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620413U - 一种烟气输灰与过滤相结合的除尘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烟气输灰与过滤相结合的除尘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3620413U CN203620413U CN201320800847.9U CN201320800847U CN203620413U CN 203620413 U CN203620413 U CN 203620413U CN 201320800847 U CN201320800847 U CN 201320800847U CN 203620413 U CN203620413 U CN 203620413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dust
- house steward
- flue gas
- oxygen
- pur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5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in human health protection, e.g. against extreme weather
- Y02A50/20—Air quality improvement or preservation, e.g. vehicle emission control or emission reduction by using catalytic converters
- Y02A50/2351—Atmospheric particulate matter [PM], e.g. carbon smoke microparticles, smog, aerosol particles, dust
Landscapes
- Filtering Of Dispersed Particles In Ga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烟气输灰与过滤相结合的除尘系统,其以烟气为载体将除尘器清灰下来的灰尘输送到贮灰仓,可以减少维修工作量,降低能耗及运行成本,并且可减少除尘器的体积,节省钢材用量,降低投资成本。其包括尘源、捕集罩、除尘器、贮灰仓、除尘风机、烟囱,所述烟囱的上部出口连通大气,所述尘源的上方设置有捕集罩,其特征在于:所述除尘器包括至少两个仓室,所述捕集罩捕获的烟尘通过烟气总管分配到各烟气支管,所述烟气支管分别通入对应的所述除尘器的仓室的底部的一侧进口,每个所述除尘器的仓室的顶部通过对应的净气支管接入净气总管,每个所述除尘器的仓室的底部的另一侧出口通过对应的输灰支管接入输灰总管。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节能环保的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烟气输灰与过滤相结合的除尘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的除尘系统,主要由尘源、捕集罩、除尘器、除尘风机、除尘管道、烟囱等组成,再配以刮板输送机或气力输送系统、贮灰仓,除尘器灰斗卸灰时采用刮板输送机或气力输送系统将灰尘输送到贮灰仓。刮板输送机输灰时磨损严重,使用寿命短,需要定期更换,维修工作量比较大,运行成本高;气力输送系统需要压缩空气,能耗比较高,输送管道磨损厉害且容易堵塞,会影响系统运行。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烟气输灰与过滤相结合的除尘系统,其以烟气为载体将除尘器清灰下来的灰尘输送到贮灰仓,可以减少维修工作量,降低能耗及运行成本,并且可减少除尘器的体积,节省钢材用量,降低投资成本。
一种烟气输灰与过滤相结合的除尘系统,其技术方案是这样的:其包括尘源、捕集罩、除尘器、贮灰仓、除尘风机、烟囱,所述烟囱的上部出口连通大气,所述尘源的上方设置有捕集罩,其特征在于:所述除尘器包括至少两个仓室,所述捕集罩捕获的烟尘通过烟气总管分配到各烟气支管,所述烟气支管分别通入对应的所述除尘器的仓室的底部的一侧进口,每个所述除尘器的仓室的顶部通过对应的净气支管接入净气总管,每个所述除尘器的仓室的底部的另一侧出口通过对应的输灰支管接入输灰总管,所述输灰总管连接所述贮灰仓的中部进烟气口,所述贮灰仓的顶部净气出口外接有净气管,所述净气总管内布置有所述除尘风机,所述净气管内设置有输灰风机,所述净气总管的末端直接连接至所述烟囱的底部进气口,所述净气管连接所述净气总管的中部,所述除尘风机位于所述净气管的末端的后部,所述贮灰仓的中上部设置有滤袋过滤装置、喷吹清灰装置,所述喷吹清灰装置位于所述滤袋过滤装置的上方。
其进一步特征在于:
所述净气总管、净气管分别连接至烟囱的底部进气口,所述烟气总管通过旁通管连通至所述输灰总管。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后,不用将除尘器清灰下来的灰尘积聚储存在除尘器灰斗内,再从灰斗底部通过卸灰阀卸灰,而是由烟气直接去驱离清灰下来的灰尘。烟气以一定的速度进入除尘器的各个仓室,对清灰下来的灰尘进行扰动,扰动混合后从除尘器的仓室的另一侧出来,然后通过管道进入贮灰仓,贮灰仓带有滤袋过滤装置,对进入的与灰尘混合的烟气进行过滤,灰尘被阻留在滤袋表面层,清洁气体穿过滤袋进入上部清洁室,达标后的气体排出,被阻挡在滤袋上的灰尘,经过喷吹清灰处理后,灰尘落下集中贮存在贮灰仓内,其以烟气为载体将除尘器清灰下来的灰尘输送到贮灰仓,可以减少维修工作量,降低能耗及运行成本,并且可减少除尘器的体积,节省钢材用量,降低投资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烟气输灰与过滤相结合的除尘系统,见图1、图2:其包括尘源1、捕集罩2、除尘器5、贮灰仓10、除尘风机13、烟囱14,烟囱14的上部出口连通大气,尘源1的上方设置有捕集罩2,除尘器5包括至少两个仓室16,捕集罩2捕获的烟尘通过烟气总管3分配到各烟气支管4,烟气支管4分别通入对应的除尘器5的各个仓室16的底部的一侧进口,每个仓室16的顶部通过对应的净气支管6接入净气总管7,每个仓室16的底部的另一侧出口通过对应的输灰支管8接入输灰总管9,输灰总管9连接贮灰仓10的中部进烟气口,贮灰仓10的顶部净气出口外接有净气管11,净气总管7内布置有除尘风机13,净气管11内设置有输灰风机12,贮灰仓10的中上部设置有滤袋过滤装置17、喷吹清灰装置18,喷吹清灰装置17位于滤袋过滤装置18的上方。
具体实施例一:见图1,净气总管7的末端直接连接至烟囱14的底部进气口,净气管11连接净气总管7的中部,除尘风机13位于净气管11的末端的后部。
其工作原理如下:其工作流程如下:
尘源1散发的烟气或粉尘被捕集罩2捕集,捕集后的烟气或粉尘进入烟气总管3,然后通过各个烟气支管4分别进入除尘器5对应的仓室进行除尘,各个仓室除尘后的干净气体分别进入各个净气支管6,然后进入净气总管7,最后由除尘风机8经过净气总管7送入烟囱9进行排放。
除尘器5清灰是按顺序逐室进行。当除尘器5开始清灰时,第一仓室上部净气出口关闭,其下部烟气出口打开,第一仓室停止过滤进行清灰,清灰下来的灰尘与进入该室的烟气混合,然后通过该室下部烟气出口排出,进入连接该室的输灰支管8,然后通过输灰总管9进入贮灰仓10。当第一仓室清灰结束进行过滤,第二仓室进行清灰时,第一仓室上部净气出口打开,其下部烟气出口关闭;第二仓室上部净气出口关闭,其下部烟气出口打开;各个仓室依次分别进行工作。贮灰仓10带有滤袋过滤装置17,对进入的与灰尘混合的烟气进行过滤,灰尘被阻留在滤袋表面层,仓室清洁气体穿过滤袋进入贮灰仓10的上部清洁室,达标后的气体排出。被阻挡在滤袋上的灰尘,经过喷吹清灰装置18喷吹清灰处理后,灰尘落下集中贮存在贮灰仓10内,定期排出。从贮灰仓10排出的干净气体,通过净气管11由输灰风机12送入净气总管7,与从除尘器5其他仓室除尘后的干净气体混合,混合后的干净气体最终由除尘风机8经过净气总管7送入烟囱9进行排放。
具体实施例二:见图2,净气总管7、净气管11分别连接至烟囱14的底部进气口,烟气总管3通过旁通管15连通至输灰总管9。
其工作原理如下:尘源1散发的烟气或粉尘被捕集罩2捕集,捕集后的烟气或粉尘进入烟气总管3,然后大部分的烟气或粉尘通过各个烟气支管4分别进入除尘器5对应的仓室进行除尘,各个仓室除尘后的干净气体分别进入各个净气支管6,然后进入净气总管7,最后由除尘风机8经过净气总管7送入烟囱9进行排放;另一部分烟气或粉尘先后通过旁通管15、输灰总管9进入贮灰仓10进行除尘,除尘后的干净气体通过净气管11由输灰风机12送入烟囱9进行排放。
除尘器5清灰是按顺序逐室进行。当除尘器5开始清灰时,旁通管15关闭。第一仓室上部净气出口关闭,旁通管15关闭,第一仓室下部烟气出口打开,第一仓室停止过滤进行清灰,清灰下来的灰尘与进入该室的烟气混合,然后通过该室下部烟气出口排出,进入连接该室的输灰支管8,然后通过输灰总管9进入贮灰仓10。当第一仓室清灰结束进行过滤,第二仓室进行清灰时,第一仓室上部净气出口打开,其下部烟气出口关闭;第二仓室上部净气出口关闭,其下部烟气出口打开;各个仓室依次分别进行工作。贮灰仓10带有滤袋过滤装置17,对进入的与灰尘混合的烟气进行过滤,灰尘被阻留在滤袋表面层,清洁气体穿过滤袋进入清洁室,达标后的气体排出。被阻挡在滤袋上的灰尘,经过喷吹清灰装置18喷吹清灰处理后,灰尘落下集中贮存在贮灰仓10内,定期排出。从贮灰仓10排出的干净气体,通过净气管11由输灰风机12送入烟囱9进行排放。除尘器5清灰结束后,旁通管15打开。
Claims (2)
1. 一种烟气输灰与过滤相结合的除尘系统,其包括尘源、捕集罩、除尘器、贮灰仓、除尘风机、烟囱,所述烟囱的上部出口连通大气,所述尘源的上方设置有捕集罩,其特征在于:所述除尘器包括至少两个仓室,所述捕集罩捕获的烟尘通过烟气总管分配到各烟气支管,所述烟气支管分别通入对应的所述除尘器的仓室的底部的一侧进口,每个所述除尘器的仓室的顶部通过对应的净气支管接入净气总管,每个所述除尘器的仓室的底部的另一侧出口通过对应的输灰支管接入输灰总管,所述输灰总管连接所述贮灰仓的中部进烟气口,所述贮灰仓的顶部净气出口外接有净气管,所述净气总管内布置有所述除尘风机,所述净气管内设置有输灰风机,所述净气总管的末端直接连接至所述烟囱的底部进气口,所述净气管连接所述净气总管的中部,所述除尘风机位于所述净气管的末端的后部,所述贮灰仓的中上部设置有滤袋过滤装置、喷吹清灰装置,所述喷吹清灰装置位于所述滤袋过滤装置的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烟气输灰与过滤相结合的除尘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净气总管、净气管也可以分别连接至烟囱的底部进气口,所述烟气总管通过旁通管连通至所述输灰总管。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320800847.9U CN203620413U (zh) | 2013-12-09 | 2013-12-09 | 一种烟气输灰与过滤相结合的除尘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320800847.9U CN203620413U (zh) | 2013-12-09 | 2013-12-09 | 一种烟气输灰与过滤相结合的除尘系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3620413U true CN203620413U (zh) | 2014-06-04 |
Family
ID=508069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320800847.9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3620413U (zh) | 2013-12-09 | 2013-12-09 | 一种烟气输灰与过滤相结合的除尘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3620413U (zh)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657274A (zh) * | 2013-12-09 | 2014-03-26 | 无锡雪浪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烟气输灰与过滤相结合的除尘系统 |
CN109381933A (zh) * | 2018-12-24 | 2019-02-26 | 永兴特种不锈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应用于轧钢线可逆轧机的除尘设备及设备运作方法 |
CN110090508A (zh) * | 2019-05-23 | 2019-08-06 | 宁夏金圆化工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硅铁生产过程除尘用的集中排灰处理装置 |
CN113117422A (zh) * | 2021-04-21 | 2021-07-16 | 蒲城清洁能源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气力输灰控制方法 |
-
2013
- 2013-12-09 CN CN201320800847.9U patent/CN203620413U/zh not_active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657274A (zh) * | 2013-12-09 | 2014-03-26 | 无锡雪浪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烟气输灰与过滤相结合的除尘系统 |
CN103657274B (zh) * | 2013-12-09 | 2015-06-17 | 无锡雪浪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烟气输灰与过滤相结合的除尘系统 |
CN109381933A (zh) * | 2018-12-24 | 2019-02-26 | 永兴特种不锈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应用于轧钢线可逆轧机的除尘设备及设备运作方法 |
CN110090508A (zh) * | 2019-05-23 | 2019-08-06 | 宁夏金圆化工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硅铁生产过程除尘用的集中排灰处理装置 |
CN113117422A (zh) * | 2021-04-21 | 2021-07-16 | 蒲城清洁能源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气力输灰控制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657274B (zh) | 一种烟气输灰与过滤相结合的除尘系统 | |
CN105126529B (zh) | 一种无组织排放扬尘污染治理的方法与装置 | |
CN101775625B (zh) | 电解铝烟气的净化方法及其装置 | |
CN103463886B (zh) | 一种环保除尘装置 | |
CN203620413U (zh) | 一种烟气输灰与过滤相结合的除尘系统 | |
CN105771446A (zh) | 脉冲布袋除尘器及除尘方法 | |
CN106196123A (zh) | 一种锅炉烟气除尘系统 | |
CN203068543U (zh) | 一种烟气除尘净化系统 | |
CN200998629Y (zh) | 除尘器的预处理装置 | |
CN2808836Y (zh) | 一种自净式散装机 | |
CN201791436U (zh) | 直通式低阻、耐磨大型袋式除尘器 | |
CN104310024A (zh) | 运料皮带洁净机组 | |
CN201284348Y (zh) | 煤粉制喷系统中的除尘装置 | |
CN206381749U (zh) | 一种焦炭生产线的多点位除尘净化系统 | |
CN205965311U (zh) | 一种用于粮食仓储输送设备的卧式除尘器 | |
CN205084570U (zh) | 一种钢管除锈除尘装置 | |
CN204110866U (zh) | 运料皮带洁净机组 | |
CN204973358U (zh) | 催化裂化再生烟气袋式除尘设备 | |
CN208450101U (zh) | 拖曳式真空吸料清理装置 | |
CN103463885A (zh) | 一种带有泄爆功能的环保除尘装置 | |
CN201454290U (zh) | 一种布袋除尘器防扬尘出灰装置 | |
CN208436595U (zh) | 连续过滤与脉冲反吹吸尘车 | |
CN208726994U (zh) | 一种橡胶废气预处理设备 | |
CN207996528U (zh) | 一种锂碲铜车间除尘系统 | |
CN221771796U (zh) | 一种渣仓卸碱性灰渣抑尘机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AV01 |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604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50617 |
|
RGAV | Abandon patent right to avoid re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