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520470U - 影像记录装置、挂载于交通工具的支撑装置及服务系统 - Google Patents

影像记录装置、挂载于交通工具的支撑装置及服务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520470U
CN203520470U CN201320308994.4U CN201320308994U CN203520470U CN 203520470 U CN203520470 U CN 203520470U CN 201320308994 U CN201320308994 U CN 201320308994U CN 203520470 U CN203520470 U CN 20352047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ideo recorder
hand
held mobile
mobile device
im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20308994.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卓恩民
洪嘉钧
洪永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ptos Technology Inc
Original Assignee
Aptos Technology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ptos Technology Inc filed Critical Aptos Technology Inc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52047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520470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raffic Control Systems (AREA)
  • Time Recorders, Dirve Recorders, Access Control (AREA)

Abstract

一种影像记录装置、挂载于交通工具的支撑装置及服务系统,影像记录装置,用以获得交通工具行进时的影像,其可以选择性地不具有显示装置,且包括固定部、主体部与镜头模块;固定部用以将影像记录装置设置于交通工具;主体部具有影像记录模块,其中影像记录模块用以与手持式移动装置连结;镜头模块设置于主体部的第一面。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一种挂载于交通工具的支撑装置及服务系统。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影像记录装置可以选择性地不具有显示装置,以减少制造成本;支撑装置可增加手持式移动装置拍摄交通工具行进时影像的拍摄角度、透光率、解析度或拍摄距离;服务系统的伺服器可将事件发生前后数秒的影像与影像记录装置的位置信息传送给外界,以减少伤亡与损害。

Description

影像记录装置、挂载于交通工具的支撑装置及服务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挂载于交通工具的影像记录装置,且特别涉及一种用于记录交通工具行进时影像的影像记录装置、一种挂载于交通工具以支撑手持式移动装置的支撑装置以及一种服务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多数的汽车都会加装行车记录器以记录汽车行进时的影像。因此,在交通事故或纠纷发生时,驾驶人可以依据记录的影像来厘清事故或纠纷发生的原因,以借此保护自己的权益。 
现行的行车记录器需要使用非挥发性内存(例如记忆卡)来记录其获取的影像,且当非挥发性内存的储存空间额满时,行车记录器会删除非挥发性内存中较旧的影像,以空出储存空间来储存新的影像。由于,长期性地对非挥发性内存进行写入与删除会对非挥发性内存的使用寿命造成影响,驾驶人需要定期地检视非挥发性内存是否正常或更换非挥发性内存,以确保交通事故或纠纷发生时所获取的影像有确实地写入非挥发性内存中。 
另一方面,现行的行车记录器需设置一个显示装置,以将其影像感测单元目前所获取影像显示于显示装置的屏幕上,因此,现行行车记录器的成本会因为显示装置的设置而增加。另外,虽然目前手持式移动装置可以放在一种挂载于交通工具的支撑装置,以用来拍摄交通工具行进时的影像,但由于手持式移动装置的镜头模块的拍摄角度、解析度、透光率与拍摄距离较差,故尚难取代一般的行车记录器。除此之外,目前多数的服务系统并不会将车祸事件发生时的位置信息记录下来,且也无法将位置信息提供远端装置的使用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影像记录装置,可以选择性地不具有显示装置,以减少制造成本;提供一种挂载于交通工具的支撑装置,可以增加手持式移动装置拍摄交通工具行进时影像的拍摄角度、透光率、解析度或拍摄距离;提供一种服务系统,其伺服器会通过影像记录装置获取事件发生前后数秒的影像与影像记录装置的位置信息,并可将事件发生前后数秒的影像与影像记录装置的位置信息传送给驾驶人相关的人和部 门,以减少伤亡与损害。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影像记录装置,用以记录交通工具行进时的影像。此影像记录装置可以选择性地不具有显示装置,且包括固定部、主体部与镜头模块。固定部用以将影像记录装置设置于交通工具。主体部具有影像记录模块,其中影像记录模块用以与手持式移动装置连结。镜头模块设置于主体部的第一面。 
换句话说,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影像记录装置,用以获得一交通工具行进时的一影像,其可以选择性地不具有一显示装置,该影像记录装置包括:一固定部,用以将该影像记录装置设置于该交通工具;一主体部,具有一影像记录模块,其中该影像记录模块用以与一手持式移动装置连结;以及一第一镜头模块,设置于该主体部的一第一面。 
较佳地,该固定部具有一电源孔与一吸着部,其中该电源孔用以连接一车用电源线,且该吸着部用以吸附于该交通工具的一透明板。 
较佳地,影像记录装置还包括:一电池模块;一连接部;以及一枢轴部,其中该连接部用以连接该固定部与该枢轴部;其中该主体部连接该枢轴部,且可相对于该枢轴部进行转动;该连接部与该枢轴部为中空结构,且内部具有导线;该主体部还包括一连接端口,且该连接端口用以连结该手持式移动装置,或对该手持式移动装置进行充电。 
较佳地,该主体部的相对应该第一面的一第二面设置有至少一定位元件,以供该手持式移动装置稳固地放置于该第一面。 
较佳地,在一事件发生时,该影像记录装置将该事件发生时的前后数秒的该影像储存于一非挥发性内存中。 
较佳地,该影像记录装置以有线或无线的方式与该手持式移动装置连结。 
较佳地,该主体部的一侧面具有一记忆卡插槽,且该非挥发性内存为该记忆卡插槽的一记忆卡。 
较佳地,该非挥发性内存为该手持式移动装置、一伺服器、该影像记录模块或外接的非挥发性内存。 
较佳地,一位置信息、一车速信息、一载具信息、一天气信息或一地理信息被嵌入于该影像中。 
较佳地,该事件发生时的前后15秒的该影像被储存于该非挥发性内存中。 
较佳地,该第一镜头模块可被更换。 
较佳地,一第二镜头模块可以加设于该主体部,其中该第二镜头模块对应于该第一镜头模块。 
较佳地,该影像记录模块依据一感测单元所产生的至少一感测信号来判断是否有该事件发生,若该感测信号未落于一特定空间向量,则 判断有该事件发生,其中该感测单元设置于该手持式移动装置或该影像记录模块中,且该感测单元包括一重力感测器、一加速计、一热感测器、一温度感测器、一烟雾感测器、一电力感测器、一湿度感测器、一移动感测器、一磁力感测器与一生体信号感测器的至少其中之一。 
较佳地,其中该影像记录模块具有一定位单元。 
较佳地,该固定部还具有一扬声器设置于其中,以及具有多个出音孔,其中该扬声器对应地设置于该多个出音孔之下。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挂载于交通工具的支撑装置,用以手持式移动装置放置其上,其中手持式移动装置可以记录交通工具行进时的影像。此支撑装置包括固定部、主体部与第一镜头模块。固定部用以将支撑装置设置于交通工具。主体部具有至少一个定位部设置于其第二面,而第一镜头模块设置于主体部的第一面。当手持式移动装置通过定位部的作用正确地放置于第二面之上时,第一镜头模块会对应于手持式移动装置的镜头模块。 
较佳地,该固定部具有一电源孔与一吸着部,其中该电源孔用以连接一车用电源线,且该吸着部用以吸附于该交通工具的一透明板。 
较佳地,支撑装置还包括:一电池模块;一连接部;以及一枢轴部,其中该连接部用以连接该固定部与该枢轴部;其中该主体部更包括一连接端口,其中该连接端口用以对该手持式移动装置进行充电;该主体部连接该枢轴部,且可相对于该枢轴部进行转动;该连接端口与该枢轴部为中空结构,且内部具有导线。 
较佳地,该主体部相对应该第一面的一第二面设置有至少一定位元件,以供该手持式移动装置稳固地放置于该第一面。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服务系统,此服务系统包括影像记录装置与伺服器。伺服器连结影像记录装置。影像记录装置用以记录交通工具行进时的影像。该影像记录装置包括:一固定部,用以将该影像记录装置设置于该交通工具;一主体部,具有一影像记录模块,其中该影像记录模块用以与一手持式移动装置连结;以及一第一镜头模块,设置于该主体部的一第一面。当影像记录装置判断有事件发生时,则影像记录装置将其位置信息与事件发生前后数秒的影像传送给伺服器。 
较佳地,在该事件发生时,该影像记录装置将该位置信息与该影像传送给一远端装置的一使用者。 
较佳地,该伺服器还连结一远端装置的一使用者,以在该事件发生时,将该位置信息与该影像传送给该使用者;该伺服器更依据该使用者的一位置信息与该影像记录装置的一位置信息提供一导航信息给该 使用者,或者该远端装置依据该使用者与该影像记录装置的该些位置信息提供该导航信息给该使用者。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影像记录装置能够与手持式移动装置连结,将其获得的影像显示于手持式移动装置的屏幕上,故可以选择性地不具有显示装置,以减少制造成本。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支撑装置可以具有一个对应于手持式移动装置的镜头模块的另一镜头模块,以增加手持式移动装置拍摄交通工具行进时影像的拍摄角度、透光率、解析度或拍摄距离等。除此之外,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服务系统的伺服器会通过影像记录装置获取事件发生前后数秒的影像与影像记录装置的位置信息,并可将事件发生前后数秒的影像与影像记录装置的位置信息传送给驾驶人的亲朋好友、医院人员、警局人员、消防局人员或保险公司人员,以减少伤亡与损害。 
附图说明
图1A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影像记录装置的侧视图; 
图1B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影像记录装置的正视图; 
图2A是手持式移动装置连接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影像记录装置的侧视图; 
图2B是手持式移动装置连接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影像记录装置的正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影像记录模块的方块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影像记录方法的流程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微控制器使用重力感测器感测信号判断事件是否发生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影像记录装置应用程序的图形介面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服务系统的示意图; 
图8A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影像记录装置的侧视图; 
图8B是第二镜头模块安装于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影像记录装置的侧视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支撑装置的侧视图。 
【主要元件附图标记说明】 
1、1’:影像记录装置 
11:固定部 
111:电源孔 
112、911:吸着部 
12、92:连接部 
13、93:枢轴部 
14、14’、94:主体部 
141:记忆卡插槽 
142、942:定位部 
143:连接端口 
144’、172:定位元件 
15、95:第一镜头模块 
16:影像记录模块 
160:定位单元 
161:影像感测单元 
162:影像处理单元 
163:挥发性内存 
164:微控制器 
165:事件检测单元 
166:感测单元 
167:非挥发性内存 
168:有线通信单元 
169:无线通信单元 
17:第二镜头模块 
2:手持式移动装置 
21:手持式移动装置的镜头模块 
5:服务系统 
51:交通工具 
52:基地台 
53:网络 
54:伺服器 
55a、55b:远端装置 
6:屏幕 
61:影像播放区 
62a~62c:标准功能图标 
63a~63d:快捷功能图标 
9:支撑装置 
911:吸着部 
91:固定部 
911:吸着部 
92:连接部 
93:枢轴部 
94:主体部 
95:第一镜头模块 
942:定位元件 
AX、AY、AZ:感测信号分量 
S401~S403:步骤流程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影像记录装置,此影像记录装置可以连结目前人手一机的手持式移动装置(例如为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或其他移动装置),并且可以记录交通工具行进时的影像。所影像记录装置可以通过手持式移动装置的显示装置将获取的影像显示予驾驶人。此影像记录装置可以不具有显示装置,故此影像记录装置的成本可以进一步地被减少。 
于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影像记录装置并不会持续地将影像记录于非挥发性内存中,所述影像暂存于挥发性内存中,且挥发性内存中会不断地被新的影像所覆盖。当影像记录装置检测到事件(例如交通事故或纠纷)发生时,影像记录装置才会将事件发生前的数秒与事件发生后的数秒的影像记录于非挥发性内存。因此,非挥发性内存不必要的写入与删除动作可以被减少,且非挥发性内存的使用寿命得以被延长。 
除此之外,于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影像记录装置的第一镜头模块可被移除与更换,或者,额外的第二镜头模块可以增设于所述影像记录装置,其中第二镜头模块对应于第一镜头模块,且可以用以增加影像记录装置的拍摄角度、透光率、解析度或拍摄距离等。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挂载于交通工具以支撑手持式移动装置的支撑装置,其中所述手持式移动装置用以记录交通工具行进时的影响,所述支撑装置具有第一镜头模块。当手持式移动装置对应地置放于支撑装置时,手持式移动装置的镜头模块会对应于第一镜头模块,故第一镜头模块可以增加手持式移动装置拍摄影像时的拍摄角度、透光率、解析度或拍摄距离等。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服务系统,所述服务系统包括伺服器、所述影像记录装置与所述手持式移动装置。所述手持式移动装置连结影像记录装置,且可以通过网络连结伺服器。因此,于影像记录装置检测到事件发生时,行影像记录装置可以通过手持式移动装置连结到伺服器,并且将事件发生时前后数秒的影像传送给伺服器。 
另外,手持式移动装置或影像记录装置会获取位置信息,且手持式移动装置会将事件发生时的位置信息传送给伺服器。伺服器则可以将 事件发时的位置信息与事件发生时前后数秒的影像传送给特定人员,例如驾驶人的家人、朋友、医院人员、消防局人员、警局人员。 
除此之外,手持式移动装置还可以安装应用程序,以与伺服器互动。例如,驾驶人通过手持式移动装置传送目前的位置信息给伺服器,然后,伺服器传送手持式移动装置目前位置附近的旅游景点信息给手持式移动装置,伺服器接着依据手持式移动装置的位置信息是否停留于特定旅游景点来更新旅游景点的热门程度。又或者,驾驶人通过手持式移动装置可以告知伺服器其位置附近具有测速照相机的信息,且伺服器再接着验证该笔信息是否为真实,若该笔信息为真实,则伺服器更新测速照相机警示警讯,以使用更新的测速照相机警示警讯警示通过该位置的驾驶人。 
接着,将以多个实施例配合附图说明介绍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影像记录装置、支撑装置与服务系统。然而,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概念可能以许多不同形式来体现,且不应解释为限于本文中所阐述的实施例。 
影像记录装置的实施例 
请参照图1A与图1B,图1A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影像记录装置的侧视图,而图1B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影像记录装置的正视图。影像记录装置1包括固定部11、连接部12、枢轴部13、主体部14、第一镜头模块15与影像记录模块16(未绘于图1A与图1B,如图3所示)。 
固定部11具有电源孔111、吸着部112(例如为吸盘)与多个出音孔113。通过固定部11的吸着部112,影像记录装置1可以吸附于交通工具(例如为汽车、机车、游艇或轻飞机)的前侧的透明板(例如汽车前侧的挡风玻璃),亦即通过吸着部112,影像记录装置2可以挂载于交通工具。固定部11的电源孔111用以连接车用电源线,以供应影像记录装置1所需的电源。固定部11之内还具有扬声器,扬声器电性连接影像记录模块16,且对应设置于出音孔113之下。扬声器可以将手持式移动装置2的来电或音乐扩大播出,而使影像记录装置1具有免持听筒的功能,以进一步地降低行驶中通话的危险性。 
连接部12用以连接枢轴部13与固定部11,枢轴部13连接主体部14,且通过枢轴部13,主体部14得以进行转动。第一镜头模块15具有透镜,且可以设置于主体部14的背面。影像记录模块16位于主体部14之中。主体部14的正面具有连接端口143与多个定位部142,而主体部14的侧面则具有电性连接影像记录模块16的记忆卡插槽141。 
枢轴部13与固定部11为中空结构,其内部有导线连接影像记录模块16与电源孔111,故车用电源可以通过车用电源线供应影像记录模块16所需要的电源。第一镜头模块15甚至可以具有微机电系统 (MICRO ELECTRO MECHANICAL SYSTEMS,MEMS),所述微机电系统可以电性连接影像记录模块16,以获得操作时所需的电源。同样地,枢轴部13甚至可以具有电性连接其内部导线与影像记录模块16的微机电系统。通过微机电系统的设置,影像记录模块16还可以自动地控制镜头的焦距与拍摄角度。连接端口143电性连接影像记录模块16,且用以连结手持式移动装置2(未绘于图1A与图1B,如图2A与图2B所示)。 
请接着参照图2A与图2B,图2A是手持式移动装置连接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影像记录装置的侧视图,而图2B是手持式移动装置连接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影像记录装置的正视图。如图2A与图2B所示,通过定位部142的作用,手持式移动装置2得以稳固地放置于主体部14的正面。除此之外,手持式移动装置2通过连接端口143连结影像记录模块16,影像记录装置1可以通过连接端口143对手持式移动装置2进行充电。连接端口可以是USB连接端口、IEEE1394连接端口、苹果电脑公司所规范的40针脚或8针脚连接器、或者其他手机规格的连接端口。 
另外,影像记录装置1的应用程序可以安装于手持式移动装置2中,使得手持式移动装置2连结影像记录装置1后,手持式移动装置2的显示装置可以显示影像记录装置1目前所获取的影像。除此之外,驾驶人还可以利用安装于手持式移动装置2的应用程序遥控与设定影像记录装置1。 
在此请注意,上述影像记录装置1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个实施例,其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以下将描述多个不同的实施例,但这些实施例亦同样地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 
于其他实施例中,影像记录装置1的固定部14可以不用具有吸着部112,而改以其他的固定手段,将影像记录装置1固定于交通工具的其中一处,以使影像记录装置1得以顺利地拍摄交通工具行进时的影像。举例来说,影像记录装置1的固定部14可以通过贴合或卡夹的方式设置于机车的后照镜的背面。再举一例来说,固定部14可以具有防滑垫片,而可以直接地立于汽车前座挡风玻璃前的位置。 
在其他实施例中,上述连接端口143亦可以移除,且影像记录装置1可以使用WiFi通信、LTE通信、无线USB通信、WiMax通信、近场通信、远红外线通信、蓝牙通信、卫星通信、微波通信或IEEE802.11等技术与手持式移动装置2连结,甚至还可以采用无线充电技术来对手持式移动装置2进行充电。 
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影像记录装置1因为可以与手持式移动装置2连结,故可以不具备显示装置。除此之外,影像记录装置1还可 以通过手持式移动装置2连接网络。另外,影像记录装置1本身亦可以直接连接网络,而不通过手持式移动装置2连接网络,以借此与伺服器或远端装置传输信息,甚至可以成为远端监控的工具。总而言之,本实用新型不限定影像记录装置1是否有直接连结网络的能力。 
另外,上述影像记录装置1还可以检测是否有事件发生,当事件发生时,影像记录装置1才会将事件发生时前后数秒的影像储存至非挥发性内存,其中所述事件例如交通事故、纠纷或驾驶者通过应用程序所触发的事件(例如下达立即、定时或定点记录指令等),但本实用新型却不限制于此。 
更精确地说,上述影像记录装置1通常仅是将影像暂存至挥发性内存,且仅有在事件发生时,才会将事件发生时前后数秒的影像储存至记忆卡插槽141的记忆卡或连结手持式移动装置2的非挥发性内存中,甚至可以通过连结手持式移动装置2或直接地将事件发生时前后数秒的影像传送给至伺服器(例如为云端伺服器、社群网路伺服器、影音串流伺服器或网路储存空间伺服器)进行储存。 
在其他实施例中,非挥发性内存可以设置于影像记录模块16中,且上述记忆卡插槽151可以被移除。又或者,非挥发性内存可以设置于影像记录模块16,且影像记录装置1依然保有记忆卡插槽151,如此,驾驶人可以对影像记录装置1进行设定与控制,以决定将事件发生前后数秒的影像储存于记忆卡插槽151中的记忆卡与内建的非挥发性内存的至少其中之一。甚至,记忆卡插槽151可以改成USB端口,以连接USB随身碟或固态硬盘等非挥发性内存。总而言之,本实用新型不限制用以储存事件发生前后数秒的影像非挥发性内存设置于何处,且也不论其为内建、外接于影像记录装置1或位于伺服器。 
除此之外,位置信息、载具信息(如车速、油量、电瓶电量、引擎温度或水箱水量等信息)、地理信息或气象信息等还可以选择性地嵌入所述影像。例如,通过浮水印的方式将上述信息嵌入影像的至少一张画面中(例如嵌入于I画面),或者直接将上述信息记录于影像文件的标头(header)或标尾(tailer)。甚至,上述信息可以置放于影像文件的标头之后,且位于影像数据之前或之后,或者,置放影像文件的标尾之前,且位于影像数据之后。 
另外,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影像记录装置1亦可以不具有电源孔111,而可以具有一个可拆卸的电池模块。或者,影像记录装置1除了具有电源孔111之外,还可以包括一个一可拆卸或内建的电池模块。因此,当事件发生时,即使交通工具熄火,其影像记录装置1依然可以继续记录影像,避免录影中断。 
以下将介绍影像记录模块16的细节,影像记录模块16可以是单 一芯片的形式抑或由多个芯片与电路所组成。请参照图3,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影像记录模块的方块图。影像记录模块16包括影像感测单元161、影像处理单元162、挥发性内存163、微控制器164、事件检测单元165、感测单元166、非挥发性内存167、有线通信单元168、无线通信单元169与定位单元160。影像感测单元161电性连接影像处理单元162,影像处理单元162电性连接挥发性内存163与微控制器164。挥发性内存163电性连接微控制器164。微控制器164电性连接事件检测单元165、非挥发性内存167、有线通信单元168、无线通信单元169与定位单元160,且感测单元166电性连接事件检测单元165。 
影像感测单元161对应地设置于第一镜头模块15的镜头之后,具有多个互补式金氧半导体电晶体感测电路,其用以感测获得每一个取样时间的画面。影像处理单元162用以对多张画面进行编码处理,以产生影像,并且将影像暂存于挥发性内存163中。 
手持式移动装置2可以通过有线通信单元168或无线通信单元169与影像记录模块16连结。于此实施例中,有线通信单元168或无线通信单元169的其中之一可以选择性地被移除。 
微控制器164可以接收来自于有线通信单元168或无线通信单元169的指令或数据,或者可以传送指令或数据给有线通信单元168或无线通信单元169。事件检测单元165用以接收感测单元166所产生的感测信号,且可以依据感测信号判断是否有事件发生。感测单元166可以例如是重力感测器、加速计或其他惯性感测器。于此实施例中,事件检测单元165设置于影像记录模块16,然而,事件检测单元165却可以选择性地被移除,而改由手持式移动装置2判断是否有事件发生。 
另外,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感测信号可以是由手持式移动装置2所感测获得(亦即感测单元166可以选择性地被移除),且微控制器164可以通过有线通信单元168或无线通信单元169接收所述感测信号,并且将感测信号传递给事件检测单元165。举例来说,当车祸或碰撞发生时,手持式移动装置2的重力感测器会产生对应的感测信号,并且将此感测信号通过有线通信单元168或无线通信单元169传送给影像记录模块16的微控制器164。除此之外,在其他实施例中,驾驶人还可以通过应用程序,操作手持式移动装置下达事件触发指令,来使得事件检测单元165判断有事件发生。 
当事件检测单元165判断有事件发生,微控制器164自挥发性内存163获取事件发生前数秒(例如前15秒)的影像,且微控制器164将事件发生前数秒的影像储存至非挥发性内存167。除此之外,微控制器164还指示影像处理单元162将事件发生后数秒(例如后15秒)的影像储存至非挥发性内存167。因此,非挥发性内存167会储存事件发 生前后数秒的影像。由于非挥发性内存167不会长时间地进行写入与删除等动作,故非挥发性内存167的使用寿命不会因此减少。 
定位单元160用以获得影像记录装置的位置信息,且可以例如是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单元或无线通信三角定位单元等。微控制器164可以接收位置信息,并且影像处理单元162可以选择性地将位置信息迁入于获取的影像中。定位单元160于本实施例中可以选择性地移除,且手持式移动装置可以具有定位单元,影像记录模块16的微控制器164可以通过手持式移动装置接收位置信息。 
另外,于其他实施例中,非挥发性内存167亦可以被移除,而将事件发生前后数秒的影像储存于记忆卡插槽141的记忆卡,又或者可以通过有线通信单元168或无线通信单元169,将事件发生前后数秒的影像储存于手持式移动装置2的非挥发性内存中,又或者可以通过连结的手持式移动装置2将事件发生前后数秒的影像储存于伺服器中或其他的远端装置中。总而言之,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并不限定用以储存事件发生前后数秒的影像的非挥发性内存的位置。 
以下将以文字配合附图说明上述影像记录方法的流程。请参照图4,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影像记录方法的流程图。首先,在步骤S401中,将影像画面写入挥发性内存(例如为动态内存)。然后,在步骤S402中,判断是否有事件发生。若有事件发生,则执行步骤S403;反之,则重复地执行步骤S401。于步骤S403中,将事件发生前后几秒的影像写入至非发挥性内存。 
在此请注意,交通事故发生的前15秒与后15秒的影像通常为关键影像。因此,于步骤S403中,较佳的作法是,将事件发生前后15秒的影像写入至非发挥性内存。基于实际状况与不同应用,亦可以是将事件发生前15秒与事件发生后10秒的影像画写入至非发挥性内存。总而言之,要记录事件发生前后多少秒的影像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 
请参照图5,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微控制器使用重力感测器的感测信号判断是否有事件发生的示意图。如图5所示,当车祸发生时,重力感测器会在三个方向(X、Y、Z方向)产生对应的三个感测信号分量AX、AY、AZ,亦即感测信号为由三个感测信号分量AX、AY、AZ所组成的信号向量。若三个感测信号分量AX、AY、AZ的至少其中之一大于特定值,则微控制器判断有事件发生,若三个感测信号分量AX、AY、AZ皆没有大于特定值,则微控制器判断未有事件发生。也就是说,若感测信号未落于如图5的虚线方框所构成的向量空间内,则表示有事件发生,若感测信号落于如图5的虚线方框所构成的向量空间内,则表示未有事件发生。 
在此请注意,由于感测信号分量AX、AY、AZ分别可能为车子前 后被撞击、车子侧边被撞击或车子被撞飞时所对应的感测信号分量,因此感测信号分量AX、AY、AZ所对应比较的特定值可以彼此不相同。感测信号分量所对应比较的特定值一般会被设定的比较大,以避免因为道路不平稳,导致感测信号分量AZ容易超出特定值,而误判事件发生的情况。 
另一方面,感测单元并非仅可以为惯性感测器,其亦可以是热感测器、温度感测器、烟雾感测器、电力感测器、湿度感测器、移动感测器(例如陀螺仪)、磁力感测器或生体信号感测器等,甚至感测单元包括多种不同类型的感测器,而事件检测单元可以依据多各种不同类型的感测信号来判断是否有事件发生,甚至判断事件类型。 
举例来说,若车子莫名燃烧,则热感测器、温度感测器、烟雾感测器或湿度感测器将可以产生相应的感测信号。又举一例来说,若车子的电力系统忽然短路,则电力感测器可以产生相应的感测信号。甚至,通过手持式移动电子装置的前置镜头与处理单元(作为生体信号感测器使用),还可以检测驾驶人的物理状况(例如是否打瞌睡或忽然昏倒),以产生相应的感测信号。总而言之,感测单元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 
另外,于本实用新型中,影像记录装置还可以接收交通工具的载具信息,或者自伺服器或手持式移动装置接收地理信息、时间信息或天气信息,事件检测单元可以依据载具信息、地理信息、定位信息或天气信息的至少其中之一来判断是见识否发生。举例来说,若车子的水箱水量(通过载具信息得知)不足,则事件检测单元会判断事件发生。又举一例来说,若天气状况恶劣(通过天气信息得知)或者驾驶人驾驶于山路(通过地理信息或位置信息得知)上,则事件检测单元会判断事件发生。再举一例来说,如果驾驶人于晚上驾驶在缺少路灯的道路上(通过地理信息与时间信息得知),则事件检测单元亦会判断事件发生。 
接着,将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影像记录装置之应用程序的图形介面,但要说明的是,下述仅是本实用新型其中一种实施例,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请参照图6,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影像记录装置之应用程序的图形介面之示意图。所述手持式移动装置在与影像记录装置连结后,其显示装置的屏幕6会显示有一个影像播放区61、多个标准功能图标(icon)62a~62c与多个快捷功能图标63a~63d。 
影像播放区61用以播放目前获取的影像。标准功能图标62a~62c分别用以让驾驶人对影像记录装置进行设定、强制性地将之前数秒至之后数秒的影像储存到非挥发性内存与结束影像记录装置的应用程序,其中所述设定可以包括影像记录装置的工作参数,所述工作参数包括镜头焦距、镜头角度、连网设定或影像解析度,且所述工作参数并不限制于前述提及的内容。快捷功能图标63a、63b则分别用以让驾驶人逆时针 与顺时针方向地微调影像记录装置镜头的角度,且快捷功能图标63c、63d则分别用以让驾驶人增加与减少影像记录装置镜头的焦距。值得一提的是,上述快捷功能图标63a~63d的功能与数量皆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 
另外,要说明的是,虽然图6以手持式移动装置的图形介面来表示使用者如何操作影像记录装置,但本实用新型却不限定于此。举例来说,手持式移动装置上的某一个特定按键亦可以用以控制影像记录装置的拍摄角度或者焦距。另外,在其他实施例中,亦可以设计与上述图形介面不同的控制与显示介面给使用者。 
服务系统的实施例 
以下将介绍使用影像记录装置的服务系统,同样地,以下实施例亦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请参照图7,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服务系统的示意图。如图7所示,所述服务系统5包括交通工具51(例如为汽车)内的手持式移动装置与挂载于其中的影像记录装置、基地台52、网络53、伺服器54与多个远端装置55a与55b。 
影像记录装置可以通过连结的手持式移动装置、基地台52与网络53连结伺服器54,以借此将事件发生前后数秒的影像传送给伺服器54或者直接传送给远端装置55a、55b。另外,远端装置55a与55b亦可以连结伺服器54,并且登入伺服器54,以获取事件发生前后数秒的影像,或者远端装置55a、55b可以直接通过网络53向影像记录装置获取事件发生前后数秒的影像。 
影像记录装置本身还可以选择性地具有全球定位系统单元,以获取目前的位置信息,并且将位置信息传送给伺服器54。又或者,影像记录装置可以不具有全球定位系统单元,而手持式移动装置可以具有全球定位系统单元,以将目前的位置信息传送给伺服器54。 
所述服务系统5具备互动功能,能够提供导航信息、旅游景点信息或测速照相机警示信息等。举例来说,当交通事故发生时,伺服器54会记录事件发生前后数秒的影像,远端装置55a或55b可以获取此影像及位置信息,且伺服器54可以提供导航信息给协助远端装置55a或55b的使用者,以使特定人员得以迅速地赶到交通事故现场,协助处理交通事故。除此之外,因伺服器54会记录事件发生前后数秒的影像,因此,即便驾驶人的记忆卡可能被肇事者拔除抢走或因车祸毁损,也不需担心无证据可以捍卫自身的权益。 
上述远端装置52或55b的使用者可以是驾驶人的亲朋好友、消防局人员、警局人员、保险公司人员或医院人员等。举例来说,当车子莫名着火时,伺服器54会将车子的影像及位置信息紧急地送给最近的消防局人员、警局人员与医院人员,以让消防局人员、警局人员与医院人 员快速地抵达现场,以借此减少伤亡与损害。于此实施例中,伺服器54可以依据车子的位置信息与远端装置52或55b的位置信息提供导航信息给所述使用者,或者,亦可以是远端装置52或55b依据其位置信息与车子的位置信息提供导航信息给所述使用者,以方便使用者迅速地抵达事件发生现场。 
于其他实施例中,驾驶人可以传送目前的位置信息给伺服器54,向伺服器54要求目前位置附近的旅游景点信息。接着,若驾驶人之后一段时间内传送给伺服器54的位置信息位于所述旅游景点信息的旅游景点,则伺服器54可以更新旅游景点信息中之旅游景点的热门度。又于另外一个实施例,若驾驶人发现其位置附近有测速照相机,则驾驶人可以传送此信息给伺服器54,伺服器54若于特定时间接收到多笔信息表示此位置有附近有测速照相机,则伺服器54更新测速照相机警示警讯,故之后的驾驶人可以通过伺服器54更新的测速照相机警示警讯得知此位置附近有测速照相机,以将其驾驶之交通工具行驶于特定的速度。 
影像记录装置的另一实施例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影像记录装置还可以更换第一镜头模块或加设第二镜头模块,以增加拍摄角度、距离、解析度或透光率等,甚至第二镜头模块可以是具有拍摄艺术效果的镜头模块,以使获得的影像具有特定美感。请参照图8A与图8B,图8A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影像记录装置的侧视图,而图8B是第二镜头模块安装于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影像记录装置的侧视图。 
于此实施例中,影像记录装置1’的主体部14’的背面设置有定位元件144’(例如为两横条),且第二镜头模块17具有对应于定位元件144’的定位元件172(例如为两横沟),因此,第二镜头模块17可以加设于主体部14’的背面。第二镜头模块17的镜头可以增加影像记录装置1’的拍摄角度、距离与解析度。另外,值得说明的是,定位元件144’与172的设计方式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定位元件144’与172亦可以通过其他连接方式来实现,例如定位元件144’可以是一种钩状结构,而定位元件172则对应钩状结构的孔洞。 
支撑装置的实施例 
请参照图9,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支撑装置的侧视图。支撑装置9包括固定部91、连接部92、枢轴部93、主体部94与第一镜头模块95。支撑装置9可以选择性地不具有电子零件于其中,但本实用新型却不限定于此。 
固定部91具有吸着部911(例如为吸盘)。通过固定部91的吸着部911,支撑装置9可以吸附于交通工具的前侧的透明板(例如汽车前 侧的挡风玻璃),亦即支撑装置9可以被挂载于交通工具。由于支撑装置9可以不具有电子零件于其中,故于此实施例中,固定部91可以不具有电源孔。 
连接部92用以连接枢轴部93与固定部91,枢轴部93连接主体部94,且通过枢轴部93,主体部94得以进行转动。第一镜头模块95具有透镜,且可以设置于主体部94的背面。主体部94的正面具有多个定位元件942,且可以不具有记忆卡插槽与连接端口,但本实用新型却不限定于此。 
通过定位部942的作用,手持式移动装置2得以稳固地放置于主体部94的正面。当手持式移动装置2正确地放置于主体部94的正面时,手持式移动装置2的镜头模块21会对应于第一镜头模块95。由于手持式移动装置2的镜头模块21的透光率、解析度与拍摄角度较差,故通过第一镜头模块95的作用,将可以增加手持式移动装置2拍摄影像时的拍摄角度、距离、解析度或透光率等,甚至第一镜头模块可以是具有拍摄艺术效果的镜头模块,以使获得的影像具有特定美感。 
另外,手持式移动装置2、支撑装置9可以形成一个影像记录装置,故此实施例的手持式移动装置2、支撑装置9还可以与伺服器形成一个服务系统,且此服务系统可以具有如同前述的功能。 
于此实施例中,所述手持式移动装置2同样地可以仅有在事件发生时,才将事件发生前后数秒的影像储存至非挥发性内存中,或者将其送至伺服器或远端装置。甚至,所述影像会被嵌入上述的一位置信息、一车速信息、一载具信息、一天气信息或一地理信息。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可以从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内容将前述实施例的特征应用于手持式移动装置2或支撑装置9,故本实用新型不以上述实施例为限。举例来说,支撑装置9可以具有连接端口,以对手持式移动装置2进行充电。除此之外,支撑装置9还可以具有电池模块与电源孔。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影像记录装置能够与手持式移动装置连结,将其获得的影像显示于手持式移动装置的屏幕上,故可以选择性地不具有显示装置,以减少制造成本。除此之外,所述影像记录装置仅会于事件发生时,将事件发生前后数秒的影像储存于非挥发性内存,因此不会减少非挥发性内存的使用寿命。除此之外,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所述影像记录装置还可以更换其第一镜头模块或加设第二镜头模块。另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服务系统,其具有互动功能,可以让驾驶人得到便捷与安心的服务。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支撑装置可以具有一个对应于手持式移动装置镜头模块的另一镜头模块,以增加手持式移动装置拍摄影像时 的拍摄角度、透光率、解析度或拍摄距离等。除此之外,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服务系统的伺服器会获取事件发生前后数秒的影像与影像记录装置的位置信息,并可将事件发生前后数秒的影像与影像记录装置的位置信息传送给驾驶人的亲朋好友、医院人员、警局人员、消防局人员或保险公司人员,以减少伤亡与损害。 

Claims (21)

1.一种影像记录装置,用以获得一交通工具行进时的一影像,其可以选择性地不具有一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影像记录装置包括: 
一固定部,用以将该影像记录装置设置于该交通工具; 
一主体部,具有一影像记录模块,其中该影像记录模块用以与一手持式移动装置连结;以及 
一第一镜头模块,设置于该主体部的一第一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影像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固定部具有一电源孔与一吸着部,其中该电源孔用以连接一车用电源线,且该吸着部用以吸附于该交通工具的一透明板。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影像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一电池模块; 
一连接部;以及 
一枢轴部,其中该连接部用以连接该固定部与该枢轴部; 
其中该主体部连接该枢轴部,且可相对于该枢轴部进行转动;该连接部与该枢轴部为中空结构,且内部具有导线;该主体部还包括一连接端口,且该连接端口用以连结该手持式移动装置,或对该手持式移动装置进行充电。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影像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主体部的相对应该第一面的一第二面设置有至少一定位元件,以供该手持式移动装置稳固地放置于该第一面。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影像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一事件发生时,该影像记录装置将该事件发生时的前后数秒的该影像储存于一非挥发性内存中。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影像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影像记录装置以有线或无线的方式与该手持式移动装置连结。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影像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主体部的一侧面具有一记忆卡插槽,且该非挥发性内存为该记忆卡插槽的一记忆卡。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影像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非挥发性内存为该手持式移动装置、一伺服器、该影像记录模块或外接的非挥发性内存。 
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影像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事件发生时的前后15秒的该影像被储存于该非挥发性内存中。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影像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镜头模块可被更换。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影像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一第二镜头模块可以加设于该主体部,其中该第二镜头模块对应于该第一镜头模块。 
12.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影像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影像记录模块依据一感测单元所产生的至少一感测信号来判断是否有该事件发生,若该感测信号未落于一特定空间向量,则判断有该事件发生,其中该感测单元设置于该手持式移动装置或该影像记录模块中,且该感测单元包括一重力感测器、一加速计、一热感测器、一温度感测器、一烟雾感测器、一电力感测器、一湿度感测器、一移动感测器、一磁力感测器与一生体信号感测器的至少其中之一。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影像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影像记录模块具有一定位单元。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影像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固定部还具有一扬声器设置于其中,以及具有多个出音孔,其中该扬声器对应地设置于该多个出音孔之下。 
15.一种挂载于交通工具的支撑装置,用以让一手持式移动装置放置其上,其中该手持式移动装置用以记录一交通工具行进时的影像,其特征在于,该支撑装置包括: 
一固定部,用以将该支撑装置设置于该交通工具; 
一主体部,具有至少一个定位部设置于其一第二面;以及 
一第一镜头模块,设置于该主体部的一第一面; 
其中当该手持式移动装置通过该定位部的作用正确地放置于该第二面之上时,该第一镜头模块会对应该手持式移动装置的一镜头模块。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固定部具有 一电源孔与一吸着部,其中该电源孔用以连接一车用电源线,且该吸着部用以吸附于该交通工具的一透明板。 
17.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一电池模块; 
一连接部;以及 
一枢轴部,其中该连接部用以连接该固定部与该枢轴部; 
其中该主体部更包括一连接端口,其中该连接端口用以对该手持式移动装置进行充电;该主体部连接该枢轴部,且可相对于该枢轴部进行转动;该连接端口与该枢轴部为中空结构,且内部具有导线。 
18.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主体部相对应该第一面的一第二面设置有至少一定位元件,以供该手持式移动装置稳固地放置于该第一面。 
19.一种服务系统,其特征在于,该服务系统包括: 
一影像记录装置,用以获得一交通工具进行时的一影像;以及 
一伺服器,连结该影像记录装置; 
其中该影像记录装置包括: 
一固定部,用以将该影像记录装置设置于该交通工具; 
一主体部,具有一影像记录模块,其中该影像记录模块用以与一手持式移动装置连结;以及 
一第一镜头模块,设置于该主体部的一第一面; 
其中当该影像记录装置判断一事件发生时,该影像记录装置将其一位置信息与该事件发生前后数秒的一影像传送给该伺服器。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服务系统,其特征在于,在该事件发生时,该影像记录装置将该位置信息与该影像传送给一远端装置的一使用者。 
21.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服务系统,其特征在于,该伺服器还连结一远端装置的一使用者,以在该事件发生时,将该位置信息与该影像传送给该使用者;该伺服器更依据该使用者的一位置信息与该影像记录装置的一位置信息提供一导航信息给该使用者,或者该远端装置 依据该使用者与该影像记录装置的该些位置信息提供该导航信息给该使用者。 
CN201320308994.4U 2012-05-30 2013-05-30 影像记录装置、挂载于交通工具的支撑装置及服务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520470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261653394P 2012-05-30 2012-05-30
US61/653,394 2012-05-30
US201361756498P 2013-01-25 2013-01-25
US61/756,498 2013-01-25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520470U true CN203520470U (zh) 2014-04-02

Family

ID=501545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20308994.4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520470U (zh) 2012-05-30 2013-05-30 影像记录装置、挂载于交通工具的支撑装置及服务系统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203520470U (zh)
TW (1) TWM46682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336016A (zh) * 2014-08-13 2016-02-17 天盈健(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车载设备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192277B2 (en) 2015-07-14 2019-01-29 Axon Enterprise,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generating an audit trail for auditable devices
TWI660873B (zh) * 2018-07-11 2019-06-01 創意門有限公司 載具行駛資訊記錄裝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336016A (zh) * 2014-08-13 2016-02-17 天盈健(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车载设备
CN105336016B (zh) * 2014-08-13 2019-08-20 天盈健(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车载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466827U (zh) 2013-12-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10097315A1 (en) In-vehicle monitoring system and devices
CN102651173B (zh) 基于3g网络的北斗卫星监控安全行车系统
US8421864B2 (en) Operation management device to be mounted to a moving object, portable information terminal, operation management server, and computer program
JP2023029909A (ja) 装置、車載機器およびシステム
CN111147810A (zh) 增强现实(ar)远程车辆协助
CN102951089B (zh) 基于移动设备摄像头的车载导航及主动安全系统
CN105763845A (zh) 车辆监控的方法和装置
WO2016160596A2 (en) Connected vehicle system
CN110751854B (zh) 汽车的停车指引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07305561B (zh) 图像的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用户界面系统
JP2011257849A (ja) 車両用映像記録装置及び車載システム
CN104102007A (zh) 头戴式显示器及其控制方法
US11405235B2 (en) Modular vehicle sensing, assisting connected system
JP7206854B2 (ja) 情報提供システム、サーバ、携帯端末、プログラム及び情報提供方法
CN203520470U (zh) 影像记录装置、挂载于交通工具的支撑装置及服务系统
JP2015122101A (ja) 車両用映像記録装置及び車載システム
CN111275848A (zh) 车辆事故报警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行车记录仪
CN102358245A (zh) 全方位汽车监控装置
JP2013256167A (ja) ドライブレコーダシステム、および、車載カメラシステム
CN111625014A (zh) 一种无人机控制方法、车载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4424672A (zh) 行车记录装置及其记录方法
JP6083019B2 (ja) システム、プログラム、撮像装置、及び、ソフトウェア
KR101401022B1 (ko) 휴대단말과 연동되는 블랙박스 시스템 및 연동 방법
KR20130057265A (ko) 스마트폰용 블랙박스 영상 제보 시스템 및 방법
JP6765606B2 (ja) システム、プログラム、撮像装置、及び、ソフトウェア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402

Termination date: 2020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