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865915U - 一种改进型电动绞盘 - Google Patents
一种改进型电动绞盘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3865915U CN203865915U CN201420277127.3U CN201420277127U CN203865915U CN 203865915 U CN203865915 U CN 203865915U CN 201420277127 U CN201420277127 U CN 201420277127U CN 203865915 U CN203865915 U CN 203865915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ide plate
- gear
- transmission gear
- electric capstan
- improved electric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Lifetime
Links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7
- 230000009977 du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3
- 230000000903 block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9
- 229910000831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9000010959 stee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
- 244000309464 bull Species 0.000 abstract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1360 synchronis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3491 arra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812 deficienc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314 lubrica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3589 supplem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834 transmitta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Types And Forms Of Lif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改进型电动绞盘,属于机械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的电动绞盘布局不合理、体积较大的问题。本改进型电动绞盘包括左壳体、右壳体且两者扣合形成容腔,容腔内设有安装座、传动组件、卷扬组件以及具有动力输出轴的电机,安装座包括第一侧板、第二侧板,动力输出轴设有输入齿轮,传动组件包括双联齿轮、长轴、第一传动齿轮、第二传动齿轮,双联齿轮的大齿轮与输入齿轮啮合连接,第一传动齿轮与双联齿轮的小齿轮啮合连接,卷扬组件包括两挡绳板且两挡绳板之间连接有卷扬轴,卷扬轴固连有第三传动齿轮,第二传动齿轮与第三传动齿轮啮合连接,左壳体与右壳体之间安装有提手。本改进型电动绞盘具有布局合理、体积小的优点。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改进型电动绞盘。
背景技术
电动绞盘是最常见的绞盘,它依靠车辆自身的电力系统驱动绞盘,可以在车辆死火的情况下基本正常使用,尤其对于水多的地区有很大优势,安装简单可以实现多位置安装及迅速移位。电动绞盘可用于放出或收回钢丝绳,可适用于牵引小型游艇等应用场合,现有技术中的电动绞盘结构布局不合理,体积较大,不便于携带。
综上所述,为解决现有电动绞盘结构上的不足,需要设计一种布局合理、体积小的电动绞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布局合理、体积小的改进型电动绞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改进型电动绞盘,包括由左壳体和右壳体构成的外壳且左壳体与右壳体扣合形成一容腔,所述左壳体和右壳体之间安装有安装座且安装座位于容腔内,所述安装座包括中板以及对称设置在中板两侧的第一侧板、第二侧板,所述容腔内还设有传动组件、卷扬组件以及横向设置且具有动力输出轴的电机,所述动力输出轴伸出第一侧板外且动力输出轴末端一体式设置有输入齿轮,所述传动组件包括双联齿轮、横向穿设在安装座中部的长轴以及分别固设在长轴两端的第一传动齿轮、第二传动齿轮,所述长轴部分伸出左壳体外并活动连接有摇手柄,所述长轴伸出左壳体的一端安装有能锁紧摇手柄和长轴的手轮,所述双联齿轮沿竖直方向可转动地安装在第一侧板的外侧壁上,所述双联齿轮的大齿轮与输入齿轮啮合连接,所述第一传动齿轮位于第一侧板外并与双联齿轮的小齿轮啮合连接,所述卷扬组件设置在第一侧板与第二侧板之间,所述卷扬组件包括对称竖直设置的两挡绳板,所述两挡绳板之间转动连接有横向设置且能卷绕钢丝绳的卷扬轴,所述卷扬轴部分伸出第二侧板外并固连有第三传动齿轮,所述第二传动齿轮位于第二侧板外并与第三传动齿轮啮合连接,所述左壳体与右壳体之间可拆卸安装有提手且提手位于容腔外,所述中板中部开设有与容腔相通并能容纳钢丝绳通过的出绳孔。
在上述的一种改进型电动绞盘中,所述第一侧板与第二侧板之间通过若干横向平行设置的固定轴固设在一起。
在上述的一种改进型电动绞盘中,所述摇手柄的形状呈“L”形,所述摇手柄和手轮的外侧壁上均设有若干防滑凸起。
在上述的一种改进型电动绞盘中,所述手轮的外表面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指示标记以及至少一个第二指示标记。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布局合理,各个零部件配合紧密,整体结构紧凑且占用面积小;提手结构设计合理,使得电动绞盘携带和收纳都比较方便,简单实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爆炸图。
图2是图1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中外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中安装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中电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1、左壳体;12、右壳体;20、安装座;21、中板;211、出绳孔;22、第一侧板;23、第二侧板;24、固定轴;30、传动组件;31、双联齿轮;32、长轴;33、第一传动齿轮;34、第二传动齿轮;35、第三传动齿轮;40、卷扬组件;41、挡绳板;42、卷扬轴;50、电机;51、动力输出轴;511、输入齿轮;60、摇手柄;70、手轮;80、提手。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至图5所示,本改进型电动绞盘包括由左壳体11和右壳体12构成的外壳且左壳体11与右壳体12扣合形成一容腔,左壳体11和右壳体12之间安装有安装座20且安装座20位于容腔内,安装座20包括中板21以及对称设置在中板21两侧的第一侧板22、第二侧板23,容腔内还设有传动组件30、卷扬组件40以及横向设置且具有动力输出轴51的电机50,动力输出轴51伸出第一侧板22外且动力输出轴51末端一体式设置有输入齿轮511,传动组件30包括双联齿轮31、横向穿设在安装座20中部的长轴32以及分别固设在长轴32两端的第一传动齿轮33、第二传动齿轮34,长轴32部分伸出左壳体11外并活动连接有摇手柄60,长轴32伸出左壳体11的一端安装有能锁紧摇手柄60和长轴32的手轮70,双联齿轮31沿竖直方向可转动地安装在第一侧板22的外侧壁上,双联齿轮31的大齿轮与输入齿轮511啮合连接,第一传动齿轮33位于第一侧板22外并与双联齿轮31的小齿轮啮合连接,卷扬组件40设置在第一侧板22与第二侧板23之间,卷扬组件40包括对称竖直设置的两挡绳板41,两挡绳板41之间转动连接有横向设置且能卷绕钢丝绳(图中未示出)的卷扬轴42,卷扬轴42部分伸出第二侧板23外并固连有第三传动齿轮35,第二传动齿轮34位于第二侧板23外并与第三传动齿轮35啮合连接,左壳体11与右壳体12之间可拆卸安装有提手80且提手80位于容腔外,中板21中部开设有与容腔相通并能容纳钢丝绳通过的出绳孔211。
上述的双联齿轮31包括一体式设计的一个小齿轮和一个大齿轮,小齿轮靠近第一侧板22设置,大齿轮远离第一侧板22设置。
本改进型电动绞盘在初始状态下,外部电源与电机50电连接并控制电机50转动,电机50的传动力经由动力输出轴51输出,动力输出轴51转动并带动双联齿轮31转动,双联齿轮31带动第一传动齿轮33转动,第一传动齿轮33同步带动长轴32转动,长轴32同步带动第二传动齿轮34转动,第二传动齿轮34同步带动第三传动齿轮35转动,第三传动齿轮35带动卷扬轴42转动,卷扬轴42对钢丝绳进行卷绕工作,进而实现了钢丝绳的收回和卷紧。
本案中的左壳体11、右壳体12紧密夹持在安装座20的两侧,安装座20内的各零部件紧密排列,整体结构布局合理,各个零部件配合紧密且设置在外壳内部,整体结构紧凑且占用面积小,避免了工作过程中外界不必要的碰撞和磨损,延长了设备使用寿命,且各零部件安装和拆卸都比较方便。
值得一提的是,封闭式的外壳设计,分隔了传动组件30、卷扬组件40、电机50与外部设备的联系,一方面避免了上述提到的外界环境和外部机构运作对内部各零部件工作的影响,另一方面由于避免了工作过程中容腔内的润滑剂之类物质不会飞溅出外壳外,影响外部机构的运作的同时又污染了外部环境。此外,封闭式的外壳设计还可以起到降低噪音的作用。
其中,由输入齿轮511到双联齿轮31的大齿轮,由双联齿轮31的小齿轮到第一传动齿轮33,该传动力传递过程实现了二级变速,设计合理且简单实用,能满足电动绞盘的正常运行,且通过齿轮逐级传递输出功率,实现了大功率传动效果。
此外,提手80结构设计合理,使得电动绞盘携带和收纳都比较方便,简单实用。
优选地,第一侧板22与第二侧板23之间通过多根横向平行设置的固定轴24固设在一起。采用简单结构的固定轴24固定和连接两侧板,布局紧凑且固定牢靠,在安装和拆卸安装座20时都比较简单。
进一步优选地,摇手柄60的形状呈“L”形,摇手柄60和手轮70的外侧壁上均设有多个防滑凸起。本案中的防滑凸起既可以选择为点状凸起,也可以选择为条状凸起,结构简单且设计合理,防滑凸起的设置能增加摇手柄60、手轮70与外界(手掌)的摩擦力,能起到防滑和增加手感的作用。
在电动绞盘断电的情况下,操作工人能够摇动摇手柄60来实现本电动绞盘的收绳、放绳动作,设计合理且灵活性大,操作起来方便省力。
优选地,手轮70的外表面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指示标记以及至少一个第二指示标记。实际工作中,旋转手轮70可以控制第一传动齿轮33向内或者向外移动,进而控制第一传动齿轮33与双联齿轮31(即双联齿轮31的小齿轮)的分离以及啮合,整体结构布局合理且设计巧妙,各个零部件之间配合紧密,既减少了占用面积又实现了电动绞盘的离合作用。对应的,上述的第一指示标记可以标记为对应的“顺时针转动标记”,第二指示标记可以标记为对应的“逆时针转动标记”,结构简单且方便实用。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范围。
Claims (4)
1.一种改进型电动绞盘,包括由左壳体和右壳体构成的外壳且左壳体与右壳体扣合形成一容腔,所述左壳体和右壳体之间安装有安装座且安装座位于容腔内,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包括中板以及对称设置在中板两侧的第一侧板、第二侧板,所述容腔内还设有传动组件、卷扬组件以及横向设置且具有动力输出轴的电机,所述动力输出轴伸出第一侧板外且动力输出轴末端一体式设置有输入齿轮,所述传动组件包括双联齿轮、横向穿设在安装座中部的长轴以及分别固设在长轴两端的第一传动齿轮、第二传动齿轮,所述长轴部分伸出左壳体外并活动连接有摇手柄,所述长轴伸出左壳体的一端安装有能锁紧摇手柄和长轴的手轮,所述双联齿轮沿竖直方向可转动地安装在第一侧板的外侧壁上,所述双联齿轮的大齿轮与输入齿轮啮合连接,所述第一传动齿轮位于第一侧板外并与双联齿轮的小齿轮啮合连接,所述卷扬组件设置在第一侧板与第二侧板之间,所述卷扬组件包括对称竖直设置的两挡绳板,所述两挡绳板之间转动连接有横向设置且能卷绕钢丝绳的卷扬轴,所述卷扬轴部分伸出第二侧板外并固连有第三传动齿轮,所述第二传动齿轮位于第二侧板外并与第三传动齿轮啮合连接,所述左壳体与右壳体之间可拆卸安装有提手且提手位于容腔外,所述中板中部开设有与容腔相通并能容纳钢丝绳通过的出绳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型电动绞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板与第二侧板之间通过若干横向平行设置的固定轴固设在一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改进型电动绞盘,其特征在于,所述摇手柄的形状呈“L”形,所述摇手柄和手轮的外侧壁上均设有若干防滑凸起。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改进型电动绞盘,其特征在于,所述手轮的外表面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指示标记以及至少一个第二指示标记。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20277127.3U CN203865915U (zh) | 2014-05-27 | 2014-05-27 | 一种改进型电动绞盘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20277127.3U CN203865915U (zh) | 2014-05-27 | 2014-05-27 | 一种改进型电动绞盘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3865915U true CN203865915U (zh) | 2014-10-08 |
Family
ID=516468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20277127.3U Expired - Lifetime CN203865915U (zh) | 2014-05-27 | 2014-05-27 | 一种改进型电动绞盘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3865915U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669449A (zh) * | 2017-11-09 | 2018-02-09 | 杭州程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一种帮扶机器人 |
CN112299160A (zh) * | 2020-11-19 | 2021-02-02 | 广东好太太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绳索牵引系统 |
-
2014
- 2014-05-27 CN CN201420277127.3U patent/CN203865915U/zh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669449A (zh) * | 2017-11-09 | 2018-02-09 | 杭州程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一种帮扶机器人 |
CN112299160A (zh) * | 2020-11-19 | 2021-02-02 | 广东好太太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绳索牵引系统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3440844U (zh) | 提升系统、工业机械、提升驱动系统和采掘铲车 | |
CN203865915U (zh) | 一种改进型电动绞盘 | |
CN104098039A (zh) | 一种多功能组合式摩擦绞车系统 | |
CN204457125U (zh) | 密码锁及密码锁乱码器 | |
CN104986680A (zh) | 双驱动绞盘 | |
CN109177726A (zh) | 一种用于履带拖拉机轮边减速机构 | |
CN105110222A (zh) | 一种行星轮系内置式建筑卷扬机设备 | |
JP2009537418A (ja) | 二方向エスカレータ | |
CN103043545A (zh) | 一种回转机构及包括该回转机构的移动式起重机 | |
CN208715422U (zh) | 一种新型液压起锚机 | |
CN201301192Y (zh) | 双滚筒试井绞车 | |
CN201574699U (zh) | 滑移机构 | |
CN201990412U (zh) | 电动绞盘 | |
CN103287974A (zh) | 轮胎式起重机的行星驱动机构 | |
KR20110029763A (ko) | 전기 자동차용 감속기 | |
CN202953760U (zh) | 一种抽油用卷扬机 | |
JP2011121460A (ja) | 作業車両の走行装置 | |
CN109502495A (zh) | 一种推土机用绞车 | |
CN204873639U (zh) | 双驱动绞盘 | |
US20120112145A1 (en) | Electric capstan | |
CN213419794U (zh) | 一种提升机及行星减速机构 | |
CN203371120U (zh) | 一种双锯双轨牵引设备用的下牵引装置 | |
CN203892537U (zh) | 应用于代步车的单级减速器 | |
CN204237481U (zh) | 绞磨机 | |
CN203474348U (zh) | 一种中央空调面罩的升降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X01 | Expiry of patent term | ||
CX01 | Expiry of patent term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10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