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699603U - 电梯的轿厢悬挂构造 - Google Patents

电梯的轿厢悬挂构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699603U
CN203699603U CN201320608864.2U CN201320608864U CN203699603U CN 203699603 U CN203699603 U CN 203699603U CN 201320608864 U CN201320608864 U CN 201320608864U CN 203699603 U CN203699603 U CN 20369960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itch plate
mentioned
rope hitch
car
ro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20608864.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牛島和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shiba Elevator and Building System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shiba Eleva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shiba Eleva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Toshiba Elevator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69960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699603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Lift-Guide Devices, And Elevator Ropes And Cab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的电梯的轿厢悬挂构造具备:经由多条主钢丝绳(2)悬挂在井道(1)内的轿厢(3);设置在上述轿厢(3)的轿厢框(9)的上部的上梁(9a);在上述上梁(9a)的上方保持间隔地水平配置的绳头板(13)。上述绳头板(13)构成为经由多个支持杆(15)和多个第一螺旋弹簧(20)将沿着其长度方向的中间部分支持在上述上梁(9a)上,并且能够弹性地变位使得相对于水平面向全部方向倾斜。上述多条主钢丝绳(2)在该绳头板(13)的长度方向上相互保持间隔地与上述绳头板(13)连结。本实用新型例如在进行主钢丝绳的张力调整、缆索更换的情况下,也能够防止轿厢的平衡破坏,不需要进行再调整轿厢的平衡的操作。

Description

电梯的轿厢悬挂构造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涉及一种使用多条主钢丝绳将轿厢悬挂在井道内的电梯的轿厢悬挂构造。 
背景技术
在缆索式的电梯中,使用多条主钢丝绳将轿厢和平衡配重悬挂在建筑物的井道内。主钢丝绳卷绕在卷扬机的滑轮上。主钢丝绳的一端部与轿厢连结。主钢丝绳的另一端部与平衡配重连结。因此,如果驱动卷扬机,则主钢丝绳行走,并且轿厢和平衡配重沿着井道进行升降动作。 
电梯的轿厢由具有乘客乘坐的轿厢室的轿厢主体、配置在轿厢主体的外侧的轿厢框构成。轿厢框例如如日本的特开2007-210731号公报所揭示的那样,具备连接有主钢丝绳的上梁。上梁位于轿厢框的上部,并且在从正面看轿厢时,沿着轿厢的左右方向水平地延伸。主钢丝绳分别经由锥套拉杆和螺旋弹簧与上梁连结。 
在将电梯新安装到建筑物的情况下,轿厢通过多条主钢丝绳在没有倾斜的取得平衡的状态下悬挂到井道内,在该状态下开始电梯的运转。 
另一方面,在电梯的定期检修时,例如进行调整主钢丝绳的张力的操作、更换劣化了的主钢丝绳的操作。在现有的电梯中,多条主钢丝绳被直接安装在上梁上,因此在调整主钢丝绳的张力,或进行缆索更换的情况下,轿厢的平衡被破坏。 
因此,在每次进行张力调整、缆索更换时,必须再调整轿厢的平衡,操作需要时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得到一种电梯的轿厢悬挂构造,例如在进行 主钢丝绳的张力调整、缆索更换的情况下,也能够防止轿厢的平衡破坏,不需要进行再调整轿厢的平衡的操作。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形式的电梯的轿厢悬挂构造具备:经由多条主钢丝绳悬挂在井道内的轿厢;设置在上述轿厢的轿厢框的上部的上梁;在上述上梁的上方保持间隔地水平配置的绳头板。上述绳头板构成为经由多个支持杆和多个第一螺旋弹簧将沿着其长度方向的中间部分支持在上述上梁上,并且能够弹性地变位使得相对于水平面向全部方向倾斜。上述多条主钢丝绳在该绳头板的长度方向上相互保持间隔地与上述绳头板连结。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形式,将上述绳头板支持在上述上梁上的上述支持杆和上述第一螺旋弹簧被集中配置在沿着上述绳头板的长度方向排列的上述主钢丝绳的排列区域的中间部分的位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形式,上述支持杆被排列为与四角形的角对应那样的位置关系。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形式,上述主钢丝绳分别经由锥套拉杆和第二螺旋弹簧与上述绳头板连结,上述绳头板构成为由于上述第二螺旋弹簧的弹性能够变位使得相对于水平面向全部方向倾斜。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形式,在上述绳头板的沿着长度方向的两端部分别设置有具有减振配重的减振机构。 
根据这样的结构,例如在电梯的定期检修时,在调节主钢丝绳的张力,或进行劣化了的主钢丝绳的更换时,通过能够向全部方向变位的绳头板来吸收其影响,抑制对轿厢的波及。因此,能够防止轿厢的平衡破坏,在电梯的检修后不需要进行再调整轿厢的平衡的操作。 
附图说明
图1是概要地表示实施方式的电梯的整体结构的侧面图。 
图2是表示在实施方式的电梯中通过多条主钢丝绳悬挂轿厢的状态的正面图。 
图3A是第二绳头板的平面图。 
图3B是上梁的平面图。 
图3C是第一绳头板的平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实施方式。 
图1概要地表示缆索式的电梯的结构。在图1中,在建筑物的井道1内,通过1:1的挂索方式(one to one roping)悬挂轿厢3和平衡配重4。轿厢3和平衡配重4通过多条主钢丝绳2直接连接。即,主钢丝绳2在其一端部和另一端部之间卷绕在卷扬机5的滑轮5a上。主钢丝绳2的一端部与轿厢3连结。主钢丝绳2的另一端部与平衡配重4连结。图1中的符号6表示导向轮(deflector sheave)。 
轿厢3由规制轿厢室的轿厢主体8、围住轿厢主体8的轿厢框9构成。轿厢框9在其上部具有上梁9a。如图2所示,在上梁9a的下侧水平地配置有第一绳头板12。第一绳头板12沿着上梁9a的长度方向延伸,并且与上9a的下面相接。在上梁9a的上侧水平地配置有第一绳头板13。第二绳头板13沿着上梁9a的长度方向延伸,并且在与上梁9a的上面之间保持间隔地配置。 
多条支持杆15垂直地插穿上梁9a、第一绳头板12和第二绳头板13。支持杆15例如由4条丝杠构成。支持杆15被集中配置在上梁9a的长度方向的中间部分。因此,如图3B所示,通过支持杆15的4个通孔16a集中形成在上梁9a的长度方向的中间部分。同样,如图3C所示,通过支持杆15的4个通孔16b集中形成在第一绳头板12的长度方向的中间部分。进而,如图3A所示,在第二绳头板13的长度方向的中间部分也集中形成有通过支持杆15的4个通孔16c。通孔16c将杆安装部17规制在第二绳头板13的长度方向的中间部分。 
通孔16a、16b、16c分别排列为与四角形的4个角对应那样的位置关系,并且沿着支持杆15的长度方向排列为同轴状。 
如图2所示,各支持杆15的下端部贯通第一绳头板12的通孔16b地向第一绳头板12的下方突出。向各支持杆15的下端部拧入一对螺母18a、18b。一个螺母18a顶在第一绳头板12的下面,并且隔在第一绳头板12和 另一个螺母18b之间。 
各支持杆15的上端部贯通第二绳头板13的通孔16c地向第二绳头板13的上方突出。向各支持杆15的上端部拧入一对螺母19a、19b。一个螺母19a与第二绳头板13的上面相对。在各支持杆15的上端部配置有第一螺旋弹簧20。第一螺旋弹簧20被架设在螺母19a和第二绳头板13之间使得从外侧围住支持杆15的上端部。 
如图3A所示,在第二绳头板13上形成有用于连结主钢丝绳2的多个、例如10个连结孔22。连结孔22沿着第二绳头板13的长度方向2列地排列为锯齿形。换言之,连结孔22排列为锯齿形使得相邻的连结孔22相互保持均等的距离。被规制在第二绳头板13上的上述杆安装部17位于连结孔22所排列的区域L的中间部分。 
如图2所示,在各主钢丝绳2的终端部安装有锥套拉杆24。锥套拉杆24从第二绳头板13的上方插入到第二绳头板13的连结孔22。向沿着各锥套拉杆24的插入方向的前端部拧入螺母25。螺母25与第二绳头板13的下面相对。在螺母25和第二绳头板13之间架设有第二螺旋弹簧27。第二螺旋弹簧27从外侧围住支持杆15。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各第二螺旋弹簧27和第二绳头板13之间隔着垫圈29。进而,在各支持杆15的下端部和上端部分别安装有用于防止螺母18a、18b、19a、19b的脱落用的销30。 
根据本实施方式,10条主钢丝绳2与第二绳头板13连结。主钢丝绳2沿着第二绳头板13的长度方向排列为锯齿形,经由该主钢丝绳2水平地支持第二绳头板13。进而,第二绳头板13通过第二螺旋弹簧27的弹性被支持为能够相对主钢丝绳2在上下方向上变位。 
轿厢3的上梁9a经由被支持在第二绳头板13的中间部分的4条支持杆15和4个第一螺旋弹簧20被水平支持。因此,轿厢3通过与第二绳头板13连结的10条主钢丝绳2被悬挂。第二绳头板13经由第一螺旋弹簧20被支持在安装在上梁9a的4个支持杆15上。因此,第二绳头板13构成为通过第一螺旋弹簧20的弹性能够弹性地变位使得相对于水平面向全部方向倾斜。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沿着第二绳头板13的长度方向的两端部分别设置有减振机构34。各减振机构34具备一对减振配重35、36、安装杆37和一对螺母38、39。一个减振配重35被配置在第二绳头板13的上面。另一个减振配重36被配置第二绳头板13的下面。安装杆37连续地贯通减振配重35、36和第二绳头板13。一个螺母38拧入安装杆37的上端部,将一个减振配重35按压在第二绳头板13的上面。另一个螺母39拧入安装杆37的下端部,将另一个减振配重36按压在第二绳头板13的下面。因此,通过紧固螺母38、39,将第二绳头板1插入减振配重35、36之间。 
轿厢3经由10条主钢丝绳2悬挂在井道1内,在该状态下沿着井道1进行升降动作。根据本实施方式,各主钢丝绳2不直接与轿厢3的上梁9a连结,而与隔开间隔地配置在上梁9a上的第二绳头板13连结。第二绳头板13在沿着其长度方向的中间部分经由支持杆15和第一螺旋弹簧20弹性地支持在上梁9a。 
换言之,第二绳头板13通过第一螺旋弹簧20的弹性能够弹性变位地被支持在上梁9a,使得相对于水平面向全部方向倾斜。10条主钢丝绳2经由锥套拉杆24与第二绳头板13连结,并且排列得沿着第二绳头板13的长度方向相互保持均等的间隔。 
根据该结构,例如在电梯的定期检修时,在调节主钢丝绳2的张力,或进行劣化了的主钢丝绳2的更换时,通过能够向全部方向变位的第二绳头板13来吸收其影响,抑制对轿厢3的波及。因此,能够防止轿厢3的平衡破坏,在电梯的检修后不需要进行再调整轿厢3的平衡的操作。 
进而,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第二绳头板13的两端部,分别设置有具有减振配重35、36的减振机构34。因此,在电梯的运转时,减轻从主钢丝绳2经由第二绳头板13向轿厢3传递的振动。由此,能够良好地维持轿厢3的平衡,提高乘坐舒适性。 
说明了本实用新型的若干个实施方式,但这些实施方式是作为例子而提示的,并不是要限定实用新型的范围。这些新的实施方式能够通过其他各种形式实施,在不脱离实用新型的主要内容的范围内能够进行各种省略、置换、变更。这些实施方式、其变形包含在实用新型的范围、主要内容内, 并且包含在权利要求所记载的实用新型及其等同的范围内。 

Claims (5)

1.一种电梯的轿厢悬挂构造,使得经由多条主钢丝绳(2)将轿厢(3)悬挂在井道(1)内,其特征在于,具备: 
设置在上述轿厢(3)的轿厢框(9)的上部的上梁(9a); 
在上述上梁(9a)的上方保持间隔地水平配置的绳头板(13),其中 
上述绳头板(13)构成为经由多个支持杆(15)和多个第一螺旋弹簧(20)将沿着其长度方向的中间部分支持在上述上梁(9a)上,并且能够弹性地变位使得相对于水平面向全部方向倾斜,上述多条主钢丝绳(2)在该绳头板(13)的长度方向上相互保持间隔地与上述绳头板(13)连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的轿厢悬挂构造,其特征在于, 
将上述绳头板(13)支持在上述上梁(9a)上的上述支持杆(15)和上述第一螺旋弹簧(20)被集中配置在沿着上述绳头板(13)的长度方向排列的上述主钢丝绳(2)的排列区域(L)的中间部分的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梯的轿厢悬挂构造,其特征在于, 
上述支持杆(15)被排列为与四角形的角对应那样的位置关系。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的轿厢悬挂构造,其特征在于, 
上述主钢丝绳(2)分别经由锥套拉杆(24)和第二螺旋弹簧(27)与上述绳头板(13)连结,上述绳头板(13)构成为由于上述第二螺旋弹簧(27)的弹性能够变位使得相对于水平面向全部方向倾斜。 
5.根据权利要求1~4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电梯的轿厢悬挂构造,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绳头板(13)的沿着长度方向的两端部分别设置有具有减振配重(35、36)的减振机构(34)。 
CN201320608864.2U 2012-10-03 2013-09-29 电梯的轿厢悬挂构造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699603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221157 2012-10-03
JP2012221157A JP5612053B2 (ja) 2012-10-03 2012-10-03 エレベータのかご吊り構造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699603U true CN203699603U (zh) 2014-07-09

Family

ID=507483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20608864.2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699603U (zh) 2012-10-03 2013-09-29 电梯的轿厢悬挂构造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5612053B2 (zh)
CN (1) CN203699603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923514A (zh) * 2016-07-07 2016-09-07 康达电梯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缓冲和无声功能的电梯轿厢
CN107428505A (zh) * 2015-03-27 2017-12-01 奥的斯电梯公司 电梯系统悬挂构件端接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700587A (en) * 1927-09-30 1929-01-29 Westinghouse Electric & Mfg Co Cable equalizer for elevators
US5611412A (en) * 1995-07-07 1997-03-18 Otis Elevator Company Elevator car hitch
JP2001335257A (ja) * 2000-05-29 2001-12-04 Toshiba Corp ロープ式エレベータ
JP2006176239A (ja) * 2004-12-21 2006-07-06 Toshiba Elevator Co Ltd エレベータ
JP2007210731A (ja) * 2006-02-08 2007-08-23 Toshiba Elevator Co Ltd エレベータのロープヒッチ構造、およびエレベータ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428505A (zh) * 2015-03-27 2017-12-01 奥的斯电梯公司 电梯系统悬挂构件端接
US10689229B2 (en) 2015-03-27 2020-06-23 Otis Elevator Company Elevator system suspension member termination
CN105923514A (zh) * 2016-07-07 2016-09-07 康达电梯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缓冲和无声功能的电梯轿厢
CN105923514B (zh) * 2016-07-07 2018-05-01 康达电梯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缓冲和无声功能的电梯轿厢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5612053B2 (ja) 2014-10-22
JP2014073886A (ja) 2014-04-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067761B2 (en) Arrangement for damping lateral sways of a rope-like means fixed to an elevator car
CN105452143A (zh) 下悬式电梯
CN105658560B (zh) 升降机系统
US20060254865A1 (en) Elevator compensating cable having a selected loop radius and associated system and method
CN103298723B (zh) 电梯
CN203699603U (zh) 电梯的轿厢悬挂构造
CN101400596A (zh) 无机房电梯系统
CN104649100B (zh) 电梯补偿绳张紧装置
CN209635752U (zh) 一种起重机吊钩防摇稳定装置
US10961085B2 (en) Low-construction trolley for wire rope hoist
CN203033594U (zh) 电梯装置
CN103287948A (zh) 节省空间电梯
JP2008168979A (ja) エレベータ装置
WO2018100615A1 (ja) エレベータ装置の釣合いおもり及びエレベータ装置
CN105164042B (zh) 起重机吊运车中的吊升绳索装置
CN203946741U (zh) 电梯用平衡锤装置
US20120241260A1 (en) Suspension device and suspension arrangement
CN103863919B (zh) 电梯的负载支承梁保持装置
CN109516352B (zh) 电梯对重装置
CN204643451U (zh) 电梯补偿绳张紧装置
CN110668287B (zh) 补偿链用固定装置及补偿链
CN205652984U (zh) 一种电梯平衡补偿导向减震装置
CN210084689U (zh) 一种上置式曳引机井道内升降机
JP5040064B2 (ja) エレベーター装置
WO2017029709A1 (ja) エレベータの乗客救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709

Termination date: 2018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