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686654U - 一种侧光式背光模组 - Google Patents

一种侧光式背光模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686654U
CN203686654U CN201320848664.4U CN201320848664U CN203686654U CN 203686654 U CN203686654 U CN 203686654U CN 201320848664 U CN201320848664 U CN 201320848664U CN 203686654 U CN203686654 U CN 20368665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side plate
flanging portion
backlight module
fra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20848664.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俊廷
袁永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Dongshan Precision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Dongshan Precision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Dongshan Precision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Dongshan Precision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20848664.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68665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68665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686654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lanar Illumination Modu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侧光式背光模组,包括背板,其包括底板、与所述底板相连接的第一侧板以及相对于所述底板与所述第一侧板相连接的第二侧板;一导光板,其设置于所述背板内;至少一LED灯珠,其设置于所述导光板的侧边;至少一LED反射片,其设置于所述导光板上侧并与所述第二侧板相连接,所述LED反射片包括备胶区和无胶区,自所述备胶区的两端边缘沿所述LED反射片纵向向内弯折延伸形成有折边部。本实用新型的侧光式背光模组,各模组的组件之间结合更紧密,减少了进灰问题发生,很大程度上保证了产品的使用寿命,并且通过LED反射片的折边部来控制所述LED反射片贴附的起始位置,进而达到贴附位置的要求。

Description

一种侧光式背光模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LED灯照明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侧光式背光模组。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装置(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具有机身薄、省电、无辐射等众多优点,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现有市场上的液晶显示装置大部分为背光型液晶显示装置,其包括液晶面板及背光模组(backlight module)。背光模组是液晶显示器的关键零组件之一,背光模组依照光源入射位置的不同分成侧入式背光模组与直下式背光模组两种。由于侧光式背光模组将光源产生器设置于显示面板的侧边,因此可缩小液晶显示器的体积与制造成本,因此普遍应用于小型的电器产品,如数字相机、数字个人助理(PAD类)等。
请参阅图1和图2,图1为现有技术侧光式背光模组的部分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LED反射片结构示意图。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背板110包括底板111、与所述底板111相连接的第一侧板112以及相对于底板111与所述第一侧板112相连接的第二侧板113。所述导光板120设置在所述底板111的上方,此类超薄型侧光式背光模组,灯条130通常直接贴在金属背板的底部111上,所用的LED灯珠140固定在所述灯条130上,为侧发光式。所述背板110的底板111、第一侧板112及第二侧板113在LED灯珠140侧呈“[”形,其从三面包裹住LED灯珠140。所述LED反射片150设置于所述导光板120上方,所述LED反射片(LED REF)150的半边备胶,半边空白,贴附于所述背板110的第二侧板113的内侧上缘,起到反射LED灯珠140所发出的光线的作用。
在现有技术中,所述LED反射片150是通过胶层170贴附在第二侧板113内侧上缘的,LED反射片150贴附的起始位置全靠组装人员的操作决定,无法有效管理;并且,所述背板110的第二侧板113在两头都设有缺口,以便做一些其他的结构,如结合背板和前框的卡钩等,并且此处结构实际使用的厚度只有0.4mm,宽度近5mm。请参阅图3,其为图1中背板卡合边框后的结构示意图,所述边框包括第一边框侧部311、与所述第一边框侧部311相连的第二前框侧部312。当图3的结构卡合上前框后,由于第二侧板113两端缺口的存在,就会使得整个背光模组在罩上前框后,会存在一个缝隙,该缝隙为第二侧板端部至所述第一前框侧板之间的区域(见图3中的151区域),该区域的厚度约为0.4mm。由于该缝隙的存在会引发进灰等问题,影响整个产品的使用,并且,该缝隙的厚度很薄,大约只有0.4mm,如想依靠塑胶的前框上制作一些凸台来来弥补该缝隙,如此小的尺寸,塑胶模具成型困难。
因此,有必要对现有技术做进一步的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侧光式背光模组,其利用LED反射片两端的折边部来补偿背光模组内部的缝隙,减少进灰问题的发生,并且通过LED反射片的折边部来管控所述LED反射片贴附的起始位置,进而达到贴附位置的要求。
为达成前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一种侧光式背光模组,其包括:背板,其包括底板、与所述底板相连接的第一侧板以及相对于所述底板与所述第一侧板相连接的第二侧板;
一导光板,其设置于所述背板内;
至少一LED灯珠,其设置于所述导光板的侧边;
至少一LED反射片,其设置于所述导光板上侧并与所述第二侧板相连接,所述LED反射片包括备胶区和无胶区,自所述备胶区的两端边缘沿所述LED反射片纵向向内弯折延伸形成有折边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个优选的实施例,所述折边部是粘贴在所述备胶区上的。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个优选的实施例,所述折边部的厚度等于所述反射片的厚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个优选的实施例,所述折边部包括第一折边部和第二折边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个优选的实施例,所述第一折边部的长度等于所述第二折边部的长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个优选的实施例,所述第一折边部的宽度等于所述第二折边部的宽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个优选的实施例,其还包括卡合所述背板的边框,所述边框包括第一边框侧板、与所述第一边框侧板相连接的第二边框侧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个优选的实施例,所述折边部的长度等于所述第二侧板至所述第一边框侧板之间的距离。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个优选的实施例,所述折边部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二侧板至所述第一边框侧板之间的距离。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个优选的实施例,所述折边部与所述第二边框侧板相接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侧光式背光模组,其利用LED反射片两端的折边部来补偿背光模组内部的缝隙,这就使得整个模组在罩上前框后,各模组的组件之间结合更紧密,减少了进灰问题发生,很大程度上保证了产品的使用寿命,并且通过LED反射片的折边部来控制所述LED反射片贴附的起始位置,进而达到贴附位置的要求。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的侧光式背光模组的部分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LED反射片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背板卡合边框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LED反射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背光模组卡合边框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此处所称的“一个实施例”或“实施例”是指可包含于本实用新型至少一个实现方式中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在本说明书中不同地方出现的“在一个实施例中”并非均指同一个实施例,也不是单独的或选择性的与其他实施例互相排斥的实施例。
请参阅图4,其为本实用新型LED反射片的结构示意图。所述LED反射片200包括备胶区210和无胶区220,自所述备胶区210的两端边缘沿所述LED反射片纵向向内弯折延伸形成有折边部211,212。在该实施例中,所述折边部211,212是通过胶粘贴在所述备胶区210上的。由于所述折边部211,212本身也是LED反射片,因此,所述折边部211,212的厚度等于所述LED反射片200的厚度,并且,该折边部211,212自备胶区210的两端向内弯折,使得反射片在此处的厚度为两层反射片与胶层的总厚度,较背景技术中仅仅为一层反射片的厚度增加了很多,这就使得所述折边部211,212能够有效的弥补背景技术中所述的缝隙151。所述折边部211,212包括第一折边部211和第二折边部212。所述第一折边部211的长度等于所述第二折边部212的长度。所述第一折边部211的宽度等于所述第二折边部212的宽度。本实用新型中对所述折边部211,212的长度和宽度不做限制,可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请参阅图5,其为本实用新型背光模组卡合边框后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至5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侧光式背光模组,其包括背板100、导光板120(lightguide plate,LGP)、LED灯珠140、LED反射片200以及与所述背板100相卡合的边框,所述背板包括底板111、与所述底板111相连接的第一侧板112以及相对于所述底板111与所述第一侧板112相连接的第二侧板113,所述边框包括第一边框侧板311、与所述第一边框侧板311相连接的第二边框侧板312。其中,所述导光板120的数量至少为一个,其设置于所述背板100内。所述LED灯珠140的数量至少为一个,其设置于所述导光板120的侧边。所述LED反射片200的数量至少为一个,其设置于所述导光板120上侧并与所述第二侧板113相连接,在该实施例中,所述LED反射片200通过在其备胶区210上涂覆胶层,然后再粘贴到所述第二侧板113的内侧边缘。在其他实施例中,对该LED反射片200与第二侧板113之间的连接方式不做限制。
如图3和图5所示,在该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折边部211的长度等于所述第二侧板113至所述第一边框侧板311之间的距离,同样的,所述第二折边部212的长度等于所述第二侧板113至所述底板111另一侧的第一边框侧板(未图示)之间的距离。所述第一折边部211与所述第二边框侧板311相接触,同样的,所述第二折边部212与所述底板211另一侧的所述第二边框侧板(未图示)相接触。这样能够使得所述第一折边部和第二折边部与边框结合严密,当卡合上前框后,能够避免外部灰尘通过折边部211,212与第一边框侧部311之间的微小间隙和折边部211,212与所述第二边框侧板312之间的微小间隙进入背板内,减少了进灰问题发生,大大提高了整个背光模组的使用寿命。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折边部211,212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二侧板113至所述第一边框侧板311之间的距离。由于考虑到各部件在装配时的公差,所述折边部211,212与第一边框侧部311具有一定的间隙,并且该间隔的距离较小,以能够满足装配公差要求为宜。同时,在将所述LED反射片200粘贴到第二侧板113的内侧边缘时,为了使得折边部211,212不会碰到第二侧板113的端部,所述折边部211,212与第二侧板113之间也具有预定的间隙,该间隙的大小可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对LED反射片的形状不做限制,可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并且所述LED反射片中折边部以外的备胶区可根据实际需要粘贴的区域而定。
请继续参阅图5。首先,在所述LED反射片200的备胶区210涂覆胶层,然后根据背板100的第二侧板113的长度及边框的两个第一边框侧板311之间的距离,确定好LED反射片的折边部211,212的尺寸,并进行弯折形成折边部211,212,从而可准确管控贴附的起始位置,再将LED反射片200的涂覆胶层的备胶区210贴附于所述第二侧板113的内侧边缘内,进而使得所述LED反射片200固定在第二侧板113上;然后再将边框与背板100卡合,最后罩上前框。
本实用新型的侧光式背光模组,其利用LED反射片两端的折边部来补偿背光模组内部的缝隙,这就使得整个模组在罩上前框后,各模组的组件之间结合更紧密,减少了进灰问题发生,很大程度上保证了产品的使用寿命,并且通过LED反射片的折边部来控制所述LED反射片贴附的起始位置,进而达到贴附位置的要求。
上述说明已经充分揭露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需要指出的是,熟悉该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所做的任何改动均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相应地,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的范围也并不仅仅局限于前述具体实施方式。

Claims (10)

1.一种侧光式背光模组,其包括:
背板,其包括底板、与所述底板相连接的第一侧板以及相对于所述底板与所述第一侧板相连接的第二侧板;
一导光板,其设置于所述背板内;
至少一LED灯珠,其设置于所述导光板的侧边;
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至少一LED反射片,其设置于所述导光板上侧并与所述第二侧板相连接,所述LED反射片包括备胶区和无胶区,自所述备胶区的两端边缘沿所述LED反射片纵向向内弯折延伸形成有折边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光式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折边部是粘贴在所述备胶区上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光式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折边部的厚度等于所述反射片的厚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光式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折边部包括第一折边部和第二折边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侧光式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折边部的长度等于所述第二折边部的长度。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侧光式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折边部的宽度等于所述第二折边部的宽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光式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卡合所述背板的边框,所述边框包括第一边框侧板、与所述第一边框侧板相连接的第二边框侧板。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侧光式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折边部的长度等于所述第二侧板至所述第一边框侧板之间的距离。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侧光式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折边部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二侧板至所述第一边框侧板之间的距离。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侧光式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折边部与所述第二边框侧板相接触。
CN201320848664.4U 2013-12-20 2013-12-20 一种侧光式背光模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68665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848664.4U CN203686654U (zh) 2013-12-20 2013-12-20 一种侧光式背光模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848664.4U CN203686654U (zh) 2013-12-20 2013-12-20 一种侧光式背光模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686654U true CN203686654U (zh) 2014-07-02

Family

ID=510085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20848664.4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686654U (zh) 2013-12-20 2013-12-20 一种侧光式背光模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68665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27434A (zh) * 2013-12-20 2014-04-16 苏州东山精密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侧光式背光模组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27434A (zh) * 2013-12-20 2014-04-16 苏州东山精密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侧光式背光模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388211B2 (en) Display apparatus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CN104375324A (zh) 背光模组及具有该背光模组的显示器
CN203010423U (zh) 背光源及显示装置
CN204164818U (zh) 背光源、液晶模组和显示装置
CN202870439U (zh) 液晶显示器
CN205353523U (zh) 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
CN102929016B (zh) 一种液晶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
CN103629589B (zh) 反射片定位结构、背光模组、及显示设备
CN204459960U (zh) 背光模组与液晶显示模组
CN209373299U (zh) 一种背光源尾部防亮线结构
CN203686654U (zh) 一种侧光式背光模组
CN205121117U (zh) 新型背光源及显示面板
CN208421464U (zh) 一种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模组
CN201599666U (zh) 一种超薄中尺寸led背光源
CN201487746U (zh) 背光源的光源组件及背光模组
CN203848112U (zh) 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03727434B (zh) 一种侧光式背光模组
CN203215440U (zh) 一种具有胶框及导光板无卡扣设计的lcd背光模组
CN105093673B (zh) 一种反组装背光胶框、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N207114974U (zh) 便于光学膜片组固定的背光模组
CN203810290U (zh) 导光板及背光模组
CN207366888U (zh) 一种背光结构
CN204028523U (zh) 一种液晶显示屏
CN204989526U (zh) 导光板及应用该导光板的背光模组
CN204477814U (zh) 背光模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702

Termination date: 20151220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