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786803U - 兑换机以及入出款机 - Google Patents

兑换机以及入出款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786803U
CN203786803U CN201320792136.1U CN201320792136U CN203786803U CN 203786803 U CN203786803 U CN 203786803U CN 201320792136 U CN201320792136 U CN 201320792136U CN 203786803 U CN203786803 U CN 20378680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in
incorporating section
changer
money
inco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20792136.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久保智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lory Ltd
Original Assignee
Glory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lory Ltd filed Critical Glory Ltd
Priority to CN201320792136.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78680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78680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786803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Control Of Vending Devices And Auxiliary Devices For Vend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兑换机以及入出款机。兑换机(10),进行兑换处理,其包括:正损判别部(122b),判别被入款的硬币为正币以及损币中的哪个种类。此外,进行兑换处理的兑换机(10)包括:新旧判别部(122c),判别被入款的硬币为新币以及旧币中的哪个种类。

Description

兑换机以及入出款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进行兑换处理的兑换机、以及收纳被入款的硬币,并且能够对机体内所收纳的硬币进行出款的入出款机。
背景技术
作为进行如将投入到机体内的纸币或硬币等货币更换成其他现金种类的货币而投出到机体外的兑换处理的兑换机,以往开始使用了多个类型的兑换机。作为这样的兑换机,已知例如日本特开平5-266297号公报(JP5-266297A)所公开的兑换机。
在以往的兑换机中,无法在机体内自动判别投入到机体内的纸币或硬币等货币的正损或新旧,无法在兑换机的机体内分离正币和损币或分离新币和旧币。因此,兑换机的机体内所收纳的货币成为正币和损币混合的状态或者新币和旧币混合的状态,有时在从兑换机出款的货币中包含损币或旧币。但是,这样的损币或旧币不适合在市场中流通,因此希望不会有损币或旧币从兑换机被投出到机体外。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考虑这一点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兑换机或入出款机,通过判别被入款的硬币为正币以及损币中的哪个种类,从而能够防止损币被投出到机体外。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兑换机或入出款机,通过判别被入款的硬币为新币以及旧币中的哪个种类,从而能够防止旧币被投出到机体外。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兑换机,进行兑换处理,该兑换机包括:正损判别部,判别被入款的硬币为正币以及损币中的哪个种类。
本实用新型的兑换机,也可以还包括:损币收纳部,收纳由所述正损判别部判别为是损币的硬币。
本实用新型的兑换机,也可以多个硬币收纳转出部,分别收纳硬币并且转出所收纳的硬币,将多个所述硬币收纳转出部中的至少一个所述硬币收纳转出部作为所述损币收纳部来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兑换机,也可以还包括:多个硬币收纳转出部,分别收纳硬币并且转出所收纳的硬币;以及溢出硬币收纳部,对因多个所述硬币收纳转出部中的至少一个所述硬币收纳转出部中的硬币的收纳量达到规定容量而不能在该硬币收纳转出部中收纳的溢出硬币进行收纳,将所述溢出硬币收纳部作为所述损币收纳部来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兑换机,也可以还包括:多个硬币收纳转出部,分别收纳硬币并且转出所收纳的硬币;以及溢出硬币收纳部,对因多个所述硬币收纳转出部中的至少一个所述硬币收纳转出部中的硬币的收纳量达到规定容量而不能在该硬币收纳转出部中收纳的溢出硬币进行收纳,将多个所述硬币收纳转出部中的至少一个所述硬币收纳转出部作为所述损币收纳部来使用,并且因所述损币收纳部中的损币的收纳量达到规定容量而不能在该损币收纳部中收纳的损币被收纳在所述溢出硬币收纳部。
本实用新型的兑换机,也可以还包括:多个硬币收纳转出部,分别收纳硬币并且转出所收纳的硬币;溢出硬币收纳部,对因多个所述硬币收纳转出部中的至少一个所述硬币收纳转出部中的硬币的收纳量达到规定容量而不能在该硬币收纳转出部中收纳的溢出硬币进行收纳;以及输出部,输出催促操作者进行从所述损币收纳部的损币的回收处理的信息,将多个所述硬币收纳转出部中的至少一个所述硬币收纳转出部作为所述损币收纳部来使用,设置有第一设定部,该第一设定部在所述损币收纳部中的损币的收纳量达到规定容量时,设定是通过所述输出部输出催促操作者进行从所述损币收纳部的损币的回收处理的信息,还是将不能收纳在所述损币收纳部中的损币收纳在所述溢出硬币收纳部中。
本实用新型的兑换机中,也可以是所述损币收纳部被划分为多个硬币收纳区域,在各硬币收纳区域中损币按现金种类收纳。
本实用新型的兑换机中,也可以是能够将所述损币收纳部划分为多个硬币收纳区域,设置有第二设定部,设定是在被划分的各硬币收纳区域中将损币按现金种类收纳,还是在所述损币收纳部中将损币以现金种类混合状态收纳。
本实用新型的兑换机,也可以还包括:输出部,在满足了规定的条件时,输出催促操作者进行从所述损币收纳部的损币的回收处理的信息。
本实用新型的兑换机中,所述规定的条件也可以是在所述损币收纳部中的损币的收纳量达到规定容量的情况。
本实用新型的兑换机中,所述规定的条件也可以是在所述兑换机中收纳的所有硬币的量达到规定量的情况。
本实用新型的兑换机中,所述规定的条件也可以是所述兑换机的动作时间达到规定时间的情况。
本实用新型的兑换机,也可以还包括:正损判别方法设定部,变更在所述正损判别部中的判别被入款的硬币是正币以及损币中的哪个种类的方法。
本实用新型的兑换机,也可以还包括:退还部,将通过所述正损判别部判别为是损币的硬币退还到机体外。
本实用新型的兑换机,也可以还包括:纸币入出款单元,收纳被入款的纸币,并且能够对机体内所收纳的纸币进行出款;以及包装硬币出款单元,能够对机体内所收纳的包装硬币进行出款。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兑换机,进行兑换处理,该兑换机包括:新旧判别部,判别被入款的硬币为当前流通的新币以及当前不流通的旧币中的哪个种类。
本实用新型的兑换机,也可以还包括:旧币收纳部,收纳由所述新旧判别部判别为是旧币的硬币。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入出款机,收纳被入款的硬币,并且能够对机体内所收纳的硬币进行出款,该入出款机包括:正损判别部,判别被入款的硬币为正币以及损币中的哪个种类,该入出款机中设为,将由所述正损判别部判别为是正币的硬币收纳在机体内且能够将该收纳的正币出款到机体外,且将由所述正损判别部判别为是损币的硬币收纳在机体内且不能将该收纳的损币出款到机体外。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入出款机,收纳被入款的硬币,并且能够对机体内所收纳的硬币进行出款,该入出款机包括:新旧判别部,判别被入款的硬币为当前流通的新币以及当前不流通的旧币中的哪个种类,该入出款机中设为,将由所述新旧判别部判别为是新币的硬币收纳在机体内且能够将该收纳的新币出款到机体外,且将由所述新旧判别部判别为是旧币的硬币收纳在机体内且不能将该收纳的旧币出款到机体外。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兑换机的外观的立体图。
图2是表示在图1所示的兑换机中分别打开了在外侧框体的前面设置的上部门以及下部门时的内部的结构的立体图。
图3是表示图1以及图2所示的兑换机的结构的概略的概略结构图。
图4是表示图1等所示的兑换机中的分散硬币入出款装置的内部结构的侧视图。
图5是表示图4所示的分散硬币入出款装置的内部结构的主视图。
图6是作为比较例,表示现有技术的分散硬币入出款装置的内部结构的侧视图。
图7是表示在图4以及图5所示的分散硬币入出款装置中设置的硬币投入机构的结构的俯视图。
图8是图7所示的硬币投入机构的A-A向视的纵剖面图,且是表示将第一硬币供给部倾斜前的状态的图。
图9是图7所示的硬币投入机构的A-A向视的纵剖面图,且是表示将第一硬币供给部倾斜之后的状态的图。
图10是图7所示的硬币投入机构的B-B向视的纵剖面图。
图11是图7所示的硬币投入机构的C-C向视的纵剖面图。
图12是图4等所示的分散硬币入出款装置的功能模块图。
图13是表示图1等所示的兑换机中的分散纸币入出款装置的内部结构的侧视图。
图14是表示图1等所示的兑换机中的包装硬币投出装置的内部结构的侧视图。
图15是表示图14所示的包装硬币投出装置中的多个收纳部以及升降部的结构的细节的侧视图。
图16是表示在图14等所示的包装硬币投出装置的各收纳部中设置的投出机构的结构的立体图。
图17是图16所示的投出机构的侧视图。
图18是图16所示的投出机构的侧视图。
图19是表示在图14等所示的包装硬币投出装置中、将在收纳部中收纳的包装硬币由投出机构投出的动作的侧视图。
图20是表示在图14等所示的包装硬币投出装置中、将在收纳部中收纳的包装硬币由投出机构投出的动作的侧视图。
图21是表示在图14等所示的包装硬币投出装置中、将在收纳部中收纳的包装硬币由投出机构投出的动作的侧视图。
图22是表示在图14等所示的包装硬币投出装置中、将在收纳部中收纳的包装硬币由投出机构投出的动作的侧视图。
图23是表示图14等所示的包装硬币投出装置中的多个收纳部以及升降部的结构的立体图,且是表示打开了收纳部的门时的状态的图。
图24是表示图23所示的包装硬币投出装置中的门的结构的结构图。
图25是表示图14等所示的包装硬币投出装置中的用于调整各收纳部的收纳区域的宽度的大小的第一收纳区域宽度调整部件的结构的立体图。
图26是表示图14等所示的包装硬币投出装置中的用于调整各收纳部的收纳区域的宽度的大小的第二收纳区域宽度调整部件的结构的立体图。
图27的(a)~(e)是表示在图14等所示的包装硬币投出装置的收纳部中设置的投出机构中的多个种类的旋转体的结构的图。
图28是表示图1等所示的兑换机中的其他种类的包装硬币投出装置的内部结构的侧视图。
图29的(a)~(e)是表示在图28所示的包装硬币投出装置的收纳部中设置的投出机构中的多个种类的旋转体的结构的图。
图30是表示图3所示的兑换机的控制装置的结构的细节的功能模块图。
图31的(a)~(c)是表示图1等所示的兑换机中的出款货币的现金种类指定的定时的各种模式的图。
图32是表示在图1等所示的兑换机中设置的左右一对的发光二极管的发光色以及光显示的模式与兑换机的状态的关系的一例的表。
图33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兑换机的其他结构的概略的概略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图1至图33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兑换机的结构的图。本实施方式的兑换机设置在金融机构等的大厅,利用于顾客自己操作而进行的兑换处理中。更详细而言,本实施方式的兑换机作为兑换处理,能够分别进行被出款的货币的现金种类相对于被入款的货币的现金种类成为低额的正兑换处理以及被出款的货币的现金种类相对于被入款的货币的现金种类成为高额的逆兑换处理。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兑换机中进行这样的兑换处理时,有时也进行出款从被入款的货币中减去兑换手续费所得的金额的货币的应用的情况。此外,本实施方式的兑换机也可以出款与被入款的旧券相同的合计金额或者减去了兑换手续费所得的金额的新券,或者出款与被入款的损券相同的合计金额或者减去了兑换手续费所得的金额的完券,或者出款与被入款的流通券相同的合计金额或者减去了兑换手续费所得的金额的官方封券(所谓的新钞)。
〔关于兑换机的整体结构〕
首先,使用图1至图3,说明本实施方式的兑换机的整体结构。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兑换机的外观的立体图,图2是表示在图1所示的兑换机中分别打开了在外侧框体的前面设置的上部门以及下部门时的内部的结构的立体图,图3是表示图1以及图2所示的兑换机的结构的概略的概略结构图。
如图1以及图2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兑换机10具有大致长方体形状的外侧框体12,在该外侧框体12的内部,分散硬币入出款装置100、分散纸币入出款装置200以及包装硬币投出装置300以沿着横向排列的方式设置。这些分散硬币入出款装置100、分散纸币入出款装置200以及包装硬币投出装置300能够分别与其他的装置独立地从外侧框体12的内部向跟前侧沿着水平方向拉出而取出。这里,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分散纸币入出款装置200构成进行纸币的入款处理以及出款处理的纸币处理单元50。此外,通过分散硬币入出款装置100以及包装硬币投出装置300构成进行硬币的入款处理以及出款处理的硬币处理单元60。
此外,在兑换机10的外侧框体12的前面,分别设置有上部门14以及下部门16。如图2所示,上部门14能够从图1所示的关闭的状态向上方打开,此外,下部门16能够从图1所示的关闭的状态向侧方打开。此外,在上部门14的上部的左右两侧,作为通过光显示对外部通知兑换机10处于预先设定的多个状态中的哪个状态的状态通知部而设置有发光二极管(LED)90、92。关于这样的发光二极管90、92的结构和作用效果,在后面叙述。
此外,如图3所示,在本实施方式的兑换机10中,设置有分别连接到分散硬币入出款装置100、分散纸币入出款装置200以及包装硬币投出装置300且进行这些各装置100、200、300的控制的控制装置20。关于这样的控制装置20对各装置100、200、300的控制方法,在后面叙述。此外,如图1所示,在兑换机10的上部门14,设置有例如由触摸面板等构成的操作显示部40,这样的操作显示部40连接到控制装置20(参照图3)。操作显示部40显示与各装置100、200、300中的货币的处理状况或额度等有关的信息,且能够通过操作者操作该操作显示部40而对控制装置20输入各种指令。另外,也可以代替在兑换机10中设置由触摸面板等构成的操作显示部40,分别设置由监视器等构成的显示部和由键盘或操作键等构成的操作部。
此外,如图3所示,在兑换机10的控制装置20中连接有读卡器42、打印机44等。读卡器42通过读取操作者持有的ID卡等,进行该操作者的认证。此外,打印机44作为将与各装置100、200、300中的货币的处理状况或额度等有关的信息、或者与操作者进行的兑换处理有关的信息打印在收据等中的打字部发挥功能。这样的对于读卡器42的卡插入口或从打印机44的收据投出口设置在兑换机10的上部门14等中。
此外,虽然未图示,但也可以在兑换机10的前面设置小型的棚。通过设置这样的棚,想要通过兑换机10进行兑换处理的顾客等的操作者能够将包或现金暂时放置在该棚中,操作者能够使用双手进行兑换机10的操作,所以对于操作者来说能够提高便利性。
〔关于分散硬币入出款装置的结构〕
接着,使用图4至图12,说明本实施方式的兑换机10中的分散硬币入出款装置100的结构。这里,图4是表示图1等所示的兑换机10中的分散硬币入出款装置100的内部结构的侧视图。图5是表示图4所示的分散硬币入出款装置100的内部结构的主视图。另外,图6是作为比较例,表示现有技术的分散硬币入出款装置100a的内部结构的侧视图。此外,图7至图11是表示在图4以及图5所示的分散硬币入出款装置100中设置的硬币投入机构110的结构的俯视图或纵剖面图。此外,图12是图4等所示的分散硬币入出款装置100的功能模块图。
如图4以及图5所示,分散硬币入出款装置100包括:大致长方体形状的框体102;用于从框体102的外部对内部投入硬币的硬币投入机构110(参照图5);以及传送通过分散硬币入出款装置100对框体102的内部投入的硬币而储存且将储存的硬币一枚一枚转出的储存转出机构130。关于硬币投入机构110的结构的细节,在后面叙述。储存转出机构130包括:相对于垂直方向以规定角度倾斜且以倾斜姿势旋转的旋转圆盘132;以及在与该旋转圆盘132的表面132b之间形成储存硬币的硬币储存空间133的罩(cover)部件134。
此外,在框体102内的上部,设置有将从储存转出机构130转出的硬币一枚一枚进行搬运的入款搬运部120,在该入款搬运部120中,设置有进行通过该入款搬运部120搬运的硬币的现金种类、真伪、正损、新旧等的识别的识别部122。更详细而言,如图12所示,识别部122包括真伪判别部122a、正损判别部122b以及新旧判别部122c。真伪判别部122a判别被入款到分散硬币入出款装置100的硬币为真币(真的硬币)以及假币(假的硬币)中的哪个种类。此外,正损判别部122b判别被入款到分散硬币入出款装置100的硬币为正币以及损币中的哪个种类。另外,“损币”是指因锈或污渍等而表面被污损的硬币、一部分缺损的硬币、变形的硬币等。此外,新旧判别部122c判别被入款到分散硬币入出款装置100的硬币为当前流通的新币以及当前不流通的旧币中的哪个种类。这里,由于假币、损币以及旧币不适合在市场中流通,所以优选不从分散硬币入出款装置100出款而收纳在该分散硬币入出款装置100的机体内。
在入款搬运部120中,设置有环状带120p。环状带120p架设在多个滑轮上,通过安装在一个滑轮上的电动机,环状带120p沿着图4中的逆时针方向循环移动。此外,在该环状带120p中,等间隔地设置有多个突起部件(未图示),通过在一个突起部件中挂上一枚硬币,在搬运面上硬币一枚一枚进行搬运。
此外,在框体102内的入款搬运部120的下方,设置有多个(具体而言为6个)收纳转出机构150。在各收纳转出机构150中,基于识别部122的硬币的识别结果,通过在入款搬运部120中设置的挑选部124经由滑道(chute)126从该入款搬运部120传送硬币而收纳。此外,在入款搬运部120中,设置有作为拒收硬币用的挑选部的拒收挑选部127,由识别部122的真伪判别部122a判别为是假币(假的硬币)的硬币通过该拒收挑选部127经由拒收硬币用的滑道(未图示)传送到后述的硬币投出口172。此外,虽然未图示,但也可以与硬币投出口172不同地,用于将拒收硬币退还到机体外的退还部(拒收部)设置在硬币投出口172的附近。此时,由识别部122的真伪判别部122a判别为是假币的硬币作为拒收硬币通过该拒收挑选部127经由拒收硬币用的滑道而传送到退还部。
此外,各收纳转出机构150将在该收纳转出机构150中收纳的硬币一枚一枚进行转出。更详细而言,各收纳转出机构150包括:相对垂直方向以规定角度倾斜且以倾斜姿势旋转的旋转圆盘152;以及在与该旋转圆盘152的表面152b之间形成收纳硬币的硬币收纳空间153的罩部件154。
此外,在分散硬币入出款装置100中,设置有向框体102外投出硬币的硬币投出口172,在框体102内,设置有将从各收纳转出机构150转出的硬币搬运到硬币投出口172的出款搬运部170。出款搬运部170包括:设置在各收纳转出机构150的下方且大致沿着水平方向延伸的第一出款搬运部分170a;以及将从第一出款搬运部分170a传送的硬币搬运到硬币投出口172的第二出款搬运部分170b。此外,出款搬运部170由架设在多个滑轮上的环状带170p构成。并且,通过安装在一个滑轮上的电动机,环状带170p沿着图4中的顺时针以及逆时针的两个方向循环移动。在环状带170p中,等间隔地设置有多个突起部件(未图示),通过在一个突起部件中挂上一枚以上的硬币,通过环状带170p每次搬运1枚以上的硬币。
此外,在框体102内,在出款搬运部170的下方设置有溢出硬币收纳部180。溢出硬币收纳部180例如由对框体102装卸自如地设置的回收箱等构成。环状带170p通过沿着图4中的顺时针方向循环移动,从出款搬运部170中的第一出款搬运部分170a对溢出硬币收纳部180传送硬币。并且,在溢出硬币收纳部180由回收箱构成的情况下,在该回收箱中收纳硬币之后,通过从框体102将回收箱提取到跟前侧,能够按每个回收箱回收硬币。
另外,在如图6所示的现有技术的分散硬币入出款装置100a中,在框体102内的入款搬运部120的下方,设置有8个收纳转出机构150。相对于此,在本实施方式的分散硬币入出款装置100中,撤除8个收纳转出机构150中位于装置跟前侧(即,图6中的左侧)的2个收纳转出机构150,在撤除了该收纳转出机构150的区域设置溢出滑道125。此外,如图4所示,在入款搬运部120中,与挑选被传送到对应于各收纳转出机构150的各滑道126的硬币的挑选部124不同地,设置了挑选被传送到溢出滑道125的硬币的溢出挑选部123。此外,溢出滑道125的下端部位于出款搬运部170的环状带170p的上方。通过这样的结构,在通过入款搬运部120搬运的硬币中通过溢出挑选部123挑选的硬币通过溢出滑道125而传送到出款搬运部170的环状带170p上。
在如图6所示的现有技术的分散硬币入出款装置100a中,在与由识别部122识别出的硬币的现金种类对应的收纳转出机构150成为满量状态时,停止入款搬运部120的硬币的搬运,从该满量状态的收纳转出机构150转出数枚的硬币而传送到出款搬运部170的环状带170p上,通过该环状带170p而该硬币传送到溢出硬币收纳部180。并且,若从满量状态的收纳转出机构150转出的数枚的硬币全部传送到溢出硬币收纳部180,则再次开始入款搬运部120的硬币的搬运。但是,在这样的现有技术的分散硬币入出款装置100a中,由于需要暂时停止入款搬运部120的硬币的搬运,所以存在硬币的处理速度变慢的问题。
相对于此,在如图4所示的本实施方式的分散硬币入出款装置100中,在与由识别部122识别出的硬币的现金种类对应的收纳转出机构150成为满量状态时,不停止入款搬运部120的硬币的搬运,通过溢出挑选部123挑选与该现金种类对应的收纳转出机构150成为满量的硬币,并通过溢出滑道125传送到出款搬运部170的环状带170p上。并且,通过溢出滑道125传送到出款搬运部170的环状带170p上的硬币通过该环状带170p传送到溢出硬币收纳部180。在这样的本实施方式的分散硬币入出款装置100中,即使是在与由识别部122识别出的硬币的现金种类对应的收纳转出机构150成为满量状态,也不停止入款搬运部120的硬币的搬运而能够对溢出硬币收纳部180传送硬币,所以能够防止硬币的处理速度降低。
此外,在分散硬币入出款装置100中,设置有进行该分散硬币入出款装置100的各结构元素的控制的控制部190。关于这样的控制部190的结构,使用图12进行说明。如图12所示,在控制部190中,构成了分散硬币入出款装置100的硬币投入机构110、储存转出机构130、入款搬运部120、识别部122、收纳转出机构150、出款搬运部170等。这里,识别部122的硬币的识别结果传送到控制部190。此外,控制部190通过对硬币投入机构110、储存转出机构130、入款搬运部120、收纳转出机构150、出款搬运部170等分别传送指令信号,进行这些结构元素的控制。
接着,使用图7至图11,说明在上述的分散硬币入出款装置100中的硬币投入机构110的结构的细节。这里,图7是表示在图4以及图5所示的分散硬币入出款装置100中设置的硬币投入机构110的结构的俯视图,图8以及图9分别是图7所示的硬币投入机构110的A-A向视的纵剖面图,图10是图7所示的硬币投入机构110的B-B向视的纵剖面图,图11是图7所示的硬币投入机构110的C-C向视的纵剖面图。
如图7至图11所示,用于从分散硬币入出款装置100的框体102的外部对内部投入硬币的硬币投入机构110包括:设置为接受对在框体102的上面设置的硬币投入口投入的硬币且排除在接受到的硬币中包含的例如曲别针等的异物的第一硬币供给部111;以及接受从第一硬币供给部111传送的硬币的第二硬币供给部115。此外,在第一硬币供给部111和第二硬币供给部115之间,设置有形成用于将由第一硬币供给部111接受到的硬币传送到第二硬币供给部115的硬币搬运路径的滑道113。
第一硬币供给部111由包含第一托盘部分111a以及第二托盘部分111b的托盘构成,投入到硬币投入口的硬币由该托盘接受。这里,相对于第二托盘部分111b的上面沿着水平面设置,第一托盘部分111a设置为其上面以朝向第二托盘部分111b沿着斜下方延伸的方式相对水平面倾斜。此外,如图7所示,在滑道113中,相邻地设置有第二托盘部分111b。因此,在第一托盘部分111a中接受的硬币首先传送到第二托盘部分111b,从该第二托盘部分111b传送到滑道113。
如图8以及图9所示,第一托盘部分111a以及第二托盘部分111b能够以沿着水平方向延伸的轴111d为中心一体转动。更详细而言,第一托盘部分111a以及第二托盘部分111b在图8所示的、接受对硬币投入口投入的硬币的硬币接受位置和图9所示的、将在第一托盘部分111a以及第二托盘部分111b中接受的硬币传送到滑道113的硬币传送位置之间一体转动。这里,在对第一托盘部分111a以及第二托盘部分111b不作用任何力时,这些第一托盘部分111a以及第二托盘部分111b通过自重而位于如图8所示的硬币接受位置。此外,若在对硬币投入口投入的硬币由第一托盘部分111a以及第二托盘部分111b接受之后,通过操作者手动将第一托盘部分111a以及第二托盘部分111b一体举起而使得以轴111d为中心转动,从而将第一托盘部分111a以及第二托盘部分111b移动到如图9所示的硬币传送位置,则在第一托盘部分111a以及第二托盘部分111b中接受的硬币通过自重传送到滑道113。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硬币投入机构110并不限定于第一托盘部分111a以及第二托盘部分111b通过手动而以轴111d为中心转动的方式。作为变形例的硬币投入机构110的方式,也可以设置以轴111d为中心转动第一托盘部分111a以及第二托盘部分111b的驱动电动机(未图示)。此外,作为其他方式,操作者也可以用手将在第一托盘部分111a以及第二托盘部分111b中接受的硬币传送到滑道113。
在本实施方式中,以第一托盘部分111a中的第二托盘部分111b侧的边缘部比第二托盘部分111b中的第一托盘部分111a侧的边缘部稍微高的方式,在第一托盘部分111a和第二托盘部分111b之间设置有级差。由此,在将第一托盘部分111a以及第二托盘部分111b移动到如图9所示的硬币传送位置时,首先在第二托盘部分111b中接受的硬币传送到滑道113,之后在第一托盘部分111a中接受的硬币经过第二托盘部分111b而传送到滑道113。由此,能够防止在第一托盘部分111a以及第二托盘部分111b中分别接受的硬币一下子传送到滑道113,导致发生硬币的堵塞等的故障。
此外,如图7所示,在第一托盘部分111a以及第二托盘部分111b的各自中,设置有多个异物排除用的洞111c。各洞111c的尺寸小于应由分散硬币入出款装置100处理的硬币的大小。此外,如图8和图9所示,在第一托盘部分111a以及第二托盘部分111b的下方,设置有用于接受通过了洞111c的异物的异物接受部112。
如图8以及图9所示,滑道113包括构成硬币搬运路径的底面的第一引导部113a以及构成硬币搬运路径的上面的第二引导部113b,从第一硬币供给部111传送到滑道113的硬币以通过第一引导部113a和第二引导部113b之间的区域的方式被搬运而传送到第二硬币供给部115。这里,如图8以及图9所示,构成硬币搬运路径的底面的第一引导部113a以从第一硬币供给部111朝向第二硬币供给部115沿着斜下方延伸的方式相对水平面倾斜。因此,从第一硬币供给部111传送到滑道113的硬币通过自重而传送到第二硬币供给部115。此外,如图8以及图9所示,在第二引导部113b的附近,在与第一引导部113a之间隔着间隔而设置有包装硬币搬运限制部113c。这里,第一引导部113a和包装硬币搬运限制部113c之间的距离小于应由分散硬币入出款装置100处理的硬币的直径,从第一硬币供给部111传送到滑道113的硬币以放倒的状态而不是站立状态在第一引导部113a上通过自重而滑行的同时朝向第二引导部113b移动。通过设置这样的包装硬币搬运限制部113c,即使是在操作者错误地对分散硬币入出款装置100的硬币投入口投入了包装硬币,这样的包装硬币也不能通过第一引导部113a和包装硬币搬运限制部113c之间的间隙,在该包装硬币搬运限制部113c中被挂住,所以能够防止包装硬币传送到后述的第二硬币供给部115。在包装硬币被包装硬币搬运限制部113c挂住的情况下,操作者能够通过在硬币投入口中伸入手来取出该包装硬币。
如图8以及图9所示,在滑道113中,开闭自如地设置有用于选择性地阻止从第一硬币供给部111到第二硬币供给部115的硬币的搬运的开闭器114。这样的开闭器114在如图8所示的、位于滑道113的第一引导部113a和第二引导部113b之间且堵住硬币搬运路径的关闭位置和如图9所示的、从硬币搬运路径退避而位于第二引导部113b的上方的开放位置之间移动。在开闭器114位于如图8所示的关闭位置时,从第一硬币供给部111传送到滑道113的硬币通过该开闭器114遮挡而不被传送到第二硬币供给部115。这样的开闭器114的开闭动作通过控制部190被控制。此外,在滑道113中的开闭器114的附近,设置有用于检测硬币的通过的硬币通过检测传感器113p(参照图12)。
如图11所示,第二硬币供给部115包括在多个滑轮115b上架设的搬运带115a,从滑道113传送到第二硬币供给部115的硬币在搬运带115a上被接受。此外,在多个滑轮115b中的任一个滑轮115b上连接有驱动电动机(未图示),通过该驱动电动机,连接到该驱动电动机的滑轮115b被旋转驱动,从而搬运带115a能够沿着图11中的顺时针以及逆时针的两个方向循环移动。这里,通过搬运带115a沿着图11中的顺时针的方向循环移动,从滑道113传送到第二硬币供给部115的硬币在该搬运带115a上向图11中的右侧搬运,如图11的箭头所示,从搬运带115a的端部落下而传送到储存转出机构130。这样,第二硬币供给部115通过对从第一硬币供给部111传送的硬币作用力,对作为硬币转出部的储存转出机构130传送该硬币。另外,通过对从第一硬币供给部111传送的硬币作用力而传送到储存转出机构130的第二硬币供给部115并不限定于具有搬运带115a的部件。只要能够通过对从第一硬币供给部111传送的硬币作用力而传送到储存转出机构130,则也可以将搬运带115a以外的结构的部件用作第二硬币供给部115。
此外,如图11所示,在搬运带115a中的储存转出机构130侧(即,图11中的右侧)的端部的上方,设置有用于限制从第二硬币供给部115到储存转出机构130的硬币的搬运量的硬币搬运量限制部件116。硬币搬运量限制部件116例如由板状的聚氨酯橡胶等的弹性体(具体而言,由具有柔性的材料构成的物体)构成,硬币搬运量限制部件116的下端部从搬运带115a的上面稍微向上方隔开。通过这样的硬币搬运量限制部件116设置在搬运带115a的上方,能够防止在搬运带115a上的大量的硬币一下子从该搬运带115a的端部崩落而传送到储存转出机构130的情况。此外,硬币搬运量限制部件116能够以轴116a为中心在图11中的实线所示的位置和双点划线所示的位置之间摇动。由此,在将通过搬运带115a在该搬运带115a上接受到的硬币传送到储存转出机构130时,即使是在第二硬币供给部115的侧壁和硬币搬运量限制部件116之间硬币被挂住而该硬币未从搬运带115a落下,通过摇动硬币搬运量限制部件116,也能够将在第二硬币供给部115的侧壁和硬币搬运量限制部件116之间被挂住的硬币从该硬币搬运量限制部件116隔开而在搬运带115a上接受,或者将硬币向储存转出机构130侧掉落。另外,这样的硬币搬运量限制部件116的摇动通过分散硬币入出款装置100的控制部190被控制。
如图12所示,在第一硬币供给部111中,设置有用于检测在该第一硬币供给部111的第一托盘部分111a或第二托盘部分111b中接受的硬币的第一残留检测部117。此外,在第二硬币供给部115中,设置有用于检测在该第二硬币供给部115的搬运带115a上接受的硬币的第二残留检测部118。通过设置这样的第一残留检测部117和第二残留检测部118,即使是在通过硬币投入机构110将投入到硬币投入口的硬币传送到储存转出机构130之后在第一硬币供给部111或第二硬币供给部115中残留硬币,也能够通过第一残留检测部117和第二残留检测部118来检测这样的残留硬币。此外,在第二硬币供给部115中,设置有在该第二硬币供给部115的搬运带115a上接受的硬币为满量状态时检测这个情况的硬币收纳状态检测部119。此外,在从第二硬币供给部115传送硬币的储存转出机构130中,也设置有在该储存转出机构130中收纳的硬币为满量状态时检测这个情况的硬币收纳状态检测部138。
在分散硬币入出款装置100中设置的控制部190对硬币投入机构110进行如以下的控制。具体而言,在未由硬币收纳状态检测部138检测出在储存转出机构130中收纳的硬币为满量状态时,第二硬币供给部115的搬运带115a被驱动为沿着图11中的顺时针的方向循环移动,在第二硬币供给部115的搬运带115a上接受的硬币传送到储存转出机构130。另一方面,在由硬币收纳状态检测部138检测出在储存转出机构130中收纳的硬币为满量状态时,第二硬币供给部115的搬运带115a被停止。通过控制部190进行这样的搬运带115a的控制,即使是在分散硬币入出款装置100的硬币投入口中被投入了大量的硬币,通过搬运带115a进行如上所述的间歇运转,也能够防止向储存转出机构130一下子被传送大量的硬币的情况。由此,由于在储存转出机构130中收纳的硬币为满量状态时,不进一步向该储存转出机构130传送硬币,所以能够防止发生在储存转出机构130中硬币溢出而堵塞等的故障的情况。
此外,控制部190控制该搬运带115a的驱动,使得在将从第一硬币供给部111传送到第二硬币供给部115的硬币传送到储存转出机构130之后,将搬运带115a沿着与对于储存转出机构130的硬币的传送方向相反的方向(即,图11中的逆时针的方向)循环移动规定时间。此外,控制部190在搬运带115a沿着与对于储存转出机构130的硬币的传送方向相反的方向循环移动时,以轴116a为中心摇动该硬币搬运量限制部件116,使得将接触硬币搬运量限制部件116的硬币从该硬币搬运量限制部件116隔开。由此,即使是在将通过搬运带115a在该搬运带115a上接受的硬币传送到储存转出机构130时在第二硬币供给部115的侧壁和硬币搬运量限制部件116之间硬币被挂住而该硬币未从搬运带115a落下,通过摇动硬币搬运量限制部件116,也能够将被该硬币搬运量限制部件116挂住的硬币从该硬币搬运量限制部件116隔开而在搬运带115a上接受或者将硬币向储存转出机构130侧掉落。
此外,控制部190在搬运带115a沿着与对于储存转出机构130的传送方向相反的方向循环移动规定时间之后,将该搬运带115a再次沿着对于储存转出机构130的硬币的传送方向(图11中的顺时针的方向)循环移动。由此,能够将从硬币搬运量限制部件116隔开而在搬运带115a上接受的硬币传送到储存转出机构130。
此外,控制部190若硬币收纳状态检测部119检测出在第二硬币供给部115中接受的硬币为满量状态,则关闭开闭器114而阻止从第一硬币供给部111对于第二硬币供给部115的硬币的搬运。由此,在第二硬币供给部115中接受的硬币为满量状态时,通过开闭器114移动到关闭位置,不会从滑道113对第二硬币供给部115传送硬币,所以能够防止发生从第二硬币供给部115溢出硬币而堵塞等的错误。此外,控制部190在由第一残留检测部117检测出在第一硬币供给部111中接受硬币的情况下,打开开闭器114。由此,即使是在通过硬币投入机构110将投入到硬币投入口的硬币传送到储存转出机构130之后在第一硬币供给部111的第一托盘部分111a或第二托盘部分111b中残留硬币,也能够从第一硬币供给部111经由滑道113对第二硬币供给部115传送硬币。
接着,说明由这样的结构构成的硬币投入机构110的动作。若操作者将分散硬币的入款处理开始的指令输入到分散硬币入出款装置100的控制部190,则该控制部190打开在滑道113中设置的开闭器114。此外,控制部190将第二硬币供给部115的搬运带115a沿着图11中的顺时针的方向循环移动。并且,若操作者对在框体102的上面设置的硬币投入口投入硬币,则在第一硬币供给部111的第一托盘部分111a或第二托盘部分111b中接受硬币。此时,在硬币中包含的异物通过异物排除用的洞111c传送到异物接受部112。之后,若通过操作者手动将第一托盘部分111a以及第二托盘部分111b一体地举起而以轴111d为中心转动,将第一托盘部分111a以及第二托盘部分111b移动到图9所示的硬币传送位置,则在第一托盘部分111a以及第二托盘部分111b中接受的硬币通过自重而传送到滑道113,从滑道113传送到第二硬币供给部115。传送到第二硬币供给部115的硬币在搬运带115a上接受,通过该搬运带115a沿着图11中的顺时针的方向循环移动,从而在该搬运带115a上接受的硬币从该搬运带115a的端部如图11的箭头所示落下而传送到储存转出机构130。
若在滑道113中设置的硬币通过检测传感器113p未检测出硬币的通过起经过规定时间,则控制部190判断为在第一硬币供给部111的第一托盘部分111a或第二托盘部分111b中接受的硬币传送到储存转出机构130。此时,控制部190关闭开闭器114而阻止从第一硬币供给部111到第二硬币供给部115的硬币的搬运。此外,此时,控制部190控制该搬运带115a的驱动,使得将搬运带115a沿着与对于储存转出机构130的硬币的传送方向相反的方向(即,图11中的逆时针的方向)循环移动规定时间,且摇动硬币搬运量限制部件116,使得将接触该硬币搬运量限制部件116的硬币从该硬币搬运量限制部件116隔开。由此,能够将在第二硬币供给部115的侧壁和硬币搬运量限制部件116之间被挂住的硬币从该硬币搬运量限制部件116隔开而在搬运带115a上接受。并且,控制部190在搬运带115a沿着与对于储存转出机构130的传送方向相反的方向循环移动规定时间之后,将该搬运带115a再次沿着对于储存转出机构130的传送方向(图11中的顺时针的方向)循环移动。由此,从硬币搬运量限制部件116隔开而在搬运带115a上接受到的硬币被传送到储存转出机构130。
根据上述的硬币投入机构110,设置有被设置为接受对分散硬币入出款装置100的硬币投入口投入的硬币且排除在接受到的硬币中包含的异物的第一硬币供给部111以及接受从第一硬币供给部111传送的硬币的第二硬币供给部115,第二硬币供给部115通过对从第一硬币供给部111传送的硬币作用力,将该硬币传送到作为硬币转出部的储存转出机构130。由此,由于能够除去在硬币中包含的异物且通过第一硬币供给部111以及第二硬币供给部115的两阶段的硬币供给部对储存转出机构130传送硬币,所以即使是在硬币投入口中被投入大量的硬币,也不会发生硬币的堵塞等的故障,能够准确地对储存转出机构130传送硬币。
此外,本实施方式的分散硬币入出款装置100包括判别被入款的硬币为正币以及损币中的哪个种类的正损判别部122b(参照图12)。如前所述,“损币”是指因锈或污渍等而表面污损的硬币、一部分缺损的硬币、变形的硬币等。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分散硬币入出款装置100中,设置有收纳由正损判别部122b判别为是损币的硬币的损币收纳部。更详细而言,各自收纳硬币且转出被收纳的硬币的多个收纳转出机构150中的至少一个收纳转出机构150用作损币收纳部。此时,若在由识别部122识别出从储存转出机构130转出的硬币时由正损判别部122b判别为该硬币是损币,则通过与用作损币收纳部的收纳转出机构150对应的挑选部124,损币从入款搬运部120经由滑道126传送到该收纳转出机构150进行收纳。并且,在用作损币收纳部的收纳转出机构150中收纳的损币通过使得在出款时不会从该收纳转出机构150转出,从而不能作为出款硬币而再利用。另外,也可以当将在收纳转出机构150中收纳的损币向机外回收的情况下,从该收纳转出机构150转出损币而回收。
另外,也可以代替将多个收纳转出机构150中的至少一个收纳转出机构150用作损币收纳部,将溢出硬币收纳部180用作损币收纳部。此时,若在由识别部122识别出从储存转出机构130转出的硬币时由正损判别部122b判别为该硬币是损币,则通过溢出挑选部123,损币从入款搬运部120经由溢出滑道125传送到出款搬运部170的环状带170p上。并且,通过该环状带170p沿着图4中的顺时针的方向循环移动,通过溢出滑道125而传送到出款搬运部170的环状带170p上的损币被传送到溢出硬币收纳部180。
此外,在再其他方式中,也可以将多个收纳转出机构150中的至少一个收纳转出机构150用作损币收纳部,且将通过损币收纳部中的损币的收纳量达到规定容量而不能在该损币收纳部中收纳的损币收纳在溢出硬币收纳部180中。
此外,在再其他方式中,也可以在将多个收纳转出机构150中的至少一个收纳转出机构150用作损币收纳部时,控制部190进行控制,使得输出催促操作者进行从损币收纳部的损币的回收处理的信息。作为输出这样的信息的输出部,能够使用操作显示部40或发光二极管(LED)90、92或声音输出装置(未图示)等。具体而言,若被输出的信息传送到操作显示部40,则例如“请打开框体的门而回收在损币收纳部中收纳的损币”的消息显示在操作显示部40中,且在操作显示部40中显示表示兑换机10的内部结构的图像,在该图像中用作损币收纳部的收纳转出机构150通过不同的颜色等而被增强显示。此外,如图12所示,在控制部190上连接了第一设定部196,该第一设定部196在损币收纳部中的损币的收纳量达到规定容量时,输出促进操作者进行从损币收纳部的损币的回收处理的信息,或者设定是否将不能收纳在损币收纳部中的损币收纳在溢出硬币收纳部180中。操作者通过操作显示部40将设定内容输入到控制装置20,能够进行这样的第一设定部196的设定。
此外,也可以与上述的方法无关地,控制部190进行控制,使得在满足了规定的条件时,输出促进操作者进行从损币收纳部的损币的回收处理的信息。这里,作为规定的条件,有以下所示的各种条件。例如,规定的条件既可以是在损币收纳部中的损币的收纳量达到规定容量的情况。或者,规定的条件也可以是在兑换机10中收纳的全部货币的量达到规定量的情况。或者,规定的条件也可以是在兑换机10的动作时间达到规定时间的情况。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用作损币收纳部的收纳转出机构150和溢出硬币收纳部180也可以被划分为多个硬币收纳区域,在各硬币收纳区域中损币按现金种类收纳。根据这些技术特征,由于能够将在损币收纳部中收纳的损币按现金种类区分,所以具有能够容易进行损币的管理的优点。此外,在其他方式中,也可以将用作损币收纳部的收纳转出机构150和溢出硬币收纳部180按多个硬币收纳区域进行划分,但能够通过连接到控制部190的第二设定部197(图12参照)来设定是在被划分的各硬币收纳区域中将损币按现金种类收纳还是在损币收纳部中将损币以现金种类混合状态收纳。根据这些技术特征,能够配合使用方式来选择将在损币收纳部中收纳的损币是按现金种类划分还是设为现金种类混合状态,所以具有能够更灵活地应用的优点。
此外,如图12所示,也可以在控制部190上连接了正损判别方法设定部198,通过该正损判别方法设定部198,变更在正损判别部122b中的、判别被入款的硬币是正币以及损币中的哪个种类的方法。具体而言,如前所述,损币是指因锈或污渍等而表面污损的硬币、一部分缺损的硬币、变形的硬币等,但根据该损币的种类,由正损判别部122b判别的原因不同。具体而言,通过在识别部122中拍摄硬币的表面图像,该被拍摄的硬币的表面图像和预先存储的作为基准的正币的表面图像进行比较,从而检测该硬币的污损程度或缺损程度或变形程度,判别该硬币为正币以及损币中的哪个种类。此外,关于硬币的缺损,也通过在识别部122中检测该硬币的重量,该硬币的重量和作为基准的正币的重量进行比较来判别。此外,关于硬币是否为变形的硬币,也通过在识别部122中检测该硬币的厚度,基于该硬币的厚度的大小来判别该硬币为正币以及损币中的哪个种类。由此,正损判别部122b通过各种判别方法来判别被入款的硬币为正币以及损币中的哪个种类,但也可以通过正损判别方法设定部198来变更该硬币的判别方法,或者变更在判别时使用的正币和损币之间的阈值。
此外,如前所述,在通过识别部122的真伪判别部122a判别为是假币的硬币作为拒收硬币而被传送的退还部(拒收部)设置在硬币投出口172的附近的情况下,通过正损判别部122b判别为是损币的硬币也可以传送到这样的退还部。
根据如上所述的分散硬币入出款装置100,通过能够将不适合在市场中流通的损币在机体内自动地与正币分离,且将损币收纳在分散硬币入出款装置100的机体内(具体而言,用作损币收纳部的收纳转出机构150和溢出硬币收纳部180),从而能够防止损币向分散硬币入出款装置100的机体外投出的情况。
此外,如前所述,本实施方式的分散硬币入出款装置100包括判别被入款的硬币为当前流通的新币以及当前不流通的旧币中的哪个种类的新旧判别部122c(参照图12)。这里,在本实施方式的分散硬币入出款装置100中,也可以设置用于收纳由新旧判别部122c判别为是旧币的硬币的旧币收纳部。更详细而言,也可以将各自收纳硬币且转出被收纳的硬币的多个收纳转出机构150中的至少一个收纳转出机构150用作旧币收纳部。此时,若在由识别部122识别出从储存转出机构130转出的硬币时由新旧判别部122c判别该硬币为旧币,则通过与用作旧币收纳部的收纳转出机构150对应的挑选部124,旧币从入款搬运部120经由滑道126传送到该收纳转出机构150进行收纳。并且,在用作旧币收纳部的收纳转出机构150中收纳的旧币通过使得在出款时不会从该收纳转出机构150转出,从而不能作为出款硬币而再利用。另外,也可以当将在收纳转出机构150中收纳的旧币向机外回收的情况下,从该收纳转出机构150转出旧币而回收。
另外,也可以代替将多个收纳转出机构150中的至少一个收纳转出机构150用作旧币收纳部,将溢出硬币收纳部180用作旧币收纳部。此时,若在由识别部122识别出从储存转出机构130转出的硬币时由新旧判别部122c判别为该硬币是旧币,则通过溢出挑选部123,旧币从入款搬运部120经由溢出滑道125传送到出款搬运部170的环状带170p上。并且,通过该环状带170p沿着图4中的顺时针的方向循环移动,通过溢出滑道125而传送到出款搬运部170的环状带170p上的旧币被传送到溢出硬币收纳部180。
根据如上所述的分散硬币入出款装置100,通过能够将不适合在市场中流通的旧币在机体内自动地与新币分离,且将旧币收纳在分散硬币入出款装置100的机体内(具体而言,用作旧币收纳部的收纳转出机构150和溢出硬币收纳部180),从而能够防止旧币向分散硬币入出款装置100的机体外投出的情况。
此外,也可以不将设置了正损判别部122b或新旧判别部122c的分散硬币入出款装置100用作兑换机10的一部分,而是由分散硬币入出款装置100单体来用作入出款机。此时,用作入出款机的分散硬币入出款装置100将由正损判别部122b判别为是正币的硬币收纳在机体内且能够将该收纳的正币用作出款硬币,而将由正损判别部122b判别为是损币的硬币收纳在机体内且不能将该收纳的损币用作出款硬币。此外,用作入出款机的分散硬币入出款装置100将由新旧判别部122c判别为是新币的硬币收纳在机体内且能够将该收纳的新币用作出款硬币,而将由新旧判别部122c判别为是旧币的硬币收纳在机体内且不能将该收纳的旧币用作出款硬币。
〔关于分散纸币入出款装置的结构〕
接着,使用13说明本实施方式的兑换机10中的分散纸币入出款装置200的结构。图13是表示图1等所示的兑换机中的分散纸币入出款装置200的内部结构的侧视图。
如图1、图2以及图13所示,分散纸币入出款装置200具有大致长方体形状的框体202,在该框体202的前面(图13中的右侧的侧面)设置有入款部252以及出款部260。在入款部252中设置有入款部罩252a以及纸币转出机构252b,在操作者要对分散纸币入出款装置200入款少量的纸币的情况下,将纸币以层叠状态设置在入款部252之后,通过纸币转出机构252b将纸币一张一张转到框体202内。此外,在要入款多量的纸币的情况下,在将罩252a向上方打开的状态下将多量的纸币设置在入款部252之后,通过纸币转出机构252b将纸币一张一张转到框体202内。此外,在分散纸币入出款装置200的框体202内设置有搬运部264,该搬运部264将通过纸币转出机构252b转到框体202内的纸币一张一张进行搬运。在搬运部264中设置有识别部266,通过纸币转出机构252b而转到框体202内的纸币通过识别部266识别其现金种类、真伪、正损、新旧等。
此外,在框体202内设置有多个收纳转出部270,各收纳转出部270分别连接到搬运部264。各收纳转出部270按现金种类收纳纸币。更详细而言,基于识别部266的识别结果,通过纸币转出机构252b转出到框体202内的纸币通过搬运部264按现金种类传送到各收纳转出部270。此外,各收纳转出部270能够将在该收纳转出部270中收纳的纸币一张一张转出到搬运部264。各收纳转出部270既可以是以将如图13所示的纸币一张一张夹入一对带之间的状态将该带与纸币一同卷绕的卷带式的收纳转出部,或者也可以将纸币堆积而收纳的堆积器(stacker)式的收纳转出部(未图示)。
此外,如图13所示,在框体202内设置有装卸自如地安装了现金搬运盒235的盒安装部280。盒安装部280连接到搬运部264,在盒安装部280中安装了现金搬运盒235时,能够从搬运部264对现金搬运盒235传送纸币,且能够将在现金搬运盒235中收纳的纸币转出到搬运部264。通过将这样的现金搬运盒235从框体202向外侧提取,能够按每个现金搬运盒235回收纸币。
此外,在出款部260中设置有出款部开闭器260a。在纸币传送到出款部260之后,操作者通过打开出款部开闭器260a,能够取出在出款部260中积累的纸币。或者,也可以在出款完成后自动打开开闭器260a。
〔关于包装硬币投出装置的结构〕
接着,使用图14至29,说明本实施方式的兑换机10中的包装硬币投出装置300的结构。这里,图14是表示图1等所示的兑换机10中的包装硬币投出装置300的内部结构的侧视图,图15是表示图14所示的包装硬币投出装置300中的多个收纳部310以及升降部380的结构的细节的侧视图。此外,图16是表示在图14等所示的包装硬币投出装置300的各收纳部310中设置的投出机构319的结构的立体图,图17以及图18分别是图16所示的投出机构319的侧视图。此外,图19至图22分别是表示在图14等所示的包装硬币投出装置300中、将在收纳部310中收纳的包装硬币由投出机构319投出的动作的侧视图。此外,图23是表示图14等所示的包装硬币投出装置300中的多个收纳部310以及升降部380的结构的立体图,且是表示打开了收纳部310的门314时的状态的图,图24是表示图23所示的包装硬币投出装置300中的门314的结构的结构图,图25以及图26分别是表示图14等所示的包装硬币投出装置300中的用于调整各收纳部310的收纳区域的宽度的大小的各收纳区域宽度调整部件317、318的结构的立体图。此外,图27是表示在图14等所示的包装硬币投出装置300的收纳部310中设置的投出机构319中的多个种类的旋转体320的结构的图。此外,图28是表示图1等所示的兑换机10中的其他种类的包装硬币投出装置300a的内部结构的侧视图,图29是表示在图28所示的包装硬币投出装置300a的收纳部310中设置的投出机构319a中的多个种类的旋转体360的结构的图。此外,在图14至图29中,用参照标号W表示在包装硬币投出装置300、300a中处理的包装硬币。此外,在图20至图22等中,为了简化,省略了在收纳部310中收纳的包装硬币的显示。
如图14以及图15所示,包装硬币投出装置300包括:大致长方体形状的框体302;设置为在框体302内沿着垂直方向排列的多个(例如6个)收纳部310;以及可沿着垂直方向移动的升降部380。在各收纳部310中,设置有将收纳的包装硬币从接近底面312中的高度等级低的部分侧开始一条一条投出的投出机构319。此外,升降部380包括:收纳通过各收纳部310的投出机构319投出的包装硬币的包装硬币收纳部件382;以及检测通过各收纳部310的投出机构319投出的包装硬币的投出包装硬币检测部384。此外,在框体302的上面,设置有在升降部380位于上方位置(图14中的实线位置)时进行用于取出在该升降部380的包装硬币收纳部件382中收纳的包装硬币的包装硬币投出口的开闭的开闭器390。此外,在包装硬币投出装置300的上部,设置有进行在各收纳部310中设置的投出机构319和升降部380的控制的控制部370。以下说明这样的包装硬币投出装置300的各结构元素的细节。
如图14以及图19所示,各收纳部310以在相对水平面倾斜的底面312上沿着该底面312的倾斜而滚动的方向(即,图14以及图19中的左下方向)且多个积累的方式收纳包装硬币。这里,“以多个积累的方式收纳包装硬币”是指,根据在收纳部310中收纳的包装硬币的数量,既有在底面312上以多个层积累的方式收纳的情况,也有在底面312上以1层(1列)排列的状态收纳的情况,包装硬币也可以是1个。此外,若也有有规则地以整齐排列状态收纳的情况,则也包含虽然包装硬币的方向对齐但以不规则的状态收纳的情况。即,表现也能够以多个层积累包装硬币而收纳的情况,并不限定于必须以多个层积累而收纳的情况,也不限定于必须以整齐排列状态收纳的情况。
此外,相对于水平面的各收纳部310的底面312的倾斜角度为8~20°的范围内的大小,相对于包装硬币的各收纳部310的底面312的最大静止摩擦系数为0.01~0.15的范围内的大小。由此,在各收纳部310中收纳的包装硬币中位于底面312上的包装硬币不会因在与该底面312之间起作用的摩擦力而停止,沿着该底面312的倾斜通过自重而滑动或者滚动而接近投出机构319侧。
此外,各收纳部310具有在其之间形成包装硬币的收纳区域的一对侧壁,如图23所示,一对侧壁中的至少一个侧壁构成为用于进行对于收纳部310的包装硬币的存取的可开闭的门314。这里,构成为门314的收纳部310的侧壁例如由透明部件或半透明部件构成等成为操作者能够目视收纳部310的内部的结构。此外,也可以代替门314由透明部件或半透明部件构成,通过在该门314中设置缝隙或洞等,从而操作者能够目视收纳部310的内部。此外,如图24所示,在门314的下缘部设置有例如2个铰链(hinge)316,通过各铰链316,门314开闭自如地安装在包装硬币投出装置300的框体302的侧面。由此,操作者在对各收纳部310补充包装硬币时,通过打开门314,能够对各收纳部310从侧方放入包装硬币。
此外,在收纳部310的一对侧壁中的至少一个侧壁、具体而言与构成为门314的侧壁相反侧的侧壁上,装卸自如地设置有用于调整收纳部310的收纳区域的宽度的大小的第一收纳区域宽度调整部件317和第二收纳区域宽度调整部件318(参照图25以及图26)。这里,收纳区域宽度调整部件317、318根据包装硬币的长度方向的长度而准备多个种类,根据在侧壁上设置的收纳区域宽度调整部件317、318的种类,能够改变收纳部310的收纳区域的宽度的大小。另外,用于调整收纳部310的收纳区域的宽度的大小的收纳区域宽度调整部件并不限定于如图25以及图26所示的部件,也可以准备3种以上的收纳区域宽度调整部件。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包装硬币投出装置300的各收纳部310中能够收纳各种现金种类的包装硬币,但通过与在各收纳部310中收纳的包装硬币的现金种类对应地改变在该收纳部310的侧壁安装的收纳区域宽度调整部件317、318的种类,能够将收纳部310的收纳区域的宽度的大小设为与应收纳的包装硬币的现金种类对应的适当的大小。
此外,也可以代替包装硬币的长度方向的长度而准备多个种类的收纳区域宽度调整部件317、318,一个收纳区域宽度调整部件被设置为能够在收纳部310中进行移动。此时,通过在收纳部310内将收纳区域宽度调整部件沿着该收纳部310的宽度方向(即,沿着与图14等的纸面正交的方向)移动,能够变更收纳部310的收纳区域的宽度的大小。由此,即使是在包装硬币投出装置300中在收纳部310中收纳的包装硬币的现金种类发生了变更,通过在收纳部310内移动收纳区域宽度调整部件,也能够将该收纳区域的宽度的大小调整为变更后的现金种类的包装硬币能够收纳在收纳部310的收纳区域中,能够容易应对在收纳部310中收纳的包装硬币的现金种类的变更。
如前所述,在各收纳部310中,设置有将收纳的包装硬币从接近底面312中的高度等级低的部分侧开始一条一条投出的投出机构319。使用图16至图18,说明这样的投出机构319的结构的细节。投出机构319包括:以作为与收纳部310的倾斜方向正交的方向且沿着水平方向(即,沿着与图14和图15的纸面正交的方向)的轴心的旋转轴322为中心,沿着图14和图15中的逆时针的方向旋转的旋转体320。这里,在各旋转体320中,至少设置有2个(图14至图27所示的例中为3个)将在收纳部310中收纳的包装硬币一条一条接受的凹部324。此外,投出机构319包括:使旋转体320以旋转轴322为中心旋转的驱动部321(参照图16);检测旋转体320的旋转位置的旋转位置检测部350;以及设置在旋转体320的上方,防止在收纳部310中收纳的包装硬币未进入旋转体320的凹部324而通过该旋转体320的上方而投出的门部330。这里,在各投出机构319中,驱动部321能够使旋转体320沿着作为包装硬币从收纳部310通过旋转体320而被投出的方向的正转方向(即,图14和图15中的逆时针的方向)以及作为与正转方向相反的方向的反转方向(即,图14和图15中的顺时针的方向)的两个方向旋转。此外,驱动部321能够改变旋转体320的转速。
如图17以及图18所示,以在以旋转轴322为中心的旋转体320的旋转方向上成为等间隔的方式,在该旋转体320中设置有3个凹部324,在旋转体320位于图17所示的旋转位置时,在收纳部310中收纳的多个包装硬币中位于底面312中的高度等级的最低的部分的1条包装硬币被凹部324接受。此外,也可以在各凹部324中设置用于进行在该凹部324中是否接受包装硬币的检测的容纳包装硬币检测部329。容纳包装硬币检测部329由例如具有发光元件以及受光元件的光传感器等构成,若在凹部324中接受包装硬币,则发光元件和受光元件之间的光轴被该包装硬币所遮挡,从而检测出该包装硬币。
如图17以及图18所示,在旋转体320中,在收纳部310中收纳的包装硬币所接触的外面326成为离作为轴心的旋转轴322的中心的距离发生变化的结构。具体而言,旋转体320的侧剖面大致成为多角形形状(在图17以及图18所示的例中大致为三角形形状),各凹部324分别设置在接近多角形形状的顶点的位置。这里,在收纳部310中大量的包装硬币以多层积累而收纳的情况下,在收纳部310中收纳的包装硬币也接触旋转体320的外面326,但根据在收纳部310中的包装硬币的收纳状态,在该收纳部310内各包装硬币不能移动,存在尽管旋转体320的凹部324为空,也不能对该凹部324传送包装硬币的情况。相对于此,通过旋转体320的外面326成为离作为轴心的旋转轴322的中心的距离发生变化的结构,在旋转体320以旋转轴322为中心旋转时接触到外面326的包装硬币的位置也发生变化。由此,由于能够进行收纳部310内的包装硬币的搅拌来使其流动,所以能够对旋转体320的凹部324传送包装硬币。
此外,旋转体320的各凹部324在旋转体320的某一个凹部324位于该旋转体320的旋转位置中的包装硬币应从收纳部310被凹部324接受的收纳位置(即,图17所示的位置)时,成为该凹部324的内侧壁(图17中用参照标号324a表示)和收纳部310的底面312大致位于直线上的形状。由此,在旋转体320位于如图17所示的旋转位置时,在收纳部310中收纳的多个包装硬币中位于底面312中的高度等级的最低的部分的一条包装硬币顺利地被凹部324接受。
此外,在旋转体320的某一个凹部324位于如图22所示的、旋转体320的旋转位置中的包装硬币从凹部324投出的投出位置时,旋转体320中的各凹部324的形状以及位置被决定为,比该凹部324先行的其他的凹部324不能从收纳部310接受包装硬币,即,先行的其他的凹部324比收纳部310的底面312位于下方。
此外,如图16所示,沿着旋转轴322的旋转体320的长度方向的长度大于应投出的包装硬币的长度方向的最大长度的1/2。由此,也不会对在长度方向上长的包装硬币破坏平衡,能够稳定地将在收纳部310中收纳的包装硬币通过旋转体320准确地投出。
此外,如图16所示,在旋转体320的侧方,在旋转轴322上设置有齿轮328,该齿轮328与旋转体320同步地旋转。此外,在与齿轮328同轴位于侧方的旋转体的外周,等间隔地设置有3个被检测部件352,在齿轮328的径向外侧的侧方,位置固定地设置有检测各被检测部件352的旋转位置检测部350。通过这样的旋转位置检测部350检测各被检测部件352,检测出旋转体320的旋转位置。更详细而言,旋转位置检测部350由例如具有发光元件以及受光元件的光传感器等构成,若各被检测部件352位于这些发光元件以及受光元件之间,通过发光元件和受光元件之间的光轴被该被检测部件352所遮挡,检测出被检测部件352。
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旋转体320,根据包装硬币的直径的大小而准备凹部324的形状不同的多个种类。并且,在各收纳部310中设置的投出机构319的旋转体320能够更换为与在收纳部310中收纳的包装硬币的直径的大小对应。更详细而言,如图27所示,根据包装硬币的直径的大小而准备凹部324的形状和尺寸不同的5种旋转体320。另外,虽然各旋转体320的外形的尺寸相同,但凹部324的深度(图27中用参照标号a1~a5表示)以及宽度的大小(图27中用参照标号b1~b5表示)互不相同。具体而言,在如图27(a)~(e)所示的各旋转体320中,虽然从旋转轴322的中心至外面326的最大距离(即,图27(a)~(c)中用双点划线所示的旋转体320的虚拟外接圆的半径的大小)相同,但在包装硬币的直径为14mm~19.5mm的范围内的大小时,使用凹部324的深度a1为19.7mm且宽度的大小b1为22mm的图27(a)所示的旋转体320,在包装硬币的直径为19.5mm~23.5mm的范围内的大小时,使用凹部324的深度a2为23mm且宽度的大小b2为26mm的图27(b)所示的旋转体320,在包装硬币的直径为23.5mm~27.5mm的范围内的大小时,使用凹部324的深度a3为26.4mm且宽度的大小b3为30mm的图27(c)所示的旋转体320,在包装硬币的直径为27.5mm~31mm的范围内的大小时,使用凹部324的深度a4为29.9mm且宽度的大小b4为34mm的图27(d)所示的旋转体320,在包装硬币的直径为31mm~35mm的范围内的大小时,使用凹部324的深度a5为33.5mm且宽度的大小b5为38mm的图27(e)所示的旋转体320。另外,在图27(d)、(e)中,为了简化而用线图只简单表示了在旋转体320中设置的凹部324的位置,但实际上成为与图27(a)~(c)所示的旋转体320相同的结构。
在图27中,表示了根据包装硬币的直径的大小而凹部324的形状不同的多个种类的旋转体320的结构,但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多个种类的各凹部324的尺寸中,相对于包装硬币的直径的凹部324的宽度的大小(图27中的用参照标号b1~b5表示的尺寸)之比成为1.0~1.7的范围内。这里,凹部324的宽度的大小是指,如图27所示那样凹部324中的相对的一对内壁(隔着间隔而大致平行地延伸的一对内壁)间的距离。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多个种类的各凹部324的尺寸中,相对于包装硬币的直径的凹部324的深度(图27中的用参照标号a1~a5表示的尺寸)之比成为0.8~1.5的范围内。这里,凹部324的深度是指,如图27所示,在离旋转体320的旋转轴322的中心的径向上的、凹部324的里侧的包装硬币接触面和旋转体320的虚拟外接圆(图27中用双点划线表示)之间的最大的距离。
由此,作为旋转体320,根据包装硬币的直径的大小而准备凹部324的形状不同的多个种类,旋转体320能够更换为与在收纳部310中收纳的包装硬币的直径的大小对应。因此,即使是在包装硬币投出装置300中在收纳部310中收纳的包装硬币的现金种类发生了变更,通过将在收纳部310中设置的投出机构319中的旋转体320更换为设置了与该包装硬币的直径对应的凹部324的旋转体,也能够容易对应在收纳部310中收纳的包装硬币的现金种类的变更。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在更换旋转体320时,一体更换包含旋转体320、驱动部321以及后述的门部330等的投出机构319。或者,在其他方式中,也可以在更换旋转体320时,旋转体320从包含驱动部321和后述的门部330等的投出机构319的其他的部件独立拆卸。
此外,也可以不准备如图27(a)~(e)所示的多个种类的旋转体320,取而代之,使用能够变更凹部324的尺寸的一个旋转体320。具体而言,能够对旋转体320的各凹部324装卸自如地安装垫片等的装卸部件,通过对各凹部324安装装卸部件,能够减小该凹部324的宽度的大小和深度。此外,在其他方式的具体例中,也可以成为与包装硬币的接触面能够通过螺钉等而移动的结构。
门部330设置在旋转体320的上方,能够防止在收纳部310中收纳的包装硬币不进入旋转体320的凹部324而通过该旋转体320的上方而投出。即,如图14所示,通过门部330来堵住收纳部310的上面和旋转体320之间的间隙,能够防止在收纳部310中收纳了大量的包装硬币时包装硬币从该收纳部310的上面和旋转体320之间的间隙向升降部380侧投出的情况。
此外,如图17以及图18所示,在门部330的上部,设置有作为沿着水平方向延伸的轴心的摇动轴332,该门部330能够以摇动轴332为中心进行摇动。以下说明摇动这样的门部330的机构。如图16所示,在齿轮328的上方,以与该齿轮328齿合的方式设置有齿轮340,该齿轮340通过驱动部321以旋转轴342为中心进行旋转。此外,通过在齿轮328以及齿轮340的外周分别设置的齿,若齿轮340旋转则齿轮328也与齿轮340连动。由此,通过驱动部321,经由齿轮340、328而使旋转体320旋转。此外,在齿轮340的侧面设置有凸轮344,该凸轮344以旋转轴342为中心与齿轮340同步地旋转。如图16至图18所示,凸轮344的剖面大致成为四角形形状,在凸轮344以旋转轴342为中心旋转时,该凸轮344的各顶点部分将门部330的侧面从图17以及图18中的左侧断断续续地按压,因此,门部330以摇动轴332为中心在图17和图18中的实线所示的位置和双点划线所示的位置之间进行摇动。另外,为了简化,在附图中省略了各齿轮328、340的齿的形状。
由此,由于门部330能够以沿着水平方向延伸的摇动轴332为中心,与旋转体320的旋转动作连动地摇动,所以在收纳部310中收纳的包装硬币接触到门部330的情况下,该包装硬币被门部330按压。如前所述,尽管在收纳部310中大量的包装硬币以多层积累而收纳,根据在收纳部310中的包装硬币的收纳状态,在该收纳部310内各包装硬币不能移动,存在尽管旋转体320的凹部324为空,也不能对该凹部324传送包装硬币的情况。相对于此,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接触门部330的包装硬币被该门部330按压,收纳部310内的包装硬币的位置也发生变化,能够进行收纳部310内的包装硬币的搅拌来使其流动,所以能够对旋转体320的凹部324传送包装硬币。另外,以摇动轴332为中心的门部330的摇动角度例如图17和图18所示那样成为7°。
此外,根据收纳部310中的包装硬币的收纳状态,存在在收纳部310中收纳的包装硬币接触门部330的情况下,即使该门部330摇动,被该门部330按压的包装硬币和收纳部310内的其他的包装硬币也不会顺利地在收纳部310内移动的情况。这样的现象大多数因在收纳部310的底面312和门部330中的包装硬币接触的侧的面之间的距离或包装硬币的直径的大小等而产生。因此,防备产生这样的故障的情况,能够以能够改变收纳部310的底面312和门部330中的包装硬币接触的侧的面之间的距离的方式,在门部330中的包装硬币接触的侧的面,装卸自如地安装能够接触在收纳部310中收纳的包装硬币的一个或者多个安装部件334。更详细而言,如图16所示,在门部330中的包装硬币接触的侧的面,以沿着旋转体320的旋转轴322延伸的方向排列的方式设置有多个安装洞,能够在这些多个安装洞中的任一个安装洞中安装安装部件334。
使用图19至图22,说明通过由这样的结构构成的投出机构319来投出在收纳部310中收纳的包装硬币的动作。如图19所示,在旋转体320的某一个凹部324位于旋转体320的旋转位置中的包装硬币应从收纳部310被凹部324接受的收纳位置时,在收纳部310中收纳的多个包装硬币中位于底面312中的高度等级的最低的部分的一条包装硬币顺利地被凹部324接受。并且,若该旋转体320从图19所示的旋转体320的旋转位置通过驱动部321朝向图19中的逆时针的方向旋转,则该旋转体320经过图20所示的位置、图21所示的位置而到达图22所示的投出位置,在该投出位置中包装硬币从旋转体320的凹部324投出而被传送到升降部380的包装硬币收纳部件382。
如图14中的箭头所示,升降部380能够在面对在各收纳部310中设置的投出机构319的位置以及开闭器390的附近的上方位置之间升降。并且,在各收纳部310中收纳的包装硬币通过投出机构319被投出时,升降部380移动到面对该投出机构319的位置。此外,如前所述,升降部380包括:收纳通过各收纳部310的投出机构319被投出的包装硬币的包装硬币收纳部件382;以及检测通过各收纳部310的投出机构319被投出的包装硬币的投出包装硬币检测部384,若在各收纳部310中收纳的包装硬币通过投出机构319被投出,则在通过投出包装硬币检测部384检测出该包装硬币之后,收纳在包装硬币收纳部件382中。投出包装硬币检测部384由例如具有发光元件以及受光元件的光传感器等构成,若通过投出机构319被投出的包装硬币传送到升降部380,则发光元件和受光元件之间的光轴被该包装硬币所遮挡,从而检测出该包装硬币。
此外,在包装硬币投出装置300的下部,设置有用于使升降部380升降的驱动部372。此外,在驱动部372中连接有电源线束(harness)374,通过该电源线束374,从兑换机10中的其他的装置对包装硬币投出装置300的驱动部372提供电力。此外,在使包装硬币投出装置300以单体动作的情况下,也可以设置如图15中双点划线所示的电源376来代替在驱动部372上连接电源线束374。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包装硬币投出装置300的框体302的前面设置有框体门304(参照图15),各收纳部310以及升降部380通过打开该框体门304,能够从框体302一体地沿着水平方向提取。另外,框体门304也可以不设置在框体302的前面而设置在背面。
此外,在包装硬币投出装置300的其他方式中,也可以不通过打开框体门304而将各收纳部310以及升降部380从框体302一体提取,而是将各收纳部310与升降部380分开从框体302提取。此时,在通过打开框体门304而将各收纳部310从框体302提取时,升降部380能够退避到垂直方向上的不妨碍各收纳部310的提取动作的位置。
此外,框体门304也可以不设置在框体302的前面或背面,而是设置在框体302的侧面。此时,通过打开框体门304且打开构成为收纳部310中的门314(参照图23)的侧壁,能够进行对于收纳部310的包装硬币的存取。
接着,以下说明通过在包装硬币投出装置300中设置的控制部370来控制使各投出机构319的旋转体320旋转的驱动部321等的方法。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前所述,在各投出机构319中,驱动部321能够使旋转体320沿着作为包装硬币从收纳部310通过旋转体320而被投出的方向的正转方向(图14和图15中的逆时针的方向)以及作为与正转方向相反的方向的反转方向(图14和图15中的顺时针的方向)的两个方向旋转,控制部370基于由旋转位置检测部350检测出的旋转体320的旋转位置以及投出包装硬币检测部384的检测信息,控制旋转体320的旋转方向。
若更详细说明,控制部370在通过将旋转体320沿着正转方向旋转而通过投出机构319从收纳部310投出包装硬币时,在由投出包装硬币检测部384检测出规定条数的包装硬币从旋转体320投出的情况且由旋转位置检测部350检测出该旋转体320位于第一规定位置的情况时,使旋转体320沿着反转方向旋转。这里,第一规定位置是指,在规定条数的包装硬币从旋转体320投出之后在旋转体320的某一个凹部324中残留包装硬币的位置,具体而言如图22所示的位置。之后,控制部370在由旋转位置检测部350检测出旋转体320位于第二规定位置的情况时,使旋转体320停止。这里,第二规定位置是指,如图19所示,接受包装硬币的凹部324面对收纳部310的位置。通过控制部370通过如上所述的控制方法进行驱动部321的控制,即使是在规定条数的包装硬币通过旋转体320从收纳部310投出时如图22所示那样在该旋转体320的凹部324中残留包装硬币,通过使该旋转体320反转,也能够将凹部324内的包装硬币返回到收纳部310,即,通过这样控制而回收在收纳部310内的包装硬币时,能够将一下子进入旋转体的凹部324而成为从收纳部310看不到的状态的包装硬币包含在内,回收收纳部310内的应回收的全部包装硬币。
此外,控制部370在通过将旋转体320沿着正转方向旋转而通过投出机构319从收纳部310投出包装硬币时,由旋转位置检测部350一定时间未检测出旋转体320位于第一规定位置(参照图22)的情况时,使旋转体320沿着反转方向旋转,之后,在由旋转位置检测部350检测出旋转体320位于第二规定位置(参照图19)时,使旋转体320停止。以下说明在控制部370中进行这样的控制的理由。在通过投出机构319的旋转体320而将包装硬币从收纳部310投出时,存在因包装硬币被旋转体320等夹紧而导致堵塞,旋转体320不能旋转的情况。此时,以由旋转位置检测部350一定时间未检测出旋转体320位于第一规定位置的情况为条件,控制部370判断为在旋转体320中产生了包装硬币的堵塞,使旋转体320反转而返回到图19所示的第二规定位置。由此,能够解除旋转体320中的包装硬币的堵塞现象。
此外,控制部370基于由旋转位置检测部350检测出的旋转体320的旋转位置以及投出包装硬币检测部384的检测信息,进行是否发生了如不能从收纳部310正常地投出包装硬币的投出不良的判断。并且,控制部370若在规定期间或者规定投出次数或者规定投出条数中发生了投出不良的次数大于预先设定的次数,则调整驱动部321对于旋转体320的旋转速度,使得降低旋转体320的旋转速度。由此,若在投出机构319中频繁地产生投出不良,则降低旋转体320的旋转速度,从而控制部370能够进行减少在投出机构319中产生投出不良的频度的应用。
如以上所述,本实施方式的包装硬币投出装置300包括:设置了投出机构319的收纳部310,投出机构319将以在相对水平面倾斜的底面312上沿着该底面312的倾斜而滚动的方向且多个积累的方式收纳的包装硬币从接近底面312中的高度等级低的部分侧开始一条一条投出;以及升降部380,该升降部380包括容纳通过投出机构319从收纳部310投出的包装硬币的包装硬币收纳部件382且能够沿着垂直方向移动。由此,在收纳部310中包装硬币以多个积累的方式收纳且在收纳部310中收纳的包装硬币通过投出机构319从收纳部310投出而收纳在升降部380的包装硬币收纳部件382中,所以能够将包装硬币投出装置300作为虽然是大容量且紧凑的结构但操作性良好,并且提高了从收纳部310的包装硬币的投出动作的稳定性。
此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包装硬币投出装置300,设置有检测从收纳部310投出的包装硬币的投出包装硬币检测部384,且投出机构319包括:以作为与收纳部310的倾斜方向正交的方向且沿着水平方向延伸的轴心的旋转轴322为中心旋转,将在收纳部310中收纳的包装硬币一条一条接受的凹部324至少设置有2个的旋转体320;使旋转体320以旋转轴322为中心旋转的驱动部321;以及检测旋转体320的旋转位置的旋转位置检测部350。由此,由于设置有检测旋转体320的旋转位置的旋转位置检测部350,所以即使是在通过旋转体320从收纳部310投出了规定条数的包装硬币时,在该旋转体320的凹部324中残留包装硬币,通过基于由旋转位置检测部350检测出的旋转体320的旋转位置,将旋转体320通过驱动部321来旋转,也能够将旋转体320的凹部324内的包装硬币返回到收纳部310。
此外,根据由如以上的结构构成的本实施方式的包装硬币投出装置300,作为旋转体320,根据包装硬币的直径的大小而准备凹部324的形状不同的多个种类,旋转体320能够更换为与在收纳部310中收纳的包装硬币的直径的大小对应。由此,即使是在包装硬币投出装置300中在收纳部310中收纳的包装硬币的现金种类发生了变更,通过将在收纳部310中设置的投出机构319中的旋转体320更换为设置了与该包装硬币的直径对应的凹部324的旋转体,也能够容易对应在收纳部310中收纳的包装硬币的现金种类的变更。
此外,收纳部310具有在其之间形成包装硬币的收纳区域的一对侧壁,在一对侧壁中的至少一个侧壁上,装卸自如地设置有用于调整收纳部310的收纳区域的宽度的大小的第一收纳区域宽度调整部件317和第二收纳区域宽度调整部件318。此外,收纳区域宽度调整部件317、318根据包装硬币的长度方向的长度而准备多个种类,根据在侧壁上设置的收纳区域宽度调整部件317、318的种类,能够改变收纳部310的收纳区域的宽度的大小。由此,即使是在包装硬币投出装置300中在收纳部310中收纳的包装硬币的现金种类发生了变更,通过更换在收纳部310的侧壁安装的收纳区域宽度调整部件317、318,也能够将收纳部310的收纳区域的宽度的大小调整为变更后的现金种类的包装硬币收纳在该收纳区域,能够容易对应在收纳部310中收纳的包装硬币的现金种类的变更。
图14至图27所示的包装硬币投出装置300成为将具有设置了3个凹部324的旋转体320的投出机构319设置在各收纳部310中的方式,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定于这样的方式。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变形例的包装硬币投出装置,也可以使用将具有设置了2个凹部364的旋转体360的投出机构319a设置在各收纳部310中的包装硬币投出装置300a。以下,使用图28以及图29简单说明由这样的结构构成的包装硬币投出装置300a。另外,在图28所示的包装硬币投出装置300a中,对于与图14至图27所示的包装硬币投出装置300相同的结构元素,赋予相同的参照标号并省略其说明。
在图28所示的包装硬币投出装置300a中,在各收纳部310中,设置有将收纳的包装硬币从接近底面312中的高度等级低的部分侧开始一条一条投出的投出机构319a。投出机构319a包括:以作为与收纳部310的倾斜方向正交的方向且沿着水平方向延伸(即,沿着与图28的纸面正交的方向延伸)的轴心的旋转轴362为中心,沿着图28中的逆时针的方向旋转的旋转体360。这里,在各旋转体360中,设置有将在收纳部310中收纳的包装硬币一条一条接受的两个凹部364。此外,投出机构319a包括:使旋转体360以旋转轴362为中心旋转的驱动部(未图示);检测旋转体360的旋转位置的旋转位置检测部(未图示);以及设置在旋转体360的上方,防止在收纳部310中收纳的包装硬币不进入旋转体360的凹部364而通过该旋转体360的上方而投出的门部330。
在图28所示的包装硬币投出装置300a中,也与图14至图27所示的包装硬币投出装置300相同地,作为旋转体360,根据包装硬币的直径的大小而准备凹部364的形状不同的多个种类。并且,在各收纳部310中设置的投出机构319a的旋转体360能够更换为与在收纳部310中收纳的包装硬币的直径的大小对应。更详细而言,如图29所示,根据包装硬币的直径的大小而准备凹部364的形状不同的5种旋转体360。另外,虽然各旋转体360的外形的尺寸相同,但凹部364的深度(图29中用参照标号c1~c5表示)以及宽度的大小(图29中用参照标号d1~d5表示)互不相同。具体而言,在如图29(a)~(e)所示的各旋转体360中,虽然从旋转轴362的中心至外面366的最大距离相同,但在包装硬币的直径为14mm~19.5mm的范围内的大小时,使用凹部364的深度c1为19.7mm且宽度的大小d1为22mm的图29(a)所示的旋转体360,在包装硬币的直径为19.5mm~23.5mm的范围内的大小时,使用凹部364的深度c2为23mm且宽度的大小d2为26mm的图29(b)所示的旋转体360,在包装硬币的直径为23.5mm~27.5mm的范围内的大小时,使用凹部364的深度c3为26.4mm且宽度的大小d3为30mm的图29(c)所示的旋转体360,在包装硬币的直径为27.5mm~31mm的范围内的大小时,使用凹部364的深度c4为29.9mm且宽度的大小d4为34mm的图29(d)所示的旋转体360,在包装硬币的直径为31mm~35mm的范围内的大小时,使用凹部364的深度c5为33.5mm且宽度的大小d5为38mm的图29(e)所示的旋转体360。另外,在图29(a)~(e)中,为了简化而用线图只简单表示了在旋转体360中设置的凹部364的位置。
在图29中,表示了根据包装硬币的直径的大小而凹部364的形状不同的多个种类的旋转体360的结构,但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多个种类的各凹部364的尺寸中,相对于包装硬币的直径的凹部364的宽度的大小(图29中的用参照标号d1~d5表示的尺寸)之比成为1.0~1.7的范围内。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多个种类的各凹部364的尺寸中,相对于包装硬币的直径的凹部364的深度(图29中的用参照标号c1~c5表示的尺寸)之比成为0.8~1.5的范围内。
由此,作为旋转体360,根据包装硬币的直径的大小而准备凹部364的形状不同的多个种类,旋转体360能够更换为与在收纳部310中收纳的包装硬币的直径的大小对应。因此,即使是在包装硬币投出装置300a中在收纳部310中收纳的包装硬币的现金种类发生了变更,通过将在收纳部310中设置的投出机构319a中的旋转体360更换为设置了与该包装硬币的直径对应的凹部364的旋转体,也能够容易对应在收纳部310中收纳的包装硬币的现金种类的变更。
另外,图14至图29所示的包装硬币投出装置300、300a成为了多个收纳部310沿着垂直方向排列为1列,但本实用新型的包装硬币投出装置并不限定于这样的方式,也可以配置为多个收纳部310沿着垂直方向排列的收纳部组合体沿着包装硬币投出装置的宽度方向排列为2列以上。此时,升降部380成为横跨配置成排列为2列以上的收纳部组合体的结构,既可以一并接受从这些收纳部组合体的各个收纳部310投出的包装硬币,也可以作为包括多个包装硬币收纳部件382和多个升降部380的结构,在对应的包装硬币收纳部件382中接受从这些收纳部组合体的各个收纳部310投出的包装硬币。
〔关于兑换机的兑换处理〕
接着,叙述由这样的结构构成的兑换机10的兑换处理的细节。首先,使用图30说明进行这样的兑换处理的控制装置20的结构的细节。
如图30所示,兑换机10的控制装置20包括进行该兑换机10的各结构元素的控制的控制部22,在该控制部22中,连接了进行被出款的货币的现金种类的指定的出款货币现金种类指定部24。另外,若想要通过兑换机10进行兑换处理的顾客等的操作者通过操作显示部40输入出款货币的现金种类,则在出款货币现金种类指定部24中进行出款货币的现金种类的指定。
在本实施方式的兑换机10中,控制部22能够切换在对货币进行入款之前由出款货币现金种类指定部24进行现金种类的指定,或者在对货币进行了入款之后由出款货币现金种类指定部24进行现金种类的指定。此外,如图30所示,在控制部22中,连接了现金种类指定定时设定部26,该现金种类指定定时设定部26设定在对货币进行入款之前由出款货币现金种类指定部24进行现金种类的指定,或者在对货币进行了入款之后由出款货币现金种类指定部24进行现金种类的指定。此外,现金种类指定定时设定部26也可以除了如上所述的设定之外,进行能够对每个兑换处理进行选择在对货币进行入款之前由出款货币现金种类指定部24进行现金种类的指定,或者在对货币进行了入款之后由出款货币现金种类指定部24进行现金种类的指定的设定。通过在兑换机10的导入时等金融机构的店员等的操作者通过操作显示部40将设定内容输入到控制装置20的控制部22,从而进行这样的现金种类指定定时设定部26的设定。
使用图31(a)所示的流程图,说明在通过现金种类指定定时设定部26进行了在对货币进行入款之前由出款货币现金种类指定部24进行现金种类的指定的设定的情况。在兑换机10的待机状态中,在操作显示部40中显示交易选择画面,但若想要通过兑换机10进行兑换处理的顾客等的操作者在这样的交易选择画面中选择兑换处理,则在操作显示部40中显示进行要被出款的货币的现金种类的指定的现金种类指定画面。并且,若在这样的现金种类指定画面显示在操作显示部40中时操作者通过该操作显示部40而输入出款货币的现金种类,则通过出款货币现金种类指定部24进行出款货币的现金种类的指定。之后,在操作显示部40中显示货币的入款画面。若在操作显示部40中显示了货币的入款画面时操作者进行货币的入款处理,则通过出款货币现金种类指定部24而指定的现金种类的货币从兑换机10被出款。由此,一连串的兑换处理完成。这样的兑换处理适合操作者提前认识要被入款的货币的金额或要被出款的货币的现金种类的情况。
接着,使用图31(b)所示的流程图,说明在通过现金种类指定定时设定部26进行了在对货币进行了入款之后由出款货币现金种类指定部24进行现金种类的指定的设定的情况。在兑换机10的待机状态中在操作显示部40中显示交易选择画面,但若想要通过兑换机10进行兑换处理的顾客等的操作者在这样的交易选择画面中选择兑换处理,则在操作显示部40中显示货币的入款画面。并且,若在操作显示部40中显示了货币的入款画面时操作者进行货币的入款处理,则在操作显示部40中显示进行出款货币的现金种类的指定的现金种类指定画面。在该现金种类指定画面中,也显示被入款的货币的合计金额。并且,若在这样的现金种类指定画面显示在操作显示部40中时操作者通过该操作显示部40输入出款货币的现金种类,则通过出款货币现金种类指定部24进行出款货币的现金种类的指定,通过出款货币现金种类指定部24所指定的现金种类的货币从兑换机10出款。由此,一连串的兑换处理完成。这样的兑换处理适合操作者提前未认识到要被入款的货币的金额或要被出款的货币的现金种类的情况。具体而言,例如,在将持有的大量的硬币逆兑换为纸币的情况下,在操作者不知道该被入款的大量的硬币的合计金额的情况下,可以说期望在进行要被出款的纸币的现金种类的指定之前,首先将大量的硬币入款到兑换机10中确认该硬币的合计金额,指定相当于该硬币的合计金额的纸币的现金种类。
接着,使用图31(c)所示的流程图,说明通过现金种类指定定时设定部26,对每个兑换处理进行选择在对货币进行入款之前由出款货币现金种类指定部24进行现金种类的指定,或者在对货币进行了入款之后由出款货币现金种类指定部24进行现金种类的指定的设定的情况。在兑换机10的待机状态中在操作显示部40中显示交易选择画面,但若想要通过兑换机10进行兑换处理的顾客等的操作者在这样的交易选择画面中选择兑换处理,则在操作显示部40中显示现金种类指定定时的选择画面。若在操作显示部40中显示了现金种类指定定时的选择画面时,操作者选择在货币的入款前进行出款货币的现金种类的指定,则在操作显示部40中显示进行出款货币的现金种类的指定的现金种类指定画面。并且,若在这样的现金种类指定画面显示在操作显示部40时操作者通过该操作显示部40输入出款货币的现金种类,则通过出款货币现金种类指定部24进行出款货币的现金种类的指定。之后,在操作显示部40中显示货币的入款画面。若在操作显示部40中显示了货币的入款画面时操作者进行货币的入款处理,则从兑换机10被出款通过出款货币现金种类指定部24所指定的现金种类的货币。另一方面,若在操作显示部40中显示了现金种类指定定时的选择画面时,操作者选择在货币的入款后进行出款货币的现金种类的指定,则在操作显示部40中显示货币的入款画面。并且,若在操作显示部40中显示了货币的入款画面时操作者进行货币的入款处理,则在操作显示部40中显示进行出款货币的现金种类的指定的现金种类指定画面。并且,若操作者在这样的现金种类指定画面显示在操作显示部40中时通过该操作显示部40输入出款货币的现金种类,则通过出款货币现金种类指定部24进行出款货币的现金种类的指定,从兑换机10被出款通过出款货币现金种类指定部24所指定的现金种类的货币。由此,一连串的兑换处理完成。
由此,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兑换机10,由于控制部22切换在对货币进行入款之前由出款货币现金种类指定部24进行现金种类的指定,或者在对货币进行了入款之后由出款货币现金种类指定部24进行现金种类的指定,所以与指定被出款的货币的现金种类的定时固定于货币的入款前或者入款后的现有技术的兑换机相比,不变更兑换机10的控制装置20的程序,就能够根据顾客的要求来随机应变,对于操作者来说变得灵活,能够提高便利性。
此外,在兑换机10中进行兑换处理时,也可以作为兑换处理的种类,操作者能够通过操作显示部40选择被出款的货币的现金种类相对于被入款的货币的现金种类成为低额的正兑换处理、以及被出款的货币的现金种类相对于被入款的货币的现金种类成为高额的逆兑换处理中的任一个兑换处理。此时,现金种类指定定时设定部26对操作者通过操作显示部40所选择的兑换处理的种类为正兑换处理时以及逆兑换处理时的各个兑换处理,能够进行是在对货币进行入款之前由出款货币现金种类指定部24进行现金种类的指定,或者还是在对货币进行了入款之后由出款货币现金种类指定部24进行现金种类的指定的设定。
此外,作为本实施方式中的兑换机10的其他方式,控制部22也可以基于操作者通过操作显示部40所选择的兑换处理的种类(正兑换处理或者逆兑换处理),自动地切换是在对货币进行入款之前由出款货币现金种类指定部24进行现金种类的指定,或者还是在对货币进行了入款之后由出款货币现金种类指定部24进行现金种类的指定。具体而言,例如,控制部22进行控制,使得在操作者通过操作显示部40所选择的兑换处理的种类为正兑换处理时在对货币进行入款之前由出款货币现金种类指定部24进行现金种类的指定,另一方面,控制部22进行控制,使得在操作者通过操作显示部40所选择的兑换处理的种类为逆兑换处理时在对货币进行入款之后由出款货币现金种类指定部24进行现金种类的指定。这里,作为操作者通过操作显示部40选择正兑换处理作为兑换处理的种类的状况,考虑操作者知道要被入款的货币的金额或要被出款的货币的现金种类的情况,但通过此时操作者先指定要被出款的货币的现金种类,例如兑换机10自动计算需要的入款额,能够简化操作者自己计算等的兑换处理所需的工夫。另一方面,作为操作者通过操作显示部40选择逆兑换处理作为兑换处理的种类的状况,考虑将持有的大量的硬币兑换为纸币的情况,但此时大多数情况下操作者不知道持有的大量的硬币的合计金额。因此,可以说期望操作者在进行被出款的纸币的现金种类的指定之前,首先将大量的硬币入款到兑换机10中确认该硬币的合计金额,指定相当于该硬币的合计金额的纸币的现金种类。因此,在兑换处理为正兑换处理的情况下和逆兑换处理的情况下,通过改变出款货币的现金种类指定的定时,都能够提高对于兑换机10的利用者的便利性。
此外,作为本实施方式中的兑换机10的再其他的方式,也可以在兑换机10的待机状态中或者兑换处理的开始时,能够接受货币的入款动作以及出款货币现金种类指定部24的现金种类的指定动作的双方。此时,控制部22进行控制,使得在先接受到货币的入款动作时,在货币被入款之后通过出款货币现金种类指定部24进行现金种类的指定,另一方面,控制部22进行控制,使得在先接受到出款货币现金种类指定部24的货币的现金种类的指定动作时,在货币被入款之前通过出款货币现金种类指定部24进行现金种类的指定。此时,由于能够通过货币的入款动作或者出款货币的现金种类的指定动作,自动地切换是在对货币进行入款之前通过出款货币现金种类指定部24进行现金种类的指定,或者还是在对货币进行了入款之后通过出款货币现金种类指定部24进行现金种类的指定,所以能够提高对于操作者的便利性。此外,由于不需要选择出款货币的现金种类指定的定时,所以能够减少操作者的兑换处理步骤。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将入款货币的全额兑换为通过出款货币现金种类指定部24所指定的现金种类的货币,但也可以设置用于指定作为兑换货币而出款的货币的张数的出款货币张数指定部。此外,也可以通过出款货币现金种类指定部24指定多个现金种类,并对各个现金种类通过出款货币张数指定部指定要出款的货币的张数。
此外,也可以以在没有通过出款货币现金种类指定部24进行现金种类的指定时应被出款的货币的张数最小的现金种类结构或者预先设定的现金种类结构进行货币的出款。在兑换处理中,在货币以应被出款的货币的张数最小的现金种类结构出款时,由于能够将被出款的纸币或硬币的张数和包装硬币的条数设为最少,所以能够有效地应用兑换机10内的现金的效率,此外,能够实现对于操作者的便利性。
此外,也可以能够预先设定在没有通过出款货币现金种类指定部24进行现金种类的指定时的出款货币的现金种类的优先顺序。此时,通过提高在兑换机10中通过兑换处理而被出款的频度低的货币的现金种类的优先度,从而能够延长将兑换机10中的出款货币按现金种类收纳的货币收纳部的货币量成为空状态(empty状态)或者接近空状态为止的时间,能够根据实际应用来有效地应用兑换机10内的现金,且能够降低对于兑换机10的货币补充的频度。
此外,如图30所示,也可以对控制部22连接用于接受顾客信息的顾客信息接受部28。具体而言,想要通过兑换机10进行兑换处理的顾客等的操作者通过操作显示部40输入顾客信息,或者通过读卡器42读取操作者所持有的ID卡,从而能够使顾客信息接受部28接受顾客信息。在设置了这样的顾客信息接受部28的情况下,控制部22基于通过顾客信息接受部28接受到的顾客信息,切换是在对货币进行入款之前通过出款货币现金种类指定部24进行现金种类的指定,或者还是在对货币进行了入款之后通过出款货币现金种类指定部24进行现金种类的指定。此时,由于能够基于顾客信息,自动地切换是在对货币进行入款之前通过出款货币现金种类指定部24进行现金种类的指定,或者还是在对货币进行了入款之后通过出款货币现金种类指定部24进行现金种类的指定,所以能够提高对于操作者的便利性。此外,由于不需要选择出款货币的现金种类指定的定时,所以能够减少操作者的兑换处理步骤。
此外,作为本实施方式中的兑换机10的再其他的方式,也可以在出款货币现金种类指定部24中,在对货币进行入款之前以及在对货币进行了入款之后的何时都能够进行现金种类的指定。此时,由于在对货币进行入款之前以及在对货币进行了入款之后的何时都能够进行现金种类的指定,所以对于操作者来说操作变得灵活,能够提高兑换机10的便利性。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的兑换机10中,在进行逆兑换处理时,也可以以在没有通过出款货币现金种类指定部24进行现金种类的指定时应被出款的货币的张数最小的现金种类结构进行货币的出款。具体而言,在兑换机10中进行逆兑换处理时,如图31(b)的流程图所示,在指定出款货币的现金种类之前在兑换机10中入款货币。并且,若在兑换机10中入款货币,则在操作显示部40中显示被入款的硬币的合计金额和通过兑换机10所推荐的出款货币的现金种类结构(具体而言,应被出款的货币的张数最小的现金种类和张数)。并且,若操作者在操作显示部40中按下确定按钮,则从兑换机10以上述的现金种类结构出款货币。另一方面,在顾客想要进行出款货币的现金种类的指定的情况下,能够通过操作显示部40指定要被出款的货币的现金种类。根据这样的兑换机10,能够提高进行逆兑换处理时的便利性。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兑换机10中,在兑换处理中被入款的货币的现金种类为预先设定的现金种类的情况下,也可以不进行兑换处理,进行将被入款的货币退还到机体外的应用。由此,能够防止在兑换处理中例如现金种类为小额的纸币被大量入款而导致分散纸币入出款装置200的收纳转出部270立即成为满量状态的情况。此外,在兑换处理中被入款的货币的现金种类为预先设定的现金种类的情况下,也可以关于该现金种类的货币,能够限制在兑换处理中被入款的金额或张数。由此,能够防止在兑换处理中例如金额为高额的纸币被大量入款而导致分散纸币入出款装置200的收纳转出部270立即成为空状态的情况。
此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兑换机也可以入款货币以外的支票、商品券等的有价介质。此时,在兑换机中,设置用于收纳被入款的有价介质的有价介质收纳部。此外,控制部22能够切换是在对有价介质进行入款之前通过出款货币现金种类指定部24进行现金种类的指定,或者还是在对有价介质进行了入款之后通过出款货币现金种类指定部24进行现金种类的指定。
〔关于作为状态显示部的发光二极管的结构〕
如图1等所示,在兑换机10的外侧框体12的前面设置的上部门14的上部中的左右两侧,作为通过光显示而对外部通知兑换机10为预先设定的多个状态中的哪个状态的状态通知部,设置有发光二极管(LED)90、92。更详细而言,对应于兑换机10中的预先设定的多个状态的各个状态,预先设定组合了光的颜色以及至少灭灯、点灯、闪烁中的任一个光显示的模式的状态,作为状态通知部的发光二极管90、92能够以与该状态对应的光的颜色以及光显示的模式,显示兑换机10为预先设定的多个状态中的哪个状态。另外,也可以在光显示的模式为闪烁时,能够设定该闪烁速度。
在图32的表中表示这样的发光二极管90、92的发光色以及光显示的模式和兑换机10的状态的关系的一例。如图32所示,作为兑换机10的状态,可举出正常状态、异常状态(错误)、将在兑换机10中的被入款的货币按现金种类收纳的货币收纳部或将溢出货币以现金种类混合方式收纳的货币收纳部等的货币量为满量状态的满状态、货币收纳部的货币量比满量状态少规定量的接近满状态、将在兑换机10中的应被出款的货币按现金种类收纳的货币收纳部的货币量为空的空状态(empty状态)、货币收纳部的货币量比空状态多规定量的接近空状态、兑换机10为使用中的状态、兑换机10中的一次的兑换处理时间为超过预先设定的时间的长时间使用中的状态等。另外,虽然在图32的表中没有表示,但作为兑换机10的其他状态,有该兑换机10为应用时间外的状态、在兑换处理中在被入款的货币中包含伪券的状态等。并且,如图32所示,对应于这些兑换机10的各种状态,预先设定了组合了发光二极管90、92的发光色以及光显示的模式的状态。
这里,以下说明检测兑换机10的状态的各种部件。如图30所示,在控制部22中,作为检测兑换机10的状态的部件,分别连接有满量状态检测部件32、接近满状态检测部件34、空状态检测部件36、接近空状态检测部件38。这里,满量状态检测部件32检测收纳转出机构150或收纳转出部270等的将被入款的货币按现金种类收纳的货币收纳部成为满量状态的情况,或者检测将溢出货币以现金种类混合方式收纳的货币收纳部成为满量状态的情况,应通过作为状态通知部的发光二极管90、92通知的兑换机10的状态包含通过满量状态检测部件32检测出至少一个货币收纳部为满量(满状态)的状态。此外,接近满状态检测部件34检测上述的货币收纳部的货币量成为比满量状态少规定量的接近满状态的情况,应通过作为状态通知部的发光二极管90、92通知的兑换机10的状态包含通过接近满状态检测部件34检测出至少一个货币收纳部的接近满状态的状态。
此外,空状态检测部件36检测收纳转出机构150或收纳转出部270、收纳部310等的将应被出款的货币按现金种类收纳的货币收纳部的货币量成为空状态的情况,应通过作为状态通知部的发光二极管90、92通知的兑换机10的状态包含通过空状态检测部件36检测出至少一个货币收纳部为空状态(empty状态)的状态。此外,接近空状态检测部件38检测上述的货币收纳部的货币量成为比空状态多规定量的接近空状态的情况,应通过作为状态通知部的发光二极管90、92通知的兑换机10的状态包含通过接近空状态检测部件38检测出至少一个货币收纳部的接近空状态的状态。
在由这样的结构构成的兑换机10中,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等通过从远离该兑换机10的地点确认基于作为在该兑换机10中设置的状态通知部的发光二极管90、92的发光色以及光显示的模式,能够容易识别该兑换机10的状态,在兑换机10中发生了异常等的错误时能够立即应对。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满量状态检测部件32检测出将被入款的货币按现金种类收纳的货币收纳部成为满量状态,或者在空状态检测部件36检测出将应被出款的货币按现金种类收纳的货币收纳部的货币量成为空状态时,也可以进行在兑换机10中不能进行正兑换处理以及逆兑换处理中的任一个处理的应用。由此,能够防止兑换机10完全停止的情况,提高对于操作者的便利性且能够增加兑换机10的动作率。
另外,本实施方式并不限定于对应于兑换机10的各种状态而将发光二极管90、92的发光色以及光显示的模式进行的组合的方式。作为本实施方式中的其他的方式,也可以对应于兑换机10的各种状态而仅设定了发光二极管90、92的发光色,发光二极管90、92仅由对应于该状态的光的颜色来表示兑换机10为预先设定的多个状态中的哪个状态。此外,作为本实施方式中的再其他的方式,也可以对应于兑换机10的各种状态,只有发光二极管90、92的光显示的模式从灭灯、点灯、闪烁中设定,发光二极管90、92仅由对应于该状态的光显示的模式来表示兑换机10为预先设定的多个状态中的哪个状态。
此外,作为将兑换机10的状态通知到外部的状态通知部,也可以使用多个发光二极管串联连接的结构。此时,作为状态显示部的光显示的模式,也可以除了灭灯、点灯、闪烁之外,能够设定将多个发光二极管依次发光规定时间的波状闪烁。
此外,在图32的表所示的例中,在兑换机10的左右两侧分别配置的发光二极管90、92中的发光色以及光显示的模式相同,但也可以将在兑换机10的左右两侧分别配置的发光二极管90、92的各自的光显示的方式设为不同。
此外,作为状态通知部的发光二极管并不限定于在兑换机10的外侧框体12的前面设置的上部门14的上部的左右两侧分别配置的方式。作为其他例子,也可以一个发光二极管作为状态通知部而配置在兑换机10的外侧框体12的上部。
此外,状态通知部也可以除了发光二极管之外,还包括发光二极管以外的种类的发光器、具体而言例如荧光面板等,在该发光器中,也可以通过光显示来对外部通知兑换机10为预先设定的多个状态中的哪个状态。或者,状态通知部也可以由发光二极管以外的种类的发光器构成,该发光器通过光显示来对外部通知兑换机10为预先设定的多个状态中的哪个状态。
此外,状态通知部也可以除了光显示之外还通过声音来通知兑换机10为预先设定的多个状态中的哪个状态。
此外,也可以与兑换机10中的分散硬币入出款装置100、分散纸币入出款装置200以及包装硬币投出装置300对应地设置有多个状态通知部,各个状态通知部通过光显示来通知对应的装置100、200、300为预先设定的多个状态中的哪个状态。
〔关于兑换机的纸币处理单元和硬币处理单元的应用方法〕
如前所述,兑换机10具有大致长方体形状的外侧框体12,在该外侧框体12的内部,分散硬币入出款装置100、分散纸币入出款装置200以及包装硬币投出装置300设置为沿着横向排列。这里,由分散纸币入出款装置200构成进行纸币的入款处理以及出款处理的纸币处理单元50。此外,由分散硬币入出款装置100以及包装硬币投出装置300构成进行硬币的入款处理以及出款处理的硬币处理单元60。此外,这些分散硬币入出款装置100、分散纸币入出款装置200以及包装硬币投出装置300能够分别与其他的装置独立地从外侧框体12的内部向跟前侧沿着水平方向提取而取出。
这里,在本实施方式的兑换机10中,即使纸币处理单元50以及硬币处理单元60中的任一个单元不存在或者纸币处理单元50以及硬币处理单元60中的任一个单元不起作用,也能够进行兑换处理。更详细说明,在本实施方式的兑换机10中,即使是在纸币处理单元50以及硬币处理单元60中的任一个单元不存在或者纸币处理单元50以及硬币处理单元60中的任一个单元不起作用时,也能够分别进行被出款的货币的现金种类相对于被入款的货币的现金种类成为低额的正兑换处理、以及被出款的货币的现金种类相对于被入款的货币的现金种类成为高额的逆兑换处理。
这里,“纸币处理单元50以及硬币处理单元60中的任一个单元不存在”是指,纸币处理单元50或硬币处理单元60不在外侧框体12内容纳的状态。此外,“纸币处理单元50以及硬币处理单元60中的任一个单元不起作用”是指,虽然在兑换机10的外侧框体12内纸币处理单元50以及硬币处理单元60分别被容纳,但这些处理单元不动作的状态。在这样的状态下,为了防止使用者不小心投入货币,优选各单元的入款口或者出款口、或者入款口以及出款口的双方通过罩被覆盖而使得不能起作用。此外,如图30所示,对每个单元进行是否能够使纸币处理单元50以及硬币处理单元60分别进行动作的设定的单元作动设定部30设置在兑换机10的控制装置20中,在兑换机10的外侧框体12内分别收纳了纸币处理单元50以及硬币处理单元60时,这些纸币处理单元50以及硬币处理单元60分别在通过单元作动设定部30进行了不能动作的设定(换言之,退化运行的设定)时不起作用。
根据由这样的结构构成的兑换机10,在该兑换机10的导入时(即,对于金融机构的大体等的设置时),在纸币处理单元50以及硬币处理单元60中能够只将必要最小限度的单元容纳在外侧框体12内或者只将必要最小限度的单元起作用,此外,能够配合设置兑换机10的金融机构等的要求而将其他的单元追加或者起作用。由此,能够在兑换机10中灵活地进行应用,能够减轻在兑换机10的导入时的设置费用等。
另外,在上述的说明中,说明了即使是在兑换机10中不存在纸币处理单元50以及硬币处理单元60中的任一个单元,或者纸币处理单元50以及硬币处理单元60中的任一个单元不起作用时,也能够进化兑换处理的方式,但本实施方式的兑换机10并不限定于这样的方式。在本实施方式中的其他方式的兑换机10中,即使是在分散硬币入出款装置100、分散纸币入出款装置200以及包装硬币投出装置300中的任一个装置不存在、或者分散硬币入出款装置100、分散纸币入出款装置200以及包装硬币投出装置300中的任一个装置不起作用时,也能够进行兑换处理。此外,即使是在分散硬币入出款装置100、分散纸币入出款装置200中的任一个装置不存在、或者分散硬币入出款装置100、分散纸币入出款装置200中的任一个装置不起作用时,也能够进行兑换处理。
此时,尤其优选在兑换机10的导入时等,3个装置100、200、300中分散硬币入出款装置100以及分散纸币入出款装置200收纳在外侧框体12内且这些分散硬币入出款装置100以及分散纸币入出款装置200起作用,或者3个装置100、200、300中分散纸币入出款装置200以及包装硬币投出装置300收纳在外侧框体12内且这些分散纸币入出款装置200以及包装硬币投出装置300起作用。换言之,优选由分散纸币入出款装置200构成的纸币处理单元50始终收纳在外侧框体12内且该纸币处理单元50起作用。此时,能够将分散硬币入出款装置100或者包装硬币投出装置300从外侧框体12斜下而使其不起作用。此外,此时,在兑换机10中能够在纸币和硬币之间进行兑换处理。即,即使是在兑换机10中分散硬币入出款装置100不存在或不起作用时,在包装硬币投出装置300存在且起作用的情况下,也能够进行在分散纸币入出款装置200中被入款分散纸币且将合计金额与被入款的分散纸币相同且现金种类不同的包装硬币通过包装硬币投出装置300出款的兑换处理。此外,即使是在包装硬币投出装置300不存在或不起作用时,在分散硬币入出款装置100存在且起作用的情况下,也能够进行在分散纸币入出款装置200中被入款分散纸币且将合计金额与被入款的分散纸币相同且现金种类不同的分散硬币通过分散硬币入出款装置100出款的兑换处理、和在分散硬币入出款装置100中被入款分散硬币且将合计金额与被入款的分散硬币相同且现金种类不同的分散纸币通过分散纸币入出款装置200出款的兑换处理。
另外,在这样的兑换机10中,分散硬币入出款装置100也可以只进行分散硬币的出款处理,或者分散纸币入出款装置200只进行分散纸币的入款处理。此时,至少能够进行在分散纸币入出款装置200中被入款分散纸币且将合计金额与被入款的分散纸币相同且现金种类不同的分散硬币或者包装硬币通过分散硬币入出款装置100或者包装硬币投出装置300出款的兑换处理。
此外,在其他方式的兑换机10中,也可以即使是在分散纸币入出款装置200不存在或者分散纸币入出款装置200不起作用时,也能够进行兑换处理。即,即使是在兑换机10中分散纸币入出款装置200不存在或者不起作用时,在包装硬币投出装置300存在且起作用的情况下,也能够进行在分散硬币入出款装置100中分散硬币被入款且将合计金额与被入款的分散硬币相同且现金种类不同的包装硬币通过包装硬币投出装置300出款的兑换处理。
另外,在这样的兑换机10中,分散硬币入出款装置100也可以只进行分散硬币的入款处理,或者分散纸币入出款装置200只进行分散纸币的出款处理。此时,至少能够进行在分散硬币入出款装置100中分散硬币被入款且将合计金额与被入款的分散硬币相同且现金种类不同的分散纸币或者包装硬币通过分散纸币入出款装置200或者包装硬币投出装置300出款的兑换处理。
此外,在兑换机10的导入时等,也可以在3个装置100、200、300中只有分散纸币入出款装置200容纳在外侧框体12内且该分散纸币入出款装置200起作用,将分散硬币入出款装置100以及包装硬币投出装置300从外侧框体12拆卸而使其不起作用。在这样的兑换机10中,也能够通过分散纸币入出款装置200进行纸币之间的兑换处理。此外,此时,能够配合设置兑换机10的金融机构等的要求而将分散硬币入出款装置100或包装硬币投出装置300追加或者起作用。此外,在兑换机10的导入时等,也可以在3个装置100、200、300中只有分散硬币入出款装置100收纳在外侧框体12内且该分散硬币入出款装置100起作用,将分散纸币入出款装置200以及包装硬币投出装置300从外侧框体12拆卸而使其不起作用。在这样的兑换机10中,也能够通过分散硬币入出款装置100进行硬币之间的兑换处理。此外,此时,能够配合设置兑换机10的金融机构等的要求而将分散纸币入出款装置200或包装硬币投出装置300追加或者起作用。
此外,作为再其他的变形例,如图33所示,也可以使用除了分散硬币入出款装置100、分散纸币入出款装置200、包装硬币投出装置300之外,还追加具备进行通过封带纸对规定张数(例如100张)的纸币进行了封带的封带纸币的投出的封带纸币投出装置400的兑换机10a。此时,在外侧框体12的内部,分散硬币入出款装置100、分散纸币入出款装置200、包装硬币投出装置300以及封带纸币投出装置400设置为沿着横向排列。此外,在图33所示的兑换机10a中,由分散纸币入出款装置200以及封带纸币投出装置400构成纸币处理单元50。
在图33所示的兑换机10a中,与图3等所示的兑换机10相同地,即使是在纸币处理单元50以及硬币处理单元60中的任一个单元不存在或者纸币处理单元50以及硬币处理单元60中的任一个单元不起作用时,也能够分别进行正兑换处理以及逆兑换处理。
或者,也可以在图33所示的兑换机10a中,即使是在分散硬币入出款装置100、分散纸币入出款装置200、包装硬币投出装置300以及封带纸币投出装置400中的一部分装置不存在或者分散硬币入出款装置100、分散纸币入出款装置200、包装硬币投出装置300以及封带纸币投出装置400中的一部分装置不起作用时,也能够进行兑换处理。首先,在如图33所示的兑换机10a的导入时等,在封带纸币投出装置400不存在或者封带纸币投出装置400不起作用的情况下,能够进行与图3所示的兑换机10相同的兑换处理。此外,即使是除了封带纸币投出装置400之外,在分散硬币入出款装置100、分散纸币入出款装置200、包装硬币投出装置300中的一部分装置不存在或者分散硬币入出款装置100、分散纸币入出款装置200、包装硬币投出装置300中的一部分装置不起作用时,也能够进行兑换处理的情况如前所述。
此外,在如图33所示的兑换机10a的导入时等,即使是在分散纸币入出款装置200不存在或者分散纸币入出款装置200不起作用的情况下,也能够在该兑换机10a中进行兑换处理。即,即使是在兑换机10a中分散纸币入出款装置200不存在或者不起作用时,也因封带纸币投出装置400存在且起作用,所以能够进行在分散硬币入出款装置100中被入款分散硬币且将合计金额与被入款的分散硬币相同且现金种类不同的包装硬币或封带纸币通过包装硬币投出装置300或封带纸币投出装置400出款的兑换处理。
此外,在其他方式的兑换机10a中,也可以即使是在分散硬币入出款装置100不存在或者分散硬币入出款装置100不起作用,也能够在该兑换机10a中进行兑换处理。即,即使是在兑换机10a中分散硬币入出款装置100不存在或者不起作用时,也能够进行在分散纸币入出款装置200中被入款分散纸币且将合计金额与被入款的分散纸币相同且现金种类不同的包装硬币或封带纸币通过包装硬币投出装置300或封带纸币投出装置400出款的兑换处理。
此外,在其他方式的兑换机10a中,也可以即使是在包装硬币投出装置300不存在或者包装硬币投出装置300不起作用,也能够在该兑换机10a中进行兑换处理。即,即使是在兑换机10a中包装硬币投出装置300不存在或者不起作用时,也能够进行将合计金额与从分散硬币入出款装置100或分散纸币入出款装置200被入款的分散硬币或分散纸币相同的封带纸币通过封带纸币投出装置400出款的兑换处理。
此外,在其他方式的兑换机10a中,也可以即使是在分散硬币入出款装置100和包装硬币投出装置300不存在或者分散硬币入出款装置100和包装硬币投出装置300不起作用的情况下,也能够在该兑换机10a中进行兑换处理。即,即使是在兑换机10a中分散硬币入出款装置100和包装硬币投出装置300不存在或者不起作用时,也能够进行在分散纸币入出款装置200中被入款分散纸币且将合计金额与被入款的分散纸币相同的封带纸币通过封带纸币投出装置400出款的兑换处理。
此外,在其他方式的兑换机10a中,也可以即使是在分散纸币入出款装置200和包装硬币投出装置300不存在或者分散纸币入出款装置200和包装硬币投出装置300不起作用的情况下,也能够在该兑换机10a中进行兑换处理。即,即使是在兑换机10a中分散纸币入出款装置200和包装硬币投出装置300不存在或者不起作用时,也能够进行在分散硬币入出款装置100中被入款分散硬币且将合计金额与被入款的分散硬币相同的封带纸币通过封带纸币投出装置400出款的兑换处理。
此外,也可以在这样的兑换机10a中,分散硬币入出款装置100只进行分散硬币的入款处理或者出款处理中的任一个处理,或者分散纸币入出款装置200只进行分散纸币的入款处理或者出款处理中的任一个处理。此时,例如,能够进行在分散纸币入出款装置200中被入款分散纸币且将合计金额与被入款的分散纸币相同且现金种类不同的分散硬币或者封带纸币通过分散硬币入出款装置100或者封带纸币投出装置400出款的兑换处理。
在上述的说明中,关于设置了由分散硬币入出款装置100、分散纸币入出款装置200以及包装硬币投出装置300构成的3个装置的兑换机10以及设置了由分散硬币入出款装置100、分散纸币入出款装置200、包装硬币投出装置300以及封带纸币投出装置400构成的4个装置的兑换机10a,叙述了即使是在一部分处理单元50、60或一部分装置100、200、300、400不存在或者不起作用的情况下也能够进行兑换处理的各种方式,但上述的方式到低是一例,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够使用覆盖在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中记载的兑换机的结构的各种方式的兑换机。

Claims (13)

1.一种兑换机,进行兑换处理,该兑换机包括: 
入款搬运部,将投入到框体的内部的硬币一枚一枚进行搬运;以及 
识别部,进行通过所述入款搬运部搬运的硬币的识别, 
所述识别部具有:正损判别部,判别被入款的硬币为正币以及损币中的哪个种类, 
所述兑换机还包括: 
损币收纳部,收纳由所述正损判别部判别为是损币的硬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兑换机,还包括: 
多个硬币收纳转出部,分别收纳硬币并且转出所收纳的硬币, 
将多个所述硬币收纳转出部中的至少一个所述硬币收纳转出部作为所述损币收纳部来使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兑换机,还包括: 
多个硬币收纳转出部,分别收纳硬币并且转出所收纳的硬币;以及 
溢出硬币收纳部,对因多个所述硬币收纳转出部中的至少一个所述硬币收纳转出部中的硬币的收纳量达到规定容量而不能在该硬币收纳转出部中收纳的溢出硬币进行收纳, 
将所述溢出硬币收纳部作为所述损币收纳部来使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兑换机,还包括: 
多个硬币收纳转出部,分别收纳硬币并且转出所收纳的硬币;以及 
溢出硬币收纳部,对因多个所述硬币收纳转出部中的至少一个所述硬币收纳转出部中的硬币的收纳量达到规定容量而不能在该硬币收纳转出部中收纳的溢出硬币进行收纳, 
将多个所述硬币收纳转出部中的至少一个所述硬币收纳转出部作为所述损币收纳部来使用,并且因所述损币收纳部中的损币的收纳量达到规定容量而不能在该损币收纳部中收纳的损币被收纳在所述溢出硬币收纳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兑换机,还包括: 
多个硬币收纳转出部,分别收纳硬币并且转出所收纳的硬币; 
溢出硬币收纳部,对因多个所述硬币收纳转出部中的至少一个所述硬币收纳转出部中的硬币的收纳量达到规定容量而不能在该硬币收纳转出部中收 纳的溢出硬币进行收纳;以及 
输出部,输出催促操作者进行从所述损币收纳部的损币的回收处理的信息, 
将多个所述硬币收纳转出部中的至少一个所述硬币收纳转出部作为所述损币收纳部来使用, 
设置有第一设定部,该第一设定部在所述损币收纳部中的损币的收纳量达到规定容量时,设定是通过所述输出部输出催促操作者进行从所述损币收纳部的损币的回收处理的信息,还是将不能收纳在所述损币收纳部中的损币收纳在所述溢出硬币收纳部中。 
6.如权利要求1至5的任一项所述的兑换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损币收纳部被划分为多个硬币收纳区域,在各硬币收纳区域中损币按现金种类收纳。 
7.如权利要求1至5的任一项所述的兑换机,其特征在于, 
能够将所述损币收纳部划分为多个硬币收纳区域, 
设置有第二设定部,设定是在被划分的各硬币收纳区域中将损币按现金种类收纳,还是在所述损币收纳部中将损币以现金种类混合状态收纳。 
8.如权利要求1至4的任一项所述的兑换机,还包括: 
输出部,在满足了规定的条件时,输出催促操作者进行从所述损币收纳部的损币的回收处理的信息。 
9.如权利要求1至5的任一项所述的兑换机,还包括: 
退还部,将通过所述正损判别部判别为是损币的硬币退还到机体外。 
10.如权利要求1至5的任一项所述的兑换机,还包括: 
纸币入出款单元,收纳被入款的纸币,并且能够对机体内所收纳的纸币进行出款;以及 
包装硬币出款单元,能够对机体内所收纳的包装硬币进行出款。 
11.一种兑换机,进行兑换处理,该兑换机包括: 
入款搬运部,将投入到框体的内部的硬币一枚一枚进行搬运;以及 
识别部,进行通过所述入款搬运部搬运的硬币的识别, 
所述识别部具有:新旧判别部,判别被入款的硬币为当前流通的新币以及当前不流通的旧币中的哪个种类, 
所述兑换机还包括: 
旧币收纳部,收纳由所述新旧判别部判别为是旧币的硬币。 
12.一种入出款机,收纳被入款的硬币,并且能够对机体内所收纳的硬币进行出款,该入出款机包括: 
入款搬运部,将投入到框体的内部的硬币一枚一枚进行搬运;以及 
识别部,进行通过所述入款搬运部搬运的硬币的识别, 
所述识别部具有:正损判别部,判别被入款的硬币为正币以及损币中的哪个种类, 
该入出款机还包括: 
收纳转出机构,将由所述正损判别部判别为是正币的硬币收纳在机体内且能够将该收纳的正币出款到机体外;以及 
损币收纳部,将由所述正损判别部判别为是损币的硬币收纳在机体内且不能将该收纳的损币出款到机体外。 
13.一种入出款机,收纳被入款的硬币,并且能够对机体内所收纳的硬币进行出款,该入出款机包括: 
入款搬运部,将投入到框体的内部的硬币一枚一枚进行搬运;以及 
识别部,进行通过所述入款搬运部搬运的硬币的识别, 
所述识别部具有:新旧判别部,判别被入款的硬币为当前流通的新币以及当前不流通的旧币中的哪个种类, 
该入出款机还包括: 
收纳转出机构,将由所述新旧判别部判别为是新币的硬币收纳在机体内且能够将该收纳的新币出款到机体外,且 
旧币收纳部,将由所述新旧判别部判别为是旧币的硬币收纳在机体内且不能将该收纳的旧币出款到机体外。 
CN201320792136.1U 2013-12-04 2013-12-04 兑换机以及入出款机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78680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792136.1U CN203786803U (zh) 2013-12-04 2013-12-04 兑换机以及入出款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792136.1U CN203786803U (zh) 2013-12-04 2013-12-04 兑换机以及入出款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786803U true CN203786803U (zh) 2014-08-20

Family

ID=513229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20792136.1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786803U (zh) 2013-12-04 2013-12-04 兑换机以及入出款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78680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427125A (zh) * 2017-09-04 2019-03-05 旭精工株式会社 硬币存取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427125A (zh) * 2017-09-04 2019-03-05 旭精工株式会社 硬币存取装置
CN109427125B (zh) * 2017-09-04 2021-06-04 旭精工株式会社 硬币存取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793900A (zh) 包装硬币投出装置
CN203786811U (zh) 兑换机
CN203689603U (zh) 硬币处理装置
CN102956058B (zh) 纸页类输送装置及现金自动交易装置
CN101627412A (zh) 硬币处理方法和硬币处理装置
KR20090005965A (ko) 지엽류 집적 장치
KR101041205B1 (ko) 반송 방향 전환 장치 및 지엽류 반송 장치
JP6270443B2 (ja) 両替機
CN203786803U (zh) 兑换机以及入出款机
CN105374102A (zh) 包装硬币投出装置
CN203786810U (zh) 兑换机
CN203644112U (zh) 包装硬币投出装置
CN203644111U (zh) 包装硬币投出装置
WO2013001802A1 (en) Document handler for table games
KR100526583B1 (ko) 지폐류입출금기의 입금장치
JP2018097634A (ja) 媒体収納庫及び媒体取引装置
JP6763297B2 (ja) 自動取引装置
KR20170107849A (ko) 카세트 모듈
JP2016200958A (ja) 紙幣取引装置、動力伝達機構
CN204117238U (zh) 包装硬币投出装置
KR20200034255A (ko) 금융자동화 시재 관리장치
JP5904048B2 (ja) 紙幣処理装置、及び紙幣処理方法
JP6466765B2 (ja) 紙葉類取扱装置及び自動取引装置
CN204117262U (zh) 硬币处理装置
JP6187250B2 (ja) 媒体入出装置及び媒体処理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820

Termination date: 2018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