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539563U - 一种便于康复病人起坐的轮椅 - Google Patents
一种便于康复病人起坐的轮椅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3539563U CN203539563U CN201320701209.1U CN201320701209U CN203539563U CN 203539563 U CN203539563 U CN 203539563U CN 201320701209 U CN201320701209 U CN 201320701209U CN 203539563 U CN203539563 U CN 203539563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wheelchair
- operated
- foot
- plate
- backres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habilitation Too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轮椅,尤其涉及一种康复病人起坐的轮椅。它包括椅架、设置在椅架上的扶手和设置在椅架上的座板,所述椅架包括立柱和横架,所述立柱上设有滑槽,所述扶手的端部可滑动地嵌于所述滑槽;所述座板包括前座板和后座板,所述前座板能够相对于所述横架前后移动,所述后座板为翻转座板,翻转状态下能够为所述前座板腾出移动的空间。本实用新型具有帮助下肢患病的患者进行起坐康复训练的功能。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轮椅,尤其涉及一种康复病人起坐的轮椅。
背景技术
传统的轮椅仅具有单纯的运载功能,对患者的帮助有限。申请号为201010148940.7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带有起坐机构的电动助行轮椅,包括轮椅架、驱动轮、万向轮和驱动电机,还包括升降机构、升降机构的驱动装置和腿部助力机构;升降机构和升降机构的驱动装置安装在轮椅架的中间位置,腿部助力机构安装在轮椅左右两侧。在腿部助力机构的协助下可以实现带动下肢患病的患者进行助行康复训练,在训练过程中升降座位可以进行少量的前后调整,与人之间的配合具有一定的柔顺性。该轮椅的升降是对椅座的升降,椅座的升降只能调节高度,其调节的仅仅是坐姿的舒适度,因此,下肢患病的患者在进行康复式训练时,从坐姿转换为站姿这一过程中,该实用新型公开的技术方案提供不了实质性的帮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使轮椅具有帮助下肢患病的患者进行起坐康复训练的功能。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便于康复病人起坐的轮椅,包括椅架、设置在椅架上的扶手和设置在椅架上的座板,所述椅架包括立柱和横架,所述立柱上设有滑槽,所述扶手的端部可滑动地嵌于所述滑槽;所述座板包括前座板和后座板,所述前座板能够相对于所述横架前后移动,所述后座板为翻转座板,翻转状态下能够为所述前座板腾出移动的空间。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脚踏包括踏板座、前踏板和后踏板;所述前踏板和所述后踏板两端均设有铰轴,所述前踏板和所述后踏板通过所述铰轴可翻转地连接在所述踏板座的两内侧滑槽中,翻转状态下,所述前踏板和所述后踏板往前平推时,在后部形成站立空缺。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脚踏还包括插板、片簧、堵块和凸轮,所述滑槽上设有两个下凹形成的定位孔,所述两个定位孔之间设有起限位作用的预留块;所述插板上设有给所述凸轮预留的空缺,所述踏板座上设有给所述凸轮预留的通孔;所述插板还具有两个插头,安装后,所述插头插入所述定位孔中;所述片簧安装于所述堵块和所述插板之间,使得所述插板在插接时具有弹性,所述堵块安装后直接固定在所述滑槽的两端,为所述片簧提供支持力。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连接在所述凸轮并借助外力驱动所述凸轮转动的结构为内六角凹孔;所述轮椅还附带一个拐杖,所述拐杖下端具有外六角端部,所述外六角端部与所述内六角凹孔相配合。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扶手上设有支拐,所述支拐相对于所述扶手能够在竖直方向上活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使所述扶手升降的动力来自于升降装置,所述升降装置有两个,设置在横架上,并分设于轮椅两侧。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靠背两侧设有主轴,所述靠背设有一组延伸臂,所述脚踏与所述延伸臂端部铰接,使得靠背的摆动与脚踏的升降联动,从而实现坐姿位与睡姿位的切换;所述摆动是以所述主轴作为轴心,改变所述靠背与所述座板的夹角使所述延伸臂端部以圆弧为轨迹升降;所述延伸臂端部处于最低位置时,所述脚踏嵌合于所述底板,靠背竖起;所述延伸臂端部处于最高位置时,所述脚踏与所述座板衔接,此时所述脚踏所述座板和所述靠背拼接成为一床板。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还包括副座板;所述座板包括前座板和后座板,所述副座板与所述前座板铰接;睡姿位时,所述副座板与所述后踏板拼接,拼接处的断面为“z”形缝。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1.本实用新型采用升降扶手使得病人在学站立时,具有一个借力之处,缓解体重对于下肢的负荷;
2.本实用新型的支拐在使用时可以预撑在腋下,能够提供更为稳定的借力;
3.本实用新型的座板由前座板和后座板构成,前座板为移动座板,能够相对于所述椅架前后移动,后座板为翻转座板,翻转后能够为前座板腾出移动的空间,因此本实用新型的座板能为站立腾出空间;
4. 本实用新型的脚踏由多个部分组成,踏板能够翻转并能够平移,因此,在踏板翻转起来并平移至前部时,就能够为病人的双脚触地创造空间,这样病人在轮椅上就能双脚着地试着走路,除了方便的同时,还帮助病人克服了学走路的心理障碍;
5.本实用新型的靠背和踏板能够同时调节,能够将脚踏升至最高点并水平,靠背下放至最低点并水平,此时所述脚踏、所述座板和所述靠背拼接成为床板,利于病人的休息;
6. 本实用新型在调节成睡姿位时,脚踏、座板和靠背拼接成为床板,能够做到无间隙衔接,如衔接断面为“Z”形缝,由于无间隙衔接因此该平板能够将所受力在拼板之间相互传递并发散,因此通过调节后拼接的平板具有整体性;
7. 本实用新型的脚踏在坐姿位时,嵌合于底板,这不仅节约了脚踏的空间,还增强了对于脚踏的保护,在坐姿位时,底板类似于脚踏的保护框,对于整个轮椅而言,脚踏这类小构件比其他构件更容易损坏,因为它不仅用得时间长,切换次数也多;脚踏节约的空间在一定程度上给乘坐着带来了方便与舒适;当脚踏嵌合于底板时,一旦脚踏受力,这个力也很容易分散到底板上,这也增强了对于脚踏的保护,而睡姿时,脚踏受力非常小;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本实用新型的脚踏嵌合在底板时,能够显著地增强脚踏的强度,显著地增强脚踏的使用寿命;
8. 本实用新型的脚踏仅占底板的前半面积,后半面积是留空的,因此便于马桶的导入,因此,病人如厕可以在轮椅上完成。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部分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脚踏的爆炸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睡坐调节的原理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调节靠背的机构;
图5是本实用新型端坐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站立或行走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任意角度倾躺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平躺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中,1-椅架,101-立柱,102-横架,103-座板,104-副座板,105-扶手,106-滑槽,107-支拐;
2-靠背,201-主轴,202-延伸臂,205-靠背支架,206-绕设结点207-钢丝绳;
3-脚踏,301-踏板座,302-前踏板,303-后踏板,304-铰轴,305-滑槽,306-插板,307-片簧,308-堵块,309-凸轮,310-定位孔,311-预留块,312-空缺,313-通孔,314-插头,315-拐杖;
4-底板;
501-手摇轮,502-钢丝绳,503-定滑轮,504-动滑轮,505-绕设结点。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地说明。
本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之后,所作出的任何修改只要在权利要求书的范围之内,都将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如图1所示,一种便于康复病人起坐的轮椅,包括椅架1、设置在椅架上的扶手105和设置在椅架上的座板103,所述椅架包括立柱101,所述立柱上设有滑槽106,所述扶手设置于所述滑槽106,并相对于所述滑槽106能够升降;所述座板包括前座板1031和后座板1032,所述前座板1031为移动座板,能够相对于所述椅架前后移动,所述后座板1032为翻转座板,所述后座板1032翻转后能够为所述前座板1032腾出移动的空间。
上述轮椅具有脚踏3,脚踏具体结构如图2所示,所述脚踏3包括踏板座301、前踏板302和后踏板303;所述前踏板302和所述后踏板303两端均设有铰轴304,所述前踏板302和所述后踏板303通过所述铰轴304连接在所述踏板座301的两内侧滑槽305中,使得所述前踏板302和所述后踏板303能够翻转,并且在翻转后能够往前平推,从而为双脚触地腾出空间。所述脚踏3还包括插板306、片簧307、堵块308和凸轮309,所述滑槽305上设有两个下凹形成的定位孔310,所述定位孔310是给所述插板306在插接时定位的。所述两个定位孔310之间设有起限位作用的预留块311;所述插板306上设有给所述凸轮309预留的空缺312,所述踏板座301上设有给所述凸轮309预留的通孔313;所述插板306还具有两个插头314,安装后,所述插头314插入所述定位孔310中;所述片簧307安装于所述堵块308和所述插板306之间,使得所述插板306在插接时具有弹性,所述堵块308安装后直接固定在所述滑槽305的两端,为所述片簧307提供支持力。连接在所述凸轮309并借助外力驱动所述凸轮309转动的结构为内六角凹孔;所述轮椅还附带一个拐杖315,所述拐杖下端具有外六角端部,所述外六角端部与所述内六角凹孔相配合。因此,所述拐杖315是本实用新型配备的一个专用工具。
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睡坐调节的原理示意图,图中,靠背2两侧设有与所述椅架1铰接的主轴201,所述靠背1设有一组延伸臂202,所述脚踏3与所述延伸臂202端部铰接,通过摆动靠背2实现所述脚踏3以圆弧为轨迹的升降,从而实现坐姿与睡姿的切换;所述摆动是以所述主轴201作为轴心为基础。坐姿时,如图6所示,脚踏3水平嵌合在所述底板4上,靠背2竖起;睡姿时,如图9所示,脚踏3升至最高点并水平,靠背2下放至最低点并水平,此时所述脚踏3、所述座板103和所述靠背2拼接成为一平板。
图4所示,为控制靠背调节的手摇轮组件,包括手摇轮501、钢丝绳502、定滑轮503和动滑轮504;所述动滑轮504设置在所述靠背2上。所述椅架还包括一个立柱101,所述手摇轮501设置在所述立柱101上,所述定滑轮503设置在所述立柱101的上部,还包括一个设置于立柱101的钢丝绳绕设结点505;所述钢丝绳502的绕设依次经过所述绕设结点505、所述动滑轮504、所述定滑轮503和所述手摇轮501。
图5所示,是本实用新型端坐状态的示意图。此时靠背2紧贴在立柱101上,脚踏3紧贴在底板4上。此时的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的轮椅在外观上近似。
图6所示,是本实用新型站立状态的示意图。此时扶手上升,用于支撑病人的腋下,靠背2紧贴在立柱101上,脚踏3紧贴在底板4上。如病人需要站立在轮椅上,则脚踏可以不调节,如图5所示;如病人需要下地试着走路,则将踏板翻转后收起,如图4所示。此时脚踏为病人双脚触地腾出了空间。
图7所示,是本实用新型任意角度倾躺的示意图。此时靠背2离开立柱101,脚踏3离开底板4。通过手摇轮组件的锁定功能,使得病人可以以任意角度的姿势倾躺。
图8所示,是本实用新型睡姿状态示意图。此时,靠背2离开立柱101并下放至水平,脚踏3离开底板4并上升至水平,同时,所述脚踏3、所述座板103(包括前座板1031、后座板1032和副座板104)和所述靠背2拼接成为床板。
Claims (8)
1.一种便于康复病人起坐的轮椅,包括椅架(1)、设置在椅架上的扶手(105)和设置在椅架上的座板(103),其特征在于:所述椅架包括立柱(101)和横架(102),所述立柱(101)上设有滑槽(106),所述扶手(105)的端部可滑动地嵌于所述滑槽(106);所述座板包括前座板(1031)和后座板(1032),所述前座板(1031)能够相对于所述横架(102)前后移动,所述后座板(1032)为翻转座板,翻转状态下能够为所述前座板(1032)腾出移动的空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康复病人起坐的轮椅,其特征在于:所述脚踏(3)包括踏板座(301)、前踏板(302)和后踏板(303);所述前踏板(302)和所述后踏板(303)两端均设有铰轴(304),所述前踏板(302)和所述后踏板(303)通过所述铰轴(304)可翻转地连接在所述踏板座(301)的两内侧滑槽(305)中,翻转状态下,所述前踏板(302)和所述后踏板(303)往前平推时,在后部形成站立空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轮椅,其特征在于:所述脚踏(3)还包括插板(306)、片簧(307)、堵块(308)和凸轮(309)所述滑槽(305)上设有两个下凹形成的定位孔(310),所述两个定位孔(310)之间设有起限位作用的预留块(311);所述插板(306)上设有给所述凸轮(309)预留的空缺(312),所述踏板座(301)上设有给所述凸轮(309)预留的通孔(313);所述插板(306)还具有两个插头(314),安装后,所述插头(314)插入所述定位孔(310)中;所述片簧(307)安装于所述堵块(308)和所述插板(306)之间,使得所述插板(306)在插接时具有弹性,所述堵块(308)安装后直接固定在所述滑槽(305)的两端,为所述片簧(307)提供支持力。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轮椅,其特征在于:连接在所述凸轮(309)并借助外力驱动所述凸轮(309)转动的结构为内六角凹孔;所述轮椅还附带一个拐杖(315),所述拐杖下端具有外六角端部,所述外六角端部与所述内六角凹孔相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轮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扶手上设有支拐(107),所述支拐(107)相对于所述扶手(106)能够在竖直方向上活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轮椅,其特征在于:使所述扶手(106)升降的动力来自于升降装置,所述升降装置有两个,设置在横架(102)上,并分设于轮椅两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轮椅,其特征在于:靠背(2)两侧设有主轴(201),所述靠背(2)设有一组延伸臂(202),所述脚踏(3)与所述延伸臂(202)端部铰接,使得靠背(2)的摆动与脚踏(3)的升降联动,从而实现坐姿位与睡姿位的切换;所述摆动是以所述主轴(201)作为轴心,改变所述靠背(2)与所述座板(103)的夹角使所述延伸臂(202)端部以圆弧为轨迹升降;所述延伸臂(202)端部处于最低位置时,所述脚踏(3)嵌合于所述底板(4),靠背(2)竖起;所述延伸臂(202)端部处于最高位置时,所述脚踏(3)与所述座板(103)衔接,此时所述脚踏(3)所述座板(103)和所述靠背(2)拼接成为一床板。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轮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副座板(104);所述座板(103)包括前座板(1031)和后座板(1032),所述副座板(104)与所述前座板(1031)铰接;睡姿位时,所述副座板(104)与所述后踏板(303)拼接,拼接处的断面为“z”形缝。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320701209.1U CN203539563U (zh) | 2013-11-08 | 2013-11-08 | 一种便于康复病人起坐的轮椅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320701209.1U CN203539563U (zh) | 2013-11-08 | 2013-11-08 | 一种便于康复病人起坐的轮椅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3539563U true CN203539563U (zh) | 2014-04-16 |
Family
ID=504577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320701209.1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3539563U (zh) | 2013-11-08 | 2013-11-08 | 一种便于康复病人起坐的轮椅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3539563U (zh) |
Cited By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550037A (zh) * | 2013-11-08 | 2014-02-05 | 湖州职业技术学院 | 一种便于康复病人起坐的轮椅 |
CN104957898A (zh) * | 2015-06-25 | 2015-10-07 | 浙江大地家私有限公司 | 一种审讯座椅 |
CN105342786A (zh) * | 2015-10-10 | 2016-02-24 | 玉林市好邦医疗设备有限责任公司 | 多功能电动移位车 |
CN107440850A (zh) * | 2017-09-13 | 2017-12-08 | 广西柳商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适用于截瘫患者的轮椅 |
CN107913136A (zh) * | 2017-12-19 | 2018-04-17 | 刘坤 | 智能如厕与康复训练多功能轮椅 |
CN109330780A (zh) * | 2018-09-26 | 2019-02-15 | 南京林业大学 | 一种老年人中风用康复设备 |
CN111568653A (zh) * | 2020-04-03 | 2020-08-25 | 安徽工业大学工商学院 | 一种辅助站立装置 |
CN112891100A (zh) * | 2021-01-15 | 2021-06-04 | 吉林大学 | 一种便于操作的临床护理用辅助起身器 |
-
2013
- 2013-11-08 CN CN201320701209.1U patent/CN203539563U/zh not_active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ited By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550037A (zh) * | 2013-11-08 | 2014-02-05 | 湖州职业技术学院 | 一种便于康复病人起坐的轮椅 |
CN103550037B (zh) * | 2013-11-08 | 2016-02-17 | 湖州职业技术学院 | 一种便于康复病人起坐的轮椅 |
CN104957898A (zh) * | 2015-06-25 | 2015-10-07 | 浙江大地家私有限公司 | 一种审讯座椅 |
CN105342786A (zh) * | 2015-10-10 | 2016-02-24 | 玉林市好邦医疗设备有限责任公司 | 多功能电动移位车 |
CN107440850A (zh) * | 2017-09-13 | 2017-12-08 | 广西柳商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适用于截瘫患者的轮椅 |
CN107913136A (zh) * | 2017-12-19 | 2018-04-17 | 刘坤 | 智能如厕与康复训练多功能轮椅 |
CN109330780A (zh) * | 2018-09-26 | 2019-02-15 | 南京林业大学 | 一种老年人中风用康复设备 |
CN109330780B (zh) * | 2018-09-26 | 2020-04-28 | 南京林业大学 | 一种老年人中风用康复设备 |
CN111568653A (zh) * | 2020-04-03 | 2020-08-25 | 安徽工业大学工商学院 | 一种辅助站立装置 |
CN112891100A (zh) * | 2021-01-15 | 2021-06-04 | 吉林大学 | 一种便于操作的临床护理用辅助起身器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3539563U (zh) | 一种便于康复病人起坐的轮椅 | |
CN103550037B (zh) | 一种便于康复病人起坐的轮椅 | |
CN102499824B (zh) | 可升降助康复轮椅 | |
CN108272604A (zh) | 一种新型动力式助行器 | |
CN111134982B (zh) | 一种床尾辅助上下床 | |
CN102885677A (zh) | 辅助椅 | |
CN105476763A (zh) | 基于人机工程学的老年人助力座椅 | |
CN103070763A (zh) | 一种辅助站立行走装置 | |
CN204655317U (zh) | 具有翻身功能的站立平躺式轮椅 | |
ITBG20130021A1 (it) | Mezzo di locomozione elettrico | |
KR20160046676A (ko) | 엑스자형 링크를 이용한 기립 보조 휠체어 로봇 | |
CN102600029A (zh) | 康复床 | |
CN113081528A (zh) | 一种三角履带式爬楼轮椅 | |
CN203138895U (zh) | 一种梯陆两栖无障碍智能机器人轮椅 | |
CN111035539B (zh) | 一种助行并联机器人 | |
CN202184899U (zh) | 助力行走康复训练车 | |
JP7177422B2 (ja) | 人体昇降装置および人体昇降装置の動力を生成する方法 | |
CN103181850B (zh) | 电动直立床 | |
CN203861465U (zh) | 一种由护理人员帮助站立的减震助残轮椅 | |
CN211634008U (zh) | 组合式护理床 | |
CN203539567U (zh) | 一种轮椅 | |
CN215821444U (zh) | 一种三角履带式爬楼轮椅装置 | |
CN215195282U (zh) | 数字化康复训练平台 | |
CN212699374U (zh) | 下肢步态康复训练电动康复轮椅 | |
CN108013977A (zh) | 一种辅助康复电动轮椅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AV01 |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416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60217 |
|
C25 | Abandonment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o avoid double patent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