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575092U - 割取收获机 - Google Patents

割取收获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575092U
CN203575092U CN201320510625.3U CN201320510625U CN203575092U CN 203575092 U CN203575092 U CN 203575092U CN 201320510625 U CN201320510625 U CN 201320510625U CN 203575092 U CN203575092 U CN 20357509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bin
vehicle frame
driver
grain
air inl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20510625.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中岛伸六
水本雅也
山形浩司
田中佑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ubota Corp
Original Assignee
Kubota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ubota Corp filed Critical Kubota Corp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57509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575092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 Combines (AREA)
  • Harvester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割取收获机,该割取收获机具有足够的支承强度且能够简化车体车架构造。该割取收获机构成为在具有左右一对的前轮(1)和左右一对的后轮(2)的行驶车体上(3)设有割取作物并向后方搬送的割取部(11)和供给装置(12)、由驾驶室覆盖的搭乘驾驶部(7)、动力用发动机(10),所述割取收获机具有所述发动机(10)的废气所流通的排气管(49)和被所述发动机(10)吸入的燃烧用空气所流通的进气管(50),所述排气管(49)和所述进气管(50)沿着所述驾驶室(6)的后侧面(6A)在上下方向上延伸。

Description

割取收获机
本申请是株式会社久保田向中国专利局提交的申请日为2013年2月1日、申请号为201320059868.X的中国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联合收割机、玉米收获机等割取收获机,该割取收获机在行驶车体上具有割取作物并向后方搬送的割取搬送部。
背景技术
作为现有的割取收获机的一个例子,在具有包括左右一对前轮和左右一对后轮的四轮式行驶车体的收获机中,行使车体所具有的车体车架构成为具有俯视时呈大致矩形状的机座,所述机座载置支承由驾驶室覆盖的搭乘驾驶部及具有驱动用发动机的原动部等构成车体的主要构成部分,该机座经由向下方一体地延伸设置的多个纵车架部支承于左右两侧的前轮和左右两侧的后轮(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在专利文献1中虽未记载,但是在作为割取收获机适用于联合收割机的情况下,将脱粒装置、谷粒箱等重量大的装置载置支承于机座。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昭61-215110号公报
在上述现有结构中,车体车架是由载置支承重量大的车体的主要构成部分的机座和从该机座向下方一体地延伸设置的多个纵车架部构成的,因此,通过多个纵车架部来支承机座部分所支承的大的荷重。
但是,由于割取收获机在凹凸较多的作业地上行驶,因此,多个纵车架有时会受到从支承大的荷重的机座侧沿着车体前后方向或车体横宽方向的力,当施加有这样的力时,很有可能造成纵车架和机座部分的连接部分受损等,存在车体车架的刚性容易变低的不利情况。另外,为了提高刚性,纵车架的个数增加,为了提高纵车架和机座部分的连接部分的强度,需要附加特别的构造,从而产生车体整个构造变复杂的不利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足够的支承强度,并且能够简化车体车架构造的割取收获机。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特征结构为,提供一种割取收获机,在具有左右一对的前轮和左右一对的后轮的行驶车体上设有割取作物并向后方搬送的割取部和供给装置、由驾驶室覆盖的搭乘驾驶部、动力用发动机,
所述割取收获机具有所述发动机的废气所流通的排气管和被所述发动机吸入的燃烧用空气所流通的进气管,所述排气管和所述进气管沿着所述驾驶室的后侧面在上下方向上延伸。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特征结构为,所述排气管和所述进气管被设置为形成于所述排气管的上端的废气排出部位于离开形成于所述进气管的上端的空气引入部的上方。
本实用新型的第三特征结构为,具有形成于所述排气管的上端的废气排出部,所述废气排出部与所述驾驶室的顶部的高度大致相同。
本实用新型的第四特征结构为,所述排气管和所述进气管设置于沿着所述驾驶室的后侧面的与所述驾驶室的横向一侧端部相对应的部位。
本实用新型的第五特征结构为,所述排气管和所述进气管设置于配置有所述发动机一侧的横向侧端部。
本实用新型的第六特征结构为,具有对割取的作物进行脱粒处理的脱粒部,所述脱粒部位于所述发动机的横侧方的位置。
本实用新型的第七特征结构为,所述脱粒部的横宽方向中心从所述行驶车体的横宽方向中心位移。
本实用新型的第八特征结构为,存留谷粒的谷粒箱设置于所述驾驶室的后方侧,所述排气管和所述进气管位于所述驾驶室和所述谷粒箱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第九特征结构为,所述谷粒箱位于所述发动机的上方。
本实用新型的第十特征结构为,对割取的作物进行脱粒处理的脱粒部位于所述驾驶室的后方侧,并且所述谷粒箱位于所述脱粒部的上方。
本实用新型的第十一特征结构为,将谷粒从所述脱粒部向所述谷粒箱搬送的谷粒搬送装置以所述谷粒箱位于所述驾驶室的后方侧并且所述谷粒搬送装置位于所述谷粒箱与所述驾驶室之间的状态被设置,
在所述谷粒箱与所述驾驶室之间,所述排气管和所述进气管配置在所述谷粒搬送装置中的机体横宽方向的一侧部位。
本实用新型的第十二特征结构为,所述排气管设置于所述驾驶室的靠近机体横宽方向中央侧的部位,所述进气管设置于所述驾驶室的机体横宽方向外侧的部位。
本实用新型的第十三特征结构为,在所述驾驶室的门的外侧部位具有台阶部,在所述台阶部的后部上方设置有形成于所述进气管的预滤清器。
根据本实用新型,能够得到以下技术效果。
(1)由于车体车架的左右一对的前后朝向车架体位于行驶车体的左右两侧,且以沿行驶车体的前后方向延伸的状态设置,因此,能够以使左侧的前轮和左侧的后轮分别接近左侧的前后朝向车架体的状态支承所述左侧的前轮和左侧的后轮,能够以使右侧的前轮和右侧的后轮分别接近右侧的前后朝向车架体的状态支承所述右侧的前轮和右侧的后轮。而且,能够使左右一对的前后朝向车架体以载置搭乘驾驶部、发动机等的状态在上下方向上紧凑地支承所述搭乘驾驶部、发动机等。
其结果是:一对前后朝向车架体作为车体车架的主要构造体,能够在上下方向上以紧凑的形状支承行驶车体,不必设置以在下侧支撑大的荷重的状态在上下方向上较长延伸的纵向部件,车体车架整体成为简单的构造。
而且,能够使一对前后朝向车架体在接近前轮及后轮的低位置进行支承,通过设置在接近前轮及后轮的低位置的一对前后朝向车架体,能够以具有足够的支承车体整体重量的支承强度的状态进行支承。
因此,能够提供具有足够的支承强度且能简化车体车架构造的割取收获机。
(2)由于具有从位于车体前后方向上的前轮和后轮之间的部位向车体横宽方向外侧伸出的伸出车架部,因此,能够有效利用前轮和后轮之间的空间,以载置支承于该伸出车架部的状态支承行驶车体所具有的各种装置。
(3)由于将发动机支承于伸出车架部,因此,能够有效利用前轮和后轮之间的空间,设置驱动机体所需的发动机。
(4)由于发动机支承于伸出车架部的前侧部分,因此,能够利用伸出车架部的后侧部分,例如支承其他的装置,确保作业用的空间等,从而更有效地利用前轮和后轮之间的空间。
(5)由于发动机支承于前后朝向车架体,因此,通过由作为主要车架体的前后朝向车架体支承作为重量大的装置的发动机,例如和仅由伸出车架部支承的情况相比,能够坚固地支承发动机。
(6)通过横跨行驶车体的全长延伸的左右的前后朝向车架体,能够以具有足够的支承强度的状态坚固地支承车体整体。
(7)以在俯视时凹入部形成于与行驶车体的四角相对应的位置的状态设置一对的前后朝向车架体和所述伸出车架部,利用形成在该四角的凹入部而具有前轮和后轮。
通过这样的结构,能够尽量使车体车架大型化而提高支承强度,并且使行驶车体的前后长度、横宽尽量小。
(8)前后朝向车架体与前轮及后轮之间的车体横宽方向的间隔小,从车体横宽方向的中央部到前后朝向车架体的车体横宽方向的间隔大,因此,以前后朝向车架体与左右的前轮及后轮靠近的状态,左右两侧的前后朝向车架体之间的间隔大。
因此,通过在车体横宽方向上隔开大的间隔设置的左右一对的前后朝向车架体和以靠近该左右一对的前后朝向车架体的状态具有的左右的前轮及后轮,能够以稳定的状态支承行驶车体。
(9)一对的前后朝向车架体之间的横宽方向上的间隔大,而且,即使以偏向左右任一方的状态搭载重量大的装置,也能够通过以位于一对的前后朝向车架体之间的状态设置的辅助车架和偏向侧的一方的前后朝向车架体进行稳定的支承。
(10)通过脱粒部对由割取搬送部割取的作物进行脱粒处理。由割取搬送部割取的作物被向车体后方搬送,因此,脱粒部位于割取搬送部的车体后方侧。脱粒部在内部具有对作物进行脱粒处理用的脱粒筒等从而成为重量大的装置,但是,该脱粒部由车体车架稳定地支承。
(11)能够通过作为车体车架中的主要的车架构造体的前后朝向车架体稳定地支承脱粒部。
(12)发动机支承于一方的前后朝向车架体,脱粒部支承于另一方的前后朝向车架体。也就是说,使发动机和脱粒部分开支承于左右两侧的前后朝向车架体,因此,与例如将发动机和脱粒部偏向设置在行驶车体中的横宽方向的任一方,使发动机和脱粒部支承于一方的前后朝向车架体的结构相比,能够以尽量使荷重左右均等的状态稳定地进行支承。
(13)由脱粒部进行脱粒处理而得到的谷粒存留于谷粒箱。而且,以位于所述脱粒部的上方的状态具有该谷粒箱,因此,能够有效利用脱粒部的上方空间,以不使车体整体的形状大型化的状态设置谷粒箱。
也就是说,例如在以位于脱粒部的横侧方、后侧方的方式设置谷粒箱时,车体横宽、车体前后长变大,从而产生使行驶车体大型化的不利情况,但是,通过使谷粒箱位于脱粒部的上方,能够以不使行驶车体大型化的状态进行紧凑设置。
(14)由从车体车架固定延伸设置的箱支承用车架体支承谷粒箱,因此,能够经由箱支承用车架体将谷粒箱稳定地支承于车体车架。
(15)脱粒部支承于所述辅助车架体,即支承于位于一对的前后朝向车架体之间且固定于一对的前后朝向车架体的前后朝向的辅助车架体。
也就是说,即使脱粒部偏向设置在车体横宽方向一方侧,通过一对的前后朝向车架体中的位于车体横宽方向一方侧的前后朝向车架体和辅助车架体,也能够稳定地支承脱粒部。
(16)从侧面看,脱粒部的前端比伸出车架部的前端更位于前方,因此,由伸出车架部支承脱粒部的荷重。也就是说,通过由伸出型的横向车架体支承脱粒部的荷重,即使脱粒部偏向设置在车体横宽方向一方侧,比位于车体横宽方向一方侧的前后朝向车架体更向外方伸出的部位由伸出车架部支承,从而能够以稳定的状态支承脱粒部。
(17)左右一对的前后朝向车架体的车体前端部由前部侧横向车架体连结,车体后端侧由后部侧横向车架体连结。由此,由左右一对的前后朝向车架体、前部侧横向车架体、后部侧横向车架体,以俯视时成大致方形框状一体连结的状态形成坚固的框组构造体。
这样,通过形成俯视时成大致方形框状的坚固的框组构造体,能够提高车体车架的支承强度,而且,能够将前部侧横向车架体及后部侧横向车架体构成为兼用作例如用于支承前轮、后轮等的支承部件,通过部件的兼用能够不使构造复杂化,并提高支承强度。
(18)在行驶路面上存在凹凸,即使行驶车体随着作业行驶因凹凸而向左右倾斜,通过支承左右一对的后轮的后车轴壳绕车体前后轴心摆动自由地支承于所述后部侧横向车架体,也能够使左右一对的后轮沿着地面的凹凸并尽量减少行驶车体的左右倾斜。
(19)由于一对的前后朝向车架体各自的本体部设置在位于与后车轴壳大致相同高度的低位置,因此,能够以车体整体的重心位置尽量降低的状态支承行驶车体。
而且,支承后车轴壳的车轮支承部以从本体部向后方上方延伸设置的状态设置于高位,从而位于后车轴壳的上方侧。通过这样设置在高位置,能够使车轮支承部迂回而不与后车轴壳干涉,由后部侧横向车架体连结左右两侧的车轮支承部,能够使后车轴壳绕车体前后轴心摆动自由地支承于后部侧横向车架体的下部侧。
因此,能够使后车轴壳绕车体前后轴心摆动自由地支承于后部侧横向车架体,并且能够以车体整体的重心位置尽量降低的状态支承行驶车体。
(20)由于车体前部具有割取搬送部,前轮不转向,后轮能够转向操作,因此,能够以行驶车体的前部侧为旋转中心进行转向。也就是说,能够不使割取搬送部的位置产生大的变化而变更形式车体的朝向。
其结果是,在田地中进行割取作业时,在田地内能够进行小弯旋转,例如,在一个作业行程中的作业结束后向下个作业行程旋转行驶时,容易进行向下个作业行程的旋转行驶。
(21)割取搬送部绕横向支点升降摆动自由地设置,升降用执行器的基端部支承于车体车架的车体前部侧部位,前端部连结于割取搬送部。而且,通过使该升降用执行器工作,绕横向支点驱动升降操作割取搬送部。
这样,升降用执行器的基端部支承于车体车架的车体前部侧部位,因此,升降用执行器能够在车体车架的车体前部侧部位接住支承割取搬送部的荷重,并良好地进行割取搬送部的升降操作。
附图说明
图1是联合收割机的右侧整体侧视图。
图2是联合收割机的左侧整体侧视图。
图3是联合收割机的整体俯视图。
图4是联合收割机的整体后视图。
图5是联合收割机的整体主视图。
图6是表示车架构造的立体图。
图7是表示车架构造的俯视图。
图8是表示车架构造的立体图。
图9是表示车架构造的后视图。
图10是表示车体前部的车架构造的俯视图。
图11是表示车架构造的主视图。
图12是表示车架构造的侧视图。
图13(a)、13(b)是表示发动机的进排气构造的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前轮;2后轮;3行驶车体;4割取搬送部;5割取升降用执行器;7搭乘驾驶部;8脱粒部;9谷粒箱;10发动机;17R、17L前后朝向车架体;18a~18f横向车架体;23后车轴壳;26辅助车架体;27箱支承车架体;CL中央部;F车体车架;Fh伸出车架部;L1、L2、L3间隔;P1支点;Q凹入部;X1轴心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图对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割取收获机适用于联合收割机的情况进行说明。
如图1~图3所示,联合收割机构成为:在具有左右一对不能转向的前轮1和左右一对能够转向操作的后轮2的行驶车体3的前部,通过作为升降用执行器的割取升降缸5绕横向支点P1驱动升降自由地支承割取作物并向后方搬送的割取搬送部4,行驶车体3具有在前部侧由驾驶室6覆盖的搭乘驾驶部7、对由割取搬送部4割取的作物进行脱粒处理的脱粒部8、存留由该脱粒部8脱粒处理而得到的谷粒的谷粒箱9、驱动用发动机10等。而且,行驶车体3的左右两侧部由罩体62覆盖。
割取搬送部4具有割取植立的作物后将割取作物汇集到割取宽度方向的中央部的割取部11和将被割取并汇集到中央的作物向机体后方的脱粒部8搬送的供给装置12。
如图3所示,割取部11具有切断并割取作物的茎根的推子型割刀13、将割取的作物汇集到割取宽度方向的中央部的横送绞龙14、将成为割取对象的作物的穗梢侧向后方拨入的旋转轮15等。虽未图示,供给装置12在方筒状的供给装置壳内沿着前后方向卷绕张设左右一对的环状转动链,在整个左右的环状转动链上沿着周向隔开适当的间隔架设搬送体,通过搬送体将从割取部11接收到的作物向后上方搬送。
接着,对行驶车体3中的车体支承构造进行说明。
如图6~图8所示,行驶车体3的车体车架F具有多个前后朝向车架体17和多个横向车架体18,其中,该前后朝向车架体17位于行驶车体3的左右两侧且以沿着行驶车体3的前后方向延伸的状态设置,该横向车架体18沿着行驶车体3的横向延伸。
具体来说,作为多个前后朝向车架体17的一个例子,具有左右一对前后朝向车架体17R、17L,左右一对的前后朝向车架体17R、17L分别形成为截面形状呈大致“コ”形,从车体侧面看,从相当于左右前轮1的大致中心部的位置沿着车体前后方向的全长较长地延伸到相当于左右后轮2的大致中心部的位置。
如图9所示,左右一对前后朝向车架体17R、17L分别形成为截面形状呈大致“コ”字形,从车体侧面看,从相当于左右前轮1的大致中心部的位置沿着车体前后方向的大致全长较长地延伸到相当于左右后轮2的大致中心部的位置。
而且,一对前后朝向车架体17R、17L位于一对前轮1及一对后轮2的车体横宽方向的内侧,从一对前后朝向车架17R、17L的车体横宽方向的中央部CL到前后朝向车架体17R或者前后朝向车架体17L的车体横宽方向上的间隔L1大于前后朝向车架体17R或者前后朝向车架体17L与前轮1之间的车体横宽方向上的间隔L2,并且大于前后朝向车架体17R或者前后朝向车架体17L与后轮2之间的车体横宽方向上的间隔L3。
即如图9所示,从一对前后朝向车架体17R、17L的车体横宽方向的中央部CL到前后朝向车架体17R或者前后朝向车架体17L的车体横宽方向上的间隔L1比右前后朝向车架体17R与右前轮1之间的车体横宽方向上的间隔L2大,并且比左前后朝向车架体17L与左前轮1之间的车体横宽方向上的间隔L2大,而且,从所述车体横宽方向的中央部CL到前后朝向车架体17R或者前后朝向车架体17L的车体横宽方向上的间隔L1比右前后朝向车架体17R与右后轮2之间的车体横宽方向上的间隔L3大,并且比左前后朝向车架体17L与左后轮2之间的车体横宽方向上的间隔L3大。
这样,左右一对前后朝向车架体17R、17L被设置成在行驶车体3的横宽方向上隔开宽间隔,并且尽量靠近左右两侧的前轮1及后轮2。
如图7及图8所示,作为多个横向车架体18,具有沿着行驶车体3的横向延伸且在前后方向上隔开间隔的六个横向车架体18a~18f,将这些横向车架体18a~18f与一对前后朝向车架体17R、17L在俯视时组合成格子状而构成车体车架F。
一对前后朝向车架体17R、17L的车体前端部彼此通过六个横向车架体18a~18f中的位于车体前后方向的最前部的前部侧横向车架体18a相连结,一对前后朝向车架体17R、17L的车体后端部彼此通过六个横向车架体18a~18f中的位于车体前后方向的最后部的后部侧横向车架体18f相连结。
而且,车体车架F在车体前后方向上位于前轮1与后轮2之间的部位具有从一对前后朝向车架体17R、17L向车体横宽方向外侧伸出的伸出车架部Fh。
即在六个横向车架体18a~18f中位于前轮1与后轮2之间的三根横向车架体18c~18e构成为从前后朝向车架体17R、17L向车体横宽方向外侧伸出,这些伸出型横向车架体18c~18e中的从前后朝向车架体17R、17L向车体横宽方向外侧伸出的伸出部分构成所述伸出车架部Fh。
如图7所示,发动机10支承设置在三根伸出型横向车架体18c~18e中位于车体前部的两根伸出型横向车架体18c、18d的向右外侧伸出的伸出车架部Fn上。
具体来说,如图8及图9所示,发动机10搭载支承在位于车体前部的两根伸出型横向车架体18c、18d的向右外侧伸出的伸出车架部Fn的上部和右侧的前后朝向车架体17R的上部。而且,通过前后朝向连结车架体19连结两根伸出型横向车架体18c、18d的外侧端部,该前后朝向连结车架体19的后端部和右侧的前后朝向车架体17R之间连结有加强用车架体20。
这样,由右侧的前后朝向车机体17R、两根伸出型横向车架体18c、18d、前后朝向连结车机体19、加强用车架体20等构成以足够的支承强度支承发动机10的构造。需要说明的是,加强用车架体20的下面侧设置有具有纵向面的加强肋部21。
三根伸出型横向车架体18c~18e中的位于车体后部的两根伸出型横向车架体18d、18e之间的间隔设置为比位于车体前部的两根伸出型横向车架体18c、18d之间的间隔大。
如图7所示,在前部侧横向车架体18a的左右两侧端部,分别固定有用于向左右两侧的前轮1传递动力的驱动用前轮驱动壳22,发动机10的动力经由变速箱M传递到该前轮驱动壳22,该前轮驱动壳22以驱动旋转自由且不能转向的状态支承前轮1。因此,左右一对前轮1以驱动旋转自由且不能转向的状态支承于前部侧横向车架体18a的左右两侧端部。
如图5所示,割取搬送部4中的供给装置12设置在驾驶室6的下方,该供给装置12相对于车体横宽方向中央设置在向车体横宽方向左侧位移的位置。而且,变速箱M以位于驾驶室6下方的状态且相对于割取搬送部4中的供给装置12从行进方向看位于右侧(图5中的左侧)的状态设置。
如图4所示,支承左右一对后轮2的后车轴壳23绕车体前后轴心X1摆动自由地支承于后部侧横向车架体18f。也就是说,左右后轮2绕纵轴心Y1转向摆动自由地支承于在车体横向上延伸的圆筒状的后车轴壳23的左右两侧部,并且后车轴壳23的左右中间部绕车体前后轴心X1摆动自由地枢轴支承连结于后部侧横向车架体18f所具有的支承托架25。因此,左右后轮2与后车轴壳23一体地绕车体前后轴心X1摆动自由地被支承。
如图8所示,后车轴壳23位于后部侧横向车架体18f的下方侧,在一对前后朝向车架体17R、17L中,架设连结有后部侧横向车架体18f的车轮支承部H1相对于比该车轮支承部H1位于车体前部侧且位于与后车轴壳23大致相同的高度的本体部H2位于上方侧。即,一对前后朝向车架体17R、17L具有位于与后车轴壳23大致相同的高度的本体部H2和以位于后车轴壳23的上方侧的方式从本体部H2向后上方延伸设置的车轮支承部H1。
如图7及图8所示,在左右一对前后朝向车架体17R、17L的左右中间部,横跨位于车体后部侧的两根横向车架体18d、18e架设连结有前后朝向的辅助车架体26。而且,脱粒部8被左侧的前后朝向车架体17L、辅助车架体26、三根伸出型横向车架体18c、18d、18e载置支承。该脱粒部8位于发动机10的左横侧方,其横宽方向中心从行驶车体3的横宽方向中心向左侧位移。
因此,发动机10由一对前后朝向车机体17R、17L中的一方(右侧)前后朝向车架体17R支承,脱粒部8由一对前后朝向车机体17R、17L中的另一方(左侧)前后朝向车架体17L支承。
如图9所示,谷粒箱9位于脱粒部8的上方,且在横跨脱粒部8的上方和包括发动机10的向右外侧伸出的伸出车架部Fh上方的横向上构成为宽度较宽。而且,如图8所示,在相当于向右外侧伸出的伸出车架部Fh的部位,谷粒箱9由以从车体车架F立设的状态延伸设置的箱支承用车架体27支承。
如图7和图8所示,箱支承用车架体27分别设置在加强用车架体20中的横向外侧部位和机体内侧部位(加强用车架体20d与右侧的前后朝向车架体17R连结的部位),以及位于车体最后部的伸出型横向车架体18e中的横向外侧部位和机体内侧部位(伸出型横向车架体18e与右侧的前后朝向车架体17R连结的部位)(四个部位),谷粒箱9由该四根箱支承用车架体27支承。而且,在位于车体最后部的伸出型横向车架体18e的下部设置有和加强用车架体20同样的加强肋部28。
升降驱动割取搬送部4的割取升降缸5的基端部支承于车体车架F的车体前部侧部位。
即如图10和图11所示,六个横向车架体18a~18f中从前部侧数第二个的横向车架体18b位于一对前后朝向车架体17R、17L的下面侧,连结该一对前后朝向车架体17R、17L,从该横向车架体18b的横宽方向的中途部向机体前方固定延伸设置有液压缸用托架29。在该液压缸用托架29的前端部绕横轴心P2(参照图12)摆动自由地枢轴支承有割取升降缸5的基端部。
在液压缸用托架29上连结固定从前部侧横向车架体18a向斜下方延伸设置的加强部件30,并连接固定从左侧的前后朝向车架体17L横向延伸设置的加强部件31,从而提高支承强度,由此构成为能够很好地承受割取搬送部4的重量。
由于车体车架F具有如上构成的结构,因此,如图7所示,在车体车架F中,通过一对前后朝向车架体17R、17L和伸出车架部Fh,在俯视时与行驶车体3的四角相对应的位置形成凹入部Q,在该凹入部Q分别设置左右前轮1及左右后轮2。
下面,对由驾驶室6覆盖的搭乘驾驶部7的支承构造进行说明。
如图6和图8所示,在行驶车体3的前部,具有从车体车架F中的左右一对前后朝向车架体17R、17L分别立设的左右一对纵车架Ft,由左右一对纵车架Ft的上端部支承搭乘驾驶部7(驾驶室6)。左右一对纵车架Ft分别具有立设于左右一对前轮1的车体横宽方向内侧的内侧车架体33和立设于左右一对前轮1的车体后方侧的外侧车架体34。
下面,对所述内侧车架体33进行说明。
左右两侧的内侧车架体33分别由从车体车架F中的前后朝向车架体17R、17L向车体前上方立设的倾斜状内侧车架体33A和从前后朝向车架体17R、17L向正上方立设的直立状内侧车架体33B构成。而且,倾斜状内侧车架体33A的上端部和直立状内侧车架体33B的上端部由前后朝向连结体37连结。
若进一步说明如下:如图12所示,以从安装托架38R、38L分别向上方延伸的状态固定立设有三根内侧车架体33,所述安装托架38R、38L一体地连结于左右一对前后朝向车架体17R、17L的前部侧部位。
三根内侧车架体33中位于前后方向的中间的内侧车架体33由从左右一对前后朝向车架体17R、17L向正上方立设的直立状内侧车架体33B构成,其他两根内侧车架体33由从左右一对前后朝向车架体17R、17L向车体前方上方立设的倾斜状内侧车架体33A构成。
而且,如图11所示,三根内侧车架体33的上端部由沿车体前后方向延伸的前后朝向连结体37一体地连结固定。前后朝向连结体37由槽型材料构成,三根内侧车架体33嵌入该前后朝向连结体37的“コ”形的内部空间而被一体地连结。
如图12所示,前部侧的两根内侧车架体33的下部相连结,其中位于后部侧的直立状内侧车架体33B向正上方立设,位于前部侧的倾斜状内侧车架体33A处于越向上方越向前方倾斜的姿势,该两根内侧车架体33(33A、33B)以越向上方越分开的状态设置。而且,后端侧的内侧车架体33(后部侧的倾斜状内侧车架体33A)设置为其下部的安装位置比直立状内侧车架体33B更靠后方侧,并处于越向上方越接近直立状内侧车架体33B的上端部的倾斜姿势。
从侧面看,由直立状内侧车架体33B、前部侧的倾斜状内侧车架体33A及前后朝向连结体37形成大致三角形,而且,从侧面看,由后部侧的倾斜状内侧车架体33A、直立状内侧车架体33B及一体地连结于前后朝向车架体17R、17L的前部侧部位的安装托架38R、38L形成大致三角形,通过这些车架体形成相当于桁架结构的支承构造。因此,构成以足够的支承强度支承搭载驾驶部7(驾驶室6)的结构。
下面,对外侧车架体34进行说明。
如图10、图11和图12所示,左右两侧的外侧车架体34分别设置为其下端部经由连结托架39连结于三根伸出型横向车架体18c、18d、18e中的位于车体最前部的横向车架体18c的横宽方向的两端部,并以从该下端部向车体前方上方弯曲成大致圆弧状的状态延伸设置。
在外侧车架体34的上端部固定沿着车体前后方向延伸的方筒状的前后朝向连结部件40,在该前后朝向连结部件40的车体前后方向两侧部与前后朝向连结体37上架设连结有前后一对的横向连结部件41。而且,在该横向连结部件41的左右两侧各两个部位即共计四个部位上隔着缓冲材料42支承搭乘驾驶部7(驾驶室6)。
这样,外侧车架体34和内侧车架体33通过前后朝向连结部件40、前后一对的横向连结部件41和前后朝向连结体37一体地连结,从而构成纵车架Ft,驾驶室6支承于从左右一对前后朝向车架体17R、17L分别立设的左右一对纵车架Ft的上端部。
如上所述,纵车架Ft具有从左右一对前后朝向车架体17R、17L向车体前上方立设的倾斜状内侧车架体33A,如图12所示,搭乘驾驶部7(驾驶室6)以其前端部比左右一对前后朝向车架体17R、17L的前端部向车体前方侧位移的前方突出状态设置。
由此,搭乘驾驶部7(驾驶室6)通过左右两侧的纵车架Ft以在其下方侧形成空间的状态被支承,割取搬送部4中的供给装置12在左右两侧的纵车架Ft之间且通过搭乘驾驶部7(驾驶室6)的下方侧部位而将割取的作物向后方搬送。
如图1和图2所示,驾驶室6具有作为对车体前方侧和车体横宽方向外侧进行照明的照明装置的多个照明灯43。
如图5所示,在驾驶室6前面部的下部的左右两侧各设置有两个即共计四个照射车体前方侧远方的前照射灯43a,在驾驶室6前面部的上部的左右两侧各设置有两个即共计四个照射车体前方的割取对象部位的割取部位照射灯43b。而且,在驾驶室6左右侧面部中的前侧上部部位分别设置有一个对车体横宽方向外侧进行照明的侧照射灯43c。
如图5所示,从正面看,搭乘驾驶部7(驾驶室6)横跨左右一对前轮1的各自的上方部位而设置,在驾驶室6的右侧(车体横宽方向一侧的一例)的门44的外侧部位具有台阶部45,驾驶室6的左侧(车体横宽方向另一侧的一例)的端部位置6L和行驶车体3左侧的端部位置3L在车体横宽方向上设定于大致相同的位置,且台阶部45右侧的端部位置45R和行驶车体3右侧的端部位置3R在车体横宽方向上设定于大致相同的位置。在驾驶室6的左侧的门46的外侧部位设置有用于驾驶者从车体外上下搭乘驾驶部7的上下用梯子60。
而且,如图3所示,驾驶室6右侧的上下用的门44设置为绕车体前部侧的纵向摆动支点Y2自由开合,驾驶室6左侧的上下用门46设置为绕车体后部侧的纵向摆动支点Y3自由开合。
驾驶室6的左右两侧部具有后方确认用后视镜47,该后视镜47角度调节自由,能够根据作业情况调节角度。其中,左侧的门46绕车体后部侧的纵向摆动支点Y3自由开合,因此,能够在门46从搭乘驾驶部7打开的状态下对没有设置台阶部45的驾驶室6左侧的后视镜47进行调节作业。另一方面,虽然不能在门44打开的状态下对驾驶室6右侧的后视镜47进行调节,但是关上门44后作业者通过移动到台阶部45上就能够进行作业。
如上所述,发动机10支承于向右外侧伸出的伸出车架部Fh的前侧部分,并以位于驾驶室6的车体后下方侧的状态设置。
而且,发动机10的废气所流通的排气管49和被发动机10吸入的燃烧用空气所流通的进气管50沿着驾驶室6的后侧面6A在上下方向上延伸,且使形成于排气管49上端的废气排出部51位于离开形成于进气管50上端的作为空气引入部的预滤清器52的上方。
而且,如图3所示,将谷粒从脱粒部8向谷粒箱9搬送的谷粒搬送装置53位于谷粒箱9和驾驶室6之间,在该谷粒箱9和驾驶室6之间,排气管49和进气管50配置在谷粒搬送装置53中的机体横宽方向的右侧部位。
具体来说,如图13所示,设置有使发动机10的废气通过位于发动机10上方的排气消音器54后,将所述废气沿着驾驶室6的后侧面6A向上方引导的排气管49。排气管49位于沿着驾驶室6的后侧面6A的与驾驶室6的右侧端部相对应的部位,形成于该排气管49上端部的废气排出部51与驾驶室6的顶部6B的高度大致相同。
排气管49和进气管50分别设置于沿着驾驶室6的后侧面6A的与驾驶室6的右侧端部相对应的部位,进气管50设置于驾驶室6的右侧端部中靠近驾驶室6的机体横宽方向外侧的部位。排气管49设置于驾驶室6的右侧端部中靠近驾驶室6的机体横宽方向中央侧的部位。
如图13所示,用于向发动机10供给燃烧用空气的进气管50与排气管49同样,设置于沿着驾驶室6的后侧面6A的与驾驶室6的右侧端部相对应的部位,粗滤器52位于与驾驶室6的上下中间部大致相同的高度。
在由进气管50形成的燃烧用空气的进气通路中途设有发挥清洁空气作用的空气滤清器55。设于该进气通路中途的空气滤清器55支承于载置台57,所述载置台57在驾驶室6的后部形成为与搭乘驾驶部7的驾驶部台阶56大致相同的高度。
若进一步说明如下:在驾驶室6的后侧面6A中的右侧端部,在与驾驶部台阶56的高度大致相同的高度位置形成有载置台57,在该载置台57上以比驾驶室6的右侧面6C更向右侧外方突出的状态载置空气滤清器55,并以位置固定的状态进行支承。
通过这样将空气滤清器55支承于载置台57,驾驶者在进行空气滤清器55的清洁、维护作业时无需从车体下来,能够从驾驶室6右侧的门44的外侧部位所具有的台阶部45进行高效作业。而且,不仅是空气滤清器55,预滤清器52也以比从驾驶室6的右侧面6C向右侧外方突出的状态设置,因此易于进行粗滤器52的维护作业。
另外,虽然未对谷粒排出部58的具体结构进行详细说明,但是用于将存留于谷粒箱9的谷粒向机体外部排出的谷粒排出部58位于车体横宽方向的右侧方部位,能够从台阶部45对谷粒箱9的谷粒排出状态进行确认。
其他的实施方式
(1)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示出的是左右一对前后朝向车架体17R、17L在行驶车体3的全长上设置的结构,但也可以是在比行驶车体3的全长短的范围内设置左右一对前后朝向车架体17R、17L。
(2)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示出的是发动机10支承于伸出车架部Fh的前侧部分的结构,但也可以是支承于伸出车架部Fh的后侧部分的结构,或者横跨支承于伸出车架部Fh的前后方向的整个区域的结构。如果是车体车架F不具有伸出车架部Fh的结构,可以仅由前后朝向车架体17R、17L支承发动机10。
(3)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示出的是在一对前后朝向车架体17R、17L之间具有前后朝向的辅助车架体26的结构,但也可以是不具有这样的辅助车架体26的结构。
(4)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示出的是以位于脱粒部8的上方的状态具有脱粒箱9的结构,但也可以用以与脱粒部8在横向或者前后方向上并排的状态设置脱粒箱9的结构代替该结构。
(5)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示出的是从侧面看脱粒部8设置为其前端位于伸出车架部Fh前端的前方的结构,但也可以是从侧面看脱粒部8设置为其的前端位于伸出车架部Fh前端的后方的结构。
(6)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示出的是车体车架F具有连结一对前后朝向车架体17R、17L的车体前端部的前部侧横向车架体18a和连结车体后端侧的后部侧横向车架体18f的结构,但也可以是不连结前后朝向车架体17R、17L的前后方向的端部,而仅连结前后方向的中途部的结构。
(7)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示出的是支承左右一对后轮2的后车轴壳23绕车体前后轴心X1摆动自由地被支承的结构,但也可以是以姿势固定状态具有后车轴壳23、后轮2的结构。
(8)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将联合收割机作为割取收获机而示出,但是并不仅限于联合收割机,也可以是玉米收获机等以不对割取的作物进行脱粒而直接装载收纳的状态进行收获的割取收获机。
工业实用性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联合收割机、玉米收获机等割取收获机,该割取收获机在行驶车体上具有割取作物并向后方搬送的割取搬送部。

Claims (16)

1.一种割取收获机,其特征在于,在具有左右一对的前轮和左右一对的后轮的行驶车体上设有割取作物并向后方搬送的割取部和供给装置、由驾驶室覆盖的搭乘驾驶部、动力用发动机, 
所述割取收获机具有所述发动机的废气所流通的排气管和被所述发动机吸入的燃烧用空气所流通的进气管,所述排气管和所述进气管沿着所述驾驶室的后侧面在上下方向上延伸。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割取收获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排气管和所述进气管被设置为形成于所述排气管的上端的废气排出部位于离开形成于所述进气管的上端的空气引入部的上方。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割取收获机,其特征在于, 
具有形成于所述排气管的上端的废气排出部, 
所述废气排出部与所述驾驶室的顶部的高度大致相同。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割取收获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废气排出部与所述驾驶室的顶部的高度大致相同。 
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割取收获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排气管和所述进气管设置于沿着所述驾驶室的后侧面的与所述驾驶室的横向一侧端部相对应的部位。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割取收获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排气管和所述进气管设置于配置有所述发动机一侧的横向侧端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割取收获机,其特征在于, 
具有对割取的作物进行脱粒处理的脱粒部, 
所述脱粒部位于所述发动机的横侧方的位置。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割取收获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脱粒部的横宽方向中心从所述行驶车体的横宽方向中心位移。 
9.如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割取收获机,其特征在于, 
存留谷粒的谷粒箱设置于所述驾驶室的后方侧, 
所述排气管和所述进气管位于所述驾驶室和所述谷粒箱之间。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割取收获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谷粒箱位于所述发动机的上方。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割取收获机,其特征在于, 
对割取的作物进行脱粒处理的脱粒部位于所述驾驶室的后方侧,并且所述谷粒箱位于所述脱粒部的上方。 
12.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割取收获机,其特征在于, 
将谷粒从所述脱粒部向所述谷粒箱搬送的谷粒搬送装置以所述谷粒箱位于所述驾驶室的后方侧并且所述谷粒搬送装置位于所述谷粒箱与所述驾驶室之间的状态被设置, 
在所述谷粒箱与所述驾驶室之间,所述排气管和所述进气管配置在所述谷粒搬送装置中的机体横宽方向的一侧部位。 
13.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割取收获机,其特征在于, 
将谷粒从所述脱粒部向所述谷粒箱搬送的谷粒搬送装置以所述谷粒箱位于所述驾驶室的后方侧并且所述谷粒搬送装置位于所述谷粒箱与所述驾驶室之间的状态被设置, 
在所述谷粒箱与所述驾驶室之间,所述排气管和所述进气管配置在所述谷粒搬送装置中的机体横宽方向的一侧部位。 
14.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割取收获机,其特征在于, 
将谷粒从所述脱粒部向所述谷粒箱搬送的谷粒搬送装置以所述谷粒箱位于所述驾驶室的后方侧并且所述谷粒搬送装置位于所述谷粒箱与所述驾驶室之间的状态被设置, 
在所述谷粒箱与所述驾驶室之间,所述排气管和所述进气管配置在所述谷粒搬送装置中的机体横宽方向的一侧部位。 
15.如权利要求1至4、6至8、10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割取收获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排气管设置于所述驾驶室的靠近机体横宽方向中央侧的部位,所述进气管设置于所述驾驶室的机体横宽方向外侧的部位。 
16.如权利要求1至4、6至8、10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割取收获机,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驾驶室的门的外侧部位具有台阶部, 
在所述台阶部的后部上方设置有形成于所述进气管的预滤清器。 
CN201320510625.3U 2012-02-01 2013-02-01 割取收获机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575092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020333A JP2013158257A (ja) 2012-02-01 2012-02-01 刈取収穫機
JP2012-020333 2012-02-01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320059868 Division CN203206740U (zh) 2012-02-01 2013-02-01 割取收获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575092U true CN203575092U (zh) 2014-05-07

Family

ID=49171033

Famil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320059868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206740U (zh) 2012-02-01 2013-02-01 割取收获机
CN201320510666.2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735075U (zh) 2012-02-01 2013-02-01 割取收获机
CN201320510625.3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575092U (zh) 2012-02-01 2013-02-01 割取收获机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320059868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206740U (zh) 2012-02-01 2013-02-01 割取收获机
CN201320510666.2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735075U (zh) 2012-02-01 2013-02-01 割取收获机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2013158257A (zh)
CN (3) CN203206740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850377A (zh) * 2016-04-09 2016-08-17 宿迁市宇杰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联合收割机驾驶室
CN111492765A (zh) * 2014-05-26 2020-08-07 株式会社久保田 作业机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804399B2 (ja) * 2017-06-29 2020-12-23 株式会社クボタ コンバイン
KR102625568B1 (ko) * 2017-06-29 2024-01-17 가부시끼 가이샤 구보다 콤바인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492765A (zh) * 2014-05-26 2020-08-07 株式会社久保田 作业机
CN111492765B (zh) * 2014-05-26 2023-06-20 株式会社久保田 作业机
CN105850377A (zh) * 2016-04-09 2016-08-17 宿迁市宇杰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联合收割机驾驶室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3158257A (ja) 2013-08-19
CN203206740U (zh) 2013-09-25
CN203735075U (zh) 2014-07-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982296B (zh) 作业车辆搭载用的发动机装置
CN203575092U (zh) 割取收获机
CN101934846B (zh) 机动二轮车
CN101172506B (zh) 鞍乘型车辆
CN203015480U (zh) 收割机
CN102612458B (zh) 乘用型农用作业机
CN110062730A (zh) 包括可倾斜悬挂的履带组件的履带式车辆
CN202455834U (zh) 联合收割机
CN203575094U (zh) 联合收割机的液压缸连结结构
CN110087978A (zh) 包括可旋转附接转向架的履带式车辆
CN103416149A (zh) 联合收割机
CN100478244C (zh) 具有后座脚踏板及挡泥板的二轮机动车
CN1864458A (zh) 包括动力车以及几个收割植物的工作单元的农业机械
CN101472464B (zh) 联合收割机
CN101172504A (zh) 机动二轮车
JP2016178869A (ja) 収穫機
CN203735073U (zh) 车轮行驶式全喂入型联合收割机
CN100436243C (zh) 机动两轮车的车身构造
RU2007131214A (ru) Сельскохозяйственное транспортное средство
JP2013158255A (ja) 刈取収穫機
CN105451540B (zh) 收获机及全喂入式联合收获机
CN1754757A (zh) 二轮机动车
CN204929646U (zh) 收割机
CN106465605A (zh) 联合收割机
JP2013158258A (ja) 刈取収穫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507

Termination date: 2022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