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495097U - 360度对称加压设备 - Google Patents

360度对称加压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495097U
CN203495097U CN201320635281.9U CN201320635281U CN203495097U CN 203495097 U CN203495097 U CN 203495097U CN 201320635281 U CN201320635281 U CN 201320635281U CN 203495097 U CN203495097 U CN 20349509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ydraulic cylinder
hydraulic
oil
water
hydraulic cylinder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20635281.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积福
陆林福
尹正国
曾世林
曾祥秀
黄真权
蒋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xi Ferroallo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xi Ferroallo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xi Ferroallo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xi Ferroallo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20635281.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49509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49509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495097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achine Tool Uni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360度对称加压设备,包括支架、液压缸、滑槽座和滑杆,所述的支架上设置有三组以上的在360度上对称分布的液压缸,液压缸的活塞与滑杆相连接,滑杆与滑槽座中的滑道相配合,能在液压缸的作用下沿着滑道做进给运动。本实用新型设置有三组以上的在360度上对称分布的液压缸,分别从多个方向均匀地提供压力,可用于多边弧形管材,以及需要多向均匀加压成型的零件加工,尤其适合应用于矿热炉水冷电缆铜接头与铜绞线压紧成型。利用该设备配合模具对水冷电缆铜接头进行挤压,使铜接头与铜绞线及铜绞线与铜绞线表面充分接触,增大导电有效接触面积,降低电流密度和接触电阻,减少发热量,提高水冷电缆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360度对称加压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的360度对称加压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在机械加工领域,比如多边弧形管材,以及需要多向均匀加压成型的零件,很少采用多向同时均匀加压,容易造成压制时受力不均匀,影响零件质量。
尤其是水冷电缆加工领域,水冷电缆广泛应用于冶金、冶炼行业,水冷电缆主要包括铜接头、铜绞线外套管、导电连接套、压紧螺母和支撑装置等,现有的水冷电缆内部铜绞线的股数通常等于或大于4股。水冷电缆加工时,水冷电缆铜接头有多个接线头与多股的铜绞线连接。目前,国内水冷电缆生产过程中,水冷电缆铜接头与铜绞线连接的加工技术设备比较简陋,按照传统水冷电缆生产办法,每个接线头分别压制,即一次只压制一个接线头,耗时长,劳动生产率低,生产的水冷电缆产品该部位变形量偏大,且压制后续接头时干扰已压制好的前一个接头,使压制好的水冷电缆铜接线头与铜绞线连接处的紧密性和有效接触面积不够理想。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360度对称加压设备,该设备可以在360度方向上对称加压,与分体的对称模具结合,可用于多边弧形管材,以及需要多向均匀加压成型的零件加工,尤其适合应用于矿热炉水冷电缆铜接头与铜绞线压紧成型。
通过该设备与分体的对称模具的结合,可以使水冷电缆多个铜接线头与多股铜绞线连接时整体一次性压制成型,提高铜接头与铜绞线压紧的紧密性和有效接触面积,减小接触电阻,消除水冷电缆使用过程中的过热现象,从而延长了水冷电缆使用寿命,并且提高了生产效率,便于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360度对称加压设备,包括支架、液压缸、滑槽座和滑杆,所述的支架上设置有三组以上的在360度上对称分布的液压缸,液压缸的活塞与滑杆相连接,滑杆与滑槽座中的滑道相配合,能在液压缸的作用下沿着滑道做进给运动。
以上所述的滑杆相对于与液压缸的活塞连接的另一端与固定板相连。
以上所述的固定板上设有螺栓孔。
以上所述的液压缸由液压传动系统控制。
以上所述的液压传动系统包括油箱、滤油器、液压泵、溢流阀、压力表和换向阀;所述的油箱、滤油器和液压泵依次连接后,分为多条油路,油路数与液压缸的数目一致,每条油路上均设有换向阀、单向阀和节流阀;所述的单向阀和节流阀分别与换向阀连接;每条油路的输出端与液压缸连接;所述的溢流阀的进油口与液压泵连接,其出油口与油箱连接。
工作时,所述的设备可以搭配以下结构的模具应用于水冷电缆铜接头与铜绞线压紧成型:
水冷电缆加工的开合式模具由三等分模具对合而成;所述的三等分模具的各等分部分上分布有圆弧和圆弧角,所述圆弧和圆弧角分别与水冷电缆铜接头的圆弧和圆弧角相对应,各等分子模块合拢后,其中空部分即为压紧成型后的水冷电缆铜接头的形状。所述的三等分模具设置为均等的三块三方向的子模块,分别为左模、右模和下模。
液压缸本体360度对称安装在设备机架上,液压缸均接入液压传动系统;调整好液压缸的行程和同步性,确保多个液压缸压力均衡。当需要压制水冷电缆铜接头与铜绞线连接时,先将需要压制的水冷电缆铜接头与铜绞线放置于三等分模具的下模中。然后起动液压泵,接通换向阀,液压油压入多个液压缸的左腔中,液压缸的活塞杆分别分别带动左模、右模和下模向组装好需要压制的水冷电缆铜接头与铜绞线进行径向压制。然后切换换向阀,液压油工作方向实现换向,液压油由节流阀压入液压缸的右腔内,同时多个液压缸左腔内的液压油经换向阀流回油箱,松开模具,取出压好的水冷电缆,整个压制成型完毕。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设置有三组以上的在360度上对称分布的液压缸,分别从多个方向均匀地提供压力,可用于多边弧形管材,以及需要多向均匀加压成型的零件加工,尤其适合应用于矿热炉水冷电缆铜接头与铜绞线压紧成型。利用该设备配合模具对水冷电缆铜接头进行挤压,使铜接头与铜绞线及铜绞线与铜绞线表面充分接触,增大导电有效接触面积,降低电流密度和接触电阻,减少发热量,提高水冷电缆使用寿命。
2、本实用新型的液压缸由液压传动系统控制,实现了加压过程的自动化,使多边弧形管材,以及需要多向均匀加压成型的零件能够整体一次性压制成型,不仅了产品质量,还提高了生产效率。
3、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适用于批量生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液压传动系统的原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配合设备使用的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识:
1-支架,2-液压缸,3-滑槽座,4-模具,41-左模,42-右模,43-下模,44-圆弧,45-圆弧角,5-滑杆,6-滑道,7-固定板,8-螺栓孔,9-油箱,10-滤油器,11-液压泵,12-溢流阀,13-压力表,14-换向阀,15-单向阀,16-节流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360度对称加压设备,包括支架1、液压缸2、滑槽座3和滑杆5,所述的支架1上设置有三组以上的在360度上对称分布的液压缸2,在本实施例中,设置有三组液压缸2。液压缸2的活塞与滑杆5相连接,滑杆5与滑槽座3中的滑道6相配合,能在液压缸2的作用下沿着滑道6做进给运动。所述的滑杆5 相对于与液压缸2的活塞连接的另一端与固定板7相连。所述的固定板7上设有供螺栓穿过的螺栓孔8。所述的液压缸2由液压传动系统控制。液压传动系统包括油箱9、滤油器10、液压泵11、溢流阀12、压力表13和换向阀14;所述的油箱9、滤油器10和液压泵11依次连接后,分为多条油路,油路数与液压缸2的数目一致,为三条。每条油路上均设有换向阀14、单向阀15和节流阀16;所述的单向阀15和节流阀16分别与换向阀14连接;每条油路的输出端与液压缸2连接;所述的溢流阀5的进油口与液压泵11连接,其出油口与油箱9连接。
工作时,搭配模具4使用,模具4由三等分模具对合而成;所述的三等分模具的各等分部分上分布有圆弧44和圆弧角45,所述圆弧44和圆弧角45分别与水冷电缆铜接头的圆弧和圆弧角相对应,各等分子模块合拢后,其中空部分即为压紧成型后的水冷电缆铜接头的形状。所述的三等分模具设置为均等的三块三方向的子模块,分别为左模41、右模42和下模42。
液压泵11经滤油器10从油箱9抽取液压油,按溢流阀12设定压力表13显示的预定的压力,在压力过大时,油从溢流阀12流回油箱9。经预设定压力的液压油从三个换向阀14压入三个液压缸2左腔,同时三个液压缸2右腔内的液压油经三个节流阀16流回油箱9,实现一次挤压。然后切换换向阀14,液压油工作方向实现换向,液压油由三个节流阀16压入三个液压缸2右腔内,同时三个液压缸2左腔内的液压油经三个换向阀14流回油箱9,松开模具4,取出压好的水冷电缆,整个压制成型完毕。

Claims (5)

1.一种360度对称加压设备,包括支架(1)、液压缸(2)、滑槽座(3)和滑杆(5),所述的支架(1)上设置有三组以上的在360度上对称分布的液压缸(2),液压缸(2)的活塞与滑杆(5)相连接,滑杆(5)与滑槽座(3)中的滑道(6)相配合,能在液压缸(2)的作用下沿着滑道(6)做进给运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360度对称加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滑杆(5) 相对于与液压缸(2)的活塞连接的另一端与固定板(7)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360度对称加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板(7)上设有螺栓孔(8)。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何一项所述的360度对称加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液压缸(2)由液压传动系统控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360度对称加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液压传动系统包括油箱(9)、滤油器(10)、液压泵(11)、溢流阀(12)、压力表(13)和换向阀(14);所述的油箱(9)、滤油器(10)和液压泵(11)依次连接后,分为多条油路,油路数与液压缸(2)的数目一致,每条油路上均设有换向阀(14)、单向阀(15)和节流阀(16);所述的单向阀(15)和节流阀(16)分别与换向阀(14)连接;每条油路的输出端与液压缸(2)连接;所述的溢流阀(5)的进油口与液压泵(11)连接,其出油口与油箱(9)连接。
CN201320635281.9U 2013-10-15 2013-10-15 360度对称加压设备 Expired - Lifetime CN20349509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635281.9U CN203495097U (zh) 2013-10-15 2013-10-15 360度对称加压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635281.9U CN203495097U (zh) 2013-10-15 2013-10-15 360度对称加压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495097U true CN203495097U (zh) 2014-03-26

Family

ID=503261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20635281.9U Expired - Lifetime CN203495097U (zh) 2013-10-15 2013-10-15 360度对称加压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495097U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515031A (zh) * 2016-11-29 2017-03-22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Vr泡棉保压工装
CN106738531A (zh) * 2016-12-28 2017-05-31 芜湖顺荣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用于油箱水冷的工装
CN110932003A (zh) * 2018-09-19 2020-03-27 罗森伯格高频技术有限及两合公司 连接元件、组件连接件、电路板装置和制造连接元件方法
CN114446543A (zh) * 2022-01-11 2022-05-06 韦伯斯特感应科技(常州)有限公司 一种水冷电缆的生产工艺、水冷电缆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515031A (zh) * 2016-11-29 2017-03-22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Vr泡棉保压工装
CN106738531A (zh) * 2016-12-28 2017-05-31 芜湖顺荣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用于油箱水冷的工装
CN110932003A (zh) * 2018-09-19 2020-03-27 罗森伯格高频技术有限及两合公司 连接元件、组件连接件、电路板装置和制造连接元件方法
CN110932003B (zh) * 2018-09-19 2024-03-12 罗森伯格高频技术有限及两合公司 连接元件、组件连接件、电路板装置和制造连接元件方法
CN114446543A (zh) * 2022-01-11 2022-05-06 韦伯斯特感应科技(常州)有限公司 一种水冷电缆的生产工艺、水冷电缆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553596U (zh) 一种水冷电缆加工的开合式模具
CN203495097U (zh) 360度对称加压设备
CN103433355A (zh) 一种斗齿锻件冲孔打字机
CN201884844U (zh) 一种直管接头压紧装置
CN204545314U (zh) 一种外链节装配模具
CN106825097B (zh) 一种等通道转角挤压与往复式挤扭复合成形装置及方法
CN103515827A (zh) 一种水冷电缆铜接头与铜绞线压紧成型模具及加工方法
CN201482811U (zh) 三缸制头机
CN106141070A (zh) 一种外链节装配模具
CN210231281U (zh) 一种不锈钢管热扩径制管机
CN103537589A (zh) 一种钢筋墩头机
CN105414227A (zh) 球头接管的成型模块及成型设备
CN203541378U (zh) 钢筋电流稳定的墩头机
CN110370705B (zh) 分段式多行程液压机
CN208656140U (zh) 一种分体式液压钳
CN205160304U (zh) 一种定子线圈模压端部加压结构
CN203356233U (zh) 一种金属塑性挤压成形主机的功能柱塞油缸
CN102814350A (zh) 一种锯齿形孔冷挤压装置及其凹模、凸模
CN105415657A (zh) 一种聚乙烯防腐热缩管液压胀管机
CN102126196B (zh) 液压油管直管接头压紧装置及其压紧方法
CN110449476A (zh) 一种中空自冷却大载荷输电铜排加工工艺
CN204799706U (zh) 一种合金棒矫直加工设备
CN201220267Y (zh) 液压多点联动模具夹紧装置
CN102294375B (zh) 多向同步冷态挤压设备及方法
CN216965835U (zh) 一种铝合金管挤压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Zeng Shilin

Inventor after: Zhong Yaoqiu

Inventor before: Huang Jifu

Inventor before: Lu Linfu

Inventor before: Yin Zhengguo

Inventor before: Zeng Shilin

Inventor before: Zeng Xiangxiu

Inventor before: Huang Zhenquan

Inventor before: Jiang Zhong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326