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003456U - 卧式压缩机 - Google Patents

卧式压缩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003456U
CN204003456U CN201420186151.6U CN201420186151U CN204003456U CN 204003456 U CN204003456 U CN 204003456U CN 201420186151 U CN201420186151 U CN 201420186151U CN 204003456 U CN204003456 U CN 20400345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munication path
horizontal compressor
housing
gas communication
outlet pi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186151.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方智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Meizhi Compress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Meizhi Compress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Meizhi Compress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Meizhi Compress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20186151.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00345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00345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003456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Applications Or Details Of Rotary Compress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卧式压缩机,包括:壳体、电机、压缩装置、排气管和气体流通通路,壳体内具有油池;电机和压缩装置均设在壳体内且压缩装置将壳体内部隔离成第一和第二腔室,电机设在第一腔室内,机油在第一和第二腔室之间可流动;排气管设在第二腔室侧;气体流通通路形成在压缩装置内和/或压缩装置与壳体的内壁面之间,气体流通通路的通流面积大于等于排气管的通流面积、且小于等于10倍的排气管的通流面积,且气体流通通路的通流面水力半径小于等于6mm。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卧式压缩机,不需要另外安装隔板,减少了成本,有利于卧式压缩机批量生产,且由于控制了气体通流面积,更有利于卧式压缩机建立压差,保证了卧式压缩机供油。

Description

卧式压缩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冷设备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卧式压缩机。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指出,卧式旋转式压缩机由于其卧式放置,比立式压缩机更能够节省空间。特别是在一些对使用高度有限制的场合,卧式压缩机优势更加明显。目前的车载空调、冷冻冷藏车、冷柜等有高度限制的领域,卧式压缩机广泛使用。
目前市面上的卧式压缩机大部分采用隔板来建立压差。然而,采用隔板建立压差的方式,由于新增隔板,压缩机成本增加,而且,由于隔板需安装于压缩机泵体上,增加装配工步,且装配困难,不利于卧式压缩机的批量生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卧式压缩机,所述卧式压缩机不采用隔板也能建立压差,使得卧式压缩机装配方便,且节约了成本。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卧式压缩机,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具有油池;电机,所述电机设在所述壳体内;压缩装置,所述压缩装置设在所述壳体内且将所述壳体内部隔离成位于所述压缩装置两侧的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所述电机设在所述第一腔室内,所述油池内的机油在所述第一腔室和所述第二腔室之间可流动;排气管,所述排气管设在所述第二腔室侧且与所述第二腔室连通;以及气体流通通路,所述气体流通通路形成在所述压缩装置内和/或所述压缩装置与所述壳体的内壁面之间,所述气体流通通路的通流面积大于等于所述排气管的通流面积、且小于等于10倍的所述排气管的通流面积,且所述气体流通通路的通流面水力半径小于等于6mm。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卧式压缩机,不需要另外安装隔板,减少了成本及装配工步,有利于卧式压缩机批量生产,而且,由于控制了气体通流面积,更有利于卧式压缩机建立压差,保证了卧式压缩机供油。
具体地,所述压缩装置包括主轴承、气缸和副轴承,所述主轴承和所述副轴承分别设在所述气缸的两侧,且所述副轴承设在所述气缸的远离所述电机的一侧,所述气体流通通路形成在所述副轴承上和/或所述副轴承与所述壳体的内壁面之间和/或所述气缸上和/或所述气缸与所述壳体的内壁面之间。
可选地,所述副轴承与所述壳体的内壁彼此间隔开以限定出环状的间隙,所述环状的间隙构成所述气体流通通路的至少一部分。
或者可选地,所述气缸与所述壳体的内壁彼此间隔开以限定出环状的间隙,所述环状的间隙构成所述气体流通通路的至少一部分。
进一步地,所述气体流通通路的通流面积大于等于3倍的所述排气管的通流面积、且小于等于10倍的所述排气管的通流面积。
可选地,所述副轴承上形成有气体流通孔,所述气体流通孔构成所述气体流通通路。
或者可选地,所述气缸上形成有气体流通孔,所述气体流通孔构成所述气体流通通路。
进一步地,所述气体流通通路的通流面积大于等于1倍的所述排气管的通流面积、且小于等于8倍的所述排气管的通流面积。
可选地,所述气体流通通路由所述气缸和所述副轴承共同构成。
可选地,所述气体流通通路的通流面水力半径小于等于4.5mm。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卧式压缩机的剖面图;
图2是图1中所示的卧式压缩机的气体流通通路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所示的卧式压缩机的气体流通通路的另一个示意图;
图4是图1中所示的卧式压缩机的气体流通通路的再一个示意图;
图5是图1中所示的卧式压缩机的气体流通通路的又一个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0:卧式压缩机;
1:壳体;11:油池;12:第一腔室;13:第二腔室;
2:电机;31:主轴承;32:气缸;33:副轴承;
34:曲轴;341:中心油孔;35:活塞;36:滑片;
37:吸油装置;371:吸油管;38:油流通通路;
4:排气管;5:气体流通通路;51:间隙。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横向”、“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参考图1-图5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卧式压缩机100,卧式压缩机100可以为卧式旋转式压缩机。在本申请下面的描述中,以卧式压缩机100为卧式旋转式压缩机为例进行说明。当然,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理解,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卧式压缩机100还可以为其它类型的卧式压缩机100,而不限于卧式旋转式压缩机。
如图1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卧式压缩机100,包括壳体1、电机2、压缩装置、排气管4以及气体流通通路5。
壳体1内具有油池11。例如在图1的示例中,壳体1水平布置,此时壳体1的中心轴线沿水平方向延伸且与壳体1所在的地面大致平行,油池11位于壳体1内的底部,其中油池11内的油可以为冷冻机油。当然,壳体1还可以倾斜一定角度布置,卧式压缩机100所在的安装面也倾斜一定角度,此时壳体1的中心轴线与上述安装面大致平行(图未示出)。
电机2设在壳体1内。压缩装置设在壳体1内,且压缩装置将壳体1内部隔离成位于压缩装置两侧的第一腔室12和第二腔室13,电机2设在第一腔室12内,油池11内的机油例如冷冻机油在第一腔室12和第二腔室13之间可流动。排气管4设在第二腔室13侧,且排气管4与第二腔室13连通。
具体地,参照图1,电机2安装在壳体1内的左侧,压缩装置与电机2相连且安装在壳体1内的右侧,具体地,压缩装置包括主轴承31、气缸32、副轴承33、曲轴34、活塞35以及滑片36,主轴承31和副轴承33分别设在气缸32的左右两侧,且副轴承33设在气缸32的远离电机2的一侧(例如,图1中的右侧),主轴承31、气缸32和副轴承33共同限定出压缩腔,曲轴34的左端与电机2相连,例如曲轴34与电机2热套连接,曲轴34的右端穿过主轴承31伸入到压缩腔内,活塞35套设在曲轴34的偏心部上且沿压缩腔的内壁可滚动,气缸32上形成有沿其径向延伸的滑片槽,滑片36可移动地设在滑片槽内,滑片36的一端伸入到压缩腔内且止抵活塞35,从而电机2可以驱动曲轴34转动,进而带动活塞35沿压缩腔的内壁滚动以对进入到压缩腔内的气体例如冷媒等进行压缩。
进一步地,副轴承33上安装有吸油装置37,吸油装置37设在副轴承33的右端,吸油装置37包括吸油管371,吸油管371的一端(例如,图1中的下端)没入油池11内、且另一端与曲轴34的中心油孔341连通,以对压缩装置和电机2进行润滑,换言之,第二腔室13内的冷冻机油通过曲轴34的中心油孔341进入到第一腔室12内,并对第一腔室12内的电机2进行润滑,润滑后的冷冻机油流至第一腔室12内的底部,由于压缩装置的底部与壳体1的内壁面彼此间隔开以限定出油流通通路38,从而第一腔室12内底部的冷冻机油可以通过该油流通通路38回到第一腔室12内,如图1所示。
气体流通通路5形成在压缩装置内和/或压缩装置与壳体1的内壁面之间。也就是说,气体流通通路5可以仅形成在压缩装置上,从而在压缩腔内压缩后的气体首先流出压缩腔并进入到第一腔室12内,然后通过上述气体流通通路5进入到第二腔室13内,最后经由排气管4排出至壳体1外;或者,气体流通通路5也可以仅形成在压缩装置与壳体1的内壁面之间,从而在压缩腔内压缩后的气体首先流出压缩腔并进入到第一腔室12内,然后通过压缩装置与壳体1的内壁面之间的间隙进入到第二腔室13内,最后经由排气管4排出至壳体1外;再或者,气体流通通路5还可以同时形成在压缩装置上、以及压缩装置与壳体1的内壁面之间,从而在压缩腔内压缩后的气体首先流出压缩腔并进入到第一腔室12内,然后分别通过形成在压缩装置上的气体流通通路5、压缩装置与壳体1的内壁面之间的间隙进入到第二腔室13内,最后经由排气管4排出至壳体1外。
可选地,气体流通通路5的通流面积大于等于排气管4的通流面积、且小于等于10倍的排气管4的通流面积,且气体流通通路5的通流面水力半径小于等于6mm,优选地,气体流通通路5的通流面水力半径小于等于4.5mm。由此,有利于第一腔室12和第二腔室13之间建立压差,使得第一腔室12内的压力大于第二腔室13内的压力,此时第一腔室12内的油面高度低于第二腔室13内的油面高度,从而第一腔室12内的冷冻机油可以顺利地流回第二腔室13内,进而保证了卧式压缩机100的供油。这里,需要说明的是,“通流面积”指的是气体在气体流通通路5或排气管4中流动时,其垂直于流动方向的截面的面积;“水力半径”指的是气体流通通路5的通流面的通流面积与通流面湿周长之比。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卧式压缩机100例如卧式旋转式压缩机,不需要另外安装隔板,减少了成本及装配工步,有利于卧式压缩机100批量生产,而且,由于控制了气体通流面积,更有利于卧式压缩机100建立压差,保证了卧式压缩机100供油。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气体流通通路5形成在副轴承33上和/或副轴承33与壳体1的内壁面之间和/或气缸32上和/或气缸32与壳体1的内壁面之间。也就是说,气体流通通路5可以仅形成在副轴承33上,或者仅形成在副轴承33与壳体1的内壁面之间,或者仅形成在气缸32上,或者仅形成在气缸32与壳体1的内壁面之间,再或者形成在上述四种情况中的任意两个上,或者形成在上述四种情况中的任意三个上,又或者同时包括上述四种情况。
可选地,副轴承33与壳体1的内壁彼此间隔开以限定出环状的间隙51,环状的间隙51构成气体流通通路5的至少一部分。如图2所示,该卧式压缩机100取消了隔板,并将副轴承33做大,该副轴承33的下部具有油流通通路38,有利于第一腔室12内的冷冻机油流回第二腔室13,该副轴承33的上部(即油面以上)与壳体1的内壁面间隔开一定距离以形成环状的间隙51,当该间隙51的通流面积大于等于3倍的排气管4的通流面积、且小于等于10倍的排气管4的通流面积时,能够很好地达到卧式压缩机100建立压差的效果,利于卧式压缩机100供油。
根据流体延程压强损失经验公式:
△Pf=λ×(L/d)×(ρv2/2)
其中,λ与雷诺数Re和管壁相对粗糙度有关,L为管长,d为管径,ρ为流体密度,v为管内平均速度。
具体到本申请,上述经验公式中的各个参数与气体流通通路5的尺寸或者流经气体流通通路5的气体参数有关。通流面积越小,水力半径越小,越有利于卧式压缩机100建立压差,保证第二腔室13油面的高度。
另外,通过实验可知,当环状通流面积过小时,加工工艺难以保证,当卧式压缩机100工作时,副轴承33可能碰撞壳体1而产生异音,故要求气体流通通路5的通流面积大于等于3倍的排气管4的通流面积,当环状通流面积过大时,可能不能起到应有的节流效果,当该环状气体通流面积小于等于10倍的排气管4的通流面积时建立的压差效果最好。
或者可选地,气缸32与壳体1的内壁彼此间隔开以限定出环状的间隙51,环状的间隙51构成气体流通通路5的至少一部分。参照图3,该卧式压缩机100取消了隔板,并将气缸32做大,此时主轴承31和副轴承33的尺寸相对较小,该气缸32的下部具有油流通通路38,有利于第一腔室12内的冷冻机油流回第二腔室13,该气缸32的上部(即油面以上)与壳体1的内壁面间隔开一定距离以形成环状的间隙51,当该间隙51的通流面积大于等于3倍的排气管4的通流面积、且小于等于10倍的排气管4的通流面积时,能够很好地达到卧式压缩机100建立压差的效果,利于卧式压缩机100供油。需要理解的是,环状的间隙51可以是一个完整连续的环状间隙(如图2和图3所示),也可以是不连续的环状间隙(图未示出)。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例中,副轴承33上形成有气体流通孔,气体流通孔构成气体流通通路5。如图4所示,气体流通孔为圆形孔且形成在副轴承33的上部,优选地,气体流通孔的通流面积大于等于1倍的排气管4的通流面积、且小于等于8倍的排气管4的通流面积,且气体流通孔的通流面水力半径大于等于4.5mm。可选地,气体流通孔为一个或多个,且每个气体流通孔可以为规则的孔,例如圆形孔、椭圆形孔、长圆形孔或多边形孔等,当然,每个气体流通孔也可以为不规则的孔。
通过试验可知,如果为孔状通流面,孔越规则、面积越小,建立压差的效果越好。然而,当孔面积小于排气管4的通流面积时,制冷剂会在卧式压缩机100内部截流,导致性能下降,故要求孔面积大于等于1倍的排气管4的通流面积。并且,当只开一个或者两个孔时,通流面积过大,水力半径过大,建立压差的效果也有所降低,但是当通流面小于等于8倍的排气管4的通流面积、且通流面水力半径大于等于4.5mm时,建立压差的效果最好。
或者可选地,气缸32上形成有气体流通孔,气体流通孔构成气体流通通路5。如图5所示,气体流通孔为圆形孔且形成在气缸32的上部,此时副轴承33的尺寸相对较小,优选地,气体流通孔的通流面积大于等于1倍的排气管4的通流面积、且小于等于8倍的排气管4的通流面积,且气体流通孔的通流面水力半径大于等于4.5mm。需要理解的是,气体流通孔的数量、形状、尺寸以及布置方式等可以根据实际要求设置,以更好地满足实际要求。
在本实用新型的再一些实施例中,气体流通通路5由气缸32和副轴承33共同构成。例如,气体流通面积为气缸32与副轴承33组合间隙面积(图未示出)。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卧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内具有油池;
电机,所述电机设在所述壳体内;
压缩装置,所述压缩装置设在所述壳体内且将所述壳体内部隔离成位于所述压缩装置两侧的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所述电机设在所述第一腔室内,所述油池内的机油在所述第一腔室和所述第二腔室之间可流动;
排气管,所述排气管设在所述第二腔室侧且与所述第二腔室连通;以及
气体流通通路,所述气体流通通路形成在所述压缩装置内和/或所述压缩装置与所述壳体的内壁面之间,所述气体流通通路的通流面积大于等于所述排气管的通流面积、且小于等于10倍的所述排气管的通流面积,且所述气体流通通路的通流面水力半径小于等于6m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卧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装置包括主轴承、气缸和副轴承,所述主轴承和所述副轴承分别设在所述气缸的两侧,且所述副轴承设在所述气缸的远离所述电机的一侧,
所述气体流通通路形成在所述副轴承上和/或所述副轴承与所述壳体的内壁面之间和/或所述气缸上和/或所述气缸与所述壳体的内壁面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卧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副轴承与所述壳体的内壁彼此间隔开以限定出环状的间隙,所述环状的间隙构成所述气体流通通路的至少一部分。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卧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缸与所述壳体的内壁彼此间隔开以限定出环状的间隙,所述环状的间隙构成所述气体流通通路的至少一部分。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卧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流通通路的通流面积大于等于3倍的所述排气管的通流面积、且小于等于10倍的所述排气管的通流面积。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卧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副轴承上形成有气体流通孔,所述气体流通孔构成所述气体流通通路。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卧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缸上形成有气体流通孔,所述气体流通孔构成所述气体流通通路。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卧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流通通路的通流面积大于等于1倍的所述排气管的通流面积、且小于等于8倍的所述排气管的通流面积。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卧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流通通路由所述气缸和所述副轴承共同构成。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卧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流通通路的通流面水力半径小于等于4.5mm。
CN201420186151.6U 2014-04-16 2014-04-16 卧式压缩机 Expired - Lifetime CN20400345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186151.6U CN204003456U (zh) 2014-04-16 2014-04-16 卧式压缩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186151.6U CN204003456U (zh) 2014-04-16 2014-04-16 卧式压缩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003456U true CN204003456U (zh) 2014-12-10

Family

ID=520434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186151.6U Expired - Lifetime CN204003456U (zh) 2014-04-16 2014-04-16 卧式压缩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003456U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812701A (zh) * 2015-12-02 2017-06-09 上海日立电器有限公司 压缩机壳体以及卧式压缩机
CN111550405A (zh) * 2020-06-11 2020-08-18 佛山市南海瀚雪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涡旋式空气压缩机
CN113266570A (zh) * 2020-02-17 2021-08-17 沈阳中航机电三洋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卧式旋转压缩机
WO2022001019A1 (zh) * 2020-06-30 2022-01-06 广东美芝精密制造有限公司 压缩机和制冷装置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812701A (zh) * 2015-12-02 2017-06-09 上海日立电器有限公司 压缩机壳体以及卧式压缩机
CN106812701B (zh) * 2015-12-02 2019-04-16 上海海立电器有限公司 压缩机壳体以及卧式压缩机
CN113266570A (zh) * 2020-02-17 2021-08-17 沈阳中航机电三洋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卧式旋转压缩机
CN113266570B (zh) * 2020-02-17 2023-03-14 沈阳中航机电三洋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卧式旋转压缩机
CN111550405A (zh) * 2020-06-11 2020-08-18 佛山市南海瀚雪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涡旋式空气压缩机
WO2022001019A1 (zh) * 2020-06-30 2022-01-06 广东美芝精密制造有限公司 压缩机和制冷装置
US11971036B2 (en) 2020-06-30 2024-04-30 Guangdong Meizhi Precision-Manufacturing Co., Ltd. Compressor and refrigeration device with an oil return channel having a first relative distance to an inner-side wall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003456U (zh) 卧式压缩机
CN203024517U (zh) 用于旋转式压缩机的储液器及具有它的旋转式压缩机
EP3078859B1 (en) Rotary compressor and compression unit thereof, and air conditioner
CN103940160B (zh) 储液器
CN203500020U (zh) 旋转式压缩机的压缩装置和具有其的旋转式压缩机
CN204003477U (zh) 卧式压缩机
CN104949406A (zh) 一种气液分离器
CN204783652U (zh) 压缩机
CN103912500A (zh) 卧式旋转式压缩机
CN104879288A (zh) 吸气消音器和具有其的压缩机
CN203758115U (zh) 储液器
CN202550715U (zh) 一种压缩机
CN204312357U (zh) 低背压旋转式压缩机
CN204984776U (zh) 吸气消音器和具有其的压缩机
CN203023060U (zh) 空调器及其旋转压缩机
CN203756540U (zh) 旋转式压缩机
CN103994074B (zh) 卧式旋转式压缩机
CN103982438B (zh) 卧式旋转式压缩机
CN203906297U (zh) 卧式旋转式压缩机
CN203206039U (zh) 电机壳体和具有其的电机
CN204239252U (zh) 旋转式压缩机
CN203476707U (zh) 低背压旋转式压缩机
CN103557161B (zh) 压缩机
CN203822633U (zh) 低压腔旋转式压缩机组件
CN203404091U (zh) 旋转式压缩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1210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