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854160U - 注塑模具及成型设备 - Google Patents
注塑模具及成型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3854160U CN203854160U CN201420232506.0U CN201420232506U CN203854160U CN 203854160 U CN203854160 U CN 203854160U CN 201420232506 U CN201420232506 U CN 201420232506U CN 203854160 U CN203854160 U CN 203854160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ctuator
- mold
- injection mold
- hole
- movable par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238000002347 injection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8
- 239000007924 injection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8
- 238000000465 mould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7
- 230000006978 adapt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01746 injection moulding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6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abstract 1
- 230000000149 penetr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abstract 1
- 239000004568 cem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9
- 239000003292 glu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8
- 239000000084 colloidal syste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1816 coo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926 s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203 mixtur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243 solu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360 synchronis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 Injection Moulding Of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注塑模具及成型设备,该注塑模具包括前模、后模、制品模腔、第一驱动件及用于成型塑胶制品的通孔或者盲孔的活动件,其中,制品模腔由前模与后模形成;活动件贯穿前模或者后模设置,活动件的一端与第一驱动件连接,第一驱动件驱动活动件另一端从前模或者后模进出制品模腔。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注塑成型制品在成型后表面存在接合线的问题,有利于提高注塑成型制品的质量。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注塑模具及成型设备。
背景技术
在模具设计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一些对产品对外观要求很高的注塑成型产品,这就需要在模具设计时,提高模具的设计精度。但是在带有通孔或者是盲孔的注塑成型产品中,想要提高其外观要求,非常困难。
参照图1及图2,目前的成型模具都是在前模10'或者是后模20'上设置固定镶件30',通过该固定镶件30'的形状来成型产品100'的通孔200'或是盲孔的形状。当采用这种结构的模具来成型产品100'时,由于该固定镶件30'预先在制品模腔内,导致在制品模腔内流动的塑胶会在接触该固定镶件30'时被其分隔而形成两股胶体,且这两股胶体在绕过固定镶件30'后会相互汇合,继续流动,直至填充满整个制品模腔,以形成产品。由于这种填充式的成孔方法,当产品冷却成型后,就可能会在两股胶体的汇合处出现接合线等质量问题。当通孔200'或者盲孔较多时,对产品100'质量的影响就更为严重。为保证产品100'质量,目前常用的解决办法是通过调整注塑机的模具温度、射胶压力或者射胶速度等参数来改善外观问题,但通常都达不到客户所要求的效果,以致损失了很多客户,不利于市场的竞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为提供一种注塑模具及成型设备,旨在解决注塑成型制品表面接合线的问题,以提高注塑成型制品的质量。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注塑模具,所述注塑模具包括前模、后模、由所述前模与后模形成的制品模腔、第一驱动件,及贯穿所述前模或者后模设置的活动件,所述活动件用于成型塑胶制品的通孔或者盲孔;所述活动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驱动件连接,所述第一驱动件驱动所述活动件另一端从所述前模或者后模进出所述制品模腔。
优选地,所述活动件与其对应成型的塑胶制品的通孔或者盲孔的形状、大小相同。
优选地,所述活动件包括驱动段及成型段,所述驱动段与所述第一驱动件驱动连接,所述成型段用于成型所述塑胶制品的通孔或者盲孔,所述驱动段在所述第一驱动件的驱动下,带动所述成型段进出所述制品模腔。
优选地,所述成型段与其对应成型的塑胶制品的通孔或者盲孔的形状、大小相同。
优选地,所述注塑模具还包括顶出件及第二驱动件,所述顶出件贯穿所述后模设置,所述顶出件的一端与所述制品模腔中塑胶制品的位置对应,所述顶出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驱动件连接,所述第二驱动件驱动所述顶出件顶出所述制品模腔中的塑胶制品。
优选地,所述顶出件包括推板及至少一顶针,所述推板设置在所述后模背向所述前模的一侧且与第二驱动件驱动连接,所述顶针垂直设于所述推板与所述后模相对的一侧。
优选地,所述后模上对应所述顶针的位置设有与所述顶针适配的过孔,所述顶针在所述过孔中滑动。
优选地,所述第一驱动件及所述第二驱动件为气缸或者直线电机。
此外,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成型设备,该成型设备包括如上所述的注塑模具,所述注塑模具包括前模、后模、由所述前模与后模形成的制品模腔、第一驱动件,及贯穿所述前模或者后模设置的活动件,所述活动件用于成型塑胶制品的通孔或者盲孔;所述活动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驱动件连接,所述第一驱动件驱动所述活动件另一端从所述前模或者后模进出所述制品模腔。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用于成型塑胶制品的通孔或者盲孔的活动件,该活动件贯穿所述前模或者后模设置,该活动件一端与第一驱动件连接,并由第一驱动件驱动该活动件从所述前模或者后模进出所述制品模腔,因此,在成型时,可以先对制品模腔注胶,注完胶后,再由第一驱动件驱动活动件插入至制品模腔中,以形成所述塑胶制品的通孔或者盲孔,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在注塑时由于固定镶件在制品模腔内分隔塑胶,而使得在制品表面上形成接合线的问题,因此,提高了注塑成型制品的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的注塑模具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的注塑模具开模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注塑模具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是图3所示的注塑模具注满塑胶时的状态示意图;
图5是图4所示的注塑模具成型通孔或者盲孔时的状态示意图;
图6是图5所示的注塑模具开模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注塑模具,该注塑模具适用于成型带有通孔或者盲孔的塑胶制品,参照图3至图6,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注塑模具包括前模10、后模20及用于成型塑胶制品100的制品模腔30,其中,所述前模10与后模20相互配合,以形成成型所述塑胶制品100的制品模腔30。
本实施例中,为了解决带有通孔或者盲孔的塑胶制品100,在注塑成型后表面出现接合线的问题,以及提高注塑成型制品100的质量,所述注塑模具还包括第一驱动件(图未示出),及用于成型塑胶制品100的通孔或者盲孔的活动件40。其中,第一驱动件可以是气缸或者是直线电机。所述活动件40贯穿所述前模10或者后模20设置,且该活动件40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驱动件驱动连接,以在所述第一驱动件的驱动下,该活动件40从所述前模10或者后模20进出所述制品模腔30。应当理解的是,该活动件40是在成型产品(塑胶件)冷却前插入至制品模腔30内而形成所述通孔或者盲孔。
成型时,先对制品模腔30进行注胶,注完胶后,再通过第一驱动件驱动该活动件40至制品模腔30内,以形成塑胶制品100的通孔或者盲孔,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在注塑时由于固定镶件(参照图1及图2中的固定镶件30')在制品模腔30内分隔塑胶,而使得在制品表面上形成接合线的问题,因此,提高了注塑成型制品的质量。
本实施例中,为保证活动件40能够成型塑胶制品100的通孔或者盲孔,活动件40需要设置成与其对应成型的塑胶制品100的通孔(可参照图2中的通孔200')或者盲孔的形状、大小相同。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该活动件40还可以是一部分结构与对应的塑胶制品100的通孔或者盲孔的形状、大小相同,成型时,就只需将活动件40的该部分结构插入至制品模腔30中即可形成所述通孔或者盲孔,例如,如图5所示,所述活动件40包括驱动段41及成型段42,所述驱动段41与所述第一驱动件驱动连接,所述成型段42用于成型所述塑胶制品100的通孔或者盲孔,所述驱动段41在所述第一驱动件的驱动下,带动所述成型段42进出所述制品模腔30。其中,所述成型段42与其对应成型的塑胶制品100的通孔或者盲孔的形状、大小相同。
并且,为保证活动件40能够成型塑胶制品100的通孔或者盲孔,本实施例中,活动件40与制品模腔30的位置关系与通孔或者盲孔在其塑胶制品100上的位置关系对应。
需要说明的是,在向制品模腔30中注胶前,由第一驱动件驱动活动件40至前模10或者后模20上的预定位置,并使活动件40与所述前模10及后模20共同组成所述制品模腔30,此时,用于成型塑胶制品100的通孔或者盲孔的活动件40未在制品模腔30内,因此,在向制品模腔30注入塑胶时,注入至制品模腔30内的塑胶可以均匀地流动至其内部各处,从而不会被分隔成两股或者多股胶体。
此外,还需说明的是,在向制品模腔30注胶时,需要预留相当于活动件40体积大小或者是成型段42体积大小的余量空间,以保证在将活动件40插入至制品模腔30中时,塑胶能将整个制品模腔30充满,以防止塑胶制品100缺损。当然,如果塑胶制品100的通孔或者盲孔的体积较小,则可忽略活动件40或者驱动段42的体积,将制品模腔30注满塑胶,也不会影响产品质量。
基于上述实施例,参照图3,在进一步地实施例中,为方便将成型后的塑胶制品100脱模取出,所述注塑模具还包括顶出件50及第二驱动件(图未示出),所述顶出件50贯穿所述后模20设置,所述顶出件50的一端与所述制品模腔30中塑胶制品100的位置对应,所述顶出件50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驱动件连接,所述第二驱动件驱动所述顶出件50顶出所述制品模腔30中的塑胶制品100。该第二驱动件可以是气缸或者直线电机,在第二驱动件的驱动下,该顶出件50可以将成型后的塑胶制品100脱模。
需要说明的是,在注胶前,第二驱动件驱动顶出件50至预定位置,并使得该顶出件50与活动件40、前模10及后模20共同组成所述制品模腔30。开模时,由第二驱动件驱动顶出件50向制品模腔30的方向运动,以将成型好的塑胶制品100脱模。此外,在第二驱动件驱动顶出件50将塑胶制品100脱模时,本实施例中可以控制第一驱动件驱动活动件40与顶出件50同步运动,运动方向与顶针的运动方向一致,通过活动件40进一步带动塑胶制品100与前模10或后模20脱落,从而增强了脱模力,进而防止了塑胶制品100粘模。
具体地,参照图3,上述实施例中顶出件50包括推板51及至少一顶针52,所述推板51设置在所述后模20背向所述前模10的一侧且与第二驱动件驱动连接,所述顶针52垂直设于所述推板51与所述后模20相对的一侧。
上述后模20上对应所述顶针52的位置设有与所述顶针52适配的过孔(图未示出),所述顶针52在所述过孔中滑动。其中,该顶针52插入至过孔内时,两者之间存在微小的间隙,以保证顶针52能够在过孔内滑动,同时,又可以防止制品模腔30在注满胶后,其内部的塑胶不会从顶针与过孔之间的缝隙溢出。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成型设备,包括如上所述的注塑模具,所述注塑模具的详细结构可参照上述实施例,此处不再赘述。由于在本实用新型成型设备中使用了上述注塑模具,因此,本实用新型成型设备在成型带孔的塑胶制品时,不会使产品表面上出现接合线,从而提高了注塑成型制品的质量。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注塑模具,所述注塑模具包括前模、后模及由所述前模与后模形成的制品模腔,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塑模具还包括第一驱动件,及贯穿所述前模或者后模设置的活动件,所述活动件用于成型塑胶制品的通孔或者盲孔;所述活动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驱动件连接,所述第一驱动件驱动所述活动件另一端从所述前模或者后模进出所述制品模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件与其对应成型的塑胶制品的通孔或者盲孔的形状、大小相同。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件包括驱动段及成型段,所述驱动段与所述第一驱动件驱动连接,所述成型段用于成型所述塑胶制品的通孔或者盲孔,所述驱动段在所述第一驱动件的驱动下,带动所述成型段进出所述制品模腔。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型段与其对应成型的塑胶制品的通孔或者盲孔的形状、大小相同。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塑模具还包括顶出件及第二驱动件,所述顶出件贯穿所述后模设置,所述顶出件的一端与所述制品模腔中塑胶制品的位置对应,所述顶出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驱动件连接,所述第二驱动件驱动所述顶出件顶出所述制品模腔中的塑胶制品。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出件包括推板及至少一顶针,所述推板设置在所述后模背向所述前模的一侧且与第二驱动件驱动连接,所述顶针垂直设于所述推板与所述后模相对的一侧。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模上对应所述顶针的位置设有与所述顶针适配的过孔,所述顶针在所述过孔中滑动。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件及所述第二驱动件为气缸或者直线电机。
9.一种成型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注塑模具。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20232506.0U CN203854160U (zh) | 2014-05-07 | 2014-05-07 | 注塑模具及成型设备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20232506.0U CN203854160U (zh) | 2014-05-07 | 2014-05-07 | 注塑模具及成型设备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3854160U true CN203854160U (zh) | 2014-10-01 |
Family
ID=516040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20232506.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854160U (zh) | 2014-05-07 | 2014-05-07 | 注塑模具及成型设备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3854160U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999623A (zh) * | 2015-06-30 | 2015-10-28 | 贾玉平 | 具有拉扣组件的注塑模具 |
CN106426809A (zh) * | 2016-12-24 | 2017-02-22 | 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 一种奶嘴瓶吸盖注塑模具 |
CN109291372A (zh) * | 2018-10-12 | 2019-02-01 | 深圳市丽福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注塑模具及注塑成型方法 |
-
2014
- 2014-05-07 CN CN201420232506.0U patent/CN203854160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999623A (zh) * | 2015-06-30 | 2015-10-28 | 贾玉平 | 具有拉扣组件的注塑模具 |
CN106426809A (zh) * | 2016-12-24 | 2017-02-22 | 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 一种奶嘴瓶吸盖注塑模具 |
CN109291372A (zh) * | 2018-10-12 | 2019-02-01 | 深圳市丽福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注塑模具及注塑成型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2965078U (zh) | 一种双物料注塑模具 | |
CN105522686A (zh) | 射出成型方法及模具机构 | |
CN203854160U (zh) | 注塑模具及成型设备 | |
CN104924527A (zh) | 一种热流道双层模具注塑结构注塑模具 | |
CN203726729U (zh) | 注塑模具 | |
CN203957277U (zh) | 动模、定模双向推出的模具 | |
CN105500639A (zh) | 一种可实现多方向抽芯的机构和抽芯方法 | |
CN207841953U (zh) | 注塑模具潜伏进胶结构 | |
KR101487010B1 (ko) | 횡축 및 종축 회전하는 멀티 사출금형 및 이를 이용한 사출물의 사출방법 | |
CN205291451U (zh) | 注塑模具 | |
CN103963250B (zh) | 双色模二射模具合模控制结构 | |
CN103302811A (zh) | 制作带孔的制品的注塑模具、注塑成型方法及其制品 | |
CN203141793U (zh) | 双色模二射模具合模控制结构 | |
CN202241786U (zh) | 能够成型彩色纹理塑料制品的注塑机 | |
CN104924529A (zh) | 方便注塑底脚的托盘模具 | |
CN204546945U (zh) | 用于出内外孔位的模具 | |
CN205969750U (zh) | 一种碎纸机壳体注塑模具 | |
CN105345999A (zh) | 具有推出机构的注塑模具 | |
CN105346026A (zh) | 易于脱模的绝缘骨架注塑模具 | |
CN207240734U (zh) | 一种具有收缩变形控制的空调注塑件注塑模具 | |
CN106079259A (zh) | 自动下料的端子罩注塑模具 | |
CN204367326U (zh) | 带有活动镶块的注射模具 | |
CN204869364U (zh) | 一种薄壁深型螺丝柱孔防粘模具 | |
CN205767293U (zh) | 注塑模具内螺牙脱模结构 | |
CN205201982U (zh) | 双分型面的注射模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10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