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饰件固定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内饰件固定装置,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手工焊接工艺的内饰件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内饰件的背面需要设置各种功能结构,如连接结构等。通常,内饰件的背面设置有凸起的柱子。在使用之前,需要点焊内饰件背面的各种结构。传统的内饰件点焊工艺,即简单地将待焊接的内饰件摆放在工作台上,通过焊接工人徒手固定,进行焊接。这种方式焊接时,一方面,徒手固定的稳定性较差,对位精度也很低,大大降低了焊接质量;对于薄片焊接,在实际焊接过程中会产生焊瘤、裂纹、弧坑等焊接缺陷,需要对焊瘤进行打磨从而保证内饰件表面平整光滑,这样就需要在生产过程中使用专门的焊接设备及打磨设备,增加了生产成本,同时也会存在磨损内饰件的风险,降低了产品合格率。另一方面,徒手固定,焊接过程中,存在操作人员被焊料烫伤的危险,安全系数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固定内饰件的内饰件固定装置。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内饰件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托板和至少两个抵压装置;所述抵压装置包括底座、压头和手柄,所述压头一端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底座上;所述手柄与所述压头连接,并可转动地安装于底座上;所述手柄转动时可驱动所述压头转动同向转动或反向转动,使所述压头另一端抵压内饰件。
优选地是,所述压头和所述手柄通过连杆连接,所述手柄转动时,通过所述连杆驱动所述压头同向旋转或反向旋转。
优选地是,所述压头一端通过第一销轴可转动地连接于底座上;所述手柄通过第二销轴可转动地连接于底座上;所述连杆分别通过第三销轴与所述手柄可转动地连接,所述连杆通过第四销轴与所述压头可转动地连接;所述第四销轴位于所述第一销轴与所述压头另一端之间;所述第二销轴位置低于所述第一销轴的位置。
优选地是,所述手柄包括握持部、第一支杆和第二支杆;所述第一支杆与所述第二支杆均为一端安装在所述握持部上,另一端通过第二销轴可转动地安装于底座上;所述第一支杆与所述第二支杆之间具有间隙;所述连杆数目为两个,两个连杆一端共同通过第四销轴与所述压头可转动地连接;所述两个连杆分别通过一个第三销轴与所述第一支杆和所述第二支杆可转动地连接;所述压头自所述第一支杆与所述第二支杆之间穿过。
优选地是,还包括第一支撑杆与第二支撑杆;所述压头一端与所述手柄的一端通过第五销轴可转动地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杆一端可转动地连接于底座上,另一端与压头可转动地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杆一端可转动地与所述底座连接,另一端与手柄可转动地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杆连接在所述手柄的中部。
优选地是,所述压头包括连接杆和压块;所述连接杆一端与所述手柄连接;所述压块设置在所述连接杆另一端,并突出于所述连接杆。
优选地是,所述压块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连接杆上。
优选地是,所述压头还包括转接杆;所述连接杆上设有条形通孔;所述转接杆可沿所述条形通孔移动地设置在所述条形通孔内,所述压块安装在所述转接杆上。
优选地是,所述转接杆上设置有台阶,所述台阶抵靠在所述连接杆下表面;所述转接杆一端穿过所述条形通孔并设置有螺纹;所述转接杆上设置有螺母,所述螺母抵靠在所述连接杆上表面。
优选地是,还包括至少一个设置在所述托板上的内饰件支架;所述内饰件支架设有与待固定内饰件形状相适应的凹槽;所述抵压装置设置在所述内饰件支架一侧;所述手柄转动时,驱动所述压头转动,使所述压头抵压放置于所述凹槽内的内饰件。
优选地是,所述内饰件支架数目为两个以上,每个内饰件支架上设置有部分凹槽;两个以上内饰件支架上的部分凹槽组成可放置内饰件的凹槽。
优选地是,所述内饰件支架通过螺钉安装于所述托板上;所述托板上设置有多个沿直线排列的螺纹孔;所述螺钉穿过所述内饰件支架,与所述螺纹孔螺纹连接;通过安装于不同的螺纹孔内,所述螺钉将所述内饰件支架安装在所述托板上的不同位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内饰件固定装置,并通过抵压装置将内饰件固定在工件支架或者托板上,方便对内饰件进一步加工。通过抵压装置固定内饰件,提高了焊接精准度和内饰件的稳定性,避免了传统焊接工艺中的焊接缺陷,大大提高了焊接质量,同时提高了内饰件焊接的安全系数,消除操作人员被焊料烫伤的危险。
通过内饰件支架上设置的与内饰件形状相适应的凹槽,使内饰件在焊接过程中能够稳定地摆放在凹槽内,避免发生晃动而产生偏移;进一步与抵压装置相配合,转动手柄使压块抵压内饰件,将内饰件稳固地锁紧在凹槽内,增强内饰件的稳定性。抵压装置可拆卸地安装在托板上,可根据内饰件支架的个数选择抵压装置,节约成本。内饰件支架可拆卸地安装在托板上,可根据待焊接内饰件的形状更换相对应的内饰件支架,增强了内饰件固定装置的灵活度,扩大了应用范围。内饰件支架可移动地设置在托板上,使相邻的内饰件支架的间距可调,通过改变各内饰件支架之间的距离,使凹槽的尺寸与内饰件相匹配,从而满足不同尺寸内饰件的焊接需求。压块与支杆的距离可调,可满足不同厚度内饰件的锁紧需求,始终保持压块与内饰件表面的最大接触面积。通过手柄操纵压头运动,方便使用。本实用新型通过连杆连接手柄和压头,可使压头保持在抵压内饰件的状态,并持续地施加一定的抵压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内饰件固定装置的结构主视图;
图2为图1中的局部放大图I;
图3为图1的侧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内饰件固定装置的结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3所示,内饰件固定装置,包括托板1和两个内饰件支架2。每个内饰件支架2对应两个抵压装置3,抵压装置3分别设置在内饰件支架2的两侧。
抵压装置3包括底座31、压头32和手柄33。底座31通过第一螺栓41可拆卸地设置在托板1上。压头32包括连接杆34、压块35和转接杆36。连接杆34一端通过第一销轴51可转动地安装于底座31上,另一端安装有压块35。连接杆34上设置有条形通孔37。转接杆36上设置有台阶361。转接杆36一端穿过条形通孔37,且端部设置有螺纹。台阶361抵靠在连接杆34下表面。转接杆36端部安装有螺母38。螺母38抵靠在连接杆34上表面上。通过螺母38和台阶361,将转接杆36与连接杆34连接。旋转螺母38,使其不再抵压连接杆34的上表面后,转接杆36可在条形通孔37内移动,直至移动至需要的位置,再利用螺母38锁紧。压块35安装在转接杆36另一端。
手柄33包括握持部331、第一支杆332和第二支杆333。第一支杆332与所述第二支杆332均为一端安装在所述握持部331上,另一端通过第二销轴334可转动地安装于底座31上。所述第一支杆332与所述第二支杆333之间具有间隙。所述连杆62数目为两个,两个连杆62一端共同通过第四销轴64与所述连接杆34可转动地连接。两个连杆62分别通过一个第三销轴63与所述第一支杆332和所述第二支杆333可转动地连接。所述连接杆自所述第一支杆332与所述第二支杆332之间穿过。所述第四销轴64位于所述第一销轴51与条形通孔37之间。所述第二销轴334位置低于所述第一销轴51的位置。
两个内饰件支架2通过螺钉71可拆卸地设置在托板1上。每个内饰件支架2设有与内饰件形状相适应的部分凹槽21。两个部分凹槽21组成一个可容纳内饰件的凹槽。托板1上设置有多个沿直线排列的螺纹孔(图中未示出)。通过与不同的螺纹孔相配合,螺钉71将内饰件支架2安装在托板1上的不同位置。通过调整一个或多个内饰件支架2的位置,可使多个内饰件支架2适应不同尺寸的内饰件,可用于放置各种尺寸的内饰件。
抵压装置3的使用方法如图3所示,需将内饰件放置在内饰件支架2的凹槽内,逆时针转动右侧抵压装置3的手柄33,可带动连接杆34同向转动,即逆时针转动。使压块35逆时针转动后抵压位于内饰件支架2上的内饰件。其方式如图3中左侧的抵压装置相同。如需解除对内饰件的抵压,如图3所示的左侧抵压装置,逆时针转动手柄33,手柄33可带动连接杆34逆时针转动,从而可解除压块35对内饰件的抵压力。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抵压装置3的结构。如图2所示,抵压装置3包括底座31、压头32和手柄33。底座31通过第一螺栓41可拆卸地设置在托板1上。压头32包括连接杆34、压块35和转接杆36。连接杆34一端通过第五销轴52与手柄33可转动地连接。另一端安装有压块35。连接杆34上设置有条形通孔37。转接杆36上设置有台阶361。转接杆36一端穿过条形通孔37,且端部设置有螺纹。台阶361抵靠在连接杆34下表面。转接杆36端部安装有螺母38。螺母38抵靠在连接杆34上表面上。通过螺母38和台阶361,将转接杆36与连接杆34连接。旋转螺母38,使其不再抵压连接杆34的上表面后,转接杆36可在条形通孔37内移动,直至移动至需要的位置,再利用螺母38锁紧。压块35安装在转接杆36另一端。
如图4所示,底座31上设置有第一支撑杆71与第二支撑杆72。连接杆34一端与所述手柄33的一端通过第五销轴52可转动地连接。第一支撑杆71一端通过第六销轴76可转动地连接于底座31上,另一端与连接杆34通过第五销轴52可转动地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杆72一端通过第七销轴77可转动地与所述底座31连接,另一端与手柄33通过第八销轴78可转动地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杆72连接在所述手柄33的中部。76
其余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
使用时,如图4所示,需要压块35抵压内饰件时,顺时针右侧的转动手柄33,可驱动压块35反向转动,即逆时针转动,直至抵压放置在内饰件支架2上的内饰件。如需解除对内饰件的抵压,顺时针转动左侧的手柄33,可驱动压块反向旋转,即逆时针旋转,使压块解除对内饰件的抵压力。
本实施例通过将第一支撑杆71、第二支撑杆72可转动地设置在底座31上,连接杆34与手柄33可转动地连接,可使压头保持在抵压内饰件的状态,并持续地施加一定的抵压力。
本实用新型中的左、右,上、下,均以图3、图4为参考,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使用的相对概念。
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仅用于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说明,并不构成对权利要求范围的限制,本领域内技术人员可以想到的其他实质上等同的替代,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