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902583U - 一种降振减速带 - Google Patents

一种降振减速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902583U
CN206902583U CN201720397242.8U CN201720397242U CN206902583U CN 206902583 U CN206902583 U CN 206902583U CN 201720397242 U CN201720397242 U CN 201720397242U CN 206902583 U CN206902583 U CN 20690258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eceleration
block
bar
sliding
groo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397242.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沈丽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Forever Environmental Ltd By Share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Forever Environmental Ltd By Share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Forever Environmental Ltd By Share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Forever Environmental Ltd By Share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397242.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90258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90258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902583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oy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降振减速带,解决了现有的减速带使用时,低速车辆行驶过减速带仍有较大的振动幅度,舒适性较低的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一种降振减速带,包括用于对车辆减速的减速块,还包括嵌设在地面内的箱体,所述箱体内开设有空腔,所述箱体与减速块之间设有若干个气弹簧,所述减速块上下滑移连接在空腔内。减小了低速车辆的振动幅度,增加了车辆低速行驶过减速带的舒适性。

Description

一种降振减速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市政设施,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降振减速带。
背景技术
为了限制车辆在城市道路道口、学校、住宅小区入口等需要减速慢行路段上的行驶速度,一般在这些路段上都要设置减速带,提示过往车辆减速慢行。常用的减速带一般由硬橡胶制成,以黄色和黑色相间以引起视觉注意,使路面稍微拱起以达到车辆减速目的。
目前,公开号为CN205893938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市政用车辆减速带,包括减速块体、第一斜面体、第二斜面体和平面体;所述减速块体由第一斜面体、第二斜面体和平面体组成,第一斜面体和第二斜面体设置在平面体的两侧;减速块体之间设有间隙,减速块体的下表面设有钢板层,减速块体的中心水平穿设有连杆;所述钢板层的下表面设置有减震层,减震层的下表面涂有防腐层。
上述减速带突出道路的高度是固定不变的,从而造成所有经过的车辆都会产生颠簸和跳车现象,不仅会对乘客造成不适,同时对车辆本身也会造成负面影响,即使速度较低的车辆,还是得忍受减速带引起的振动,车辆行驶过减速带的舒适性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在于提供一种降振减速带,减小了低速车辆的振动幅度,增加了车辆低速行驶过减速带的舒适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降振减速带,包括用于对车辆减速的减速块,还包括嵌设在地面内的箱体,所述箱体内开设有空腔,所述箱体与减速块之间设有若干个气弹簧,所述减速块上下滑移连接在空腔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气弹簧伸缩过程较为缓慢,当车辆的速度较大时,车辆行驶时,气弹簧难以收缩完全,减速块仍有较大的高度对车辆进行减速,当车辆速度较小时,车辆行驶在减速块上后,气弹簧能够收缩完全,减速块压缩进入箱体后,高度减小,车辆行驶过减速带时,车辆的振动较小,车辆速度越大,振动越大,车辆速度越小,振动越小,减小了低速车辆的振动幅度,增加了车辆低速行驶过减速带的舒适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减速块靠近箱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卡紧块,所述空腔的内壁上转动连接有滑移杆,所述滑移杆的转动轴心垂直于滑移杆所在的空腔内壁,所述卡紧块上开设有用于卡紧滑移杆的卡槽,所述卡紧块上开设有用于滑移杆滑移进入卡槽的进杆槽,所述卡槽的另一侧开设有用于滑移杆退出的退杆槽,所述卡紧块上开设有用于放置滑移杆的连接槽,所述进杆槽与退杆槽均和连接槽连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车辆的前轮行驶过减速块后,卡紧块与减速块能够同时下降,卡紧块下降至最下端后,滑移杆滑动离开连接槽,并沿进杆槽滑移进入卡槽,前轮离开减速块后,减速块松开,滑移杆能够抵接在卡槽的内壁上,将减速块固定在箱体内,当车辆的后侧再次经过减速块时,车辆受到的振动再次减小,当车辆的后轮离开减速块时,减速块能够弹起,恢复初始状态。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滑移杆上固定连接有第一扭簧,所述第一扭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空腔的内壁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扭簧的设置使得滑移杆滑移时,能够单向滑移,使得滑移杆能够从连接从滑移进入进杆槽,在抵接在卡槽内,滑移进入退杆槽,最终滑移进入连接槽,减小了滑移杆反向滑移的可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卡紧块上铰接有抵接板,所述抵接板靠近退杆槽的一侧抵接在连接槽的内壁上,所述抵接板盖在退杆槽上。
滑移杆滑移时,仍然存在从连接槽直接滑移进入退杆槽的可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抵接板能够盖住退杆槽,当滑移杆滑移离开连接槽时,滑移杆能够抵接在退杆槽上,沿着抵接板进入进杆槽;当滑移杆从卡槽滑移进入退杆槽后,抵接板能够转动,使得退杆槽与连接槽连通,滑移杆能够再次滑移进入连接槽内。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空腔的内壁上开设有滑动槽,所述卡紧块滑移连接在滑动槽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滑移槽能够对卡紧块限位,增加了卡紧块滑移时的约束,减小了卡紧块滑移时偏移的可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卡紧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抵接块,所述箱体上开设有与滑动槽连通的抵接槽,所述抵接块上下滑移连接在抵接槽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抵接块的设置使得卡紧块能够始终在相同内上下滑移,减小了卡紧块滑移脱离相同的可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减速块的高度等于进杆槽与连接槽的长度之和。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卡紧块下降后,使得转动杆能够卡接在卡槽内,减速块位于箱体内的最下方,此时减速块的上端能够与箱体上侧平齐,当车辆的后轮能够平稳地驶过减速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气弹簧螺纹连接在箱体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气弹簧,气弹簧的伸出距离能够不断改变,便于调节气弹簧的压力,使得减速带能够适应不同速度的路段,增大了减速带的使用范围。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当车辆的越过减速带的速度较大时,气弹簧难以收缩完全,减速块仍有较大的高度,对车辆进行减速;当车辆速度较小时,气弹簧能够收缩完全,减速块压缩进入箱体后,车辆的能够平稳地越过减速带;减小了低速车辆越过减速带的振动幅度,增加了车辆低速行驶过减速带的舒适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施例的爆炸图;
图3为图2的A处放大图;
图4为本实施例中卡紧块的立体图;
图5为图4的B处放大图;
图6为本实施例中滑移杆在初始状态的状态图;
图7为本实施例中滑移杆卡紧在卡槽内的状态图。
附图标记:1、箱体;2、空腔;3、气弹簧;4、减速块;5、卡紧块;6、滑动槽;7、抵接槽;8、转动孔;9、滑移杆;10、第一连接杆;11、第二连接杆;12、第三连接杆;13、第一扭簧;14、卡槽;15、进杆槽;16、退杆槽;17、连接槽;18、抵接杆;19、抵接板;20、第二扭簧;21、放置槽;22、抵接块。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7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降振减速带,包括固定连接在地面内的箱体1,箱体1内部开设有空腔2,空腔2底部螺纹连接有若干个气弹簧3,气弹簧3分为两排分布在空腔2内,每排前后均有四个,箱体1的上方设有减速块4,减速块4的竖直截面为弓形,且减速块4的上表面为弧面,下表面为水平面,减速块4抵接在气弹簧3的上方,减速块4下侧的前后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四个卡紧块5。
如图2和图3所示,空腔2前后两侧的内壁上均开设有四个滑动槽6,四个滑动槽6均匀分布在箱体1内,滑动槽6的上端贯穿箱体1,滑动槽6左右两侧的内壁上开设有抵接槽7;滑动槽6后侧内壁的下端还开设有转动孔8,转动孔8内设有滑移杆9,滑移杆9包括第一连接杆10、第二连接杆11和第三连接杆12,第一连接杆10与第三连接杆12的轴线均平行于箱体1的下侧的平面,第二连接杆11的轴线垂直于第一连接杆10与第二连接杆11的轴线,滑移杆9能够沿第一连接杆10的轴线转连接在滑动槽6内,第一连接杆10上还固定连接有第一扭簧13,滑移杆9受到向左或向右的扭转力。
如图4和图5所示,卡紧块5前侧开设有弧形的卡槽14,弧形的卡槽14向下弯曲,卡槽14的右侧开设有竖直的进杆槽15,进杆槽15的下侧还连通有竖直方向的连接槽17,卡槽14的左侧还开设有退杆槽16,退杆槽16的下端与连接槽17连通。
卡紧块5上还固定连接有水平方向的抵接杆18,抵接杆18上套设有抵接板19,抵接杆18能够沿其的轴线转动连接在卡紧块5上,抵接杆18上还套设有第二扭簧20,第二扭簧20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卡紧块5上,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抵接板19上,抵接板19受到顺时针方向的扭转力;卡紧块5上还开设有与退杆槽16连通的放置槽21,放置槽21的右端与连接槽17连通,抵接板19的下端抵接在放置槽21上,抵接板19的右侧与连接槽17的左侧平齐。结合图1所示,减速块4的高度等于进杆槽15与连接槽17的长度之和。
如图3和图4所示,卡紧块5能够上下滑移连接在滑动槽6内,卡紧块5的左右两侧抵接在滑动槽6的内壁上,卡紧块5的左右两侧固定连接有抵接块22,抵接块22能够上下滑移连接在抵接槽7内,第三连接杆12能够抵接并滑移连接在进杆槽15、退杆槽16、卡槽14和连接槽17内。
如图6和图7所示,当车辆未经过减速带时,滑移杆9能够抵接在连接槽17的最下端,当车辆的前轮缓慢行驶过减速带时,滑移杆9能够抵接在卡槽14内。
当车辆缓慢行驶,前轮经过减速带时,减速块4受到较小的冲击,气弹簧3受到的压力大于弹力,减速块4缓慢下降,且下降时间较长,下降过程中,卡紧块5与减速块4均向下滑移,滑移杆9能够沿着连接槽17向上滑移,由于第一扭簧13的存在,滑移杆9受到逆时针方向的扭转力,滑移杆9能够始终抵接在连接槽17的左侧;由于抵接板19能够稳定抵接在放置槽21内,抵接板19的右侧与连接槽17的左侧平齐,滑移杆9能够向上滑移,滑移进入进杆槽15,最终滑移进入卡槽14的最右端。
当车辆前轮离开减速带后,气弹簧3恢复弹性形变,减速块4缓慢上升,卡紧块5跟随减速块4缓慢上升,滑移杆9不断下降,且由于第一扭簧13存在,滑移杆9能够沿着卡槽14的内壁滑动至卡槽14的下端,滑移杆9能够稳定抵接在卡槽14内,减速块4能稳定收缩在箱体1内。
当后轮再次经过减速块4时,由于减速块4伸出相同的高度较小,车辆后轮的升降幅度较小,车辆受到较小的振动幅度,当后轮行驶压在减速块4上时,减速块4再次下降,滑移杆9能够抵接在卡槽14的最左端,当后轮离开减速块4时,减速块4上升,滑移杆9从卡槽14滑移离开,并进入退杆槽16,再沿着退杆槽16向下滑移,滑移杆9推开抵接板19,,滑移杆9能够进入连接槽17,抵接板19在第二扭簧20的作用下再次抵接在放置槽21内,减速块4能够伸出箱体1,恢复初始状态。
当车辆行驶速度较大时,前轮经过减速带时,减速块4缓慢下降时,减速块4受到的冲击时间较短,难以使得滑移杆9卡紧在卡槽14内,当前轮经过减速带后,气弹簧3恢复弹性形变,减速块4再次上升至箱体1外,对高速运行的车辆减速,实现了对高速行驶车辆减速的作用。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降振减速带,包括用于对车辆减速的减速块(4),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嵌设在地面内的箱体(1),所述箱体(1)内开设有空腔(2),所述箱体(1)与减速块(4)之间设有若干个气弹簧(3),所述减速块(4)上下滑移连接在空腔(2)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降振减速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速块(4)靠近箱体(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卡紧块(5),所述空腔(2)的内壁上转动连接有滑移杆(9),所述滑移杆(9)的转动轴心垂直于滑移杆(9)所在的空腔(2)内壁,所述卡紧块(5)上开设有用于卡紧滑移杆(9)的卡槽(14),所述卡紧块(5)上开设有用于滑移杆(9)滑移进入卡槽(14)的进杆槽(15),所述卡槽(14)的另一侧开设有用于滑移杆(9)退出的退杆槽(16),所述卡紧块(5)上开设有用于放置滑移杆(9)的连接槽(17),所述进杆槽(15)与退杆槽(16)均和连接槽(17)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降振减速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滑移杆(9)上固定连接有第一扭簧(13),所述第一扭簧(13)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空腔(2)的内壁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降振减速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紧块(5)上铰接有抵接板(19),所述抵接板(19)靠近退杆槽(16)的一侧抵接在连接槽(17)的内壁上,所述抵接板(19)盖在退杆槽(16)上。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降振减速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腔(2)的内壁上开设有滑动槽(6),所述卡紧块(5)滑移连接在滑动槽(6)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降振减速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紧块(5)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抵接块(22),所述箱体(1)上开设有与滑动槽(6)连通的抵接槽(7),所述抵接块(22)上下滑移连接在抵接槽(7)内。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降振减速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速块(4)的高度等于进杆槽(15)与连接槽(17)的长度之和。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降振减速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弹簧(3)螺纹连接在箱体(1)内。
CN201720397242.8U 2017-04-15 2017-04-15 一种降振减速带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90258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397242.8U CN206902583U (zh) 2017-04-15 2017-04-15 一种降振减速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397242.8U CN206902583U (zh) 2017-04-15 2017-04-15 一种降振减速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902583U true CN206902583U (zh) 2018-01-19

Family

ID=612907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397242.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902583U (zh) 2017-04-15 2017-04-15 一种降振减速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90258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847070A (zh) * 2019-10-31 2020-02-28 张斌 一种低速无震感减速带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847070A (zh) * 2019-10-31 2020-02-28 张斌 一种低速无震感减速带
CN110847070B (zh) * 2019-10-31 2021-07-20 刘水玉 一种低速无震感减速带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757299U (zh) 一种汽车自适应姿态调整智能尾翼
CN105946484B (zh) 飞行汽车
CN206902583U (zh) 一种降振减速带
CN106005166B (zh) 伸缩车架装置及伸缩车
CN214325287U (zh) 一种载货三轮车防侧翻装置
CN106567299A (zh) 交通疏导装置
CN206941440U (zh) 一种减速带
CN205387649U (zh) 定量交通变道系统
CN207403728U (zh) 空轨列车转向装置
CN207403749U (zh) 空轨列车车轮系统
CN207089148U (zh) 一种翻转式车厢行李架
CN206885239U (zh) 儿童滑行自行车车架
CN205034258U (zh) 一种便携式折叠自行车
CN209581645U (zh) 一种汽车翻滚支撑梁结构
CN208429837U (zh) 一种市政道路井盖取出装置
CN208813405U (zh) 一种具有防侧翻自平衡的电动车
CN205990592U (zh) 一种新型道路减速带
CN217735022U (zh) 一种具有防溜车功能的立体车库
CN208294430U (zh) 一种便于稳定行驶的隧道工程钻机
CN202896707U (zh) 一种防车辆侧翻装置
CN206245152U (zh) 交通疏导装置
CN208498692U (zh) 一种具有折叠功能的自行车车架
CN202669817U (zh) 轨道车辆用车厢连接渡板结构
CN2644203Y (zh) 带制动阻风板的汽车
CN206128782U (zh) 一种巷道堆垛式立体车库的行走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119

Termination date: 20200415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