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651586U - 车辆的车厢厢体顶部空间扩展装置 - Google Patents

车辆的车厢厢体顶部空间扩展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651586U
CN203651586U CN201420001549.8U CN201420001549U CN203651586U CN 203651586 U CN203651586 U CN 203651586U CN 201420001549 U CN201420001549 U CN 201420001549U CN 203651586 U CN203651586 U CN 20365158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ft arm
compartment
cavity
envelope
top boar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001549.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马知才
刘懋功
钱利亚
邵春华
王传妹
钱鹏
黄健
唐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shu Huadong Automobi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ngshu Huadong Automobi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shu Huadong Automobi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angshu Huadong Automobi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20001549.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65158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65158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651586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Vehicle Step Arrangements And Article Storage (AREA)

Abstract

一种车辆的车厢厢体顶部空间扩展装置,属于展示车辆技术领域。车辆包括底盘和车厢厢体,在车厢厢体顶板上开设厢体顶板空腔,车厢厢体顶部空间扩展装置包括一空腔浮动盖;设置在车厢厢体顶板上的一对浮动盖启闭机构,该一对浮动盖启闭机构分别与空腔浮动盖的对应两侧连接。显著地增大车厢厢体腔的高度空间,便于在车厢厢体腔内开展所需的活动,并且由于车厢厢体腔的空间增大而得以消除对人产生的压抑感;由于在非启用状态下将空腔浮动盖闭合于厢体顶板空腔,因而既可不悖于设计规范又能保障安全;由于整体结构合理,因而能满足商业活动的使用要求。

Description

车辆的车厢厢体顶部空间扩展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展示车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车辆的车厢厢体顶部空间扩展装置。
背景技术
上面提及的车辆主要指展示车,但并非绝对限于展示车。展示车被人们喻为流动广告,其应用越来越频繁并且用途日益广泛,例如被商家用于对商品的促销活动,又如被产品生产厂商用于对产品的流动宣传,再如对某些大型活动的前期策划和/或实时展现,还如文艺部门用于送艺下乡、又如新闻媒体用于现场转播、进而如医疗卫生防疫部门巡回宣讲,等等。
在公开的中国专利文献中不乏关于展示车以及围绕展示车的某些特定结构的技术信息,略以例举的如CN101409034B(展示车的液晶显示屏架升降机构)、CN101704346B(车辆的平台结构)、CN201395083Y(舞台车)、CN201721375U(流动舞台车)、CN202463725U(一种多功能舞台广告车的LED旋转机构)、CN102889027A(双折翼开式车厢的侧门锁紧机构)、CN102889037A(展示车的翼开式厢门举升装置)、CN102910213A(侧开式车厢的厢门锁定机构)、CN102913072A(双折翼开式车厢的侧门锁定机构)和CN102887104A(展示车的折叠平台结构),等等。
如业界所知,展示车是通过位于车厢厢体的长度方向的两侧的扩展平台实现扩容的,具体而言,当扩展平台展出车厢厢体并且翻转到趋于与车厢厢体的底板相一致的程度时,便可在扩展平台上开展所需的活动,反之则将扩展平台回复到车厢厢体的腔口部位对车厢厢体的腔口封闭,对此可以通过对并非限于例举的前述专利和非专利申请,尤其通过对CN102910213A、CN102913072A和CN102887104A的阅读而得到充分理解。
进而如业界所知,展示车的车厢厢体的高度具有局限性,也就是说不能也不允许将展示车的车厢厢体设计得过高,否则不仅有违规范,而且对行驶的安全性产生影响。或许基于这种因素,已有技术对扩展平台的扩容设计关注有余,而对于车厢厢体高度方向的扩容有所偏颇,从而制约了展示车应用效果的发挥,因为在开展各种活动时,由于受到车厢厢体腔的高度影响,不仅使人感到压抑感,而且会受到车厢厢体顶板的干涉,等等。因此,如何在增加车厢内部空间高度与设计规范以及行驶安全之间找到合理的平衡点的问题长期以来困扰于业界,并且期望解决。但是在迄今为止公开的中、外专利和非专利文献中均未见诸得以借鉴的技术启示。
针对上述已有技术,本申请人作了积极而有益的设计,形成了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并且在采取了保密措施下在本申请人厂区进行了模拟试验,结果证明是切实可行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有助于显著增加车厢厢体腔的高度空间而藉以方便在车厢厢体腔内开展各种活动并且给人予舒适感和有利于遵从设计规范并且保障行驶安全而藉以满足商业使用要求的车辆的车厢厢体顶部空间扩展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这样来完成的,一种车辆的车厢厢体顶部空间扩展装置,所述的车辆包括底盘和设置在底盘上的车厢厢体,其中:在该车厢厢体的车厢厢体顶板上开设有用于使车厢厢体的车厢厢体腔与外界相通的厢体顶板空腔,所述车厢厢体顶部空间扩展装置包括一用于对所述厢体顶板空腔封闭或开启的并且与厢体顶板空腔相配合的空腔浮动盖;设置在所述车厢厢体顶板上的并且分别位于所述厢体顶板空腔的对应两侧的用于使所述空腔浮动盖对厢体顶板空腔封闭或开启的一对浮动盖启闭机构,该一对浮动盖启闭机构分别与空腔浮动盖的对应两侧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车厢厢体顶板上并且围绕所述厢体顶板空腔的四周构成有一凸起于车厢厢体顶板的表面的用于阻止雨水自厢体顶板空腔进入所述车厢厢体腔内的挡水栈边; 在所述空腔浮动盖朝向厢体顶板空腔的一侧并且围绕空腔浮动盖的四周边缘部位固定有一围幔,该围幔与所述挡水栈边的内侧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围幔为布或幔帐。
在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一对浮动盖启闭机构各包括作用缸、导滑架、主动举升臂和随动举升臂,作用缸以卧置状态设置在所述车厢厢体顶板上,导滑架在对应于作用缸的作用缸柱的位置固定在车厢厢体顶板上,主动举升臂的一端与导滑架滑动配合并且与所述作用缸柱连接,主动举升臂的另一端与所述空腔浮动盖的前侧枢轴连接,而主动举升臂的中部与随动举升臂的中部铰接,随动举升臂的一端铰接在车厢厢体顶板上,并且对应于作用缸的尾部,而随动举升臂的另一端与空腔浮动盖的后侧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再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车厢厢体顶板上并且在对应于所述作用缸的尾部的位置固定有作用缸连接座 ,作用缸的尾部通过作用缸尾部连接销轴与作用缸连接座铰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还有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导滑架的横截面形状呈U形,并且在该导滑架的对应壁体上各开设有导滑架滑槽,所述主动举升臂的一端配设有一主动举升臂滑动销,该主动举升臂滑动销的两端与导滑架滑槽滑动配合,而主动举升臂滑动销的中部与所述的作用缸柱连接,在所述空腔浮动盖的前侧固定有一主动举升臂销轴座,主动举升臂的所述另一端通过主动举升臂销轴与主动举升臂销轴座铰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更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车厢厢体顶板上固定有一随动举升臂销轴座,所述的随动举升臂的一端通过随动举升臂销轴与随动举升臂销轴座铰接,在所述空腔浮动盖的后侧并且在对应于随动举升臂的所述另一端的位置固定有一滑槽板 ,在该滑槽板上开设有一滑槽,所述随动举升臂的另一端通过随动举升臂导滑轴与滑槽滑动配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进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主动举升臂的中部通过公共销轴与所述随动举升臂的中部铰接,并且主、随动举升臂彼此形成×交错的位置关系。
在本实用新型的又更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作用缸为油缸或气缸。
在本实用新型的又进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的空腔浮动盖的顶部设置有换气窗。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由于可通过一对浮动启闭机构将空腔浮动盖以腾空状态对应于开设在车厢厢体顶板上的厢体顶板空腔的上方,因而得以显著地增大车厢厢体腔的高度空间,便于在车厢厢体腔内开展所需的活动,并且由于车厢厢体腔的空间增大而得以消除对人产生的压抑感;由于在非启用状态下将空腔浮动盖闭合于厢体顶板空腔,因而既可不悖于设计规范又能保障安全;由于整体结构合理,因而能满足商业活动的使用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专利局的审查员尤其是公众能够更加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和有益效果,申请人将在下面以实施例的方式作详细说明,但是对实施例的描述均不是对本实用新型方案的限制,任何依据本实用新型构思所作出的仅仅为形式上的而非实质性的等效变换都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范畴。
请参见图1和图2,示出了作为车辆的结构体系的底盘1和设置在底盘1上的车厢厢体2,依据公知常识,底盘1的下部配有行走轮11,进而依据公知常识,车辆是通过图中未示出的车头牵引而行驶的。
在前述车厢厢体2的车厢厢体顶板21上开设有用于使车厢厢体2的车厢厢体腔22与外界相通的厢体顶板空腔211。在本实施例中,在车厢厢体顶板21上开设有两个厢体顶板空腔211,当然,厢体顶板空腔211的数量并不受到图示的限制,例如可以少至一个,也可以多至三个或以上,具体根据车厢厢体2的长度以及实际需要而合理确定。下面将要描述的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厢厢体顶部空间扩展装置的数量毫无疑问与厢体顶板空腔211的数量保持亦步亦趋的关系。
给出了作为构成本实用新型的车厢厢体顶部空间扩展装置的一空腔浮动盖3和一对浮动盖启闭机构4,空腔活动盖3的不言而喻的功用是用于对前述的厢体顶板空腔211封闭或者开启,因而空腔浮动盖3是与厢体顶板空腔211相配的。由图1所示,一对浮动盖启闭机构4设置在车厢厢体顶板21上并且分别位于厢体顶板空腔211的对应两侧,即对应于图1所示位置状态的左侧和右侧,具体而言:一对浮动盖启闭机构4中的其中一个(左侧的一个)浮动盖启闭机构对应于厢体顶板空腔211的左侧并且与空腔浮动盖3的左侧连接,而一对浮动盖启闭机构4中的另一个(右侧的一个)浮动盖启闭机构对应于厢体顶板空腔211的右侧,并且与空腔浮动盖3的右侧连接。
由于一对浮动盖启闭机构4的结构是相同的,并且与空腔浮动盖3相连接的方式也是雷同的,因而在下面申请人仅择其一作详细说明。
由图所示,在前述的车厢厢体顶板21上并且围绕前述厢体顶板空腔211的四周构成有一道连通的并且凸起于车厢厢体顶板21的表面的挡水栈边212,藉由该挡水栈边212起到阻止雨水自厢体顶板空腔211进入车厢厢体腔22内的作用。在前述空腔浮动盖3朝向厢体顶板空腔211的一侧并且围绕空腔浮动盖3的四周边缘部位固定有一围幔31,该围幔31也可称为幔子,并且该围幔31的下部边沿采用围幔压条311与前述挡水栈边212的内侧固定连接。
优选地,前述的围帽31为布(即布幔),也可使用幔帐。在浮动盖启闭机构4的工作下而使空腔浮动盖3以腾空状态对应于厢体顶板空腔211的上部时,由围幔31起到围护作用,例如可以有效地阻止外界尘杂或异物从空腔浮动盖3与车厢厢体顶板21之间的空间侵入车厢厢体腔22内。
由图1 所示并且以图1所处的位置状态为例,在前述空腔浮动盖3的左端的前侧固定有一主动举升臂销轴座33,而在左端的后侧的位置固定有一滑动板32 ,并且在该滑动板32上开设有滑槽321,在空腔浮动盖3的顶部设置有百叶窗形式的换气窗34,当空腔浮动盖3处于与厢体顶板空腔211闭合的状态时,并且当车厢厢体2的两侧的扩容车厢厢门23处于关闭状态时,则由该换气窗34将外界空气引入车厢厢体腔22。
重点参见图1,前述的一对浮动盖启闭机构4各包括作用缸41、导滑架42、主动举升臂43和随动举升臂44,作用缸41以水平卧置状态设置在车厢厢体顶板21上,导滑架42在对应于作用缸41的作用缸柱411的位置固定在车厢厢体顶板21上,主动举升臂43的一端即图示的下端与导滑架42滑动配合并且同时与作用缸柱411连接,主动举升臂43的另一端即图示的上端通过主动举升臂销轴432与前述空腔浮动盖3的前侧(左端前侧)的主动举升臂轴座33铰接(也可称枢轴连接),而主动举升臂43的中部(长度方向的中部)通过公共销轴433与随动举升臂44的长度方向的中部铰接连接,随动举升臂44的一端即图1所示位置状态的下端通过随动举升臂销轴441铰接在固定于车厢厢体顶板21上的随动举升臂销轴座214上,并且对应于作用缸41的尾部,而随动举升臂44的另一端即图示位置状态的上端通过随动举升臂导滑轴442与前述滑槽板32上的滑槽321滑动配合。
在前述车厢厢体顶板21上并且在对应于作用缸41的尾部的位置固定有一作用缸连接座213,作用缸41的尾部通过作用缸尾部连接销轴412 与该作用缸连接座213铰接。
由图1所示,前述的导滑架42的横截面形状设计成英文字母的U字形,并且在该导滑架42的对应两侧的壁体上各开设有一导滑架滑槽421,前述主动举升臂43的一端配设有一主动举升臂滑动销431,该主动举升臂滑动销431的两端分别与导滑架42的对应两侧的壁体上的导滑架滑槽421滑动配合,而主动举升臂滑动销431的中部与作用缸柱411连接,连接方式优选将主动举升臂滑动销431穿过作用缸柱411的末端的作用缸柱连接头上的孔(图中未示出,但依据专业常识而可理解)。
由图示可知,前述的主动举升臂43与随动举升臂44彼此形成大写英文字母的X交错的位置关系。
在本实施例中,前述的作用缸41采用油缸,与展示车的车载液压油路系统管路连接,然而,如果用气缸代替油缸,并且将气缸与展示车的车载气动控制系统管路连接,那么应当视为等效变化而依然属于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技术内容范畴。
当要将空腔浮动盖3以腾空状态凌架于厢体顶板空腔211的上部时,即对厢体顶板空腔211开启而使车厢厢体腔22的高度方向的空间扩容时,那么作用缸41工作,作用缸柱411向缸体内位移,由于主动举升臂43既与导滑架42滑动配合又与作用缸柱411连接,因而由作用缸柱411带动主动举升臂43的一端即下端向作用缸41的方向位移,而主动举升臂43的另一端即上端,也即与空腔浮动盖3连接的一端向上位移,从而将空腔浮动盖3向上托举,同时由主动举升臂43带动随动举升臂44运动,使随动举升臂44与空腔浮动盖3相连接的一端将空腔浮动盖3向上托举,具体是通过随动举升臂销轴442在滑槽板32的滑槽321内的滑动而体现。当要使空腔浮动盖3处于与厢体顶板空腔211闭合时,那么作用缸41反向工作,作用缸柱411向缸体外位移,与前述相反的原理而直至使空腔浮动盖3返回至厢体顶板空腔211,具体由示意于图1中的另一个(右端的一个)本实用新型的车厢厢体顶部空间扩展装置的空腔浮动盖揭示。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解决了长期以来业界期望解决而未能解决的技术问题,顺利地完成了发明任务,印证了申请人在上面的技术效果栏中记载的技术效果。

Claims (10)

1.一种车辆的车厢厢体顶部空间扩展装置,所述的车辆包括底盘(1)和设置在底盘(1)上的车厢厢体(2),其中:在该车厢厢体(2)的车厢厢体顶板(21)上开设有用于使车厢厢体(2)的车厢厢体腔(22)与外界相通的厢体顶板空腔(211),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厢厢体顶部空间扩展装置包括一用于对所述厢体顶板空腔(211)封闭或开启的并且与厢体顶板空腔(211)相配合的空腔浮动盖(3);设置在所述车厢厢体顶板(21)上的并且分别位于所述厢体顶板空腔(211)的对应两侧的用于使所述空腔浮动盖(3)对厢体顶板空腔(211)封闭或开启的一对浮动盖启闭机构(4),该一对浮动盖启闭机构(4)分别与空腔浮动盖(3)的对应两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车厢厢体顶部空间扩展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车厢厢体顶板(21)上并且围绕所述厢体顶板空腔(211)的四周构成有一凸起于车厢厢体顶板(21)的表面的用于阻止雨水自厢体顶板空腔(211)进入所述车厢厢体腔(22)内的挡水栈边(212); 在所述空腔浮动盖(3)朝向厢体顶板空腔(211)的一侧并且围绕空腔浮动盖(3)的四周边缘部位固定有一围幔(31),该围幔(31)与所述挡水栈边(212)的内侧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的车厢厢体顶部空间扩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围幔(31)为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车厢厢体顶部空间扩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一对浮动盖启闭机构(4)各包括作用缸(41)、导滑架(42)、主动举升臂(43)和随动举升臂(44),作用缸(41)以卧置状态设置在所述车厢厢体顶板(21)上,导滑架(42)在对应于作用缸(41)的作用缸柱(411)的位置固定在车厢厢体顶板(21)上,主动举升臂(43)的一端与导滑架(42)滑动配合并且与所述作用缸柱(411)连接,主动举升臂(43)的另一端与所述空腔浮动盖(3)的前侧枢轴连接,而主动举升臂(43)的中部与随动举升臂(44)的中部铰接,随动举升臂(44)的一端铰接在车厢厢体顶板(21)上,并且对应于作用缸(41)的尾部,而随动举升臂(44)的另一端与空腔浮动盖(3)的后侧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的车厢厢体顶部空间扩展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车厢厢体顶板(21)上并且在对应于所述作用缸(41)的尾部的位置固定有作用缸连接座(213) ,作用缸(41)的尾部通过作用缸尾部连接销轴(412)与作用缸连接座(213)铰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的车厢厢体顶部空间扩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滑架(42)的横截面形状呈U形,并且在该导滑架(42)的对应壁体上各开设有导滑架滑槽(421),所述主动举升臂(43)的一端配设有一主动举升臂滑动销(431),该主动举升臂滑动销(431)的两端与导滑架滑槽(421)滑动配合,而主动举升臂滑动销(431)的中部与所述的作用缸柱(411)连接,在所述空腔浮动盖(3)的前侧固定有一主动举升臂销轴座(33),主动举升臂(43)的所述另一端通过主动举升臂销轴(432)与主动举升臂销轴座(33)铰接。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的车厢厢体顶部空间扩展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车厢厢体顶板(21)上固定有一随动举升臂销轴座(214),所述的随动举升臂(44)的一端通过随动举升臂销轴(441)与随动举升臂销轴座(214)铰接,在所述空腔浮动盖(3)的后侧并且在对应于随动举升臂(44)的所述另一端的位置固定有一滑槽板(32) ,在该滑槽板(32)上开设有一滑槽(321),所述随动举升臂(44)的另一端通过随动举升臂导滑轴(442)与滑槽(321)滑动配合。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的车厢厢体顶部空间扩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举升臂(43)的中部通过公共销轴(433)与所述随动举升臂(44)的中部铰接,并且主、随动举升臂(43、44)彼此形成×交错的位置关系。
9.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车辆的车厢厢体顶部空间扩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作用缸(41)为油缸或气缸。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4或6或7所述的车辆的车厢厢体顶部空间扩展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空腔浮动盖(3)的顶部设置有换气窗(34)。
CN201420001549.8U 2014-01-02 2014-01-02 车辆的车厢厢体顶部空间扩展装置 Expired - Lifetime CN20365158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001549.8U CN203651586U (zh) 2014-01-02 2014-01-02 车辆的车厢厢体顶部空间扩展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001549.8U CN203651586U (zh) 2014-01-02 2014-01-02 车辆的车厢厢体顶部空间扩展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651586U true CN203651586U (zh) 2014-06-18

Family

ID=509180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001549.8U Expired - Lifetime CN203651586U (zh) 2014-01-02 2014-01-02 车辆的车厢厢体顶部空间扩展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651586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54151A (zh) * 2014-01-02 2014-04-30 常熟华东汽车有限公司 车辆的车厢厢体顶部空间扩展装置
CN104354631A (zh) * 2014-10-29 2015-02-18 常熟华东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多功能救援车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54151A (zh) * 2014-01-02 2014-04-30 常熟华东汽车有限公司 车辆的车厢厢体顶部空间扩展装置
CN104354631A (zh) * 2014-10-29 2015-02-18 常熟华东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多功能救援车
CN104354631B (zh) * 2014-10-29 2016-07-06 常熟华东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多功能救援车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651586U (zh) 车辆的车厢厢体顶部空间扩展装置
CN103754150B (zh) 具有扩容功能的车辆的车厢厢体结构
CN103754151A (zh) 车辆的车厢厢体顶部空间扩展装置
CN206758005U (zh) 一种建筑实体实训教学样板模型
CN203601101U (zh) 车辆的多功能车厢厢体结构
CN203974649U (zh) 一种用于升降钢卷运输车的全天候雨棚框架结构
CN104008711A (zh) 一种举升彩屏广告宣传车
CN206884859U (zh) 一种运输车用折叠式顶盖密封结构
CN202847380U (zh) 齐平式汽车推拉窗和包括该齐平式汽车推拉窗的汽车
CN204821073U (zh) 一种观光长途大巴
CN203239006U (zh) 可升降停车架
CN206446667U (zh) 一种矿井运输车
CN203005580U (zh) 重型厢式载货汽车驾驶室与货箱间导流密封板
CN204222869U (zh) 一种具有翻转桌和书报栏的落地式隔板
CN203766649U (zh) 车载路面安全警示工具箱
CN207209695U (zh) 便于使用的电梯内广告信息展示装置
CN207046666U (zh) 一种重卡驾驶室起吊专用装置
CN215265466U (zh) 一种汽车营销用业绩展示板
US20190126996A1 (en) Rear body structure for varying the shape of commercial trailers and trucks
CN205344940U (zh) 一种凸轮轴运输小车
CN202830709U (zh) 压路机驾驶室天窗
CN207572036U (zh) 一种多功能广告车
CN2589519Y (zh) 两栖工程作业车用推土装置
CN208617235U (zh) 一种掀盖式起重机操作室
CN201626492U (zh) 无副驾座的轿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618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