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532702U - 一种用于双离合器自动变速箱的输入轴轴承润滑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双离合器自动变速箱的输入轴轴承润滑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532702U
CN203532702U CN201320535655.XU CN201320535655U CN203532702U CN 203532702 U CN203532702 U CN 203532702U CN 201320535655 U CN201320535655 U CN 201320535655U CN 203532702 U CN203532702 U CN 20353270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put shaft
bearing
oil
shaft
sp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20535655.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国强
周杰敏
徐永久
张昌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feng Commercial Vehic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feng Commercial Vehic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feng Commercial Vehic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feng Commercial Vehic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20535655.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53270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53270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532702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General Details Of Gearings (AREA)

Abstract

一种用于双离合器自动变速箱的输入轴轴承润滑结构,包括空心输入轴、同轴设置在空心输入轴内的实心输入轴、输出轴,所述空心输入轴、实心输入轴之间设置有一号支撑轴承、二号支撑轴承,所述一号支撑轴承近实心输入轴的首端设置,二号支撑轴承位于空心输入轴的末端,且在空心输入轴、实心输入轴之间形成有空隙,所述实心输入轴的末端通过固定轴承与输出轴的内腔相连接,所述实心输入轴的内部开设有油道、出油孔,所述输出轴的外部套设有齿轮,所述齿轮上开设的进油孔依次经固定轴承、内腔、油道、出油孔后与一号支撑轴承相通。本设计不仅在保证输入轴轴承得到有效润滑的同时避免了润滑油的泄露,而且结构简单,生产成本较低。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双离合器自动变速箱的输入轴轴承润滑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变速箱输入轴轴承的润滑结构,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双离合器自动变速箱的输入轴轴承润滑结构,具体适用于避免润滑油的泄露,简化润滑结构,降低生产成本。 
背景技术
作为汽车传动系中主要部件的变速器为封闭式传动结构,通常采用飞溅方式进行润滑,即利用变速箱内部的旋转部件搅拌润滑油液,从而使润滑油液飞溅到变速箱内部的各个零件表面,对零件进行润滑,以防止零件发生早期磨损,虽然该润滑方式的成本较低,但因变速箱内部结构的布局限制,润滑油无法有效到达所有零部件,导致部分零部件的润滑效果不好,润滑油回流不畅。 
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为CN201215177Y,授权公告日为2009年4月1日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双中间轴式手动变速器的润滑结构,包括中间轴和导油嘴,所述中间轴上开设有润滑油道,且中间轴的表面设有与润滑油道相通的润滑油孔,所述润滑油道的端部设置有与其连通的导油嘴,由于导油嘴的存在,中间轴的润滑油道内部形成相对独立的空间,变速器运行时,此空间内部的压力低于变速箱壳体内部的压力,从而使润滑油能够不断进入润滑油道中。虽然该实用新型保证了润滑油有效进入中间轴的润滑油道,增加了润滑可靠性,延长了变速器的使用寿命,但仍然存在以下缺陷: 
该实用新型中变速器壳体上设置有挡油隔板,挡油隔板的附近设有导油槽,轴承座的底部设有储油槽,且润滑油道的端部还安装有导油嘴,该设计使得润滑结构较复杂,生产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润滑结构较复杂、生产成本较高的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且生产成本较低的用于双离合器自动变速箱的输入轴轴承润滑结构。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双离合器自动变速箱的输入轴轴承润滑结构,包括传动轴、输出轴、一号支撑轴承、二号支撑轴承,所述传动轴的末端与输出轴相连接,传动轴的中部套设有一号支撑轴承、二号支撑轴承,且一号支撑轴承与传动轴内部开设的油道相通;
所述传动轴为实心输入轴,所述实心输入轴上远离输出轴的部位套设有同轴的空心输入轴,所述空心输入轴、实心输入轴之间设置有一号支撑轴承、二号支撑轴承,所述一号支撑轴承近实心输入轴的首端设置,二号支撑轴承位于空心输入轴的末端,且在空心输入轴、实心输入轴之间形成有空隙;
所述实心输入轴的末端通过固定轴承与输出轴的内腔相连接,所述输出轴的外部套设有齿轮,所述齿轮上开设的进油孔依次经固定轴承、内腔、油道后与一号支撑轴承相通。
所述实心输入轴的内部开设有出油孔,所述出油孔的一端与油道相通,出油孔的另一端与一号支撑轴承相通。 
所述油道与实心输入轴同轴。 
所述一号支撑轴承位于变速箱壳体的外部。 
所述一号支撑轴承、二号支撑轴承都为滚针轴承,所述固定轴承为双锥轴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双离合器自动变速箱的输入轴轴承润滑结构中实心输入轴的末端通过固定轴承与输出轴的内腔相连接,输出轴外部套设的齿轮上开设有进油孔,进油孔依次经固定轴承、内腔、油道后与一号支撑轴承相通,且在空心输入轴、实心输入轴之间形成有空隙,该结构使得润滑油依靠固定轴承的负压吸油作用,依次经固定轴承、进油孔、输出轴的内腔、油道、一号支撑轴承、空心输入轴与实心输入轴之间的空隙、二号支撑轴承后流向变速箱内部,形成循环油路,一方面,该设计为润滑油的流动提供了推动力,保证了固定轴承、一号支撑轴承、二号支撑轴承的有效润滑,另一方面,避免了润滑油对位于变速箱壳体外部的一号支撑轴承进行润滑后泄露到变速箱壳体外。因此,本实用新型不仅保证了输入轴轴承的有效润滑,而且避免了润滑油的泄露。
2、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双离合器自动变速箱的输入轴轴承润滑结构中输出轴的外部套设有齿轮,所述齿轮上开设有进油孔,且进油孔依次经固定轴承、内腔、油道后与一号支撑轴承相通,即该润滑结构的进油端仅在齿轮上开设进油孔,无需增设任何部件,不仅结构简单,而且生产成本较低。因此,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生产成本较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空心输入轴1、常啮合齿轮11、实心输入轴2、末端齿轮21、输出轴3、内腔31、齿轮32、一号支撑轴承4、二号支撑轴承5、固定轴承6、进油孔7、油道8、出油孔9、变速箱壳体1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参见图1,一种用于双离合器自动变速箱的输入轴轴承润滑结构,包括传动轴、输出轴3、一号支撑轴承4、二号支撑轴承5,所述传动轴的末端与输出轴3相连接,传动轴的中部套设有一号支撑轴承4、二号支撑轴承5,且一号支撑轴承4与传动轴内部开设的油道8相通; 
所述传动轴为实心输入轴2,所述实心输入轴2上远离输出轴3的部位套设有同轴的空心输入轴1,所述空心输入轴1、实心输入轴2之间设置有一号支撑轴承4、二号支撑轴承5,所述一号支撑轴承4近实心输入轴2的首端设置,二号支撑轴承5位于空心输入轴1的末端,且在空心输入轴1、实心输入轴2之间形成有空隙;
所述实心输入轴2的末端通过固定轴承6与输出轴3的内腔31相连接,所述输出轴3的外部套设有齿轮32,所述齿轮32上开设的进油孔7依次经内腔31、油道8后与一号支撑轴承4相通。
所述实心输入轴2的内部开设有出油孔9,所述出油孔9的一端与油道8相通,出油孔8的另一端与一号支撑轴承4相通。 
所述油道8与实心输入轴2同轴。 
所述一号支撑轴承4位于变速箱壳体10的外部。 
所述一号支撑轴承4、二号支撑轴承5都为滚针轴承,所述固定轴承6为双锥轴承。 
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说明如下: 
变速箱运行时,其内部采用飞溅润滑产生油雾,输出轴3在转动的过程中挤压固定轴承6,使得固定轴承6内部的压力小于进油孔7内的压力,因此油雾通过进油孔7进入固定轴承6的内部,并依次经内腔31、油道8、出油孔9后流入一号支撑轴承4的内部,之后油雾通过空心输入轴1与实心输入轴2之间的间隙进入二号支撑轴承5的内部,并由空心输入轴2的末端齿轮21与实心输入轴1的常啮合齿轮11之间的间隙回到变速箱内,形成循环油路。
实施例1: 
参见图1,一种用于双离合器自动变速箱的输入轴轴承润滑结构,包括空心输入轴1、实心输入轴2、输出轴3、一号支撑轴承4、二号支撑轴承5,所述实心输入轴2的末端通过固定轴承6与输出轴3的内腔31相连接,所述实心输入轴2上远离输出轴3的部位套设有同轴的空心输入轴1,所述空心输入轴1、实心输入轴2之间设置有一号支撑轴承4、二号支撑轴承5,所述一号支撑轴承4、二号支撑轴承5都为滚针轴承,所述一号支撑轴承4位于变速箱壳体10的外部,靠近实心输入轴2的首端设置,二号支撑轴承5位于空心输入轴1的末端,且在空心输入轴1、实心输入轴2之间形成有空隙;所述实心输入轴2的内部开设有油道8和出油孔9,所述油道8与实心输入轴2同轴,所述出油孔9的一端与油道8相通,出油孔9的另一端与一号支撑轴承4相通;所述固定轴承6为双锥轴承,所述输出轴3的外部套设有齿轮32,所述齿轮32上开设的进油孔7依次经固定轴承6、内腔31、油道8、出油孔9后与一号支撑轴承4相通。
本实用新型依靠固定轴承6的负压吸油作用为润滑油提供了推动力,且在变速箱内部形成循环油路,保证输入轴轴承得到有效润滑的同时避免了润滑油的泄露;另外,本实用新型中润滑结构的进油端只需开设进油孔7,不仅结构简单,而且生产成本较低。 

Claims (5)

1.一种用于双离合器自动变速箱的输入轴轴承润滑结构,包括传动轴、输出轴(3)、一号支撑轴承(4)、二号支撑轴承(5),所述传动轴的末端与输出轴(3)相连接,传动轴的中部套设有一号支撑轴承(4)、二号支撑轴承(5),且一号支撑轴承(4)与传动轴内部开设的油道(8)相通,其特征在于:
所述传动轴为实心输入轴(2),所述实心输入轴(2)上远离输出轴(3)的部位套设有同轴的空心输入轴(1),所述空心输入轴(1)、实心输入轴(2)之间设置有一号支撑轴承(4)、二号支撑轴承(5),所述一号支撑轴承(4)近实心输入轴(2)的首端设置,二号支撑轴承(5)位于空心输入轴(1)的末端,且在空心输入轴(1)、实心输入轴(2)之间形成有空隙;
所述实心输入轴(2)的末端通过固定轴承(6)与输出轴(3)的内腔(31)相连接,所述输出轴(3)的外部套设有齿轮(32),所述齿轮(32)上开设的进油孔(7)依次经固定轴承(6)、内腔(31)、油道(8)后与一号支撑轴承(4)相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双离合器自动变速箱的输入轴轴承润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实心输入轴(2)的内部开设有出油孔(9),所述出油孔(9)的一端与油道(8)相通,出油孔(9)的另一端与一号支撑轴承(4)相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用于双离合器自动变速箱的输入轴轴承润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油道(8)与实心输入轴(2)同轴。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用于双离合器自动变速箱的输入轴轴承润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号支撑轴承(4)位于变速箱壳体(10)的外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用于双离合器自动变速箱的输入轴轴承润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号支撑轴承(4)、二号支撑轴承(5)都为滚针轴承,所述固定轴承(6)为双锥轴承。
CN201320535655.XU 2013-08-30 2013-08-30 一种用于双离合器自动变速箱的输入轴轴承润滑结构 Expired - Lifetime CN20353270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535655.XU CN203532702U (zh) 2013-08-30 2013-08-30 一种用于双离合器自动变速箱的输入轴轴承润滑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535655.XU CN203532702U (zh) 2013-08-30 2013-08-30 一种用于双离合器自动变速箱的输入轴轴承润滑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532702U true CN203532702U (zh) 2014-04-09

Family

ID=504189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20535655.XU Expired - Lifetime CN203532702U (zh) 2013-08-30 2013-08-30 一种用于双离合器自动变速箱的输入轴轴承润滑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532702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14317A (zh) * 2014-08-27 2014-12-17 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 一种干式双离合变速箱轴系布置结构
CN111412266A (zh) * 2020-03-26 2020-07-14 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混合动力变速箱电机齿轴的安装结构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14317A (zh) * 2014-08-27 2014-12-17 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 一种干式双离合变速箱轴系布置结构
CN104214317B (zh) * 2014-08-27 2016-05-11 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 一种干式双离合变速箱轴系布置结构
CN111412266A (zh) * 2020-03-26 2020-07-14 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混合动力变速箱电机齿轴的安装结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859152B2 (en) Pure electric vehicle transmission with novel lubrication structure
CN107314100A (zh) 一种具有新型润滑结构的纯电动汽车变速器
CN201215177Y (zh) 双中间轴式手动变速器的润滑结构
CN207848373U (zh) 一种具有新型润滑结构的纯电动汽车变速器
CN203082191U (zh) 用于电动汽车变速箱的润滑系统
CN203532702U (zh) 一种用于双离合器自动变速箱的输入轴轴承润滑结构
CN201043601Y (zh) 减速器高速轴轴承润滑系统
CN101251193A (zh) 高速轴用带孔迷宫式油封结构
CN203730728U (zh) 一种减速机润滑装置
CN202646648U (zh) 分动箱和工程机械
CN200993226Y (zh) 可充分润滑变速齿轮的变速箱
CN209743555U (zh) 一种甩油储油润滑轴承减速机
CN103267216B (zh) 一种差速器式动力耦合器润滑系统
CN202746562U (zh) 齿轮箱轴向进油结构
CN202746443U (zh) 一种离合器内毂
CN201941803U (zh) 机车用互补型内滑润变速箱
CN204677589U (zh) 均质机传动机构的润滑结构及其使用的十字头结构
CN201916685U (zh) 变速箱油泵泵体
CN204784615U (zh) 一种汽车变速器的排气结构
CN208442249U (zh) 变速器润滑装置
CN207195629U (zh) 一种主动润滑集油盒
CN203906742U (zh) 一种重型变速箱润滑系统
CN202091489U (zh) 导油器润滑结构
CN202971845U (zh) 一种变速器油泵布置结构
JP2013050147A (ja) 自動車用変速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