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403728U - 空轨列车转向装置 - Google Patents

空轨列车转向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403728U
CN207403728U CN201721434927.1U CN201721434927U CN207403728U CN 207403728 U CN207403728 U CN 207403728U CN 201721434927 U CN201721434927 U CN 201721434927U CN 207403728 U CN207403728 U CN 20740372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heel
support arm
vertical support
track
wheel carri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434927.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谢君
叶晓龙
官海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ongtang Air Railway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ongtang Air Railway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ongtang Air Railway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ongtang Air Railwa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434927.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40372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40372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40372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Rehabilitation Too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空轨列车转向装置,包括轨道和轮架,所述轨道包括立式支撑臂、设于立式支撑臂两侧壁上的两条行走轨,轨道径向截面呈工型结构,所述轮架的径向截面呈U型结构,所述轮架的两内侧壁上均通过轮轴设有行走轮,所述行走轮分别沿两条行走轨行走;所述立式支撑臂的下端向下延伸,且端面沿轨道的延伸方向开设有凹陷的导向槽,所述轮架内底部通过导向轴设有两个导向轮,所述两个导向轮分别沿导向槽的两内侧壁运动,所述导向轴的轴心线与轮轴的轴心线垂直。利于降低行走轮沿轨道的行走阻力,且设置导向机构,结构稳定,利于保障运行的安全性。

Description

空轨列车转向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交通轨道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空轨列车转向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家用汽车的普及和城市化进程的深入,城市的交通情况越来越恶化,城市道路赛车现象日益严重,如何有效治理城市道路拥堵、疏散交通,是急待解决的一个问题。现有交通已无法满足人们的出行,世界各大城市都有不同程度的汽车拥堵现象。因此,人们一直在寻找各种方式来解决日益增长的出行量的所带来的交通拥堵问题。由于空轨列车将地面交通移至空中,基于建设过程中对地面建筑设施影响小、开通后列车运行速度快、轨道走向铺设灵活、运行过程中对环境无污染等优势,故其在很多城市内、城市与城市之间均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由于空铁轨道架空设置,车辆吊设于轨道的下方,故用于空轨列车的牵引系统区别于传统列车底部的牵引系统,要求空轨列车的牵引系统体积小、牵引系统中牵引电机散热效果好,进一步优化由于空轨列车驱动的牵引系统,可为我国空轨列车的进一步发展奠定更为坚实的基础。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减小车轮系统行走阻力,提高车轮系统的稳定性,目的在于提供空轨列车转向装置,利于降低行走轮沿轨道的行走阻力,且设置导向机构,结构稳定,利于保障运行的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空轨列车转向装置,包括轨道和轮架,所述轨道包括立式支撑臂、设于立式支撑臂两侧壁上的两条行走轨,轨道径向截面呈工型结构,所述轮架的径向截面呈U型结构,所述轮架的两内侧壁上均通过轮轴设有行走轮,所述行走轮分别沿两条行走轨行走;所述立式支撑臂的下端向下延伸,且端面沿轨道的延伸方向开设有凹陷的导向槽,所述轮架内底部通过导向轴设有两个导向轮,所述两个导向轮分别沿导向槽的两内侧壁运动,所述导向轴的轴心线与轮轴的轴心线垂直。
现有的C型轨道结构,安全性较高,但行走轮在轨道内高速运行时,会因活塞效应产生较大的阻力,甚至造成轨道内温度过高,影响列车正常运行,本实用新型采用工型结构的轨道,使行走轮沿立式支撑臂两侧壁上的两条行走轨移动,利于降低行走轮沿轨道行走阻力;此外在立式支撑臂下端开设导向槽、安装导向轮,为行走轮、轮架整体运动提供直线或转弯导向作用,保障轮架整体沿轨道运动;且将安装槽设在立式支撑臂延伸端,利于保障立式支撑臂整体支撑作用。
优选地,所述轮架的上端口两内侧壁上均设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与内侧壁垂直、且均靠近立式支撑臂侧壁方向延伸;所述固定板上通过固定轴设有稳定轮,所述固定轴的轴心线与轮轴的轴心线垂直,所述稳定轮沿立式支撑臂的外侧壁运动。
首先,设置固定板有利于使轮架整体形成C型结构,半包覆设在轨道上,利于提高轮架与轨道连接的稳定性,防止行走轮脱轨等问题造成车厢坠落;在固定板上设置稳定轮,既可为行走轮进一步提供导向作用,同时还与导向轮上下对应形成良好的稳固机构,尤其在拐弯处,受离心力作用下,导向轮和稳定轮与立式支撑臂同时侧壁接触能为轮架起到很好的支撑作用,且此时导向轮与稳定轮与立式支撑臂侧壁滑动接触,利于分散直接挤压作用力,起到很好的缓冲作用,防止轮架或行走轮与轨道发送摩擦、碰撞,影响列车稳定、安全运行。
优选地,所述行走轨、导向槽内侧壁上、立式支撑臂外侧壁上分别设有与行走轮、导向轮和稳定轮适配的凹槽。
通过设置凹槽,可为行走轮、导向轮和稳定轮提供设定的轨道,起到辅助的稳定作用。
优选地,所述两条行走轨上沿轨道的延伸方向设有挡板,所述行走轮在挡板和立式支撑臂的外侧壁之间的行走轨上运动。
设置挡板主要用于限制行走轮沿轮轴轴向运动,造成脱轨等不良问题,提高车轮系统的稳定性。
优选地,所述轮架上设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行走轮,轮架上设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稳定轮。
可依据实际需求设置多个行走轮、设置多个稳定轮,提高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优选地,所述行走轮朝向立式支撑臂的端面上设有缓冲机构,所述缓冲机构用于对行走轮端面和立式支撑臂侧壁接触部进行缓冲减震。
设置缓冲机构主要用于保护行走轮,防止在拐弯处受离心力作用,行走轮与立式支撑臂摩擦造成损坏。
优选地,所述缓冲机构包括固定筒体、一端开口的活动筒体和缓冲弹簧,所述固定筒体轴向一端固定在行走轮端面上,所述缓冲弹簧轴向一端固定在固定筒体内、另一端由开口处伸入活动筒体内、并固定在活动筒体封闭端底部;活动筒体套设在固定筒体外,且固定筒体的轴向长度大于缓冲弹簧处于极限压缩状体下的长度,活动筒体的轴向长度小于固定筒体的轴向长度。
当活动筒体接触到立式支撑臂外侧壁,进一步受到挤压作用时,缓冲弹簧逐渐被压缩,分散行走车轮直接挤压向立式支撑臂的作用力,减小冲击,保护行走车轮不受损坏;在行走车轮正常运行时,活动筒体不与立式支撑臂外侧壁接触,缓冲弹簧恢复自然状态。
优选地,所述活动筒体封闭端外部凹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通过转轴设有缓冲辊轴;在所述缓冲机构进行缓冲减震作用时,所述缓冲辊轴沿立式支撑臂的滚动运动。
通过设置缓冲辊轴,再拐弯运动过程中,当缓冲辊轴与立式支撑臂外侧壁接触后,相对于立式支撑臂外侧壁发送滚动运动,进一步分散立式支撑臂外侧壁与活动筒体的冲击作用力,利于保护缓冲机构和行走轮不受损坏。
优选地,所述轮架的底部通过万向接头设有悬挂臂,所述悬挂臂用于连接车厢。
轮架整体与轨道连接,车厢通过悬挂臂固定在轮架上,且悬挂臂与轮架通过万向接头连接,保证车厢能以任何角度转弯。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空轨列车转向装置,现有的C型轨道结构,安全性较高,但行走轮在轨道内高速运行时,会因活塞效应产生较大的阻力,甚至造成轨道内温度过高,影响列车正常运行,本实用新型采用工型结构的轨道,使行走轮沿立式支撑臂两侧壁上的两条行走轨移动,利于降低行走轮沿轨道行走阻力;此外在立式支撑臂下端开设导向槽、安装导向轮,为轮架整体运动提供直线或转弯导向作用,保障轮架整体沿轨道运动;且将安装槽设在立式支撑臂延伸端,利于保障立式支撑臂整体支撑作用;
2、本实用新型空轨列车转向装置,首先,设置固定板有利于使轮架整体形成C型结构,半包覆设在轨道上,利于提高轮架与轨道连接的稳定性,防止行走轮脱轨等问题造成车厢坠落;在固定板上设置稳定轮,既可为行走轮进一步提供导向作用,同时还与导向轮上下对应形成良好的稳固机构,尤其在拐弯处,受离心力作用下,导向轮和稳定轮与立式支撑臂同时侧壁接触能为轮架起到很好的支撑作用,且此时导向轮与稳定轮与立式支撑臂侧壁滑动接触,利于分散直接挤压作用力,起到很好的缓冲作用,防止轮架或行走轮与轨道发送摩擦、碰撞,影响列车稳定、安全运行;
3、本实用新型空轨列车转向装置,通过设置凹槽,可为行走轮、导向轮和稳定轮提供设定的轨道,起到辅助的稳定作用;设置挡板主要用于限制行走轮沿轮轴轴向运动,造成脱轨等不良问题,提高车轮系统的稳定性;可依据实际需求设置多个行走轮、设置多个稳定轮,提高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4、本实用新型空轨列车转向装置,设置缓冲机构主要用于保护行走轮,防止在拐弯处受离心力作用,行走轮与立式支撑臂摩擦造成损坏;当活动筒体接触到立式支撑臂外侧壁,进一步受到挤压作用时,缓冲弹簧逐渐被压缩,分散行走车轮直接挤压向立式支撑臂的作用力,减小冲击,保护行走车轮不受损坏;在行走车轮正常运行时,活动筒体不与立式支撑臂外侧壁接触,缓冲弹簧恢复自然状态;
5、本实用新型空轨列车转向装置,通过设置缓冲辊轴,再拐弯运动过程中,当缓冲辊轴与立式支撑臂外侧壁接触后,相对于立式支撑臂外侧壁发送滚动运动,进一步分散立式支撑臂外侧壁与活动筒体的冲击作用力,利于保护缓冲机构和行走轮不受损坏。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沿轨道径向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缓冲结构截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及对应的零部件名称:1-轨道,2-轮架,101-立式支撑臂,102-行走轨,3-轮轴,4-行走轮,5-导向槽,6-导向轴,7-导向轮,8-固定板,9-固定轴,10-稳定轮,11-挡板, 12-固定筒体,13-活动筒体,14-缓冲弹簧,15-安装槽,16-转轴,17-缓冲辊轴,18-万向接头, 19-悬挂臂。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实施例1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空轨列车转向装置,包括轨道1和轮架2,轨道1包括立式支撑臂101、设于立式支撑臂101两侧壁上的两条行走轨102,轨道1径向截面呈工型结构,轮架2的径向截面呈U型结构,轮架2的两内侧壁上均通过轮轴3设有行走轮4,行走轮4分别沿两条行走轨102行走。立式支撑臂101的下端向下延伸,且端面沿轨道1的延伸方向开设有凹陷的导向槽5,轮架2内底部通过导向轴6设有两个导向轮7,所述两个导向轮7分别沿导向槽5的两内侧壁运动,导向轴6的轴心线与轮轴3的轴心线垂直。
实施例2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所述轮架2的上端口两内侧壁上均一体化设有固定板 8,固定板8与内侧壁垂直、且均靠近立式支撑臂101侧壁方向延伸。固定板8上通过固定轴 9设有稳定轮10,固定轴9的轴心线与轮轴3的轴心线垂直,稳定轮10沿立式支撑臂101的外侧壁运动。行走轨102、导向槽5内侧壁上、立式支撑臂101外侧壁上分别设有与行走轮4、导向轮7和稳定轮10适配的凹槽。
实施例3
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所述两条行走轨102上沿轨道1的延伸方向一体化设有挡板11,行走轮4在挡板11和立式支撑臂101的外侧壁之间的行走轨102上运动。轮架2 上设有两个行走轮4,轮架2上对称设有四个稳定轮10。
实施例4
在实施例3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所述行走轮4朝向立式支撑臂101的端面上设有缓冲机构,缓冲机构用于对行走轮4端面和立式支撑臂101侧壁接触部进行缓冲减震。具体地,所述缓冲机构包括固定筒体12、一端开口的活动筒体13和缓冲弹簧14,固定筒体12轴向一端固定在行走轮4端面上,缓冲弹簧14轴向一端固定在固定筒体12内、另一端由开口处伸入活动筒体13内、并固定在活动筒体13封闭端底部。活动筒体13套设在固定筒体12外,且固定筒体12的轴向长度大于缓冲弹簧14处于极限压缩状体下的长度,活动筒体13的轴向长度小于固定筒体12的轴向长度。活动筒体13封闭端外部凹设有安装槽15,安装槽15内通过转轴16设有缓冲辊轴17。在所述缓冲机构进行缓冲减震作用时,缓冲辊轴17沿立式支撑臂101的滚动运动。
实施例5
在实施例4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所述轮架2的底部通过万向接头18设有悬挂臂19,悬挂臂19用于连接车厢。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空轨列车转向装置,包括轨道(1)和轮架(2),所述轨道(1)包括立式支撑臂(101)、设于立式支撑臂(101)两侧壁上的两条行走轨(102),轨道(1)径向截面呈工型结构,所述轮架(2)的径向截面呈U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轮架(2)的两内侧壁上均通过轮轴(3)设有行走轮(4),所述行走轮(4)分别沿两条行走轨(102)行走;所述立式支撑臂(101)的下端向下延伸,且端面沿轨道(1)的延伸方向开设有凹陷的导向槽(5),所述轮架(2)内底部通过导向轴(6)设有两个导向轮(7),所述两个导向轮(7)分别沿导向槽(5)的两内侧壁运动,所述导向轴(6)的轴心线与轮轴(3)的轴心线垂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轨列车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轮架(2)的上端口两内侧壁上均设有固定板(8),所述固定板(8)与内侧壁垂直、且均靠近立式支撑臂(101)侧壁方向延伸;所述固定板(8)上通过固定轴(9)设有稳定轮(10),所述固定轴(9)的轴心线与轮轴(3)的轴心线垂直,所述稳定轮(10)沿立式支撑臂(101)的外侧壁运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轨列车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轨(102)、导向槽(5)内侧壁上、立式支撑臂(101)外侧壁上分别设有与行走轮(4)、导向轮(7)和稳定轮(10)适配的凹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轨列车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两条行走轨(102)上沿轨道(1)的延伸方向设有挡板(11),所述行走轮(4)在挡板(11)和立式支撑臂(101)的外侧壁之间的行走轨(102)上运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轨列车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轮架(2)上设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行走轮(4),轮架(2)上设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稳定轮(1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轨列车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轮(4)朝向立式支撑臂(101)的端面上设有缓冲机构,所述缓冲机构用于对行走轮(4)端面和立式支撑臂(101)侧壁接触部进行缓冲减震。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轨列车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机构包括固定筒体(12)、一端开口的活动筒体(13)和缓冲弹簧(14),所述固定筒体(12)轴向一端固定在行走轮(4)端面上,所述缓冲弹簧(14)轴向一端固定在固定筒体(12)内、另一端由开口处伸入活动筒体(13)内、并固定在活动筒体(13)封闭端底部;活动筒体(13)套设在固定筒体(12)外,且固定筒体(12)的轴向长度大于缓冲弹簧(14)处于极限压缩状体下的长度,活动筒体(13)的轴向长度小于固定筒体(12)的轴向长度。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轨列车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筒体(13)封闭端外部凹设有安装槽(15),所述安装槽(15)内通过转轴(16)设有缓冲辊轴(17);在所述缓冲机构进行缓冲减震作用时,所述缓冲辊轴(17)沿立式支撑臂(101)的滚动运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轨列车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轮架(2)的底部通过万向接头(18)设有悬挂臂(19),所述悬挂臂(19)用于连接车厢。
CN201721434927.1U 2017-10-31 2017-10-31 空轨列车转向装置 Active CN20740372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434927.1U CN207403728U (zh) 2017-10-31 2017-10-31 空轨列车转向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434927.1U CN207403728U (zh) 2017-10-31 2017-10-31 空轨列车转向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403728U true CN207403728U (zh) 2018-05-25

Family

ID=624084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434927.1U Active CN207403728U (zh) 2017-10-31 2017-10-31 空轨列车转向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403728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641504A (zh) * 2018-06-26 2020-01-03 汕头比亚迪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车辆和轨道交通系统
CN114684203A (zh) * 2020-12-31 2022-07-01 重庆快道智能交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悬挂轨道车辆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641504A (zh) * 2018-06-26 2020-01-03 汕头比亚迪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车辆和轨道交通系统
CN110641504B (zh) * 2018-06-26 2022-02-01 汕头比亚迪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车辆和轨道交通系统
CN114684203A (zh) * 2020-12-31 2022-07-01 重庆快道智能交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悬挂轨道车辆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415596Y (zh) 一种车辆前轮独立悬架装置
CN207403728U (zh) 空轨列车转向装置
CN203601274U (zh) 复合式单轨公共交通系统
CN107128322A (zh) 一种铰接跨坐式单轨列车结构
CN111661096A (zh) 一种prt悬挂式单轨车辆单轴转向架
CN102530005A (zh) 一种安装在轴箱下方的四轴机车转向架
CN207274701U (zh) 一种轨道车辆及其转向架
CN204354759U (zh) 电动厢式运输车拖曳臂式后悬挂系统
CN105235458A (zh) 一种两栖车车轮收放装置
CN207403749U (zh) 空轨列车车轮系统
CN205149427U (zh) 两栖车车轮收放装置
CN206884647U (zh) 电动扫地车避震装置
CN207485064U (zh) 一种升降横移类停车设备载车板
CN107444043B (zh) 电动汽车后悬架装置
CN201484105U (zh) 一种新型车辆车桥提升机构
CN210101212U (zh) 一种车辆及独立悬挂系统
CN106739911B (zh) 一种前轮可升降汽车底盘
CN202509829U (zh) 平层定位装置及立体停车库
CN202368590U (zh) 四轴机车转向架
CN202272072U (zh) 汽车挡泥板
CN207089306U (zh) 一种铰接跨坐式单轨列车结构
CN215097233U (zh) 一种拖挂式房车
CN203126437U (zh) 校车用单纵臂后空气悬架
CN206385485U (zh) 一种高速公路柔性安全防护栏
CN210526227U (zh) 移动底盘和机器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PP01 Preservation of patent right
PP01 Preservation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505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