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761166U - 马达用连接部件以及马达装置 - Google Patents

马达用连接部件以及马达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761166U
CN203761166U CN201420101205.4U CN201420101205U CN203761166U CN 203761166 U CN203761166 U CN 203761166U CN 201420101205 U CN201420101205 U CN 201420101205U CN 203761166 U CN203761166 U CN 20376116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tor
coil
link
connecting portion
termi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101205.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江上健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roterial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tachi Metal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tachi Metals Ltd filed Critical Hitachi Metals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76116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761166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3/00Details of windings
    • H02K3/46Fastening of windings on the stator or rotor structure
    • H02K3/50Fastening of winding heads, equalising connectors, or connections thereto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5/00Casings; Enclosures; Supports
    • H02K5/04Casings or enclosu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thereof
    • H02K5/22Auxiliary parts of casings not covered by groups H02K5/06-H02K5/20, e.g. shaped to form connection boxes or terminal boxes
    • H02K5/225Terminal boxes or connection arrangem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Insulation, Fastening Of Motor, Generator Windings (AREA)
  • Windings For Motors And Generat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马达用连接部件以及马达装置,该马达用连接部件能够抑制振动引起摆动,并能够吸收伴随温度变化的导体的膨胀及收缩以及马达线圈和端子台的相对位置关系的变动所造成的影响。对马达线圈(3)和端子台(4)之间进行连接的马达用连接部件(5)具备:与端子台(4)连接的端子部(50);与马达线圈(3)连接的线圈连接部(52);以及在端子部(50)与线圈连接部(52)之间延伸的延伸部(51),延伸部(51)由对截面呈圆形的单线进行塑性变形而成,并在端子部(50)与线圈连接部(52)之间的至少1个部位弯曲成圆弧状,弯曲了的部分的径向的导体宽度比塑性变形前的单线的直径窄。所述马达装置包括上述的马达用连接部件。

Description

马达用连接部件以及马达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对马达的线圈和端子台之间进行连接的马达用连接部件以及具备该马达用连接部件的马达装置。
背景技术
作为以往的马达用连接部件,已知专利文献1中所记载的中间连接部件。该中间连接部件用于对汇流条的输出端子和外部连接端子进行电连接,所述汇流条在容纳转子及定子的马达壳体的内部与多个线圈连接。外部连接端子例如与端子台连接,由变流器供给马达电流。
定子具备由磁性体构成的定子铁芯、由绝缘体构成的绝缘子以及线圈。定子铁芯由将层叠多个钢板而形成的分割铁芯连接起来而成,并具有圆筒状的铁芯背部以及在铁芯背部的内侧呈放射状地设置的多个齿部。在定子铁芯的齿部安装有绝缘子,通过隔着绝缘子在各个齿部上卷绕马达线圈来形成线圈。该马达线圈由瓷漆包覆铜线等导电线构成。
被卷绕在各齿部上的马达线圈除其两端部之外,都被埋设在模制树脂内。马达线圈的两端部被导出到马达壳体的开口部侧,并与保持在由树脂构成的环状的保持部件上的汇流条连接。
中间连接部件具备与汇流条的输出端子连接的端子部件、以及固定在该端子部件上并与外部连接端子连接的连接线,连接线由捆扎了多条线材的捻线构成。
根据该中间连接部件,由于连接线由捻线构成因此柔软性较高,即使伴随温度变化的膨胀及收缩引起连接线的长度变动,也能够利用连接线的挠性来吸收该长度的变动,能够抑制对与外部连接端子及马达线圈连接的连接部施加应力。另外,即使固定外部连接端子的端子台与马达线圈的相对位置关系变化,也能够利用连接线的挠性来吸收该位置关系的变化。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2-110188号公报
但是,例如当在作为车辆的驱动源的马达中应用该中间连接部件时,由于连接线由捻线构成,因此由于振动产生摆动,存在长期使用引起一部分线材发生断线的可能。另外,考虑到连接线的摆动,需要较大地拉开连接线与其周边部件的距离以便连接线不与周边部件发生接触,从而存在导致装置大型化的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课题如下。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马达用连接部件以及具备该马达用连接部件的马达装置,该马达用连接部件能够抑制振动引起的摆动,并能够吸收伴随温度变化的导体的膨胀及收缩以及马达线圈和端子台的相对位置关系的变动所造成的影响。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如下。
本实用新型以解决上述课题为目的,提供如下这样的马达用连接部件,该马达用连接部件对马达线圈和端子台之间进行连接,并具备:与所述端子台连接的端子部;与所述马达线圈连接的线圈连接部;以及在所述端子部与所述线圈连接部之间延伸的延伸部,所述延伸部由对截面呈圆形的单线进行塑性变形而成,并在所述端子部和所述线圈连接部之间的至少1个部位弯曲成圆弧状,所述弯曲了的部分的径向的导体宽度比所述塑性变形前的所述单线的直径窄。
另外,本实用新型优选所述延伸部的所述弯曲了的部分的、与所述径向正交的方向的导体宽度比所述塑性变形前的所述单线的直径宽。
另外,本实用新型优选所述线圈连接部通过熔敷与所述马达线圈连接。
另外,本实用新型优选所述延伸部仅由导体构成。
另外,本实用新型优选所述延伸部包括导体以及包覆所述导体的由树脂构成的绝缘部件。
另外,本实用新型优选所述单线的直径为1.5mm以上,8.0mm以下。
另外,本实用新型优选所述单线的直径为2.0mm以上,6.0mm以下。
另外,本实用新型优选所述弯曲了的部分的径向的导体宽度为塑性变形前的单线的直径的10%以上,90%以下。
另外,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马达装置,其具备:上述的方案中任意一项方案所述的马达用连接部件;以及在所述线圈连接部上连接了所述马达线圈的马达。
实用新型的效果如下。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马达用连接部件以及马达装置,能够抑制振动引起的摆动,并能够吸收伴随温度变化的导体的膨胀及收缩以及马达线圈和端子台的相对位置关系的变动所造成的影响。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马达装置的立体图。
图2(a)是马达装置的俯视图,图2(b)是马达装置的侧视图。
图3是表示通过马达线圈所形成的、马达的电路的结构例的电路图。
图4是表示马达装置上的连接部件的周边部的、图1的局部放大图。
图5(a)是表示连接部件的俯视图,图5(b)及图5(c)是表示连接部件的侧视图。
图6(a)~图6(d)表示连接部件的制造工序的一例,图6(a)、图6(b)、图6(c)、图6(d)分别表示作为原材料的单线、第1工序加工后的状态、第2工序加工后的状态、第3工序加工后的状态。
图7(a)是表示常温时的连接部件的初期状态的俯视图,图7(b)是高温状态下的连接部件的俯视图,图7(c)是低温状态下的连接部件的俯视图。
图8是将比较例1的连接部件与马达一起表示的立体图。
图9(a)是放大地表示比较例1的连接部件的周边部的、图8的局部放大图,图9(b)、图9(c)是比较例1的连接部件的俯视图及侧视图。
图10(a)是表示比较例2的连接部件与马达的马达线圈的端部的连接部的周边的立体图,图10(b)、图10(c)是比较例2的连接部件的俯视图及侧视图。
图11(a)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第2实施方式的连接部件与马达的马达线圈的端部的连接部的周边的立体图,图11(b)、图11(c)是第2实施方式的连接部件的俯视图及侧视图。
符号说明
1-马达装置,2-马达,3-马达线圈,3n-中性点,3u-U相线圈,3v-V相线圈,3w-W相线圈,4-端子台,5、6、7、8-连接部件,5A-第1连接部件,5B-第2连接部件,5C-第3连接部件,9-单线,9a-一方的端部,9b-中央部,9c-另一方的端部,20-马达壳体,21-定子铁芯,22-转子,23-马达轴,24-盖部件,31u、32u-U相线圈3u的端部,31v、32v-V相线圈3v的端部,31w、32w-W相线圈3w的端部,50-端子部,51-延伸部,52-线圈连接部,52a-连接面,60-端子部,61-延伸部,62-线圈连接部,70-端子部,71-延伸部,71a、71b-弯曲部,71c-直线部,72-线圈连接部,80-端子部,81-延伸部,82-线圈连接部,211-齿部,221-转子铁芯,222-磁铁,500-压接端子,501-固定部,502-压接部,510-弯曲部,511-第1直线部,512-第2直线部,600-压接端子,610-弯曲部,611-第1直线部,612-第2直线部,700、800-压接端子,810-弯曲部,811-第1直线部,812-第2直线部,W1、W2、W3、W4-导体宽度,α0、α1、α2-角度,-直径。
具体实施方式
[第1实施方式]
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马达装置的立体图。图2(a)是马达装置的俯视图,图2(b)是马达装置的侧视图。在图2(b)中,在由折断线围成的折断区域的内侧表示马达本体部的内部的截面。
该马达装置1构成为具备马达2和对马达2的马达线圈3和端子台4之间进行连接的多个(在本实施方式中为3个)连接部件5。马达2具备有底圆筒状的马达壳体20、容纳在马达壳体20中的环状的定子铁芯21、配置在定子铁芯21的内侧的转子22、贯通转子22的中心部且被支撑为可与转子22一体地转动的马达轴23、以及覆盖马达壳体20的开口部的由模制树脂构成的盖部件24。
马达装置1例如被用作车辆行驶用的驱动源,并被支撑在未图示的车体的支撑部上。另外,端子台4上连接有一端部与变流器连接的省略图示的线束,在端子台4上将线束的另一端部和连接部件5电连接。从变流器输出的马达电流经由线束及连接部件5被供给到马达2。端子台4被固定在未图示的车体的端子台固定部上。
3个连接部件5分别通过熔敷与马达线圈3连接。另外,3个连接部件5分别形成为相同形状,在以下的说明中,需要区分它们时,将各连接部件5作为第1连接部件5A、第2连接部件5B以及第3连接部件5C来进行说明。
定子铁芯21由钢材等磁性材料构成。在定子铁芯21上设有朝向转子22并向内侧突出的多个齿部211,在多个齿部211的每一个上卷绕有马达线圈3。在本实施方式中,马达线圈3由截面呈矩形的扁平电线构成。更具体而言,马达线圈3是在由铜构成的导体的外周面上形成由瓷漆构成的绝缘包覆层的扁平绝缘电线。马达线圈3的一部分从盖部件24露出到马达壳体20的外部,并被模制在盖部件24上。
转子22具有圆筒状的转子铁芯221和磁铁222,该圆筒状的转子铁芯221形成有使马达轴23插通的贯通孔,该磁铁222配置在转子铁芯221的外周部。在磁铁222上,以S极和N极交替配置的方式设有多个磁极。马达轴23通过省略图示的轴承被可转动地支撑于马达壳体20。
图3是表示通过马达线圈3所形成的、马达2的电路的结构例的电路图。在本实施方式中,马达2是三相交流马达,马达线圈3由U相线圈3u、V相线圈3v及W相线圈3w构成。U相线圈3u、V相线圈3v及W相线圈3w在各自的中央部与中性点3n连接。在U相线圈3u的一方的端部31u及另一方的端部32u供给U相电流。在V相线圈3v的一方的端部31v及另一方的端部32v供给V相电流。在W相线圈3w的一方的端部31w及另一方的端部32w供给W相电流。
图4是表示马达装置1上的连接部件5的周边部的、图1的局部放大图。图5(a)是表示连接部件5的俯视图,图5(b)及图5(c)是表示连接部件5的侧视图。
U相线圈3u的端部31u、32u、V相线圈3v的端部31v、32v及W相线圈3w的端部31w、32w从盖部件24露出并分别与连接部件5连接。更详细而言,U相线圈3u的端部31u、32u与第1连接部件5A连接,V相线圈3v的端部31v、32v与第2连接部件5B连接,W相线圈3w的端部31w、32w与第3连接部件5C连接。上述各部分的连接例如通过熔融(热熔)或TIG(Tungsten Inert Gas)焊接来进行。但是,连接部件5与马达线圈3的连接方法不限于此。
连接部件5具备与端子台4连接的端子部50、与马达线圈3连接的线圈连接部52、以及在端子部50与线圈连接部52之间延伸的延伸部51。在本实施方式中,端子部50由压接端子500构成,延伸部51及线圈连接部52由对单线进行塑性变形而成,其中所述单线由截面呈圆形的铜等导体构成。压接端子500具有通过诸如螺栓而固定在端子台4上的固定部501和紧固固定在延伸部51的一端(与线圈连接部52相反一侧的端部)上的压接部502。
在本实施方式中,延伸部51仅由导体构成。这里,所谓“仅由导体构成”是指延伸部51不被诸如由树脂构成的绝缘部件包覆而露出在外部的状态。由此,用于使延伸部51塑性变形的外力直接施加在构成延伸部51的导体上,能够使延伸部51高精度地塑性变形。此外,也可以在延伸部51的表面形成用于绝缘的瓷漆覆膜。另外,在采用具有即使对延伸部51进行塑性变形也不会发生破损程度的、充分强度的绝缘材料的情况下,也可以利用由树脂构成的绝缘材料包覆延伸部51。即,延伸部51也可以包括导体以及包覆该导体的由树脂构成的绝缘部件。若利用由树脂构成的绝缘部件对延伸部51进行包覆,则能够可靠地防止连接部件5之间的短路等。
构成连接部件5的单线的直径优选1.5mm以上,8.0mm以下,更优选2.0mm以上,6.0mm以下。通过选用该直径,能够将连接部件5保持为规定形状。由此,与利用具有挠性的诸如捻线来构成连接部件5的情况相比,能够抑制马达的振动引起的连接部件5的振动,能够降低在线圈连接部52与马达线圈3的连接部产生的应力。并且,通过降低该应力,能够抑制线圈连接部52从马达线圈3脱落。
如图5(a)~图5(c)所示,延伸部51在端子部50与线圈连接部52之间的至少1个部位弯曲成圆弧状。更具体而言,延伸部51一体地具有弯曲成圆弧状的弯曲部510、在弯曲部510的端子部50侧呈直线状延伸的第1直线部511、以及在弯曲部510的线圈连接部52侧呈直线状延伸的第2直线部512。第1直线部511及第2直线部512相对于马达2的径向相互朝相反的方向倾斜。也就是,延伸部51以弯曲部510为弯曲点形成为U字状或V字状。
延伸部51在弯曲部510被压扁,弯曲部510的径向的导体宽度W1比塑性变形前的单线的直径=第1直径部511及第2直径部512的直径D1、D2)窄。另外,延伸部51的弯曲部510的与径向正交的方向的导体宽度W2比塑性变形前的单线的直径宽。即,以满足W1<W2的关系的方式形成延伸部51。
弯曲部510的径向的导体宽度W1优选为塑性变形前的单线的直径的10%以上,90%以下(0.1×<W1<0.9×)。当导体宽度W1小于直径的10%时,连接部件5的强度较低,当导体宽度W1超过直径的90%时,得不到后述的本实施方式的效果。另外,弯曲部510的径向的导体宽度W1更优选为塑性变形前的单线的直径的30%以上,60%以下(0.3×<W1<0.6×)。若为该范围,则可适当地确保连接部件5的强度,同时后述的本实施方式的效果更加显著。
另外,弯曲部510的与径向正交的方向的导体宽度W2优选为塑性变形前的单线的直径的1.5倍以上。更优选导体宽度W2为塑性变形前的单线的直径的1.5~2倍。通过像这样形成弯曲部510,能够防止弯曲部510上的马达电流的电流密度过大。
线圈连接部52与马达线圈3的端部(U相线圈3u的端部31u、32u、V相线圈3v的端部31v、32v及W相线圈3w的端部31w、32w)连接的连接面52a形成为平面状的平坦面。在本实施方式中,U相线圈3u的端部31u、32u一并与第1连接部件5A的线圈连接部52连接,V相线圈3v的端部31v、32v一并与第2连接部件5B的线圈连接部52连接。另外,W相线圈3w的端部31w、32w一并与第3连接部件5C的线圈连接部52连接。
(连接部件5的制造方法)
这里,参照图6(a)~图6(d)说明连接部件5的制造方法。此外,以下说明的制造顺序是作为连接部件5的制造顺序的一例而示出的,并不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连接部件的制造方法。
图6(a)表示作为构成连接部件5的延伸部51及线圈连接部52的原材料的单线9。该单线9例如为铜线且与长度方向正交的截面是直径为的圆形。
在第1工序中,如图6(b)所示,对单线9的一方的端部9a及长度方向的中央部9b施加压力进行压扁,以使该压力方向的厚度变薄并且与压力方向及长度方向正交的方向的宽度变宽的方式进行塑性变形。
在第2工序中,如图6(c)所示,弯曲单线9使其塑性变形,形成延伸部51及线圈连接部52。延伸部51的弯曲部510形成在第1工序中被压扁的中央部9b。另外,第1工序中被压扁的一方的端部9a构成连接部件5的线圈连接部52。
在第3工序中,将压接端子500的压接部502紧固固定在延伸部51的端部(单线9的另一方的端部9c)。通过以上工序制造连接部件5。此外,也可以通过弯曲单线9使其塑性变形后在径向上进行压扁来形成弯曲部510。另外,线圈连接部52(一方的端部9a)可以与弯曲部510(中央部9b)同时进行压扁,也可以在另一工序中进行压扁。
(本实施方式的作用及效果)
根据本实施方式,由于延伸部51及线圈连接部52由对截面呈圆形的单线进行塑性变形而形成,因此与采用捻线的情况相比,能够抑制振动引起的摆动。另外,能够吸收伴随温度变化的导体的膨胀及收缩以及与线圈连接部52连接的马达线圈3的端部(U相线圈3u的端部31u、32u、V相线圈3v的端部31v、32v及W相线圈3w的端部31w、32w)和端子台4的相对位置关系的变动所造成的影响。
更具体而言,当连接部件5因温度上升而膨胀时,从图7(a)所示的初期状态(常温时)变形为如图7(b)所示的那样,当连接部件5因温度降低而收缩时,变形为如图7(c)所示的那样。此外,在图7(a)~图7(c)中,为了便于说明,夸大地表现了膨胀及收缩。由此,施加在线圈连接部52与马达线圈3的端部的连接部的应力被缓和。以下,通过与比较例进行比较来说明本实施方式的作用及效果。
(比较例1)
图8是将比较例1的连接部件7与马达2一起表示的立体图。图9(a)是图8的部分放大图,放大地表示连接部件7的周边部,图9(b)是连接部件7的俯视图,图9(c)是连接部件7的侧视图。
该连接部件7与第1实施方式的连接部件5相同,具有由压接端子700构成的端子部70、和对截面呈圆形的单线进行塑性变形而成的延伸部71及线圈连接部72,但是,延伸部71及线圈连接部72的形状与第1实施方式的连接部件5的延伸部51及线圈连接部52的形状不同。
更详细而言,比较例1的连接部件7的延伸部71在端子部70侧的端部及线圈连接部72侧的端部具有弯曲成直角的2个弯曲部71a、71b,且这两个弯曲部71a、71b之间的直线部71c沿马达2的径向延伸。端子部70固定于省略图示的端子台,线圈连接部72通过熔敷与马达2的马达线圈3连接。
当该连接部件7由于诸如马达电流的焦耳热引起的温度上升而膨胀时,延伸部71的直线部71c因在长度方向上伸长而以端子部70与线圈连接部72之间的距离扩大的方式变形。由于端子部70通过螺栓固定在端子台上,因此热膨胀引起的延伸部71的变形造成对线圈连接部72与马达线圈3的连接部施加应力,从而存在在该连接部产生裂纹或断裂的可能。
另外,像这样的裂缝等的产生除了因温度上升引起的膨胀之外,因温度降低引起的收缩也会产生。另外,因诸如车辆的振动等引起的马达2与端子台之间的距离变动同样也会产生。
(比较例2)
图10(a)是表示比较例2的连接部件8与马达2的马达线圈3的端部的连接部的周边的立体图,图10(b)是连接部件8的俯视图,图10(c)是连接部件8的侧视图。
该连接部件8与第1实施方式的连接部件5相同,具有由压接端子800构成的端子部80、和对截面呈圆形的单线进行塑性变形而成的延伸部81及线圈连接部82,并且延伸部81在第1直线部811与第2直线部812之间具有弯曲部810,但是,该弯曲部810未被压扁,弯曲部810的径向的导体宽度W3与塑性变形前的单线的直径相等。
即使根据该比较例2的连接部件8,也与比较例1的连接部件7同样,存在由于伴随温度变化的导体的膨胀及收缩以及马达线圈3的端部与端子台的相对位置关系的变动,而在线圈连接部82与马达线圈3的端部的连接部产生裂纹或断裂的可能。
另一方面,就本实施方式的连接部件5而言,由于以弯曲部510的径向的导体宽度变薄的方式进行轧制,因此,该弯曲部510较容易变形,即使延伸部51因热而膨胀,由于该膨胀而产生的应力也会被弯曲部510的变形所吸收。
也就是,就本实施方式的连接部件5而言,当延伸部51膨胀时,如图7(b)所示,弯曲部510以第1直线部511与第2直线部512所形成的角α1小于常温时的角度α0方式进行变形,从而缓和施加在线圈连接部52与马达线圈3的连接部的应力。
另外,当为连接部件5的延伸部51因温度降低而收缩的情况时,如图7(c)所示,弯曲部510以第1直线部511与第2直线部512所形成的角α2大于常温时的角度α0的方式进行变形,从而缓和施加在线圈连接部52与马达线圈3的连接部的应力。
另外再者,即使当为马达线圈3的端部与端子台4的相对位置关系因振动等而变动的情况时,通过弯曲部510的变形,第1直线部511与第2直线部512所形成的角度与比较例1的连接部件7及比较例2的连接部件8相比也会更灵活地变化,从而缓和施加在线圈连接部52与马达线圈3的连接部的应力。
由此,能够防止在线圈连接部52与马达线圈3的连接部产生裂纹或断裂。
[第2实施方式]
下面,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第2实施方式的连接部件6。图11(a)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连接部件6与马达2的马达线圈3的端部的连接部的周边的立体图,图11(b)是连接部件6的俯视图,图11(c)是连接部件6的侧视图。
该连接部件6与第1实施方式的连接部件5相同,具有由压接端子600构成的端子部60、和对截面呈圆形的单选进行塑性变形而成的延伸部61及线圈连接部62,并且延伸部61在第1直线部611与第2直线部612之间具有弯曲部610,但是,线圈连接部62的形状与第1实施方式的连接部件5的线圈连接部52的形状不同。另外,第2实施方式的连接部件6的弯曲部610与第1实施方式的连接部件5相同,其径向的导体宽度W4比塑性变形前的单线的直径窄。
就本实施方式的马达2而言,在马达壳体20的内部,U相线圈3u的一方的端部31u与另一方的端部32u连接(短路),并且一方的端部31u从盖部件24突出并露出到马达壳体20的外部。线圈连接部62以与一方的端部31u平行并沿着马达2的轴线方向的方式而形成,并通过熔敷与一方的端部31u连接。
同样地,在V相线圈3v的一方的端部31v上连接另一方的端部32v,并且一方的端部31v从盖部件24突出并在马达壳体20的外部与连接部件6的线圈连接部62连接。另外,同样地,在W相线圈3w的一方的端部31w上连接另一方的端部32w,并且一方的端部31w从盖部件24突出并在马达壳体20的外部与连接部件6的线圈连接部62连接。
根据本实施方式的连接部件6,也可以获得与采用第1实施方式的连接部件5时相同的作用及效果。
(实施方式的总结)
下面,对从以上说明的实施方式理解的技术思想,引用实施方式的附图标记等来进行说明。但是,以下说明的各附图标记并不将权利要求书的结构要素限定为在实施方式中具体表示的部件等。
〔1〕对马达线圈(3)和端子台(4)之间进行连接的马达用连接部件(5、6)具备:与所述端子台(4)连接的端子部(50、60);与所述马达线圈(3)连接的线圈连接部(52、62);以及在所述端子部(50、60)与所述线圈连接部(52、62)之间延伸的延伸部(51、61),所述延伸部(51、61)由对截面呈圆形的单线进行塑性变形而成,并在所述端子部(50、60)与所述线圈连接部(52、62)之间的至少1个部位弯曲成圆弧状,所述弯曲了的部分的径向的导体宽度(W1、W4)比所述塑性变形前的所述单线的直径窄。
〔2〕上述〔1〕所述的马达用连接部件(5、6)的特征在于,所述延伸部(51)的所述弯曲了的部分的、与所述径向正交的方向的导体宽度(W2)比所述塑性变形前的所述单线的直径宽。
〔3〕上述〔1〕或〔2〕所述的马达用连接部件(5、6)的特征在于,所述线圈连接部(52、62)通过熔敷与所述马达线圈(3)连接。
〔4〕上述〔1〕至〔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马达用连接部件(5、6)的特征在于,所述延伸部(51、61)仅由导体构成。
〔5〕上述〔1〕至〔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马达用连接部件(5、6)的特征在于,所述延伸部(51、61)包括导体以及包覆所述导体的由树脂构成的绝缘部件。
〔6〕马达装置(1)具备:上述〔1〕至〔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马达用连接部件(5、6);以及在所述线圈连接部(52、62)上连接了所述马达线圈(3)的马达(2)。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上述说明的实施方式不限制权利要求书的实用新型。另外,应该注意的是,并不是在实施方式中说明的特征的全部组合都是用于解决实用新型的课题所必须的手段。
另外,本实用新型能够在不脱离其宗旨的范围内进行适当变形而实施。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对将端子台4与马达装置1相对于车体分开固定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是端子台4例如也可以固定在马达2的马达壳体20上。
另外,在上述第1实施方式中,对连接部件5的端子部50由压接端子500构成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不限于此,也可以通过将单线9的另一方的端部9c折弯成环状来形成端子部50。第2实施方式的连接部件6也同样如此。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对马达装置1被用作车辆行驶用的驱动源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是对马达装置1的用途不特别限制。
另外再者,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对马达2是三相交流马达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不限于此,能够在各种形式的马达中应用本实用新型。另外,对将马达线圈3卷绕到马达的定子的齿部上的卷绕方法也不特别限制,可以采用分布卷绕和集中卷绕等各种卷绕方法。

Claims (10)

1.一种马达用连接部件,其对马达线圈和端子台之间进行连接,其特征在于,具备:
与所述端子台连接的端子部;
与所述马达线圈连接的线圈连接部;以及
在所述端子部与所述线圈连接部之间延伸的延伸部,
所述延伸部由对截面呈圆形的单线进行塑性变形而成,并在所述端子部与所述线圈连接部之间的至少1个部位弯曲成圆弧状,
弯曲了的部分的径向的导体宽度比所述塑性变形前的所述单线的直径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达用连接部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延伸部的所述弯曲了的部分的、与所述径向正交的方向的导体宽度比所述塑性变形前的所述单线的直径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达用连接部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线圈连接部通过熔敷与所述马达线圈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或2所述的马达用连接部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线圈连接部通过熔敷与所述马达线圈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马达用连接部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延伸部仅由导体构成。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马达用连接部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延伸部包括导体以及包覆所述导体的由树脂构成的绝缘部件。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马达用连接部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单线的直径为1.5mm以上,8.0mm以下。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马达用连接部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单线的直径为2.0mm以上,6.0mm以下。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马达用连接部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弯曲了的部分的径向的导体宽度为塑性变形前的单线的直径的10%以上,90%以下。
10.一种马达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权利要求1至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马达用连接部件;以及在所述线圈连接部上连接了所述马达线圈的马达。
CN201420101205.4U 2013-04-15 2014-03-06 马达用连接部件以及马达装置 Expired - Lifetime CN203761166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085288 2013-04-15
JP2013085288A JP6075175B2 (ja) 2013-04-15 2013-04-15 モータ用接続部材及びモータ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761166U true CN203761166U (zh) 2014-08-06

Family

ID=512564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101205.4U Expired - Lifetime CN203761166U (zh) 2013-04-15 2014-03-06 马达用连接部件以及马达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9325213B2 (zh)
JP (1) JP6075175B2 (zh)
CN (1) CN203761166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54888A (zh) * 2019-03-05 2021-09-28 采埃孚股份公司 用于电动机器的互连组件和定子
WO2022005197A1 (ko) * 2020-07-03 2022-01-06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버스바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모터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337132B2 (ja) * 2014-09-29 2018-06-06 日立オートモティブ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回転電機の固定子、及びこれを備えた回転電機
US9768655B2 (en) * 2015-06-12 2017-09-19 Borgwarner Inc. Terminal assembly for an electric machine
JP6654851B2 (ja) * 2015-10-20 2020-02-26 日立金属株式会社 回転電機用接続部品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9196756B (zh) * 2016-06-08 2020-08-18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旋转电机
JP6799962B2 (ja) * 2016-08-03 2020-12-16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バスバーユニット
KR102342560B1 (ko) * 2017-04-19 2021-12-23 엘지마그나 이파워트레인 주식회사 회전전기기기의 스테이터
JP6752194B2 (ja) * 2017-12-28 2020-09-09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バスバーユニット
WO2020012542A1 (ja) * 2018-07-09 2020-01-16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回転電機の固定子
JP6673518B1 (ja) * 2019-07-08 2020-03-25 日立金属株式会社 配電部材
JP7205505B2 (ja) * 2020-02-21 2023-01-17 日立金属株式会社 配電部材
WO2021256178A1 (ja) * 2020-06-17 2021-12-23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成形コイル、ステータ及び回転電機
JP7461907B2 (ja) * 2021-03-24 2024-04-04 株式会社アイシン ステータ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177397A (en) * 1978-03-17 1979-12-04 Amp Incorporated Electrical connections for windings of motor stators
US5111097A (en) * 1990-11-30 1992-05-05 Westinghouse Electric Corp. Rotor pole crossover
JP3681366B2 (ja) * 2002-08-21 2005-08-10 日立電線株式会社 配電部品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3975987B2 (ja) * 2003-08-29 2007-09-12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回転電機の電機子の製造方法及びその製造方法により製造される電機子
JP4684023B2 (ja) * 2005-06-29 2011-05-18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車両用薄型ブラシレスモータの集中配電部材
JP2007311123A (ja) * 2006-05-17 2007-11-29 Toyota Motor Corp 電気機器と給電端子部との接続構造および車両
JP4340740B2 (ja) * 2007-07-19 2009-10-07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電動機のステータに用いられる接続線、その接続線を備えたステータおよびその接続線の曲げ方法
JP5586969B2 (ja) * 2010-01-21 2014-09-10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回転電機の固定子
JP2011259654A (ja) * 2010-06-11 2011-12-22 Toyota Motor Corp 回転電機
JP2012110188A (ja) * 2010-11-19 2012-06-07 Nippon Densan Corp 中間接続部材、ステータ及びモータ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54888A (zh) * 2019-03-05 2021-09-28 采埃孚股份公司 用于电动机器的互连组件和定子
US20220149690A1 (en) * 2019-03-05 2022-05-12 Zf Friedrichshafen Ag Interconnection assembly and stator for an electrical machine
WO2022005197A1 (ko) * 2020-07-03 2022-01-06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버스바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모터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6075175B2 (ja) 2017-02-08
US20140306562A1 (en) 2014-10-16
JP2014207828A (ja) 2014-10-30
US9325213B2 (en) 2016-04-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761166U (zh) 马达用连接部件以及马达装置
JP5229381B2 (ja) モータ用導線およびモータ用コイル
US20150017845A1 (en) Wire connection member, wire connection structure and annular power distribution member
US10369628B2 (en) Methods for stator bar shape tooling
JP5991261B2 (ja) 電動機の製造方法
JPWO2014050409A1 (ja) 電気機械用電機子巻線の製造方法
JP2011072052A (ja) ステータ及びステータ製造方法
CN111435799A (zh) 用于电动机或发电机的定子绕组
US8466767B2 (en) Electromagnetic coil assemblies having tapered crimp joints and methods for the production thereof
JP6092862B2 (ja) コイル状部材及びコイル装置
JP2006511183A (ja) 改良された導電巻線アレンジメントを備える多相電磁デバイス
CN107078611B (zh) 具有插接的扁平的卷绕头的转子或定子
CN103715804B (zh) 集合导体及用于生产集合导体的方法
JP5234422B2 (ja) リアクトル用コイル部材、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ならびにリアクトル
JP5499349B2 (ja) 巻線構造及びそれを用いた電気機器
WO2022176377A1 (ja) 集合平角線加工品の製造方法
JP5555933B2 (ja) 巻線の製造方法及び製造装置
JP6090045B2 (ja) 集合導線の製造方法
JP5233752B2 (ja) カセットコイル製造方法
CN102594059B (zh) 大功率电机定子散嵌绕组无结点嵌线装置及接线方法
JP2013183567A (ja) 導体セグメント及び導体セグメントを用いた回転電機固定子
KR101868871B1 (ko) 전자부품 및 그 제조방법
CN201336199Y (zh) 电感装置及其线圈
JP2014082917A (ja) 回転電機及び回転電機の製造方法
CN115833438A (zh) 一种电机定子及具有其的电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