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856605U - 发动机装置和便携型作业机械 - Google Patents

发动机装置和便携型作业机械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856605U
CN203856605U CN201420115661.4U CN201420115661U CN203856605U CN 203856605 U CN203856605 U CN 203856605U CN 201420115661 U CN201420115661 U CN 201420115661U CN 203856605 U CN203856605 U CN 20385660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resilient member
carburetor
insulator
mo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115661.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鹫见卓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aruyama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akita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kita Corp filed Critical Makita Corp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85660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856605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Cylinder Crankcases Of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AREA)
  • Exhaust Silenc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发动机装置和便携型作业机械的目的在于获得从化油器到发动机之间的混合气的流路的气密性。发动机组件(3)具有夹设在化油器(13)与发动机(14)之间的绝热体(41)和弹性构件(51)。绝热体(41)和弹性构件(51)在化油器(13)与发动机(14)之间重叠,从而第1供给孔(44)与第2供给孔(53)相连通,自化油器(13)经过第1供给孔(44)和第2供给孔(53)向发动机(14)供给混合气。

Description

发动机装置和便携型作业机械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发动机装置和便携型作业机械。
背景技术
在便携型作业机械中,通常使用发动机来驱动工具。
发动机使通过将汽油等燃料气化后得到的混合气燃烧而产生驱动力。
并且,由于便携型作业机械由操作人员在移动中使用,因此要求便携型作业机械小且轻。
因此,在便携型作业机械中,化油器被安装保持于发动机。为了谋求小型化,化油器被直接或靠近安装于发动机。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05–019555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2–72710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3–172210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平07–091318号公报
然而,发动机随着燃烧而产生热量。在将化油器保持于发动机的情况下,该热量传递到化油器,化油器变热。化油器的燃料容易气化。
因此,可以如专利文献1~4所述那样在发动机与化油器之间夹设隔热体。由此来抑制化油器的温度上升。
但是,当在发动机与化油器之间夹设有隔热体的情况下,容易在隔热体与发动机之间形成间隙。或者可能在隔热体与化油器之间形成间隙。
并且,当从化油器到发动机之间的混合气的流路的气密性下降时,混合气会自间隙向外泄漏,或者发动机吸入自间隙向流路进入的空气。
这样,在便携型作业机械中,希望获得在发动机与化油器之间夹设有隔热体的状态下的、自化油器到发动机之间的混合气的流路的气密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发动机装置包括:发动机;化油器,其生成燃料与空气的混合气;隔热体和弹性构件,其夹设在化油器与发动机之间,隔热体具有第1供给孔,弹性构件具有第2供给孔,隔热体和弹性构件在化油器与发动机之间重叠,从而第1供给孔与第2供给孔相连通,自化油器经过第1供给孔和第2供给孔向发动机供给混合气。
优选的是,在使隔热体与弹性构件重叠的状态下,由第1供给孔形成的隔热体的内表面与由第2供给孔形成的弹性构件的内表面连续。
优选的是,在弹性构件的与隔热体相接触的接触面和隔热体的与弹性构件相接触的接触面形成有能彼此嵌合的嵌合部,在使嵌合部彼此嵌合的状态下,将隔热体和弹性构件以重叠的方式夹在化油器与发动机之间。
优选的是,弹性构件的与隔热体相接触的接触面和隔热体的与弹性构件相接触的接触面沿使隔热体和弹性构件重叠的方向重叠。
优选的是,隔热体和弹性构件的至少一方的接触面可以具有开口。
优选的是,弹性构件可以具有比隔热体低的弹性模数。
本实用新型的便携型作业机械包括:发动机,其用于驱动便携型作业机械的工具;化油器,其生成燃料与空气的混合气;隔热体和弹性构件,其夹设在化油器与发动机之间,隔热体具有第1供给孔,弹性构件具有第2供给孔,隔热体和弹性构件在化油器与发动机之间重叠,从而第1供给孔与第2供给孔相连通,自化油器经过第1供给孔和第2供给孔向发动机供给混合气。
在本实用新型中,在化油器与发动机之间夹设有隔热体和弹性构件。弹性构件在化油器与发动机之间与隔热体重叠,第2供给孔与隔热体的第1供给孔相连通。由此,弹性构件在整周与隔热体的第1供给孔的周边部分相接触。换言之,弹性构件也形成混合气的供给通路的一部分。
因而,在将隔热体夹设在发动机与化油器之间的状态下,能使从化油器到发动机的混合气的流路获得气密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第1实施方式的割灌机的立体图。
图2是图1的割灌机的使用状态的说明图。
图3是图1的发动机组件的局部剖视图。
图4是示出图3的发动机组件的进气系统的结构的示意图。
图5A和图5B是示出绝热体的圆筒部的示意图。
图6是示出本实用新型的第2实施方式的割灌机的发动机组件的进气系统的结构的示意图。
图7是图6的A–A剖视图。
图8是图6的B–B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割灌机(便携型作业机械);3、发动机组件(发动机装置);13、化油器;14、发动机;41、绝热体(隔热体);43、第1圆筒部;44、第1供给孔;45、外环状部;46、内环状部(嵌合部);47、槽部(开口);48、第1凸部(嵌合部);51、弹性构件;52、第2圆筒部;53、第2供给孔;54、第1凹部(嵌合部);55、第2凸部;71、72、接触面;73、第1圆弧槽(开口);74、第2圆弧槽(开口);75、第1连通孔(开口);92、第2连通孔(开口)。
具体实施方式
第1实施方式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第1实施方式的割灌机1的立体图。割灌机1是便携型作业机械的一例。
图1的割灌机1具有由长条管构成的操作杆2。另外,操作杆2也可以沿长度方向分割成多根。
在操作杆2的后端设置有作为动力源的发动机组件3。
在操作杆2的顶端安装有作为作业部的工具安装部4。在工具安装部4安装有能更换的工具。工具安装部4利用内置在操作杆2中的传动轴与发动机组件3相连结。利用发动机组件3的驱动力驱动工具安装部4进行旋转。
在操作杆2的长度方向的中央部安装有手柄5。在手柄5与发动机组件3之间设置有隔振外壳6。在隔振外壳6的外周安装有悬吊装置7。
图2是图1的割灌机1的使用状态的说明图。
图1的割灌机1以利用吊具8自操作人员M的肩膀吊挂的方式使用。
吊具8具有保护带9和配件10。
操作人员M将保护带9穿戴在上半身。配件10在操作人员M的右侧下垂。将悬吊装置7安装于配件10。操作人员M以该悬挂状态使用割灌机1。操作人员M用两只手握持割灌机1的手柄5,移动割灌机1而进行割灌作业。
图3是图1的发动机组件3的局部剖视图。
图3的发动机组件3包括油箱11、空气滤清器12、化油器13、发动机14、消声器15和壳体16。
在发动机组件3中例如沿与图3的纸面垂直的方向安装有操作杆2。
在图3的姿态下,发动机14是在曲轴箱21上安装有气缸体22和缸盖23的四冲程发动机。发动机14也可以是两冲程发动机。
在曲轴箱21设置有曲轴24。曲轴24在曲轴室25内自如旋转。
在气缸体22内设置有活塞26。活塞26在气缸27内上下移动自如。活塞26与缸盖23之间的空间成为燃烧室28。在燃烧室28内设置有火花塞。活塞26利用包含连杆的连杆机构29与曲轴24相连结。
缸盖23具有进气口30和排气口31。进气口30和排气口31与燃烧室28相连通。在进气口30设置有进气门33。在排气口31设置有排气门34。进气门33和排气门34借助由凸轮轴和摇臂等构成的OHV(Over Head Valve,顶置气门)型的气门机构35而打开、关闭。利用曲轴24驱动气门机构35。
在四冲程的发动机14中,在排气门34和进气门33关闭了的状态下,活塞26因燃料在燃烧室28内燃烧时的压力而向图3的下方移动。由此,曲轴24进行旋转。另外,与曲轴24相连结的传动轴进行旋转。
随着曲轴24的旋转,通过了下死点的活塞26向图3的上方移动。排气门34打开,向排气口31输出燃烧室28的排气。
当曲轴24进一步旋转而活塞26通过上死点时,排气门34关闭,进气门33打开。自进气口30向燃烧室28吸入新的燃料和空气。
当曲轴24进一步旋转而活塞26通过下死点时,进气门33关闭。燃烧室28的燃料和空气因活塞26的上升而被压缩。
在活塞26刚刚通过上死点的正时,火花塞点火。在燃烧室28内压缩的燃料进行燃烧。
通过反复进行以上4个冲程,曲轴24连续旋转。传动轴与曲轴24一起持续旋转。利用发动机组件3的驱动力对安装于安装部4的工具进行旋转驱动。
在图3中图示的姿态下,消声器15配置在发动机14的右侧。
消声器15与发动机14的排气口31相连结。在图3中,消声器15直接安装于发动机14的气缸体22。
消声器15将自发动机14排出的排气冷却、稀释而向外部空气排放。
在图3中,油箱11、空气滤清器12和化油器13配置在发动机14的左侧。空气滤清器12和化油器13配置在油箱11的上方。
油箱11收容汽油等燃料。
空气滤清器12抽吸外部空气。
油箱11和空气滤清器12连结于化油器13。
化油器13与发动机14的进气口30相连结。在化油器13与发动机14之间夹设有绝热体41和弹性构件51。
化油器13例如具有文丘里管。被空气滤清器12抽吸的空气和自油箱11供给的燃料供给到文丘里管中。利用例如基于来自发动机14的负压而进行动作的膜片向文丘里管供给燃料。供给到文丘里管中的燃料在文丘里管中气化。形成燃料与空气的混合气。混合气经过后述的绝热体41的第1供给孔44和弹性构件51的第2供给孔53供给到发动机14的进气口30。混合气被吸入到发动机14的燃烧室28内,在燃烧室28内燃烧。
在图3的发动机组件3中,在发动机14安装有绝热体41。在绝热体41与发动机14之间夹持有弹性构件51。化油器13安装于绝热体41。空气滤清器12安装于化油器13。由此,绝热体41与弹性构件51直接重叠并夹设在化油器13与发动机14之间。
以这种方式将空气滤清器12和化油器13安装保持于发动机14。
并且,如在图3中清楚所示,缩短从空气滤清器12到发动机14的距离对发动机组件3的小型化有效。发动机组件3越小型,在作业过程中割灌机1越不易振动,越能提高作业性。
另外,在发动机14与化油器13之间夹设有绝热体41。由此,发动机14的热量不易传递到化油器13。即使将保持于发动机14的化油器13靠近配置于发动机14,发动机14的热量也不易经过绝热体41传递到化油器13。化油器13内的燃料很难因发动机14的热量而气化。
但是,在这样在发动机14与化油器13之间夹设有绝热体41的情况下,容易在绝热体41与发动机14之间形成间隙。另外,容易在绝热体41与化油器13之间形成间隙。
例如可能因绝热体41等的成形误差而形成上述这些间隙。
除此之外,例如发动机14、化油器13通常由金属材料形成,相对于此,绝热体41由隔热性的树脂材料形成,以获得隔热性能。在以此方式使用不同种材料的情况下,绝热体41的形状和尺寸会在发动机14与化油器13之间发生变化。例如在冷却状态和加热状态下,绝热体41的形状和尺寸不同。会因这种变形而形成与温度相对应的间隙。会在冷却状态和加热状态中的至少一种状态下形成间隙。
特别是,在室外使用便携型作业机械。室外的使用环境温度的范围较大,例如为–40度~50度的范围。在这种使用环境下,绝热体41随着环境温度的不同而大幅变形。
上述这些原因能够导致形成间隙,使得从化油器13到发动机14之间的混合气的流路的气密性下降。结果,混合气自形成于流路的间隙向外漏出。另外,发动机14抽吸自形成于流路的间隙向流路进入的外部空气。
另外,如上所述,在绝热体41与作为刚体的发动机14或化油器13之间会产生间隙。有时燃料滞留在该间隙内。并且,在该燃料作为较浓的混合气而不慎供给到发动机14中时,会对发动机14的动作、燃料经济性等产生不良影响。
但是,在本实用新型中,在绝热体41的基础上配置有弹性构件51,所以能够提高气密性,防止上述间隙的产生。
另外,即使在发动机14与化油器13之间夹设有绝热体41,在发动机14停止工作后,高温的气体有时也会自发动机14在混合气的流路内逆流。结果,处于发动机14动作中被加热为一定程度的状态下的绝热体41和弹性构件51因发动机14停止工作后的余热而被进一步加热。由此,化油器13的热平衡温度上升,化油器13内的燃料气化,可能使发动机14的再启动性劣化。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获得从化油器13到发动机14之间的混合气的流路的气密性,在化油器13与发动机14之间一并夹设绝热体41和弹性构件51。
以下做详细说明。
图4是示出图3的发动机组件3的进气系统的详细结构的示意图。
在图4中从左侧开始图示化油器13、绝热体41、弹性构件51和发动机14。在化油器13的左侧安装有空气滤清器12。
化油器13包括化油器主体61和固定板62。
在化油器主体61形成有文丘里管。在文丘里管中,燃料在自空气滤清器12抽吸到该文丘里管的空气中气化。
固定板62为平板形状。固定板62安装在化油器主体61的图4中右侧。化油器13的固定板62固定于设置在绝热体41的固定螺纹件。见后述,绝热体41安装于气缸体22。由此,化油器13安装于发动机14。化油器13被保持于发动机14。
绝热体41用于抑制热量向化油器13传递。绝热体41例如可以由利用树脂粘合剂固定玻璃纤维而得到的耐热性的树脂构件构成。树脂材料由导热率低的材料形成即可。由此,能够抑制经过绝热体41进行的导热。
绝热体41主体包括分隔壁部42和第1圆筒部43。
第1圆筒部43具有圆柱形状的外形。在第1圆筒部43形成有圆柱形状的第1供给孔44。由此,第1圆筒部43为大致圆筒形状。
第1圆筒部43被夹在化油器13与弹性构件51之间。第1圆筒部43夹设在化油器13与发动机14之间。第1供给孔44与化油器13的文丘里管相连结。
另外,第1圆筒部43的圆筒形状的两端面与化油器13的固定板62和弹性构件51相接触。将上述两端面设置为绝热体41的接触面即可。
分隔壁部42为大致平板形状。第1圆筒部43贯穿在分隔壁部42的大致中央。在将第1圆筒部43夹在化油器13与弹性构件51之间的状态下,分隔壁部42纵向分隔化油器13与发动机14之间的空间。发动机14的热量不易经过空间向化油器13传递。
图5A和图5B是示出绝热体41的第1圆筒部43的示意图。图5A是第1圆筒部43的纵剖视图。图5B是第1圆筒部43的靠弹性构件51侧的侧视图。
如图5A和图5B所示,在第1圆筒部43的靠弹性构件51侧的端部立设有圆筒形状的外环状部45和圆筒形状的内环状部46。在外环状部45与内环状部46之间形成有环状的槽部47。
内环状部46设置在外环状部45的内侧。内环状部46比外环状部45高。内环状部46自外环状部45的内侧突出。
并且,外环状部45的外周面构成第1圆筒部43的外周面的一部分。内环状部46的内周面构成由第1供给孔44形成的内周面的一部分。
绝热体41的第1圆筒部43的靠弹性构件51侧的一侧表面(接触面)以外环状部45的顶端为接触面形成有由内环状部46构成的嵌合部。外环状部45的顶端的接触面的法线方向大致平行于使绝热体41和弹性构件51重叠的方向。
绝热体41的第1圆筒部43的靠化油器13侧的另一侧表面(接触面)形成为平面。该平面的法线方向大致平行于使绝热体41和弹性构件51重叠的方向。
弹性构件51例如由硅橡胶、丙烯酸橡胶和氟橡胶等具有耐热性的橡胶材料形成即可。弹性构件51在被施加压力时发生变形。另外,本实施方式的弹性构件51的硬度为Hs95左右。另外,弹性构件51的耐热温度为170℃,优选为230℃的隔热性能。
弹性构件51具有第2圆筒部52作为弹性构件51的主体。第2圆筒部52具有大致圆柱形状的外形。在第2圆筒部52形成有圆柱形状的第2供给孔53。由此,第2圆筒部52为大致圆筒形状。
第2圆筒部52的外周形成为与绝热体41的第1圆筒部43的外周大致相同的大小。
第2供给孔53形成为与第1供给孔44相同直径。
另外,弹性构件51具有比绝热体41低的弹性模数即可。
在弹性构件51的第2圆筒部52与绝热体41的第1圆筒部43重叠的状态下,第2供给孔53与第1供给孔44相连通。通过使绝热体41与弹性构件51重叠,由第2供给孔53形成的内周面和由第1供给孔44形成的内周面无高度差地平滑连接。
也就是说,通过使第1供给孔44与第2供给孔53重叠,弹性构件51形成混合气的供给通路的一部分。这里,优选弹性构件51形成3mm以上长度的供给通路。
在第2圆筒部52的靠绝热体41侧的一侧表面(接触面)形成有第1凹部54。利用第1凹部54在该接触面形成圆柱形状的凹陷。在接触面形成有圆形的开口。
在弹性构件51的第2圆筒部52的靠绝热体41侧的接触面形成有由第1凹部54形成的嵌合部。
弹性构件51的靠绝热体41侧的接触面的法线方向大致平行于使绝热体41与弹性构件51重叠的方向。
绝热体41的内环状部46与第1凹部54嵌合。
内环状部46的顶端缘与第1凹部54的底面抵接。
在第2圆筒部52的靠发动机14侧的另一侧表面(接触面)形成有第2凸部55。利用第2凸部55在该接触面形成圆柱形状的突起。
第2圆筒部52的靠发动机14侧的接触面的法线方向大致平行于使绝热体41与弹性构件51重叠的方向。
第2凸部55与形成于发动机14的进气口的第2凹部90嵌合。
第2凸部55的顶端缘与第2凹部90的底面抵接。
弹性构件51被夹在绝热体41与发动机14之间。
弹性构件51以第1凹部54朝向绝热体41侧的方向配置在绝热体41与发动机14之间。
并且,如图4所示,在化油器13与发动机14之间配置有绝热体41和弹性构件51,将化油器13螺纹固定于发动机14。
由此,在化油器13与发动机14之间依次配置有绝热体41和弹性构件51。在绝热体41的图4中左侧的端面,绝热体41的内环状部46被插入到弹性构件51的第1凹部54内。弹性构件51与绝热体41彼此嵌合。且彼此不易错开。在绝热体41的外环状部45与弹性构件51之间不易形成间隙。绝热体41和弹性构件51能够在整周上无间隙地彼此紧密接合。
特别是,在使绝热体41与弹性构件51嵌合的状态下,绝热体41的外环状部45与弹性构件51的侧表面抵接。弹性构件51弹性变形,以使得绝热体41压接于化油器13的固定板62。因此,不易在绝热体41的外环状部45与弹性构件51之间形成间隙。
另外,第1供给孔44和第2供给孔53形成为相同的截面,由于使弹性构件51与绝热体41相接触,所以在使绝热体41与弹性构件51相互嵌合的状态下,第1供给孔44和第2供给孔53无高度差地光滑连接。混合气的气流自第1供给孔44向第2供给孔53流动,而不会在第1供给孔44与第2供给孔53相连结的连结部分紊乱。
相对于此,假设例如在绝热体41与连结于该绝热体41的其他构件之间形成槽,在将O型密封圈等插入该槽内而想要确保气密性的情况下,O型密封圈的一部分自槽向流路伸出。由该伸出的部分在混合气的流路中形成高度差。混合气的流动因该高度差而紊乱并被阻碍。
另外,弹性构件51因将化油器13螺纹固定于发动机14的力而发生弹性变形。绝热体41借助弹性力被推压到化油器13侧并压接于化油器13的固定板62。绝热体41的图4中左侧的平面的接触面能够与平板形状的固定板62无间隙地紧密接合。
这样,通过在化油器13与发动机14之间一并夹设绝热体41和弹性构件51,从而在化油器13与绝热体41之间、绝热体41与弹性构件51之间、以及弹性构件51与发动机14之间不易形成间隙。能确保从化油器13到发动机14之间的混合气的流路中的高气密性。能够高效地向发动机14供给在化油器13中生成的混合气。
相对于此,假设例如在化油器13与发动机14之间只夹设绝热体41的情况下,起因于这些构件的成形精度和由固定螺纹件形成的固定构造,在化油器13与绝热体41之间、或隔热体与发动机14之间形成间隙。在从化油器13到发动机14之间的混合气的流路中,用于抽吸混合气的负压可能下降。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化油器13与发动机14之间与绝热体41一并夹设有弹性构件51。
并且,弹性构件51在化油器13与发动机14之间与绝热体41重叠,以使得第2供给孔53与绝热体41的第1供给孔44相连通。由此,弹性构件51在整周上与绝热体41的第1供给孔44的周边部分相接触。不会在绝热体41与弹性构件51之间形成间隙。
另外,整个弹性构件51也与发动机14相接触。不会在弹性构件51与发动机14之间形成间隙。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弹性构件51和绝热体41在各自的接触面形成有嵌合部。并且,在使这些接触面的嵌合部相互嵌合的状态下,弹性构件51以与绝热体41重叠的方式被夹在绝热体41与发动机14之间。利用嵌合使弹性构件51与绝热体41成为一体,在该状态下将弹性构件51和绝热体41配置在化油器13与发动机14之间。
另外,由于弹性构件51在整周上与绝热体41的第1供给孔44的周边部分相接触,所以能将绝热体41推压于化油器13。而且,绝热体41的接触面的法线方向和弹性构件51的接触面的法线方向均平行于使绝热体41与弹性构件51重叠的方向。由此,能够将绝热体41笔直地压接于化油器13。化油器13与绝热体41紧密接触,不会在化油器13与绝热体41之间形成间隙。
在本实施方式中,利用以上的效果获得从化油器13到发动机14之间的混合气的流路的高气密性。无论化油器13、绝热体41、弹性构件51和发动机14的温度如何,都能维持高气密性。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绝热体41的与弹性构件51相接触的接触面形成有由环状的槽部47构成的开口。由此,能够缩小绝热体41与弹性构件51的接触面积。使热量难以从弹性构件51向绝热体41传递。能够增大接触面整体的热阻。
此外,槽部47内成为空气层,所以更能提高化油器13与发动机14之间的隔热效果。
另外,这种接触面的开口形成于弹性构件51的与绝热体41相接触的接触面即可。另外,也可以形成于弹性构件51和绝热体41这两方的接触面。但是,绝热体41与弹性构件51相比不易变形。容易维持开口的形状。即使在使绝热体41与弹性构件51压接的状态下,也能维持所形成的凹部的尺寸和形状,能够期待获得所设计的热阻。
特别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绝热体41的与弹性构件51嵌合的凸部(内环状部46)的周围形成有环状的槽部47,进一步在环状的槽部47的外侧形成外环状部45。弹性构件51在与内环状部46嵌合的状态下在整周上与外环状部45抵接。
能在绝热体41与弹性构件51之间确保高气密性且能增大热阻。另外,能使将绝热体41笔直地压接于化油器13的力作用于绝热体41。
第2实施方式
图6是示出本实用新型的第2实施方式的割灌机1的发动机组件3的混合气的路径的局部示意图。第2实施方式的割灌机1的基本结构与第1实施方式的割灌机相同。以下,说明与第1实施方式的不同点。
如图6所示,化油器13的固定板62固定于绝热体41。绝热体41固定于气缸体22。由此,将化油器13固定保持于发动机14。在化油器13与发动机14之间夹设有绝热体41和弹性构件51。
图7是图6的A–A剖视图。在图7中图示绝热体41的第1圆筒部43的靠化油器13侧的接触面71。
图8是图6的B–B剖视图。在图8中图示绝热体41的第1圆筒部43的靠发动机14侧的接触面72。
绝热体41的第1圆筒部43具有圆柱形状的外形。在第1圆筒部43形成有第1供给孔44。第1圆筒部43整体形成为大致圆筒形状。
另外,在图7和图8中图示了一对隔离件部81。一对隔离件部81形成在第1圆筒部43的周围。在各隔离件部81形成有通孔82。在通孔82中插入有例如立设于发动机14的未图示的螺纹件。绝热体41固定保持于发动机14。隔离件部81和通孔82可以为3个以上。
如图7所示,在大致圆筒形状的第1圆筒部43的靠化油器13侧的接触面71形成有第1圆弧槽73。第1圆弧槽73是半圆弧形状的槽。第1圆弧槽73沿第1供给孔44的外周形成。利用第1圆弧槽73在化油器13侧的接触面71形成半圆弧形状的开口。
如图8所示,在大致圆筒形状的第1圆筒部43的靠发动机14侧的接触面72形成有第2圆弧槽74。第2圆弧槽74是半圆弧形状的槽。第2圆弧槽74沿第1供给孔44的外周形成。利用第2圆弧槽74在发动机14侧的接触面72形成半圆弧形状的开口。
靠化油器13侧的第1圆弧槽73的图7中上方的一端与靠弹性构件51侧的第2圆弧槽74的图8中上方的一端借助第1连通孔75而彼此连通。第1连通孔75沿第1圆筒部43的圆筒轴向形成。利用第1连通孔75在靠化油器13侧的接触面71和靠发动机14侧的接触面72形成圆形的开口。其中,这些圆形的开口与半圆弧形状的开口重叠。
如图6所示,绝热体41与弹性构件51重叠并被夹在化油器13与发动机14之间。
在该状态下,弹性构件51被压接于第1圆筒部43的靠发动机14侧的接触面72。在第2圆弧槽74与弹性构件51的接触面之间形成圆弧形状的通路。
另外,利用由弹性构件51产生的压接力将绝热体41推压于化油器13。第1圆筒部43的靠化油器13侧的接触面71与化油器13的固定板62紧密接触。在第1圆弧槽73与固定板62之间形成圆弧形状的通路。
通过这样将绝热体41夹在化油器13与发动机14之间,在绝热体41形成由第1圆弧槽73、第1连通孔75和第2圆弧槽74构成的流路。形成空气等流体能够移动的通路。通过使冷的外部空气等的气流在该流路内流动,能够从内部冷却绝热体41。另外,能够有效冷却绝热体41整体。
如图8所示,在大致圆筒形状的第1圆筒部43的靠发动机14侧的接触面72形成有圆柱形状的第1凸部48。第1凸部48自第1圆筒部43的靠发动机14侧的接触面72突出。第1凸部48的圆柱形状的内表面与第1供给孔44为相同形状。
弹性构件51因压力的作用而变形,发挥弹性力。弹性构件51例如由硅橡胶、丙烯酸橡胶和氟橡胶等具有耐热性的橡胶材料形成即可。橡胶材料在被施加压力时发生变形而产生弹性力。
弹性构件51具有第2圆筒部52作为弹性构件51的主体。第2圆筒部52具有大致圆板形状的外形。在第2圆筒部52形成有圆柱形状的第2供给孔53。由此,第2圆筒部52为平滑的大致圆筒形状。
在第2圆筒部52的图6中左侧的侧表面(接触面)形成有第1凹部54。第1凹部54是圆柱形状的凹陷。第1凸部48能够插入到第1凹部54内。由此,使弹性构件51与绝热体41成为一体。
另外,弹性构件51被夹在绝热体41与发动机14之间。此时,第1凸部48与第1凹部54的底部抵接。即使对弹性构件51作用使该弹性构件51大幅变形的力,弹性构件51也能利用第1凹部54的底部承受该力。该力很难作用于弹性构件51的接触面与绝热体41的接触面72之间。能够抑制较大的力所导致的弹性构件51过度变形,能够维持绝热体41的接触面72与弹性构件51的接触面紧密接触的状态。
在第2圆筒部52的图6中右侧的侧表面(接触面)形成有第2凸部55。第2凸部55为圆筒形状。第2凸部55自第2圆筒部52的靠发动机14侧的接触面突出。第2凸部55的圆柱形状的内表面与第2供给孔53为相同形状。
在气缸体22的图6中左侧的侧表面(接触面)形成有第2凹部90。第2凹部90是圆柱形状的凹陷。第2凸部55能够插入到第2凹部90内。由此,弹性构件51与气缸体22相连结。
另外,弹性构件51被夹在绝热体41与发动机14之间。此时,第2凸部55与第2凹部90的底部抵接。即使对弹性构件51作用使该弹性构件51大幅变形的力,弹性构件51也能利用第2凹部90的底部承受该力。使该力很难作用于弹性构件51的接触面与发动机14的接触面之间。能够抑制较大的力所导致的弹性构件51过度变形,能够维持弹性构件51的接触面与发动机14的接触面紧密接触的状态。
另外,第2凹部90和第2凸部55形成为比第1凹部54和第1凸部48的直径大。第1凹部54与第1凸部48的嵌合部被第2凹部90与第2凸部55的嵌合部包围,相对于发动机14不易发生位移。
弹性构件51具有自第2圆筒部52向外突出的套筒91。
在套筒91形成有第2连通孔92。第2连通孔92的一端在第2圆筒部52的图6中左侧的接触面形成开口。
如图6所示,弹性构件51以与绝热体41重叠的状态被夹在绝热体41与发动机14之间。
在弹性构件51的图6中左侧的接触面形成开口的第2连通孔92与在绝热体41的图6中右侧的接触面形成开口的第2圆弧槽74相连通。第2连通孔92与第2圆弧槽74的另一端侧相连通。
管101的一端安装于套筒91。管101的另一端与喷嘴102相连结。
喷嘴102贯穿气缸体22的侧表面。喷嘴102的顶端暴露于曲轴室25。
另外,喷嘴102具有止回阀等单向阀103。
单向阀103只在阀两侧存在压力差的情况下且是规定的一侧的压力较高的情况下开阀。在除此以外的情况下,维持闭阀状态。这里,单向阀103在外部空气的压力比曲轴室25的压力高的情况下开阀。由此,能向曲轴室25引入外部空气。
化油器13隔着绝热体41和弹性构件51固定于发动机14。由此,喷嘴102、管101、弹性构件51的第2连通孔92、绝热体41的第2圆弧槽74、第1连通孔75、第1圆弧槽73和化油器13的连通孔63相连通。
能够利用该通路自空气滤清器12向曲轴室25引入冷的外部空气。
形成发动机14的曲轴室25的负压所作用的脉冲通路。
在脉冲通路中,冷的外部空气自空气滤清器12沿一个方向朝曲轴室25移动。能够利用该一个方向的冷气的气流强制性地冷却绝热体41和弹性构件51。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化油器13与发动机14之间夹设有绝热体41。由此,能获得从化油器13到发动机14之间的混合气的流路的高气密性。无论化油器13、绝热体41、弹性构件51和发动机14的温度如何,都能维持较高的气密性。
另外,利用绝热体41使发动机14的热量不易传递到化油器13。
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绝热体41形成有由第1圆弧槽73、第2圆弧槽74和第1连通孔75构成的开口,该开口在绝热体41的由第1供给孔44形成的内周面以外的面形成开口。由此,外部空气等的气流自开口进入,冷却绝热体41。能够通过从内部冷却绝热体41并抑制绝热体41的温度来抑制化油器13的温度上升。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弹性构件51形成有由第2连通孔92构成的开口,该开口在弹性构件51的由第2供给孔53形成的内周面以外的面形成开口。外部空气等的气流自开口进入,冷却弹性构件51。能够通过从内部冷却弹性构件51并抑制弹性构件51的温度来抑制化油器13的温度上升。
特别是,由于在绝热体41和弹性构件51形成脉冲通路,且强制性地使冷的外部空气在该脉冲通路内流动,所以能够有效地抑制绝热体41的温度和弹性构件51的温度。能够冷却绝热体41和弹性构件51整体。即使在绝热体41周围配置有壳体16等罩,也能高效地冷却绝热体41。能避免绝热体41高温。
与只在绝热体41的表面形成开口且向该表面的开口自然地导入外部空气的情况相比,能够有效地抑制绝热体41的温度上升。
结果,在使发动机14停止工作后,即使高温的气体自发动机14在混合气的流路内发生逆流,也能利用被抑制了温度上升的绝热体41和弹性构件51来冷却逆流的气体。另外,能够抑制使发动机14停止工作后绝热体41和弹性构件51的热平衡温度的上升。
另外,能够抑制化油器13的温度在发动机14工作的过程中上升,而且能够有效地抑制化油器13的温度在发动机14停止工作后上升。能够有效地抑制化油器13的热平衡温度在发动机14停止工作后上升。
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够在将绝热体41夹设在发动机14与化油器13之间的状态下冷却绝热体41并抑制化油器13的温度上升。获得较高的再启动性能。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自弹性构件51释放流到绝热体41的外部空气,而非自绝热体41释放流到绝热体41的外部空气。
可以不在绝热体41的第1圆筒部43开设用于释放外部空气的孔。由此不会使由树脂材料构成的绝热体41的形状复杂化。能够容易地在由弹性材料构成的弹性构件51形成将流到绝热体41的外部空气放出的第2连通孔92。
能够容易地形成绝热体41和弹性构件51。
相对于此,假设例如在绝热体41形成有外部空气的通路的情况下,为了自绝热体41放出外部空气,需在绝热体41的第1圆筒部43与弹性构件51的接触面的外周部分、或绝热体41的第1圆筒部43与化油器13的接触面的外周部分形成缺口。当在这些部位形成缺口时,作用于绝热体41的弹性力的平衡被破坏。绝热体41可能倾斜。当绝热体41倾斜时,容易在混合气的流路形成间隙。例如容易在化油器13与绝热体41之间形成间隙。使混合气经过间隙向外泄漏,或者经过间隙将外部空气吸入到发动机14。
以上的实施方式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的例子,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定于此,可以在不脱离实用新型的主旨的范围内进行各种变形或变更。
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将绝热体41与弹性构件51以重叠的方式夹设在化油器13与发动机14之间。
除此之外,例如也可以将第1弹性构件、绝热体和第2弹性构件以重叠的方式夹设在化油器13与发动机14之间。另外,也可以使用多个绝热体。
在上述第二实施方式中,将利用发动机14的负压抽吸空气等的脉冲通路形成于绝热体41和弹性构件51。
除此之外,例如也可以将脉冲通路只形成于绝热体41和弹性构件51中的任意一方。另外,也可以不形成脉冲通路,而是在绝热体41或弹性构件51只形成与外部空气相连通的通路。
另外,也可以使油等流体流到脉冲通路等中,而不是使空气流到脉冲通路等中。
上述实施方式是将本实用新型应用于割灌机1的例子。
除此之外,例如也可以将本实用新型应用于高枝锯、高枝头修正机和咖啡豆割灌机。

Claims (18)

1.一种发动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发动机; 
化油器,其生成燃料与空气的混合气; 
隔热体和弹性构件,其夹设在上述化油器与上述发动机之间, 
上述隔热体具有第1供给孔, 
上述弹性构件具有第2供给孔, 
上述隔热体和上述弹性构件在上述化油器与上述发动机之间重叠,从而上述第1供给孔与上述第2供给孔相连通,上述混合气自上述化油器经过上述第1供给孔和上述第2供给孔向上述发动机供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使上述隔热体与上述弹性构件重叠的状态下,由上述第1供给孔形成的上述隔热体的内表面与由上述第2供给孔形成的上述弹性构件的内表面连续。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发动机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弹性构件的与上述隔热体相接触的接触面和上述隔热体的与上述弹性构件相接触的接触面形成有能彼此嵌合的嵌合部, 
在使上述嵌合部彼此嵌合的状态下,上述隔热体和上述弹性构件以重叠的方式夹在上述化油器与上述发动机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发动机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弹性构件的与上述隔热体相接触的接触面和上述隔热体的与上述弹性构件相接触的接触面沿使上述隔热体和上述弹性构件重叠的方向重叠。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动机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弹性构件的与上述隔热体相接触的接触面和上述隔热体的与上述弹性构件相接触的接触面沿使上述隔热体和上述弹性构件重叠的方向重叠。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发动机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隔热体和上述弹性构件的至少一方的接触面具有开口。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动机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隔热体和上述弹性构件的至少一方的接触面具有开口。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动机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隔热体和上述弹性构件的至少一方的接触面具有开口。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发动机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隔热体和上述弹性构件的至少一方的接触面具有开口。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发动机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弹性构件具有比上述隔热体低的弹性模数。 
11.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动机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弹性构件具有比上述隔热体低的弹性模数。 
12.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动机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弹性构件具有比上述隔热体低的弹性模数。 
13.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发动机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弹性构件具有比上述隔热体低的弹性模数。 
14.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发动机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弹性构件具有比上述隔热体低的弹性模数。 
15.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发动机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弹性构件具有比上述隔热体低的弹性模数。 
16.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发动机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弹性构件具有比上述隔热体低的弹性模数。 
17.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发动机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弹性构件具有比上述隔热体低的弹性模数。 
18.一种便携型作业机械,其特征在于,包括: 
发动机,其用于驱动便携型作业机械的工具; 
化油器,其生成燃料与空气的混合气; 
隔热体和弹性构件,其夹设在上述化油器与上述发动机之间, 
上述隔热体具有第1供给孔, 
上述弹性构件具有第2供给孔, 
上述隔热体和上述弹性构件在上述化油器与上述发动机之间重叠,从而上述第1供给孔与上述第2供给孔相连通,上述混合气自上述化油器经过上述第1供给孔和上述第2供给孔向上述发动机供给。 
CN201420115661.4U 2013-03-29 2014-03-13 发动机装置和便携型作业机械 Expired - Lifetime CN203856605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072565 2013-03-29
JP2013072565A JP6122679B2 (ja) 2013-03-29 2013-03-29 エンジン装置および携帯型作業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856605U true CN203856605U (zh) 2014-10-01

Family

ID=516064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115661.4U Expired - Lifetime CN203856605U (zh) 2013-03-29 2014-03-13 发动机装置和便携型作业机械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6122679B2 (zh)
CN (1) CN203856605U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339033B2 (ja) * 2015-03-03 2018-06-06 株式会社マキタ エンジン作業機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4927129Y1 (zh) * 1970-12-23 1974-07-23
JPS57174751U (zh) * 1981-04-27 1982-11-04
JPS61142357A (ja) * 1984-12-14 1986-06-30 Yamaha Motor Co Ltd キヤブレタ−用ジヨイント
JPS61181854U (zh) * 1985-05-02 1986-11-13
JP2509681Y2 (ja) * 1991-06-11 1996-09-04 株式会社丸山製作所 二サイクルエンジン用気化器
JP2008213408A (ja) * 2007-03-07 2008-09-18 Ichimaru Giken:Kk タイヤ加硫装置の断熱構造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4196700A (ja) 2014-10-16
JP6122679B2 (ja) 2017-04-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984608U (zh) 一种点火电嘴安装结构
ATE400912T1 (de) Zündvorrichtung mit vorzündkammer hergestellt aus einem material mit höher thermischer leitfähigkeit, für verbrennungsmotor und zünder mit vorzündkammer
JP5022298B2 (ja) エンジン及びエンジン用点火プラグ
WO2016072391A1 (ja) ユニフロー掃気式2サイクルエンジン
CN203856605U (zh) 发动机装置和便携型作业机械
US4944262A (en) Rotative combustion chamber engine
EP3460929A1 (en) Spark plug for an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JP5543540B2 (ja) エンジン
JP2009270538A (ja) エンジン
US4325332A (en) Air injection system fo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JP2012112289A (ja) 副室式ガスエンジン
US4421080A (en) Combustion chamber fo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US20180023515A1 (en) Suction tube of stratified scavenging engine
JP2008063983A (ja) インシュレータ
JP2013083199A (ja) 二軸出力型の逆v型略対向エンジン
JP2014196701A (ja) エンジン装置および携帯型作業機
TW325505B (en) Crank case pre-compression spark ignition type two-stroke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CN209876976U (zh) 一种改进型打火机气化炉
KR200181190Y1 (ko) 실린더 헤드 커버의 소음방지 구조
CN207131497U (zh) 发动机及气缸盖
JP2009270542A (ja) エンジン及びエンジン用点火プラグ
JP6432285B2 (ja) ユニフロー掃気式2サイクルエンジン
CN1896488A (zh) 内燃机的进气装置
KR100975585B1 (ko) 다수의 실린더를 갖는 엔진
US1781704A (en)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1203

Address after: Tokyo, Japan

Patentee after: MARUYAMA MFG Co.

Address before: Aichi Prefecture, Japan

Patentee before: MAKITA Corp.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