之间的悬挂油缸,悬挂油缸包括同轴设置的第一油缸和第二油缸;所述第一油缸的第一端和第二油缸的第一端固定连接,第一油缸和第二油缸两者之一的第二端与车架铰接,另一者的第二端与支架铰接,所述第一油缸和第二油缸中的至少一个的第二端为缸筒端。与现有技术相比,该液压悬挂解决了油管缠绕悬挂油缸、存在焊接缺陷的安全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液压悬挂系统及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车辆及其液压悬挂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对于体积大的板状物品如玻璃、混凝土预制件等货物,在公路运输过程中,为避免破损或超高,需要使用适用于特殊运输工况的运输车辆。这种运输车辆的其左右两侧车轮无法使用通轴连接,需要采用半桥连接车轮,车轮相对车体的高度通过悬挂油缸或气囊来调节。在装货运输状态时,动力单元给悬挂油缸或气囊提供驱动力,驱动悬挂油缸或气囊动作,达到行驶位置高度要求;在卸货时,驱动悬挂油缸或气囊动作,达到卸货位置高度要求。而且,对于上述车辆,如预制板运输车、玻璃运输车等,通过悬挂升降的模式,可省去利用起重机吊装货物的环节,从而减少人力物力成本。 
当前,悬架的升降一般利用三种方式:气囊式、单油缸式、双油缸式,这三种方式存在一定的缺陷: 
气囊式,升降的行程有限,而且不容易控制; 
单油缸式,在遇到油缸爆管等危险状况时,难以保护车辆不倾翻; 
现有的双油缸式,一般是将两个缸筒共线设置且端部焊接在一起,两个活塞杆分别位于缸筒的两端,这样既增加了行程,还克服了油缸爆管不能工作的问题。但是,由于油缸两端是通过活塞杆与车架和支架连接,缸筒没有进行限位,缸筒在车辆工作时会转动,而油缸的油管通常是接在缸筒上的,因此会出现因缸筒转动而导致油管缠绕缸筒的问题,可能会出现油管被拉断的安全隐患,另外,缸筒通过焊缝对接,容易存在焊接缺陷,危险性也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液压悬挂系统,以解决油管缠绕悬挂油缸、存在焊接缺陷的安全问题。 
另外,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安装有上述液压悬挂系统的车辆。 
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液压悬挂系统,包括支架、设置于车架与支架之间的悬挂油缸,悬挂油缸包括同轴设置的第一油缸和第二油缸;所述第一油缸的第一端和第二油缸的第一端固定连接,第一油缸和第二油缸两者之一的第二端与车架铰接,另一者的第二端与支架铰接,所述第一油缸和第二油缸中的至少一个的第二端为缸筒端。 
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油缸和第二油缸共用一个活塞杆,所述第一油缸的缸筒端与车架铰接,所述第二油缸的缸筒端与支架铰接。 
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活塞杆内设有油道,所述油道连通所述第一油缸的无杆腔和第二油缸的有杆腔。 
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油缸包括第一缸筒和第一活塞杆,所述第二油缸包括第二缸筒和第二活塞杆,所述第一缸筒的一端与车架铰接,第一活塞杆的一端可伸缩的设置于第一缸筒内,第一活塞杆的另一端与第二缸筒的一端相连,第二活塞杆的一端可伸缩设置于第二缸筒内,第二活塞杆的另一端与支架铰接。 
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活塞杆内开有油道,所述油道连通第一油缸的有杆腔和第二油缸的无杆腔。 
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油缸的缸筒与第二油缸的缸筒的直径大小相等。 
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油缸包括第一缸筒和第一活塞,所述第二油缸包括第二缸筒和第二活塞杆,所述第一缸筒的直径大于第二缸筒的直径,所述第一活塞设置于第一缸筒内,第一缸筒的一端铰接在车架上,所述第二缸筒的一端伸入第二缸筒内且与第一活塞相连,所述第二活塞杆的一端可伸缩的 设置于第二缸筒内,第二活塞杆的另一端与支架铰接。 
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二缸筒靠近所述第一活塞的筒壁上开有油孔,所述油孔连通所述第一油缸的有杆腔和第二油缸的无杆腔。 
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车辆,包括车架和车轮,安装有上述任意一种液压悬挂系统,车轮轴与支架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液压悬挂系统,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采用了双油缸结构,不仅有效增加了悬挂系统的升降行程,还减小了由于油缸爆管带来的危险隐患;另外,由于第一油缸或第二油缸至少有部分缸筒与车架或支架相连,这样第一油缸和/或第二油缸的缸筒被车架或支架限位,因此减小甚至杜绝了油管缠绕悬挂油缸的现象;再者,第一油缸和第二油缸的缸筒之间不再采用焊接形式连接,因此消除了因为焊接缺陷带来的安全隐患。 
另外,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辆,安装有上述的液压悬挂系统,因此该车辆也具有上述的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一种液压悬挂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第一种悬挂油缸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第二种悬挂油缸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第三种悬挂油缸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第四种悬挂油缸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1-5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液压悬挂系统,连接于车辆的车架1上,用于减震和升降车体。如图1和图2所示,该液压悬挂系统包括具有双缸结构的悬挂油缸4和支架2,支架2为三角形,其中一角用于与车架相铰接,一角与车轮轴连接,另一角与悬挂油缸4铰接。其中,上述具有双缸结构的悬挂油缸4包括同轴设置于车架1与支架2之间的第一油缸41和第二油缸42。第一油缸41和第二油缸42两者的功能为减振和/或车架升降,当应用的车辆同时要求具备减振和车架升降功能时,第一油缸41和第二油缸42两者之一可作为保护缸,防止因油管破损而导致车架降得过低而砸到地面。第一油缸41的第一端和第二油缸42的第一端固定连接,第一油缸41和第二油缸42两者之一的第二端与车架1铰接,另一者的第二端与支架2铰接,第一油缸41和第二油缸42中的至少一个的第二端为缸筒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提供的液压悬挂系统,由于采用了同轴设置的双缸结构,不仅有效增加了悬挂系统的升降行程,还减小了由于油缸爆管带来的危险隐患;另外,由于第一油缸41和/或第二油缸42至少有部分缸筒与车架1或支架2铰接,这样第一油缸41和/或第二油缸42的缸筒被车架1或支架2限位,第一油缸41和/或第二油缸42的油管可接在限位的缸筒上,因此减小甚至杜绝了油管缠绕悬挂油缸4的现象;再者,第一油缸41和第二油缸42的缸筒之间不再采用焊接形式连接,因此消除了因为焊接缺陷带来的安全隐患。 
在上述具体实施例中,能够实现上述有益效果的悬挂油缸4有多种实现方式,下面结合附图进行具体说明; 
第一种,如图2所示,第一油缸41和第二油缸42共用活塞杆5,活塞杆5设置于第一油缸41和第二油缸42之间,活塞杆5的两端可伸缩的设置在第一油缸41和第二油缸42内,第一油缸41的缸筒端与车架1铰接,第二油缸42的缸筒端与支架2铰接。这种结构的悬挂油缸4,第一油缸41和第二油缸42的缸筒分别与车架1和支架2铰接,这样悬挂油缸4的自由度受到了限制,在车辆的行驶过程中,悬挂油缸4的缸筒不会发生转动,因此连接在缸筒上的油管也不会缠绕在缸筒上;另外,第一油缸41的缸筒和第二油缸42的缸筒分离 设置,避免了由于焊接缺陷引起的安全隐患。 
第二种,如图3所示,第一油缸41和第二油缸42的结构和布置与第一种的大体一致,唯一不同的是活塞杆5内开有油道51,该油道51用于连通第一油缸41的无杆腔411和第二油缸42的有杆腔422,形成差动缸,这样的结构有利于车体的升降效率。 
第三种,如图4所示,第一油缸41包括第一缸筒和第一活塞杆6,第二油缸42包括第二缸筒和第二活塞杆7,第一缸筒的左端与车架1铰接,第一活塞杆6的左端可伸缩的设置于第一缸筒内,第一活塞杆6的右端与第二缸筒的左端相连,第二活塞杆7的左端可伸缩设置于第二缸筒内,第二活塞杆7的右端与支架2铰接。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第一活塞杆6内也开有油道51,油道51连通第一油缸41的有杆腔412和第二油缸42的无杆腔421,形成差动缸,提高车体的升降效率。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制造、装配方便以及美观,第一油缸41的缸筒与第二油缸42的缸筒的直径大小相等。 
第四种,如图5所示,悬挂油缸4包括第一油缸41和第二油缸42,第一油缸41包括第一缸筒和第一活塞413,第二油缸42包括第二缸筒和第二活塞杆7,第一缸筒的直径大于第二缸筒的直径,第一活塞413设置于第一缸筒内,第一缸筒的左端铰接在车架1上,第二缸筒的左端伸入第二缸筒内且与第一活塞413相连,第二缸筒与第一活塞413同步运动,第二活塞杆7的左端可伸缩的设置于第二缸筒内,第二活塞杆7的右端与支架2铰接。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第二缸筒靠近第一活塞413的筒壁上开有油孔,油孔连通第一油缸41的有杆腔412和第二油缸42的无杆腔421,形成差动缸,提高车体的升降效率。 
另外,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安装有上述液压悬挂系统的车辆,包括车架和车轮,车轮轴与支架连接。该车辆不仅增加了车体的升降行程,避免了油缸爆管引起的安全隐患,还减小甚至避免了油管缠绕悬挂油缸4的现象,杜绝了由于焊接缺陷引起的安全隐患;再者,该车辆还提高了车体升降效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液压悬挂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2)、设置于车架(1)与支架(2)之间的悬挂油缸(4),悬挂油缸(4)包括同轴设置的第一油缸(41)和第二油缸(42);所述第一油缸(41)的第一端和第二油缸(42)的第一端固定连接,第一油缸(41)和第二油缸(42)两者之一的第二端与车架(1)铰接,另一者的第二端与支架(2)铰接,所述第一油缸(41)和第二油缸(42)中的至少一个的第二端为缸筒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悬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油缸(41)和第二油缸(42)共用一个活塞杆(5),所述第一油缸(41)的缸筒端与车架(1)铰接,所述第二油缸(42)的缸筒端与支架(2)铰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压悬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杆(5)内设有油道(51),所述油道(51)连通所述第一油缸(41)的无杆腔(411)和第二油缸(42)的有杆腔(42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悬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油缸(41)包括第一缸筒和第一活塞杆(6),所述第二油缸(42)包括第二缸筒和第二活塞杆(7),所述第一缸筒的一端与车架(1)铰接,第一活塞杆(6)的一端可伸缩的设置于第一缸筒内,第一活塞杆(6)的另一端与第二缸筒的一端相连,第二活塞杆(7)的一端可伸缩设置于第二缸筒内,第二活塞杆(7)的另一端与支架(2)铰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液压悬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活塞杆(6)内开有油道(51),所述油道(51)连通第一油缸(41)的有杆腔(412)和第二油缸(42)的无杆腔(421)。
6.根据权利要求2-5任一项所述的液压悬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油缸(41)的缸筒与第二油缸(42)的缸筒的直径大小相等。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悬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油缸(41)包括第一缸筒和第一活塞(413),所述第二油缸(42)包括第二缸筒和第二活塞杆(7),所述第一缸筒的直径大于第二缸筒的直径,所述第一活塞(413)设置于第一缸筒内,第一缸筒的一端铰接在车架(1)上,所述第二缸筒的一端伸入第二缸筒内且与第一活塞(413)相连,所述第二活塞杆(7)的一端可伸缩的设置于第二缸筒内,第二活塞杆(7)的另一端与支架(2)铰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液压悬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缸筒靠近所述第一活塞(413)的筒壁上开有油孔,所述油孔连通所述第一油缸(41)的有杆腔(412)和第二油缸(42)的无杆腔(421)。
9.一种车辆,包括车架和车轮,其特征在于,安装有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液压悬挂系统,车轮轴与支架(2)连接。
CN201420245828.9U 2014-05-14 2014-05-14 一种液压悬挂系统及车辆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87651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245828.9U CN203876513U (zh) 2014-05-14 2014-05-14 一种液压悬挂系统及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245828.9U CN203876513U (zh) 2014-05-14 2014-05-14 一种液压悬挂系统及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876513U true CN203876513U (zh) 2014-10-15

Family

ID=516770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245828.9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876513U (zh) 2014-05-14 2014-05-14 一种液压悬挂系统及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876513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237861A (zh) * 2016-12-23 2018-07-03 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悬架系统及使用该悬架系统的车辆
CN108237859A (zh) * 2016-12-23 2018-07-03 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悬架系统及使用该悬架系统的车辆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237861A (zh) * 2016-12-23 2018-07-03 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悬架系统及使用该悬架系统的车辆
CN108237859A (zh) * 2016-12-23 2018-07-03 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悬架系统及使用该悬架系统的车辆
CN108237859B (zh) * 2016-12-23 2023-12-15 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悬架系统及使用该悬架系统的车辆
CN108237861B (zh) * 2016-12-23 2023-12-15 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悬架系统及使用该悬架系统的车辆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827280U (zh) 一种管片运输车
CN103466473B (zh) 同步伸缩机构和汽车起重机
CN203876513U (zh) 一种液压悬挂系统及车辆
CN206033141U (zh) 一种模具搬运叉车
CN102602853B (zh) 铰接型越野叉车
CN204297987U (zh) 一种工程机械的支腿装置及工程机械
CN202358069U (zh) 一种具有x支腿的混凝土泵车底架结构及混凝土泵车
CN109160425A (zh) 一种矿用防爆型蓄电池电机车随车吊
CN206014336U (zh) 一种可变轴距叉车
CN103896166B (zh) 集装箱运输车起重装置及集装箱运输车
CN202729655U (zh) 折臂式汽车起重机的一体化车架
CN204324750U (zh) 轮式起重机
CN204432769U (zh) 一种具有八字转向系统的半挂车行走装置
CN204250196U (zh) 低载货平台运输车
CN203600930U (zh) 车辆及其悬架系统
CN104071702B (zh) 一种轴线式起重机
CN206589756U (zh) 一种自卸半挂车辅助举升稳定机构
CN203558766U (zh) 多点变幅随车起重机
CN102198847B (zh) 一种军用运输平台车的驾驶室
CN203608526U (zh) 多功能履带式牵引车后三点液压悬挂装置
CN207774156U (zh) 一种用于钢管横向输送的设备
CN202986918U (zh) 一种矿用集装箱搬运车
CN106744504A (zh) 一种隧道用模板翻转固定架及模板转运车
CN203211164U (zh) 用于集装箱的转运装置
CN206466935U (zh) 一种隧道用模板翻转固定架及模板转运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HUNAN SANY KUAIERJU RESIDENTIAL INDUSTRIES CO., LT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SANY AUTOMOBILE MANUFACTURING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150518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50518

Address after: 410100 Hunan province Changsha City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Lang Li Huang Xing Avenue South Street No. 129

Patentee after: Hunan Sany Building Co.,Ltd.

Address before: 410100 Changsha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Hunan City, the 31 industrial city

Patentee before: Sany Automobile Manufacturing Co.,Ltd.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