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739570U - 减振悬置及车辆 - Google Patents
减振悬置及车辆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3739570U CN203739570U CN201320875448.9U CN201320875448U CN203739570U CN 203739570 U CN203739570 U CN 203739570U CN 201320875448 U CN201320875448 U CN 201320875448U CN 203739570 U CN203739570 U CN 203739570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hock
- attaching parts
- upper connector
- damping mount
- absorp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制造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减振悬置及车辆,所述减振悬置包括上连接件、下连接件和减振环,所述上连接件套在所述下连接件的上部,所述减振环设在所述下连接件的侧壁与所述上连接件的内壁之间,所述车辆包括所述减振悬置。本实用新型的减振悬置由于减振环设在内部,减振环不易受损腐蚀,而且,就算减振环受损腐蚀,其也可以很容易的更换,有效地保证了减振悬置的持续利用性能,这种减振悬置中的橡胶不易受损腐蚀,不易老化,维修更换方便,减振效果好,结构稳定,成本低廉,体积大小可调,使用范围广泛,适用于轿车、SUV、商用车等多种车型。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减振悬置及具有该减振悬置的车辆。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研发技术和人们生活水平地不断提高,人们对汽车的乘坐舒适性要求也越来越高。噪声和振动是影响汽车舒适性的重要因素,其中,悬置系统为车身振动的主要输入源,所以,对悬置系统的减振就成为了汽车降噪减振技术的重点部分之一。
目前,大多数的悬置为橡胶结构,这种橡胶结构暴露在外,受外部环境影响较大,如车辆长期行驶在高温高寒或者雨水较多的区域时,橡胶结构很容易受损腐蚀,且腐蚀后的橡胶结构不易更换,长时间使用被腐蚀的橡胶结构会造成悬置老化严重,极有可能造成悬置失效等不可估量的后果。
而且,现有悬置具有三向刚度,悬置两端的相对运动,使得悬置的轴向刚度起到主要作用,但是当悬置两端产生摆动运动时,其他方向刚度对于当前运动形式的抵抗变形能力不大,此时,这种摆动产生的变形对悬置造成的损伤较大,从而造成悬置受损后刚度的变化,降低了悬置的减振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减振悬置,以克服现有技术中悬置的橡胶结构容易受损腐蚀且不易更换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减振悬置,包括上连接件、下连接件和减振环;所述上连接件套在所述下连接件的上部,所述减振环设在所述下连接件的侧壁与所述上连接件的内壁之间。
优选地,所述下连接件为圆柱状,其侧壁设有第一环形凹槽,所述上连接件设有圆柱孔,所述圆柱孔的内壁设有与所述第一环形凹槽对应的第二环形凹槽;所述上连接件通过其圆柱孔套在所述下连接件的上部,所述减振环设在所述第一环形凹槽与所述第二环形凹槽之间。
优选地,所述减振悬置还包括圆柱状的减振块;所述下连接件的上端设有第一圆形凹口,所述上连接件的圆柱孔的内壁设有与所述第一圆形凹口对应的第二圆形凹口;所述减振块设在所述第一圆形凹口和所述第二圆形凹口之间。
优选地,所述下连接件与所述上连接件之间留有缝隙。
优选地,所述上连接件包括上部组件和下部组件,所述第二环形凹槽的下半部分设在所述下部组件上,所述第二环形凹槽的上半部分设在所述上部组建上。
优选地,所述上部组件与所述下部组件之间设有橡胶垫。
优选地,所述上部组件与所述下部组件通过螺栓连接。
优选地,所述下连接件的下端设有第一螺纹孔,所述上连接件的上部组件的上端设有第二螺纹孔。
优选地,所述减振环和减振块的材料为橡胶。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所述的减振悬置。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减振悬置中,上连接件套在下连接件的上部,减振环设在下连接件的侧壁与上连接件的内壁之间,由于减振环设在内部,减振环不易受损腐蚀,而且,就算减振环受损腐蚀,其也可以很容易的更换,有效地保证了减振悬置的持续利用性能,同时,上连接件和下连接件之间的减振环和减振块不仅可以进行轴向减振,还对悬置两端的摆动变形也起到了很好的减振效果,这种减振悬置中的橡胶不易受损腐蚀,不易老化,维修更换方便,减振效果好,结构稳定,成本低廉,体积大小可调,使用范围广泛,适用于轿车、SUV、商用车等多种车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减振悬置的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减振悬置的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减振悬置的俯视图。
图中,1:上部组件;2:下部组件;3:下连接件;4:减振环;5:减振块;6:橡胶垫;7:螺栓;8:第二螺纹孔;9:第一螺纹孔;10:第二环形凹槽;11:第一环形凹槽;12:第二圆形凹口;13:第一圆形凹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能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的减振悬置包括:上连接件、下连接件3、减振环4和减振块5,所述上连接件和下连接件3分别连接上下两端的物体,所述上连接件包括上部组件1和下部组件2。
下连接件3为圆柱状,其侧壁设有一圈第一环形凹槽11,其上端设有一个第一圆形凹口13;所述上连接件的下端设有与下连接件3结构对应的圆柱孔,所述圆柱孔的内壁的侧壁设有与第一环形凹槽11对应的第二环形凹槽10,所述圆柱孔的内壁的上端设有与第一圆形凹口13对应的第二圆形凹口12。
所述上连接件通过其下端的圆柱孔套在下连接件3的上部,且所述上连接件和下连接件3之间(所述上连接件的内壁的侧壁与下连接件3的侧壁之间、所述上连接件的内壁的上端与下连接件3的上端之间)留有适当的缝隙,所述缝隙可以便于减振悬置在轴向和径向的缓冲减振。
所述上连接件包括上下布置的上部组件1和下部组件2,上部组件1与下部组件2多个通过螺栓7连接在一起,上部组件1与下部组件2之间设有环形的橡胶垫6,橡胶垫6用于紧固上部组件1与下部组件2之间的连接,并提供一定的垂向减振效果。第二环形凹槽10的下半部分设在下部组件2的内壁的侧壁上,第二环形凹槽10的上半部分设在上部组件1的内壁的侧壁上。
减振环4和减振块5的材料均为橡胶。减振环4为环状,其截面为圆形,减振环4设在下连接件3的侧壁的第一环形凹槽11与所述上连接件的内壁的第二环形凹槽10之间,即相当于位于下连接件3的侧壁的第一环形凹槽11与所述上连接件的内壁的第二环形凹槽10形成的环形空腔中,减振环4一方面可以减小减振悬置的轴向冲击和径向冲击,为减振悬置提供轴向减振和径向减振,另一方面,减振环4通过第一环形凹槽11和第二环形凹槽10卡住所述上连接件和下连接件3,实现将所述上连接件和下连接件3连接在一起,上部组件1和下部组件2将第一环形凹槽11平分这种结构可以方便第一环形凹槽11的安装。减振块5为圆柱状,其设在下连接件3的上端的第一圆形凹口13与所述上连接件的内壁的第二圆形凹口12之间,即相当于位于下连接件3的上端的第一圆形凹口13与所述上连接件的内壁的第二圆形凹口12形成的圆柱空腔中,减振块5用于减小减振悬置的轴向冲击。同时,减振环4和减振块5共同配合作用,可以减小悬置两端的摇摆变形冲击,使减振悬置具有更好的的减震效果。
所述上连接件的上部组件1的上端设有多个第二螺纹孔8,下连接件3的下端设有多个第一螺纹孔9,第一螺纹孔9和第二螺纹孔8用于将减振悬置的两端与相应物体连接。
本实施例中的减振悬置的上连接件和下连接件也可以为其他结构,如下连接件的上端直径可以大于其下端直径,相应地,上连接件的圆柱孔也应对应调整,以使上连接件和下连接件的连接更加紧固,下连接件不易脱落;减振块的形状也可以改为球体、半球体或其他类似形状,相应地,上连接件和下连接件的凹口也应对应调整;当然,在一些特殊的结构中也可以将本实施例的减振悬置倒置,即下连接件在上,上连接件在下。
本实用新型的减振悬置中,上连接件套在下连接件的上部,减振环设在下连接件的侧壁与上连接件的内壁之间,由于减振环设在装置的内部,减振环不易受损腐蚀,而且,就算减振环受损腐蚀,其也可以很容易的更换,有效地保证了减振悬置的持续利用性能,同时,上连接件和下连接件之间的减振环和减振块不仅可以进行轴向减振,还对悬置两端的摆动变形也起到了很好的减振效果,这种减振悬置中的橡胶不易受损腐蚀,不易老化,维修更换方便,减振效果好,结构稳定,成本低廉,体积大小可调,使用范围广泛,适用于轿车、SUV、商用车等多种车型。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车辆,所述车辆包括所述的减振悬置。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为了示例和描述起见而给出的,而并不是无遗漏的或者将本实用新型限于所公开的形式。很多修改和变化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选择和描述实施例是为了更好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并且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实用新型从而设计适于特定用途的带有各种修改的各种实施例。
Claims (10)
1.一种减振悬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连接件、下连接件和减振环;所述上连接件套在所述下连接件的上部,所述减振环设在所述下连接件的侧壁与所述上连接件的内壁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振悬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连接件为圆柱状,其侧壁设有第一环形凹槽,所述上连接件设有圆柱孔,所述圆柱孔的内壁设有与所述第一环形凹槽对应的第二环形凹槽;所述上连接件通过其圆柱孔套在所述下连接件的上部,所述减振环设在所述第一环形凹槽与所述第二环形凹槽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减振悬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振悬置还包括圆柱状的减振块;所述下连接件的上端设有第一圆形凹口,所述上连接件的圆柱孔的内壁设有与所述第一圆形凹口对应的第二圆形凹口;所述减振块设在所述第一圆形凹口和所述第二圆形凹口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减振悬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连接件与所述上连接件之间留有缝隙。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减振悬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连接件包括上部组件和下部组件,所述第二环形凹槽的下半部分设在所述下部组件上,所述第二环形凹槽的上半部分设在所述上部组建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减振悬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组件与所述下部组件之间设有橡胶垫。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减振悬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组件与所述下部组件通过螺栓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减振悬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连接件的下端设有第一螺纹孔,所述上连接件的上部组件的上端设有第二螺纹孔。
9.根据权利要求3-8中任何一项所述的减振悬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振环和减振块的材料为橡胶。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中任何一项所述的减振悬置。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320875448.9U CN203739570U (zh) | 2013-12-27 | 2013-12-27 | 减振悬置及车辆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320875448.9U CN203739570U (zh) | 2013-12-27 | 2013-12-27 | 减振悬置及车辆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3739570U true CN203739570U (zh) | 2014-07-30 |
Family
ID=513394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320875448.9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739570U (zh) | 2013-12-27 | 2013-12-27 | 减振悬置及车辆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3739570U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366711A (zh) * | 2017-07-28 | 2017-11-21 |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无人机减震结构以及一种无人机 |
CN107901746A (zh) * | 2017-10-31 | 2018-04-13 |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万向减振结构 |
CN110439946A (zh) * | 2019-07-30 | 2019-11-12 | 同济大学 | 一种铁道车辆车下设备准零刚度隔振器 |
-
2013
- 2013-12-27 CN CN201320875448.9U patent/CN203739570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366711A (zh) * | 2017-07-28 | 2017-11-21 |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无人机减震结构以及一种无人机 |
CN107366711B (zh) * | 2017-07-28 | 2023-01-17 |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无人机减震结构以及一种无人机 |
CN107901746A (zh) * | 2017-10-31 | 2018-04-13 |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万向减振结构 |
CN110439946A (zh) * | 2019-07-30 | 2019-11-12 | 同济大学 | 一种铁道车辆车下设备准零刚度隔振器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3739570U (zh) | 减振悬置及车辆 | |
CN203211041U (zh) | 一种球形衬套汽车悬臂 | |
CN102745072B (zh) | 一种变速箱后拉杆悬置 | |
CN203442039U (zh) | 一种新型弹簧减震器 | |
CN203567500U (zh) | 一种弹性好的汽车板簧衬套 | |
CN203532522U (zh) | 一种汽车用衬套 | |
CN204278979U (zh) | 车用缓冲器及相应的汽车 | |
CN203957774U (zh) | 汽车悬架 | |
CN203297457U (zh) | 一种减震器总成 | |
CN202557247U (zh) | 一种汽车减震器左后支座 | |
CN202491845U (zh) | 一种汽车底盘球壳 | |
CN203211038U (zh) | 一种高强度橡胶衬套汽车悬臂 | |
CN203297506U (zh) | 一种新型的弹簧减震器 | |
CN205130930U (zh) | 一种汽车上使用的摆动支撑 | |
CN203543577U (zh) | 一种前平衡杆支架 | |
CN104265827A (zh) | 一种用于发动机安装的三维减震安装座 | |
CN205592316U (zh) | 用于减震器的缓冲托盘 | |
CN209756685U (zh) | 高减震性汽车摆臂 | |
CN204354722U (zh) | 一种多功能车轮 | |
CN204622995U (zh) | 一种自行车车圈 | |
CN203528231U (zh) | 一种汽车减震衬套 | |
CN203267756U (zh) | 汽车发动机局部支撑件 | |
CN203902258U (zh) | 一种连接汽车排气管与底盘的连接件 | |
CN213566102U (zh) | 一种汽车减震器、转向器用下柱管体 | |
CN204322960U (zh) | 低速车前悬挂减震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730 Termination date: 202112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