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758115U - 储液器 - Google Patents

储液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758115U
CN203758115U CN201420116972.2U CN201420116972U CN203758115U CN 203758115 U CN203758115 U CN 203758115U CN 201420116972 U CN201420116972 U CN 201420116972U CN 203758115 U CN203758115 U CN 20375811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reway
chamber
inlet pipe
escape pipe
air inl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116972.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梁双建
郭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hui Meizhi Precision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nhui Meizhi Precision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hui Meizhi Precision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Anhui Meizhi Precision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20116972.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75811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75811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758115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Compresso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储液器,包括:壳体;进气管和出气管,所述进气管和出气管彼此间隔开地设在所述壳体上,所述进气管和出气管均与所述壳体内部连通;以及至少一个分离装置,至少一个所述分离装置设在所述壳体内且位于所述进气管和出气管之间以对从所述进气管进入到所述壳体内部的气液冷媒混合物进行气液分离。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储液器,通过在储液器内设置至少一个分离装置,分离装置可以对进入到储液器内的气液冷媒混合物进行气液分离,从而在储液器内气液冷媒混合物至少经过两次气液分离,降低了压缩机吸入的液态冷媒量,提高了压缩机的可靠性。

Description

储液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冷设备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储液器。
背景技术
储液器是压缩机,特别是滚动转子式压缩机的重要部件,其主要作用有两个方面:一是防止杂质进入压缩机,损坏压缩机泵体;二是防止压缩机在非稳定状态下运行时,液态冷媒流入压缩机导致液击,损坏压缩机泵体。此外,储液器还要保证随冷媒流动的润滑油回到压缩机中,保证压缩机不处于缺油状态。
相关技术中指出,当储液器作为中压补气罐,用在带补气的二级或准二级系统中,特别是中间完全冷却的系统中,或当储液器处于过热度小的系统中,有液态冷媒进入储液器可能性非常大,尤其在工况变化时,可能会导致大量的液态冷媒进行储液器,这将导致两个严重情况:一是压缩机泵体很可能会吸入过多的液体冷媒,使压缩机泵体内部出现异常高压和滑润不足等情况,导致泵体出现异响和磨损;二是由于液体冷媒比润滑油密度大,液体冷媒沉积在储液器底部,超过回油孔高度,导致压缩机回油困难,泵体润滑不足,引出泵体磨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储液器,所述储液器可以减少压缩机吸入的液态冷媒量,并改善压缩机的回油,提高压缩机的可靠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储液器,包括:壳体;进气管和出气管,所述进气管和出气管彼此间隔开地设在所述壳体上,所述进气管和出气管均与所述壳体内部连通;以及至少一个分离装置,至少一个所述分离装置设在所述壳体内且位于所述进气管和出气管之间以对从所述进气管进入到所述壳体内部的气液冷媒混合物进行气液分离。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储液器,通过在储液器内设置至少一个分离装置,分离装置可以对进入到储液器内的气液冷媒混合物进行气液分离,从而在储液器内气液冷媒混合物至少经过两次气液分离,降低了压缩机吸入的液态冷媒量,提高了压缩机的可靠性。
具体地,每个所述分离装置均包括:隔板,所述隔板设在所述进气管和所述出气管之间且将所述壳体内部分隔成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其中所述进气管与所述第一腔室连通,所述出气管与所述第二腔室连通;和导气管,所述导气管设在所述隔板上,所述导气管将所述第一腔室和所述第二腔室连通。
可选地,所述导气管的出口端偏离所述出气管的入口端。
进一步地,所述导气管的出口端低于所述出气管的入口端或与所述出气管的入口端平齐。
可选地,所述导气管的入口端偏离所述进气管的出口端。
进一步地,所述导气管的入口端高于所述进气管的出口端或与所述进气管的出口端平齐。
可选地,所述导气管的横截面积大于等于所述出气管的横截面积。
可选地,所述导气管的入口端伸入所述第一腔室内,所述导气管的伸入所述第一腔室内的部分上形成有至少一个导气回油孔。
具体地,所述导气管的伸入所述第一腔室内的部分沿竖直方向延伸,所述导气回油孔为两个且所述两个导气回油孔在所述导气管的轴向上彼此间隔开。
可选地,所述隔板水平设置,与所述隔板距离最近的所述导气回油孔和所述隔板之间的距离为1mm~25mm。
可选地,所述隔板与所述壳体之间通过过盈配合固定或焊接固定。
可选地,所述出气管设在所述壳体的底部,所述出气管的入口端伸入所述壳体内,所述出气管的伸入所述壳体内的部分上形成有至少一个出气回油孔,与所述壳体底部距离最近的所述出气回油孔和所述壳体底部之间的距离为4mm~40mm。
可选地,所述进气管和所述分离装置之间设有过滤器。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储液器的俯视图;
图2是沿图1中A-A线的剖面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储液器的能效随导气管与出气管内径比值的变化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的储液器的剖面图。
附图标记:
100:储液器;
1:壳体;11:第一腔室;12:第二腔室;
2:进气管;3:出气管;31:出气回油孔;
41:隔板;411:水平板;412:翻边;42:导气管;421:导气回油孔;
5:过滤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横向”、“长度”、“上”、“下”、“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参考图1-图4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储液器100,储液器100适于用在具有压缩机尤其是滚动转子式压缩机(图未示出)的系统中。在本申请下面的描述中,以储液器100用于具有滚动转子式压缩机的系统中为例进行说明。当然,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储液器100还可以用于具有其它类型的压缩机的系统中。
如图1、图2和图4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储液器100,包括壳体1、进气管2、出气管3以及至少一个分离装置。
进气管2和出气管3彼此间隔开地设在壳体1上,进气管2和出气管3均与壳体1内部连通。例如在图2和图4的示例中,壳体1沿竖向布置,壳体1的中心轴线沿竖直方向延伸,进气管2设在壳体1的顶部,从而气液冷媒混合物可以通过进气管2进入到壳体1内部,出气管3设在壳体1的底部,从而气液分离后的气态冷媒可以通过出气管3排至壳体1外部。另外,通过将储液器100设置在压缩机例如滚动转子式压缩机的吸气口的上游(即冷媒流动方向的上游),可以防止液态冷媒直接流入压缩机例如滚动转子式压缩机导致液击,避免损坏压缩机泵体,换言之,提高了压缩机的可靠性,延长了压缩机的使用寿命。
至少一个分离装置设在壳体1内,且至少一个分离装置位于进气管2和出气管3之间以对从进气管2进入到壳体1内部的气液冷媒混合物进行气液分离。参照图2和图4,气液冷媒混合物从进气管2进入到壳体1内后,会首先通过分离装置进行一次气液分离,然后在从分离装置到出气管3的过程中会再进行一次气液分离,从而当储液器100作为中压补气罐,用在带补气二级或准二级系统中,特别是中间完全冷却的系统中,或当储液器100处于过热度小的系统中时,有效地避免了压缩机吸入过多的液态冷媒,从而压缩机泵体内部不易出现异常高压和润滑不足等情况,延长了压缩机的使用寿命。当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壳体1内还可以设有多个分离装置,例如多个分离装置在上下方向上彼此间隔开布置,以进一步提高储液器100的气液分离效果(图未示出)。需要理解的是,分离装置的数量以及布置方式等可以根据实际要求设置,以更好地满足实际要求。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储液器100,通过在储液器100内设置至少一个分离装置,分离装置可以对进入到储液器100内的气液冷媒混合物进行气液分离,从而在储液器100内气液冷媒混合物至少经过两次气液分离,降低了压缩机例如滚动转子式压缩机吸入的液态冷媒量,提高了压缩机的可靠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4所示,每个分离装置均包括:隔板41和导气管42,隔板41设在进气管2和出气管3之间,且隔板41将壳体1内部分隔成第一腔室11和第二腔室12,其中进气管2与第一腔室11连通,出气管3与第二腔室12连通。导气管42设在隔板41上,导气管42将第一腔室11和第二腔室12连通。
例如在图2和图4的示例中,隔板41水平设置,即隔板41水平布置在壳体1内,具体地,隔板41包括水平板411和翻边412,水平板411沿水平方向延伸,翻边412形成为与壳体1的内周壁的形状相适配的形状,例如翻边412大体形成为圆筒形状,且翻边412的上端与水平板411的外边缘相连、且下端竖直向下延伸,翻边412的外周壁适于连接在壳体1的内壁上,从而将壳体1内部分隔成上下两个腔室,即第一腔室11和第二腔室12,此时第一腔室11位于第二腔室12的上方,导气管42穿设在水平板411上,且导气管42的上端向上伸入到第一腔室11,导气管42的下端向下伸入到第二腔室12内,这样从进气管2进入的气液冷媒混合物会首先进入到第一腔室11内,第一腔室11内气液混合的冷媒中液体冷媒的比例较高,第一腔室11中的冷媒经导气管42注入第二腔室12,在第二腔室12中气液进一步分离,可以降低压缩机例如滚动转子式压缩机吸入的液体冷媒量。可选地,隔板41还可以仅为水平板411,水平板411的外边缘可以与壳体1的内壁直接相连(图未示出)。当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示例中,隔板41还可以倾斜或竖直地布置在壳体1内(图未示出)。需要理解的是,隔板41和导气管42的具体形状以及在壳体1内的设置位置可以根据实际要求设置,以更好地满足实际要求。
可选地,隔板41与壳体1之间通过过盈配合固定或焊接固定,此时隔板41可以通过翻边412与壳体1的内壁过盈配合,或者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成一体,由此,可以将隔板41牢靠地安装在壳体1内部,且制造简单,装配方便。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可选实施例中,导气管42的出口端(例如,图2和图4中的下端)偏离出气管3的入口端(例如,图2和图4中的上端)。参照图2和图4,出气管3的伸入到第二腔室12内的部分沿竖直方向延伸,此时出气管3的伸入到第二腔室12内的部分的中心轴线沿竖直方向延伸,导气管42的伸入第二腔室12内的部分向一侧(例如,图2和图4中的左侧)倾斜,此时导气管42的伸入第二腔室12内的部分的中心轴线与出气管3的伸入到第二腔室12内的部分的中心轴线之间具有一定的夹角,也就是说,导气管42的出口与出气管3的入口不对中,从而防止了导气管42出来的液态冷媒直接进入出气管3,进而进入到压缩机泵体,提高了压缩机的可靠性。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出口端”可以理解为导气管42或出气管3内的冷媒的流动方向的出口的一端,相应地,“入口端”为导气管42或出气管3内的冷媒的流动方向的入口的一端。
进一步地,导气管42的出口端低于出气管3的入口端,或者导气管42的出口端与出气管3的入口端保持平齐。如图2和图4所示,导气管42的出口端(例如,图2和图4中的下端)的端面位于出气管3的入口端(例如,图2和图4中的上端)的端面的下方,换言之,导气管42的出口高度低于出气管3的入口高度,从而可以改善储液器100内部的气体流向,进一步加强冷媒在第二腔室12内的气液分离能力,提高压缩机的能效。
可选地,导气管42的入口端(例如,图4中的上端)偏离进气管2的出口端(例如,图4中的下端)。例如在图4的示例中,进气管2的出口端穿过壳体1的顶部伸入第一腔室11内,且进气管2的伸入第一腔室11内的部分向一侧(例如,图4中的左侧)倾斜,导气管42的伸入第一腔室11内的部分沿竖直方向延伸,此时导气管42的伸入到第一腔室11内的部分的中心轴线沿竖直方向延伸,此时导气管42的伸入第一腔室11内的部分的中心轴线与进气管2的伸入到第一腔室11内的部分的中心轴线之间具有一定的夹角,也就是说,导气管42的入口与进气管2的出口不对中,从而防止了液态冷媒直接进入导气管42,进而进入到压缩机泵体,进一步提高了压缩机的可靠性。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出口端”可以理解为导气管42或进气管2内的冷媒的流动方向的出口的一端,相应地,“入口端”为导气管42或进气管2内的冷媒的流动方向的入口的一端。
进一步地,导气管42的入口端高于进气管2的出口端,或者导气管42的入口端与进气管2的出口端保持平齐。如图4所示,导气管42的入口端(例如,图4中的上端)的端面位于进气管2的出口端(例如,图4中的下端)的端面的上方,换言之,进气管2的出口高度低于导气管42的入口高度,从而可以改善储液器100第一腔室11内的气体流向,增强储液器100的气液分离能力。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导气管42的横截面积大于等于出气管3的横截面积。例如,参照图2和图4,导气管42和出气管3均为圆管,此时导气管42的内径应大于等于出气管3的内径,从而便于储液器100内部的气体流动,减小了气体在其内部的流动阻力,提高了压缩机例如滚动转子式压缩机的能效。
参照图3,图中的横坐标表示导气管42的内径与出气管3的内径的比值,纵坐标表示压缩机例如滚动转子式压缩机的能效(COP,即Coefficient of Performance,性能系数)。从图3中可以看出,在导气管42的内径与出气管3的内径的比值大于等于1时压缩机的能效大于在导气管42的内径与出气管3的内径的比值小于1时压缩机的能效。
在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实施例中,导气管42的入口端伸入第一腔室11内,导气管42的伸入第一腔室11内的部分上形成有至少一个导气回油孔421。例如在图2和图4的示例中,导气回油孔421形成在导气管42的伸入第一腔室11内的部分的侧壁上,且导气回油孔421贯穿导气管42的侧壁,从而随制冷剂流动的润滑油可以通过导气回油孔421进入到第二腔室12内,并通过出气管3上的出气回油孔31回到压缩机内,使得压缩机不处于缺油状态,保证压缩机润滑充足,不易引起压缩机的磨损等情况。可选地,导气回油孔421的形状为圆形、椭圆形、长圆形或多边形等。
具体地,导气管42的伸入第一腔室11内的部分沿竖直方向延伸,导气回油孔421为两个且两个导气回油孔421在导气管42的轴向上彼此间隔开。参照图2和图4,两个导气回油孔421在上下方向上相互间隔开设置,上方的导气回油孔421大致位于导气管42的上部、第一腔室11的中部,下方的导气回油孔421大致位于第一腔室11的下部,当第一腔室11内沉积较多的液体冷媒时,超过了下方的导气回油孔421的高度,浮在上方的润滑油可以通过上方的导气回油孔421进入导气管42内,并最终回到压缩机内。
可选地,与隔板41距离最近的导气回油孔421和隔板41之间的距离为1mm~25mm。如图2和图4所示,下方的导气回油孔421距离隔板41的高度为1mm~25mm,其具体数值可以依据实际的储液器100的结构进行设计,以加强回油。
可选地,出气管3的入口端伸入壳体1内,出气管3的伸入壳体1内的部分上形成有至少一个出气回油孔31,与壳体1底部距离最近的出气回油孔31和壳体1底部之间的距离为4mm~40mm。参照图2和图4,出气回油孔31贯穿出气管3的侧壁,且出气回油孔31形成在出气管3的伸入第二腔室12内的部分的下部。
当出气管3上布置多个出气回油孔31时,最低的出气回油孔31距离第二腔室12底部的距离为4mm~40mm,其具体数值可以依据实际的储液器100的结构进行设计,以改善压缩机回油,由于储液器100内具有第一腔室11和第二腔室12,第一腔室11内的液态冷媒沉积,第二腔室12内的液态冷媒量较好,通过设置合理的回油孔数量及高度,能更好地保证压缩机例如滚动转子式压缩机泵体的润滑。
可选地,进气管2和分离装置之间设有过滤器5。例如在图2的示例中,过滤器5设在进气管2的出口端和分离装置之间,可选地,过滤器5为滤网,可以避免管路中的杂质等直接进入压缩机内。当然,储液器100内还可以不设置过滤器5,如图4所示,由于有双层结构空间,可以更好地达到气液分离效果,因此可以省去过滤器5。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3)

1.一种储液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
进气管和出气管,所述进气管和出气管彼此间隔开地设在所述壳体上,所述进气管和出气管均与所述壳体内部连通;以及
至少一个分离装置,至少一个所述分离装置设在所述壳体内且位于所述进气管和出气管之间以对从所述进气管进入到所述壳体内部的气液冷媒混合物进行气液分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液器,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分离装置均包括:
隔板,所述隔板设在所述进气管和所述出气管之间且将所述壳体内部分隔成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其中所述进气管与所述第一腔室连通,所述出气管与所述第二腔室连通;和
导气管,所述导气管设在所述隔板上,所述导气管将所述第一腔室和所述第二腔室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储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气管的出口端偏离所述出气管的入口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储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气管的出口端低于所述出气管的入口端或与所述出气管的入口端平齐。
5.根据权利要求2-4中任一项所述的储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气管的入口端偏离所述进气管的出口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储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气管的入口端高于所述进气管的出口端或与所述进气管的出口端平齐。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储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气管的横截面积大于等于所述出气管的横截面积。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储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气管的入口端伸入所述第一腔室内,所述导气管的伸入所述第一腔室内的部分上形成有至少一个导气回油孔。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储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气管的伸入所述第一腔室内的部分沿竖直方向延伸,所述导气回油孔为两个且所述两个导气回油孔在所述导气管的轴向上彼此间隔开。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储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水平设置,与所述隔板距离最近的所述导气回油孔和所述隔板之间的距离为1mm~25mm。
11.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储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与所述壳体之间通过过盈配合固定或焊接固定。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气管设在所述壳体的底部,所述出气管的入口端伸入所述壳体内,所述出气管的伸入所述壳体内的部分上形成有至少一个出气回油孔,与所述壳体底部距离最近的所述出气回油孔和所述壳体底部之间的距离为4mm~40mm。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管和所述分离装置之间设有过滤器。
CN201420116972.2U 2014-03-14 2014-03-14 储液器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375811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116972.2U CN203758115U (zh) 2014-03-14 2014-03-14 储液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116972.2U CN203758115U (zh) 2014-03-14 2014-03-14 储液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758115U true CN203758115U (zh) 2014-08-06

Family

ID=512533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116972.2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3758115U (zh) 2014-03-14 2014-03-14 储液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758115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40160A (zh) * 2014-03-14 2014-07-23 安徽美芝精密制造有限公司 储液器
CN104964492A (zh) * 2015-07-09 2015-10-07 重庆美的通用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用于热泵系统的汽液分离器
CN109425714A (zh) * 2017-08-31 2019-03-05 上海溯源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取样机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40160A (zh) * 2014-03-14 2014-07-23 安徽美芝精密制造有限公司 储液器
CN103940160B (zh) * 2014-03-14 2016-08-31 安徽美芝精密制造有限公司 储液器
CN104964492A (zh) * 2015-07-09 2015-10-07 重庆美的通用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用于热泵系统的汽液分离器
CN109425714A (zh) * 2017-08-31 2019-03-05 上海溯源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取样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940160A (zh) 储液器
CN203758115U (zh) 储液器
CN204313548U (zh) 用于旋转式压缩机的储液器及旋转式压缩机
CN204285910U (zh) 一种压缩机用储液器
CN105371532A (zh) 空调器
CN105370626A (zh) 用于离心压缩机的回流器及具有其的离心压缩机
CN108150291B (zh) 一种高空长航时无人机发动机润滑油箱
CN203500020U (zh) 旋转式压缩机的压缩装置和具有其的旋转式压缩机
CN204003456U (zh) 卧式压缩机
CN104949406A (zh) 一种气液分离器
CN107726676B (zh) 换热器壳管、换热器及空调器
CN204787465U (zh) 一种汽车用空调储液器
CN103912500A (zh) 卧式旋转式压缩机
CN106440575B (zh) 气液分离器及空调系统
CN105987545B (zh) 一种储液器、压缩机及空调系统
CN204963320U (zh) 闪蒸器及空调器
CN101206090A (zh) 气流通道无滤网错管式储液器
CN203835746U (zh) 具有油雾分离系统的压缩机
CN203756540U (zh) 旋转式压缩机
CN203454496U (zh) 油气分离器
CN104481883A (zh) 旋转式压缩机
CN205425552U (zh) 闪蒸器及空调器
CN204984776U (zh) 吸气消音器和具有其的压缩机
CN104457060A (zh) 油分离器和制冷系统
CN204371688U (zh) 旋转式压缩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806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60831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806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60831

C25 Abandonment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o avoid double paten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